第一篇:常路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常路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要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标的教学思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课堂行为的要求
教师的课堂行为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决定着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课堂要做到:
(1)上课前1分钟要候课,教师应提前到上课班级,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组织学生结束课间活动,快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以确保上课的有序进行。
(2)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准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如有特殊情况,应报学校,由学校统一调课。
(3)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课堂上课。严禁无案施教,信口开河。
(4)上课时间教师也要遵守课堂纪律。应做到不抽烟,不坐讲,不随意离开课堂,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不拖堂。酒后不得进课堂。
(5)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力,多鼓励,多表扬;不歧视学生,不挖苦学生,不讽刺学生;不发火,不与学生形成对立局面;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教师要锤炼自己具有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较高的教学基本功。书写绘图规范;语言准确、生动,具有启发性、激励性;能够熟练使用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或实验器材。
(7)教师要具有教育智慧,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灵活地调控课堂。
(8)衣着要得体,仪表要端庄大方,能体现教师应有的学识和师德修养。
二、学生课堂行为的要求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体验、实践,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做到:
(1)课前2分钟入座,做好上课的准备并把书本等学习用具摆放好,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上课时,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并善于合作,和同学、老师大胆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3)读书、发言必须用普通话,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读书时两手端起课本,身子挺直,书稍向外倾斜,课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4)写字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书写应规范,并有一定的速度。
(5)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活泼、有序。同学之间要分工合作且各负其责。
第二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天台初级中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突破口。上好每一节课,是全体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一、严格遵守上课的规章制度。
1、仪表端庄、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讲究师容风貌。
2、课前2分钟带着教案及相关教具进教室作好课前准备,目视学生上课情绪或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学具准备情况。下午第一课后,上完课的教师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3、准时上课,上足40分钟,不得提前或推迟下课,中途不随便离开。上课时不得处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务,如抽烟、接听电话。
4、微笑进课堂,民主进课堂,激情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上课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上课用普通话,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积极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气氛。
5、教师既管教又管导,严格课堂常规纪律,搞好组织教学,对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不打骂、讽刺挖苦学生,不罚学生站立听课或停课出教室,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6、教学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严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抑扬顿挫、质朴文明。力求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帮助理解,引起师生感情和智力活动的共鸣。
7、重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站立、坐下、看书、写字的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前:
⑴深入钻研教材,利用新课程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精雕课时教学设计,做到一课时一个教学预设教案。⑵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完成预习笔记。
⑶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包括教具、学具的应用)。
2、课中:
⑴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且“三维”目标定位准确、恰当。
⑵教材处理得当。知识线清楚,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分明,讲课时做到: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突出讲;难点化整分散讲;疑点分析对比具体讲;特点强化特性明确讲。
⑶教学方法新颖。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引导要有分寸,应点在当点时,点在关键处;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表述观点,筛选信息,理清思路。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要突出思维的教学,重视结论(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的探求过程,注意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解题时要突出解题思路的训练;
⑷教学结构严谨。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评价和总结。⑸学生要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优生引领作用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潜能与发展,有效实行分层次教学。注意多种层次提问。提问以调动学生思维为目的,简单提问(学生用“是”与“不是”、“好”与“不好”等来回答)少些。对学生发言应作出恰当的评价,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训练机会。⑹课堂练习精练。练习体现针对性、坡度性、思维性、层次性。
⑺板书设计合理。做到规范、工整、简洁、醒目,禁止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⑻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后:
⑴精选作业。留作业要注意类型化,不留简单重复的作业,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留作业,作业量要适度,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及能力培养。
⑵认真及时批改作业。错题及时讲评、订正,体现二度批改,对部分后进生尽量做到面批。
⑶注重反思。课后静心反思,总结本课的成功与不足,捕捉学生课堂学习的“闪光点”、“创新点”,即时记录教学随笔,调整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策略。
第三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蒋集中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预备铃响后,教师进入教室,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上课铃响起,教师走上讲台,同时示意班长喊“起立”,学生老师互相致敬,然后开始上课。
2、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结束讲课。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提前、不拖堂、中途不离开。
3、教师在上课时不得接打手机或在课堂上吸烟。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坐着上课。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未经请假不按时上课,按旷工论处,发生事故,追究责任。
4、教师在课堂上须严格控制新课讲授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并且保证每节课有10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时间。
5、课程表系学校教导处的指令性安排,教师不能随便调动,确需调动时,必须经教导处同意。因公调课,由教导处安排。
6、教师在课堂上要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7、教师必须严格管理课堂纪律,搞好课堂组织教学,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责。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对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8、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说话注意身份,讲究语言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不要占用过长教学时间批评学生。
蒋集初中教导处
2014年2月20日
第四篇:数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数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突破口。上好每一节课,是全体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一、严格遵守上课的规章制度。
1、仪表端庄、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讲究师容风貌。
2、课前2分钟带着教案及相关教具进教室作好课前准备,目视学生上课情绪或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学具准备情况。如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3、准时上课,上足45分钟,不得提前或推迟下课,中途不随便离开。上课时不得处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务。
4、微笑进课堂,民主进课堂,激情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上课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上课用普通话,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积极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气氛。
5、教师既管教又管导,严格课堂常规纪律,搞好组织教学,对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不打骂、讽刺挖苦学生,不罚学生站立听课或停课出教室,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6、教学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严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抑扬顿挫、质朴文明。力求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帮助理解,引起师生感情和智力活动的共鸣。
7、重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站立、坐下、看书、写字的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前:
⑴深入钻研教材,精雕课时教学设计,做到一课时一教学预设。⑵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完成预习笔记。
⑶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包括教学具的应用)。
2、课中:
⑴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且“三维”目标定位准确、恰当。⑵教材处理得当。知识线清楚,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分明,讲课时做到:重点内容抓住关键突出讲;难点化整分散讲;疑点分析对比具体讲;特点强化特性
明确讲。
⑶教学方法新颖。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引导要有分寸,应点在当点时,点在关键处;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表述观点,筛选信息,理清思路。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要突出思维的教学,重视结论(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的探求过程,注意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解题时要突出解题思路的训练;
⑷教学结构严谨。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评价和总结。
⑸学生要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优生引领作用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潜能与发展,有效实行分层次教学。注意多种层次提问。提问以调动学生思维为目的,简单提问(学生用“是”与“不是”、“好”与“不好”等来回答)少些。对学生发言应作出恰当的评价,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训练机会。⑹课堂练习精练。练习体现针对性、坡度性、思维性、层次性。
⑺板书设计合理。做到规范、工整、简洁、醒目,禁止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⑻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后:
⑴精选作业。留作业要注意类型化,不留简单重复的作业,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留作业,作业量要适度,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及能力培养。⑵认真及时批改作业。错题及时讲评、订正,体现二度批改,对部分后进生尽量做到面批。
⑶注重反思。课后静心反思,总结本课的成功与不足,捕捉学生课堂学习的“闪光点”、“创新点”,即使记录教学随笔,调整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策略。
第五篇:美术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美术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
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课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如范画、图片、课件、绘画或手工用具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按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上课
1、带好教学用具。
2、授课前应检查学生所备学具。
3、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在一刻钟之内,新课内容多,讲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4、上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5、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板书设计合理,标题、范画、演示合理布局。
7、教学语言使用规范普通话。
8、鼓励学生在美术作业中有所创造,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平时作业中发现和积累一些好的作品,定期向学生美术作业展示。
四、作业要求:
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
2.综合评价量化等次:(A)优秀:100—85分、(B)良好:84—70分、(C)合格69—60分、(D)不合格为60分以下。
三、巡回辅导
1、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
2、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3、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帮助,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1、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对学生评价重点应放在自我提高及发展上。
五、教研课要求
1、按时进行教研活动,并做好研讨记录。
2、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围绕校本教研课题上好教研课,积累教学经验
4、按时上交教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