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程序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CASE语句说课材料

时间:2019-05-15 10:1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3程序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CASE语句说课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3程序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CASE语句说课材料》。

第一篇:§8-3程序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CASE语句说课材料

说课材料

说课者:

一、教学目标:

1、掌握DO CASE命令的语句格式。

2、理解DO CASE命令的特点。

3、学会DO CASE语句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中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 CASE命令。

三、教学设计:

以程序设计中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 CASE命令为例。让学生理解DO CASE命令的特点,掌握DO CASE命令的用法。教学过程如下:

1、引入。前面我们学过IF语句嵌套程序设计方法,然而,当条件和分支较多时,利用IF语句嵌套设计程序时比较繁琐,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来学习多条件多分支结构的另一种编程方法——DO CASE命令。

2、介绍DO CASE命令的语句格式和特点。在讲解语句格式时,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强调,比如OTHERWISE语句后没有<条件>选项,再让学生记忆。在讲特点时,只要求学生理解特点,而不要求死记硬背,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特点,所以把特点概括地比较详细,并且结合了具体的例子来解释。

3、提出问题。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引起注意。

4、例题讲解。针对DO CASE命令的特点和用法来设计的。再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近一步地理解DO CASE命令的特点和用法,所以讲得比较详细,中间又参入了一些实践操作。

5、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所以练习题与例题相似。

四、教学效果: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DO CASE语句的语句格式,较好地理解了DO CASE语句的特点并且学会了DO CASE语句的简单应用。因此,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篇:6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第三节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

通过学生喜欢的心理测试的小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中来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选择不同的面包能够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童心的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

2、初步理解

教师通过解密心理测试的秘密引出游戏的背后的支持者:程序代码,带领学生边玩游戏边看代码,从中发现规律。同时提出问题: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在文本框中输入3,测试结果变成“你是灰太狼”,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对游戏代码做怎样的修改?并说明原因

(代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定义理解它,通过修改代码从形式上让代码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接触学生看到代码的陌生心理,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

3、深入剖析

通过理解星猫心理测试的过程,将不同的面包对应不同的测试结果转化为流程图中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语句组,通过心理测试的代码导出程序基本格式。

(设计意图:图形是比较直观好理解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形引出结构的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分析该图是如何应用程序语句描述的,以具体的程序语句对照理解语句格式的基本结构也就不难了。)

4、模拟练习

以程序填空的形式完成分蛋游戏,进一步体会不同的年龄段对应不同的礼物,体验调试程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演示学生的成果,适时给出表扬。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只需要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理解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代码只需要简单了解。通过流程图理解游戏在程序中的执行过程,在通过代码填空,加强对结构的理解。)

5、深入提高

通过思考心理测试当中没有想选择的面包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引出当表达式对于条件1到条件N都不符合时的处理办法case else 语句组N+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

(设计意图:程序设计要求思维严密,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引领学生思考特殊情况并思考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去。)

6、小结

通过两个游戏的流程图以及统一的流程图,进而引出专业术语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通过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两个游戏的执行流程的同时引出本课的课题,这种结构就是VB中的多分支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知识深化

课后思考题:完成成绩评价系统,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通过完成成绩评价系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能够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四、教学反思

本节以设计四则运算器为重点讲了Select语句的基本格式。通 过上节课IF语句的学习,学生对编程思想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根据本节内容较多的特点,在授课时除重点对Select语句格式及执行过程详解外,其他内容让学生参照教科书自己完成。并将一些课后内容拿到课堂上来,使一些接受能力强,完成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吃得饱”。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能力稍差的同学也可以有所带动。通过课后帮助家长设计薪金所得税程序,使学生对纳税意识有初步了解,增强学生依法纳税道德意识。

第三篇: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四川省宣汉中学

杨桂林

一、教材分析

所选教材为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该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BASI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入门课。

该教材采用第三代BASIC——QBASIC,它是完全模块化、结构化的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较理想的入门语言,其中的分支结构程序作为高中会考的重要考试内容。

2、课程的主要特点(1)

突出算法的概念

(2)

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流程图则主要采用N-S结构化流程图

(3)

例题丰富,叙述通俗,便于自学

(4)

书中没有引入过多的有关高等数学的内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均可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

3、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a.建立起程序的概念; b.初步建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 c.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等。

(2)

能力目标:通过程序设计的讲解、练习及上机运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3)

发展目标:通过学生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4)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QBASIC语言这门学科更加热爱。

4、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a.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基本结构之一分支结构程序; b.QBASIC的基本语句等等;(2)难点: 多重分支结构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QBASI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几中方法:(1)

讲授法(口述法);(2)

演示法;

(3)

实验法;(4)

谈话法(问答法)和讨论法;(5)

练习法;(6)

自学法;(7)

比喻法;(8)

成果激励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不能一种方法用到底,而是需要几种方法灵活地组合使用。

2、教学手段

教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结合使用,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我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学生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QBASIC语言非常陌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数学功底不好,但QBASIC语言这门课与数学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肯定是非常有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

结合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除了教育学生养成“课前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习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程序

1、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约为4学时,在这4学时中,用1—2学时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用1—2学时在机房上机实验。

2、教学进度:

第一节: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第二节:程序的初步练习(边讲边实践); 第三节:让学生独立在机房上机实验 第四节:综合练习并评价,结束全部内容。

3、每课时的教学过程:(1)

激情导入,引发兴趣;(2)

艺术精讲,启发诱导;(3)

激活练习,培养能力;(4)

归纳总结,加强记忆;(5)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4、板书设计。

五、教学效果预评估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牢固建立起程序的概念,进一步建立起结构设计程序的思路,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此外,学生还应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第四篇:多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多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爱心礼物AB案探讨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李 志

摘要:在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中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将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作为核心;一种是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和学习技术,形成技能。本文在多分支教学中设计的“爱心礼物”AB案实际上就是基于这两种观点的典型例子,通过具体教学与反思,我更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促进技能。

关键词:信息素养 多分支结构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或者说信息能力,到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这个问题在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中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将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作为核心;一种是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和学习技术,形成技能。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把狭义的信息技术能力(技术上的操作)拓展到广义视角,也就是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并举这个目标上来?

我在多分支教学设计中,设计了“爱心礼物”AB案,AB案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实际教学和反思,让我更加坚定了引领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促进技能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2.3.2节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VB的编程环境、VB中的数据类型、变量的使用以及If单分支与双分支结构,进一步向学生展示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使用。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我所带的3个班是年级基础较好的理科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当然,也有一些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学生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到程序设计,但是一周开设了2节课,课程开设以来,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能够完成简单输入、计算、输出的顺序结构程序,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学生对If的这两种结构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A】

1.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通过教师提出的一个个小任务,引导学生逐个解决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最后要求学生用多分支结构完成完整的“爱心礼物”的实例。

2.教学目标

(1)能理解选择结构中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执行过程,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能理解多分支选择结构,并能用If多分支语句和Select Case多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3)能理解Image控件的picture属性和List控件的text属性。

3.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演示选择商品,程序能够显示相应商品的图片导入新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一个商品,程序能显示相应的图片,也就是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单分支语句或者双分支语句的执行过程。

(2)师生探究 构建新知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四个任务:

任务一:在图片框中显示商品图片。设计该任务的目的是解决如何显示图片的技术问题。

任务二:通过下拉列表框选择商品名称,在图片框中显示对应的商品图片。在这个任务中,设置下拉列表框中只有两个商品。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已有单分支或者双分支选择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三:在任务二的基础上,将下拉列表框中的商品增加到3个以上,此时用原来的双分支语句无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if语句的多分支结构。

任务四:在任务三的基础,用select case 语句来实现多分支选择功能。

通过这四个任务的设置,帮助学生逐步解决技术难点,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完成学生新知识的构建与学习。

(3)交流总结,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解决“爱心礼物”任务。

“爱心礼物”任务描述如下:小明爸爸的生日快到了,小明想用平时节省下来的800元钱给爸爸买一身行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爱心礼物”的小程序让爸爸挑选喜欢的上衣、裤子和鞋子共三件礼物且不超出800块钱预算呢?

【教学设计B】

1.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B与教学设计A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向学生提出“爱心礼物”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操作,口述程序流程,用程序流程图画出程序模块结构。然后分析程序流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我们完成该程序,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解析任务。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要求进行汇报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找出本节课的新知识,然后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达到新知识的构建,最终实现课程导入时的任务。

2.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2)通过分组,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任务的探究、交流,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完成新知识的构建与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实例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程序流程,要求学生口述程序流程,并用程序流程图画出程序模块结构。

(2)分析流程,明确任务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本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仅帮忙梳理,得到我们要解决的任务:图片载入、双分支、多分支选择以及价格核算。接下来教师引导解析任务:阅读图片加载相关材料,上衣的选择应该用双分支结构,裤子和鞋子用多分支。老师集中解决基础问题──图片载入,为后面多分支探究扫除障碍。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三人一组,学生选择“双分支”“多分支”“价格核算”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学生根据流程图写程序,自己上机调试程序并做好问题的记录以备交流汇报使用。

上衣小组:要求上衣小组完成双分支的交流。

裤子和鞋子小组:设计了两个预设。预设一:学生展示不成熟(未完成的程序)。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与困惑;老师帮助分析,找出原因,修改完善,并调试运用。预设二:学生展示已经完成的程序,老师将双分支和用单分支语句解决多分支程序进行列举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价格核算小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程序知道你选择了多少钱的上衣、裤子和鞋子?用变量保存价格的时候应该放在程序的什么地方?整个礼物选择结果的判断应在什么地方完成?

小结:利用单分支以及多个单分支解决问题。

(4)师生探究 构建新知

在上面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了多分支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分支的深入研究。老师引用学生新发现,或者直接引出“多分支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多分支结构”与刚才“单分支解决多分支”有什么不同?

教师用单步调试的方法,让学生分析两者之间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找到If多分支语句的优势所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这节课的新知识,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整个程序的设计,并调试运行。

(5)交流总结,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指出VB中还有一种多分支语句---Select Case语句,让学生阅读教材36页的例子和教材旁边的注释,要求学生用Select Case语句实现选择鞋子的程序。学生自主探究,调试程序并运行,最后进行小结,包括:多分支选择语句的格式;多分支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在处理多选一问题时,使用多分支选择结构语句能够使程序更加直观,并能够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6)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表

设计了自我评价表,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7)课后练习

由于Select Case语句结构较If多分支语句更加灵活,鉴于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多分支语句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在处理时进行了侧重,通过课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消化。

四、爱心礼物AB教学设计的分析及思考

该案例所使用的“爱心礼物”程序源于南京师大附中王静老师2010年暑假给湖北老师做新课程培训时所举例子,王老师没有给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在最初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的是A案,考虑到整个例子的难度,我将该例子进行任务分解,在完成四个任务以后,让学生运用新知来最终解决“爱心礼物”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跟着老师安排的任务进行着,但我当初的设计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知其“源”,不知其所以“源”。通过A案的实施,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不错,但在其它运用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及缺乏整体问题的分析能力。

高中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已经从小学、初中的通实性、基础性,提升到更高的角度;他们的思维已经由感知、抽象,提升到演绎、归纳等逻辑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由老师的帮、扶、教,逐渐过渡到了自学、探究、创新、个性的层次。

由此想到,只专心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肯定会忽略学生创造性的发现,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我们能否让学生站在程序员的角度,熟悉信息处理的全过程,能够主动地去分析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是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这个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并举,B案的教学设计正是立足于此而展开。

教学设计B案,通过“爱心礼物”程序创设情景,通过叙述操作过程,以及绘制程序流程图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培养学生整体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流程、明确任务环节,帮助学生从事物表象抓住本源,培养学生分析程序、解析问题的能力。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把所需知识演变成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完成。通过整体把握分层(程序模块)思考,结合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策划能力。

五、展望

在实际完成B案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学生教学反馈信息来看,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于VB程序设计的学习感到困难,这也反映出学生在思维上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自主探究的动力和习惯还有待提高。当然,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预设,通过充分的换位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存在问题,但是知识的实用性运用,知识的创造性运用,理应列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目标之中。在教学中,我们应坚持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把知识溶于学生实际生活,在真实环境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并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第五篇: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海南省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visual basic 的工作界面和VB代码,并对流程图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VB及流程图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会用程序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挑战。

2、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程序代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看懂流程图并能编写简单的VB程序,通过前面的分支结构的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了感性层面上的理解。

3、个别少部分学生对抽象事物认识速度比较慢,对VB的认识还停留在窗体、控件上,对代码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这些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五、教法分析 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多分支的流程图及基本格式的理解中通过课件演示、具体实例的分析使抽象的事物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已达到学生理解的目的。再配以恰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六、学法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理解多分支的流程图并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学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协助,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七、媒体与评价

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文稿、学案

评价:过程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时,要注重以激励为主,同时,还要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

八、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2分钟)

通过学生喜欢的心理测试的小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中来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选择不同的面包能够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童心的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

2、初步理解(4分钟)

教师通过解密心理测试的秘密引出游戏的背后的支持者:程序代码,带领学生边玩游戏边看代码,从中发现规律。同时提出问题: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在文本框中输入3,测试结果变成“你是灰太狼”,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对游戏代码做怎样的修改?并说明原因

(代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定义理解它,通过修改代码从形式上让代码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接触学生看到代码的陌生心理,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

3、深入剖析(10分钟)

通过理解星猫心理测试的过程,将不同的面包对应不同的测试结果转化为流程图中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语句组,通过心理测试的代码导出程序基本格式。

(设计意图:图形是比较直观好理解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形引出结构的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分析该图是如何应用程序语句描述的,以具体的程序语句对照理解语句格式的基本结构也就不难了。)

4、模拟练习(13分钟)

以程序填空的形式完成分蛋游戏,进一步体会不同的年龄段对应不同的礼物,体验调试程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演示学生的成果,适时给出表扬。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只需要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理解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代码只需要简单了解。通过流程图理解游戏在程序中的执行过程,在通过代码填空,加强对结构的理解。)

5、深入提高(7分钟)

通过思考心理测试当中没有想选择的面包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引出当表达式对于条件1到条件N都不符合时的处理办法case else 语句组N+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

(设计意图:程序设计要求思维严密,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引领学生思考特殊情况并思考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去。)

6、小结

通过两个游戏的流程图以及统一的流程图,进而引出专业术语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通过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两个游戏的执行流程的同时引出本课的课题,这种结构就是VB中的多分支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知识深化 课后思考题:完成成绩评价系统,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通过完成成绩评价系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能够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九、板书设计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1、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

2、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调试程序了解了一些VB的语法知识。

十、教学反思

下载§8-3程序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CASE语句说课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8-3程序的多条件多分支结构——DOCASE语句说课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课[精选多篇]

    约2920字。 《长恨歌》说课稿 西安交大附中 高彦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长恨歌》。我的说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教学理念、教材分析;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说课材料[精选多篇]

    文章标题:说课材料-中班综合活动《我长大了》一、指导思想:本着幼儿主体,教师应满足幼儿获取知识的需要的教育原则,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中,生成了本节活动。活动依据4—5岁幼儿的......

    说课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说课的心得体会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桃花源记》说课材料(精选多篇)

    《桃花源记》说课材料 周学仁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

    观察水说课(精选多篇)

    《观察水》说课稿 张俊昌 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观察水》一课进行课前说课。一、说教材......

    小马过河说课[精选多篇]

    《小马过河》说课稿 王家山小学 李世琴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考验中的《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

    比赛说课教案(精选多篇)

    《障碍跑》说课稿 水平二 双桂小校 说课教师:岳湖芸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水平二”中跑的内容。体育是学校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教学案例期(样例5)

    口/李志 汪细强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VB的编程环境、VB中的数据类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