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 课题总结
营造书香班级,培养博爱精神的研究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在学校开展“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博爱精神”的活动下,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立足于大阅读教育,不断研究探索,发挥班级作用,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博爱精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研究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读书的环境
班级是学生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班级里任何一处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使教室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以唤起学生阅读的原动力。
1.利用文化板,创设书香氛围
我们学校每个班级教室的后面都有一块文化板,根据每月的德育主题更换内容。而不管如何变化都常设“阅读之窗”这一栏目。每周学生会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把这些优美的名言制成漂亮的书签贴在栏目里,每周学生都会自发的张贴一些收集到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如古代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近代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等。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这些名人名言成了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们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会无动于衷呢?我还让学生设计一些关于读书的手抄报,里面包含了“新书介绍”,“教你一招”,“阅读快递”,“优秀读后感”等。可以说“阅读之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2.建立班级图书角
我请学生把已看过的书捐献出来,投放到图书角,学生们非常踊跃,图书角的书籍一下子“爆满”。由图书管理员负责,从对书籍的登记、借阅和归还作记录,分工管理,让图书角的借书活动有条不紊。图书角的建立,既方便学生课间随时都能看到书,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我们班还和同年级的别的班进行图书交换,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使资源能够共享,也调动了学生们读书的热情。
二、提供读书的空间
1.开展自由阅读
读书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当孩子们能把它看成是和吃饭一样平常的事,那应该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阅读一直是我们班的主力活动,但鉴于实际情况,我们还是有必要一如既往的把握好阅读的时间,确保阅读的质量。我们主要采取阶梯式的读书。每天读书半
小时。利用中午吃完饭后的半小时时间阅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读的书。可以自己读,还可以与同伴共同阅读,分享彼此的读书体会。
2.开展定期阅读
要想让学生的水平得到提升,就需要大家在一起研究和讨论,因此,每周有一节课是阅读课,这节课同学们都会带着阅读笔记到阅览室去读书。有时是全班读同一本书,还有时是同一组读同一本书。读完之后,大家交流书的内容,以及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体会。也有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共同讨论。此外,在阅读前我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读书的兴致十分高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爱上了阅读课,爱上了与别人共同阅读的形式,也汲取了更多书中的思想。
三、培养读书的能力
学生虽然有了读书的兴趣,爱上了读书,但他们的阅读随意性强,效果不明显。因此,不能完全放手让他们去阅读,还必须逐步教会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
1.引导阅读好书。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 ,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读物上,我们应该作好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如:
校园文学系列的《童话故事》、《天方夜谭》,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等。
2.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很多,有浏览性的泛读、品味性的精读、探求性的速读,还有圈点符号法、摘录批注法、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等。我们要在平时的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四、积累读书的成果 为了让学生读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读书深入学生心灵并付诸于行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读书。现在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个读书笔记本,便于他们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精彩片段、好词佳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下来。然后等到上阅读课的时候再交流,达到资源共享。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们写读书体会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多孩子评上了读书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
五、开展读书的活动
1.倡导亲子共读
读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我们要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在家长会时,我给家长讲了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给孩子多买书、与孩子同读书。每学期末还要评出书香家庭,吸引家长认同书香班级建设。而且,我们学校还为每个年级的家长准备了一本书,名字是《好父母 好孩子》,很多家长看完以后觉得受益匪浅,并且写了相关的读
书笔记。几年下来,家长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家庭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厚。通过亲子共读,也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
2开展读书竞赛.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笔记书写、阅读成绩等进行评定,评选“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学士”。安排在每个学期末。在评选出结果后,我们在教室的右后方的阅读排行榜上把他们的照片贴在五角星上进行公布表扬。阅读就这样一步步升温。随后我又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诵大赛、书签制作、读后感交流等等。活动有了,竞争有了,氛围起来了,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读书呢?
书籍走进学生的生活,思想融入学生的头脑。几年下来,通过书香班级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博爱精神、提高了家长的文明素质,为优秀班集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读书与课题研究报告
读书与课题研究报告
1.拟研究题目
关于物价上涨问题研究的几点观点关于一次性产品消费问题的几点看法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第三篇:小课题读书心得
读《高效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崇文集团安居街校区
在我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有幸阅读了学校印发的《高效课堂密码》,读完这份资料,我明白了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教与学的方式变,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读《高效课堂密码》这本书激发了我求知的欲望,解决掉了我工作中的困难,我觉着这本书就像一个指南针,为我指明了课改的准确方向。我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本学期我研究的小课题正好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我结合小课题谈谈我读了这份资料的体会。
当前小学教育的主题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小学教育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是以活动和游戏为基本内容,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活动型整合性课程。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中改变了以往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学习活动,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条件,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一凸显学习主体,尝试探究——从“学”到“做”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通过学生体现出来,教师的教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了,课堂才会有效,只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课堂火起来了,课堂才会有效。在课堂上人类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是自我建构的结果,也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活动中,通过活动发生的一种内化作用。学生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这样形象的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在主题探索活动中为学生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尝试探究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
二体验交流,自由表现——从“单一”到“多样”
主体活动中用各种方式表现和展示自己知识的机会,这种活动可让学生在主体活动中的学习能够“可视化”,借助于这种展示可以整合学生经验,学生能清晰的看到主题活动的进展,也能清晰地看到孩子表达和表现的方式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尽管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喜欢用绘画表达,有的用语言表达,有的用符号,标记表达,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孩子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声,那么就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周围的事物吧。
三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学习小组经过老师合理、优化的组合,由学习小组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另外,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动活动,共同完成学生任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明确认识到在自主操作中物化教育目标的导向,以学生为本,以自主学习为导向。
在这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形形色色的问题都会发生,学生和老师是课堂中的主要角色,在某些时候,学生是“进攻”的一方,老师是“防守”的一方,老师要用灵活应变各种可能发生的学生行为,并给与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使课堂环境变得更和谐,使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从而快乐而主动地学习。通过读这份资料,我深深感受到高效课堂带给学生的好处,我相信,高效课堂会带领我们开辟荆棘,迎来更好的明天。
第四篇:读书课题资料
营造氛围,让教师欲读书
制订相应的措施,提供各种阅读书籍,让教师有一种读书、反思、成长的意识,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
一、学校专门设置一间教师阅览室
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订购2—3种教育教学刊物,还印发一些好的文章,提供教育教学有关学习资料,每学年购订50多种教育教学期刊,摆放在阅览室里供老师们借阅。
二、每次寒暑假,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进行精心安排
要求每位教师应到学校图书室借1-2本教育专著,回家进行阅读,并要做好读书笔记,开学后安排老师进行读书交流。同时还做好教育专著轮换阅读工作,让更多教师能阅读到经典文章。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教研组活动时,围绕一本书,一篇文章交流读书体会;如果是一篇好的文章,可印发给大家,在各自读、思考之后进行交流共享,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组织教师网上学习
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教师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教师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上网阅读,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
五、落实读书的常规检查制度
结合教学常规检查,必查教师的读书笔记,教师学习卡记录情况以及学习心得体会等。让教师把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
六、积累教师学习资料
学校每学期均要收交每位教师一本读书笔记,收集教学案例至少两篇并附上有价值教学反思,收集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七、开展“成长最快教师”评选活动
每学年,学校通过教学、教研、阅读等环节的评选,选出本学年通过读书成长最快的教师。
提供平台,让教师能交流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分享给其他人,那么每位教师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书读效益。因此,学校组织了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一、举办读书交流会
每两周举一次的读书交流会,邀请部分教师,做5分钟的“精彩交流”;还可以推荐好书好文,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二、创建网络论坛进行交流
在学校的网站上设置论坛栏目,定期提出一个专题,让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研讨与交流。也可以粘贴一些读书笔记,教后反思等与教师进行交流。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或QQ群,提供给教师学习与交流空间。
三、学校每学期均要刊出教师读书笔记汇编与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反思等汇编在学校网站及时推荐教师优秀的读书笔记与论文,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供教师交流与借鉴。
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视野开阔,头脑清醒,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
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创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等的呼声越来越多,而读书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市“朝阳读书”计划的实施,各学校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教师读书的要求,为鼓励教师读书学校可谓绞尽脑汁;
列出必读书目,要求写读书笔记,召开读书沙龙,将书作为福利发给教师、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用书做奖励;读书内容主要围饶教育名著、教育科研、新课改用书,目的主要是为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确实掀起了教师读书的热情,尤其是骨干教师的读书热情,对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理论水平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一般教师而言,读书更多的是在应付学校的要求。有的学校为加强教师读书甚至提出,学期末检查时,将所读之书上缴,检查者通过看书中是否有圈点的笔迹,是否有翻看的痕迹来判断教师是否读书。这样的要求只会导致教师造假,疲于应付,只会导致教师对读书失去兴趣,谈书色变。如何调动广大教师读书的内驱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引导:
一、让教师选择图书配备学校图书室,做学校图书的主人。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行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此观念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在学校图书室中,图书内容的选择及配备一般是校长说了算,管理者说了算,认为老师应该读哪些方面的书就配备哪些书,而很少顾及阅读主体教师的需求,因此虽然学校配备的图书很多,但真正能走进教师心中,为教师所喜欢的书却是少之又少,又因教师对图书的种类及主要内容了解甚少,而缺乏借阅的热情和主动性,不得已借阅也是苦于学校的行政命令。为掀起教师读书的热情,调动起教师读书的主人翁意识。我们来了个反常规做法,在新图书进图书室前做起了文章,让教师作选购图书的主人。具体做法是:先与书商预定大量样书,并以让教师帮学校选书为由,让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集体选择多本样书,并轮流阅读,然后写出好书推荐卡,通过填写“主要内容”“推荐理由”等栏目的填写向学校推荐。因为赋予了教师选书的责任,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也调动起了教师读书的热情。
二、让每位教师定期推荐好书,找准教师读书的兴趣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找准教师读书的兴趣点,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向学校推荐一本好书,学校也适时召开好书推荐会,让老师作推荐会的主人,老师们推荐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推荐会结束前,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评选出最佳推荐者。依此鼓励老师们多推荐书。分析教师推荐的书目我们发现,教师除了关注教育名家、新课改从书外,我们又发现了他们两个新的关注点:
一是更关注如何教育子女的书。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发现母亲》《中国孩子缺什么》《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好父母、好孩子》《孩子是管出来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小故事大道理》等换个角度教育子女的书。因为教师同时也承担着另一个社会角色“父亲”或“母亲”,他们也为如何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听家长的话,不与家长发生冲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的学习成绩,为将来孩子能成人、成才而苦恼、困惑。发现了教师的兴趣点后,我根据他们的需求配备了这一类的书。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我校立即刮起了一场阅读家教类图书的旋风。许多教师通过读书禁不住大发感慨,以后真需要对孩子讲究教育方法,再也不能喋喋不休的对孩子进行说教,要把孩子当人看,尊重孩子的需求;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在一次次的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中成长而不是当孩子犯错时,一味的指责。作父母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家教观念。做父母如此,做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而这些教育观念不是我们这些管理者挖空心思让老师明白的道理吗?老师们在学会做父母的同时也懂得了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老师也乐于研究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
二是更关注那些对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书。本学期我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但教师对习惯分类、习惯养成目标、方法等方面还比较模糊,他们特
别渴望读一些习惯培养类的书,如《怎样培养习惯》、《儿童习惯养成训练》、《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好孩子、好习惯》、《培养好学生的有效途径》《反思教育习惯》等。我们经过分析,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一册《怎样培养习惯》,因为该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通过丰富的案例与故事,来阐述一个简单的道理。老师们读此书的过程也是学会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由于此书高深的理论教少,可操作的事例较多,所以教师读来不但津津有味,且能结合自己对学生习惯培养的实际要求进行反思。当然同时学校也订购了不同种类的关于习惯培养的其它书籍供教师借阅。在因需而读的过程中通过召开读书沙龙、书评会,引导教师以研究的状态工作,以工作的状态研究。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现在我校,在办公室闲聊的现象少了,插空读书的多了;发牢骚的话少了,交流读书感悟的多了。有的教师甚至将“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教师的阅读是让学生飞翔的第一步,也是使一枝梅花变成一枝„春天‟的磨法石”等读书箴言作成标牌,置于案头,甚至连那些平时不爱读书的教师也开始读书了,现在广大教师与书为伴,以书为友,在我校已经巍然成风。
第五篇:课题总结
结题报告
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由我组申请的课题“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历经准备阶段(2011年9月—12月)、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的研究,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汇报如下,敬请专家组评议。
一、课题研究基本问题和理论依据
1.近年来,社会及家庭对青少年健康都比较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其现状并不理想,我国许多学校正处在发展中,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学生视力近视年龄越来越小,近视率居高不下。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监测结果分别高出0.7厘米、1厘米。体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迅速增加。但是,学生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另外,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2.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北京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启动仪式,国务委员陈至立主持启动仪式。足以体现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课题颇多,也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最近才提出的体育口号,对本课题的研究,目前还都是刚刚起步,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想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滁州市中小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制度,让学生自觉的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本课题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教材教法等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二、研究任务、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和任务是在不同环境下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我们选择了水平
一、水平
二、水平三具有典型代表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有以下几项任务:
1.认真学习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2.分析滁州市体育教育工作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3.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4.确定六个年级为试点,进行一年跟踪调查、研究。
5.组织督查对各年级“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抽查。
6.总结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年级如何最有效地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并定期交流观摩。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 3.对比法
四、课题组的分工情况
蔡卉、朱承平、周海军:课题总负责人,主要调查研究、撰写开题及结题报告等。
柴爱民:负责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和调查分析工作。
董新生:负责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调查研究及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
吴涛:负责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资料分析工作。
五、研究条件
1.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要求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确保在下学期有一批学生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到合格或优秀等级,获得“阳光体育证章”和“阳光体育奖章”,以此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
2.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近一个时期,教育部出台了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如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体育课时;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延长课间操时间,推广课间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等,众多措施的出台,给“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3.本课题组人员由专职体育教师组成。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同时有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4.理论资料有图书馆可以查阅,各种文件在县教育局可以查阅。实践材料有一线教师在活动中收集。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课题组按实际情况将研究调整为四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是2011年9月—12月,全面启动,展开理论学习,拟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为具体落实,分片实施与跟进研究阶段,时间是2012年1月—2012年7月,按实施方案开展研究,撰写阶段性总结材料。根据国家新政策,充实研究内容,做好学生阳光体育冬季
长跑活动的跟踪调查。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时间是2012年9月—12月,分析总结实施材料、汇编相关材料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1.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教育部部署了2008年工作重点:大力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广泛、深入开展。市教育局成立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县(市、区)、各中小学校成立相关组织,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课题成员多数参加了此项工作的具体层面,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通知国》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及省市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在实地工作中有了理论依据。
2、我县对学校体育工作历来比较重视,高度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近三年陆续出台了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制订了学校体育工作奖惩考核机制;逐年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加体育教师的招考比例,实行体育教师三级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上说明我县的学校体育工作基础是好的,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工作的氛围。我校制订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大力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我校中小学生自觉地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
动。
4.深入学校,开展调查,收集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资料。本次研究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水平
一、水平
二、水平三三个阶段,通过全面抽查和样本校的调查。
七、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
1.教育部、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决定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非常及时,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在学校均能有效地组织实施,完成率100%、有效率85%。
2.“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引起了中小学校长的高度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校制订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近一年来,学生体质状况有所改善,中考体育如: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成绩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4.“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推动了体教结合工作,促进了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开发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运动项目(如手球项目),对学校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5.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程度;其次是场地、器材等外部因素,与三个层面环境因素的差异相关性没有显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