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教学的一点探索
诗歌教学的一点探索
——以“唐诗三首”的教学为例
宋敏
诗歌是最具文学性的一种文体,那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经典古诗,不同阅历的人读来都能有不同层次的感动。而厚积之后,更是对一个人修养的提升,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诗歌应该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然而现在教学中,古诗词所扮演的鸡肋的角色却让人不痛不痒、欲舍还惜的难受着,让人在无奈中感到困惑。这里有古诗本身的原因,古诗中许多当时人所共知的基础意象,早已远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淡出了人们的认知视野。面对着由这些意象组成的诗歌,让年龄、阅历、兴趣都不够的学生,捕捉诗词的意蕴真是难之又难。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古诗词考查方式的单一,让老师们对古诗词这一独具审美意蕴的文体变得功利。考试只考默写和程式化的鉴赏,于是老师们就以背诵为经,以习题为纬,编织了一张阴森可怖又不见边际的诗歌教学之布。在这张布的缠裹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熟练的默写诗句,却不能理解诗歌的内涵;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条分缕析的解剖诗歌,却不能体味诗人的感情。他们本应充满诗意的心,也早已因窒息而停止了搏动。
为了复苏学生那颗诗意的心,我在教授《唐诗三首》时,做了一点小小的探索。我先将《蜀道难》改写成一篇文化散文,然后以此为脚本讲解诗歌,在遇到学生不理解的意象时,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古诗文,以诗解诗,以文释义。例如“危乎高哉”之“危”,联想“危楼高百尺”“危樯独夜舟”两句,便可体悟到“高而陡”者谓之“危”。再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黄鹤”,联想“昔人已乘黄鹤去”一句,便可知“此鸟非凡鸟”,由此不难体会到行路之难。还如“问君西游何时还”之“君”,联想“会稽愚妇轻买臣,我亦辞家西入秦”“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两句,登时即可了悟“君”即白也。而在遇到学生难以体会的感受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联想自己的相似感受,以情解情。例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想象自己来到西藏,产生高原反应“气短、胸闷、心慌”,进而行动困难,便可体会到作者的无奈与痛苦。
一节课下来,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当成了在蜀道上踽踽独行的李白,深深地被《蜀道难》所震撼。于是,我让学生从《登高》《锦瑟》中选取一首,进行改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或还原抒情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或再造抒情主人公的立体人生,写下点滴的感悟,聚焦些许的共鸣,让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血肉真情。
学生的思想一旦被解放,想象的翅膀便会“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于是佳作连连,现辑录三则于下。
张安琪改写《登高》
秋风劲吹,天空高远,猿声哀鸣,沙洲清冷,沙石惨白,飞鸟南飞,落叶飘飘,涛声澎湃。远离家乡,客居异地,在这料峭的秋风之中,寂寞的独自登上高台,远望这江峡秋色却是一片萧瑟,顿时悲涌心头。其“悲”何在呢?年华已老,饱经沧桑,那“悲”染白了我双鬓的青丝,那“悲”让高猿长啸更加哀转久绝,那“悲”促使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人生苦短,因病断酒,徒添了我那心中的悲恨万端。
侯振改写《登高》
狂风怒号,高处的猿叫声悲凉凄惨,滚滚长江汹涌地向远方流去,只留下萧萧落叶的陪伴,远离他乡好似百年,悲凉的秋又勾起我对家乡的怀念。孤独的一生就这样离去,岁月蹉跎簇拥着颓废的我,时光流逝抹去我惆怅的记忆,秋风吹过,繁华落尽,烟花易冷后的记忆,永远被伤痛的秋掳去,只留下空壳的我仍在寒风中战栗。
朱亚楠改写《锦瑟》
夕阳西下,斜晖透过撑起的纸窗,将最后的灿烂绽放在挂着漆瑟的墙上。被岁月剥蚀了彩绘的瑟身,顿时焕发了诱人的光芒。凝眸,定格在断了又续的弦上。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呢?那是我半世的谶语吗?起身,轻抚过独柱的弦丝,拨动的却是重重的心弦。不是说往事如烟吗?为什么那青春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还历历在目,绕梁的旋律和喃喃的细语仍萦绕耳畔?
仿佛就在昨天,可“鼓瑟一曲送清魂,再回首已百年身”。“人生如梦”啊!是往昔如梦吗?真希望在昨天的梦里不再醒来。是今夕如梦吗?又期盼一觉醒来现在的种种只是一个噩梦,一切还是当初的模样。庄生梦蝶,蝶梦庄生,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一响贪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所有美好的希冀都被无情的现实重重地碾碎。“百川东到海”,人生无再来,留下的只有悲伤和遗憾。期待来世吧!然而来世又能如何,“五百次的回眸才换一次擦肩而过”。还是期待来世化作一只杜鹃鸟吧,声声啼血,还了你一世的思念。
月,又升起,铺一地的青霜。抬头,却不敢睁眼——“生离死别伤心事,从此最怕月圆时”。鲛人如此,人何以堪。泪,默默地从两颊滑落,凉似水,冰如珠。翩跹的倩影在泪眼婆娑里,幻化得模糊不清。伸手,想去抓住飘飘远去的衣带,却只抓了一瑟的冰凉。还真的是“往事如烟”!任我的心晶莹如玉,我的情炽热如焰,都消弭不了岁月的鸿沟。
把它深埋心底吧,随着心脏的搏动,奔流在每一根血管,渗透进每一寸肌肤。然而,悲伤的种子从开始就已种下。雾气在月光中弥漫,惆怅在夜色里发酵。每一次的回首,都只能让缺憾与愧疚在错乱的时空里无限放大。睡去吧,所有的思念都在梦里。
文言只是诗歌的载体,而感情才是诗歌的精髓。文言已经成为死的语言,但诗歌却在仍然能够在读者的涵咏中复活,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流淌在我们血管里的情感从来没有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从感情入手,引导学生去理解诗歌,解构诗歌,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换个角度,古诗春正好。
【附】
单位名称: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邮编:253000
联系电话:***
E-mail:1252636892@qq.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语文组
第二篇:经典研读之高中诗歌教学探索
经典研读之高中诗歌教学探索
宣武分院附中
高颖
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为诗歌除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外,还在潜移默化、转变学生的思想以及对学生进行关注教育、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本教学的特殊作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歌的教学理念首先应该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文字欣赏和审美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其次还要体现文学的价值观、人文教育观和现代人才观。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把握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理念,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诗歌的美育作用,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下面我重点从诗歌方面来谈一谈高中经典研读的教学探索。
一、诵读和吟唱
以高一现代经典诗歌教学为例。诗是诗人个性化创作的结晶,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流露。不一定每篇诗都是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或者是政治因素有关联,高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最活跃的年代,对一首诗歌的理解有偏差是正常的,但即使有偏差,也应该善意地去指出,才能使该学生在以后学识不断增加、社会阅历丰富之后真正领悟该诗的含义,所谓感悟是具有瞬间性的。在指导学生理解新诗时用开放性的思维和态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触诗的纯与美。对于新诗产生与发展的脉络、风格与流派、重要的作者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创作方法、鉴赏规律等都是有必要讲解的,对于一些字词的讲解就省去,毕竟新诗的用词绝大多数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如果也像古诗那样讲解一些字词的意思难免会使学生厌恶。所以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有多种,听录音、听范读、齐读、分散读、自由读、请朗读好的同学示范读„„可根据条件和学生水平自由灵活地选择其中的一种。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是学生对一首诗进行体会感悟的基础,从诵读中使学生“玩索其语气,规仿其声调。”抓住诗歌的音乐美特征指导学生诵读,可以感受到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有助于理解诗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在诵读这首词的时候语气是随着诗人的情感变化而不断地在变化着,“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谁主沉浮?”在词的上阙诵读中注意语调节奏,突出诗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远近结合、动静交错、绿红辉映的景致,能够使听者脑海中浮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浪遏飞舟?” 在这个地方的朗读感情极为重要,读出诗中的气势,才能表现出“同学少年”的以天下为己任、改造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才能读 懂诗中那种豪情壮志。一首好诗,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经典的词语,都必须反复诵读才能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才能增强学生自己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和建立比较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朗读训练就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丰富词汇,掌握语法规则。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朗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沉淀形成的。与此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学生情感的积极体验。特别是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散文)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故在教学中用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氛围,再辅之朗读,朗读时既要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又要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形成正确的语感。尽管课时非常紧张,我还是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诵读。如果没有这种教学方式的介入,教师再怎么精妙的分析和解读都只能是 “空中楼阁”,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情感上的震撼和熏陶,更无法准确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当然,仅仅是靠课本中所选取的那几篇新诗来提高对新诗的诵读体会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积极指导学生诵读课本外的一些现当代名家经典诗作,如徐志摩、舒婷、戴望舒、闻一多等人的作品,指导学生课外诵读的时候也要针对学生的喜好去介绍,学生对新诗从量上便有了积累,比较喜爱学习诗歌了。
另外,我鼓励学生将诗词唱出来。在课堂上我唱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虞美人》,《满江红》、《偶然》等等我拿手的歌曲,受到学生的喜爱。本学期的开篇正是诗歌单元,学生在班级日志中写到:“
二、理解和鉴赏
以高中古典诗词研读为例。现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有的学生“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许多同学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背背古典诗歌是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轻松学好语文同样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效,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学生“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不好好学习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就愧对于祖先,愧对于血管里流动的中华民族的热血。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喜欢流行歌曲,却不知有许多歌词都是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来的。有的学生“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这些学生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永,在诵读涵永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古典诗词的研读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能力。我想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存在古今情感的共通性,并且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已经有很多老师在这个方面做了专题的研究。由于古今语言、音乐的差异,情感表现方式的差异,很多歌词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典诗词的原来的字句,而将其作为一种据以再创作的素材,或者整句地沿袭,或释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与新创作的歌词有机地融合起来。例如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新鸳鸯蝴蝶梦》。显而易见,这是以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的。我们对照李白的原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不难看出,黄安词基本上是李白诗句的沿袭和化用,但二者所表现的主题有了一些变化。李白抒发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而黄安表现的则是现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天拥有的爱情观。
将古典诗词的“原版”和流行歌曲的“翻版”比较鉴赏引入课堂,为古典诗词研读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鉴别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学生与诗人和作品的感性沟通,加强了诗词的理性体悟。例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歌曲和歌词,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和苏轼的词异曲同工,同为咏史怀古,也各有千秋。学习苏轼的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台湾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不同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抒发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咏叹爱情的缘分,人世德悲欢,在爱与愁之间的伤痛。
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诗词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材,那么最好的教材也会成为束缚 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尝试和创新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实现四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三是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四是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
在高二年级我负责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两个小组,其中一组的课题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女性魅力》。古往今来描写古代女性魅力的诗词很多,让我们领略到不同时期的女性生活、情感、服饰等方面不同之处。有很多方面,无论古代还是近代,女性以其独具的魅力占领了文学殿堂的一片土地,包括外表上的外貌美、姿态美、神态美、服饰美等等,也包括内在的文学素质与涵养。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研读大量的诗词,确定选题,完成了小论文,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在自选角度内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题目靓丽新颖,展示出的才华出人意料。从学生的研读过程和成果来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女性美,传统文学走近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想进行以下的尝试。
将我在说课学习中的一节预设性专题研究型说课《豪放词意境赏析》,应用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自苏轼开创豪放词派以来,豪放词以其壮美的意境、慷慨激昂的感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艺苑奇葩,为中国文学长廊构建了一幅幅壮丽的图画。高中语文课本也选取豪放词引导学生诵读赏析。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四册第二单元以及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模块教学就是试图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将每一单元中数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教与学的“模块”,进行有目标、有系列的教学活动。鉴于此,我再次开发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试将几首豪放词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诵读、比较、探究,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挖掘出豪放词的共性,力求带领学生探究学习豪放词意境构建方面的规律,整合成一个关于豪放词意境教学的板块。意境是诗的灵魂,它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借此让学生在诵读赏析中对豪放词的意境特点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在高二古诗词鉴赏专题中讲授,力求为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复习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把目标定位在“赏析”上,意在引领学生通过分析豪放词意境的特点,按照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能尽快地领悟豪放词 的意境,欣赏壮美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进一步拓展,也是借此培养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熏陶。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让他们诵读诗歌不难,但让他们把零散的知识归纳起来,找到豪放词意境构建的共性的东西,对豪放词的意境得到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则很不容易,于是把豪放词意境特点的归纳作为教学的难点。为了巩固归纳的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练,加上高考也有关于豪放词意境的赏析题,此处与高考诗歌赏析题链接,选一首豪放词让学生赏析。如此也可以做《婉约词意境赏析》等。
在高三年级我重点以高考题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如《古诗鉴赏复习课》;针对我校学生的答题中语言表述不清的问题,《高考古诗规范化答题》。学生成绩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谢谢大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些探索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些探索
李锦巧
摘要: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学生必须了解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当下,怎样更有效地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现就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中国古典诗歌教育价值的发现与挖掘,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作用;误区;发现与挖掘;策略
认识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研究古典诗歌教学的侧策略与方法,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做的一个重要课题。诗歌是中华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从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开始,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浩如烟海的诗作。这些诗歌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诗歌教育自古以来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诗具有审美教育功用,古典的教育家也大力提倡诗教的功用。我国古典大教育家孔子对诗教的作用曾作过很高的评价: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同样重视诗歌的地位,诗歌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蕴藏的美质,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艺术鉴赏的宝库 [2]。本文就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作一下探讨:
一、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及变化
1、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都大量选编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小学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有具体的古诗词积累目标,这充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在当典仍然受到相当高的重视。
2、从启蒙教育开始,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依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六七岁的儿童也能非常投入地背诵李白的《静夜思》,这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并非都是远离现实生活,让人难以接受的。
3、古典诗歌教学的尴尬处境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中学诗歌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只关注文本本身,而没有对诗歌作者的内心世界和诗歌语言本身进行过深的探究,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能够背诵默写,应付试卷中的名句填空就可以了。一些传世佳作,在某些教师机械和单调的教学程序下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意境和韵味,让学生失去了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这样的诗歌教学必然违背了诗教的意义。
二、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1、教学肤浅化,重词不重意。
在中小学古诗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对诗歌逐字逐句的理解,而忽视学生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与领悟。比如,在教学唐典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很多老师会如此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意思:一片皎洁的月光照到诗人的床前,让人怀疑它就是满地的秋霜。抬头看看那寂静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我不经思念起远隔千里的故乡。这样讲或许没错,但学生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体会的,那么这首诗对学生来说只不过是朗朗上口罢了,别的在没有别的地方能吸引他了。如果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感悟: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长时间了,家乡的亲人朋友也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自己独自一人漂泊他乡,又屡屡失意,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本想早早入睡,却怎么也睡不着。月光透过窗子,照到床前,就像铺了一地的秋霜,让诗人感到了深深的寒意。这样,学生自然不会再把举头和抬头看做两个简单机械的动作,而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2、相对于过分强调逐字逐句的理解,有人有过多强调诗的不可解性,排斥最基本的词义疏通。
诗词之美,妙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这是先贤的卓见,也是后人的共识。诗歌的不可解性,主要是指诗歌语言巨大的弹性和容量,以及诗歌意境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正所谓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鉴于诗歌的这个特征,于是不少人产生了曲解或过分夸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则是轻视、放弃对词义的疏通和诗意的理解,对词义的教学和检查显得小心翼翼,对学生歪曲了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教师却把他当做是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就让诗歌本身的教育价值不复存在了。
3、诗歌教学的价值取向单一,没有充分发挥诗歌丰富的教育功能。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能容他有语言累积的功能,情感教育的功能,思想教育的功能,美育的功能等诸多教育功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人们却容易只注重其中的某一功能而忽视其它功能。
4、把古典诗歌当成文言文教学的附庸,忽视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首首文情并茂的古典诗歌被肢解,把字词和文言注释当成了教学的重点。当然这种把古诗当成训练文言能力的材料显然是不科学的,就算只是为了应付高考,效果也是很差的,忽视了古诗所独有的审美特征,忽视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例如:李白的《行路难》,这是一首古体诗,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仅就讲析字词和文言注释,根本没有时间去深掘诗歌的内涵。高考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考察,各省市的近年语文高考试题,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古诗鉴赏的分值。无论是从高考利益出发,还是从古诗自身的规律考虑,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古典诗歌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5、把古典诗歌教学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
教学中古诗选材单一,偏重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和爱国主义的体裁,对于一些抒发作者感情生活的诗歌,尽可能不选或者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重新立意。如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朦胧诗,诗歌的意象明显的就是寄托诗人朦胧的情思,而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上非要把它定义为爱国主义诗篇。这是对作者的不尊重,这样的诗歌教学有一天会让我们的学生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重新定位古典诗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古典诗歌教学时典性的必然要求。古典诗歌对人的熏陶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政治道德教育的使命上,应该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古典诗歌为学生铸就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陶冶作用。
三、中国古典诗歌教育价值的发现与挖掘
1、中国古典诗歌特点
(1)抒情性。写诗不管是用来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抒发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2)形象性。诗歌虽然也重理趣之妙,但是一般不以严密判断或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写愁绪多,多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雪花大,大至燕山雪花大如席;写乐声,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言悲伤,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和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鲜明的艺术感受。
(3)凝练性。古今中外的诗人几乎都甘愿在语言的锤炼上下苦功夫: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刘秉忠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这些文学家都极其注重炼字炼句,求得语言凝练,以精炼的笔墨展现最丰富的内容。
(4)音韵和谐性。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典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不入乐的诗其语言也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古典诗歌讲究格律,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2、古典诗歌教学的意义
(1)审美教育的素材
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我们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是与古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期能够达到心灵上的一种契合和共鸣。一首好的诗歌可以让我们产生审美的愉悦,教好一篇古典诗歌可以把美的感受传递给学生,能够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我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古典诗歌,这些古典诗歌能够作为我们审美教育的良好素材。诗歌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蕴藏的美质,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艺术鉴赏的宝库。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时期,古典诗歌所独具的审美价值,有利于他们锻造健全的人格。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无限饱满的内心世界,借景抒情,战乱下的惨景,民不聊生,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学生感受到的是诗歌包涵的深情,以此可以让他们得到诗人人格魅力的熏陶。
(2)增加古典文学的素养
诗歌是中华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从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开始,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浩如烟海的诗作。古典诗歌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是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肩负着中华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更应该学习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古典诗歌不仅可以增强中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而且这也是增加古典文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索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多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这显然是不能够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古诗往往在几个字之中蕴含着无限丰富的意蕴。古典诗歌教学要善于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诗人当时的情境中,超越时间和空间界限与诗人发生零距离的心灵碰撞。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释题解释字词串讲诗句总结思想,讲诗总是从字、词、句到主题思想的概括,注重的是应试技能的训练。我们在新的教学中应该不仅仅只是字、词、句到主题思想的概括,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诗歌内部所蕴藏的美,借用多媒体等一些现典教学仪器,利用音乐效果把学生引入诗境,带领学生领悟诗境、探索诗境。
诗歌是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而中国古典诗歌又尤其注重形象性,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触发和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感性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和环节。诗歌本身就具有很强音律美,音乐又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诗歌不仅仅是简单而又枯燥的几行字,还原诗歌原有的音乐美,通过这种听觉上的刺激效果,也便于学生感受和理解诗歌的音韵。声调的跌宕起伏,音律的和谐,让人充分的享受古典诗歌的音乐艺术。场景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从视觉层面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之美。有时往往需要让学生运用想象尝试还原某首诗所写的景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出诗中一组意象在形态、色彩、空间等方面的搭配组合关系,层层进入理解分析诗歌。
(一)要理清思路,再造情境
思路就是诗人的思想的脉络,又可以称为诗人创作的整个思维过程,只有理清诗歌的来龙去脉,这样才可以读懂诗歌,才能为下面的鉴赏活动做好铺垫,打下基础。要想理清思路,应该做好以下步骤。
1、导语的设计----唤起兴趣
一条好的导语可以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鉴赏创设必要的情境。如教学张籍的《枫桥夜泊》,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一个合适的课堂导入呢?首先可以挂出一副枫桥夜泊的深秋山水画,让学生来观察图画,尝试描述图画的内容。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古寺晨钟,江风渔火,仕途失意的大诗人张籍在此情此景下会用怎样的诗句来描绘呢?让学生从视觉开始拓展想象空间,通过场景把他们引入诗境。导语的设计是古诗教学的开始,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切入点,是理清诗人创作脉络的入口。
2、缩短距离,跨越时空的想象
美学理论有距离产生美感的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由于时间的距离可以让我们产生无限的想象,引起审美注意。理解诗歌需要发挥读者的想象,只是了解字句和典故,对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想象呢?想象是读者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如欣赏《归园田居》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几句诗,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收集道田宅、草屋、榆柳、桃李、墟烟等这些表象,然后再把这些要素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想象,将诗歌中的文字描述形象化,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才算进入了诗的意境。古人写诗,注重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沦陷了残破的山河还在,春城草木长的很茂盛,言外之意已经没有人在了。此处就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注重语感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涉及到对文章好词佳句、表现手法的理解,真正读好和读透一篇诗歌,最重的是能够和作者发生感情上的共鸣,从中获得美丑是非的审美观念,为培养好的文学素养打下基础。这种诗歌鉴赏能力将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情境下,锻炼语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具体可以通过比较和阅读的方法。
1、比较。可以用增、删、替换、前后改动等方法与原文比较,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又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中自、空的用法。这样通过前后的比较,让学生对诗歌的选词有了一个系统的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明白诗歌语言的精妙,读懂诗歌之美。
通过已经熟悉的作家和作品来启发学生的联想,激发他们的语感经验。也可以拿同一作家不同的作品来进行比较,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组,这种比较有利于了解这个作家的整体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也可以是相同时典不同作家的作品,如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比较二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通过比较和联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让他们更好的全面理解诗歌。
2、诵读。诵读也就是有声阅读,这是学习诗歌的突破口,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増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是古人用来吟诵的,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3]可见在接受方式上,诗在古典不是看的,而是吟咏或歌唱的。诵读的突破口是直觉性的,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思维就可以敏锐识别语言的内涵和情味,正误和优劣。书读百篇,其意自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诗歌的妙处,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诵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至,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才能让他们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前提。
(三)注重诗歌教学的形式美
古典诗歌的美感首先是通过形式向人们传递的,中学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不能只是偏重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而忽略了对诗歌形式美的鉴赏。实际上,一首好的诗歌应是思想内容和形式具备的,在今后的诗歌教学过程中诗歌的形式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古诗在形式方面最大的特点即是对仗和押韵,只重内容而轻形式,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多抽象而少具体,这多少有悖于诗歌本身的接受特点。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4]只有通过这种对外在形式的强调,诗歌中内在的意蕴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整齐对仗美、错落变化美、音韵美和语言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对读者产生的美感视觉冲击是巨大的,古典诗歌犹如一个艺术化的建筑,它的结构整齐、匀称。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框架。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对于诗歌的形式美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一些省市的近年考题都出现了对对联。楹联和我们的古典诗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考查楹联也就是对古诗教学中诸如对仗、平仄等构成诗歌形式美知识的考查。
(四)创新方法
古典诗歌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程序的单一化和教学形式的程式化。
1、就程序而言,不同的诗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可以从诗眼入手,在把握全篇;(2)先着眼于对诗意的整合,再进行词句的分析;(3)根据景物人事探求诗歌的题旨,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4)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赏析。
2、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
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 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五、把握规律
1、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典以及作家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如此,同时典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
2、品味语言。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必须从语言入手,只有从品味语言开始,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1)诗眼、警策。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警策也称之为秀句,它是诗人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
(2)用典。典故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常使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
(3)词性活用。诗人常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化词语的词性,从而使语言更具活力。在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词中不乏此类词语活用。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名词用作动词,意为视万户侯如同粪土,表现了诗人对万户侯的蔑视之情。
(4)句法变换。诗歌句法变换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倒装等。成分省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依据上句可以发现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句式倒装如杜甫《秋兴》之八中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人有意颠倒主谓,通过稻米的富足和桐叶的茂盛来反映开元、天宝之世的承平气象。
(5)修辞手法。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诗人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3.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意境与意象一样,也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因此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着手。
4.吟咏诵读。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新课标对诗歌教学任务的要求,而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吟咏诵读是必然的教学途径。吟咏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第四篇:教学设计理论探索
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探索
传统 教 学 缺乏的不是设计的行为与形式,而是一种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师看似为一节节数学课准备着、设计着,但事实上,教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者。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设计中的“设”意为“筹划”,“计”则是指“策略、谋略”lief因此,设计的本意就是“通过策略与谋略进行筹划、规划”。进一步审视,可知,设计又有三个更深层的含义,一是需要设计者对整个设计进行主动而深入的思考,需要设计者高度、细致的思维参与及强烈的智慧投入:二是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感,即整个设计需要强烈的目标驱动;三是设计者面对的是动态的变化情境,因此设计的核心在于从变化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传统数学教师在上述三个有关设计的深层意义上都显得比较欠缺。首先,作为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没有一种深度的思考与投入。教师对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各个片段化的孤立章节的,没有对单元、甚至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作深入的思考与统筹的安排;对次级、再次级数学内容,不能深入甄别核心数学结构,并通过对学生理解性目标的确立,为相关学习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与活动结构:而缺乏对相关理解性目标的必要区分与确立,将直接导瞥价与反馈的目标游离或目标不匹配现象。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系统化取向L求时是教师的深入参与,而非简单的内容设计。其次,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始终有万种“以学生的学习与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的基本思想,而这种目标感将以一种一贯性的方式渗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尽管这一目标在传统设计中也作为基本目豁,但在目标的真实性设计与贯彻上,却显得十分不彻底。由于缺乏课程与教学设计的整体化系统思想,并且在考试排名、知识点检测以及教学进度等多重压力之下这一目标更是显得十分的苍白与无力。再次,正是因为教师在设计中实际着眼的只是内容这一单一要素,因此,脱离了对学习者真实经验的考察,教师的设计所面对的就不是动态的情境,从而也就不能体现设计所内蕴的面向学习者的重要思想。3.1确定体现数学文化的生成性主题
何谓 生 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生”字的解释有生育、养育;滋生、产生;出生;生长;生存;生命;生活;生产、制作;出现、显现等。[.l在这些解释中无不都与生命有关,意即生命体的活动。这为我们提供一个启示,在教学设计语境中“生”首先意味着生命的活动或者参与,然后在这种活动中,实现生命体自身的生长。于是“生 ”在这里就取两层意思,一是生命,二是生长,生命在教学设计场域中就意味着 教师和学生等生命因素的参与,同时在这种生命因素的参与下,实现课程在原来基础上的生长。“成 ” 在 《 现代 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完成、实现、成功:成就:变成、成为;成熟、收获:大、肥壮;成年;成全;旧的、陈旧等[(311,在诸多解释中,无疑“变成、成为”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成为”什么呢?联系上面关于“生”字的解释来看,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主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突破原来预设主题轨迹,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主题的生长,而这种生长出来的主题不完全是原来预设的主题,而是在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作用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主题。所以,“成”在这里就意味着“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主题,而不完全是来自上 面的或者外界的预设主题。这种 生 成 性主题是在预设好目标和内容基础上的生成,而不是完全在具体的目标和内容缺席的I青况下的生成。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点和师生之间的交往来确定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但它为我们理解主题的生成性提供了相应的框架。首先,我们讲主题的生成性是在预设的基础上的,但是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会有生成的理解性目标,文化性内容,只是由于我们现在过于的强调了预设的目标和内容而导致我们常常忽视了这种生成的目标和内容,而这种生成主题模式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其次,充分重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主题中的主体地位角色,教师和学生同为主题的创造者,主题在教师和学生对话和兴趣中展开,内容和目标随学生的兴趣的转移而转移,随发生的有意义的主题事件而转移,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在主题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预设好的主题实现的工具和中介。再次,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的价值,倡导在过程中学习、例如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不是告诉学生怎样来画扇形统计图,而是通过寻找 所需要的信息来学习它,这样整个学习过程沉浸在一种有意义的探究之中。在过程中学习,“内容在过程中”的理念正是我们当前强调的。传统 学 校 教学中的很多主题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任务的机会。比如,“扇形统计图”这一主题通常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只强调扇形统计图的绘制。生成性主题则要求教师和课程设计者选择具有丰富性和启发性的主题,或者对传统主题进行改造或重新叙述,使之更具生成性。因此,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可以多种方式 进行重新解释。从而使主题更丰富、更有调动性,如“在文化观下的扇形统计图”、“计算机中的扇形统计图”等等。好的生成性主题首先应当是领域或学科中的核心。当我们把扇统计图作为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据说话,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在这一章,利用信息技 术工具,可以给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丰富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图形的动态演示,连续变化所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化的印象,帮助认识空let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帮助建立空间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图形中寻找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 质。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的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这个主题就更显核心化。第二,当我们把扇形统计图跟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计算机相联系,这个主题就更具吸引力、更有趣味性,并且具有易深入的特点。第三,好的生成性主题也必须让教师感到有兴趣,研究显示,教师的兴趣对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上面所提到扇形统计图这个主题的相关的各个生成性主题版本,教师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以推动设计与教学。第四,好的生成性主题可与领域内外的其他不同主题产生联系,也能与学生的过去经验和当前生活产生联系。由于这样的丰富联系,学习者可以无限地探索这些主题和主题分支,从而形成越来越深入的理解。3.2制定数学文化的理解性目标
塔 巴认 为,“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而又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我们能提出的目的,不管他们是什么,都不能看成是最终目的,也不能武断地把他们插到后面的教育过程中去。目的是演进着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目的是演进中的教 育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某些教育过程的某些具体阶段的、或者任何外部东西的方向的性质。它们对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于他们的挑战性,而不在于他们的终极状态”C,zl。倡导生成性主题将会为教学带来一个困难,那就是学生将会面对大量的尝习机会而无所适从。理解目标的问题。的序列形式表达、所以,必须明确究竟该让学生理解些什么,这就涉及到数学文化的
首先,理解性目标要清晰并且公开。公开而清晰的目标(以黑板上或列在师生的笔记本中)都会让学生、关注、衡量目标的连续过程中为整个学习过程赋予意义。教师、父母和管理者始终在
其次,如果教学要延续较长的时间,那么理解性目标就必须是聚集性的,即一些具有较高层级的目标为亚主题的特定目标提供一个大背景,比如,扇形统计图的文化性目标就可以附着在一个更大的学期性的贯穿问题之下:“你如何用统计的观点辨别生活中的真假信息?”设定理解性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目标成为学科或领域内的核心。这就要求目标设定时必须关注学科或领域理解的四个维度:领域内的内容性知识— 避免错误概念和肤浅概念,旨在建立良构的整合性知识结构;领域内的探究与论证方法;领域的目的— 领域及其结论在不同的领域(家庭活动、专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所起的作用;领域中的表 达形式— 旨在以各种形式(论文写作、形式证明、图表表征和身体表演等)为领域的学习服务。综上所述,就“数学文化下的扇形统计图”这一具体主题而言,理解性目标可以是:今学 生 将 要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学 生 将 要学会制作简单的扇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展示数据;今通 过 认 识扇形统计图,学生将提高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令通 过 引 图、识图、制图、示图等过程体会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将培养统计观念,发展数感;令通 过 观 察、想象、操作
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体会数据能帮我们决策,提令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亲情教育等德育数学文化性的实施数学文化性的实施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实施一定要与目标紧密相连,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实践活动。但这种实践活动一定是镶嵌在与知识相关的各种情境中的,实践活动的本身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的情境中不断做出选择。数学文化性的实施的核心特征主要:显示学习者目前为止所达到的理解以及同时推动这样的理解。其中渗透的核心观点是:①实践与活动对促进数学文化性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习者就会由初始的概要性理解逐步发展到更广阔、更深刻、更坚固的 理解。小学生在学习概率中的可能、不可能与一定等概念,以及学习可能性大小的问题时,可以反复性地结合摸球放球、记录数据等的动手实施活动过程,不断支撑与发展自己的对可能性概念与相关问题的定性理解,直至最后的定量理解(古典概型初步)。②文化性的实施不仅仅要求行动,同时还有思维,思维是镶嵌在行动之中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反思性参与,也就是说,实施不仅仅是操作方法上的挑战,也不仅仅是盲目的试误活动,而是对反思性参与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以刚才的的可能性大小的学习为例,学生在个人或小组的摸球放球以及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实践活动本身产生很多思考,会提出很多基于自己理解的问题:如果每次摸的球都是这个球怎么办?这种可能性推断的方法是否科学?为什么摸球的总次数越多就准确?等等,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的真实观点,而这些困惑或问题都是进一步推动学生理解的重要突破口。③文化性实施应当重视个性化参与与多元学习和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实施过程中的弹性与可变性。不同个体的基于自身理解之上的参与必然是有鲜明的个性差异的,必须尊重这种差异,比如有的喜 欢直接进入特定的探索过程,有的喜欢先定计划,再实施计划。有的喜欢用图表表征结论,有的喜欢用语言系列和语言叙述表达观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理解,建构个性化的真实理解,这是文化性实施的初衷。比如,在城陛庙旅游方案设计的数学研究性学习中,首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并用数学工具进行表征,每个同学都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自己喜欢的景点,这就是一种学生的个性化参与过程。接下来,每个学生都用了不同的统计工具表征自己的旅游经历,有的用竖形统计图,有的用横向统计图,有的用统计表格,有的直接用语言进行叙述性统计。而在具体的统计项中,同学们各自设计了游览的景点、每个景点花费的时间、购 买的纪念品、纪念品的价格等等很多统计项目(不同的学生项目设计上有很多不同),这又体现了一种鼓励多元表征与个性化理解的理念。而这些构筑在学生真实理解基础
之上的数学表征,都是进一步教学所应重点关注的。④要公开地展示理解。从逻辑的
观点看,文化性实施不一定是可见的。的确,很多学习者进行着心智实施,这种心智
实施以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参与着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理解被不断推进。然而,从教学计划的角度看,重要的文化性实施应当是可见的,即使不是在过程阶段,也至
少应该是在结果阶段可见。学习者必须能够对他们己经做的东西进行透视和评价,而
其他人(同伴学生、教师和父母)也必须处于一个提供反馈的位置上。比如上面的城
陛庙旅游的数学案例中,将每个学生实施的成果展示出来,这也是展示学生理解的过
程。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开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在互相学习、互相欣赏,理解 的深浅以及反映在作品上的丰富性、多样化一目了然,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每个同 学都在关注别人的实施成果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实施进行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理解 进一步走向深入。3..4,追踪式评价
:通 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毛出,这是追踪式评价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毙_ 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剐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
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活动档案,以便使学
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 悦。
追踪 的 评 价要求教师和课程开发者不是仅仅在教学单元的结束阶段给予学习者
评价,这样的后果只能是,学习者没有时间与机会去修正错误概念和错误认识。追踪 的评价要求对构成文化性实施的教学序列中大量实施活动进行评价,要把这些实施看
成重要的学习经验,同时,评价也应视作对推动文化性实施是极其重要的。评价不应
被单一地视作逻辑上被长期认同的官方(教师)的反应,家长、甚至是学生本身都应
当成为反馈的来源。特别重要的是,当学生互相之间给予反馈或接受反馈,他们都会
从这一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
第五篇:〈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晋江磁灶张林中心小学
张秀霞
2012年3月28日,有幸能再次聆听以前的老同事阿育老师的一节〈探索规律〉,感触颇深,感动的是阿育老师现在虽然身为校长,却还是雄风依旧,依然把课堂教学作为第一生命线。整节课时间安排紧凑,节奏分明,目标明确。
在这节课中,有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1、教师平时的潜心浇灌:作为一节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从孩子们精彩的互 动中可以看出它们清晰的思路,这和孩子们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它都 扎根于老师平时的有效教学。
2、老师备课中心有学生:由于是一节难度较大的复习课,学生的基础怎么
样?怎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师经过精心到舍,制定出了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宠。在这个基础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教师课堂上精心引导:老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规律:如1、4、9、16等这一列数的规律。同时,我也觉得有几点还可以这样做的: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本节课中的“青蛙的只数与眼睛、嘴、腿的关系”以及“猜数游戏”两个环节都可以删掉:一是前者前面早就学过,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没提升,二是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后者与本节课的关系不大,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2、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在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的规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提炼和建构探索规律的数学模型,并能应用它去探索新的规律。
3、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定位要合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有序: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和思考,如先从横的角度观察有什么发现,谁有不同的发现,让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再进行其它方面的观察。
5、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所取舍:由于复习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繁多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设计时应该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并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有序地观察、探索。
课无定法,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设计,不同的班级,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在教学的生成又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在教学的路上让我们一路探索,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