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感悟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感悟
王军霞
教学语文十多年了,已经是个老教师了。一直以为语文课只要教会孩子识字、写字、组词、造句、理解文章,会写作文就可以了。
通过这次的网络学习,我知道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孩子诵读。
诵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诵读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好的传统。但在教学中教师的诵读技能和诵读教学的策略都离教学的需要有较大的距离。《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感悟颇深。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朗读”“美读”“诵读”“吟诵”概念以及如何去区分。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这四个概念经常交错使用,对它们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并且揭露我们教学领域中混淆这四个概念的存在,提出了我们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
20世纪前期,有的学者把“朗诵”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诵读”,适合读古代散文;第二类称“吟读”和“咏读”,大致等同于“吟诵”,即比较随意地吟哦咏唱,分别适合于读短的诗词韵文和读长诗长篇韵文等;第三类称“讲读”,其“讲”取“说”“谈”之意,也就是用平时说话、对话的语调来朗读,这适合于读语体文(白话文)。20世纪后期至今,语文教学界多用“朗读”这个概念。那么,“朗读”便大致涵盖了原来的“诵读”和“讲读”这两种类型。
文中还特别提出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技能,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只有我们老师自己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诵读方法,我们才能把学生带到语文教学中去,用我们的诵读情感去感染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诵读的魅力所在,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孩子诵读能力的提高!
2011.10.20
第二篇: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专题讲座--------李晓燕
一、“诵读”要义概说(一)概念分辨:“朗读”“美读”“诵读”“吟诵”
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这四个概念经常交错使用,对它们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我在这里简要分辨一下,主要目的是探求“诵读”的要义。
“诵”这个词先秦即有,一般认为是依照语言的节奏朗声而读;“歌”“吟”则更注重表现音乐性,与“诵”还是有区别的。《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诵”后来与“读”联结成“诵读”,意思还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20世纪前期,“诵读”这个词在教学研究中普遍使用,和它并行且意思相近的概念还有“朗读”“朗诵”。有的学者把“朗诵”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诵读”,适合读古代散文;第二类称“吟读”和“咏读”,大致等同于“吟诵”,即比较随意地吟哦咏唱,分别适合于读短的诗词韵文和读长诗长篇韵文等;第三类称“讲读”,其“讲”取“说”“谈”之意,也就是用平时说话、对话的语调来朗读,这适合于读语体文(白话文)。20世纪后期至今,语文教学界多用“朗读”这个概念。因为“吟诵”后来几乎断绝,暂且不论。那么,“朗读”便大致涵盖了原来的“诵读”和“讲读”这两种类型。
新时期以来,叶圣陶先生等前辈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一个概念,被发掘出来,使用率比较高,即“美读”。美读的要义有三条:带着感情朗读文学作品;读出文学作 品语言之美;通过美读获得美感。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的审美取向的朗读方式,对于内化和积淀语言、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作出分辨:
其一,“朗读”“美读”和“诵读”,共同点是出声地读;与它们相对的乃是“默读”,只看而不读出声。
其二,“吟诵”主要不是读,而是近于哼唱,当然还只是随意吟哦,与按照乐谱严格地演唱尚有一定区别。这种语文学习方法延续几千年,百余年前开始逐渐衰落,以至于几乎断绝,这是非常可惜的。近年来已经有人在倡导和实验。
其三,“美读”是专门针对文学作品而设置的一种审美式朗读类别,与艺术界所说的“朗诵”更为接近,可以看作是较高层次的“朗读”“诵读”。它也具有重要的语文教学价值。
其四,“朗读”和“诵读”,这两个概念不大好区分。鉴于目前使用上比较混乱,我建议:把“朗读”看作一般的教学概念,与“默读”相对应,涵盖了“诵读”;把“诵读”看作是“朗读”中一个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教学概念。至于“诵读”的特殊性是什么,这就要研究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有关“朗读”与“诵读”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了。(二)“诵读”要义
1.语文新课标中的“诵读”概念
“教学标准”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贯穿四个学段。此外四个学段各有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第四学段(初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综合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诵读”的基本含义
从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与指示中,我们可以探求到“诵读”的基本含义。从概念关系上看,“朗读”是一般概念;“诵读”是被涵盖在“朗读”之中一个特殊概念。从概念的内涵(特殊性)看,“诵读”被赋予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三点:
(1)“诵读”的对象是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其中一部分篇目要求熟读成诵,语文新课标在附录里推荐了数十首古诗,其他让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自行选定。(2)“诵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至于达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够积累、培养、发展语感。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把“诵读”看作与“美读”非常接近的一种朗读方式,在“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之上,对朗读 者的情感投入提出较高的标准,带有审美体验的某些特征。(3)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诵读”的教学标准在逐步提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梯度,给予具体有效的指点和引导。
二、诵读技能训练指要
(一)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技能
从一般的教学实况看,诵读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诵读方法,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呢?最关键的一条,乃是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的“内功”,深谙个中滋味,达到较高的水准。如此,则 必定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诵读的教学高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有赖于两方面条件发生变化:一是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二是自身提高语文能力、发 展语文素养;二者实现一,便能演化为良好的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是他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越厚实,其教学能力则 越强大;反之便会虚弱乏力。这样,认识到苦练“内功”的重要性,才能产生自觉训练诵读机能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所谓“诵读技能”,包括几种要素呢?我认为涉及两个层面的若干要素。(二)诵读技能的训练路径 1.从“吟”古诗到“诵”古诗——诵读技能训练之起步。“诵读”与“吟唱”(也称“吟诵”)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从训练诵读技能的角度看,借助吟唱更多体现音乐元素这种优势,把带有“美读”色彩的古诗诵读,与带有音乐色彩的古诗吟唱加以比照,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校正诵读的偏误,弥补缺憾,获得新的感受和改进。
例如,诵读唐诗《枫桥夜泊》。最好先听一听采用老调子如何吟唱,可参照根据陈少松老师吟诵所记录的曲谱,见《古诗词文吟诵》第二章。(吟诵和诵读演示)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调子起得高,表现秋夜霜天的凄厉感。江枫渔火对愁眠。次句旋律线往下滑落,结尾下降4度,表现沉沉入梦的愁绪。姑苏城外寒山寺,承接上句,过渡,音高基本持平。半钟声到客船。逐渐舒缓,旋律线下滑,结尾比上一句下降约5度。以前我诵读这首古诗,“天”“眠”和“船”这三个韵脚音高基本相同,只是把“寺”字略为压低一些。比照吟唱之后,感觉人家处理得更合乎诗的意境,遂加以改进。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寺”诵读的时候要不要拖腔、如何拖腔等,可以借鉴吟唱的处理方法,在细微处精心打磨。2.从读古诗到读古文——诵读技能训练之扩展
文言文,目前多数小学课本里数量较少。我们认为,从第二学段起,就可以有计划地选编一部分文言语料,抽出少量课时(比如每周1课时或者1.5课时)安排诵读,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启蒙教育,这对于扩充语言含量、培养良好语感、全面发展语文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不详说。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内功修炼,从诵读古诗到诵读古文,把诵读技能训练加以扩展,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诵读古文,需要使用一种专门的“腔调”,这与朗读白话文具有较大区别。有一些师范生和语文教师,还分不清二者的特点,往往用读白话文的腔调读文言文。这是不对的,要改过来。
3.从诵读古诗文到美读白话作品——诵读技能训练之迁移
就一般情况而言,白话作品的诵读要相对容易一些。具有比较好的文言诵读根基,再将这种技能迁移到白话诗文诵读领域,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头一个,白话诗文中往往残留着某些文言遗迹,包括文言语料的引用、化用等(这种情况在中学课本里更为多见),诵读相关语句需要文言诵读技能的支持。例如,老舍先生的《草原》(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段是文白交错的——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结尾是两句七言诗(“别”是入声字),应该注意平仄关系,读出文言诗句的味道,有力地收束全篇,凸显主旨。(诵读演示)
再如,《山中访友》的第二自然段,几处暗含着略带文言意味的语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其中,“你如一位”这几个字不大好处理,读成“你如/一位”、“你/如一位”,似乎都不恰当,最好借鉴文言诵读的技能,这样处理句中的自然停顿:“你/ 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诵读演示)
第二个,白话诗文中有些地方不大好读,需要使用控制气息、调整抑扬变化等朗读技巧,而这些技巧恰恰都会在文言诵读演练中加以练习,奠定基础。
比如前面提到的“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每个字都是一个词,都需要有自然停顿,但又不能读破句或者处理得过于生硬,出现阻断感。这就要用气息来托举,形成似断 非断、气韵连绵的诵读效果。训练时,可加大“运动量”,如韩愈《送董绍南序》的开头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有11个字,属于比较长的文言句子,若用一口气读完,看看最长可用多少秒钟。——如此练习,能够提高对气息的控制力,而后,再读白话文里的长句子,便能游刃有余,读出意蕴和特色。例如,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自然段:“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 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后一句有24个字,诵读的时候最好不换气,还要处理好逻辑重音等。
这次专题讲座,初步廓清“诵读”的概念和教学要义,搭建了一条诵读技能的演练通道,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诵读技能需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
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要不要重视诵读的理念分辨和论证问题,而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诵读教学,在路径选择、方法优化、技能和综合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施教能力提升方面,产生新的变化,取得良好进展。
第三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讲稿
金传富
一、当前教师书写的现状
根据我们对目前语文教师或一般的成人的书写的观察,我们认为当前语文教师自己的观察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大问题:
欠缺对书法整体的了解。书法是什么?书法有没有什么文化上的象征?怎样提高自身书写的水平?等等,一般性的常识复函很了解。
当然,这里既有过去他们所受教育不全面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努力学习有关。
不能认识书法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书法在文化史上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而在语文学习中,开展书法教育也是合情合是。比如可以拓展识字量。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开拓文化视野,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怀,可以培养个性化文化知识等。
教师的自身书写技能明显有问题:比如执笔不合符生理的原理,结构不好,书写不美观,不会指导学生书写等。
当前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过关,不足以当学生的师法对象。这与教师自身的书写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造成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过关的原因又很多。比如,没有机会受到相应的培训,自身认识不到位,没有时间开展相应的练习,对自己的书写状况不重视,等等。这些因素无疑影响着对儿童书写的指导。
二、认识书法的意义
(一)书法是我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载体。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的所有文化产品凡是已经记录下来的,都由人工书写来完成。
文化由书写来完成,书写即代表文化。
即使是古老的算命,也与书写和文化相关。凡是能书写的人士,即可看作是文化的化身。
而几乎一切生活又无不与书写相关联。
(二)书法是我国文明传承的一种特殊形式。
但凡与我国文明传承有关的事物,绝大部分都是由文字来承担的。而书写优美的文字,其传播的历史越加久远。
文字与文化互为因果。
(三)书法是我国艺术的一种特殊门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人民一直以书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有的人以书法作为毕生的艺术追求。
或者以书法作为最便捷的装饰艺术。
一般人都会将书法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
(四)书法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西汉扬雄: “ 书,心画也。”
清刘熙载《艺概》: “ 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苏轼说: “ 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尽天下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可见书法的精神内涵和诗、文、画是相等的。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 “ 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
项穆说: “ 人之资禀,有温弱者,有剽勇者,有迟重者,有疾速者。知克己之私。加日新之学,勉之不已,渐入于安。”
康有为《学叙》第二十二:
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缀法》第二十一)
书法的 “ 心灵境界 ” 是书者先天气质、智慧和后天经历、教养、努力等所共同形成的心理结构、内心世界。
在我国,书为心画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的写照。
(五)书法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媒介。
有一句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世界交流的大趋势之下。用什么方式交流,拿什么交流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交流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示,又弥补其他兄弟民族的不足。
而成熟的中国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六)书法也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今天,许多人把书法当成工作生活之后崇高的业余爱好。
建立书法的组织。国家对书法组织给予支持并且加以管理。
当前我国广泛开展书法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标志。
(七)书法已经成为物质财富的一种象征。举两个例子:
中国嘉德 2009 秋拍 “ 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 ”,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元时期)《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简称《宋名贤书之迹》)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烈竞价,以 1.008 亿元成交,高出原先估价 120 万元的 80 余倍。
明代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卷》从 480 万元起拍之后,经过 100 轮激烈竞价后,由 321 号电话委托竞买人以 6832 万元的高价竞得。
董其昌《龙神感应记》以 4480 万元成交。
文征明的一幅手卷亦拍出 1600 多万元。
“ 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 ” 共汇集 90 余件作品,总成交额达 2.4 亿多元。
黄庭坚《砥柱铭》,行书。抄录唐代魏征《砥柱铭》,此卷长 8.24 米,共计 82 行 407 字,但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 米。
《砥柱铭》卷作于 1095 年前后,作品经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收藏,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20 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直到数年前,为台湾藏家购得。
2010 年 6 月 3 日,《砥柱铭》书法长卷经过近70 轮的激烈竞争,叫价最终定格在 3 亿 9 千万元,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 4.368 亿元人民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就此改写。
这是古代书法作品拍卖的例子,当今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比如启功先生的作品、沈鹏先生的作品、范增先生的作品,等等。都已经拍出很高的价位。低的已经达到二三十万元一幅。
三、书写的一般规律
(一)方正端庄
大书法家孙过庭云: “ 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方正端庄可以说是任何书写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哪一种字体,把字写正,是汉字书写的出发点。
尽管书写有书法的特色,但是方正端庄是从古以来就有的品质。
可以说,从古以来的大多数书法作品,无论单字还是整体,没有不以端正为宗旨的。
(二)笔画规整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成名的书法家,对笔画的质量的追求都应该是没有止境的。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好笔画的基本规律,无疑是写汉字的基础。或许正是因为为推广汉字的书写,从古以来,我国就总结出来了汉字书写基本笔画的规律。那就是以 “ 永字八法 ” 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训练人们的基本书写常识。在这个永字八法中,古人将汉字的基本笔画分成了八种,分别加以训练,而这个永字八法几乎成为汉字书法的入门过程:
后来,学者马公愚先生在此基础上将汉字笔画进行了分解:
这些都是很好的笔画训练的范本。
(三)结构匀称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汉字也不例外,汉字书写得好与坏,往往与结构好不好有着极大的关系。
理解汉字书法的结构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广义的角度讲,指组成汉字的各个要素之间,各个空间之间的自然和谐与美观。大体与符合自然结构规律为法则。
二是从狭义的角度讲,指组成汉字结构的几个基本方式。比如独体结构、合体结构。合体结构中又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包围结构等等。
三是从书写规律的角度讲,有个别书法家专门研究书写的结构规律,并对之进行整理的,如唐代的欧阳询,总结有汉字结构的三十六法,清代的黄自元,总结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这些都是汉字书写时不妨遵循的法则。只有在书写之时,把握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并注意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才有可能写好汉字。
(四)书写流利
如果我们在书写汉字之时,只顾一笔一画地写,其实永远也无法将字写好,而从根本上讲,汉字书写的本质却还在于实用,所以流利的书写无疑可以提高它的实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好汉字的同时还要写得快速便捷,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汉字书写的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写得快速便捷呢?根据我们对古今书法的观察与分析,注意写出汉字字体内部笔画的关系,写出其勾连之处,注意写出外部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即其相间位置,这样可使书写的速度提高。
而我们观察许多书法作品正是得益于这一特点,而既写出了汉字的美,又写出了汉字的速度。其实用性大大加强。
(五)写出特色
写出特色的含义是,每一个书法家,不同时期,书写的特色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书法家,书写不同的字体,其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时代,书法家们书写的特色都是不一样的。越是具有生命力的书写,其书写的风格越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自己的书写基本技能之时,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以便增加书写的艺术情趣。
四、其他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影响书写水平的因素比较多,据我们的了解,就教师而言,影响写字技能的原因无非以下诸方面:
(一)文史知识欠缺,提高受到影响。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由于读书识字偏少,对古今书法艺术,文史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见识短浅,对书写根本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没有受过书法专门训练,不会临摹提高。
我们接触几十位青年教师,他们既没有经过任何书写方面的训练,也不知道如何训练自己。拿到一幅好的书写范本,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进行自我训练。
(三)部分教师一意孤行,观念保守。
我们曾经专门开展过针对青年教师书写技能的训练,但是有一两位教师根本不按要求完成训练课程。一意只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练习,其思想的保守顽固可见一斑。
(四)畏惧心理严重,不思进取。敷衍了事。有个别教师提到书写就头痛,以为书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学不好,没法学,害怕学。
究其根本还是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太差之故。
其实学习书法,将自己的书写水平提高并不难,难的就是不能临写观察,不能日积月累地提高。如此而已。
(五)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思想狭隘。
当今社会,看似开放,实则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没有思想上的碰撞,没有学术上的交流。思想既狭隘,学术又封闭,当然谈不上整体提高了。
五、书法学习指导
就教师个人而言,怎样才能算写得好?对于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一)练习基本的笔画
对笔画的练习与巩固是永久不过时的。
(二)注意结构的美观
注意经常观察各种字体,各种书体的结构美,用到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结构美。融会贯通。
(三)找到美观与流利的和谐
既不能因为要写得好而写得慢,又不能要写快而写不好。
(四)广采百家,精专一体(临写与创作)
仅仅学一家,当然可能把写得好,但是仅仅写一家,也容易将字写坏,比如有的初学者不知,一上来就写庞中华,结果越写越难看,因为庞的字太扁,而且不够圆润,写起来不够秀丽。不够流畅。其美观度并不高。有的人看起来觉得田英章的字秀丽美观,但也并没有注意到田的字又太华丽,太做作,其实并非字的本色,这样反而容易形成对书写的畏惧感。其实用性也打折扣。
最佳的办法就是各取所长。古代的,现代的,张三的,李四的,都有所观察,体会与学习,这样才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持之以恒
做任何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一锄挖不出一个金娃娃,那种期待一蹴而就的想法是根本不现实的。要写得好字,总需要一定的积累。
(六)综合提高
书写水平,其实也是一个人综合文化水平的体现。只有当一个人综合文化水平提高了,书写水平也会水到渠成。
六、书写指导的解决策略
以上讲的是教师自身书写技能的训练问题,其出发点是基于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的原则提出来的。而要将教师自己的书写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讲授策略。我们以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研范本,探索规律
学习书法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临摹范本。通过对古今有名的字帖加以临写,从而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在临摹的过程中揣摩书写的基本规则。
这种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习得”性学习规律的体现。也就是说,学员在不断的临写过程中逐步感受笔画的基本特点,书写的一般过程,书写的审美特色等等。
教师要教好学生,这一过程不过程不可缺少。只有自己揣摩好了,了解了范本的基本特色,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分解教学、逐步提高
教授书法与教授其他学科的内容应该没有态度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囫囵吞枣似的教学肯定昌不行的,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讲一定要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进而进行教学。
那种期待一蹴而就,日进斗金似的教学也不会取得应有的训练效果。因此要求教师把握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
(三)激发兴趣、综合推进
书写是一件枯燥烦闷的事情,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讲更是如此。要想让他们能稳稳坐在书桌前练习书写,没有相应的措施确实不容易。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激发小朋友写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同时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精心设计、贵在落实
精心设计,我们指的是对写字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虽然是写字教学,看起来不那么严肃,但是如果教师不认真,也容易影响教学的效果。
这里指精心选择教学的课程要点,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精心安排教学的范本,精心给予学生示范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学生书写。
(五)推广示范、关注细节 学生中写得优秀的作品,应该广为示范。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发布表扬。以便激发他们的书写热情。比如通过墙报展览,通过示范点评,等等多种方式,激励他们。
关注细节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注意精批细改。把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检查出来加以改正。这样有助于学生进步。
(六)个体群体、整体带动
人们往往有一种从众的心理,经常会受到他人良好行为或不良行为的影响。充分利用好这种心理无疑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书写时,要关注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良性互动。通过彼此的影响而推动书写水平的提高。
附: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学设计
(杨红梅)
教学目标:
怎样确立字体的中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讨论与提高。
教师提示:写好字的要求很多。比如字体的笔画要规范,好看。写得要流利美观。等等。其中字体的中心要稳,结构要和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师出示范例。讨论与分析。临摹与练习。
图例一:
图例二:
图例三:
教师提示:
同学们看了这些漂亮的字有什么启发?特别是在字体的结构方面?
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要把字的重心找准。再确定好字的结构。
二、怎样找准字的重心?讨论与练习提高。
字的重心就是每一个字,中间能承受全部字的重量的那一个点。如果一个字不稳,那么它的重心也是不稳的,写出来这个字就会倒,不好看。反之,如果这个字的重心稳,说明字的重心把握得好,中心也很清楚,这个字就会很稳定。
例:
教师提示:
即使是很简单的字,它也是有重心的。比如: “ 人 ” 和 “ 王 ” 字。它的重心就在两笔交叉的位置。比如,“ 关 ” 字,重心差不多就在 “ 大 ” 字的位置。类似这样的字的中心,只要大家注意,就能找出来了。
对于那些笔画比较复杂的字,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我们从字的对角的地方比画一个叉,交叉的地方,就往往既是字的中心,也是字的重心。
三、练习指导与提高:
练习一:找到字的重心,仿写下面的诗。
教师示范与点拨。
第四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作业
我觉得要想做好写字教学工作,首先要从一二年级重点抓起。而且要端正教学态度,不要认为写字教学不是考试内容,就不纳入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写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正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打好基础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正确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整洁的书写汉字,将会给孩子终生学习做好准备。
我认为做好写字教学教学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1、走出“字只要写对就行”的误区。在写字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要求字写对就行,而往往忽视字的端正、整洁、规范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中的写字做了明确要求:正确、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显然,只要求学生写对就行不完全符合大纲的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按大纲的要求进行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才能规范化、科学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2.走出“重识记字形轻指导书写”的误区。语文课中的生字,教师们一般都能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笔顺、认识结构、记住字形,但往往忽视具体指导学生书写,这也影响了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只是为了学会而学,没有把指导学生书写美观作为教学目标。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班就有这么一位,字写得不工整,但是你要是仔细看,没有一个是错别字,就是看着不让人舒服,有时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写得到底是什么,读不通顺。针对这一现象,我着重在写字课上指导他认真书写汉字,我们商量好的目标是既要写对又要写漂亮。我先是给他们讲解一个汉字的书写顺序,在田字格里什么结构的字该怎样占格,才能把间架结构按这个字的特点摆匀,让人看了没有失衡的感觉,再有就是把笔画写得舒展到位,在这基础上尽量学会顿笔,让中国汉字的美感凸显出来。经过几节课的示范教学他写的字有很大改进,现在都六年级了,书写的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3.走出“只要学生能考高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能考高分并不能说明他就是语文素质很高的学生,而一个语文素质高的学生,必须包括能写一笔规范字的能力和素质。
4、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充分利用好《写字》书,上好写字课。
5、培养 学习写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给学生讲古今书法家的故事,欣赏书法名家的作品,让学生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与书法相关的竞赛活动。
总之,注意和做到以上几点将有助于做好我们的写字教学。希望我的几点看法能和大家共勉。
第五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作业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生在书写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觉得小学生写字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示范要标准。
很多人都感慨,学生写的字很像他的老师。事实上,学生十分崇拜老师,老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榜样。这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亲眼看到运笔的全过程,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所以,教师在课上板书和批阅作业时,要写规范字,不仅做到书写认真、端正,而且必须起笔、运笔也要规范,切实能够起到表率作用。另外,要使这种示范作用落实,必须有一个量化标准。我认为要将写字质量也列入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内容,以此来推动师生写字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努力优化教学过程,着力抓好写字课堂教学常规。
1、因材施教。
2、师生互动。
三、采用“识写分开”的方法,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 儿童写字和识字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儿童学写字,就必须从基本笔画、基本字形、基本结构练起,而为了集中识字,教材里的字就不能完全按照笔画的多少难易来安排。如果儿童跟着识字的速度学写字,那就会使他们一开始就学写很多难字,对他们来说,这是有困难的。所以写字和识字的步调不完全一致是在所难免的。考虑到低年级的身心特点,设定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多识字,少写字,实行“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识字和写字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引导学生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榜样示范,潜移默化。
著名语文专家张田若先生深刻地指出:语文教师写字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起示范作用,而且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给以学生书写规范,美观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⒈教师要勤练内功,提高自身写字的基本素养,掌握系统的小学写字教学的入门知识,不断地学习有关写字教学的理论知识,坚持每天与学生一起练习书写。书写时必须做到规范,追求美观。
⒉各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板书,批改作业过程中,注意写字的规范性。例如:注意自身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必须是端端正正的字。
⒊注重个别辅导,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手把手教学生写字,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是如何一笔一划规范书写的。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则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这种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潜移默化的规范教育。
二、规范入门,夯实基础 要写好规范字,必须夯实基础。第一,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很重要。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纵观现在小学生书写不规范,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孩子们没有受到规范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的教育。因此,我认为,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就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如握笔方法的教学时,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有:手指,手腕要活动自如,无论如何不能死死地抓住笔杆。教师示范说明: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笔杆,并强调是“指尖”,不是“指头”,并由教师演示讲解分辨“指尖”与“指头”的区别,以便小学生能领会,正确掌握。同时,可以把书写姿势的要领编成儿歌。如:头要正,肩要平,胸要张,背要直,头稍前探,凳要坐满,腿成直角,脚掌放平。便于学生的识记,并把儿歌和教室墙上的写字姿势示意图贴在一起进行对照记忆。抓住要领,姿势也就正确了,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松肩振臂,凝神静气,形成一种定势习惯,更益于身心健康。
第二,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书写。众所周知,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基本笔画构成,任何一个笔画都有一个基本的形状,其他任何笔画的变化形态,都是在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的规范书写至关重要,尤其是掌握规范汉字笔画的运笔特点。也就是说,掌握每一笔画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及力度。那么,如何写好基本笔画呢?
首先得记住基本笔画的形状,如何做到“神似” 就需要学生仔细地观察,对笔画的形状和字的结构的临摹,也正是在仔细观察其神韵的基础上的。但是,对于汉字笔画的细微变化,很多学生往往漠然视之。于是,我就开展了师生争抢“火眼金睛”的封号,看谁眼睛最亮,能看出基本笔画中的“精妙变化”。于是在师生的“争抢”中,这些基本笔画的微妙变化已在孩子面前展现无遗了。
其次是在对比中掌握基本笔画的规范书写,让学生辨别同一种笔画的不同写法,如:撇可分为短撇和长撇等。这样,把基本笔画渗透到一些独体字的训练中,注重了规范书写。
三、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上课缺乏耐心,喜欢表扬,好奇心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1.精讲少写。一年级的课文短,生字少,笔画简单。我采用图片、卡片相结合,形象教学汉字图,帮助学生识字,卡片帮助学生认清字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各笔画的名称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为写字打基础。少学,一节课一般学六至八个生字。少写,每个生字书写二遍。第一遍是由感性认识到实践,第二遍是巩固练习。写字时老师先讲解写字时的运笔技巧。如:横平竖直,点要斜;写“撇”时落笔重,收笔轻,起顿一下再轻抬笔;写“捺”时落笔轻,顿笔轻轻抬起笔尖。这样做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认识,为学生独立书写打好基础。
2.搞临摹。我把生字书写在纸上,每天让学生按照生字表上的字体临摹50个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全班学生书写体大致相同,这个时候,学生就可离开字帖,独立书写。
3.选优表扬,通过天天练习书写,一年级小学生也能写出较好的字。这时候,我就开评比活动,每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每次评出上中下三等,好的表扬,进步的加以鼓励,差的进行个别指导。有时让其他老师帮助选出好的贴在班报上,发给一朵小红花表示鼓励,连续三次者发给奖品,激发学生的写字积极性。
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全班学生对写字都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学生家长为孩子买了庞中华字帖,有了家长的支持,学生写字劲头就更足了,全班形成了你追我赶、刻苦练字的好局面,写字水平提高很快。
总之,写字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有利条件,在规范中教学生写字,为学生创设条件,保持学生的写字兴趣,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写字快乐,学生一定会在快乐间收获,写出正确、端正、整洁、美观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