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

时间:2019-05-13 03:5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

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

校本培训讲座讲义 龙建容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创新教学技能与方法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对原有教学技能的分析并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新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和创新了以下小学数学课教学技能:包括指导数学合作技能、教学情景创设技能和课堂观察技能,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意义及创设方法。新课程改革不是终极,所以课堂技能的开发也不会停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和创新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做。

新课程改革引发了初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为适应这种方式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新的教学技能予之相适应。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问题,尤其是研究和创新教学技能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当然新课程不仅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与创新必须根据这些新的要求及特点来进行,在适应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前提下,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新技能的开发做出贡献。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 不同以往的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数学课程的直接结果就是在数学课程中出现了5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因此,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特点。

(一)小学数学课程理念的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小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主。就教材而言,知识面范围更广。对小学生来说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远离实际生活的一大堆公理定理的堆砌,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这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使得小学数学课程具有了价值性、必需性、发展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1、价值性

“有价值的数学”具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内容,包括数及其运算、代数与方程、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大量的数学课题,这些都是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有用的数学知识。小学教材中包括对钱的认识、对钟的认识、度量等非常实用的数学知识,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知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其二是在指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形成的能力与方法,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当于我们把捕鱼的技巧教给了学生,而并非只是把鱼直接给了学生。其三是指满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数学,它有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2、必需性

“必需的数学”包括四个层面:①数学学科发展所必须。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基础学科,数学面临着重大发展与突破,人类要领悟与把握数学的发展,需要学习数学,需要从小就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②社会生活实践所必需。数学源于生活现实,大量具有应用价值的数学分支被开发,为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数学的应用价值,需要学习数学;③学生学会认知所必需。任何主观性知识离不开客观性知识来做载体,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学会生存、学习认识的必需;④学生自我发展所必需。无论是数学本身的学习,还是由此引起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数学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需。

(二)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体验的实际意义。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显然这些是总体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还包括主观性知识。对小学生而言,主观性知识更为有用,这是升学考试所必需的,而且对“客观性知识”的习得具有指导作用,受用终“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的发展空间差异决定了他对数学的需求量,无论是精英还是芸芸众生,都有自己的基础和爱好,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都可在数学上找到自己发展的一席之地和最大空间。

4、选择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句话中还包括着选择性:由于小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数学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不同的。然而新的数学课程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同样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在其中选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材料和内容,都可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既面向全体,生。

对应于这两类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一方面设立了知识领域目标(为客观性知识而设),另一方面还设立了发展领域目标(为主观性知识而设),应该说这是一个突破,如今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部分越来越多,要求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客观性知识发现的过程,增强知识的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体验的实际意义。发展性目标的设立使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核心理念的实现有了明确的方向,并找到了可实现、可操作、可把握的支撑点。

(三)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注重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以被动听课和反复练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了,小学数学课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数学实践课,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需要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摆脱那些烦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使学生在探索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小学数学课堂中设立数学实践课的目的。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比较呆板、僵化、教条,遏制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课堂教学注重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领和情境的创设。数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会毫无疑问地引起数学课堂教学的变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传授客观性知识而设立的,显然已不适应培养学生主观性知识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为此做了精心的设计:“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变化

作为课程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传统的数学课程相比,《数学课程标准》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又要评价他们在学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还有自我评价;既有等第分数的定量评价,又有语言描述的定性评价。特别是在小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课程标准提倡评价目标要多维性、评价方法要多样性、评价主体要多元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评价理念,多角度多方位地实施评价,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

二、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师新的能力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教师的不断发展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局限性又给教学带来了约束和限制,因此,在研究课堂新技能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创新精神和强化实践能力

以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体化为培养学生创新与强化实践能力。对教师而言,只有首先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理解领悟创新精神的实质,对自己的专业努力实践创新思维,体验和感悟创新个案成功的要素,才能为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累经验。试想,一个人从未体验过创新乐趣的教师,又何以能引发、指点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二)建立与学生和平融洽的气氛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单纯强调双基,更多的学习形式是机械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基础,特别是在小学中,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实际上,数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过程,这种交流过程包括、知识信息的交流、情感与态度的沟通过程与方法的共同探究、价值观的相互影响等多方面,而且交往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处于课堂交往的主动地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努力了解学生的想法,产生教学中的积极互动。

(三)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在保证双基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初等数学中部分次要的,实用价值不大的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后继学习打基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又能为学生接受的新知识。比如小学中,先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书,后用使用了苏州大学出版的数学书,现在又将使用苏州大学出版的国标版数学书,这对教师把握教材的重点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数学应用性、实践性的要求,切不可为应付考试对教学内容任意取舍。

(四)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到教材,多媒体教学也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能对课件的好坏做出自己的评价,会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件。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的新技能

(一)小学数学教师已有课堂教学技能的评析

在小学中课堂教学技能没有明显的课程专署性,然而每门课程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性,因此,每门课程也应有适合他们的特色教学技能,数学也如此。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师不但需要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还应掌握适合数学课程的新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在课堂中落实与完成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与完善。

回顾传统课堂教学技能,我国一致公认的分类体系将课堂教学技能分成十项导入技能:集中注意,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语言技能:运用正确的语言、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板书技能:提纲挈领,明确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演示技能:增强感知,交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讲解技能: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揭示交流实质;

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效果; 反馈加强技能:实现反馈,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体系,结束交流; 课堂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这些技能在诸多相关著作上都能找到。但上述技能主要立足于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需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运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上述课堂教学技能的许多方面显然已不适用。近几年来,我国的学者在对已有技能的改造和开发上也有了一定的成绩:王海秋先生在1997年提出了课堂观察技能和反应技能;刘启艳教授在1999年提出了合作学习技能和作文指导技能;孙连众先生在1999年提出了构建教学技能。这些研究在我国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技能更多地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关注到了学生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新课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色技能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这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色技能并不是指这门教学技能只属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而是说这些课程教学技能比较适合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的比较多,并能简便、有效、科学地达到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程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这些特色技能就相当于教师手中有效的工具。

1、教学情境创设技能

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材内容是由直观不断抽象,逐渐形成方法与理论的过程。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很不稳定,需要教师创设一个有趣的、能吸引他们的教学情景。而进入高年级的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比较枯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大打折扣,教师要改进这一状况,就必须掌握教学情境创设技能,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放入到一个让学生易于理解和乐于参与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从直观逐渐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也符合新课程目标。

所谓教学情景创设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里特征,顺利、灵活、有效地创造具体、生动、形象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迅速且准确地感知理解、运用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景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方式。

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受到一系列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感知觉注意思维等心理品质的发展水平,创设一种能够引起、集中学生的注意,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的学习情境,而且富有情趣,手脑并用;而且能够顺利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还能使学生切实地获得学习成功的愉快感受,从而巩固已有的学习兴趣,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教学情境的种类及创设方法

①问题情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情境 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指出的那样,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他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得到极大的内心激励,获得学习成功的感受。

需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与问题不是一回事,他们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问题是客观的,而问题情境是主观的。在教学过程中,当涉及的问题过难、过易或没有被学生理解时都产生不了问题情境,只有当问题难度适当,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方法,虽不能独立解决,但能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内容和条件时,问题情境才会出现。所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问题难度的控制。只有具有启发性、探索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掌握知识。

② 愉快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情境

愉快教学情境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创造的学与玩交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情境。学习应该成为学生一件乐事,是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一件苦事,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压迫。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不稳定的,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力才会很好地发挥出来,并且保持住。所以愉快教学情境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快乐的情境,既在教学中掌握知识,又愉悦身心。

2、指导数学合作技能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这样规定: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是具有相对意义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既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钻研,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和数学认知水平,适当安排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这是《上海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的聚焦点,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小组学习形式进入课堂中,已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这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模式,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数学学习群体,①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学习

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往往适宜采用小组的形式去完成。在开展数学活动前,应当有较好的组织安排和明确的分工,制定好计划,合理安排实施程序,收集处理各种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也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在小学中数学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是开设的实践课。在数学实践课中,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在小组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有利于获得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机会和情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等方面差异,使得一些活动必须在合作中才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且在这些实践课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可得到充分发挥和培养。

在小学实践课中一般使用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即是事先将所设课题进行必要的分割,每个小组分担一个任务,如果分不过来也可两个小组共同分担同一个任务;同样,在组内可分配到个人。教师所选择的任务最好是团体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即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个体学习者不可能全部具有的,最好是开放式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引起学生深层次的合作沟通。由于有明确的任务压力,各组都会不甘落后,学习的动力是非常大的。

②数学规律探索中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多让学生去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发现知识规律的教学,把“发现过程中的数学”交还给学生,由掌握数学知识的认知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小学数学课本中有不少的找规律的课。发现知识寻找规律,就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重组和再现。对学生而言,合作学习为发现规律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探索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个人的独立探究,更离不开合作交流,相互启发,达到互补共进的效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质疑、争论与评价,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下,学生经历从发现“不成熟规律”,到最终获得准确的规律。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一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数学规律探索中,适合使用组际竞争法。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具体做法是:在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基础上,组织“擂台式”汇报,根据教师事先的模式,先行安排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小组当“擂主”,亮出他们的结果,其他各组“攻擂”,专挑他们的毛病,“擂主”则应坚决“守擂”,解释或反驳各种诘难。教师即可参与攻方,也可帮助守方,从正面或侧面引导争论深入进行。如果“擂主”理屈词穷,则由最佳“攻擂手”上台担当新的“擂主”,继续进行下去。这种方法对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比较适合。但问题是费时费力,不易控制局面,教师需要有高超的调控能力。

3、数学课堂观察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观察,主要可以观察几个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等。”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将数学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作为一项技能研究与训练很有必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更重要的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对于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而言,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获得必要的数学历练,就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思考症结所在,方能实施正确有效的指导。做到这一切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的正确观察。同时,课堂观察还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基础与依据。

所谓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计划(或偶然)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到新课程所需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方式,教师本身要不断地学习,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技能,接受各种培训以应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课堂观察的客体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课堂整体的学习气氛,小组的讨论情况,学生的神态表情,课堂板演,实际操作,数学实验,还有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这一切作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都应纳入教师的观察视野之中。

课堂观察的客体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课堂整体的学习气氛,小组的讨论情况,学生的神态表情,课堂板演,实际操作,数学试验,还有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这一切作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都应纳入教师的观察视野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集点。具体而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需要观察的包含五个方面:

(1)思维状态 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程度如何,是衡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数学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思维,一是看他们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问题;二是看他们的见解是否有独创性,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挑战性。学生的积极发言、主动创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令教师欣慰的事情,而营造这样的气氛绝非一日之功。

(2)参与程度 学生具有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能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前提。这类参与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学生是否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大胆发言,认真思考他人的意见;二是能否参与数学合作交流活动,在小组讨论时直抒己见,又善于倾听、理解其他同学的数学表达。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只能是教师自己的“独角戏”。

(3)情绪状况 学生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是学习行为的重要观察点。教师一是要观察学生能否自我调节学习情绪,能否控制自己的学习情感流露;二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成功后的愉悦感,一种能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绪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能够影响教师的讲课情绪,对此教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4)交往行为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师生交往过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各种多媒体之间的交往。对课堂交往行为,教师的观察一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元、丰富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活动;二要观察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因为在人为强化学业竞争的班机集体中,常会滋生自私、冷漠与自我封闭,使学生间的交往流于形式,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变得空洞无物。交往的缺失只会加深学生学习的无助感。

(5)生成状态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随机生成性。总体目标确定之后,有经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度。甚至改变教学策略。这就离不开对学生课堂生成状态的观察: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学有所得,获得一种满足感;二看学生对后继的学习是否充满渴望,感到轻松和自信。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学生都喜欢学习数学。

新一轮课堂改革对传统的数学课堂冲击将是巨大的,因为它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问题提了出来。由双基,到智力,到情感、态度、毅力,到人格,到素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已经涉及了人的本质问题。那么下一步将作何发展?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课改不是终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课堂还要“与时俱进”,所以课堂教学技能的开发也不会停步;就是本轮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技能问题,也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还会有新要求提出来,所以我们的教学技能开发还要发展,或对已有技能进行改造,或再开发新的教学技能。总之,“发展是硬道理”。

2009年4月15日

第二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讲稿

金传富

一、当前教师书写的现状

根据我们对目前语文教师或一般的成人的书写的观察,我们认为当前语文教师自己的观察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大问题:

 欠缺对书法整体的了解。书法是什么?书法有没有什么文化上的象征?怎样提高自身书写的水平?等等,一般性的常识复函很了解。

当然,这里既有过去他们所受教育不全面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努力学习有关。

 不能认识书法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书法在文化史上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而在语文学习中,开展书法教育也是合情合是。比如可以拓展识字量。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开拓文化视野,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怀,可以培养个性化文化知识等。

 教师的自身书写技能明显有问题:比如执笔不合符生理的原理,结构不好,书写不美观,不会指导学生书写等。

当前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过关,不足以当学生的师法对象。这与教师自身的书写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造成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过关的原因又很多。比如,没有机会受到相应的培训,自身认识不到位,没有时间开展相应的练习,对自己的书写状况不重视,等等。这些因素无疑影响着对儿童书写的指导。

二、认识书法的意义

(一)书法是我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载体。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的所有文化产品凡是已经记录下来的,都由人工书写来完成。

文化由书写来完成,书写即代表文化。

即使是古老的算命,也与书写和文化相关。凡是能书写的人士,即可看作是文化的化身。

而几乎一切生活又无不与书写相关联。

(二)书法是我国文明传承的一种特殊形式。

但凡与我国文明传承有关的事物,绝大部分都是由文字来承担的。而书写优美的文字,其传播的历史越加久远。

文字与文化互为因果。

(三)书法是我国艺术的一种特殊门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人民一直以书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有的人以书法作为毕生的艺术追求。

或者以书法作为最便捷的装饰艺术。

一般人都会将书法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

(四)书法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西汉扬雄: “ 书,心画也。”

清刘熙载《艺概》: “ 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苏轼说: “ 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尽天下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可见书法的精神内涵和诗、文、画是相等的。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 “ 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

项穆说: “ 人之资禀,有温弱者,有剽勇者,有迟重者,有疾速者。知克己之私。加日新之学,勉之不已,渐入于安。”

康有为《学叙》第二十二:

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缀法》第二十一)

书法的 “ 心灵境界 ” 是书者先天气质、智慧和后天经历、教养、努力等所共同形成的心理结构、内心世界。

在我国,书为心画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的写照。

(五)书法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媒介。

有一句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世界交流的大趋势之下。用什么方式交流,拿什么交流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交流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示,又弥补其他兄弟民族的不足。

而成熟的中国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六)书法也成为国家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今天,许多人把书法当成工作生活之后崇高的业余爱好。

建立书法的组织。国家对书法组织给予支持并且加以管理。

当前我国广泛开展书法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标志。

(七)书法已经成为物质财富的一种象征。举两个例子:

中国嘉德 2009 秋拍 “ 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 ”,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元时期)《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简称《宋名贤书之迹》)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烈竞价,以 1.008 亿元成交,高出原先估价 120 万元的 80 余倍。

明代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卷》从 480 万元起拍之后,经过 100 轮激烈竞价后,由 321 号电话委托竞买人以 6832 万元的高价竞得。

董其昌《龙神感应记》以 4480 万元成交。

文征明的一幅手卷亦拍出 1600 多万元。

“ 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 ” 共汇集 90 余件作品,总成交额达 2.4 亿多元。

黄庭坚《砥柱铭》,行书。抄录唐代魏征《砥柱铭》,此卷长 8.24 米,共计 82 行 407 字,但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 米。

《砥柱铭》卷作于 1095 年前后,作品经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收藏,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20 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直到数年前,为台湾藏家购得。

2010 年 6 月 3 日,《砥柱铭》书法长卷经过近70 轮的激烈竞争,叫价最终定格在 3 亿 9 千万元,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 4.368 亿元人民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就此改写。

这是古代书法作品拍卖的例子,当今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比如启功先生的作品、沈鹏先生的作品、范增先生的作品,等等。都已经拍出很高的价位。低的已经达到二三十万元一幅。

三、书写的一般规律

(一)方正端庄

大书法家孙过庭云: “ 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方正端庄可以说是任何书写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哪一种字体,把字写正,是汉字书写的出发点。

尽管书写有书法的特色,但是方正端庄是从古以来就有的品质。

可以说,从古以来的大多数书法作品,无论单字还是整体,没有不以端正为宗旨的。

(二)笔画规整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成名的书法家,对笔画的质量的追求都应该是没有止境的。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好笔画的基本规律,无疑是写汉字的基础。或许正是因为为推广汉字的书写,从古以来,我国就总结出来了汉字书写基本笔画的规律。那就是以 “ 永字八法 ” 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训练人们的基本书写常识。在这个永字八法中,古人将汉字的基本笔画分成了八种,分别加以训练,而这个永字八法几乎成为汉字书法的入门过程:

后来,学者马公愚先生在此基础上将汉字笔画进行了分解:

这些都是很好的笔画训练的范本。

(三)结构匀称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汉字也不例外,汉字书写得好与坏,往往与结构好不好有着极大的关系。

理解汉字书法的结构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广义的角度讲,指组成汉字的各个要素之间,各个空间之间的自然和谐与美观。大体与符合自然结构规律为法则。

二是从狭义的角度讲,指组成汉字结构的几个基本方式。比如独体结构、合体结构。合体结构中又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包围结构等等。

三是从书写规律的角度讲,有个别书法家专门研究书写的结构规律,并对之进行整理的,如唐代的欧阳询,总结有汉字结构的三十六法,清代的黄自元,总结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这些都是汉字书写时不妨遵循的法则。只有在书写之时,把握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并注意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才有可能写好汉字。

(四)书写流利

如果我们在书写汉字之时,只顾一笔一画地写,其实永远也无法将字写好,而从根本上讲,汉字书写的本质却还在于实用,所以流利的书写无疑可以提高它的实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好汉字的同时还要写得快速便捷,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汉字书写的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写得快速便捷呢?根据我们对古今书法的观察与分析,注意写出汉字字体内部笔画的关系,写出其勾连之处,注意写出外部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即其相间位置,这样可使书写的速度提高。

而我们观察许多书法作品正是得益于这一特点,而既写出了汉字的美,又写出了汉字的速度。其实用性大大加强。

(五)写出特色

写出特色的含义是,每一个书法家,不同时期,书写的特色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书法家,书写不同的字体,其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时代,书法家们书写的特色都是不一样的。越是具有生命力的书写,其书写的风格越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自己的书写基本技能之时,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以便增加书写的艺术情趣。

四、其他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影响书写水平的因素比较多,据我们的了解,就教师而言,影响写字技能的原因无非以下诸方面:

(一)文史知识欠缺,提高受到影响。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由于读书识字偏少,对古今书法艺术,文史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见识短浅,对书写根本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没有受过书法专门训练,不会临摹提高。

我们接触几十位青年教师,他们既没有经过任何书写方面的训练,也不知道如何训练自己。拿到一幅好的书写范本,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进行自我训练。

(三)部分教师一意孤行,观念保守。

我们曾经专门开展过针对青年教师书写技能的训练,但是有一两位教师根本不按要求完成训练课程。一意只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练习,其思想的保守顽固可见一斑。

(四)畏惧心理严重,不思进取。敷衍了事。有个别教师提到书写就头痛,以为书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学不好,没法学,害怕学。

究其根本还是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太差之故。

其实学习书法,将自己的书写水平提高并不难,难的就是不能临写观察,不能日积月累地提高。如此而已。

(五)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思想狭隘。

当今社会,看似开放,实则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没有思想上的碰撞,没有学术上的交流。思想既狭隘,学术又封闭,当然谈不上整体提高了。

五、书法学习指导

就教师个人而言,怎样才能算写得好?对于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一)练习基本的笔画

对笔画的练习与巩固是永久不过时的。

(二)注意结构的美观

注意经常观察各种字体,各种书体的结构美,用到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结构美。融会贯通。

(三)找到美观与流利的和谐

既不能因为要写得好而写得慢,又不能要写快而写不好。

(四)广采百家,精专一体(临写与创作)

仅仅学一家,当然可能把写得好,但是仅仅写一家,也容易将字写坏,比如有的初学者不知,一上来就写庞中华,结果越写越难看,因为庞的字太扁,而且不够圆润,写起来不够秀丽。不够流畅。其美观度并不高。有的人看起来觉得田英章的字秀丽美观,但也并没有注意到田的字又太华丽,太做作,其实并非字的本色,这样反而容易形成对书写的畏惧感。其实用性也打折扣。

最佳的办法就是各取所长。古代的,现代的,张三的,李四的,都有所观察,体会与学习,这样才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持之以恒

做任何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一锄挖不出一个金娃娃,那种期待一蹴而就的想法是根本不现实的。要写得好字,总需要一定的积累。

(六)综合提高

书写水平,其实也是一个人综合文化水平的体现。只有当一个人综合文化水平提高了,书写水平也会水到渠成。

六、书写指导的解决策略

以上讲的是教师自身书写技能的训练问题,其出发点是基于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的原则提出来的。而要将教师自己的书写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讲授策略。我们以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研范本,探索规律

学习书法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临摹范本。通过对古今有名的字帖加以临写,从而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在临摹的过程中揣摩书写的基本规则。

这种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习得”性学习规律的体现。也就是说,学员在不断的临写过程中逐步感受笔画的基本特点,书写的一般过程,书写的审美特色等等。

教师要教好学生,这一过程不过程不可缺少。只有自己揣摩好了,了解了范本的基本特色,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分解教学、逐步提高

教授书法与教授其他学科的内容应该没有态度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囫囵吞枣似的教学肯定昌不行的,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讲一定要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进而进行教学。

那种期待一蹴而就,日进斗金似的教学也不会取得应有的训练效果。因此要求教师把握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

(三)激发兴趣、综合推进

书写是一件枯燥烦闷的事情,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讲更是如此。要想让他们能稳稳坐在书桌前练习书写,没有相应的措施确实不容易。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激发小朋友写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同时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精心设计、贵在落实

精心设计,我们指的是对写字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虽然是写字教学,看起来不那么严肃,但是如果教师不认真,也容易影响教学的效果。

这里指精心选择教学的课程要点,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精心安排教学的范本,精心给予学生示范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学生书写。

(五)推广示范、关注细节 学生中写得优秀的作品,应该广为示范。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发布表扬。以便激发他们的书写热情。比如通过墙报展览,通过示范点评,等等多种方式,激励他们。

关注细节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注意精批细改。把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检查出来加以改正。这样有助于学生进步。

(六)个体群体、整体带动

人们往往有一种从众的心理,经常会受到他人良好行为或不良行为的影响。充分利用好这种心理无疑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书写时,要关注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良性互动。通过彼此的影响而推动书写水平的提高。

附: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三年级写字课教学设计

(杨红梅)

教学目标:

怎样确立字体的中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讨论与提高。

教师提示:写好字的要求很多。比如字体的笔画要规范,好看。写得要流利美观。等等。其中字体的中心要稳,结构要和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师出示范例。讨论与分析。临摹与练习。

图例一:

图例二:

图例三:

教师提示:

同学们看了这些漂亮的字有什么启发?特别是在字体的结构方面?

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要把字的重心找准。再确定好字的结构。

二、怎样找准字的重心?讨论与练习提高。

字的重心就是每一个字,中间能承受全部字的重量的那一个点。如果一个字不稳,那么它的重心也是不稳的,写出来这个字就会倒,不好看。反之,如果这个字的重心稳,说明字的重心把握得好,中心也很清楚,这个字就会很稳定。

例:

教师提示:

即使是很简单的字,它也是有重心的。比如: “ 人 ” 和 “ 王 ” 字。它的重心就在两笔交叉的位置。比如,“ 关 ” 字,重心差不多就在 “ 大 ” 字的位置。类似这样的字的中心,只要大家注意,就能找出来了。

对于那些笔画比较复杂的字,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我们从字的对角的地方比画一个叉,交叉的地方,就往往既是字的中心,也是字的重心。

三、练习指导与提高:

练习一:找到字的重心,仿写下面的诗。

教师示范与点拨。

第三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作业

我觉得要想做好写字教学工作,首先要从一二年级重点抓起。而且要端正教学态度,不要认为写字教学不是考试内容,就不纳入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写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正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打好基础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正确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整洁的书写汉字,将会给孩子终生学习做好准备。

我认为做好写字教学教学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1、走出“字只要写对就行”的误区。在写字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要求字写对就行,而往往忽视字的端正、整洁、规范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中的写字做了明确要求:正确、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显然,只要求学生写对就行不完全符合大纲的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按大纲的要求进行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才能规范化、科学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2.走出“重识记字形轻指导书写”的误区。语文课中的生字,教师们一般都能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笔顺、认识结构、记住字形,但往往忽视具体指导学生书写,这也影响了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只是为了学会而学,没有把指导学生书写美观作为教学目标。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班就有这么一位,字写得不工整,但是你要是仔细看,没有一个是错别字,就是看着不让人舒服,有时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写得到底是什么,读不通顺。针对这一现象,我着重在写字课上指导他认真书写汉字,我们商量好的目标是既要写对又要写漂亮。我先是给他们讲解一个汉字的书写顺序,在田字格里什么结构的字该怎样占格,才能把间架结构按这个字的特点摆匀,让人看了没有失衡的感觉,再有就是把笔画写得舒展到位,在这基础上尽量学会顿笔,让中国汉字的美感凸显出来。经过几节课的示范教学他写的字有很大改进,现在都六年级了,书写的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3.走出“只要学生能考高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能考高分并不能说明他就是语文素质很高的学生,而一个语文素质高的学生,必须包括能写一笔规范字的能力和素质。

4、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充分利用好《写字》书,上好写字课。

5、培养 学习写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给学生讲古今书法家的故事,欣赏书法名家的作品,让学生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与书法相关的竞赛活动。

总之,注意和做到以上几点将有助于做好我们的写字教学。希望我的几点看法能和大家共勉。

第四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

学习了金传富老师的《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讲稿,使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对书写指导的策略应注意

(一)精研范本,探索规律。

(二)分解教学、逐步提高。

(三)激发兴趣、综合推进。

(四)精心设计、贵在落实。

(五)推广示范、关注细节。

(六)个体群体、整体带动。

小学里开设写字课,或硬笔或毛笔书法似乎被迫隐退到了幕后。一星期六节语文课时,除去一节阅读课,剩余的五节语文课时,只够完成教材教学,写字课在中学里已没有了它的一席之地。于是写字训练似乎变相为抄写,写字训练只有安排在午间与回家训练,但实际上呢?理科教师与家长还甚有异义,午间、回家须完成各科的课堂、家庭作业,哪还有时间来进行写字训练呀?数学老师要求只要把阿拉伯数字写明白清楚即可,英语老师追求的是二十六个字母的美观,书法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至于几遍的抄写,在他们的眼里也成了无用的重复劳动。殊不知王尚文老师在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中认为“抄写与默写”是“烂熟于笔”,“其实在抄写和默写中,学生往往执著于原有的语感图式,从自己的‘前理解’出发来操作言语对象,容易犯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毛病。而通过对比原文和自己的文字,正是修正语感图式的好办法。”那么抄写不仅是为了练字,使之美观,更是修正语感图式的好方法,那么它不应该被冷遇,束之高阁,而应该受到欢迎,大放光彩。现实的写字教学令我们语文教师感到,它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呢? 首先,小学的写字教学几乎成“放羊式”教学,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不成为一门课,它只是成为语文教学的附属品,有时也偶尔与美术课中的中国画融在一起。许多语文教师自己尚且不太懂书法,自己书法尚且不怎样,又如何去教?于是语文书后面附录的各大名家的碑帖,只能是观之赏心悦目,学之望尘莫及的艺术品。如果学校里单独开设一节书法课,由专门的书法教师执教,让学生徜徉在那些飘逸遒劲的书法世界,相信学生们会喜欢这块瑰丽的文化之宝。

其次,面对现今学校不设专门的书法课,写字教学面临的这种尴尬,我们语文教师还是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近书法艺术。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其一,让每位学生自由选择一种硬笔书法和毛笔书的字帖,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之帖。其二,利用午间时间,每天布置一张32K大小的钢笔字作业,学生大约花五分钟便可完成。其三,每星期逢单如一三五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加上一张毛笔字,逢双的家庭作业加一张钢笔字,并要求他们写上日期,以便自己以后对照改进。其四,利用语文课中的几分钟时间,集中讲解一些硬笔书法或毛笔书法的技巧,可以让书法优秀的学生示范讲解,因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其五,教师自己也应该勤练“三笔字”,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同练,因为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教师自己的字不佳,那么要求学生书写做到端正、规范、清秀、美观,似乎也就难于理直气壮,那么你在他们本子上批上“你的字如地震后一片摇摇欲坠的危楼”,试想学生又会作如何之想?我们许多教师会发现带了三年的学生中总有一些学生的字与自己的字相像,我想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吧。

也许我们教育的莘莘学子中不会有王羲之、庞中华等书法家,但我们在写字教学法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我们不会再有“每况愈下”的遗憾了。

第五篇: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读后感

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对本人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指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性格、情绪、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等等。二是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分析理解能力及注意力等等。随后书中指出了预防学困生出现的措施,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作业、争取家长支持等等。

那么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使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什么是课堂?什么是课堂教学技能?

现在我将阅读心得整理如下:

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每堂课应讲究“导入新课”,使每课都能吸引学生,如“直观演示”、“开拓想象”、“展现意境”、“讨论答辩”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揪住”。在讲课时,要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语水流淌”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精神易振奋,读起来有兴趣。

二、课文教学要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即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连贯:即语言通畅流利;得体:即适合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这六个字每节课都应有所讲究。

有些教师上课有个习惯,总要用不少时间进行思想纪律教育,这种做法不是都没必要,但要讲究个“度”。有些教师总是要重复说些口头禅,学生听久了会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同一内容无意义的重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促使他们精神的松弛和注意力的分散。因此,在讲课中,除了一些重点难点需要重复外,应十分注意语言的严谨和简明,让学生沿着思维的规律记取下去。当然一个教师上一节课无意地停顿十数次,或句子表达不完整,或课文分析不连贯,只会破坏学生的思绪,学生是很容易疲倦的。

三、创设课文教学的“空白”情境。

中国画往往留有一定的空白,让欣赏者去幻想、去猜测,填补没有沟画出来的部分。如“深山藏古寺”,这种画令人联想翩翩,思绪万千,达到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效果,在课文教学中,可借用这种“空白”,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而改变满堂灌,学生机械记忆的昏昏沉沉状态。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匀称、完美、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基本技能师每一个教师必须掌握的,通过阅读感觉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不会教死书,死教书,不会愧对于我们的孩子。

下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与方法的选用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第二个问题: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指科学研究中为检验某种理论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而实验能力是......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与方法(5篇)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与方法 尚曼2011年11月11日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1、对小学英语教育重视不够 (1)小学阶段英语是作为副科课对待; (2)教师投入英语教学的精力少; (3)学生及学生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类措施,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改进,并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作业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生在书写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觉得小学生写字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示范要标准。 很多人都感慨,学生写的字很像他的老师。事实上,学生十......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技能与策略专题讲座 --------李晓燕 一、“诵读”要义概说 (一) 概念分辨:“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五篇材料)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丁同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一直扮演着课程改革主力军和创......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合集)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读书笔记 旭景小学 张康 在教研员李老师的推荐下,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一书。或许是现在教高年级的缘故,我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