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10: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第一篇: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乡位于县城以南32公里,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全乡总面积153.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1.38万亩),辖22个行政村、3.2万人,XX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23亿元,财政收入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13元。自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办新农村建设特区设想,到要求我乡“先行先试、探索道路”,特别是

综合试验区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复,全乡上下广泛动员、全面启动,紧跟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节拍和部署,先行先试当先锋、大胆大步大跨越,使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开局良好。

一、强化宣传,在统一思想上形成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自3月4日,我县创办新农村建设特区学习讨论会议之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起来,先后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乡村干部动员大会,由各村支部书记、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4月22日得到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后,5月12日,组织召开了近千人参加的再动员大会,认真传达贯彻市县关于推进试验区建设会议精神,并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会议结束后,各包片领导到所包村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动员股级以上的干部,结合自己对试验区建设的理解与行动,纷纷向市县试验区办公室撰写征文,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启发了改革思路。同时一次性投入3万多元,在省道s216线两旁树立永久性标语牌9块,各村也在人口较集中的自然村悬挂3块以上的永久性标语。另外还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媒体强化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激发“先行一步、探索道路”的勇气,让“八篇文章”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合理规划,在科学发展上奠定基础

在编制规划中,既体现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又考虑到实际建设能力;既有可行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利于群众生产,又有利于群众生活。规划工作在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多次召开乡村干部征求意见会、党政班子联席会,集体制定了《**乡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及十项相关《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依据本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特征和农业农村基础,规划以集镇为中心,以s216和冯达路沿线各村为龙头,以油茶、板栗、茶叶、食用菌为支撑,以旅游开发为抓手,连接县内“一园四景”,着力抓好吃、购、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三年至五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一点三线带一面”的格局。《实施方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方向;《实施细则》为强力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健全组织,在推动建设上提供保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及其他副科级领导任副组长,乡机关全体干部和部分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指导组、保障组、协调组和督导组,明确了相关职责和工作制度。组建了专门办公室,抽调4名专职人员,配备两台电脑,安装一部电话,做到有牌子、有制度、有经费、有版面。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农业、村建、国土三个单位10名专业人员组成土地流转中心、山林流转交易大厅,实现了制度上墙,人员到岗,责任到人,经费有保障,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切实做到创建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干。建立了领导干部当“村长”和单位包村责任制,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及协调。

四、创新举措,在重点工作上增添活力

(一)重民意,力求土地再生金。该乡地处深山区,山林面积广,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经过多方努力,截止目前流转耕地5074亩,流转率达38%,规模在100亩以上5户。同时,重点在山林流转上下工夫,成立了山林流转交易大厅,现已流转林地66983亩,流转率达33%,其中5000亩以上的三户。一是政策驱动。对集体与农户的山林资源进行所有权、使用权界定、登记,明晰产权关系,发放林权证书,鼓励群众自由交易和流转,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二是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能干人、明白人的带头作用,鼓励他们以不同形式承包山场。三是招商促动。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对连片的乡村集体林场和农户自留山经营权进行流转,先后有上海、北京、湖北三省市的外商到这里承包林场,搞规模经营。上海商人许巧根与英窝村委会签订了5000亩林地承包合同,承包期为50年,总投资XX万元,主要搞茶产业的研发工作。城关镇下岗职工朱义与石船村委会签订了500多亩林地和鱼塘承包合同,随后投入180多万元建起了农业生态示范园。四是合作拉动。由村集体或农户出林地,投资者出资金,实行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共有,联合经营,成立专业合作社,按股分红。五是干部推动。坚持指导而不干预,放手而不撒手,强化领导,跟踪服务,做创业人员的坚强后盾,鼓励乡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把山场当工厂建、把基地当企业办。六是龙头舞动。豫达栗品有限公司、福源茶叶合作社和裕农油茶合作社三家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承包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使“组织+基地+社员”的路子越走越宽。

(二)帮民富,提升农业服务上水平。

(1)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做文章。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制定了三年产业规划和发展农业产业优惠政策,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明确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相关产业。利用国家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对石船、狮塘等16个村的农田进行改造,夯实了农业现代化基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了优质、高效的超级杂交水稻、“双低”油菜、小麦和其它小杂粮,全年粮食产量达10160吨,较上年增长6%。大力发展以板栗、油茶、茶叶、淮南猪、小山羊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与改造板栗基地6000亩,新建一个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大别山板栗交易市场”。在大造、新店等7个村发展与改造油茶基地7000多亩。大力发展茶产业,把英窝、新坳等4个村打造成茶叶专业村,规范和完善幸福茶厂的加工环境和设备条件,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在油河、狮塘等4个村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产量将达到15吨。另外,还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重点加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为每个村至少建成一个农村市场连锁超市,并在各村逐步建立包含运输、餐饮、文化、中介服务等项目的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绘制了月亮潭、灌河湿地等景点导游图和宣传彩页,加强对新店老街、顾围子、雩娄高中和顾敬之旧居实施保护,旅游业蒸蒸日上。

(2)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做文章。针对当前乡镇出现的农业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农业服务机构人员素质低、对农业服务机构管理指导不够有力、农业服务机构缺乏工作经费,这一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乡党委、政府重点把乡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破解“三农”难题的主要抓手,相继成立了农机、农技、林业、水利、畜牧五个农业服务组织,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服务组织社会化。五个服务组织有的是由政府引导,有的是由政府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组织和自然人独立创设。其组织有自主的人事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其技术服务活动受市场驱动和制约,服务费用大部分源自于服务收益。二是服务技能专业化。根据我乡重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规模,配齐畜牧、农业、林业、水利等科技人员,经常邀请农业部门分期分批对他们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提升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能力,解决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和不适应目前农业农村变化了的新形式问题,从而增强为农业服务的科技力量。三是服务功能全程化。服务组织坚持以科技服务为主体,同时完善各类配套服务,包括市场需求预测和种养项目选定,种子和种苗、肥料和饲料、农药和兽药等实用技术的供给与保障,产品的收购、贮藏、加工与运销等。推广实施农业保险,解决农民种田后顾之忧。四是服务机构网络化。积极构建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做到农民找技术员不出村,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并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到田间活动,切实履行其服务农业的职能。

(3)在合作组织上做文章。紧紧围绕板栗、油茶、茶叶、食用菌、生猪、土地、山林、农机等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服务、生产资料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到目前为止,全乡在工商部门注册专业合作社16个,入社农户2202家,入社率31%,农户带动率67%,入社资金XX多万元。例如,淮南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已发展能繁母猪490头、后备母猪568头,年产仔猪18370多头,仔猪供不应求,已成为鄂豫皖三省沿边最大的仔猪生产基地。另外,按照乡党委确立的“培育一个产业、开拓一个市场、建立一个组织、致富一方群众”工作思路,以支部为龙头,以合作组织为纽带,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在淮南黑猪合作社和福源茶叶合作社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同时在每合作社都建立了团支部。

(三)教民做,引领百姓赛跑。根据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建立完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带动能力显著提高。一是狠抓基础教育不放松。积极争取扶持资金、用足用好危改资金、鼓励外出成功人士捐献资金、挖掘社会闲散资金,累计投入700多万元,新建许冲、金岗山、油河、英窝、梅河五所小学教学楼、一所幼儿园、一中男生宿舍楼及教师宿舍楼。同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强化师资培训,发展远程教育,中招考试中成绩综合排名全县第一。二是狠抓人力资源开发。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严格按照各级社保、扶贫部门要求,结合本乡实际,注重服务,科学运作,使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乡累计培训1100人,成功转移970人,已成为试验区建设的主力军。三是支持人才创业。鼓励乡村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自主创业,并在项目上支持,在资金上扶持,在待遇上保障,在政治上关心,在成长上帮助,在生活上关爱,教育大家摒弃“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树立创业光荣、安贫可耻的意识,先后涌现出洪坤德、周作福、杨家成、罗资军等创业典型。据统计,全乡共有乡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创业36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2人,领办项目2个;乡干部8人,创办项目11个;村干部20人,创办项目20个;大中专毕业生6人,创办项目3个。四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施回归工程是试验区建设的需要,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为做好这项工作,乡成立了回归工程领导组,并设立回归工程工作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协调和服务全乡外出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茶话会、实地慰问、发邀请函等形式了解外出人员思想状况,动员他们回乡创业。目前,有三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投资7000多万元,新上项目两个。

(四)重民生,实现城乡一体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工作部署,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加大公共投入为切入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抓规划,着眼未来谋发展。在规划工作中,由国土、村建、交通、供电等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坚持做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配套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科学管理模式”,对幸福村大河埂和黄泥榜村张柒坊两个“城中村”进行规划整理,鼓励农户通过宅基地互换,到规划点集中建房,对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在规划集中地段给予一定的建房用地。新村建成后安置90家、440多人,已为全乡新农村建设亮点。二是抓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六城联创”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先后开辟两条各1200米的商业街,拆迁重建一条1000米的老街,高标准建成了行政区、工业区、贸易区和文化娱乐区,新建农贸市场一个、小商品市场一个、社会客车站一个,镇区达到了“四通一平”,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100%,建成区面积2.2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2580人,达到了撤乡建镇的标准。深入开展“一池三化四清五改”活动,围绕省道s216线和县乡循环路,对可视范围内,所有堆放的柴草垛、违章建筑、猪圈、厕所、破旧建筑物进行清理,把两条公路打造成生态路、文明路,同时向村组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水质符合饮用水主要卫生指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0%;村庄环境、家庭卫生整洁,草堆、土堆、粪堆等按规定堆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卫生村庄达30%以上。通过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连续两年被市六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红旗单位”,XX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在今年全市54个省级卫生乡镇复查验收中,排名第一。12月中旬省民政厅将到我乡检查验收撤乡建镇工作。三是抓投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多渠道筹措资金531万元,修通4公里的水泥路和两座桥梁。新建财政、工商两家办公大楼。为加快集镇街中河道治理,争取到国家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XX多万元,已进入招标程序。四是抓配合,驻村县乡单位齐心协力。各单位以“双联双促”为抓手,努力把基本情况摸准,把工作制度定明,把工作职责讲清,并在资金和物质上给予了大力帮助。

(八)扶民志,齐心协力建和谐。乡党委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以“五好”乡镇党委创建为目标,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乡党政班子成员十分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不断用科学发观武装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为全乡人民造福上来,牢固树立“五块牌子一起要”的理念。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五禁止”、“十不准”规定,努力转变干部作风,扩大党员队伍的影响力,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力,保证了全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以“五好”党支部创建为载体,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乡党委按照政治素质好、领富能力强、协调本领强的要求,不断加强“一好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经考核,全乡有15名党支部书记达到了“一好双强”。坚持民主推荐、民主选举,并实现了党委推荐意图,22个村委会、66名村委委员全部依法产生,新一届村委会达到了“优化班子结构、控制班子职数、确保妇女职数”的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150多万元,对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三是以党员服务中心为阵地,狠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利用乡党员服务中心、各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两块阵地,把开展农村党员服务、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和致富能力。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努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73名,发展预备党员35名。四是以“4+2”工作法为平台,提升基层民主自治地位。各村按照“4+2”工作法的要求,切实加强了党务、村务公开领导,建起了公开长廊,把群众最关心的事项按时如实公开,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财政、民政、扶贫、教育、卫生、农业等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业务特点,围绕“4+2”工作机制的内容,努力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五是倡导乡风文明,创新和完善村民自治工作。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评选“五好家庭”、“文明户”,进一步明确各村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努力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全乡村民模范自治村达到20%,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乡风文明基本形成,实现了全年无人访、信访,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今年在争创省级“文明村镇”工作中,11月27日,由省文明委组织的专家进行实地检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原则上予以通过。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我乡的试验区建设开展得红红火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诸如建设主体不热,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进度参差不齐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建设内容,把试验区建设工作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现代文明村镇的全新形象。

第二篇: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

区建设工作总结

**乡位于县城以南32公里,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万亩),辖22个行政村、万人,2008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13元。自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办新农村建设特区设想,到要求我乡“先行先试、探索道路”,特别是

综合试验区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复,全乡上下广泛动员、全面启动,紧跟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节拍和部署,先行先试当先锋、大胆大步大跨越,使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开局良好。

一、强化宣传,在统一思想上形成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自3月4日,我县创办新农村建设特区学习讨论会议之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起来,先后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乡村干部动员大会,由各村支部书记、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4月22日得到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后,5月12日,组织召开了近千人参加的再动员大会,认真传达贯彻市县关于推进试验区建设会议精神,并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会议结束后,各包片领导到所包村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动员股级以上的干部,结合自己对试验区建设的理解与行动,纷纷向市县试验区办公室撰写征文,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启发了改革思路。同时一次性投入3万多元,在省道s216线两旁树立永久性标语牌9块,各村也在人口较集中的自然村悬挂3块以上的永久性标语。另外还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媒体强化对试验区建设工

作的宣传,激发“先行一步、探索道路”的勇气,让“八篇文章”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合理规划,在科学发展上奠定基础

在编制规划中,既体现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又考虑到实际建设能力;既有可行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利于群众生产,又有利于群众生活。规划工作在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多次召开乡村干部征求意见会、党政班子联席会,集体制定了《**乡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及十项相关《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依据本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特征和农业农村基础,规划以集镇为中心,以s216和冯达路沿线各村为龙头,以油茶、板栗、茶叶、食用菌为支撑,以旅游开发为抓手,连接县内“一园四景”,着力抓好吃、购、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三年至五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一点三线带一面”的格局。《实施方案》为科

学发展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方向;《实施细则》为强力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健全组织,在推动建设上提供保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及其他副科级领导任副组长,乡机关全体干部和部分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指导组、保障组、协调组和督导组,明确了相关职责和工作制度。组建了专门办公室,抽调4名专职人员,配备两台电脑,安装一部电话,做到有牌子、有制度、有经费、有版面。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农业、村建、国土三个单位10名专业人员组成土地流转中心、山林流转交易大厅,实现了制度上墙,人员到岗,责任到人,经费有保障,档案实行微机化管

理,切实做到创建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干。建立了领导干部当“村长”和单位包村责任制,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及协调。

四、创新举措,在重点工作上增添活力

(一)重民意,力求土地再生金。该乡地处深山区,山林面积广,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亩,经过多方努力,截止目前流转耕地5074亩,流转率达38%,规模在100亩以上5户。同时,重点在山林流转上下工夫,成立了山林流转交易大厅,现已流转林地66983亩,流转率达33%,其中5000亩以上的三户。一是政策驱动。对集体与农户的山林资源进行所有权、使用权界定、登记,明晰产权关系,发放林权证书,鼓励群众自由交易和流转,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二是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能干人、明白人的带头作用,鼓励他们以不同形式承包山场。三是招商促动。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

作等形式对连片的乡村集体林场和农户自留山经营权进行流转,先后有上海、北京、湖北三省市的外商到这里承包林场,搞规模经营。上海商人许巧根与英窝村委会签订了5000亩林地承包合同,承包期为50年,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搞茶产业的研发工作。城关镇下岗职工朱义与石船村委会签订了500多亩林地和鱼塘承包合同,随后投入180多万元建起了农业生态示范园。四是合作拉动。由村集体或农户出林地,投资者出资金,实行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共有,联合经营,成立专业合作社,按股分红。五是干部推动。坚持指导而不干预,放手而不撒手,强化领导,跟踪服务,做创业人员的坚强后盾,鼓励乡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把山场当工厂建12全文查看

第三篇: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关知识要点概要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关知识要点

今年4月22日,省委、省政府批复信阳市委、市政府《关于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6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又作出《关于设立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决定》,决定在我市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其目的是要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关于试验区建设,其中有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提法,现在根据《方案》和《决定》的内容,向大家作以讲解。

一、中央有要求,河南有需要,信阳有条件

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把信阳作为一个试验区来运作,一是中央有要求。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推进新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定》,对这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二是河南有需要。河南是我们国家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劳务输出大省,“三农”问题很突出,如何破解“三农”问题,河南有必要加快全省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有必要选一个地区作试验。三是信阳有条件。信阳是个典型的农区,而且是个老区,这些年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陆续作了一此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这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性很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深入盼调研,广泛地听取意见,并且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率先在全省进行农村改革和发展,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我们要积极支持。

二、新农村建设“两个坚持、四句话”

两个坚持: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二要坚持城乡统筹,工农结合、以工促农。

四句话:关于新农村建设,省长郭庚茂曾经讲过四句话:对城郊村,不是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而是郊区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问题;对山区和偏远地区缺乏发展条件的村,不是村庄建设的问题,而是创造条件搬迁的问题;对具备条件的地方,是推动向中心村、小城镇集中迁并的问题;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是改善现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如水、电、路、通讯、文化设施等方面条件的问题。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三、明确六大目标,把握六大原则,抓住七项重点

明确六大目标:(1)建成粮食生产重点区;(2)建成特色农业示范区;(3)建成村镇建设样板区;(4)建成生态环境友好区;(5)建成文化建设引领区;(6)建成城乡统筹先行区。

把握六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鼓励大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成效;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政府引导,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

抓住七项重点:要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在健全农村金融支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取得新突破;要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上取得新突破;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要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四、八篇文章,五台大戏

(一)八篇文章

1、做大盘活土地文章,大胆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根本问题,农村改革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土地有关。盘活了土地,农村财富的轮子就转起来了。怎么盘活?十七届三中全会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就是推动土地流转,提出了五种流转形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五种形式,也可以在这五种形式之外再创新。第一,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让土地这个不动产变成活的资本;积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信用合作社等流转中介组织;积极培育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推动规模经营。第二,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就是探索城乡同地同价,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化,增加农村集体土地出让收益。第三,建立农村宅基地科学管理模式。就是提倡通过宅基地互换,实施村庄整治,到村镇规划点集中建房。

2、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大胆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新农村建设资金大体上需要18万亿元,缺口9万亿元,数额巨大,这就要求必须千方百计把各类资金盘活:银行的钱、财政的钱、社会的钱、农民的钱。当前紧要的是金融和财政,要把这些钱用活。根据《方案》要求,首先,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就是要通过创新金融体系和金融工具,解决农村资金饥渴症。其次,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就是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实施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第三,探索土地收入分成机制。各级政府每年都要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3、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农民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分散经营小农户与农产品大市场对接的重要举措。第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国家对合作社实行减免税政策,是对涉农经济活动的最大让利,是“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延伸,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第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体系。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互助组织,也是惠农组织,发展中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商城等一些县区对一定规模、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推动了合作社发展壮大,做法值得推广。第三,支持合作社跨县区、跨行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打破地域界限,共同联手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4、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让农民共享综合试验成果,是一个“依靠谁、为了谁”的大问题。《方案》提出要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创新扶贫开发等,其中养老和医疗是难点也是关键。首先,健全农村医疗保障重在提升保障水平。平桥区在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上探索出了好路子,村村建了标准卫生室,农村医生轮流外出培训三个半月,硬件、软件都改善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就有了保障。其次,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要“破题”。《方案》提出的是“新型养老保险”,就是要运用市场的办法来办农民养老保险。要在“新型”上多动脑筋,拿出特殊办法,尽快开展工作。把社会保障办好了,广大农民兄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可以迈开大步走四方、闯市场、闯天下了。

5、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大胆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执行《方案》需要人才,建设试验区更需要人才。为了开发人力资源、用好人才,《方案》提出了具体办法:一是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二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劳务培训;三是引导创业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鼓励机关、事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各类人才参与农村改革发展”。这是一条激活人才的好途径。要举办培训班,帮助大家学习领会《方案》精神,鼓励大家抓住政策机遇,放心地走、放心地干,干出一番事业,打出一片天地。

6、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大胆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文化是县域经济的灵魂,是潜在的生产力,是最强的竞争力,也是最大的软实力。首先,建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机制。就是要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用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让经济文化交融。其次,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就是要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单位“事转企”,实现由依靠政府生存向市场求生存转变。

7、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大胆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标。首先,产业一体化是支撑。《方案》要求我们加快培育发展食品加工、环保建材、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商。这些产业发展了,城乡一体化就有了支撑。其次,村镇建设是载体。要高昂规划龙头,认真落实《方案》提出的“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再次,户籍改革是关键。《方案》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通过户籍改革增加城市人口,进而提高城市化率,这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8、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主战场在农村、在基层。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基层的组织、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试验区建设的意义,看准试验区建设的机遇,自觉地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宏伟事业之中。首先,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按从事的职业、行业,把党员编入不同的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专业协会上。其次,要建立乡村干部培养选任和激励保障机制。再次,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五台大戏

1、启动“总开关”,劲唱解放思想的大戏。省委、省政府的批复特别强调要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始终,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制度、旧办法的束缚。”徐书记多次鼓励我们要大胆地试、大胆地改、大胆地闯。反思信阳之所以欠发达、之所以相对落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发展总是慢半拍。省委、省政府在批复中提出六条要求,给我们撑腰壮胆,大开绿灯。在农村改革综合试验上,我们要放心、放手、放胆去解放思想,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条条框框出发,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只要不违背农民利益,一切都可以试,一切都可以改,不必拘泥于某些框框。当前解放思想重点是从六个方面“解放出来”:一是从小成即满的小农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跨越发展;二是从狭隘的固步自封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开放发展;三是从急功近利的短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长远发展;四是从因循守旧的本本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创新发展;五是从唯条件论的畏难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突破性发展;六是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自主发展。

2、吹响“冲锋号”,勇唱先行先试的大戏。特区“也好”,“试验区”也好,都要有特别的地方,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坚持“特”字当头,树立特异理念,争取特准政策,采取特别举措,实行特殊管理,取得特快成效,打造特色品牌。要先干不犹豫。只有先干起来,走出一条新路,上级才会支持我们,社会才会认可我们,才会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改革发展条件,我们就会越来越主动。要先行不争论。一旦认准了路,绝不能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对于重大改革事项,市委、市政府决策之前,要充分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一旦作出决策就不要争论,必须集中精力,坚定不移地抓落实。要先试不苛求。要改革就会有失误,十拿九稳就不叫创新。一旦方案成熟就要先试起来,边试边探索,边试边积累,边试边完善。

3、建好“百花园”,巧唱拿来克隆的大戏。我们是综合试验区,可以进行全面试验,不是单一或某些方面的改革试验。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百花园”,我们要让它百花齐放、常开常新、永不凋谢。我们要善于拿来,为我所用,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拿来,凡是别人成功的经验都可以嫁接,凡是信阳成功的先例都可以推广。要大胆借鉴一切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改革效率,减少改革成本。当然学习吸收不是简单模仿,不是“邯郸学步”,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让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让失败的教训为我所弃,不断把我们改革创新大业推向前进。

4、种好“试验田”,善唱开拓创新的大戏。要把试验区这场大戏唱响、唱好、唱出韵律,各级各部门都要在实验田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一是在土地流转方面。不管是土地银行还是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交易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大胆地试。今年各县区都要兴办若干个土地合作社,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数量。二是农村金融体制方面。除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创办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各县区都要建立融资担保基金,为办好试验区提供融资平台。三是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要全面推广平桥建设村级卫生室经验,坚持“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变、一个不能低”的原则,全市推行,年底全面完成。四是村镇建设方面。今后,凡是退老宅、建新宅,交旧宅、划新宅,按规划的地点、参考的样式建房的,市县都要给予补贴,实行以奖代补。五是城乡一体化方面。市、县近郊区和市里的六个管理、开发区,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在这些方面,各县区都要立足本地实际,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明确自己的改革重点和突破口,做到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各显神通,真正改出成效。

5、弹好“协奏曲”,共唱合力奋进的大戏。办好改革发展试验区,是一场事关信阳长远和全局的大戏,大家都是演员,必须同心同气、共拍共鸣。市里拿出学习贯彻《方案》的具体意见。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各级人大要加大工作监督力度,促进各项改革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政协要充分履行职能,为推进改革献计出力;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改革发展多做贡献。各部门都要结合实际,出台支持试验区的具体措施。各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协调沟通,集中处理改革过程中涉及面较广、单个部门无法处理的重大问题。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搞好宣传引导,在全市上下营造关心、支持、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发挥基层干部包括大学生村官参与改革的作用。特别是广大乡村干部常年工作在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要尽快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使他们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激发乡村干部安心基层、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五、六条路子

突破六项制约,探索出六条路子:(1)解读一个金融改革问题,突破资金制约,探索钱从哪儿来的路子;(2)解读江湾村土地信用社和马氏茶叶合作社,突破“散”的制约,探索土地流转及农业产业化的路子;(3)解读商城高科农机农艺合作社,突破传统耕作方式的制约,大胆探索农业机械化的路子;(4)解读上天梯规划,突破二元制约,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路子;(5)解读平桥村医建设,突破看病难的制约,探索农村医疗的路子;(6)解读河北青县的“养老经济学”,突破农民缺乏保障制约,探索农村保障社会化的路子。

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建立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硬性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社会投入机制;建立高效的支农资会整合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内在增长机制。(2)建立长效的支撑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完善科技推广和创新机制;完善农民再教育和培训机制;完善农村市场建管机制;创新合作经营机制。(3)建立长效的统筹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农业保险机制;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

七、“三破三树”,“三个增强”

三破三树:必须破除畏难倾向,树牢争先意识;必须破除因循守旧倾向,树牢创新意识;必须破除等靠要倾向,树牢敢闯敢试观念。三个增强:一要增强全局意识唱主角,二要增强标杆意识创一流,三要增强创新意识抢先机。

八、“五化”方法

(1)市场化运作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主要思路。(2)社会化服务是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主要方向。(3)合作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4)民主化管理是推进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式。(5)和谐化发展是落实农村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

九、“快、特、新、干、实”

(1)必须着眼一个“快”字,在先行先试、快速推进上下功夫;(2)必须着手一个“特”字,在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上下功夫;(3)必须着力一个“新”字,在机制创新、勇闯新路上下功夫;(4)着重一个“干”字,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上下功夫;⑸着心一个“实”字,在强力推进、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五大好处

一是创新农村经济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二是提高农村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促进标准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提高科技兴农水平;四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五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密切政府同农民的联系。

十一、“十大缺失”解

一是组织缺失;二是科技缺失;三是人才缺失;四是文化缺失;五是制度缺失;六是金融缺失;七是管理缺失;八是保障缺失;九是诚信缺失:十是服务缺失。围绕这“十大缺失”,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农村改革发展试验的要求,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勇于创新试验,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中走出一条新路。

十二、弘扬三种精神,做好八大创新

弘扬三种精神:破除固步自封的思想,弘扬开拓精神;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弘扬创新精神;破除小进即满的思想,弘扬创优精神。

做好八大创新:一是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大胆创新;二是在土地合理流转上大胆创新;三是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大胆创新;四是在整合农村建设资盒上大胆创新:五是在鼓励各类人才带头创业上大胆创新;六是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上大胆创新;七是在推进城乡“四位一体”上大胆创新;八是在工业聚集区组装和民营经济发展体制上大胆创新。

十三、城乡“三位一体”建设

一、“六城联创”

“六城联创”即:创建省级园林桂花城、中国优秀旅游城、省级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城、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

二、“4321”工程

“4321”工程:就是“四化”、“三场”、“二厕”、“一点”建设任务。“四化”即对主街区和干道进行硬化、亮化、绿化和净化;“三场”即建成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和垃圾处理场;“二厕”即新建两座水冲式公厕;“一点”即兴建一个运营车辆停车点。

三、“五化”标准

1、集镇设施现代化

⑴主干道、次干道及其人行道、巷道口都要按相关建设规范,进行高标准硬化、绿化,做到无黄土裸露、无破损、无积水;人行道有路沿石,每20米设一处坡道;排水设施保持畅通,窨井盖平整、完好无损。

⑵主街区干道设置高标准铁杆路灯。

⑶各种管、线架设整齐,有条件的必须入地;路铭牌、交通指示牌、广告牌等符合规范要求。

⑷停车场(点)规范有序,车辆停放整齐;水冲式公厕无害化处理、卫生清洁,供水正常;垃圾处理场内的垃圾全部入池并填表埋。

2、集镇街区园林化

⑴打造一处游园式的桂花园林广场,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植物配置合理,建筑小品协调美观。

⑵打造一条桂花精品街,长度不少于1000米。

⑶行道树规格一致,树穴整齐划一,栽植的桂花树胸径不小于5公分,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绿化带修剪整齐,管养精细,景观效果良好。

⑷乡镇主街区见缝插绿,可建成若干个以桂花为主的绿化小品,形成点、线、面相统一的园林布局。

3、集贸市场专业化

⑴建成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茶叶、板栗、粮油、食用菌、山货、中药材等专业市场。

⑵市场大棚为钢架结构,结实耐用,美观大方,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

⑶市场内有固定摊位,路面硬化,水电齐全,排水畅通,划行归市,分类经营,规范管理,公平交易。

⑷市场周边有水冲式公厕、停车位、垃圾池等公共服务设施,有专职保洁员。

4、集镇管理规范化

⑴成立集镇管理办公室,明确领导分管,人员不少于5人,各种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落实。

⑵成立环卫所,有专职卫生清扫和保洁人员,实行全天候保洁,集镇环境面貌整洁优美。

⑶集镇管理监察车不少于1辆,专运垃圾机动车不少于1辆,洒水车不少于1辆,并配齐相应的工具。

⑷健全乡科级领导及单位包路段责任制、“门前五包”责任制、文明卫生单位(户)创评等长效管理机制,并做到安排部署、检查评比、奖惩总现“三到位”。

5、集镇居民文明化

⑴文化设施配套完善。桂花文化广场要配备广播喇叭、演出戏台、健身器材、灯光设备等;文化长廊、文化墙、宣传栏等及时更新群众教育方面的内容。

⑵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广场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电影放映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要制度化、常态化。

⑶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等创评活动,思想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⑷乡风民风淳朴良好。村规民约行之有效,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能发挥作用,开展移风易俗,践行文明礼仪,居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六有六无”目标

1、“六有”标准

⑴有一个坚强民主的“两委”班子。村“两委”班子对任期内工作目标和目标向村民作出承诺,村干部测评群众满意底不低于80%。

⑵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村级活动场所。每村建成一个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村部,要有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计生室、村民图书阅览室等,其中图书阅览室藏书要在1000册以上,免费向群众开放。有条件的村要新建一个占地不少于10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广场。

⑶有一个便利服务的卫生室。每村建成一个5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卫生室。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比例达到85%以上;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五保户、特困户、老复转军人及不享受公费医疗的伤残军人,给予适当救助。⑷有一个价廉物美的农家超市。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每村建成一个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连锁超市,满足村民购买常用的生活、生产资料的需要。

⑸有一个交通方便的垃圾场。每个村建成一个能通车的垃圾处理场。定时清扫垃圾,及时将垃圾集中运到垃圾处理场,定期掩埋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形成“户收集、组转运、村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⑹有一个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因村制宜,发展支柱产业,村支柱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40%以上。因户制宜,每户上1-2个致富项目,包括农牧林渔业、外出务工及二、三产业等。

2、“六无”标准

⑴无村庄绿化空场地。植好围村林,种好农户四旁树,绿化、美化农家庭院。村内无绿化空场地,培育“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生态旅游村庄。

⑵无学校危房。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保证学校师生安全。同时,落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两免一补”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达100%,小、中学生流失率分别低于1%、2%。

⑶无道路硬化不到的村民组。以村部为中心,硬化村组道路,覆盖所有的村民组。村组硬化路沿线的自然村户户通水泥路。

⑷无广播电视空白户。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广播电视入户率100%,程控电话、手机入户率80%,实现行政村通宽带。

⑸无“一池三化四清五改”遗漏户。每个农户都应落实“一池三化四清五改”的要求,实现户建垃圾池;农户住房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农户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农户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的目标。建沼气池农户达30%。

⑹无严重违法乱纪农户。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村民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达97%以上,无违法乱纪农户。

五、“一池三化四清五改”内容

①“一池”。积极推进“户收集、组转运、村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自然村建垃圾池,村建垃圾站或填埋场,村设卫生管理员,对垃圾实行定点存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

②“三化”。农户住房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革除畜禽散养散放的陋习,拆除残墙断壁;村庄、农户外墙刷白消毒。

③“四清”

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后杂草、污泥,农户庭院做到每日清扫、垃圾日产日清。

清污泥:房自订屋后要建设排水沟,村庄公共排水沟要硬化。排水沟要及时清淤,保证畅通。

清路障:占用公共道路、场所的违章建筑要予以拆除,占道种植农作物的要退耕还路。

清柴垛:影响村容村貌的柴草垛要进院或隐蔽堆放。④“五改”

改水:加强安全饮水建设,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人畜饮水安全、清洁,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改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淘汰现行农村的能源供给方式,50%以上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

改厕:加快实施旱厕改造,消灭露天粪坑,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坑式厕所,新建住房要使用水冲式厕所。

改圈:结合沼气建设,逐步对农户现有的畜禽圈舍进行改造。改院:村部、学校要搞好绿化美化。农户庭院要合理柿局,归类管理,整洁有序,因户制宜发展庭院经济。

第四篇: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汇报

XX镇位于XX市南部,三县交界处,96平方公里,83个村,8.7万人,耕地7.8万亩,是XX的农业大镇。XX镇于10月份召开了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下发了实施方案。我们紧紧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坚持先行先试、封闭运行等基本原则,紧密立足镇村实际,努力在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

地承包、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积极实行“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和农民组织化步伐全面加快,“东有板鸭、西有香菇、南有瓜果、北有苗木”的四大特色农业片区已初具规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XX镇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的试验正稳步开展,全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XX市级以上9家),注册资金3150万元,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6万亩,合作社利用土地使用产权证贷款500余万元,利用三户联保贷款5600万元。

一、试验改革进展情况

1、深入开展了“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建立XX镇产权交易所,制订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推进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目前从农商行抵押贷款500万元,规范土地有序流转,新发展种粮大户3家,进一步促进了农业规模和现代农业发展。

2、XX镇被XX市确定为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镇,修编了小城镇总体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新农村建设。XX镇杨仓社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明年将整体搬迁上房,将小城镇打造成产业中心、区域居住中心、社会服务中心。

3、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首先在白楼、苑庄、北李庄等村开展,3个村正在进行土地承包的资料的摸底登记。

4、农村资产产权化改革已对83个村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登记,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对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

5、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创新试验,拟建立镇级三农服务中心1个,建立村级“三农网络直销服务超市”8家。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里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管站,具体负责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积极争取支农资金,加大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金融部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涉农信贷办法,简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国土部门在调整城乡用地规划和用地指标及土地出让金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工商、税务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农业办要落实好各项农业保险政策,努力化解改革试验的风险。

(二)切实加大政策支持。

1、切实增加财政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镇财政设立100万元的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专项资金。围绕改革试验区建设及时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整合涉农资源,争取各类支农扶持项目和专项补贴补助资金,集中财力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

2、落实土地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宅基地、废弃地、空闲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治理、合村并居等,在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项目范围后置换出的用地指标,除优先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外,主要用于小城镇产业聚集区建设,保证用地指标出让收益全部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优先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小城镇产业聚集区兴办社办企业所需要的非农建设用地,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手续,主要用于兴建农业用仓(机)库、生产管理和加工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保证合作社农业规模经

第五篇: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报告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报告

xx镇位于xx市南部,三县交界处,96平方公里,83个村,8.7万人,耕地7.8万亩,是xx的农业大镇。xx镇于10月份召开了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下发了实施方案。我们紧紧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坚持先行先试、封闭运行等基本原则,紧密立足镇村实际,努力在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承包、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积极实行“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和农民组织化步伐全面加快,“东有板鸭、西有香菇、南有瓜果、北有苗木”的四大特色农业片区已初具规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xx镇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的试验正稳步开展,全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xx市级以上9家),注册资金3150万元,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6万亩,合作社利用土地使用产权证贷款500余万元,利用三户联保贷款5600万元。

一、试验改革进展情况

1、深入开展了“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建立xx镇产权交易所,制订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推进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目前从农商行抵押贷款500万元,规范土地有序流转,新发展种粮大户3家,进一步促进了农业规模和现代农业发展。

2、xx镇被xx市确定为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镇,修编了小城镇总体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新农村建设。xx镇杨仓社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明年将整体搬迁上房,将小城镇打造成产业中心、区域居住中心、社会服务中心。

3、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首先在白楼、苑庄、北李庄等村开展,3个村正在进行土地承包的资料的摸底登记。

4、农村资产产权化改革已对83个村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登记,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对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

5、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创新试验,拟建立镇级三农服务中心1个,建立村级“三农网络直销服务超市”8家。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里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管站,具体负责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积极争取支农资金,加大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金融部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涉农信贷办法,简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国土部门在调整城乡用地规划和用地指标及土地出让金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工商、税务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农业办要落实好各项农业保险政策,努力化解改革试验的风险。

(二)切实加大政策支持。

1、切实增加财政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镇财政设立100万元的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专项资金。围绕改革试验区建设及时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整合涉农资源,争取各类支农扶持项目和专项补贴补助资金,集中财力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

2、落实土地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宅基地、废弃地、空闲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治理、合村并居等,在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项目范围后置换出的用地指标,除优先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外,主要用于小城镇产业聚集区建设,保证用地指标出让收益全部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优先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小城镇产业聚集区兴办社办企业所需要的非农建设用地,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手续,主要用于兴建农业用仓(机)库、生产管理和加工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保证合作社农业规模经营生产设施建设用地。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加大对合作社土地使用产权和收益权抵押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扩展涉农信贷抵押物范围,努力化解农业规模经营资金瓶颈问题;制定促进农村金融资本回流农村的办法,建立涉农信贷奖励机制,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农村。

4、优化工商税收服务。对参加改革试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凡政策规定不能收取费用的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社办企业、农村创业企业等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依法给予适当减免各项规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和社办企业、农村创业企业依法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并适当减免各项规费。

5、强化民生保障。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实行城市医院对镇级卫生院的新型委托管理模式,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就近能享受到城市优质医疗服务,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推动城乡学校新型托管,让农村最大限度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在有条件的自然村建设一个农村文化大院、一块体育健身场所、一个小公园,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群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

(三)切实加强指导、督导和考核。

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各试点试验单位的工作指导、督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按照试验区建设内容的要求,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将任务分解细化,分阶段、按步骤,扎实推进。

三、初步成效

1、积极引导全镇农村合作社建设,XX年新增土地合作社6家,利用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500万元,发展种粮大户3家。

2、选择3个村开展农村承包土地清查、测量,对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进行测绘。

3、建设新农村社区1处,明年达到上房条件,村庄进行整体搬迁。

4、全面完成83个村“三资”清理工作,建立了xx镇农村产权交易所。

5、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规范流转行为。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

一是探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改革。

建立符合“长久不变”要求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使用权流转、征占用补偿,调解仲裁制度调整,人地矛盾化解、承包经营权继承和退出等相关制度。

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鼓励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任职或兼职,并制订激励政策,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劲。制订科学培训制度,加快培养一批有头脑、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敢创业的新型农民,鼓励他们成为带动广大农民增收的领头人。

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通过强化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体制框架和有效途径,为先行先试者做好保障和支持。

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制定促进农村金融资本回流农村的办法,建立涉农信贷奖励机制,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农村;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金融支农渠道。

工作计划:

1、加强氛围营造。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鼓励探索、支持攻坚、敢闯敢试、保护改革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针对阶段性工作任务组织专题培训,加强力量配备,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多形式、多渠道分析研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经验。

2、突出示范带动。在杨仓新村建设的基础上,配套推进农村产业发展集约化、公共服务集成化、农民居住社区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社会管理规范化,着力打造城乡改革发展示范样本。

3、注重项目管理。以项目推进为总抓手,建立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健全项目工作考评机制。强化和完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中、打捆投入、保障重点、注重效益”的管理模式,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4、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内容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严肃督促、检查、考评纪律,及时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提炼、推广成功经验,扩大示范效应。

下载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