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

时间:2019-05-15 10:0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

第一篇: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

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

财经学院财政0811沈清妹200841001

2中文摘要:诏安县介于厦门、汕头两特区之间,素有“福建南大门”、“漳南第一关”之称。南诏镇素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在处于海峡西岸建设中,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域中,诏安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中。

关键词:道路建设 绿化卫生 品牌特色 教育普及 生活水平

正文:我的家乡是诏安县南诏镇,诏安地处闽粤边界,是福建的南大门。改革开放之前,分水关上森严的关卡,不但阻隔了两省的经济往来,也导致了诏安的封闭落后。小时候家里要是有辆自行车便算得上是富裕,那时的房子几乎都是平房,道路也没有规划,是坑坑洼洼的泥路,树木在路旁不规则的站立。然而纵观二十年家乡的变化,小到身边的人的生活变化,都一一改变了很多,房子变得更宽敞,道路变得更平坦,就连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舒心了。

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诏安的环境、经济正在一步步的发展起来,从物质方面的发展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方面都大大的改善和提高;从精神方面的发展来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了,诏安也发展了自己的品牌特色,更是被誉为“中国书画之乡”和“中国青梅之乡”。具体方面如下: 道路等基本交通设施逐步完善

1.路就如同是财富路,不仅仅是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更是一条绿色通道,源源不断的带来致富商机。从小时候走过的泥泞弯曲的小路到现在的贯穿整个城镇的中山路到近年来建设的第二通道。道路越来越平坦,路灯一盏盏在夜晚中亮起。近年来县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500万元完善路网建设,共完成42公里农村等级水泥路建设和4座危桥改造;进一步确定城市建设方案,优先做好南环城路、第二通道、连站大道、火车站周边等区域的控制性详规,为城市和经济的建设预留更大的空间。

2.县城的公交车也比原来有秩序了,淘汰了过久的功能退化的车,增加了班次

和公交的数量,严重超载的机率也降低了,在繁华的地带也设起了停站点。这样的交通对我县城镇化的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城乡的交通建设好了,与其他城镇也开始逐步建设起来,最近,在国道、高

速公路、厦深铁路三角地带平整工业用地1500亩,为吸纳大型项目提供平台。目前,已建成11条通往广东的等级边界公路,与国道、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厦深铁路将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汕诏高速、漳诏高速连接着两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带,带动着诏安的经济发展,而现在大受重视的厦深铁路途经诏安深桥镇,是经过我县的第一条铁路,沿铁路肯定有着潜在的经济契机,而铁路的畅通也让人们的出行更方便,最大的方面是农村人口可以涌向厦门或深圳就业,滞留率大大减少,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大幅度改善。

卫生及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诏安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如此的标语随处可见。显而易见,做好城镇卫生意识早已普及,而着手于美化环境的事业也早已渐渐铺展开来。具体如下:

1.清洁卫生工作 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四都镇林头村、梅岭镇下河村

分别通过省级、市级示范村验收。扎实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共投入7500万元,完成16个村700户“一池三改”,疏通排水沟45公里,清理路面障碍632处,种植绿化苗木24.97万株,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

2.绿化改造工作 全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积极理顺城区环卫体

制,完成城区亮丽工程和排涝工程,加快改造垃圾处理场,着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场及配套管网,完成垃圾处理的配套项目及梅中路、梅北路的绿化改造,要启动文体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南环城路、玉峰南路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

3.运动设施建设 在社区、公园设置了许多娱乐运动设施,提倡全民健身,丰

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政府还花了大量资金弄起了夜景工程,星星点点装扮了诏安,涌动的人群热闹了点点灯光,也让诏安在暗黑的夜空也有份繁华气息。这无疑是美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综合经济实力在结构调整中持续提升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比去年增长13.6%,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8.3:30.0:31.7调整为今年的34.3:32.2:33.5,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27元,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6063元,增长16.0%。

1.诏安素有“闽南大温室”之称。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出特产丰富的一方水

土,现已形成粮食、水果、茶叶、水产、蘑菇、蔬菜、禽畜等七大高优农业生产基地,青梅、八仙茶、苦丁茶、鳗鱼、灰鹅等特色优质产品已具规模,成为创汇农业示范基地其中以青梅最为突出,形成我县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我县重视农业基础作用,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我县农业总产值38.4亿元,增长5.0%。29家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高优蔬菜从去年的1.6万亩扩大到3.3万亩,马铃薯从0.5万亩扩大到1.5万亩,全县完成造林2.4万亩。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而且还投资3559万元建设水利工程,还建成了12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2.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2008年我县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20.4%,工业对经

济整张的贡献率达到42.7%。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可实现出口9000万美元,增长2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家,净增18家,实现产值50亿元,增长27.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68.0%提高到72.5%。

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诏安名胜古迹众多,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主要景区有乌山、九侯山、分水关、点灯山、梅岭半岛滨海旅游区。南诏镇十字街的七座明代石牌坊,中共闽粤边特委的革命遗迹遗址乌山,石奇泉清、风光旖旎的九侯山省级森林公园,乌山旅游公路等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达2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00万元,分别增长10.3%和7.8%。此外,还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和法律咨询等社区服务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城乡市场活跃,社会销毁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增长12%。

教育广泛普及

教育常受经济状况限制。二十年前,诏安经济发展缓慢落后,教育不受到重视,农村地区特为尤甚,农村的孩子们都早早得打工赚钱,如今改革开放后,开始重

视人才培养,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思想工作做得普及到位,农村受教育的意识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整体文化素质上新台阶。1978年诏安农村4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来看,农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农村总人口的0.8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约占2.56%,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约占14.25%。到2005年,农村基本扫清文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县农村总人口的7.45%,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约占10.2%,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约占26.7%。诏安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原来的不足3年到现在的7年,逐步形成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且人力资本存量积聚的好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诏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创新品牌特色

诏安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造就了根深叶茂的丹诏书画艺术,是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的“书画艺术之乡”。此外,以青梅闻名的诏安在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青梅之乡”称号。红星青梅生产基地被国家列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诏安红星青梅被省政府授予“名牌农产品”称号。

县城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围绕打响“中国青梅之乡”和“书画艺术之乡”两大特色品牌,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诏安)首届青梅节暨书画艺术节,展现魅力,带来无限商机。大大提高了诏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

全面落实基本国策

我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我国的三项基本国策,一是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一是组织修编《诏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完成全县第二次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耕占平衡;一是严格计生工作奖惩,加强常规管理,加快后进转化,稳定低生育水平,计生工作获“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在显眼的地方写上标语,“实行计划生育 构建和谐社会”等;相关政府部门也开展文艺活动宣传相关政策,落实国家的基本国策。

政府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群众参保率不断提高,全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发放各类基本保障金1.24亿元。扎实推进“侨居造福”工程、农村“幸福园”3所、敬老院1所,“幸福工程”使750人顺利搬入新居。加大残疾人扶助力度、免费为2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发放扶残助学补助经费4.61万元。

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前,每个人家里人口多,为养家糊口不得不早早扛起锄头,每天早出晚归,耕田农作也只是保证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而改革开放后,人们不再是为了温饱而奔波,空闲时间多了,工资也高了,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了,买东西注重品牌质量了,娱乐生活丰富了,心情比以前顺畅了,在城镇基本实现小康生活,在农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证,政府开始实行家电三下乡,在城镇先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农村共同发展。

结束语:经过这一次的调研,我更加深刻了解了家乡的发展情况,了解国情,体验社情,并对我县的未来发展有着深信不疑的信心。也因此更加下定决心要努力奋斗,学好专业知识,为家乡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二篇: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3-2

4信息来源:河北省政协门户网站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东南部,与秦皇岛市、唐山市、辽宁省朝阳市交界。地处燕山山脉东段,长城北侧的滦河流域,地理位置在北纬40度17分至40度45分和东经118度10分至119度10分之间,东北偏高,西南偏低,平均海拔在300至500米之间,属东部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6度,年降水量在550—750毫米之间,森林覆盖率为62%,居河北省第四位。1963年建县,1989年成立满族自治县,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7镇11乡和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共有205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24.68万,有满、汉、蒙古等14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15.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4.5%。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增加值117.3亿元,增加16.8%,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37.8:20.1;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1元;县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连续八年位居承德市第一名,经济综合实力(全省第19)进入全省20强县区行列。

几年来,城市建设工作本着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城市建设项目的思路,紧紧围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让整个城区面貌由点到线再到面发生大的变化”的工作目标,以县城道路和宜居工程建设为重点,大投入,大规模,大手笔,拓展了城市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塑造了城市形象,切实增强了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2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33项,目前完成89项,完成投资28.2亿元,建设155.61万平方米的商住小区,人均住宅由2005年的21.5平方米增加到33.4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17条、桥梁2 座,人均道路面积由2005年的7.8平方米增加到10.5平方米;建设绿地7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由2005年的3.1平方米增加到16.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为建设特色中等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镇化进程情况

(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绘就“一城七镇”的城市发展蓝图

为使城市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该县按照科学性、前瞻性的要求以及完善功能、弘扬特色、美化城市、提升品位的思路,2004年重新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12月通过了市政府审批,今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宽城满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进行深化和完善,同时对规划区范围内9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目前已完成规划审批,控规覆盖率达到100%。确定了“一城七镇”城市总体布局,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七个重点建制镇为集聚点,城乡互动、布局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在中心城市规划上,将县城定位为“区域中心之城、山水园林之城、生态环境之城”,确定了“扩、增、全”、“西移、南扩、北拓、旧改”的发展战略,构建了“一城四区”城市发展框架,规划了“六纵八横、十桥一枢”城市交通网络和“一河一区、一寺五园”城市特色景观;在小城镇规划上,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峪耳崖、板城等重点建制镇为依托,提出了“打造7个综合型、旅游型、文化型、工贸型特色名镇、经济强镇,吸纳人口5万人以上”的战略构想,为促进农村产业与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奠定了基础。

各项专项规划和重点地段修建性规划全面启动,完成了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2010—2012年)、人防规划(2010—2020年)、消防规划(2007—2020年)、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年)、城区地名规划(2008—2018年)、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及重点景区概念性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完成了河西行政新区20公顷、北局子400公顷、陈家曼子、上河西至沟门村缸窑沟路以西84.6公顷等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外贸至五金路12公顷、城中路至城西路16公顷、黄土梁子区域40公顷修建性规划;委托北京青构华筑建筑设计院完成了民族街职教中心至地税局段、北局子迎宾大道两侧民俗风格一条街规划设计,由国内知名的规划师领衔设计,延续满族文脉,逐步打造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彰显宽城满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魅力。委托北京九创观筑模型有限公司,完成了县城规划区总体规划沙盘及城区模型演示动画的制作与安装。

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委托北京核四院编制完成了峪耳崖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域镇村体系规划、龙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规划、汤道河镇、桲罗台镇等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进行编制。目前,县域镇村体系规划、龙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规划已完成规划审批,其余乡镇规划正在编制中;完成了2009—2010亮甲台乡杨树沟村、宽城镇上河西村等23个省市级新民居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2011--2012年新民居初步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征求各乡镇意见;县城周边、城镇周边,人口超过1000人以上的村庄规划正在编制中,目前完成了宽城镇张杖子村,板城镇尖山子、崖门子村,龙须门镇梁前院、骆驼厂村五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健全规划监管机制,不断规范规划审批管理

一是健全了规划审批机构。2010年初,成立了规划审批领导小组,负责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的初步审核,形成初审意见报县规划审批委员会审核,切实提高了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二是明确了规划审批前置条件。严格规范了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的出具,规定了用地性质、建筑退线、绿地指标、容积率、配套公建、开发强度等内容。在审批过程中,对建设项目的整体效果、四至延伸、高度、基础水平、给排水和供电、供热系统及绿化、通风遮光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认真核准地块总平面图的经济技术指标、审核建筑施工图,使之符合核准总平面图,做到了用科学的数据实施规划管理。三是规范了规划审批程序。制订了《建设局规划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建设项目规划初审程序》、《规划放验线管理制度》和《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制度》,规范了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了“一书两证”审批核发制度。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大投入、大规模、大手笔的特点,全县共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3项,总投资67500万元。路桥工程,投资14150万元,实施道路、桥梁建设和改造项目17项,完成山后路改造、瀑河桥路拓宽、延伸、宾馆路延伸、安宁路、宽上公路县城段、民族街加宽改造、民族街延伸改造、县城后街路维修、迎宾路西出口拓宽改造、教育园区北路、滨河街整体维修、大小南沟路改造、平铁公路县城段、小巷胡同改造(包括东山胡同、北街胡同、邮局胡同、西街胡同、下花园小区路、中山胡同)、瀑河大桥加宽改造、城西大桥拓宽改造、滨河街人行道铺设,这些项目实施后,使往日坑坑洼洼的街道变得平整如新,尘土飞扬的小巷得到硬化美化,市民出行条件和县城交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县城实现“六纵八横”的城市交通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景观建设工程,投资16255万元,续建和新建景观、绿化项目28项,增加绿地面积75万平方米。完成了平铁公路、宽上公路、迎宾路东出口、安宁路、下花园小区路、民族街道路、瀑河大桥及瀑河桥路等县城主干道绿化、亮化工作;沿河两岸规划了10公里长的绿色生态景观带,完成了A1、B1、B2段,建成 3.27 公里、完成县城东、西出入口景观建设工程;充分挖掘满族文化内涵,完成了民族文化广场二期建设、民族文化广场壁雕;2009年,结合满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完成了城市总体亮化工程(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世纪大桥、彩虹桥、城西大桥的灯光亮化),督导滨河街临街单位完成了楼体亮化;完成县城内景观花钵、花卉摆设,安装路灯花篮、绿化护栏等设施,使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向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中,瀑河绿色生态景观带A1段被评为样板式街道,民族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星级公园。县城集中供热厂建设项目。2008年,对县城内3 家集中供热企业进行整合重组,2009年投资1.35亿元,启动了县城大型集中供热工程,在东城区和西城区建成两处供热厂,一处是上河西原中信公司锅炉房改建成2*100吨大型供热厂;第二处在张杖子沟门交通局工程队院内,建设2*100吨大型供热厂,建成换热站35个,供热承载能力50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10800 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9900平方米,完成1407户、11.79万平方米既有楼房管网分户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2008年10月4日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总投资110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80亩,日处理能力2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投资3600万元,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铺设污水管网33.1千米。2009年11月16日进入试运行阶段,2010年9月底,通过承德市环保局组织的“三同时”和在线监测验收,10月份完成了竣工验收。污水处理厂于5月20日完成了与北京标准水务有限公司签订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协议工作,使污水处理运行做到了市场化运作。处理后的污水回用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2011年底竣工,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大房地产建设力度,市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十一五”期间,该县大力实施旧城区、城中村拆迁改造战略,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工程。投资28亿元,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46个,建筑规模155.61万平方米。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活力的激发,特别是鼓励发展高层住宅,促进了城市商贸、楼宇经济发展,天宝酒店、京城名苑等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现代气息更加浓厚。出台“城中村”改造扶持政策,带动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用地功能置换。截至目前京城花园、金泽花园、祥泰一期、二期、三期、佳利福苑、丰泽园、天宝花园、天宝花园A、B座、育才苑等38个商住小区交付使用,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住宅面积78.58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增长11.9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相继出台了《宽城满族自治县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及退出管理办法》和《宽城满族自治县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编制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计划。十一五期间该县已累计实施住房保障1992户,其中实物配租64户,货币补贴1928户,累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244.75万元。该县已对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投入资金5749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519套,按照省政府要求已启动河北省数字住房保障系统,已将各项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户全部录入系统;投入资金5063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645万平方米、502套;累计改造棚户区1.5万平方米,让广大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危房改造。2010年该县危房改造启动,目标任务为1000户,按照上一统计部门人口统计数字已将1000户指标分配给各乡镇,截止目前1000户危房户信息已全部录入到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录入率达到100%,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100%,竣工入住达到80%。物业管理。十一五期间该县相继成立了物业服务企业8家,使20余个住宅小区纳入物业管理,新增物业服务面积30余万平方米,极大地的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

(五)大规模、集中连片拆迁改造,突破难点改造城中村和旧城区

坚持拆治并举、拆建结合,科学确定工作时序,做到旧城区、城中村拆迁和拆违并举,强力实施大规模、集中连片拆迁改造,并逐步向建制镇纵深推进。三年大变样拆迁工作。一是依法拆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按照“一村(片)一案”的原则,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城东西出口、上河西大庄、县社、黄土梁子、陈家墁子和缸窑沟门等区片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规范了拆迁行为,保障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二是阳光拆迁。通过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发布公告等形式,及时向全体被拆迁户公示拆迁政策、补偿安置方案、评估结果、安置楼设计方案等内容,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有情拆迁。通过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降低开发成本、由被拆迁户成本价购买回迁安置房等措施,解决了村民“住不进楼”的难题;采取由被拆迁户按成本价购买商业用房,以经营或租赁等方式获取收益等措施,解决了村民“养不起楼”的难题,从而激发了村民“拆房进楼”的积极性,加快了拆迁进程。本着对被拆迁户负责的原则,投资400万元建设了临时安置过渡房400间,可安置被拆迁户180余户,同时及时为拆迁户兑现过渡安置费用,多方协助拆迁户解决临时过渡难题。成功拆除了34.3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2008及20103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公路沿线等重点项目拆迁。涉及拆迁566户,拆除房屋面积9.07万平方米,完成了会展中心民族广场东侧、龙泽苑、盛丰钢铁公司四期及技改项目、平铁公路6.4公里延长线、兆丰钢铁公司扩建、民族街延伸工程、垃圾填埋场、承秦高速公路宽城段房屋及附属物、金山路拓宽工程、平青乐公路大修改造、杨三线公路拆迁工程。

二、城市建设突出问题

一是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薄弱,专项规划之间衔接力度不够。

二是旧城改造尚未真正破题,规划区内的城中村中,还有下河西、北河沿等尚未改造。

三是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压力进一步凸显,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依然很高。

四是一些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程序繁琐,影响项目尽快推进。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和建议

(一)城市建设的主要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生态为基的原则。从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到管理,都要体现人文关怀,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突出城市“四面环山,一条玉带穿中间”的自然条件,把河道、山体保护好、整治好,使城市融入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碧水蓝天、山清水秀的生态氛围中。

二是设施先行、跨越发展的原则。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道路、交通、能源、绿化、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放,有计划、有步骤、大手笔、适度超前地组织规划和建设,迅速提升城市综合载体功能。

三是科学节约、和谐发展的原则。把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良性互动中,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处理好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品质。按照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推广,避免“雷同建设”、“重复建设”,实现设施、资源的共享和最优配置。

四是力求精品、体现内涵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地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使城市个性鲜明、文脉清晰、底蕴深厚、最适宜人居创业。更多地注入文化元素,在提高城市文化含量上下功夫,不仅要件件是精品,更要处处有文化,营造集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城市形象。

(二)推进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1、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未来发展。

投资2595万元,启动5类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加快编制城市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和专业规划,从微观上合理配置城市资源。重点编制宽城县空间战略发展规划,围绕城市景观风貌、绿地系统、道路交通及供电、供热、抗震、防洪、文化娱乐设施、交通安全管理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规划。积极组织县域范围内9个乡镇(大石柱子乡、铧尖乡、大字沟乡、塌山乡、大地乡、孟子岭乡、东川乡、独石沟乡)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县城重点地段【即上河西旱河以东至钢厂67公顷、宽和新区400公顷、黄土梁子40公顷、外贸至五金路12公顷、城中路至城西路16公顷、下河西(包括前后杨树湾村85公顷)、世纪桥至彩虹桥(东至新兴街,西至瀑河11.37公顷)、山后梁顶至文卫路(东至山脚,西至民族街53.88公顷)、文卫路至南沟路(东至山脚,西至民族街61.27公顷)】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协调推进村庄建设,完成县政府确定的省市级新民居示范村、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确定的25个中心村和57个基层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二是依法加强规划管理,确保各项规划的全面正确实施。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在全世界范围内邀请知名规划师、建筑师参与我县的规划设计,确保规划设计出精品;建立健全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公开性;通过规划方案面向市民公示等措施,虚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市民在规划的参与中感受主人翁的地位,在对规划的认同中增强归属感,在对规划的了解中监督规划的实施。规划设计方案一旦确定,要形象地展示出来,供市民参观,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管百年。对各类违反城市规划的建设行为,依法坚决查处,维护公众利益。

2、高标准建设,打造城市鲜明特色。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围绕“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造价”的目标,全面提高工程的科技、文化、艺术含量,使每一项工程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品位,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计划投资53亿元,实施道路、桥梁、景观、房产开发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00项。

围绕“六纵八横,内外成环”的交通网络,完善城市道路。投资21亿元,重点实施绕城公路、南环路、建设路、缸窑沟路、教育园区东路、学苑街、教育园区北路及延伸、栗康园路及延伸、东冰窖旧路及延伸、岔沟路、杨树湾路、二小路、盛丰路、大马沟路、上大路、世通路桥、泰丰路桥、山后北路、大前坡峪路、五金路、文卫路及延伸、小东环、城中路、兆丰瑞景花园路、盛丰大桥等24项路桥建设工程;拓宽改造金山街(二期)、新兴街、育才路、城东大桥、教育园区南路延伸、滨河街、民族街路面翻新、安宁路延伸、小巷胡同;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发展理念,做足山水文章。投资4.8亿元,续建泽园、建成西山山体公园、东山山体公园、宽和新区公园、文笔峰山体公园、前杨树湾水上公园、小型休闲广场(在外贸至五金路、城中路至城西路建两处小型休闲广场)、现代广场、前杨树湾广场、宽城之门雕塑;按照县城规划新建或改建停车场、农贸市场;加快瀑河两岸及标志性建筑等夜景照明亮化、县城主次干道的绿化工程;完成瀑河生态景观带A0、A3、B0、B3、B4段;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6.3亿元,完善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电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居民议事中心、居民纠纷调解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19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规划天燃气储备站一座,铺设管道30千米;同时实行分户热计量改造、完成新建楼房热计量表的安装、设计工作,完善管网的续建工程,在实现房屋建筑节能的标准要求下按计量收费。本着“科技化、园林化、智能化、节能化”的原则,打造住宅小区建设亮点。投资27亿元,加快旧城区及县城村庄整体改造步伐,拆迁下河西大庄、下河西前杨树湾、后杨树湾、老人大胡同到宽城土产门市部区片、北河沿区片、外贸至五金路、五金路至城中路区片、城中路至城西路区片、彩虹桥至西安胡同区片、邮局胡同至福满家园区片、东冰窖汽配城区片40.44万平方米。确保改出一片新居、一片景观、一片产业。不论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同步配套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投资52.36亿元,启动钓鱼台商住小区、滨河园、龙腾苑、京城名苑、天宝下花园、鑫都三期、中街新村、鑫佳园住宅小区、兆丰润景小区、兆丰生活小区二期、瑞丰家园二期、兆丰润景小区二期、天宝花园三期工程、鸿泰家园、鸿翔花园、兆丰酒店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商住用房240余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配建,逐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建制镇为重点,按照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发展基础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重点建制镇,大力发展城镇产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优化配置区域生产要素,做好现有产业和谋划产业文章,按规划合理布局,壮大镇域特色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建制镇城区供电、供水、供热、排水、防洪系统和路桥建设、住宅开发以及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配套等重点项目,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变小城镇面貌。充分发挥建制镇对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效应,千方百计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扩大人口和用地规模,实现农村城镇化。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3、严格审批环节,抓好建设行业管理

在今后的建设项目审批中,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建设项目申报时,规划部门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和规委会审批的方案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式、色彩等严格审查,按程序逐步报批。凡前项手续不完备或未足额缴清各项城建规费的,一律不予核发规划许可证。加大规划监察力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规划执法人员在施工放线至竣工验收实行全程监督,切实杜绝擅自改变项目方案、违规调整容积率,改变土地用途、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现象的发生,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严格工程建设程序管理。认真审查工程项目规划、质量监督等手续的办理情况,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决不允许发放施工许可证,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坚决不予备案。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及责任主体严格按规定收取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否则,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加大对施工现场安全的检查力度,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程项目一律责令停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项目予以停工整改和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企业将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罚,必要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对不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一律清除出现场,坚决不留安全隐患死角。完善防止新欠的长效机制。在今后的建设项目管理中,凡建设资金不落实,不能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项目一律不批准建设,凡拖欠工程款的单位一律不予审批新项目,凡不进行登记备案的施工单位一律清除出建筑市场。逐步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物业项目的前期管理入手,严格要求开发建设单位配置物业管理用房,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规划部门不予审批,工程结束后达不到标准的不予验收,房地产业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和房屋所有权属登记。同时加强维修资金的收缴和使用管理,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的不良行为

第三篇:我国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速率逐年提高,这对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状况,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有重大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增长,与之紧密相连的房地产业也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房地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怎样处理好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使他们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重要关注的焦点,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提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城镇化;房地产业;重要动力;协调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的推进,伴随而来的房地产事业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镇化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房地产业的蓬勃又积极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房地产业不健康发展,导致各地房价过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率,因此,如何避免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利益冲突,使他们相互促进,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业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主要是指城乡人口分布结构变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城镇空间更加文明和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都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1 城镇化速率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流向城市,住房需求摆在了首要位置,这直接导致了房屋刚性需求的变化,此外,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各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发展,工厂扩建,企业办公、服务行业及房产投资等对房屋的需求也拉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非住房消费如休闲场所、度假区等,这些都对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广阔发展。

1.2 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房地产业是我国国名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是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它通过城市功能结构的演化,对城市人口和市场结构进一步扩大,对改善居民居住坏境,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只有房地产业的运行,才能建设良好的城市空间,为外来人口提供物质保证,为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以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健康运行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1.3 房地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具有利益冲突关系,城市化速率的提高,拉动了房产需求,使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热,房产投资和投机日趋增多,直接表现就是房价过高,过高的房价不仅给房地产开发带来了风险,而且与居民收入不相协调,造成外来人口买房难的问题,对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在城市居住设置了关卡,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进而又反作用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 没有合理规划城镇建设,使房地产业的开发无序化,由于城市竞争加剧和房地产业巨大开发利益的驱动,出现了房地产开发的速度高于城镇化规划的速度,使房地产开发出现无序甚至失控,从而城镇功能分区和布局不明确,这不仅对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不利因素,而且造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不协调,从而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2 城镇房地产市场体制不健全,造成产业结构失调,由于城镇房地产利益的拉动,市场机制失调,导致房地产市场开发火热,房地产价格混乱,从而盲目的进行房地产投资,因此占用了其他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和相关产业的资源,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且城镇房地产开发商大多实力小、规范化程度低,使房地产业走向批量大、档次低的尴尬境地,影响了城镇的发后续展。3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涌入城镇,政府发展经济适用房优惠政策和廉租房的建设明显偏少,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却难以实现,从而生活标准难以达到城镇化的最低生活标准,从一方面又减少了房地产开发所需要的劳动力,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共同发展的方法措施 1 切实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经济动力,当前中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日趋加强,对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投机、价格泡沫等问题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作为房地产业本身也应该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注重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标准,进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健康、有序,此外,在房地产开发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使二者协调发展解决好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投资风险,在城镇化进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房地产业开发发生利益冲突,只有房地产开发商有效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与政府、区域经济和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才能是城镇化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投机和投资住房越来越热,因此城镇化进程下的房地产开发需要有长远的规划,避免城镇开发不合理而面临的财政风险,合理定位城镇化目标,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开发、合理定价,加快促进城镇化进程。3 采取有效房地产开发管理,促进城镇化进程,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有效地房地产开发管理措施能够加速城镇化的实现,首先调整与大中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取用与县域房地产相适应的引入政策,其次加强房地产业务管理,提升房地产管理水平,符合国家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择优办理房地产开发业务,加强和银行的合作,做好贷款方案和贷后管理工作,建立绿色房地产业,保证县域向城镇化的健康有序转变。4 加快房地产开发的法律法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合理构建城镇房地产市场,城镇化进程下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房地产业无序化发展,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城镇房地产开发法律法规,突破户籍制度,处理好常住人口房地产市场和流动人口房地产市场的关联,通过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形成合理的人口流动速率和房地产价格市场,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扩大廉租房的覆盖范围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实现公平公正的房地产开发环境,确保人人有住房,形成房地产开发层次结构,确保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结语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业还将持续发展,而城镇化进程的速率也不会停止,它们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我国当前的任务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加快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发展和完善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住宅消费从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才能使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张勇等.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协调,现代农业科技,2007(14).

张奕河,郑大川.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李东.浅谈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J].今日财富,2008;(6).龙佳宜,鞠慧雅.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北京房地产,2008;(12).尹中立.房地产调控与宏观调控的矛盾与出路.固际经济评论,2007(11).

据上海证券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之一是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但城镇化有两大前提条件:进城的农民要买得起房;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能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城镇化对增加城市住房需求和调整供求关系等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这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就是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即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并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由此,城镇化发展为中国经济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并有望继续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确实,城市化进程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重大改革以来,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由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美国只有9个,在中国则有166个。联合国人口发展报告也曾指出,中国的城镇人口正在以每年25%速度增加,中国成了世界上城市化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不少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繁荣,并带来或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另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和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化结构等因素导致农村居民在城市中很难生根下来,成为城市经济生产与消费的动力,从而减缓了城市化进程,抑制了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消费。有研究表明,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31.1%上升到2008年的74.4%,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68.9%下降到2008年的25.6%。

透过上述数据,一是受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城市居民消费增长的占比远高于中国城市化率增长,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降低;二是分化的二元城乡结构,不仅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而且也不利于农民分享中国改革的经济成果;三是制度安排和城乡二元分化结构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

水平过低。所以,只有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利益分配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有效促进农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从这个角度分析,放宽中小城市的户口限制,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

之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现在和将来中国经济发展之动力,是因为 “城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二是基本住宅建设,以住房产业为龙头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此外,城镇化还有助于集约性使用土地和解决当前土地矛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以农民进城的方式带动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基于农民有支付能力去购买他们希望进入城市的住房。但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火爆,导致各地城市的房价全面飙升,不要说大中型城市房价的快速飙升,就连中小城市的房价也出现快速上涨。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85%以上城镇家庭无能力购买当前房价高企的住房。因为,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已达到8.31倍,农村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达29.44倍。如果说城市中都有85%以上家庭购买不起住房,那么要想让农民进城购买所需要的住房只能是“天方夜谭”了。所以,加速城镇化进程,最为关键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要使进城的农民购买得起住房。

事实上,要让进城农民真正能在城市中“生根落地”,不仅需要有适度的房价以符合他们的购房支付能力,而且还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由此形成有效的农村土地市场。因为,农村土地市场不仅可以增加土地供给或给土地定价,而且也可以为农民进城提供一种经济保障。

在笔者看来,只有在上述两个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放宽中小城镇居民户口限制才能达到推进城镇化的预期效果。否则,这个制度改革所能起到的作用将是十分有限的。

放宽中小城镇居民户口限制的城镇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确实,通过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落户,这样的城镇化进程将增加农民对城市住房的很大需求,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房价应当接近当下农村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还有,农村土地要能够流转,并能成为农村居民生活的一种经济保障。这样,如果农村土地能够流转的话,土地资源就能起到增加住房供给的作用,并能改变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当然,这个市场方向究竟会向何处发展,还要看下一步政策细化而定。(作者 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第四篇:南阳城镇化进程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提出,要实施城乡建设3年行动计划,5年完成城镇建设任务,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城镇化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实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50万的目标。

目前,南阳市的城镇化建设无论从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还是城镇化指标体系看,都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快南阳城镇化进程正当其时。对如何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强中心城市,做大主导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把南阳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南阳市提出,要突出抓好6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以规划为先导,以空间布局为引领,构建现代市域城镇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基础、以中心镇为支撑的现代市域城镇体系。按照“白河为轴、两岸并举、一体两翼、组团发展、区块突破”的总体思路,打造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借助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和南阳新区获河南省政府批准的机遇,启动新区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力争把南阳打造成为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县城建设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提升建设标准,提高承载能力,实现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按照连点成线、集群发展、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根据乡镇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建制镇发展成为中心城镇。重点抓好全市50强镇建设,精心打造312国道、豫01线、高速公路沿线、省际边缘等主要交通干线、旅游专线、产业带上的小城镇建设。

第二,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城镇的综合实力。做强做精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加快14个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到2012年,产业集聚区起步区和发展区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设施“三到位”。主导产业发展集群初具规模,每个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税收达到2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都要选准自己的特色产业,打造自己的支柱产业,支撑镇域经济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规划的编制水平,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加快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十二五”末,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到35%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以上,从业人员达到200万人以上。

第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中心城区和县城的各类管线要实现同步配套敷设入地;抓好中心城区所有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水厂建设;抓好全市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城区燃气输配系统建设;优化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社区、乡镇、村卫生设施建设,完善社区、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航、铁路、公路建设和运输场站建设,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布局、高效衔接、内畅外通的现代交通支撑体系,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改造中要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开发。2015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切实加大住房保障支持力度,优先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保证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比例不低于10%。

第四,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抓手,以提升城镇品位为目标,建设和谐宜居城镇。坚持结构节能、工程节能和管理节能并举,突出工业节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

根据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综合考虑,提升城镇建设品位。按照“重心下移、责权统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明确各级主体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强化城管队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15年前中心城区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有1 2个县城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第五,以城乡统筹为目标,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以“路、水、电、气、学、文、医”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5年前完成县乡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任务,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村村通自来水覆盖面达到95%以上;推进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二是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强化中心村、兼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的原则,积极推进迁村并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是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中村要纳入城市发展框架,加快转变为城市社区,村民转变为市民。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中小城市近郊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制约瓶颈为突破口,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财政对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坚持市场运作方式和整体经营融资理念,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支持通过城乡改造、迁村并点、“空心村”整治、农村“四荒”地开垦、砖瓦窑厂复垦等,加大土地挖潜力度;对产业集聚区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流转制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刘强

第五篇:城镇化进程0

“三农”问题的困扰,如何解决?富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城市发展后劲源自哪里?城乡怎样才能在有机互动中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无疑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它道出了城市发展的本质。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收提供更多的机会

首先, 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缓解现有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无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前景打了一剂强心针。

其次, 推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必将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出巨大的需求, 从而带动城市建筑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教育等等, 都将产生极大的就业需求。

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城镇化严重滞后导致农民的消费需求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城镇化的弊端

生物多样性减少在过快的城镇化建设过程,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将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工业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城镇环境污染也正在从点到面、从局部向整体蔓延。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地区的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当污染物排放超过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目前大部分城镇都坚持“城镇要建设,规划要先行”的方针。城镇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当一部分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跟不上城镇环境保护的需要。

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城镇化,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即著名的“小城镇, 大战略”。现在, 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问题主要是发展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经济发展了,“三农”[1]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要发展就必须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非农产业。只有推进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保证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城镇化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必须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以城镇为中心, 加快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造,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下载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地农村城镇化进程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管理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管理 以苏南地区为例引 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转变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镇化指......

    推进城镇化进程政策法律问题调研报告

    最近随市政协“推进城镇化进程”课题组视察走访了几个县(市)区,对我市推进城镇化进程几个有关政策法律的问题,进行调研探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几个有关政策......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化城镇化发......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

    周口市城镇化发展进程

    周口市城镇化发展进程 张瑞丽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城镇化现状及发展历程的分析,并分析了该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认为周......

    驻马店城镇化进程调查报告

    驻马店城镇化进程调查报告一、全市城镇化工作的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

    服务农村青年加快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黄陂区版图面积2261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农村人口92.1万,其中农村青年22万,是武汉近郊农业面积最大、农民数量最多的远城区。全面建设黄陂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