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90后诚信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研报告
吴多多
【摘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诚信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之一。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90后” 诚信
前言
在当今社会,“90后”一词屡见不鲜,不同的人对“90后”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觉得“90后”就是一群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更有甚者认为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不懂担当,没有责任心,只会张扬着“90后”的名字,挥洒着他们特有的个性。在社会的眼里,“90后”大学生对国内外大事一无所知,更不会参与社会公益与志愿者活动,对于我国灿烂文化与优良美德更是熟视无睹。
诚信——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桥梁,现代市场经济是生命,国家强盛文明的标准。本应人人讲信,守信,人与人之间相互相信。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
“90后”大学生,这些被社会质疑的全体在诚信问题上,他们的做法与看法是如何的呢?为了清楚的了解“90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数理与信息学院分团委信息调研部于2011年4月20日至24日期间开展了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深入实际的开展对“90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调查,得出以诚信认识,诚信危机,诚信教育为主旨的三大信息块,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现状
此次调研总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回收217份,回收率达87%,数据比较准确、科学。总体上来讲,目前“90后”大学生心理状况良好,呈客观状态。在调查对象中来自大
一、大二,覆盖了数理与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其中大一101人,大二116人,男生占54.84%,女生占45.16%,男女生比例男生相对较高。本次调查旨在了解“90
后“大学生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以及对于如何加强诚信教育的看法等。下面我们就调查的主要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 诚信认识
诚信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着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理念,同时我们也被要求着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待人,做事信守承诺。然而,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到底是理想教育占据主要地位,让大部分人对于诚信的认识停留在道德美德的层面上,还是感性认知,自身实践占主体地位,让人们对诚信的认识从字面从道德转型到一种本应具备的日常行为?为了探清究竟,我们对问卷中有关“诚信认识”板块进行具体分析。
在“您对诚信的理解”这一问题上,40.6%的人认为诚信是一种道德约束,考自觉,26.3%的人认为诚信是凡事言必行,行必果。对于诚信的不同层面上的认识,是“90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映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诚信的认识还是停留在道德层面,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而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在问到“周围同学对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时,54.2%的人认为身边的同学对诚信问题较为重视,而当问到“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程度的自我评价”一题中,35.6%的人认为大部分人讲诚信。通过学生的日常交际与切身体会,问卷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没有忽略诚信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较好的做到诚实守信。此外,在问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时,76.5%的人认为诚信是人应具备的一种重要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2.5%的人认为诚信的重要性要视情况而定,不同的人事物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只有1% 的人认为诚信已经过时。
据上述信息不难看出诚信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
二. 诚信危机
在社会,诚信危机往往表现为诚信的缺少,在人际交往中失信于人,在大学校园中,更能反映诚信缺少的莫过于考试作弊以及为人不诚实了吧。针对“90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状况我们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
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事事诚信”时,87.1%选择视情况而定,基本能做到,12%的人认为自己完全能够做到,只有0.9%的人认为自己很难做到。在回答“平时考试是否
作弊”这一问题时,59.5%的人回答自己从来没有作弊过,37.3%的人回答自己偶尔作弊,3.2%的人回答自己经常作弊。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
然而,在问到“对于身边同学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事情的态度”时,41.2%的人觉得这些抄袭现象是很平常的,不以为奇的,15.3%的人表明自己内心很愤怒,但表面上还得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14.4%的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出来“揭发”,来改变这些不良现象,29.1%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有关一个人的素质问题。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里,我们发现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在大学里,越来越多的人对抄袭作弊现象表示理解,这不意味着学习的轻松化,这只能说明一点,大学生已经不认为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是一种失信的表现。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从以上几个题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关于学习上的诚信,学生对于自己的要求还不是很高,对身边的不诚信现象还不是特别反感。
三. 诚信教育
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时,教育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问到“诚信教育对于加强学风建设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是否有重要意义”时,63%的人认为意义重大,36.5%的人认为有意义但效果不明显,0.5%的人认为没有任何意义。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对诚信教育还是较为看重的。在问到“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时,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加强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诚信度。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建立失信惩罚措施。
虽然诚信教育是自身内在修养不断加强和积累的过程,但有时也需要制度来强制和约束。因为部分目光比较短浅的大学生,他们往往会考虑眼前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形成一定约束和监督。然而一个大学生,要想真正冲破道德界限,真正落实,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一个人的自我约束,外界的舆论与惩罚措施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当却不能从根本上建立健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有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生活中的不断实践,不忘诚实守信,不忘真诚待人,那么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才会真正的得到提高。
“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结果
综上所述,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当代大学生总体的诚信状况还是良好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不以自己对现实的需要而轻易地改变自己的道德尺度。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还需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认知与改善建议
由于在此次调研问卷的问题涉及面较广,因此有一定的准确程度,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应该通过一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改善当前不容乐观的现状。我们可以再一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 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基本认识
首先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认识。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所谓美德不是说他就是精神层面的物质,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不是让我们去培养这种境界就够了的,更多的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区实践他,让诚信融入我们的生活,让这个社会不再出现“缺信”现象。也就是说,在对大学生做诚信教育时,我们要端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基本认识,将其对诚信的认识从思想层面上升到社会实践。
二. 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
我国教育事业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也可以算是做得较为到位的,然而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缺信”这一状况,主要是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没有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在诚信教育方面我们应该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二是教育里只有知识教育,而无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所谓诚信是要去实践,每个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实践诚信行为,才能增进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信任。
小结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了“90后”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或多或少还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在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我们觉得“90后”诚信状况的解决,与学校与家长以及
与学生自己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在诚信教育上,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引导,使他们深刻体会,学校应该努力营造诚信至上的环境,帮助他们激发对诚信的自我体会和认识,坚定
他们的信念,由他律走向自律。此外,还应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学校和家长的良性互动。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做为主导方的学校应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使双方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共同营造诚信环境,指导、监督学生的诚信实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于此同时,学生自己也要做到自觉,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90后”大学生诚信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第二篇: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
你们知道关于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为加快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及时、准确掌握区内企业未来三年人力资源需求情况,20**年6月1日至6月15日,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和新建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未来三年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6份,回收162份,其中有效样本151份。
一、企业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151家调查企业现有员工27849人,总数偏小,主要是
一方面由于样本覆盖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51%调查企业是刚起步新兴产业企业,多数企业尚处在筹建或新建期,员工人数还在扩招中。
(一)行业分布
151家调查企业中,装备制造业企业员工数9071人,占比33%;绿色化工企业员工数5004人,占比18%;新能源企业员工数3659人,占比13%;新材料企业员工数1291人,占比7%,这与新区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吻合。
(二)年龄结构
151家调查企业中,员工年龄30岁以下的10025人,占总人数的36%,31-40岁的11436人,占总人数的41%,41-50岁的4734人,占总人数的17%,51岁以上的1654人,占总人数的6%,现有人员的年轻化是新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学历层次
151家调查企业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只占人员总量的2%;本科学
历有4144人,占人员总量的%;专科生有7869人,占人员总量的28%;中专生9937万人,占36%。
(四)员工来源
151家调查企业中,镇江市区人口13311人,占企业现有员工48%,主要集中在丁卯片区企业和退二进三搬迁企业,如大东纸业市区人口达到90%以上。大港本地人口8384人,占企业现有人员30%,主要集中在原有大港的民营企业中,如东方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本地人口达到86%;丹阳、扬中人口1949人,占企业现有人员7%,主要集中在丹阳、扬中的搬迁企业中,如江苏正丹化学有限公司丹阳人口达到90%;而其它外来人口4205人,只占现有员工的15%,主要集中在外省市搬迁企业,如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外省市人员占比达到75%以上。
(五)企业性质
151家调查企业中,民营企业现有员工12532人,占比45%;外商企业现
有员工8076人,占比29%;港澳台企业现有员工2228人,占8%;而国有性质企业现有员工5012人,只占18%,民营企业的和谐务工环境日益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员就业。
(六)员工住宿
151家调查企业中,65家企业提供员工住宿,占比43%;66家企业暂无法提供住宿需要员工自行解决,占比44%;20家企业提供班车接送员工,占比13%。
二、未来三年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区内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总体呈现出数量大、质量高、专业化强的特点。有%的被调查企业具有明确的人力资源引进规划。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其中9%为高层次才,15%为高校毕业生,30%为技术工人,46%为一线员工。预计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工种有普工、焊工、电工、车工、叉车工和设备维修工等。
(一)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比重加
大。未来3年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为3580人,占需求总量的%,与现有人才情况相比,提高了将近30%。有一半以上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比现有状况提升了21%。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需求达到832人,是现有的倍,本科生的需求达到2922人,是现有状况的倍。
(二)制造业仍是一线人员需求的重点领域。151调查企业中,未来3年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7547人,占需求总数的 %,其中普通一线员工需求5569人,比现有状况提高了45%。
(三)新兴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成为新的热点。未来3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人员需求6655人,占需求总数的%,与现有人员情况相比提高了80%。有%以上岗位需求是普通人员,比现有状况提升了61%。
(四)非公有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旺盛。未来3年非公有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人员需求数9636人,占
到了需求总数的%,45%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五)人员需求年龄趋于年轻化。151家调查企业中,20-30岁人员需求6006人,占需求总数的%,其中有4130人需求分布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等新兴产业中,占60%以上。30-45岁以上需求5028人,其中有3156人需求分布在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中,占%。
三、调查分析结论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三年人才需求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稳步增长。随着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区内企业需求人员12593人,总体增长%。其中:需求专业技术人员3580人,增长30%。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制造业企业需求1053人,增长35%;新能源企业需求1001人,增长33%;新材料企业需求862人,增长31%;其他行业企业
需求664人,增长28%。
(二)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不合理。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方面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精、尖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紧缺,如战略规划、技术负责人、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等;结构方面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少经营、金融、法律、外贸、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战略不明晰;薪酬不具竞争优势、工作氛围欠佳,不能为相关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难以留住人才。
(三)人力资源需求方式发生转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步由管理型向技术型转变。企业对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由管理型占主导,向管理与技术并重,并快速向技术型为主过渡。调查显示:企业目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低于管理人员6个百分点,但未来几年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比管理人员高个百分点,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时,企业
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也体现出了以技术型为主,要求%的管理人员具备高级、中级职称,说明企业对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人才结构变化。调查显示,企业在人才需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又明显地体现出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特点,对职称和学历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反映出,当前企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错位问题,人才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长迅速,说明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专业素质、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这既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人才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提升的需要。
(五)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引进难流失快。虽然近年来我区企业数量倍增,但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
我区内大部分企业仍为中小型企业。知名度和实力都不占优势,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引进难与流失快的困境。不少企业反映,许多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人才、特殊工种的高级技工以及一些先进设备的维护人员,大都要从外地引进,难度非常大,而花费心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时常面临被挖走的风险。
四、滞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高。区内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均未列入工作考核范围,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在人力资源的引进和教育培训、人才的管理和成长平台搭建、人才的人文关怀和薪酬体系的构建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处于空白状态,如在培训方面,未将之作为提升业绩的基础,培训机制空白。部分企业缺乏人才储备与培养意识,没有把目光放远,引进高层次、高技术管理方面人才,也没有对现有人才进行挖掘和培养。
(二)企业对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不足。由于企业规模小,培训场所、培训时间和培训经费难以保证,培训内容多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为了避免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部分用人单位为减少人员成本,仍继续招聘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就业上岗。这种重一般使用,轻挖掘、培养人才,专业人才依靠外部引进的人力计划,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又打击了原有人才的积极性,也是造成中小企业人才流动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才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不高。二是民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层次不高。目前新区
民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数量相对太少,服务形式不能充分满足需求,现有的公开登记的机构中既缺少私营的猎头公司,也缺少中外合资性质的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就服务形式而言,最多的是提供人才信息,提供档案保管等服务。高端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猎头、管理、咨询等业务开展较少。
(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缺乏衔接。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衔接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政策与职能部门的工作之间缺乏衔接。有的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在具体政策执行时遇到了障碍或困难。二是有的政策与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之间缺乏衔接。部分制定的优惠政策重在引进人才,忽视了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挫伤了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才的非正常流失。比如引进的硕士以上人才享受薪酬和购房补贴,现有人才没有相应补贴,产生待遇上的不平衡。三是现有人才政策申报流程繁琐,资金落实周期太长。
五、相关建议
面对企业旺盛的人力资源需求,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新区企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步伐。
(一)加强企业人才供需情况的研究。企业竞争,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情况的研究,及时掌握企业人才总量、结构和分布现状,把握企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对人才需求提供准确预测,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科学性指导意见。建立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预警系统,监测就业环境变化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及时收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区内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信息交流机制和定期发布制度。
(二)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的建设,全面了解掌握我区企业的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建立企业人才资源信息库,及时跟踪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和流动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的日常管理,并及时将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传递给企业;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网络的建设,了解掌握我区招商引资动态以及企业发展变化状况,积极主动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引进、管理、服务等保障工作。
(三)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根据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制订和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所急需的各类紧缺的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通过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人才引进零门槛准入制度等措施,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优惠配套政策。在落户安家、工资福利、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优惠,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四)加快构筑新区高技能人才高地。高技能人才在加快新区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依然是一个薄弱的群体,在抓好一般劳动力培训的同时,更要着力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好载体。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新区企业与本地职业培训机构的对接,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为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畅通渠道。
(五)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的软硬环境。人才总是在流动中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要围绕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改善,进一步优化新区的居住、购物、休闲、娱乐、电信、交通以及入学就医等条件,进一步营造人文氛围,真正把新区建成适合各类人才聚居的新型城区。要积极筹建人才公寓、蓝领公寓,通过政府补贴、优惠价供应等形式,提供给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购买。
第三篇: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银行青年团员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本行团员青年思想状况,东城支行团委组织了有针对性地召开了青年员工座谈会,并走访了网点,听取了部份基层团支部书记和部分团员的意见,对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团员青年思想状况主要存在“三种希望”、“二种倾向”
希望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团员青年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化,更加注重物质条件和个人价值发挥的环境,要求薪酬能合理分配,多劳多配,实现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相当部份的青年对未来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不少团员青年能坚持学习,储备知识,增强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期望上级行能搭建平台,促进员工的交流,二是期望上级行能多开展培训,特别是针对临柜柜员的,提升团员青年的业务素质,三是期望多搞一些文体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业余生活。
团员青年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部分团员青年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容忽视
部分团员青年存在着换工作的倾向。他们思想比较明确,期望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的同时,就考虑到跳槽,特别是一些新入行的研究生、大学生和短期合同工,尚未建立对我行的忠诚度,来农行工作只
是作为一个跳板,或者说是过渡一下,人员的高流动率严重影响到日常业务经营,也对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
存在着混资历的倾向。个别团员青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混混沌沌过日子,对团工作的认识就是搞文体活动,对服务中心、服务业务漠不关心。
二、对做好团员青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思想工作建设,彻底改变观念束缚。
团员青年是我行的生力军和未来,他们的好与坏,关系着农行未来命运的兴衰,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反应机敏。加强团青队伍建设,首要就是要从思想建设入手,构筑青年员工健康的精神支柱,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坚定他们的信念。包括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国情和行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2、搭建平台,增进上下交流沟通。
全行工作重心是业务经营,而团工作的重心应该是搭建平台,创建机会,让青年团员有个展示自已的平台。东城支行团委组织了青年员工座谈会、青年论坛及各类文体活动,应该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些青年思想得到了交流,才能得到了展示,促进了上下交流,为全行人才队伍的培养挖掘。团工作这方面应该大有可为,搭建各类平台,促进上下的交流沟通。
第四篇:职业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县委、县政府:
最近一个时期,老科协教育委员会的几位同志,对我县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调查,现将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基本经验
在县辖区内,公办职业中专和民办职业学校加起来有10多家。公办职业中专有一所,即职业中专,是我县职业教育的主阵地。该校占地12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尚可,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实习实训条件薄弱,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学校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自筹资金搞建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开设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微机应用与维修、商贸、文秘、财经、综合高中等,在校学生740人。
“出口”畅,职教兴。生源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毕业生的升学状况、安臵就业质量,对招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解决“出口”问题,成为县职业中专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出口”促“入口”,成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金乡县职业中专坚持“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拓宽毕业生“出口”。2002年以来,通过对口高职考试,有624人升入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全国20多家知名企业成为县职业中专输送人才的基地。4年来,有1256名学生被安臵到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深圳等城市的大型企业。就业初期,月薪少则1000多元,多者2000----3000 1
元也不在少数,每年为我县赚取近2000万元的劳务收益。
但是目前,我县高中教育阶段职普比例仅为1:9,职业教育的规模太小。除县职业中专外,县区内还有10多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大都缺乏师资和实习实训设备,办学不规范,缺乏政府监管,培训质量无法保障。
二、我县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根据国家要求[济发(2006)19号文件精神]和社会需求,我们认为,我县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存在着较大差距。
第一、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差距。一是整体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仅仅是普通教育的一个补充,没有从全局的、战略的、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职业教育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仅仅把职业教育当作普通教育来办,没有把职业教育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机融合;抓基础教育、抓高考抓得多,抓职业教育抓得少。二是老百姓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才更光彩。到职业学校读书,尽管现在能够就业,但是充其量也是一个工人。我们接触过许多家长,他们都让小孩子上高中,考大学,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成绩考不上大学,还是要硬赶鸭子上架。即便是在现在部分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势下,人们的观念仍没有转变。作为我县“农富县穷”的特殊情况,小富即安思想比较严重,不务实,这与苏南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第二,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职业中专,政府除了保障教师工资外,近几年几乎没有其它的资金投入。职业中专的教职工靠银行贷款和个人集资搞基础建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欠账较多(640万元),无资金购买实习实训设备,难以紧跟市场调整专业设臵,眼看着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不能开设,错失发展良机,整个办学状况仍在低水平上运行,难以办出自己的特色,吸引力较差,招生困难,和其他县市区相比,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第三、农业大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不快,企业不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不多,在本县难以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拉力。调查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职业教育也越发达,职业教育越发达,经济发展也更快。我们要主动改变这种局面,不要因为工业经济用工少,我们就对职业教育没有压力,不要因为群众在舆论上没有施加压力,我们就忽视职业教育。目前全县约有6余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三、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我县是劳动力资源大县,职业教育基础薄弱,人力资源开发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艰巨。如果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2010年实现职普比例1:1,我们在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县的职业教育必须有大的发展。究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我们有以下思考: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近日职业教育又被列入中南海议事日程,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应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臵,应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同等对待,不重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一定要转变,如果不转变这个观念,职业教育就不会发展起来,因为我县的职业教育还处在一个短腿的时期。要认真研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角度,把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大力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要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社会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将使更多的人掌握就业本领。就我县而言,每年近5000名学生参加高考,升本率不到30%,升大率不到50%,一半高中毕业生在无一技之长的情况下步入社会,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更谈不上创业。近两年出现的高考生放弃读大学而去读职校、大学生“回炉”读职校、广东职校限招、苏南地区职普比6:
4、“长三角”“珠三角”年薪十几万难找高级技工、高级技工待遇高于博士生等等,这些现象值得思考,这些情况应该值得大力介绍宣传。
第三、要保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没有资金保证,是办不好职业教育的,因为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成本更高。建设一个专业不仅要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还要配备实习场所和设备,在实习过程中还要耗费材料。考虑到我县财政状况,把大量资金投入职业教育暂时还比较困难,但刚刚出台的《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在财政投
入上,把教育经费作为刚性预算优先保证,……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严格按规定使用,不得随意减免,……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和地方教育附加20%用于职业教育。”这些资金还是可以落实的。另外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来弥补资金缺口。如烟台出台政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更换的各类废旧汽车,全部捐赠给职业学校,那么汽车维修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即可得到满足。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民间社会资本投资发展职业教育,借鉴嘉祥县的经验,能否研究整合教育资源,成立金乡县职教中心,盘活资产,形成合力,做大做强金乡职业教育,这也符合市委[2006]19号文:高中进城,发展优质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县必须成立职业教育中心的要求。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发展劳务经济。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虽然近几年依靠大蒜产业和种植结构调整,富裕了农民,但经济增长点较少,加上我县工业不发达,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到城镇务工,劳务经济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职业教育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职责。按每年转移1万人计,每年可为我县增收1个亿,如果现有剩余劳动力转移50%,每年可增收3个亿。同时,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资金和技术,学习掌握了管理经验,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远的有重庆市合川县,劳务经济占GDP的40%,河南省肥东县,劳务经济占GDP的37.3%,近的有我市的泗水县,外出劳务人
员13万,汶上县9万,梁山县8.4万。梁山县外出务工人员每年有3000人回乡创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调查,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不足1万人。为此应认真研究,建议:建立由教育局、劳动局、人事局、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经常研究职业教育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规范办学行为和培训机构,保证培训质量,办出人民真正满意的职业教育。
第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培训,培养农村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只要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观察报告
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观察报告
诚信的基本概念: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下,人们对诚信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人说,诚信是人的本分;也有人说,诚信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于人类来说有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于不同观点,我做了小部分的调查。
2010年12月18日~2011年1月31日,以网上投票的方式来进行民众对于当今社会诚信的调查。在这期间有68人参与了网上投票,其中21到40岁的人数居多。下面列下了几个例子:
第一,对于对诚信的理解,有大部分人认为诚信就是待人真诚,恪守信言;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表里如一,说到做到。有少部分的人认为诚信就是遵纪守法,完全负责。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人们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64.7%的人认为基本能,但有些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35.3%的人认为能,这是做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并以此为荣;做得到与做不到都无所谓、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个选项基本是没有人选择。这样也说明了一件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是蛮高的。
第三,对于现代社会的诚信度是多少的问题,有64.7%的人认为诚信度为50~70%,有29.4%的人认为诚信度在50%以下,有5.9%的人认为诚信度在70%以上。
第四,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不诚信的威胁时,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维护诚信;当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作弊,94.1%的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有91.2%的人相信诚信是金;有97.1%的人认为他们会在诚信中找到快乐。在投票结果中,大部分的人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我们讲究诚信要从小孩抓起。
最后,关于我们未来社会诚信会怎样有精细的调查。有52.9%认为社会诚信在不断进步,20.6%的人认为可能会退步,17.6%的人认为会跟现在差不多,8.8%的人认为一直在退步。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要更深入地进行检讨并认真的去落实社会的诚信的正义之风。
在医药卫生、服务行业、商业、美容金融、教育、旅游、信息行业、物业管理这些行业里都有着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而中华传统美德在随着人们对利益的注重而流失、由社会不良风气而造成的、缺少宣传和教育、某些人的自我意识太差等等因素造成目前存在不诚信的状况。
当今社会,“三鹿奶粉案”.“学术造假”.“假农药假种子案”等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要建立健全个人的信用体系,加强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高我们的诚信意识。
诚信,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诉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莎士比亚曾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诚信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将“诚信”二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机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人活在社会上,必然存在交流,必然存在摩擦,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诚实坦荡的胸怀,一种处事的真诚,老实和讲信誉。作为一种社会的精神面貌的产物,诚信的纯洁性是不容玷污。我们需要的是坚守诚信的阵地。为了我们的健康发展,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为了诚信的你我,请你诚信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