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的观察报告
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的观察报告
此次观察报告我主要观察了小学生的课堂活动,由以往的经验判断,小学生在课上一般都非常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举手发言;同时,受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在上课时注意力经常容易转移。开展一次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的观察活动,更有利于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能够对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行一定的探讨。
本次观察研究效果评价的标准为以下四点:①课前准备是否充分;②课堂气氛是否活跃;③学生是否积极参与;④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完成程度。
总体而言,在此节语文课上,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只处于一般水平。读课文时,学生都很积极的大声朗读。然而在完成课堂联系时有时气氛比较好,参与的学生较多,效果较好。
我认为上好语文课,要从以下几点:
1.结合学生实际,从兴趣出发,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低,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再加上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易感兴趣;也敢于表现自己,乐于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2.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3.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吸引小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发挥个人特点、风格,尽可能创设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研究—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材料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一、问题的提出
1、传统的课堂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把持课堂,“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严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使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极差。
2、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
3、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改进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参与的深刻性原则。应着眼于实质性的参与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2.参与全面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参与的层次性原则。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去组织参与教学活动。
4.参与的连续性原则。在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从整体设计循序渐进。
三、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
1、师生谈话。包括师生间、学生间的谈话、交流。在参与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合作,围绕着教学目标前进。
2、分组讨论。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了,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以鼓励肯定等。
3、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板演、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与形式。
4、独立探究。学生通过阅读、独立思考、操作和练习等活动进行参与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极少给指导,它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
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教师需做到
1、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增强课堂语言吸引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和易于接受,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实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5、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动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大脑就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能促使各种感官在大脑中形成最佳的心理准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
6、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同时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和实现的实践机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不同的,逐层递进式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使内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学生就能产生好奇,发现问题,从而主动探索问题。
7、注重操作,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板演,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和对新知识的探索去发现和掌握规律。
8、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参与效率。引导学生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决不是放任自流式学习。因为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对问题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解题的思路有时会“中断”,不时会“偏离”轨道。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帮助他们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而且还要加强参与方法的指导。
9、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让学生渴望参与。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学得趣味盎然,参与的热情很高。
10、利用先进教学手段,维系参与热情。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一成不变的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教学手段多样化,将各种
新颖的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更多的注意,使他们对参与学习保持极大的热情。
11、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三篇:如何激发小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李越强 学校的课间活动相对于以教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脑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和放松,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操场上、阳光下锻炼身体,陶冶身心,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能有效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
一、影响课间活动的开展的因素 新的时期,学校的课间活动更应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孩子,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把活动过程还原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突出个性化,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年龄学生的需求和愿望,让课间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开放的、丰富的、流动的生活。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1.安全因素。在课间操活动中教师虽然希望学生都能够动起来,撒欢儿地玩一下,但更害怕他们安全方面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所以课间活动尽量简单、易操作,以安全为重。2.场地狭小。目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多地方小,活动场地更小。全校性开展课间活动有一定难度。3.学校体育器材不齐全。大课间活动的器材不够用,有的班级学生50人共用几条绳子或几个排球,由于活动的器材不足,大部分学生都站着观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4.生活环境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可以一起玩的兄弟姐妹,居住环境又使他们玩伴减少,以至于很多学生不习惯集体性的游戏。电视、电脑、连环画、汽车模型等代替了以前的铁环、陀螺、橡皮筋、沙包„„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游戏的方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的集体意识普遍薄弱,很少有一堆孩子自发地一起玩耍,即使一根跳绳,也有学生不愿与别人共同使用。5.作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却在不断加重,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任务外,还有部分学生要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训练小组的训练,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要应付家长一手操办的各种辅导班、竞赛、考级等,课余时间都被安排了,玩的时间就很少了。
三、走出误区,让课间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应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充分整合阵地优势、师资力量,在快乐理念的指导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积极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课间活动。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规范课间活动设置,创生活动体系,让孩子在开放的环境中快乐生活,全面发展,走一条“小课间,大文章”的素质教育之路。1.小举措、大育人(1)国学经典人人诵。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上学前、放学后、课间十分钟的空中经典通道,兴起一股学习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亲近中华经典、践行中华经典的热潮。开展“每日一句经典”学习活动、经典考级活动、集体诵读经典比赛、咏唱经典比赛等活动,丰富“学模范诵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的内容,营造人人爱经典、班班读经典的氛围,让经典浸润童年,滋养生命。(2)兴趣活动人人练。推行“快乐星期五”,对“日课”设置进行了调整,将每周五下午全部调整为活动类课程,包括班队课、书法课和棋类课。此外,加强校园青少年宫建设,组建篮球队、舞蹈组、合唱队、腰鼓队、鼓号队、乐器队、围棋等兴趣班。参加活动的学生采用自愿报名与班主任推荐、辅导教师选拔相结合,参加的对象可轮换,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3)生活实践人人做。挖掘整合当地、本社区教学资源,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创建学习的平台。比较有特色的少先队活动有:以亲情教育、情商训练为载体的“心手相牵”;以国防、消防教育、体验军人气质为主题的“少年军校”;道德银行、绿色银行、爱心银行三个分行立体运作的“红领巾银行”„„这些富有时代性、主题性、地方性的德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优势,以现实生活为教材,以班队活动为载体,运用生活资源,探索出一条少先队活动运作模式。(4)快乐心情天天有: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以少先队为抓手,班主任(辅导员)为主力,任课教师为辅助,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开展课间“心灵舒吧——诉说与倾听”,师生交融促进了学生的应对能力,分层辅导降低了学习焦虑,多元评价带给了学生的自信。此外,课间十分钟播放优雅的中外经典乐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让学生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2.小场地,大活动(1)体育大课间,阳光一小时。根据学校活动场地偏小的问题,改革课程设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加了下午大课间操,增设体活课,创新活动项目,开展了呼啦圈、跳长绳、跳绳、踢毽子、围棋、象棋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打造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2)巧用一条绳,人人精气神。跳绳活动简易可行,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人人能参与,可锻炼体质,提高学生全身协调性、灵活性。因地制宜,每周每年段从体育课中排出一节指导跳绳,冬季每天要求学生课外用30分钟进行跳绳锻炼,每周安排1-2次早操为全校跳绳时间,每学年结合体育节举行人人参与全校跳绳比赛,逐渐养成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形成学校体育锻炼传统项目。(3)好声音,我的歌我的梦。利用活动课、课间操,充分利用操场舞台,开展“好声音”选拔活动,形式有班集体合唱与个人或小组合独唱两大部分,活动旨在让全校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拥有自己的舞台,并尽显个性风采。同时邀请家长担任嘉宾评委,一同走进孩子们的歌声中,一起享受歌唱、感受校园蓬勃的朝气,让孩子们在愉快歌声中将放飞梦想、快乐成长。3.小时段,建制度(1)加强班主任对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班主任就是一班之魂。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在班主任身上是理之所必然。班主任老师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注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2)建立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把课间安全与星级班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红领巾安检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又由于课间安全与星级班级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采用安检小组轮岗制,还可以渐次培养更多的有较高素质的“安全少年”。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是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是班主任“安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伸。
三、对策与建议 1.进行课间活动重要性的教育,加强学生对课间活动的认识 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示课间时愿意到教室外面活动,但仍有少数学生利用课间学习或在教室中做其他活动。课间活动是对小学生一堂课四十分钟下来的调节,到室外活动,学生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得到充足的氧气,舒展自己的筋骨,更重要的是,通过健康的体育活动使大脑得到休息。而现在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加强对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增加学生对课间活动的认识,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间活动中去。2.开发新的游戏类型,增加游戏的益智性和教育性 小学生的课间游戏种类确实很多,但大多数游戏不安全因素过多而且缺乏益智性,这种课间游戏情况是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有效的课间活动应该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大脑得到休息,而且要增长学生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好的课间活动应该是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任由学生追逐打闹,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校园安全事故。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课间活动小组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会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而且会选择与四个及四个以上的小伙伴们玩耍,这说明小学生通常具有自己的活动群体。如果我们根据各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课间活动小组,同时小组内发展相关的负责人,这样的话会使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变得更加有序。4.增加游戏器具,为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创造条件 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缺少游戏器材,限制了他们的课间活动。因此,如果想要丰富和完善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就必须配备齐全的游戏器材,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根据班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游戏活动的类型在班上设置一个游戏活动的器材区,并安排负责人轮流看管这些活动器材,保证学生的课间活动用具。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情况在很多方面都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游戏中不安全因素过多,游戏器具缺乏等局限。我们要让课间活动充满魅力让学生喜欢。充满魅力的课间活动不仅把孩子们从教室里解放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增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感情。因此,我们大队、中队辅导员更要主动参与,多方联手,才能建设积极向上、愉悦生动、富有时代气息课间活动。(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实验小学)
第四篇: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新doc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子洲二中 马 欢
在新课程体系中,历史课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做法。
一、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教材,为学生创设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使学生由原来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因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导入教学生动,手法多样,材料的选择注重趣味性,结课注意艺术性。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局限于教材,信息是有限的,手段也是有限的,必然限制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空间。但当我们一旦突破教材的框框,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无论是教学信息、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等都有有限变为无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二、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家庭困难、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爱护他们,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热爱老师,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进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要及时地表扬他们,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贴心人,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体谅孩子学习的难处,不要一碰到学生犯错误时就骂他们,而应把学生做错的题随时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和发生不同见解,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教学。教学历来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效果好与坏的两个不可缺少因素,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如手一招、眼一看,学生都能心领神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使教师得心应手地教学。
三、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计算机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工作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为创新教育开辟了道路。计算机媒体突破了口语、文字单项传统教学的界限,使口语、文字、声像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认识对象,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能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计算机的某些特殊功能如:闪烁、变色、声光同步的动画画面,扩大或缩小某一点,拉长或缩写某个句子等,能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我是比较爱是用电脑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板书时间。
四、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参与差异课堂教学的愿望和实际参与情况是不同的,这是很正常的。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几个成绩好、性格外向的学生的舞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无过错原则”,即不批评,多表扬、多鼓励,不让任何一个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对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活动中做得比较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兴趣;对在活动中做得不太好的学生给予理解、宽容、给予机会,培养其信心,而不是因为其回答错误就板起脸训人。当一个学生因受到老师的中肯的评价和鼓励而产生成就感时,就会对政治课学习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五、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以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
学的积极性
马
欢
子洲二中
2013年6月22
日
第五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英语阅读课课堂观察报告
----宜昌外校 万金桥
枝江英杰学校的熊翠娥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阅读课,我选择了从教师教学这一维度来观察这节课。在这一维度不同的视角中,我各选取了一个观察点。下面,我就从各观察点的所观、所思阐述如下:
第一,在教师的教学环节中,熊老师成功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首先,有效地调控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warming up环节中,熊老师从自己热爱运动入手,利用分小组,既复习了知识,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的环节设置中,当新知识被呈现出来后,老师巧妙的设置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勇于用目标语言表达自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新单词的教学还是句型的感知,周老师都没有将它们从文章中剥离开来单独教学,而是通过具体的图片、情境呈现,使学生展开联想,形象地去记忆。其实在正式阅读文章之前,学生已对本课的重点句型做到了心中有数。进入while-reading后,通过新词汇的处理、skiming,scanning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内容由易到难,时间的分配也较合理,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值得一提的是,周老师非常注重阅读策略的教学,在skimming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这个任务之后,再让学生做2c,并朗读。在此基础上,再作了一个简单的对文中人物的体育用品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复述文章,这是本堂课的输出部分,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在复述过程中灵活运用英语。Post-reading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对于本小组在这节课中所获得的体育用品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加强。更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周老师的情感目标—愉快地合作学习与运动,就这样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印象深刻。
其次,课堂教学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呈现合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熊老师始终保持着热情、自然的教态,课堂用语浅显易懂,能够清晰地表达教学指令,展示的课件和板书也从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第二,从教师的提问及解决方式视角看,熊老师做到了问题设计层次化,解决方式多样化,理答方式科学化。在导入环节中,熊老师多数运用简单的一般疑问句来提问,学生能从yesno的回答中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意义,了解本课的内容。此时的问题多为判断、理解性质,学生的回答多为集体作答,而教师的理答方式多为表示认可。在阅读环节中,问题的性质升级为理解并运用,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把信息经过加工来解决一些问题,如回答WH questions,此时学生的回答为个体居多,而教师则出现了追问,重复问题等对应方式,不管如何,值得肯定的是,熊老师对学生回答以鼓励为主,能用“good,well done,you are so clever”等评价语进行称赞、表扬。
第三,从学生的活动视角分析,本堂课的学生学习方式更多的融合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老师授课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倾听讲课,并在每一个指令下达后做相关的练习和准备,比如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irwork, retell等活动,在阅读部分也能够及时完成2c等练习;同时也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或给予他人帮助。
第四,从师生互动的角度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融洽而和谐的,师生、生生、师班之间的互动都体现在了整个教学活动中。对于不同性质的问题和不同情况的过渡,熊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互动,推进教学进程。
第五,从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这一维度分析,无疑熊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回答出现的错误是少量的,从这里也可以反映出她的教学是有效的。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宽容学生的错误时不可原谅的。”今天,在熊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对于学生的错误,她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能及时鼓励,积极引导,适时地给予学生帮助,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在聆听精彩课堂的同时关注细节,观察思考,是一种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熊老师的课中,我体会到了熊老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细节到位,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精准。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无疑我的所观,所思是浅显的、粗糙的、是有待于进一步剖析的,但通过观摩如此生动的阅读课堂,并完成这样一份报告确实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