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古诗两首导学案
5《古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学习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学习准备
回宫格本
学习时间
两课时
课前(两个课时共用)
学案自学
第一课时使用:
(一)初读课文《题西林壁》。
1、读正确、流利。
(二)、自读课文,理解诗题、诗意。
1.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标注。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再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5、理解后两句。
a、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b、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6、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使用:
学习《游山西村》
(一)整体感知
1、认会“腊、浑、豚” 并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的蓝线内。会写“莫、腊、浑、疑。”
2、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
3、自由吟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二)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
2、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方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说说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课中(第一课时)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二、小组合作
(一)初读课文
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组内轮流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5、理解后两句。
a、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b、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6、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班级展示:
1、展示展示读课文。
2、展示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3、展示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4、展示古诗背诵。
四、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五、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六、达标测评
课中(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
学习《游山西村》
(一)整体感知
1、组内交流生字。
2、组内交流读读诗题的大概意思。
3、组内轮流吟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二)试讲诗意
1、试着串讲诗意。
2、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方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说说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二、班级展示
1、展示生字词。
2、展示读课文
3、展示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4、展示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5、展示古诗背诵。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达标测评
一、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书写,题写。
C.古指额头。
2、只缘身在此山中
A.因由,原因。
B.沿,顺着。
C.边。
D.因为。
3、山重水复疑无路
A.不信,因不信而猜度。
B.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C.以为,怀疑。
二、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是代诗人所写。前两句,后两句。
2、《游山西村》是代诗人所写。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山重”对“”,“水复”对“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疑无路”对“” 课后
第二篇:古诗两首导学案
语S版三年级上册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归心似箭、轻松愉快的心情。
4、默写古诗。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一、字词预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认真拼读三遍。()()()()()()
诗 帝 岸 绝 鸣 翠()()()()()()
窗 含 岭 泊 吴 船()()
辞 啼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看拼音,写词语。
Shīgē
jué duì
cuì niǎo
chuāng hu()()()()
四、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还()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两岸猿声啼.不住.
。啼:_________ 住:_____________
2、窗含西岭千秋雪。... 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2.解决生字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
三、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1.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
2.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
四、积少成多、学以致用。
1、默写《早发白帝城》
2、收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
第三课时
绝句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绝句》,认识诗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读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与热爱。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3、教师小结导入:李白归心似箭,两岸风景如画,他却无心欣赏,真是可惜。今天,老师要好好地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书课题:《绝句》。
5、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2、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3、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柳”“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
三、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四、积少成多、学以致用。
(1)请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在采集本上。
(2)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
(3)背给大家听,看谁背的好。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松、愉悦)绝句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迷人、壮观)
第三篇:5古诗三首导学案
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一、课前预习:
1、我要将古诗多读几次,并了解这些字的正确读音。
一水间()
数重山()
照我还()
2、我认识了诗人王安石:
3、我要将本课的生字多写几次。并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1、我来解题:《泊船瓜洲》
2、你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关系吗?
3、诗人所在的瓜洲与他的故乡钟山是近还是远?为什么?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4、你怎么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字说明了什么?
5、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检测反馈:
1、解释词语意思:
一水间:
数重山:
照我还:
2、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以换成:()、()、()等字,但“绿”字更加传神,“绿”字更让我们想象到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我还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
(1)、红杏枝头春意()。(旺、闹、浓)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5、《古诗词三首—秋思》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秋思》,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我能通过注释、查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
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的思乡之情。
一、课前预习:
1、我要将古诗多读几次,并了解这些字的正确读音。
意万重(zhòng chóng)
行(xíng háng)人
临(líng lín)发(fā fà)
2、我认识了诗人张籍:
3、我要将本课的生字多写几次。并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1、我来解题:《秋思》
2、你能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吗?
3、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揣摩表达情感的方式。
(1)想一想诗人在洛阳城里还看到了哪些秋天的景象?
(2)他要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他会写些什么呢?(3)
(3)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
三、检测反馈:
1、细细地品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王安石评价《秋思》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请找出来抄一抄。
5、《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学习目标
1、我能字正腔圆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我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了解古典诗词的特殊韵味。
3、我能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学习重、难点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念之情。
一、课前预习:
1、我能正确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2、课前先知道:
《长相思》是一首词。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quâ)。词的调子名称叫作“词牌”,“长相思”就是词牌名。
二、合作探究:
1、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的意思。
2、朗读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3、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巧妙地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4、三、检测反馈:
1、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读读背背想想,完成下列作业。(1)《泊船瓜洲》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秋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3)《长相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下列诗句也表达了浓浓的乡愁,写一写诗人的乡愁是由什么事物引发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第四篇:3、古诗两首山行导学案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法指导:
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学法指导:
阅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预习指导:
诵读古诗,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理解本课生词,收集有关写春的古诗。目标导入:
1、同学们你还记得哪些写春的古诗,作者是谁?
2、通过课前预习,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山行》这首诗吗? 导学过程:
一、学习板块
(一)板块一 自主学习: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从景色入手,了解古诗主要写什么.]
展示交流:
1、生字自学情况
2、课文朗读情况
3、指名读课文。
4、回答问题
二、学习板块
(二)板块二 学习引导:
1、生字新词意思
2、了解词语大意
3、试着说说诗句大意 展示交流:
1、理解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诗意。
(1)为什么称为“寒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3)读第二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4)、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5)、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
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板块三:小组合作学习
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请用“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仿佛让我看到了()”或“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句式说话。
3.展示交流
板块四: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四、达标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2、练习背诵古诗.3、填空:《山行》中写远景的两句是
;
写近景的两句是
;全诗写到的景物有,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五、总结提升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你和杜爷爷一起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导学反思: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导学案
育才二小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2、古诗两首课型:新授
课时数:2
上课时间:主备人
执教:学案教案
一、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通诗句,疏通词句。初读古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结合注释和诗句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书,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咏柳》中柳树具有_______特点。
《春日》讲的是作者在春日浏览,看到_______。
4、细读诗句,深入思考。
《咏柳》的一、二句分别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让我们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顾全诗,总结提升。
《咏柳》,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____的描写,歌颂_____,赞美大自然呈现的_____。
《春日》,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也点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头。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明》,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春色。
7、诗情画意。
选择其中的一首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课后反思: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后,课堂汇报时学生仍然说不好,导学案还要再细致些,要求再明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