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聋校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的探究》方案
《在聋校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的探究》
实 施 方 案
任城区聋童学校
2012年 5 月18日
《在聋校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的探究》
实 施 方 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聋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在聋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还在于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上。由于聋生掌握人类有声语言方面遇到的障碍,无法把有声语言作为学习的工具加以有效地运用,这就给他们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找出一种较好的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汉语言学习方法,使聋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较好的掌握汉语,看懂报纸、杂志等书面材料,能够把汉语作为一种工具,为学习其它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件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事情。本实验如能获得成功,则对于指导聋生学习语言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研究学习与掌握汉语的一般规律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一直是聋校教师很困扰的问题,我在普小听课时,看到课堂上经常用到多种教学,而且效果很好,我就尝试在三年级也使用多种教学,为了更加完善此教学方法在本班的使用,本次提出《在聋校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的探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课题的实施探索出有效地进行语言康复的方法,优化聋校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还可以使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好成绩。
二、课题的界定
聋校教学: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听力残疾。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分为聋和重听两种。聋校教学指的是对有听力残疾的儿童在学校进行的各门学科的教学。
语言康复训练:
聋儿除了听力受损,大脑和发音器官都发育正常,具备语言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把握好聋儿学前语言康复训练及学龄语言训练两个重要阶段,最大限度地形成他们的听觉语言能力。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现状及方法:
意指在了解当前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提高聋儿的听觉语言能力。体现了以聋童的发展为本,引导聋童融入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三、实验预期成果及意义
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为:能够熟练掌握交际用的手势语,同时确实具有较强的书面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部分听力与口语好的学生能兼顾到口语的发展。
成果目标:
一级目标:聋生能够熟练掌握与运用常用的书面语,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能够写出通顺的一段话,同时具有自主学习、主动表达的意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水平达到较高的程
度。
二级目标:大部分聋生能够熟练使用手势语,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口语能力。
四、理论假设
本实验假设聋生学习汉语的本质实际上是学习第二语言(其第一语言为手势语),因此为了帮助聋生学习和掌握汉语,有必要根据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与手段,摒弃目前聋语文教学中片面采用普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观念和片面推行纯口语教学法的做法,淡化某些对学习和掌握语言效果不显著的内容(如看话练习、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等),代之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化、场景式的语言训练方法,使聋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学会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方法。因此本实验大大加强了手势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生动形象的手势语辅助教学,同时不放弃某些听力及口语能力较强学生的口语训练,采用先进的综合教学手段,力图使学生的汉语表达和运用能力在实际效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实验对象是任城聋校四年级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摸底考试等均化处理后,随机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采用前后测试等组织设计形式,整个实验控制在自然情景中进行。
2、研究方法
⑴、采用生活教育原则,加强场景式的语言训练
在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定的生活场景,结合日常生活,引导聋生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表达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的不同感受及自身的各种需要,使语言训练与具体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以便提高聋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扩大聋生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频率,“用中学,学中用,边用边学,边学边用”,努力提高聋生实际语言表达的能力。
⑵、自主学习原则。
在实验中期应逐步培养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主动表达、主动交流的能力,努力促使聋生逐步养成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下来的习惯(小日记),充分发挥语言的实用功能,使聋生乐于运用书面语言与人交流及表达自身的各种需要。
⑶、贯彻素质教育原则,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注意运用现今先进高效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努力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语言的综合效率。
六、实验步骤
整个实验按照“整体设计、专题落实、重点突破、分布实施,及时调节,逐步深入”的策略组织实施.实验周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2012.03 — 2012.08 制定实施方案、理论学习
实施阶段: 2012.09 — 2013.09细化研究课题,全面展开 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形式主要有研究报告、典型教案、录像、课件 论文等,并做好阶段性报告。
总结评价阶段:2013.09— 2014.02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有教案、计划、阶段实验报告、教学随笔、课后笔记、专题评论、测试题及测试结果报告等;、论文:专题论文、其他论文。
八、实验组织与保障
(1)、学校制定教研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研究,能够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的投入。
(2)、本课题研究采用合作研究,分工负责的方法,定期完成每项任务。
(3)、定期召集研究人员制定研究进程,讨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共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前期工作,布置安排下一步工作
任城区聋童学校课题组
2012年5月18日
第二篇:《聋儿言语康复教学工作探究》(储昭生)
2013安庆市聋儿康复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聋儿言语康复教学工作探究
潜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储昭生
摘 要:聋儿言语康复训练一直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让聋儿能听会说需要用关爱和良好的环境来激励,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究创新的应用型教学方法。根据医教结合的聋儿康复理念,结合听觉、言语训练的方法和手语等示范辅助手段,在聋儿康复教育中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聋儿言语康复训练 学语环境 激励 手语 医教结合
聋儿言语康复学是集耳科学、听力学、电声学、心理学、语言病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聋儿言语康复训练不仅需要语训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奉献精神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造科学的语言训练方法。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一直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近些年来,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的专家以及一线从事语训工作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前段的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有残余听力的学前听障儿童尽早地进行听力补偿,并对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实践证明,这些孩子回归主流社会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越早干预的,回归主流的可能性越大,康复的效果也越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更显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康复成功,让聋儿能听会说并回归主流社会,是聋儿及其家长梦寐以求的夙愿,是广大聋儿康复工作者竭尽全力不懈追求的奋斗梦想。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用爱创造良好学语环境。
语言是在一定环境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聋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和心理有关,爱的环境能激发聋儿的语言行为,激发聋儿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聋儿与正常儿童一样对周围生活充满新鲜感、好奇感,并同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们若能以正常心态对待聋儿、尊重聋儿,关心关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参与他们的活动,聋儿就乐意参与、乐于交流。
自从与听障孩子们朝夕相处以来,在教给他们各种知识的同时,一点一滴地感受到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看着他们一天天变得懂事、一天天快乐成长,心中时时涌动着对生活的感动和激情,学习上我努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生活中我和孩子们更是情同父子,每天都有温馨的小故事。聋儿开口说第一句话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必须要用科学的指导方法和爱的感化激发聋儿说话的欲望,提供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学语环境。孩子们能开口说话,给了我们充分的信心,只要我们全身心的爱着他们,不放弃,不气馁,就没有孩子们做不到的事。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了聋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造了说话的情景,只要我们注意挖掘聋儿的全部活动,可以作为学习发展语言的“教材”,结合生活和聋儿心理,引导、教说聋儿所看到的新鲜事物,或有目的的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他们边玩边说,发展聋儿语言,开拓思维,发展想象力。
平等和谐的环境能激发聋儿的语言行为,当聋儿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可以亲切地把他要表达的意思用简单明了的话重复一遍,鼓励他们用语言与同伴游戏玩耍,用语言和身边亲人及教师多交流,细心观察,随时指导聋儿的语言,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巩固和强化学得的语言,在充满乐趣和爱的环境中让聋儿学习和发展语言,并引导他们礼貌用语,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也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能力及与伙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二、语训教学。
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指导下,研究聋儿言语康复训练其一般过程如下:首先,制定相应的案例和主要措施;其次,根据实际完善教学模式并总结出适合聋儿语言康复策略;再次,按照已经总结出的策略方法,完成一个教学循环,总结成果。
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形式短小、言简意明、顺口易学的儿歌、趣味合作游戏、反映聋儿生活思想感情的故事等方式教学,聋儿拥有快乐的情绪,就会拥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去探究环境、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发展智力。因此,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快乐学习氛围、鼓励每一名学生,让聋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他们能够轻松自如地掌握课堂内容,而且纠正孩子在语言学习中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及时评价,鼓励坚持,有效的提高聋儿的会话水平,提高沟通与交往能力。
语训教学中注重在现有听力基础上,对聋儿进行听觉训练,让其通过后天学习获得感知声音的能力,尤其是感知言语声的能力。从中综合地、协调地调动其他一切能力,使听觉能力经过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和听觉识别,最后发展到听觉理解水平。在听觉技能训练中,主要采用分解式听觉技能训练和综合式听觉技能训练两种方法。其中综合式听觉技能训练以聋儿交往活动为主线进行。训练时,要求聋儿快速进行听觉处理,迅速实现音义联结,形成听觉理解,进行口语交流。如儿歌《小手爬》(改编):“小手爬,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头发上;小手爬,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小脚上;„„”教师可以根据聋儿对肢体五官的掌握情况进行。让聋儿在说儿歌的过程中,也能够听明白教师的指令“爬到××上”,形成听觉警惕,做出相应的动作。
科学的语言训练包括很多内容,但建立聋儿的声音和语言意义而言,语言训练教学发声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语训发声方法问题已
成为制约聋儿语言康复训练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作为一门科学,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必须从言语呼吸、语言发声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结合实际不断改进,才能提高语训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和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正确引导和影响聋儿家长,才能使聋儿语训取得突破性发展。语训发声不仅仅是要表达思想、情绪、愿望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还要给接受者提供声音标准和样板,使声音接受者能够学会说话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重复,其中既有教与学之间的反馈,也有聋儿发声的自我反馈,语训发声要求圆润响亮、吐字清晰准确、送音集中持久,在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以及发声力度、爆破、摩擦和共振腔的不同开合程度等方面都要配合聋儿特点。例如许多聋儿在说话时,响度不是过强就是过弱,响度异常不仅影响发音功能的正常发挥,长此以往还会使声带产生小结或息肉,从而造成器质性病变,言语矫治中的响度训练包括增加响度、降低响度和增加响度变化训练。如儿歌“我是一只小猫,小猫喵喵喵(小声)。我是一只大猫,大猫喵喵喵(大声)。我是一只小狗,小狗长大啦,汪汪汪汪汪(逐渐增大响度)„„”通过声音大小和渐变的模仿让聋儿得到响度的练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语言康复训练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自身的差异性,如听力补偿的效果,自身生理的缺陷(下颌松弛、咬肌肌力不够、唇不能完成园展唇运动,舌不能自如运动等),自身认知水平的高低等必然导致聋孩子在课堂上的语言康复效果存在差异,有些聋孩子仅在课堂上必然“不饱”,这时个别化康复训练需要及时跟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该聋孩子的个别化康复方案,对其进行个别化康复训练,以巩固该聋孩子的语言康复水平。根据聋儿的特点因材施教,并多给他们讲说小人书、故事等,让聋儿受到良好的语言刺激。
聋儿在接受语言康复训练期间对正常人的依赖性很强,聋孩子需要在正常人的提醒与督促下来完成言语康复训练,在学校里,老师就是聋孩子的依靠对象,那么在家怎么办?家长们必须充分发挥作用,根据训
练材料内容以及孩子已有的语言水平巩固聋孩子的语言康复训练。聋儿是在教师与家长共同的努力下来完成语言康复训练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聋孩子语言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作为教师而言,除了尽职尽责地在校开展语训工作外还需将聋孩子的语言康复情况及时向孩子的家长反馈,指导孩子的家长及时做好家庭康复。作为聋孩子的家长,应该树立起对聋孩子康复的信念,积极地配合教师给还孩子做好家庭康复工作。只有这样,聋孩子的康复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三、手语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聋儿学语是从看、听和模仿开始的,聋儿因听力受损,可以边说边结合看话,加表情、动作演示等,积极引导,注意示范,语速要适当,吐字清晰,可夸大口型,让他们看清口型、舌位的变化,便于聋儿的模仿。其中手语是聋儿自幼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习得的第一语言,符合聋儿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科学规范的手语可以促进口语与书面语的学习,但手语对主流语言的学习也表现出强烈的干扰,只有处理好手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关系,三者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聋人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的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形象性,手语代表着所有儿童在语言形成之前对世界的认知习惯,直接从视觉上来认知世界,即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是形象的事物,然后才是抽象的动作。手语没有固定的语序排列规则,比汉语句子要松散得多,这样原始而质朴的思维认知方式虽然在手语当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将其直接套用到主流语言中就会闹“我灯开。”“他糖买。”之类的笑话。但是单纯用手来“思维”,对抽象事物的把握是缺乏能力的,而且不利于融入和适应社会,只有将手语结合主流语言才可能达到更高的思维水平,对主流语言掌握得越好,感知经验越丰富,思维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如何以科学规范的手语来促进口语训练,以发展主流
语言能力为目的,以规范系统的手语为辅助手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聋人运用语言的水平。
四、医教结合。
教师乃传其道解惑者也,然而从事一线的语言康复训练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这时的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道解惑了,还需要充当一个做“医生”的角色,很多的聋孩子之所以不能正确地构音,是因为他们对发音的部位和发音的方式把握不好,更有些是对唇、舌、下颌的运动无法控制,这时需要教师充当“医生”的角色,借助辅助工具,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构音方式方法,以达到聋孩子正确构音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教结合的内涵更为明确,而且外延不断扩展。目前聋儿康复中的医学康复已不仅仅局限在对聋儿进行听力补偿或重建上,康复教育工作者除了承担聋儿教育康复的任务之外,还要承担聋儿医学康复的任务,如听觉康复、言语矫治等。“医教结合”是国际上聋儿康复中的主导理念,是聋儿康复教育的立身之本。离开医教结合理念,聋儿康复教育的方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在集体康复教育、个别化康复还是家庭康复中,处处体现医教结合的精神,这样,聋儿康复才能事半功倍。
通过配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电子耳蜗,对聋儿的听力进行补偿或重建,然后通过听觉康复、言语矫治促进聋儿整体听觉言语功能的恢复与发展,使他们能自然、舒适地发音,并尽可能准确地构音,为学说话奠定基础。聋儿康复中的教育康复是:遵循聋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每个聋儿的自身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促进聋儿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聋儿康复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已获得了许多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创设聋儿语训班过程中,十分注重从理论上对聋儿康复教育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将其中优秀的康复教育经验与现代康复理念相结合。
结束语:
聋儿言语康复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并不是光教师一人就能完成的,只有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才能做好。聋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正常地进行语言交流是一个很大的不幸,但是目前社会各界正在努力地探索研究语言康复,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实践证明我们一直努力从事的语言康复实践工作是有效的,让我们的聋孩子开口说话已经不是“铁树开花了”,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大家努力的方向,比如据调查表明,我国14岁以下的聋儿有171万,其中学龄前儿童74万,而且农村的人数远比城市的孩子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聋孩子在学龄前无法被送到专门的语言康复机构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学前段的聋孩子语言康复已经相对成熟,而学龄段聋孩子的康复还正在探究中,这对从事聋孩子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龄段聋孩子的语言康复工作将有一个新的突破,再上更高一个台阶。另外,聋儿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还需探索为聋儿后续教育提供方法,为聋人融入主流社会提供和谐环境。
言语康复“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只要有好的康复条件和教育手段,只要有特教工作者和家长的投入与配合,聋儿康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宋彩霞.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的语训教学发声[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01):53-55 [2] 黄年春,刘玲琍,李静.浅谈游戏在聋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9(z1):88-89 [3] 王常娥,刘金玲.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聋儿的语言[J].现代康复,2001,5(08):93-93
[4] 孙喜斌,郭占东..聋幼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J].现代康复,1999,3(11):1288-1291 [5] 郑璇.浅论手语对聋儿主流语言学习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02):51-53 [6] 龙墨,黄鸿雁.人工耳蜗入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2,10(4):238-240
(此论文在“2013年安庆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第三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探究
摘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因此,特殊教育要抓住有利时机,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媒体,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本文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及性能与聋生接受优势分析,阐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教和聋生学的种种优势,从而希望能够提高聋校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整合,推动特殊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聋校课堂教学;应用;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国际上新近崛起的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它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为一身,完美诠释教育多媒体化沿袭几百年的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陈旧教学模式进行一场突破性革命。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业已悄然的走进了特教学校,走进了聋校课堂。在聋校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宜、恰当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补偿聋生的部分生理缺陷,发挥聋生以目代耳、长于形象思维、感知外界事物的特点,开通与教师的交流渠道,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提高聋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聋生跨越了听的障碍,有效的改善了聋生的学习困难,激发聋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给聋校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及性能与聋生接受优势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开发出的教学系统,汇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以及计算机等功能于一体,它的方便、人性、多元化的设计,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间多方位、多角度的对话,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普通学校使用中,有不少教师提出,白板适合40人以下的小班使用。在班额小的情况下,师生、生生互动比较方便,可以充分发挥白板的互动功能。如果在40人以上的大班中使用,师生、生生互动困难,不仅很难发挥白板的互动功能,而且由于白板尺寸的限制,坐在后排的学生不容易看清楚白板呈现的教学内容。在特殊教育学校,《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等相关文件中规定,特殊学校的班额以10-14人为宜。小班化的体制,造就了在聋校课堂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起来说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以下两个特点与聋生生理息息相关: 一方面,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强大的信息展示功能,不仅可以展示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教学需要的知识,而且还具有书写和绘画功能,能够实现硬笔、毛笔、水彩笔、荧光笔等书写功能的转换,对书写内容执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构造成一个大屏幕、多维度、节奏紧凑、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扩大了课堂容量,能吸引聋生注意力,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因为聋生主要靠尚完好的感受器官(主要是视觉)感知客观世界,由于其感知活动在
质和量上都受到了局限,因而所获得的感性知识就比较贫乏、杂乱和浮浅;缺少语言使聋哑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主要借助于形象和动作进行思维;能完成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颇为简单,较难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所以想方设法实施缺陷补偿就成为聋生接受知识的重要手段。所谓补偿,就是依靠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充分发展和利用尚完好的其他器官来形成新的神经联系,替代已丧失的听觉功能,克服或减轻聋哑所造成的心理活动障碍,使其身心得到尽可能高水平的发展。补偿过程主要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中,专门组织的特殊教育手段具有决定性作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一方面尽量为聋哑儿童提供了认识范围,丰富了他们的感性材料,发展了他们的感官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特殊途径使他们掌握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以便与教师一般的思想交流,打破了师生交流障碍,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与词汇结合统一起来,将他们的思维纳入以语言为基础的轨道,促使其向语言逻辑思维转化。所以说电子白板强大的信息展示功能,给聋生带来更多的信任与信心。
另一方面,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较强的交互控制功能,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较好的素材,这些素材会使聋生一目了然,身临其境,激发了聋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了说写能力。聋生的言语表达不同于正常儿童,聋生言语的实质就是书面语(还包括含糊不清的口语)。它的形成过程与健全儿童也不同:先口语后书面语是健全儿童言语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聋生,由于听力缺陷,不能适时地形成口语,一般要到入学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口语和书面语,造成了口语和书面语同时学的特点,这就说明聋生书面语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聋生毕业后的就业、社会生存将是极其分散的个体,使用语言文字与社会群体的沟通成了他们赖以社会生存的重要条件。交互式白板的交互控制功能为聋生的书面语学习提供了最大便利,每个聋生都可以利用电子批注、电子白板展示、互动自己的想法,扩大了书面语的适用范围,使聋生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尤其是发达的视觉功能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乐于探究、展开讨论、勇于互动交流、提高授课质量,从而提高聋生的表达力(书面语)。形象是聋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语言文字和形象紧密结合是聋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当他们阅读语言文字时,头脑中便会浮现出事物的形象,就容易读懂;他们见到这一事物形象时,能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达出来,这就逐渐形成了语言文字能力。基于这一点,交互式白板采用情境演示来教学,通过情境演示,将抽象的、深奥的、与聋生实际生活较远的知识变成具体的、浅显的、贴近聋生生活的内容,最大限度补偿了聋生缺陷。这样,不但能帮助聋生理解所学的内容,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产生好奇心,而且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使其处在积极思维状态,使聋生真正感受到更多的平等与尊重。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优势
1.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呈现适合聋生接受的教学信息,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减轻教师备课任务。
对于聋校教师而言,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在讲授过程中由于手语的局限性,师生双向交流少,课件在演示过程中聋生参与较少,仅仅起到放映功能。而用白板 2
技术制作的“课件”,在应用软件或操作界面中开启标注功能,对原来的文档运用圈点勾画法批注,借助手语展开详细的讲解,极大的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方便。根据聋生差异的需要,教师随时可以拿起电子感应笔直接在白板上书写,照顾不同层次的聋生,随即调整教学计划,弥补教案漏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教施法。同时,教师可以自由地在课堂上把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教学中,保存白板上书写的内容,让聋生便于交流和记忆,起到举一反三。在聋校数学课上常用的平移、旋转、量角等等操作功能,利用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复杂的操作过程在这里太方便了,以往要实现这样的交互功能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通过各种技术处理来实现,而白板不需要去考虑如何实现这些交互,只要设计好如何用好这些交互功能。资源库中大量的信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聋生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地添加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也可以有条不紊、不限次数地随时调取,提高了备课和授课的效率。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资源和资料的共享和重复使用,从而总结出每堂课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记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教学的设计上,也就是真正落实“施教”。
2.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便于聋校教师灵活高效地实施教学过程。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例如,授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白板就有很强的优势。在复习导入方面,为了让聋生理解体积单位,设计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直观图示暨各自特点,利用白板形象生动的展现,聋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图1所示〕
图
1在情景创设方面,为了便于聋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导入,需要在课堂上展示相当多的图形,而以前的PPT固然能展示各种漂亮图案,却不能很好地帮助聋生分析图形的特性,尤其是计算方法与图形组成部分等关系,没有形象的动画效果,不能充分调动聋生的积极性,白板则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聋生一个情境,图片直接从背景库里拖出,聋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情境的氛围,身临其境地在教师为其创造的情境中学习及思考,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开展得更加灵活、高效。〔如下图所示〕 3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聋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随写随划,随时给予解决,达到了直观演示与动画效应的双向结合。再者,交互式电子白板自带一些常用教具的电子符号,比如数学教学中常用的直尺、量角器工具,这些电子工具可以方便地用于画图、测量、角、扇形等几何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教师课前准备这些教具;想让聋生都能清晰地看到白板上的教学信息,只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局部放大功能很随意地拿感应笔一划,这一部分内容就放大了;根据聋生克服记得快,忘得也快这一特点,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回放功能,可以对以前的操作过程进行任意多次回放,实现高效有序的复习;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的探照灯功能,能使重点、难点突出显现,特别是对于聋校中、低年级生,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利于聋校教师实施展示效果。
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老师通常是在计算机屏幕上操作鼠标指点讲解内容,但是投影幕
上的鼠标图标通常都很小,当鼠标移动速度很快时,聋生的眼睛跟不上鼠标移动,经常会出现不知道老师点到哪里的情况。虽然老师可以用教鞭或激光教鞭来指点,但是一会儿用计算机,一会儿用教鞭,一会儿打手语,会影响教学的流畅性,老师会感到很不舒服,学生也感到不自在。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课,师生看到的是同一块屏幕,聋生的眼睛会跟随老师点触屏幕的大幅肢体动作,思维也能跟上老师的讲述,有同传统黑板教学同样的伴随感,比传统黑板更胜一筹的是,在交互白板上既可以展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还可以轻松地改变白版上呈现内容的位置,进行归类或建立新的关联。教师通过书写、肢体语言、手语、表情演示等,无意识中更多地达成了与聋生情感上的交流沟通,聋生看到的是教师将教学资源信手拈来,真正做到了“信息就在手指尖”。
4.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使聋校教师在日积月累中引发教学方法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
交互式电子白板打破了信息技术教学工具通常只能由一两个人在机器面前操作的传统做法,支持各种面向全体的交互性教学活动,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激发聋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会不断地发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支持有效教学的潜力。比如,用图形化方法讲解抽象概念的逻辑,允许聋生动手操作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促进聋生深化理解;通过设置高质量的问题,诱发诊断聋生思维的漏洞、存在的困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将讲课板书保存下来,在后面教学的时候再调出重新呈现,可以帮助聋生温故知新;还可以形成知识的对照(比如对重现的内容加注)、突出关键知识点,促进聋生建构知识。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通常都有一些配套的教学小工具,如幕布、放大镜等,这些小工具就如同教师手中的魔术工具箱,在日积月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会越来越关注师生在课堂上就学科内容所进行交谈的深度。与传统的 ppt 课堂具有很强的预设性不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预设性和生成性并存,并且生成性是其一大特色:比如老师可以根据聋生表现出来的兴趣改变原定的教学路线,把一些本来准备后讲的内容提前,如果聋生提出了老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老师可以临时增加讲解,当聋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时,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鼓励,主动性大增,会更加积极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日积月累,提高了聋校老师熟练使用电脑并制作课件的教学要求,提升了特教老师新的教学技能,逐步培养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论又有教育技术能力的复合型精英队伍,以点带面,促进共同发展。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聋生学的优势
1.提高聋生注意力和理解力,是活跃课堂的小灵通。
电子白板这种现代科技催生下的教学工具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最显著的优势,就是使传统的黑板“动”了起来,使现代的多媒体课件操作“活”了起来;给聋生带来的最直接的优势是“以目代耳”视觉的进化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能任意把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态图像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能进行数据处理、播放演示,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了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能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当于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也节约了课堂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提高聋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将传统的色彩单一的黑板教学,换成色彩绚丽、媒体形式丰富的多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使聋生眼前一亮,能够极大地吸引聋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电子白板将演示功能和板书功能的有效结合,在聋校数学教学方面这个优势更显著。比如应用题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在分析有冗长文字的应用题时,最传统的方法是将应用题边讲边写在黑板上讲解,又费时,又费力。利用电子白板,我们就能事先将应用题准备在页面上,上课时只要随时调用,就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批改评注,板书分析或解题过程,如果题量多,还能随时翻页,无需再像以前那样要随时准备擦除写满的黑板。另外,在聋校几何课程的教学中,白板也有独到的优势。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工具就可以轻松画出各种标准、漂亮的几何图形,既省时又好看,还能任意批注、添线、动画,对于聋生也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也有助于对题目的分析解答。一句话,活跃了聋校沉闷的课堂。
2.提高聋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解决重难点的催化剂。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聋生有时仍然感触不深,对知识掌握不好。中低年级的聋生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图片、实物等,并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聋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众所周知,聋校语文课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聋生接受的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苦,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聋生各种感官,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技术设计如下:课文→词语→生字→资料。利用白板交互功能,出示配有瀑布插图的放大课文,师借助插图知道聋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利用白板书写笔圈点勾画本课生词:香炉、紫烟、直下、瀑布、九天,从资源库中调出各词的批注,在文中理解含义;利用白板画图功能在四线三格中书写生字:瀑、紫、烟、遥、尺(自动书写与学生书写互动);从白板资源库中调出瀑布图片,结合图片讲读课文。聋生对这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借助直观形象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出来,帮助聋生去获取抽象的知识,使我们的教学形象更具体,调动了聋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聋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
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瀑布插图如下〕
交互式白板把聋生由“观望者”转为“操作者”,借助电子白板的便捷功能,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既巩固了教学内容,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突破了重难点。
3.丰富了聋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学习的责任板。
交互式白板以其独特的互动性、有趣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各种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集成。在教学中,交互白板上的大量感性材料,可使聋生自己通过感知、理解、分析和总结,并得出结论,它可以充分体现教师作为辅助,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得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更使原来课堂教学中聋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打手势等现象大大减少,调动聋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交互式电子白板增添了展示灵感的窗口,拓宽了课堂资源的渠道。它的意义不在于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更重要的是还给了学习权利的公平性,是一个等成本的课堂革命,聋生随写随看,即时重现,增删方便,久时存留,展示风采。人人都能激活思维的脉搏,描绘行动的轨迹,或独立演板,或换位点评,使聋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真正“走下了讲台,让聋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了身子,与聋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催生的知识超市,动而不乱,活而有序,使“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学习古训得以升华;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利于教师收集多种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聋生的特定需求,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聋生参与到师生之间和聋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协作学习,提高聋生的个人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我们聋校的课堂上,聋生最容易被那些卡通、童谣、动画、游戏等直观图像深深吸引住,就会迫使聋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更有利于聋生的主动参与、体会学习的愉快。同时,聋生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
识了,课堂结构也不再是“教师讲,聋生听;教师演示,聋生看;教师提问,聋生回答”的单一形式了。所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不是搬教材、不是搬教案,不是搬教参,而是要使电子白板如同纸和笔,真正成为聋生的认知工具—“责任板”。
4.提供记录促反思,是学习成果资源库。
反思自省是聋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针对这种内化能力的培养训练有一定难度,聋校教师往往无从下手。如果能够重现聋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其进行观察对比,或在不同时间段上加以利用,进行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或阶段性成果对比,都有助于聋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屏幕捕获”能够把板面上显示的所有内容以图片的格式保存下来,这样,聋生的学习成果即时被记录、长期保存。一方面,使被保存成果的聋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感与被重视的满足感、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供课堂小结或后续课上再利用,促进聋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再审视,引导聋生在学习借鉴中广开思路。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视频记录器”能够录制板面上的一切操作过程,文件会以AVI的通用格式保存下来,为师生记录活动的过程,提供认知工具。学习者可以利用它们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和制作,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与他人通信和协作。
5.感受情感体验,是实施美育的调味品。
在聋校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由于生理缺陷,聋校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遵循低年级聋哑儿童的直观性原则,让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生动。这就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超链接功能,把幻灯片和电子白板有效地结合起来,为聋哑孩子提供一个具有动画效果并带有配音的“愉快学习机”。例如:低年级识字教学时设计“字形魔术”,用鼠标电击“艳”即变成“丰”和“色”,然后慢慢靠拢组合成“艳”字。(其他生字也采用类似方法。)聋哑儿童看到这么有趣奇妙的变化,顿时兴致大发,抽象的生字变得具体可感。还可设计一个“识字吃水果”的游戏。即把生字分别写在各种水果上,这些水果都是平时常见的,聋哑儿童爱吃的,如苹果、桔子、葡萄、西瓜、香蕉等,然后让这些水果都长在一棵“百果树”上,聋哑儿童如果要吃书上的水果,就必须正确地读出水果上的生字,并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说对了,鼠标一点击该水果,水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表示被这位学生吃了。当色彩鲜艳,诱人可口的新鲜水果展现在聋哑儿童眼前时,他们可兴奋了,一双双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聋校低年级学生识字,还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那么就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设计游戏进行巩固汉字,能使聋哑儿童真正“动”起来,这个“动”,不仅仅是手“动”、嘴“动”,更重要的是心“动”,即聋哑儿童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的
活动,让聋哑儿童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识字的能力和效率。
6.促进聋生主动发展,是科学评价的计量器。
“一个良好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组织行为和策略,而且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人性的最深处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的优点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评价,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聋哑孩子的心理本身很脆弱,自卑,孤僻,多疑,依赖,暴躁,具有不稳定性,需积累成功的体验,渴望得到平等与尊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对聋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白板的交互优势,对聋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正确的判断,设计如:①你说得很完整,棒极了!②你回答得真好!③你回答得很正确。④你看得真仔细!⑤你写得真漂亮!⑥你计算得对极了!把这些评价语言借助电子白板特殊功能设计聋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笑脸评价、用展开的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用体育明星评价等,甚至可以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聋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教学评价展现开放性,聋生在鼓励和赞扬声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知识的喜悦,这些都让聋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有效促进聋生全面发展。多样化的评价给予了聋生的成就感,树立了聋生的自信心,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明辨是非也起到极大的作用。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特殊学校,在聋校课堂,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聋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研模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广大聋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态度,更加贴近聋生,适应聋生,有效补偿聋生缺陷,促进了聋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了聋生的主体性,必将推动整个聋校新课改的深入开展。简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就课堂而言是聋生的“作业本”;就校园文化而言,是班级的“橱窗”;特别是就教师而言是知识检测的“海关”。有着一种“步步清、人人清、节节清”的巨大能量,无论从内涵上和外延上讲,都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丁兴富,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 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1~35。[2].刘长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技术的新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
2007(6)。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白板终将代替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 丁兴富,蒋国珍 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2011-08-09。
第四篇:聋校中的作文教学
聋校中的作文教学
由于听力障碍,耳聋学生只能以手代口,作为他们的“母语”——手语,既有其独特的词汇表达,又有其独立的语法规则,并且有很多地方不能与健听人的口语、书面语相一致。然而,聋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接触的绝大多数人是不懂手语或懂少数手语的正常人,要与他们进行熟练而正常的交流,主要靠书面语言。因此培养聋生的作文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书面语水平,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
课堂教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对某项内容重视,聋生学的积极性就高,效果就好。与老师们探讨聋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时,许多老师谈到一是聋生愁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二是老师愁批改作文(聋生由于听力、语言障碍,写的句子往往词序颠倒,意思不完整,批改起来很伤脑筋。)三是考试猜题。因为考试时作文题目大都与学过的某一篇课文类型相同,只要聋生能背熟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考试一般能应付过去。再加上作文教学见效慢,评分具有可塑性,各学校又普遍以聋生成绩作为评定教师优劣的主要依据,老师们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也就顺理成章。然而,老师们请不要忘记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聋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是正确表达的基础,作文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的综合体现。因此,一个人的作文水平代表着他的语文水平,一个作文水平高的人考不好语文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提高聋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日之功,短期内也可能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但聋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在不断提高的。为了使聋生熟练掌握书面语言这一与正常人交流的主要交际工具,以便于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我们必须下大气力,坚持不懈的搞好作文教学。
2 培养聋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聋生的学习才会变得主动。可是怎样培养聋生的写作兴趣呢?我想起了我上学时语文老师特别关心我,他的课我就特别喜欢上。于是为了让聋生喜欢我的课、喜欢上作文,我与班上每一位同学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与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一起去放风筝,一起做游戏,做聋生的良师益友,培养浓浓的师生情。使聋生喜欢我,喜欢我上的课,进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聋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正确的引导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由于受到听力制约,再加上年龄、知识、能力的限制,接受外来信息少,刚开始写的句子往往词不达意,词序混乱。针对这种状况,我利用一切机会,从指导聋生写完整通顺的句子入手培养聋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有一次晚饭后我和聋生一起看电视,一个聋生用手语打了“NBA、姚明”两个词。我知道他是要看“火箭队”的比赛。我在转换频道后,引导大家就“NBA、姚明”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们积极性空前高涨,争先发言,我一一给予指导、鼓励.当一名基础较差的聋生说出了“姚明是NBA球员”这样完整的句子后,我马上给予表扬,并鼓励他把“火箭队、优秀”等词语加进去。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经过一次次修改后,这名同学说出了:“姚明是美国NBA篮球联赛火箭队的优秀球员。”这样通顺完整的长句子,我立即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就这样,久而久之,既培养了聋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为激发所有聋生的写作兴趣,每次作文讲评时,我总是对每一篇作文都进行讲评。有的全篇写的好就作为范文给大家宣读,有的某段写的好就重点讲评这一段,有的通篇只有一两句比较通顺,也对这一两个句子进行肯定,给予鼓励。就这样通过不断的表扬、鼓励,调动了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聋生的写作兴趣。
3 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激发聋生丰富的想象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聋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聋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引导聋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学习在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让聋生仔细观察杨桃的样子,看关于杨桃的资料图片,使聋生对杨桃的色彩、形态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聋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聋生初步掌握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可以请聋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聋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聋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聋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聋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聋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学完《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聋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猴子空着手回到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激起聋生的兴趣,使聋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聋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启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第五篇:“竞争机制”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未来的时代将有更剧烈的竞争。要使聋生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必须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把竞争机制引入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既可以凝聚聋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一、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的实践意义 1.激发聋生的好胜心,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
竞争是一种强烈的诱因,可以激发人的斗志,鼓励人去进取。心理学家I.C.切波曼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加法练习成绩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竞赛组的成绩远远高于无竞赛组的成绩。很显然,这是因为竞赛组成员为了竞争不断努力的结果。所以,如果教师在聋校语文课堂上也能引入竞争机制,就会让聋生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把教师的提问回答得准确完整。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就会逼迫自己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或者主动预习课文,提前思考课后习题,或者课后熟读、背诵课文,认真地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2.活跃课堂气氛,让聋生做课堂的主人
聋校语文课堂气氛普遍较沉闷,很少有人举手回答。聋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充分发挥聋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聋生会对教师的提问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形成争先恐后的局面。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问题也越争越明了,聋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把握了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3.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
聋生由于语言障碍导致了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低下,而语文课堂教学引进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聋生的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竞争的目标,引发聋生的好奇心、竞争心,聋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在抢答或辩论的过程中,聋生不仅回忆、复述了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且引申、开拓了思考的新途径,或者提出了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了聋生由常规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4.培养聋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只提问那些有答案、有思路的聋生,就会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不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不健康的心态。比如,经常回答问题的聋生,为了老师永远表扬自己,就不会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别人;而不会回答问题的聋生则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因此自暴自弃,不再积极学习。如果教师引入竞争机制教学,后进生就会为了表现自己,或者为了小组的荣誉而有所改变,参与竞争,甚至是积极参与。当他们回答正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就能极大地满足自尊心,唤醒自信心,进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发挥潜在的能力。而优等生也会在竞赛和成功的激励下更加努力地投入新的竞赛学习,并争取胜利,从而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的实施策略 1.新授课的知识要点采用必答和抢答法
(1)把全篇课文的知识要点编制成便于口答的题目,设置成必答题。在教学中,笔者将某一课时的知识点,包括重点难点具体体现于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上,然后将聋生进行异质分组,各小组组员的综合实力、学习水平大致相当,每轮都由各组同学分别回答一题,并按答题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这样几轮下来,课本中的问题,包括重点难点就基本上解决完了。有时,笔者也按性别分开,将他们分成两组,这样就更快捷,竞争也更激烈。相对容易的必答题目特别“关照”后进生,相对难一点的题目叫优生回答。通过多次的实践证明,课堂上聋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而且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比平时高了很多,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也特别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知识性、纯记忆性问题,采用抢答法。例如,在介绍作者生平时,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先提问,再让聋生抢答。比如,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笔者先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作者的资料,课堂上对作者苏轼笔者没有作介绍,而是提出“苏轼是什么朝代的人?字、号什么?主要著作有哪些?是什么词派的代表人物?”等一系列问题,让聋生抢答。在对“宋词”做了简要介绍后,笔者又设计了“宋代词风可分为哪两派?代表人物分别是谁?”等题目让聋生抢答,及时强化、巩固这些纯记忆性的知识点。(3)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出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作为激发聋生思考的“靶子”。如讲《绝版的周庄》一文时,在出示题目后笔者问:“‘绝版’做题有何特殊含义?”聋生思考了半天却不得其要领。笔者说讲完了全课再来抢答这个问题。这就给聋生树起了“靶子”,激发聋生用思维之箭去射这个问题靶子。这与平时的讲解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单纯的灌输,或一般的启发,而是先提出竞赛的要求,他们大多凝神思考,疑团在胸中翻滚,求知欲在心中升腾,这样他们听课会更有目标,同时也激发了聋生动脑的兴趣与积极性,所以教学效果较好。2.评选背诵“状元”
聋生由于自幼失聪,丧失了大量感知和实践语言的机会,语言极为贫乏。郭沫若说:“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厚积才能薄发,古人亦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无疑体现了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聋生所写的作文或千篇一律,或语病百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尤其是诗词、文言文、散文里有不少精彩之笔,需要聋生领悟背诵,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能让聋生课外自读、背诵,但效果往往又不理想。因此,如何解决课堂时间紧、背诵要求高的矛盾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采用竞争方法强化记忆,选拔背诵“状元”来化解这一矛盾。首先说明竞赛要求:比如在规定时间之内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荷塘月色》的第四段。全班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在强烈的记忆、背诵氛围中,大家专心致志,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居然有一位聋生能琅琅成诵,荣获“状元”桂冠。笔者当场发给小奖品以资鼓励。3.实行文言文复习“承包”制
在复习文言文时,笔者让聋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承包”课文中的通假字、活用字、特殊句式等,然后从各组中随机抽出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整理的内容,该组同学对这位同学概括的内容再补充、修改,直到全组同学满意为止。然后,欢迎其他组的同学来“挑刺”,每错一个或少写一个扣5分,满分为100分,以得分多者为“优胜小组”。这种带有竞赛、游戏双重性质的复习方法深受聋生欢迎,他们在相互补充、完善、找错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使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化,学会了“整理知识”,还提升了组员的集体荣誉感。4.现场作文竞赛
教师怕教作文,聋生怕写作文,这是一直以来聋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作文指导后,布置聋生在课外完成,很多聋生由于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于是抄袭现象较严重。久而久之,很多聋生丧失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出难度相当的若干题目,简单指导后,把聋生分为两组或四组,要求各组在限定时间内就其中一个题目进行构思,然后各自完成作文,组内交流评优。最后师生根据作文的质量和完成的时间再评出全班最佳作文,所在小组即为优胜小组。聋生为了在作文竞赛中获得胜利,就会自觉地增加课外书的阅读量,加强练笔,这不仅激发了聋生的写作兴趣,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聋生的写作水平。5.考前拟题竞赛
在复习时,教师由于担心聋生理解不透,往往采用“把饭菜再热一次的做法”,然而聋生缺乏听课的兴趣,效果往往不佳。对此,笔者在复习时,采取拟题竞赛的形式,要求聋生结合自己的复习各拟一份试题(出题范围、题量可有统一要求),完成后,班内交流,看谁出的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当、质量最好,认真评出优等试题3—5份,予以一定的加分奖励,并将优秀试卷复印,供全班复习迎考之用。这样大大提高了聋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全班同学通过这种形式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知识。
三、在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的注意点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激发竞赛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分男、女组进行比赛;按小组形式进行比赛;采取争当小老师的形式等等。竞赛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竞赛形式,不同的形式要交换使用,以免让聋生感到僵化古板。还要顾及后进生,出一些较为容易的题目特别“关照”一下,给他们增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也品尝一下成功的喜悦。不要设置倒扣分规定,因为这会使聋生变得缩手缩脚,不仅延长了抢答时间,更会打击他们的抢答积极性。在运用竞争教学法时,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用语,要肯定双方的参与和结果,引导聋生不要过于计较成败,教育他们从中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否则有的聋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
实践证明,竞争机制是激活课堂教学的一种活性物质,灵活机动地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聋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聋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