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朴实的课堂

时间:2019-05-15 10:5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需要朴实的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需要朴实的课堂》。

第一篇:我们需要朴实的课堂

我们需要朴素的课堂

从教多年,每每被教育界的改革搞得眼花缭乱。经历过教育的应试浪潮,唯分数论,到走进新课程,推行素质教育,升华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诸多改革的提出,让更多教师疲于应付,刚接受一种理念,又被另一种理念来袭,适应慢者,被搞得满头雾水,不知道课怎么教,为什么教。其实,教育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标签贴吗?真的要把教育搞得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惹人眼球才能得到管理者、同行、行政领导的认可吗?其实不然,我以为,教育应该朴素为美,作为教师应该不跟风、不追风,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设计教学,从宏观到细节,因时因地因生制宜,学会沉思,体现沉静的朴素的美。

记得,耿屯小学每一届六一节,都有美术教师参与的节目,而每一次节目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瓶盖、五谷粘画;毛线、碎纸粘画;纸牌、纸杯、旧塑料袋、树叶、蔬菜、碟片等做成的环保时装秀;脸谱伞、蜜蜂翅膀画等,每一次的展示都震撼着观众的心,都让参加节目表演的孩子得到展示,你看到的是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自信的目光和充满快乐的童年。这些,缘于蒋教师平时默默的辅导,适时的引领,包容的眼界,沉静的工作,朴素的课堂。每一次的作品,都是教师引导孩子自己要去做的,都渗透了孩子的想法,他们或三或两一起合作,有的拿剪刀,有的拿胶水,有的扶着,有的粘贴,有的找材料,有的叫父母准备半成品;他们或男或女,有的出主意,有的准备纸张,有的准备颜料,有的把心爱的收集拿出,在课堂上合作,出主意,动手,最后形成一件件充满童趣、童心、童真的稚嫩的作品。在这样的课堂,蒋老师游走于各个小组之间,没有大声的呵斥,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没有刻意地表演、伪装,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导师、朋友、合作者、帮助者、协调者,课堂热闹,声音嘈杂,学生活跃、激动,人人有事做,每节课学生都有收获,都有个人的、合作的、小组的作品,他们都有成就感。

教师在这样的课堂看似轻松,其实,据了解,蒋老师为每一次的主题制作、手工课堂花费了大量的经历,上网查找资料、请师生收集肥料、到废品收购处购买瓶盖、瓶子,平时,把能用在课堂上的材料如旧纸杯、碟片、瓶子、盒子、纸箱、铁丝等进行收集,请家长收集,请家长帮助孩子做一些手工难度较大的环节。诸多种种,是我们的老师有思想的备课,长时间的准备,以及专业知识的常年积累的结果!

这样的课堂,没有故意的渲染,没有刻意的表演,没有一丝点儿的做作。在课堂上教师是朴素的,与学生的对话更多的是“我帮你扶着,你粘贴”“这个要这样剪”“这样摆要好些”等等。而学生是自然的,更多的是“老师,这样连起来可以吗”“这个好看吗”“我把这个放在这儿行吗”“涂这个颜色可以吗”——这些,教师没有预设,学生没有课前准备要问的问题,课堂生成都是自然、真实、朴素的,师生言行,都围绕着手工操作中发生的来进行,看课的老师甚至会觉得乱、吵、没规矩,但它却让每一个学生在动,在做,在思考,在学!我们的课堂其实就需要这样的真实,这样的沉静,这样的朴素。

第二篇: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小结

附件三: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小结”

进入课改前“课堂小结”一直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司空见惯。进入课改后似乎又不是一个必要环节,但它又实实在在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课堂实际操作效果上看,也相差甚远。于是,我们围绕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小结”,如何提高“课堂小结”的实效性,组织开展了一次网络教研活动。

一、案例描述

本次活动,我们提供了一段教学片断实录,供教师们赏析。即:

某位教师执教一年级数学《统计》一课,从导入到新授,从创设问题情境,到建立模型,再到解释、拓展与应用等过程,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是比较清楚的,而且各个环节都用小动物们来庆祝大象生日,给大象送鲜花作礼物,大象用各种水果招待小动物们这样一个故事串起来的。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又充分让学生“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从而渗透了“统计”的意义。在这样的参与、经历中,贴近学生的活动带来了新奇,故事带来了愉悦,孩子们学得相当投入。

当下课铃声响后,游戏式的巩固练习正好完成。随后,执教老师赶紧让孩子们安静下来,问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1:贴动物。学生2:贴水果。学生3(高声):贴大象。学生4:学到了本领。学生5:学到了许多知识。……

执教老师继续启发:那么,学到了什么知识呀?

教师不得不指着黑板的板书,再次启发:看这里,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呀? 学生甲:我学会了排一排。师:还有呢?

学生乙:我学会了分一分。

师:除了排一排、分一分,谁还要说? 学生丙:我学会了数一数。……

(可能看到学生已经回答不到老师要的答案,教师让学生停下,指着黑板)师:“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案例分析

读完以上课堂实录,老师们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为什么要在下课时进行课堂小结?B、学生为什么不能沿着教师的意图进行小结?C、低年级数学课有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小结和归纳?D、课堂小结是否一定要围绕知识点进行小结?

我的思考:

1、从教师实施课堂小结的动机来看,教师应该是把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不进行小结似乎显得课堂教学不够完整,这一点是继承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点值得肯定的,但每节课是不是一定要有“课堂小结”这个环节在新课堂背景下并没有这样的要求。

2、从问题设计的意图来看,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是以让学生说出学习的知识是“统计”为目的,如:老师的追问“学到了什么知识呀?”似乎学生的贴一贴、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等课堂活动并不是那么重要,学生能说出学习的知识是“统计”才是最重要的。显然,在老师心目中还保留了知识比能力重要,结果比过程重要的误解,穿的是新鞋,走的是老路。

3、从课堂小结的主体来看,教师试图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点是对的,但实际教学时并没有达到老师预想的目的。这个问题主要是教师没有充分估计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所致。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学习留在他们脑中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有声有色的活动,从本案例看,低年级“统计”教学重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运用一些统计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当下课铃声响后让学生自己说出“统计”的概念,实在没有必要。

4、从课堂小结时老师启发的方法来看,比较单一,不够灵活。课堂中教师的表现告诉我们,教师总是急于让学生说出成人头脑中的统计概念,没有关注儿童心目中的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义和作用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头脑中实际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顺着学生思维去启发、引导、总结。比如:在小结时这样启发:如果要统计你们小组每人买铅笔的枝数,你会吗?怎样统计?说说你的想法。当学生说出“学到了本领”时,老师也可以顺水推舟追问,“你学到了什么本领呀?”这时,学生自然会说出我是怎样统计(或解决问题)的.老师顺势提炼、总结岂不更好!

三、案例反思

通过本次网络教研,我们有这样的几点启示:

1、课堂小结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课堂实效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而课堂小结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手段,课堂小结环节引导的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唤起思维、激发求知欲、启发创新等效果。做好课堂小结,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知

识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小结要讲究科学性,做到目标明确、用语准确、言简意赅。

2、课堂小结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课堂小结不一定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来实施,他的最大功能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学情需要灵活设置,尤其要处理好课堂小结与构建认知结构的关系,把握好课堂小结的有利时机。课堂小结一般应选择在教学内容转换之处,学习方法的优化之机,数学思想领悟之际。只要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较好的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所谓的课堂小结。

3、课堂小结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归纳总结的都应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引导作用。当遇到不宜由学生小结时,可以由老师直接加以总结。正如本案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新奇”、“愉悦”的活动中“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并且根据问题需要统计出了“鲜花”和“水果”的数量,说明已经初步理解了统计的意义,这时再进行 “小结”时可以由老师根据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加以简要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声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即可,不必一定要针对知识点进行小结。

4、课堂小结的方法要灵活,设计问题要精准。就其方法而言可以是知识梳理式、趣味游戏式、拓展延伸式、问题启发式、影音赏析式等等。就其设计问题的目的而言,可以针对认知目标的构建,也可以针对能力目标提高,还可以针对情感目标培养来设计。本案例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统计”一词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让学生说明自己经历的过程是统计,课标中没有这样的要求,说明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课堂小结时,老师可以采用举例子、追问、表扬,总结课堂活动中的得与失等方法进行小结,而“统计”概念可以由老师直接揭示。

5、注意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归纳总结的好习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归纳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等,长期培养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篇:朴实、大气、充满活力——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朴实、大气、充满活力——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5月17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兰州政法学院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数数学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近距离的感受了大师们的教学风范,耳闻目睹他们高超但有看似朴实的课堂演绎,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本次观摩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和讲座两部分。专家们都是先现场授课,再结合自己的课例做了精彩的讲座。一共听了4节课,李培芳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吴正宪老师的《商不变的规律》,席争光老师的《认识速度》,庄惠芬老师的《谁的面积大》四节课以及“小学数学课堂的原则性设计”、“数学新课标解读”、“追寻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我与儿童在场”四个讲座。听了这么多专家的精彩课堂,虽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注意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这也是我平日课堂中欠缺的问题。名师们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再到提倡的“学导”并举,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深入。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舞台,因为它不是任何人表演与展示的地方,它应该是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老师的引导很到位

孩子的自信,孩子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在这两天中,我看到无论是课前师生的自我介绍,还是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交流数学学习的心得等,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包办包办,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悟自得。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专家们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李培芳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展示了三种画法后,让学生把它改成一个角。此时的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各种不同的方法让人刮目相看。另外,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商不变的规律》给学生出示一副统计图后,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生:“2支铅笔10元钱、4支铅笔20元„„”,教师接着又问:“你还能看出看不到的吗?”生:“我发现每支铅笔5元钱,买的铅笔越多,钱 就越多。”从而引出:10÷2=5、20÷4=5、30÷6=5。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能看到这种隐形的关系式让我感到很惊讶。教师巧妙地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李老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课前,黄老师先给学生出示光碟,学生特别高兴,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保证。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所听的这几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李培芳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当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角(鳄鱼的嘴、剪刀)后,让学生用手比划张口的大小、画出张口的大小、将不同的画法改成一个角、数角等教学活动都是在不断的体验学习的。

三、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四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

四、朴实大气的课堂

纵观名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暴露了学生思维的真实。例如李培芳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中,教师把学生自己画的三种角的画法分别展示在黑板上,接着问:“你认为哪种画法合理,你能把它改成一个角吗?”在改一改中展现了学生的不同思维。学生畅所欲言,凸显了学生个性的真实,在这种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大气、真实。

五、激情饱满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他们一上课就用饱满的激情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画一画的方法逐层深入,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效率很高。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总之,精彩的课堂,与名师们注重数学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与名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好学上进,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两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篇: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

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

1、创设适合学生,有利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一上课教师就通过师生“抱一抱”的游戏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已有的比较轻重的经验得到唤起,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今天的学习之中。教师在认识称量工具的教学时,通过两个不容易利用经验比较的事物,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称量工具的产生的必要性。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以活动能够为载体,让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活动经验。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只是信息,而信息中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建构。本节课,教师没有只停留在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判断轻重上,而是充分地让学生进行“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对轻重的认识得到深化,学生富有童真的语言正说明这一点。有的学生说:“课本在手上又往下压的感觉”;还有的学生说:“铅笔很轻,我把它举得很高”;还有学生说:“铅笔像浮在水面上一样,没有感觉”等等。如果没有让学生充分体验,这些活动的感悟就不会被展现出来,这正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3、注重数学思考与交流,提高数学课堂的深度。课改初期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数学课堂的数学味被淡化,学生的思考被忽视。这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今天的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数学思考。比如: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比较出苹果与橙子的轻重?天平是如何比较出物体的轻重的?等问题就是在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再如:教师在练习环节根据教材内容呈现两个物体比较轻重后将两幅图形成一幅图,进而比较三个物体之间的轻重,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表达,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渗透了初步的逻辑推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教师合理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就是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第二是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中教师合理运用了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情感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鼓励性的评价中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习效果。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有助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唤起,同时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生活问题中,增强了知识应用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角,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第五篇:为朴实有效的课堂而努力

为朴实有效的课堂而努力

2015年9月19日,“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惠州金銮酒店举行。

这次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无论是台湾著名语文老师李玉贵的《用无字图画书培养听说能力》,还是魏星老师的作文课《用自然界的事物表达心情》,或是张学青老师的示范课《三棵银杏树》,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我从中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此次培训活动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其中给我留下至深印象的就是张学青老师的那节示范课《三棵银杏树》,一节看似平凡的课,可张学青老师却上得如此精彩,这不得不让我折服!张老师问孩子们有没有留意过银杏树赤裸枝干上的小粒,得到否定答案后,张老师说:“所以作者告诉你就像牛羊的奶头。”这就将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了。接着张老师出示图片,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比喻的形象。到这里,关于修辞的好处似乎已经讲完了,但张老师没有满足,她又问了句:“这个奶头的比喻不仅仅好在很像,还好在哪里?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个问题其实不难,难的是能不能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平常教学中,讲到比喻句,往往强调的就是一个“像”字。张老师问得漂亮,孩子们的回答也漂亮:“牛羊的奶头哺育着新的生命,而银杏树上的小粒也将在春天变成富有生机的新芽。”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伸似。我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比喻手法一定有更深的认识。

张老师的设计中探究一:有人说,这篇文章写了三个季节里的银杏树,有人说是写了四个季节里的银杏树,你同意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夏季只字未提,而在叶老的文章中尽显风流,这是一个隐藏的季节,发现了这一点的孩子一定很快乐,因为这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了。张老师设计的这个内容既指引学生关注文字,又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联想,真好!

探究二: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安排顺序的?画出结构图。学生的认识由:冬、春、夏、秋,到后来的四季的交替、轮回,表现了银杏树的生生不息。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体现了阶梯式的前进。

原来,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有这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再想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有做到这些吗? 张学青老师在执教《三棵银杏树》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用三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写作的思路,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比喻得妥帖,结尾的完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她向我们展示了一节朴实、扎实而又有实效的课堂,所用的媒体也仅仅是一段简单的几张图片,一个结构图而已。这一节课真是让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我想那种追求场面热闹,形式花哨的语文课终究不长久。我们应追求那种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如关于小组合作是否每堂课都要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小组合作的成员是否在合作中有碰撞,而不仅仅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撑场面。这也让我想起魏星老师说的那句话,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深入简出。我们要把复杂变为简单,而不是化简单为复杂。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并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简化教学过程。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因此,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变简单,就是不简单。简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我觉得,一堂简单的语文课应该是:

1.教学内容简约。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2.教学过程简化。有的语文课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虽条理清晰,却让人感到复杂、深奥,我们是否让教学环节再简化一些,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重点。

3.教学媒体简便。即简单方便,为教学所用,克服浪费作秀。实际上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语文课还是让学生用大多数时间去读,潜心体会的好。

4.教学语言简洁。我们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炼、简洁、准确。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避免啰嗦、杂乱,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

我也想以这样朴实有效的课堂为目标,语文课要上得自然、朴实,不刻意雕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这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加油!

2015年中国教育梦培训心得

学校 惠 州 市 陈 布 学 校 题目 为朴实有效的课堂而努力 姓名 徐 小 慧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箱 350412457@qq.com 日期 2015年9月23日

下载我们需要朴实的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需要朴实的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需要英雄

    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对于许多事情是麻木的、很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是现在我也能在身边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情况,鲁迅先生很惭愧,惭愧他没有改变这种奴性和卑微感......

    我们需要成长

    我们需要成长 时光如梭,就犹如双手捧起的水,就算你想留住它,也只能枉然,眼睁睁在看着它从指缝中流走,怎么抓也抓不住。 从3月初来到正业,转眼间便已经一个多月了,回首一看,想想这段......

    我们需要信任

    我们需要信任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离不开相互信任的。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收集卡片,一天我的一个朋友来我家玩,他对我的卡片爱不释手,等他离开以后我发现桌子上的卡片少了一些,我......

    我们需要团队精神

    我们需要团队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却喝不到油,老鼠很焦急。突然,一只老鼠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它提出三只老鼠一......

    我们需要感恩

    我们需要感恩 在这个世界,我们有太多太多需要感恩的人和事! 感恩你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 感恩你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你知识! 感恩你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你友谊! 感恩这个社会,......

    我们需要责任心

    我们需要责任心 各位领导、同仁、评委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需要责任心》。有人说,“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所谓“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所谓......

    Nsorbs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议案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 ——碑林区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展示课教学点评 今天很高兴参加碑林区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展示课......

    我们需要考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试

    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 ——碑林区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展示课教学点评 今天很高兴参加碑林区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展示课活动。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给我印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