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 实 施 方 案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
实 施 方 案
梅县龙虎中学“十一五”科研课题组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对21世纪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当前,中学教学中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且没有得到很正常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中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们觉得应使教师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尽快地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2、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育科学手段去了解、分析、认识目前课堂教学诸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问题。从当前课堂教学任务实现的有效性和师生之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寻求并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寻求最佳的实施方式、方法、方案、过程等。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有效地纠正、克服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艺术性。
3、研究有望对当前以及今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状况进行改进,研究成果可以对提高教学效益并起促进和指导、借鉴作用,可以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
学意图而采用的具体的相对系统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模式、方式、方法、方案、步骤、过程。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施策略,以及教学的评价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具有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和静态的内容构成维度。在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维度上,它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
教学实施策略有三个特征:
⑴对教学目标的清晰意识和努力意向;
⑵具有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的设想;
⑶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不等同于具体的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具有目标性、针对性、有效性、发展性、独创性、可测性。
2、支撑性理论:⑴建构主义理论;⑵有效教学的理论;⑶认知学习理论。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作为切入点来研究,目前只有少量零星的讨论见诸于报刊,作为教科研课题来研究,特别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
2、子课题是较为前沿的课题。
3、本课题研究的展开和研究的成果,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上回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若干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现状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构建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为前提,务实学生基本功为基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能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目的,优化、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基本模式、方式、方法、步骤、方案。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更新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4)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转变课程功能;
2、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和体验;
3、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和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4、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学科整合,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5、推行和探索新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主动发展;
6、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与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一支具有课程研究、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2007、2-------2007、4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实施阶段:2007、4------2008、11以学习讨论开课研究为主要形式进行课题研究
结题阶段:2008、12-------2009、1撰写研究报告,编辑有关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反思法等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较高,组织能力强,有时间保证。曾荣获“十五”科研课题《初中各学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二等奖、县一等奖;
2、本课题组的其他成员都是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管理工作者、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教学研究工作从时间质量上能得到充分保障。
3、校园网络的建成和完善,为教科研的开展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开放、便捷的平台,为全面提高教科研的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九、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集、优质课例集(包括文稿版和电子版)
十、课题组主要人员名单
负责人:曾鸿亮
成员:李国忠涂武胜曾运新 张梅胜 李中英 张伟军
刘伟金张兆庆黎新平凌云珍
2006年12月29日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一】
新课程强调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要求学生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我校是一个城市与农村结合的初中,从目前我校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应付式的学习,学习只是迫于升学的压力之下,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与他从交流共享学习的乐趣,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等。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研究,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有效唤起学生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共同探求知识奥秘的动力。将学生从一种被迫学习的状态引导到一种自觉自发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长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感受与交流共享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提高学习化学学业水平。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九年级一至四班全体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对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研究,分析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合作学习的操作环节,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全面了解初中化学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取得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初步掌握提高初中化学实验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并完成实践性成果和理论成果。
研究内容: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如何合理分配互助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和人数。
(2)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的研究:如何制定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规范和学习目标。
(3)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的研究:如何在小组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4)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的研究:如何对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三、课题研究手段与方法
行动研究法:关注并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两者的默契程度。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研究分析,并对优秀个案予以推广。
观察法:教师通过多方面观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潜力。
调查法: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自我评价情况。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查阅有关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研究的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定研究班级,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并进行初测,根据班级学生的性别、学业、兴趣、个性特点等因素,将学生按一优、二中、一差分成四人一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并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初步制定小组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制定量化评分表。
(2)实施阶段:按小组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以单元教学为单位,每单元教学结束进行统一测验,结合测验成绩和平时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等诸方面综合考查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全班中的进步,考查小组整体的学习水平,并与平行班级作适当的比较。并根据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以使小组组合达到最优化。定期搜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记录和教学反思。
(3)总结阶段:整理研究材料,撰写术论文,进行研究工作总结,准备结题材料。
新课程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在《标准》中,已经看不到“应用题”这个名词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和“简单实际问题”等,同样的,“解答应用题”也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变化不是因为应用题这个名词不时髦了,要换一个说法,而是有深刻的内涵:“首先,在内容方面,《标准》提到的问题不限于纯粹的数学题,特别是不同于那些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非思维性活动就能够解决的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既可以是纯粹的数学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其次,在具体内涵方面,《标准》的要求的多方面的,包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以模仿套用代替创新与生成,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果是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因此,我们有必要抓住要点进行突破,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为抓手,对数学教学中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在研究中使得师生共同提高。
一、课题的界定
“问题解决”即是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使学生面对问题时,能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行动方式。可理解为方法,却又不完全等同于方法,其指向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思维与行动的最为有效、最简洁的方式方法。
解决问题学习强调为教学实际服务,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主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与再创造。解决问题学习的研究,不再只是对比发现学习与传统教学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对发现学习本身的过程、机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发挥发现学习的优势,促进解决问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旨在“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布鲁纳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⒈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养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
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竭力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数学活动中进行探索、猜测、修正,从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构建。
⒊学生能主动地对已有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模式等进行分析、综合、转化、调整,从而形成对新问题的领悟,促进新问题的解决。
⒋不仅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更要帮助他们认识数学的价值,掌握提出问题的艺术,并不断探索下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研究内容
问题解决的过程,会受到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年龄特征、问题的内容、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以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为载体,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策略。
1、问题的感知与理解
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理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看能否用平常的语言把问题陈述出来,并通过对问题的陈述产生关于问题的内部表征,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向。为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感知与理解,我们思考、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2、解题策略的寻求和确定
经过了对问题的感知和理解,接下来的重要步骤就是寻求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不同,解题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也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我们想通过教师的引导、扶持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3、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与调整
学生在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就要按照方案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教师要根据具体问题,及时桌间巡视,根据学生个体的困难给予相应的指导。
4、交流、评价与反思
学生个体的数学问题解决后,再引导他们借助动作、图画、符号、文字等形式把解决问题的结果呈现出来,引导学生间的交流与评价,并及时进行反思。
以上还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我们准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思考、实践、调整、再实践,以求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与能力。
四、操作措施
1、研究“课标教材”中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特点。
(1)各年级教师在把握《标准》理念的基础上,深入钻研“课标教材”,理清教材在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编排体系、特点,把握各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目标要求,做到:
①体系清: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的?
②特点明: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材、呈现方式是怎样的?
③目标准:不同阶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到底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2)观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动作、表情、写字、言语等表现,询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来把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特点。
2.设计符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善于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探索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1)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发现、提出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应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目标性、趣味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特点。
(2)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作为每个学习个体,一般经历以下过程:整理问题的信息,思考各个信息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正确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进行反思、验证。作为一个学习群体中的一员,要做到: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自主探索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3、对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出合理评价,探索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评价的方式。
(1)确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观点,确立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的观点。
(2)明确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①第一学段,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②第二学段,重点考察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五、研究的步骤
我们准备通过以下几个阶段实施我们的课题:
(一)准备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⑴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论证工作,修定课题方案,并成立课题组。
⑵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
⑶调查课堂教学现状。
⑷拟定实验研究方案。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二)实施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x月)
⑴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始操作性研究。
⑵在研究的过程中,随时调整研究方案。
⑶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
(三)总结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⑴课题组成员整理有关课题的资料、数据。
⑵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
2、解决问题策略汇编。
3、教师经验总结、论文。
新课程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三】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体验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研究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热情高涨。我校各学科教师学历达标率高,科研意识强。我校的教学设备充足。这一切表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我校在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时,把培养学生问题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确定“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研究课题,科研促教,把我校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学校。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也无过于培养其问题探究的意识。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依照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
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乡镇小学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们借鉴以下理论:
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7-12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
3、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各科目教学作为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会促进学生认识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体系
本课题研究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学生目标层次、学校目标层次和社会目标层次。
1、学生目标层次。本课题的实施主体是我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具体分解为:
(1)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潜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3)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会做事的能力与品质。
2、学校目标层次。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实施的,因此,课题的实施也必然会因此学校自身的变化。通过课实验,学校内部要达到的目标是:
(1)学校的领导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科研兴校。
(2)学校的教师要掌握课题的研究方法,自觉地进行科研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能写出可供发布的专题课改论文,学校完成并出版一部以上有关教改的专著。
(4)学校的硬件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
3、社会目标层次。
(1)学校争取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达到同等小学先进水平。
(2)学校学生在整体素质方面在市内进入先进水平,在区名列前茅。
(3)使学校在省市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课题实施的方法原则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是无可争议的主体。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这个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3、适应学生身心年龄特征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知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选取适当的科技内容和方法或方式。
4、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
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素质的探索”研究课题由市教育局与区教办共同领导,由校长专门负责,由本校学科带头人组成研究小组,分层管理,分工合作,条块分明,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实施研究。
2、师资培训。师资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除本校培训外,我们还请市富有经验的教育学专家到校培训。
3、家长工作。家长的支持十分重要。我们重点是求得家长,尤其是家长学校的骨干委员、各年级家长代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通过家长学校的讲座、座谈会、家访等方式引导他们,使他们支持学校的工作。
六、课题研究步骤
学习与设计方案阶段: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
教师培训阶段:20xx年x月至20xx年xx月
方案实施阶段: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
新课程改革研究实施方案【四】
高速发展的社会,是以竞争来推陈出新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开放、多元、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以实力求发展”、“有实力才有发展”,已成为新一代中学生的一种基本共识和前进动力,刺激着中学生渴望成为多技能的优化复合型人才。这就为文学社团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发展资源,这为中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1、源于对学生发展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集中在“发展”二上--即用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其“价值向度”可表述为: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迅速性,校园中的各种正式群体(如:班级等)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他们希冀在文学社团活动中寻找到心理需求的热点与共鸣点。
2、源于对学校发展的思考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曾于19xx年创办xx文学社,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创办历史,xx年学校由一所完中撤并为一所独立的初级中学后,xx文学社成了断翅的雏鹰,一度陷入瓦解的窘境。为了使xx文学社再展雄风,打造xxx的响亮品牌,形成特色学校的一大拳头,为农村中学的中学生文学社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为了深化语文教改,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大提高;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人文素养得到丰富,性格品质得到优化;我们在校长的指导下,认真地总结了长山河文学社前段工作的经验,并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本校以及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的现象,正式提出了“xx文学社创新发展的研究”的科研课题。
一、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际上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形式的兴趣小组发展为有专题研究性的社团是日益的重视与规范,主要是国外教育专家较早注意到现代教育如果只重视学生纯智商的发展,而忽略情商延展的多元智能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模式势必会成为学生平衡优化成长的障碍。故而许多国外先进学校都非常重视对本校特色社团的开发、支持、培养、发展,体现综合素质内化的新教育理念。
当前国内直接探究校园“文学社团”的课题有所呈现,如xx老师省“十五”课题《小学校园文学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校园文学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xx省xx市xx中学的朱xx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办好文学社的思考与实践》,xx区xx中学陈xx《新课程、新理念、新文化--以新课程理念构建具有xx中学特色的校园文化》,都对校园文学社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文学社创新发展的研究却很少,即使有研究,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也未成体系,致使相当多文学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很大,针对性不强,效果也不太好。本课题的研究将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践,让文学社团切实促进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课题的界定
文学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学生在语文学科之外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园地。学生文学社团活动本身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活跃身心,陶冶情操,铸就人格,以及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等,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新是指运用创新教育的观念和理论指导教育,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促使学生具备个人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价值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xx文学社是以母亲河文化资源为背景,结合xx镇历史文化,引导学生社团从乡土特色、地域文化中找寻发展的空间,从校内走向校外,获得创新与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秉承着“丰富底蕴,增长才干”的文学社团发展繁荣的理念,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1、打破传统“文学社”的单一局限性,把文学社团办成学科间联系的纽带。文学就是人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活动就不能囿于学科的单一性。打破学科封闭,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在全体老师中形成共同关注文学社的合力,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把文学社团的建设发展研究同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探索课改的新途径。我们可以利用学校不同角度专题研讨的优势,以文学社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引导活动的计划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使社团活动成为课内学习在课外的延伸。
3、把校园文学研究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在一起,挖掘新课程资源。我们利用校刊《xx》作为语文教材读本,以精彩的版面、丰富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组织学生阅读、评点、编辑自己和同学的文章。
4、文学社作品实行网上交流。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网络知识,利用先进的科技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实现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涉及的综合素质教育面较广,应用性与操作性较强,又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特点,我们尝试用理论探索、实践操作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的方法。
1、多渠道调查法。
2、活动实践法。
3、经验总结法。
4、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的途径
1、建立科学、规范、创新的文学社团管理机制
农村初中首次办文学社团,必须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之前组建过一次,由于没有坚持下来,办过一届就取消了)首先开学初通过学生自主报名、面试、公开竞聘演讲及民主投票的方式,向全校招聘在写作、书画、电脑、表演等方面有特长的的学生,担任社长、小秘书、小记者、宣传员、小编辑、电脑员等职务,形成编辑组、信息组、记者组几个主要的部门,组成社委会和社干会,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文学社的管理条例以及总的活动计划,带动文学社工作积极有序地开展落实。这样,文学社的管理模式也会朝着最具规模、最有程序、分工最明确的方向发展。并且以学校文件形式聘任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文学社的发展和日常工作进行扶持和指导。有条件也可邀请校外荣誉指导。尽量网罗各科的教育精英,形成了一个由指导教师引导,社员自己采访、编审、排版、美工的新式校园文化管理流程。
2、开展丰富而有特色的文学社活动
文学社的宗旨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发学生潜能、展示个人魅力和才智,展示学生自我的平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开展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化是越来越重要。
⑴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差的现状,文学社将请学校优秀老师定期开设主题讲座,举办同学读书交流会,如:语文知识竞赛、诗歌小论坛、小说晤会等,提高学生的能力。(由团委出面协调)
⑵开展名著欣赏活动的“文学套餐”
写作需要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我们文学社将组织社员定期阅读国内外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简爱》等,并举办阅读交流会。
⑶参加不同级别的征文活动
在原基础上,加大发稿量。在校内以国家大事为征文主题,举办征文比赛,提高文学社影响力。比如“长山河”作文大赛、全国“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省市级各类征文活动、初三作文现场赛等。
⑷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
除写作外,文学社还将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开展爱我xx书画展、摄影作品展、办小报、课本剧表演、配乐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校园文化建设。
此外还将组织社员外出采风、参观、访问,尤其是关注自己所生长的这片土地,深入农村,感受xx的风土人情,挖掘xx这一方水土的精神内核。这所有的一切载入校本《xx畔》。
3、推动社刊《xx畔》向校本教材整合发展
xx年,我校大胆改革,对文学社社刊进行了改版,由19xx年以来实行的的报刊形式转变为16开文集形式,xx、xx年已经出版了两期期刊。内容大多是刊载学生的优秀习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次长山河文学社将加大整改力度,定期每年出一期期刊。内容除刊载学生的优秀习作外,还将增加名家作品推荐赏析、中学生寄语、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爱我xx等等不同栏目,学生的作品由指导老师评改后,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上交语文组,经由语文组全体老师通过教研活动集体讨论、审核,通过后方可入选长山河期刊。另外与xx镇文艺联合会写作协会合作,向其约稿,刊载有关xx镇历史风物、文化古迹、风土人情的作品,以及学校在职教师或校友创作的作品等。每出刊一期,都发给在校学生,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补充。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本土本校优势,又能为语文教师的课堂写作教学提供范例,还能更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社团课程资源。
4、创建文学社网上活动平台
伴随着互联网而兴起,网络文学社也应运而生,虽然从时间上说与传统文学社相比尚处幼年。然而背靠着强大互联网,依托高科技的支持,网络文学社已经显示出了以纸张为载体、印刷技术为依托的传统文学社无可比拟的巨大的媒体优势。首先表现在相同的时间空间里,网络文学社能发表容纳比传统文学社数量大几十倍的作品。从而给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多的阅读欣赏作品的机会和更大展示自己文学才能的的空间。为适应时代的数据化管理的高速发展趋势,xxx文学社也将尝试着进行网上操作。
初步设想是开通网站布置一篇作文,学生一周之内上交网上,给语文组老师分工,定期进行批阅,并将简短的评语及时进行反馈。社员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这样有利于加强社员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兴趣与写作的积极性。根据预期效果及影响范围,再适时调整方案,逐渐将各项活动比如摄影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以图片、视频等方式传到网络共享上。由于是试行,根据学生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将分期培训全体社员的基础电脑操作技能,并且挖掘部分电脑操作能力较强的社员,成为信息组的中坚力量。促进一些基本的、便于操作的活动在网络上举行(比如写作),同时学习其他网络文学社的管理方法以经验,再积极向外扩大影响力。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六、八年级文学社成员
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xx年x月--xx年x月)
试行阶段(xx年x月--xx年x月)
(1)完善xx文社组织机构,做好实验的前期教师指导队伍的组织准备。
(2)制定文学社章程和活动方案,为形成规范科学的社团管理模式作好软件铺垫。
(3)依托语文组融合其他学科组,尝试将单一性的“文学社”向综合性的“文学社团”发展,形成编辑组、记者组等不同的部门,扩大社员队伍。
2、课题实施阶段(xx年x月--xx年x月)
(1)正式向xx市教学研究室提交立项申请书。
(2)形成课题组成员,全面启动《文学社团对提高农村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探究》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①搜集文学社团活动中与新课程理念下不相符合的现象(包括思想和做法)
②对目前文学社团活动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探究、分析,积极构建与完善课题所必需的条件。
3、课题总结阶段:xx年x月--xx年xx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活动资料、管理档案、影像资料、xx杂志、各项活动不同级别的获奖情况,公开报刊发表文章的统计等。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集、xx杂志、课件等。
九、课题组的分工
课题负责人:
xx:主持课题研究,负责课题方案设计,资料汇总,拟定结报告。
课题组成员:
xx:制定文学社章程和活动方案,成立文学社团。组织、管理文学社各项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协调,以及文学社成员作品的评选,整理提供阶段性研究成果。
xx:负责校朗诵、演讲资料的收集,与xx老师合作,负责校文学社团写作的指导,以及学生优秀作品的收集、整理,提供阶段性研究成果。
xx:协调语文组各位教师之间的工作,与张新强老师合作,管理学生网络作文。做好学生阅读竞赛、写作竞赛的组织与辅导,以及《长山河畔》杂志的汇编,提供阶段性研究成果。
xx:负责综合性实践课的组织、指导,语文学科知识竞赛、诗歌小论坛、小说会晤等文学交流活动,管理学生网络作文的布置、评改老师的分工,学生写作成果的展示。提供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课题经费
文学社开展活动、办报办刊等都需要花钱,经费从哪里来?可从三个方面来落实。
(一)、学校财务的支持。
(二)、争取上级(主要是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第三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第三节
化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述
“策略”一词源于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在教学领域,“策略”主要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安排。
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界定既有共性,亦有分歧。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在概念上有相近或易混淆之处,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教学策略特定内涵的深刻理解。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其表达形式是教学活动方案。而教学策略则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设计、谋划,形成一定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和环节上有交叉、重叠的部分。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通盘考虑教学的整个设计。2.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转化,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着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是能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具有简约化、概括化、理论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从教学研究的发展来看,先有教学模式研究,然后才有教学策略研究。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受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从层次上要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4.教学策略的定义
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人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日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素养、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第四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0-11-18 09:47:16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倍受非议。“少慢差费”是语文教学状况的形象描述,“误尽苍生”让广大语文教师无法抬头。虽说这样评价语文教学有失公允,但扪心自问,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又教给学生什么了?无非是应试技巧,无非是架空分析,诸如此类,这难道都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过错?这样说恐怕也过于偏激。客观地说,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喋喋不休地大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意义争论,都影响和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拂面春风。它切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肯綮,更加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维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语文的综合性,重视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可以说,高中语文新课标为走好提高中学语文效益之路提供了一双新鞋。
较之以前的教学大纲,新课标这双新鞋新在何处呢?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新课标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更为科学和全面。课程标从新的视角出发,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将之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这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也正是语文新课标力求达到的目标。
新课标强调学习方式的多元性,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变单
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又一亮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新课标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新课标提出了课程内容开放性的主张,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标又一新处。这一观点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新课标在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还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的主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这一主张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隔断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的方法,走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语文教学之路。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程的实施,使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的局面,这必将导致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双边性。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也不是教师导学生演,更不是教师尊学生卑,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学、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应突出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该研究学法,并要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表现出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下应努力寻找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方法。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等,这使得语文课程的结构更加合理并趋于优化。但是仅有课程的趋优化,没有教学方法的最优性,要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不通的。对教师来说,要选择能最有效地解决相应任务的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来说,要在学习中合理地自我组织、自我砥砺、自我检查。一句话,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负担合理施加。
有了新鞋,用了新法,但必须走新路。新的语文教学之路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中庸之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其本特点。”可见走“中庸之道”是新课标为我们指明的金光大道。
语文与语言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工具性决定的,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习使用语言这一交流思想工具的过程,从语文学科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必要工具,从这一角度出发,语文学科亦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牢基础。
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语文人文性的外在表现。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创新思维,在对某个问题解答时不采取“独裁”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目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语文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这一个新时代话题上。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关怀。要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习惯。突出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是中学语文人文性教学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的。
总之,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素,集中而又具体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照着语文教学的任务。可以说“新鞋”、“新法”、“新路”三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为此,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探求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西河乡中心小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课程改革要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教育局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新课程实验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课堂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目标和任务
1、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2、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探索课程管理的运作规范,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学校条件性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生成,不断更新数字化课程资源,努力提高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及管理工作机制。
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新机制。
三、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石治和
副组长:何 永 尤忠厚
成 员:宋致高 张恩旭 马忠礼 罗忠亮 贾本远 冉启雄 张恩龙 廖光桂 张礼勇 谢启芳 张 进 何廷栋 刘 辉 匡建德 张恩选 刘晓波 秦 勇 刘 军 李 凯 冉光新
四、实施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课程运行机制;结合我校实际,做好分类指导和分步实施工作。
2、开拓创新与协调配合的原则。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开设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
3、积极稳妥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借鉴过去成功的办学经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处理好原有基础和新型框架间的衔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课程的执行水平,防止各种“一刀切”和简单冒进的做法。
五、加强师资培训
1、培训原则和要求
新课程培训工作严格贯彻“全员、全面、全程培训”的原则,努力使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得到有效的通识和学科培训。要将培训贯穿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要以校本研修为基础,每位任课教师培训不少于16个学时。
2、培训方式和评价
培训坚持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培训要进行效果反馈与学分认定,学校对所有培训者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并视学习情况授予学分。考核结果作为本学年考评和下一学年聘任的重要依据,培训学分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六、学生评价
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要充分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听取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示学生的努力、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进行准确判断,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2、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要改变将考试作为惟一评价手段的做法,在改革纸笔测试的同时,合理运用观察、访谈、调查、成长记录等质性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使注重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理念落到实处。
七、课程管理
1、课程管理的职能。
学校课程管理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权利主体的权责分配框架内,肩负起提升学校整体课程能力的重任。其职能是组织本校教师具体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本校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组织本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组织本校教师开展各种课程研究活动;做好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评价工作。
2、优化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三个转变”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自主、合作和探究;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目标并重。“五个要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3、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保证课改实验结论正确和成果真实,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就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资源。既要重视校内资源,又要挖掘校外资源;既要注重文字和实物资源,又要重视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既要利用显性资源,又要利用隐性资源;既要利用条件性资源,又要利用素材性资源。
要充分使用好教科书,不断提高教材的有效利用水平。鼓励教师以选定的教材为蓝本,同时研究其他版本教科书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学内容。要合理整合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动和传统活动等课程资源。
要注意课程资源的配置和开发。要迅速建立我校学科教学资源库,丰富课程资源。要努力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活动场所的作用;特别要注意校内人文资源开发,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先进班级组织、优秀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注意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不断创设教学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新的资源载体。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
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功推行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最重要的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实施校本教研,积极地开展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
教导处担负校本研究的具体组织、实施、服务、评价、管理等职责。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与上级教研人员、理论研究者的交流和沟通创造环境与条件;为教师的改革与研究排忧解难,使教师的困难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及时得到关注、分享与推广;定期奖励教师的教研成果。引导教师通力合作,形成教与学的氛围,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倡导做“学习型”教师和建设“学习型”的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事进行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在不同观点的对撞、交锋、比较、鉴别中兼容,吸收并各取所需。开设“课改讲座”“教学论坛”,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能、开展研究的平台,促进每位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创新,真正培养一支具有执行、研究、开发和推广能力的教师队伍。
加强“专业引领”,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教育科研的特点是“专业引领”,学校有计划地搜集资料,聘请专家讲学,组织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保课改全程工作按照教育科研的原则、途径顺利开展。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加强舆论宣传
通过黑板报、宣传板、校会、家长会、新闻媒体等,广泛深入地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