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及对策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及对策
礼泉实验中学杨绒利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中,阅读也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完型、阅读占英语单科总分的50%)。而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最终导致了在考试中对文章不理解,从而造成失分。究其原因,是由于词汇学习未能得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而且学生也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但事实上,“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且“高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听说读写技能,也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可能的”可见高中学习阶段必须扎扎实实开展系统的词汇学习。
笔者认为,要使词汇学习真正有成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将策略训练有计划地渗透到课内外的教学之中。因此,本文拟从研究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入手,探讨进行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 常见的词汇学习困难
1. 缺乏对词汇学习的正确认识。
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刚踏入高中校门,第一次上英语课,就会有很多的困惑:“老师怎么满口都是英语?老师讲课怎么这么快?课文的生词怎么这么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平时可以少花些时间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只要到期末时凭自己的小聪明突击背几天,就可以把所有的词汇都背出来。殊不知,高中词汇远比初中的要更多、更复杂。
2. 单纯背词汇表、甚至词典
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把高中考纲上的词汇全部背出来,甚至把词典从头到尾背一遍,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付各种阅读理解题。殊不知,单纯背词汇表只能事倍功半。首先,背词汇表很花时间。现在一名高中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还要完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大量作业。因此,客观上不允许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背词汇表上;其次,单纯、孤立地背词汇不容易记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起初很迅速;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慢。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预防遗忘。对于英语词汇,学生可能一时全部记住了,但如果不及时巩固,过半个月、一个月就可能忘了许多。
3. 缺乏必要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
高中学生对于英语学生策略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技巧了。一些学生仍只会按照初中时的死记硬背方法来学习和记忆词汇。由于高中的词汇明显比初中要多,学生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度过词汇学习这一关了,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课了。
二 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技巧
针对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对提高词汇学习树立信心,消除畏惧心理;同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策略指导和科学训练。
1. 激发兴趣,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激发认知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一般来说,决心越大,信心就越足,恒心也就越持久。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时刻支配自己,提醒自己,并且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同时,教师更应该在平时注意观察和引导学生,使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是可
以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技巧,最终学好英语。
2. 进行词汇学习的策略指导和训练
由于大量的英语单词都是加前缀或后缀之后变成的派生词,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词汇,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构词法知识。因此,构词法对于学好英语词汇乃至英语这门语言课程非常重要。
笔者在开学初就利用整整两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了英语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前缀和后缀,如表示否定的“in-, un-, dis-”等前缀以及表示名词的“-ness,-tion, ment”等后缀。为了及时巩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笔者经常选取一些带有前缀、后缀的各类单词,并要求学生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前缀 例词
un-, dis-, im-, non-uncertain, unpleasant, disagree, impractical, non-communistpre-, fore-prewar, preview, forehead, foresee, foresight
tele-telescope, telegram, telecontrol
auto-autobicycle, autoboat, autobus
bi-, tri-bicycle, biplane, triangle, tricolor
inter-interview, intermarry, intercourse
trans-translate, transistor, transplant, transport
anti-anti-poison, anti-Japanese, anti-freezing, anti-social
re-repay, review, rearrange, remarry, rewrite
out-, over overcoat, overwork, outstanding, output
后缀 例词
-er,-or silencer, newcomer, governor, competitor
-tion,-sion hesitation, radiation, persuasion, conclusion
-ment disappointment, amazement,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ness weakness, restlessness, exactness, eagerness
-ful,-less boxful, mouthful, homeless, priceless
-en,-ify sharpen, strengthen, terrify, satisfy, simplify
-ive, instructive, progressive, decisive
-ish childish, feverish, selfish, greenish
其次,我还经常培养学生利用联想增强对同类词的学习效果。比如学到furniture,就可以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各种家具,如:washbasin, sofa, cupboard, dressing table, etc.3. 突破词汇限制,实现语篇理解
对于英语学习,仅仅孤立地掌握一些词汇还远远不够。我国著名的英语学教授李观仪先生也曾说过:“我不主张(学生)背单词表,而是应该通过阅读各种文章来扩大词汇量和正确认识词汇的应用。”即使一个最简单的单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含义。为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突破词汇的限制,使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如order这个词,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但却很少有学生会去认真查阅词典,搞清楚除了“命令”、“定货”外,它还有什么意思。为此,我便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该单词的最常用意思外,还要求他们尽力去联想到它的其它几种意思,从而巩固以前学过的东西,做到温故而知新。
同时,学生可以利用上下文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以及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来猜测词义。比如在“Let’s synchronize our watch so that we can start game at the same time.” 这句话中,synchronize这个单词学生肯定不熟悉。但是,假如学生根据上下文,“能同时开始做游戏”,就可以很轻易地判断出这是“核对时间”的意思。
三. 词汇学习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 过分注重技巧,生搬硬套
部分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便每次都想用这些策略和技巧来帮助自己学习词汇。殊不知,对于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生词,我们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决不能把思维束缚在某一点上,而导致出错。
2. 盲目自大,忽视积累
一些学生(尤其是那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了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后,就自认为不用再多花时间在记忆单词上。但是,词汇学习除了一定的技巧外,还需要学生不停地花时间去阅读课外文章,积累词汇。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积累中,才能加深对词汇的记忆效果,才能加强对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的运用。如果学生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只能走进只注重技巧、不注重积累的华而不实的“死胡同”。
。实践证明,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会自学的核心部分,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要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困难,针对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训练方案,重视学法方面的指导;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根据进展情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训练方案做必要的调整。这样,学生的词汇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地提高。相应地,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将会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困难及对策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困难及对策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并未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及非重点中学尤其突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英语教师只是严格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试题的需要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然后又精心地批阅,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未见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高考的书面表达中取得好成绩,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要使写作训练真正有效,方法至关重要,而言方法的精髓又在个“巧”字,这一“巧”字的诞生,是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及教师教学智慧的积累是分不开的。本文试从分析学生写作的困难入手,探索改进写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 常见的学生写作方面的困难
(一)书写。书面表达题属主观试题,为人工阅卷。卷面形象往往给阅卷人留下重要的第一印象。高考评分标准中明确指出,“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而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书写动着缓慢且极不正确。书写技能熟练到一定程度就会升华为技巧,技巧具有习惯性,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变,当学生已习惯于不正确慢速度的书写动作时,再要纠正,就会很困难。
(二)词汇量不足。表现在:词汇匮乏,搭配不当;不能使用较高级的词汇;表达方式单
一,同一单词或词组反复在一篇作文当中反复使用;拼写错误多。
(三)语法不通,句型误用。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防止考生逐字逐句翻译”只成了高考
命题者的主观愿望。在答卷中,考生逐字逐句翻译的现象屡见不鲜,Chinglish 的情况比比皆是。学生在写作中最大的拦路虎便是汉语的语言组织方式和思维习惯对其干扰而造成的语法错误及句子结构错误。
(四)信息凌乱,缺乏逻辑。高中学生英语习作字数在100字左右,但学生在谋篇布局的技巧上显得力不从心,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写的话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五)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这是平时写作训练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由于英汉文化的差
异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让学生用英语写他们熟悉的事物,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笔,写出来的作文干瘪无味,只是一些词汇和句型的机械堆砌。
以上困难,归纳起来也就是语言、内容和语篇的问题,这三大问题得不到解决,“听到写作学生烦,见到习作教师头疼”的现象就无法得以根除。
二 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的对策
针对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存在的困难,英语教师应在详细的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基本功的训练、教法的调整、写法的指导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用英语作文的兴趣,消除厌恶的心理,树立自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训练。
(一)基本功的训练。1 写作的基本功首先体现在书写方面。从学生进入高中开始,就要
严格要求学生按规定进行书写练习,使学生练得一手好字。美观的书法不但表现在个别字母的形体上,而且表现在各个字母的组合、间隔距离、大小比例上。因此,书写训练应该随着教学的前进而前进。教学内容越复杂,书写训练的方面也就多。书写教学不但要严格化而且要长期化,只有坚持书写训练的长期化,才能保证已形成的正确的书写技能,技巧不会退化(由工整退化为潦草,由快速退化为慢速)。书写应包括字母和标点两方面,为了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就要以句子作为练习的核心。加大词汇教学的力度。记忆单词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让学生自觉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方法去识记。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记忆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对单词进行理解记忆,联想记
忆,分类记忆,复习记忆,随时督促和抽查,尽量减少由于拼写错误而造成的丢分现象。熟记常用句型。词汇的教学也应以句子为核心,而学生要写出地道的英文句子,首先要把最简单的五种基本句型牢记心中,即:S+V(主———谓)S+V+P(主——谓——表)S+V+O(主——谓——宾)S+V+InO+DO(主——谓——间宾——直宾)S+V+O+OC(主——谓——宾——宾补)。这五个基本句型学生在初二就学习过了,在由这些简单句发展到并列句和复合句,如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这样写出来的句子结构就不会中式化,再加上一些恰当的连接词,语言的流畅性必会大大增强。
以上三方面的训练是有机的统一,教师在讲解语言点时,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词组及句型进行造句练习,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法的调整。在平时的教学中,写作教学往往呈现为: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给出范文的单一模式。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模式必须彻底打破,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以激起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往往是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接触过或者能够想象得到的事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写作的话题,鼓励他们大胆地构思,大胆地创新,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题材。如人教版第二册Unit 2 有关住房问题,学完后可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标题为:What do you think of living in a traditional house ? 有位学生写道:I would like to choose traditional house in preference to a modern one.Compared with a modern building ,a traditional house seems not to be that magnificent.However, it’s quiet and comfortable for us to live in.In addition, people who live in a modern house sometimes feel very lonely because…这位学生写出了自己的观点。注重输出前的输入。从输入输出的角度来看,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写作则是语言的输出,先有输入才有输出。有的学者认为,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写作水平的提高。从阅读到写作不是简单地将输入的材料拿来就用,而是经过大脑的处理,产生从阅读到写作的转移(transfer)。一般来说,在写作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自由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让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一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对高中学生来说,写一篇论说文尤其如此。在写作课上,可采取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找出:作者的观点,支持观点的论点,然后分别就其观点进行讨论——赞成或反对,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检查,得到赞成或支持的理由——为作文打下思想内容和材料基础,最后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写一篇论说文,并借鉴原文中精彩的短语及句子结构。这样学生对任务所涉及的信息越熟悉,承受的认知负荷就越轻,语言的输出也就越流利。3 改变写作评价方法。写作评价应遵循互动原则,多元化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在教学中,可采取:(1)自我评价。首先由教师对范文从篇章结构,内容要点,句法,词汇,逻辑,标点等进行分析,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示范。其次,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从写作困难,本文佳句,本文不足,病句修正,本文收获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学生把习作和自我评价表一起上交,由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写出意见后再发给学生。(2)合作评价。首先也是由教师对范文进行分析。其次,由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轮流进行批阅和总结。再次,由全班交流分析本组佳作。最后,进行反馈重写由每位学生根据同伴的评价重新修改作文并在第二天上交,教师检查结果。
(二)写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对各类英语文体的格式介绍清楚。其次,在学生动手写作之前,要重视写前的“导”,如就作文如何谋篇布局,可选择哪些词汇,可使用哪些句型,语言语气的使用等进行点拨讨论。最后,当学生有一定写作基础时,可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作文,体会范文的内容,意义,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仿写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可要求学生只模仿体裁,而对内容不作具体限定。如学了Captain Cook,就可以写中国航海家郑和。常言道,“熟能生巧”,只要学生多模仿写作,模仿到熟练的地步,自然水到渠成,他们就能用英语去表达新事物,新观点和新思想。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充分调动和保护其主观能动性,兴趣,热情和积极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那么实现书面表达能力的突飞猛进,就不会遥遥无期。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年
3杨菊妃 “2001 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与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1期
Xa5mxyh9
第三篇: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解析及学习策略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解析及学习策略的培养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中,阅读也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完型、阅读占英语单科总分的46.7%)。而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最终导致了在考试中对文章不理解,从而造成失分。究其原因,是由于词汇学习未能得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而且学生也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高中学习阶段必须扎扎实实开展系统的词汇学习。
要使词汇学习真正有成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将策略训练有计划地渗透到课内外的教学之中。因此,本文拟从研究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入手,探讨进行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 常见的词汇学习困难
1. 缺乏对词汇学习的正确认识。
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刚踏入高中校门,第一次上英语课,就会有很多的困惑:“老师怎么满口都是英语?老师讲课怎么这么快?课文的生词怎么这么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平时可以少花些时间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只要到期末时凭自己的小聪明突击背几天,就可以把所有的词汇都背出来。殊不知,高中词汇远比初中的要更多、更复杂。
2. 单纯背词汇表、甚至词典
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把高中考纲上的词汇全部背出来,甚至把词典从头到尾背一遍,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付各种阅读理解题。殊不知,单纯背词汇表只能事倍功半。首先,背词汇表很花时间。现在一名高中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还要完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大量作业。因此,客观上不允许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背词汇表上;其次,单纯、孤立地背词汇不容易记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起初很迅速;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慢。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预防遗忘。对于英语词汇,学生可能一时全部记住了,但如果不及时巩固,过半个月、一个月就可能忘了许多。
3. 缺乏必要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
高中学生对于英语学生策略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技巧了。一些学生仍只会按照初中时的死记硬背方法来学习和记忆词汇。由于高中的词汇明显比初中要多,学生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技巧,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度过词汇学习这一关了,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课了。
二.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认知策略的培养
1.语境联系
Cook(1991:40)指出:从学习词汇的角度看,学生只有以句为单位,与语篇语境相结合,才能确切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掌握其用法。把词汇与语篇语境结合进行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区分词与词之间的差异并正确使用它们。还可帮助学生正确识别一些新生词。因为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就体现在课文中,结合课文言语来记词汇最有效。不但教会了学生这个单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是记忆
词汇和扩大词汇面的最有效方法,词汇材料的理解难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最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材料莫过于教材了。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运用词汇的综合训练是我们备课中要考虑的课题之一。
2.分类策略
分类策略中比较常用的是1)根据单词依次划分类别记忆,如分成交通工具、服饰、水果、植物或家用电器等不同的类别后加以记忆;2)把单词按照不同词根、词缀分类记忆,如把respect,suspect,inspect等有相同词根的单词放在一起进行记忆;3)把单词按照不同的用
法归类进行记忆,如把后接动名词-ing形式的动词enjoy,finish,practice,mind等放在一起记忆,笔者经常采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策略应用能力。
3.查阅辞典
辞典作为沟通母语和外语的桥梁,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其作用举足轻重。学生对辞典的认识是较为粗浅的,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辞典,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要综合考虑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价格的可接受性等等因素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英语辞典;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指导学生掌握英语辞典的常见使用技能,如查什么,怎么查,查到后如何处理等。
(4)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是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最常用策略。在运用中有时是融合在一起分不开的,把生词放在句子或整篇文章中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记和寻找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来猜测词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除了随时随地在阅读、做练习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参与体会如何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和在句子中通过辨别生词的词性来猜测词义等的机会外,还专门进行了猜测词义的专题研究课。
(三)记忆策略的培养
1.归纳记忆法
归纳是将单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纳、分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于记忆的方法。例如字母“b”在一些单词里不发音,给我们记忆带来了困难,拼写时很容易把它们遗忘。如果我们把这几个单词放在一起记忆,就能克服这个困难。如 tomb/numb/comb/climb/等。再如,我们把含-mble这类贬义词放在一起记humble,fumble,tumble,grumble,记忆效果十分明显,单词也可按词义,分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等。
2.联想记忆法
在记忆时,可以展开联想,将单词与某些熟悉的、有意义的、有特征的、容易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增加趣味性,避免枯燥、疲劳,而且联想过程本身就是记忆的过程。如:记bay时,就可以联想gay,has,脑中闪现“快乐的白海湾无黑干草”。借助于“快乐的”gay想起“海湾”bay与“干草”hay的元音,辅音则由“白”“黑”两汉字的声母想出。像这样几个单词经联想串在一起,帮助记忆。
我们也可以把一个不易记住的单词进行分割,成为几个自己熟悉的单词,再加以记忆。如:award(奖金,奖品)可以分成a(一个)和ward病房),联想“奖品在一间病房里”,就很容易记住award了。再如:记wayward(任性的,倔强的)时,想着backward,eastward等词,联想“一条道走下去”,也很容易记住“倔强的”这一词义。
3.比较记忆法
有很多英语单词在拼写或词义上非常接近,如将这些单词分别并列在一起,就可以进行比较并加强记忆。英语中词汇的对比多种多样,有同义词的对比、近义词的对比、异形同义词的对比、同形异音词的对比、异形同音词的对比等。它们有类似之处又有区别。利用词与词之间的类似之处进行联想对比,利用其差别之处进行辨析,能对词汇获得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记忆。例如:”aboard”一词与另外一个拼写类似的词“abroad”极易混淆。二者的区别在词义上,前者为副词或介词“在(向)船上、飞机上”,welcome aboard意思为“欢迎各位搭乘本次航班(轮船等)!”,后者为副词“在(到)外国;到处”,He’s going aboard.The news quickly spread abroad.这两句的意思分别为“他将出国。”“消息迅速传遍各地。”再如意近词,如hinder,block,impede,bar,obstruct均有“阻碍”之意,这样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单词放在一块记就可以由少到多、由点及面地记单词,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加强效果。还有
读音相同的形近词,如principle与principal,vocation与vacation都可以进行比较记忆。
4.反义词记忆法
反义词大都两两成对,它们的词形和词义都对照鲜明,反差强烈,给人印象深刻。例如:include,exclude;increase,decrease这种成对的反义词数量很多,抓住它们在拼法和意义上的不同之处,就容易记住它们。但由于一词多义的缘故,我们一定不要孤立地看某词是某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而要在句中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反义词,我们还要注意积累常用的一些表示相反、相对含义的词缀,如un-,dis-,而s-,in-,-less,-full这又用上了派生法。从praise可以想到一系列反义词:blame,condemn,chide,reprehend,reprove,reproach.5.语境记忆法
单词不能孤立地记忆,一定要有语言环境,否则是没有生命力的。将一些较短的单词、一词多义的单词或用法较特殊的单词、难记的单词放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某一单句或短语中去理解。通过了解它们的用法,增强单词的记忆效果。如:impose(加…于,强使,利用),例:You must perform the task has been imposed upon you.(你必须要做己加在你身上的工作);Don’t impose yourself on people who don’t want you(不要勉强和不需要你的人在一起);impose on sb’s good nature(利用某人的好心)。上面两句话和一个短语就把加pose的三个含义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只要弄懂、弄通这两句话和一个短语,这个词就不难记住了。
总之,记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交叉记忆。只要我们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有意识地去学习词汇、熟悉词汇,就一定能够突破词汇的难关,具有相当可观的英语词汇量。
(四)社会情感策略的培养
情感策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和价值观。情感策略的使用可让学习者控制自我的情绪或态度,让心理处于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状态。情感策略包括降低紧张焦虑、给自己鼓励和自我情绪的了解及掌控。例如,学习者在面对目标语的学习时,会用深呼吸或是听音乐来减缓紧张的情绪;在完成困难的学习任务或是通过考试时,给自己一些奖励。
词汇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活动”,多在课后进行,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例如,组织学生按自愿的方式结合成课后学习小组,一起进行词汇的学习。因为相对于大学生来说,高中生要活泼一些,且乐于交朋友,对合作学习会有较大的热情。他们通过相互的提问、回答,不仅能提高学习单词的效率,也容易激发他们积极竞争的心态。
另外,教师也要提倡同学之间在课余时间经常相互交流,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客观地发现哪些策略更适合自己,并主动吸收、内化,加强对其使用的频率。同时,教师尤其要注意鼓励不成功学习者敢于向成功学习者询问他们学习词汇的策略。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请教也是重要渠道之一。
第四篇: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化学的学习上一蹶不振,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学习困难的原因
1.1 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 “ 摩尔 ”、“ 元素周期律 ”、“ 氧化还原反应 ” 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1.2 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出,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3 学生的原因
大部分学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日积月累造成知识缺陷;突破困难的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2.1 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2.2 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育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和方法。
2.3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自己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4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 “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另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2.5 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多媒体教学是当今不可缺少的硬件。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教师要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第五篇:高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建议的建议供你参考。
3.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这方面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
3.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者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3.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她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高中--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五、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3)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常见物质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之,我们同学经过认真的学习体会以及练习,就会逐渐体会到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继续感受到对自我的挑战和思维运动的乐趣!
化学学习法:口诀学习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意思是说,化学虽说属理科,可也如同文科一样,要背、要记的东西不少。不少孩子就是因常见的化学元素等记不住而开始厌恶学。既然如此,编些好记好背的日诀,辅助孩子学习,当然就大受欢迎了。
限于篇幅,这里仅摘录几段口诀介绍如下: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硫的物理性质:
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
硫化氢的性质:
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1体积水溶解2.6体积的H2S,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和硫,有还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
苯的化学性质:取卤硝,磺加烧。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碱水取,醇碱消。
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氧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铜、汞一、二,铁二、三,碳、锡、铅在二、四寻,硫为负二和四、六,负三到五氮和磷,卤素负一、一、三、五、七,三价记住硼、铝、金。
说明:以上八句歌谣,概述了236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包括固定价和可变价。
盐的溶解性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请看,这些口诀、歌谣,是不是能够给我们一点帮助?
稳度高中:掌握学习方法 学好高中化学
培养良好习惯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自我归纳总结
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
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当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即将踏入高中校门的同学们,最好利用暑假的大好时机复习初中化学知识预习高 中化学知识。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学好高中化学课程。
如何获得高中优势 进入高一的十个要点
论坛我爱四叶草发表:
大家从初中进入高中了,一定会感到不适应。在初中大家都是佼佼者,回想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迈进高中大门时的勃勃雄心,真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可是很有可能一学期下来,几个回合之后便败下阵来,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众人称霸我无能的失落。产生这种失落感我想这很自然,因为我们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大家面前设下一道道难关。因此很多同学在诸多方面就出现了很多不适应。
一、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即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也有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高中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以探究的观念对待每一个问题。
二、一定要培养或提高自学的能力
在新课程方案的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学能力是这一能力的基础,培养自学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在初中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没有自学习惯,但进入高中后老师对学生的个别督促检查明显减少,而代之的是学法的指导。这就需要同学们自觉加强自学的能力。第一,自学需要坚强的毅力为后盾。学习过程中第一遍看不懂时,就要想想看不懂的原因。若是由于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就要复习回顾一下,再看第二遍,直到看懂为止,学习没有坚强毅力是不行的;第二,要边看书边动笔,该圈的圈,该点的点,该记的记。这样既能防止你走神又能强制你积极思维寻找重点难点,从而提高看书的效率;第三,要善于归纳总结,把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纲来,使记忆条理;第四,要善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主要是做题,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加深理解。我想我们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产生矛盾--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要认真听课
第一,要在自学(或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急于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的驱使下你的听课效率一定会很高;第二,就是你感到上课之前这节课的内容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听老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描述的、解释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你不认为老师那简洁准确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严密的推理不正是你所缺乏的吗?这样下来你一定会感到这节课的确受益匪浅。第三,注意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免上课时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不能平静下来。第四,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巧记笔记
课堂做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呆听傻看,这样的后果是要么睡觉要么走神;第二是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笔记是要记的,但记什么?我认为(1)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2)记典型的例题和重要的思想方法;(3)当时没理解的问题。总之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五、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时间是在自习上或饭前饭后,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回顾一下课上学习的内容。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分析例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把小节写在卡片上,以便带在身上随时随地的复习。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
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六、关于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得牢固。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另外,就是对题目我们不能只局限在会做上,还应把准确性和解答的完美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同学们不是常有考试时觉得大部分都会做,可就是得分很少的经历吗,这就是你平时不重视做对和做好的原因。若会做的题都能做对、做好比你多会做几个题得分还要高。
七、正确对待例题
听老师讲例题或自己看例题时,先不要看分析和解答,看懂题意后自己作,真不会再看分析,看完分析后能做出吗,能就自己做一做,做不出,再看解答,看懂了再自己做,做完了再对照;会做时做完了也要看着人家的解答分析比较。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这个例子所教给我们的思想方法。且不可看完题目就看解答,有时好象看明白了,其实不然,不自己动手做一遍你是弄不清楚其中奥妙的。
八、要改变两个错误观点
对学文科的认识,有些同学认为学习语文我没少用功夫,可就是成绩还是和原来一样。殊不知学习语文是一个慢功细活,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你没体会到在你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也能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吗?没有耐心、没恒心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对学理科的认识,个别同学认为做数学题太浪费时间,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不如背几个单词、查几个词语收获明显。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对理科学习不了解的表现。第一,学习理科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探索研究未知世界,寻求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不正是理科学习的目标吗?第二,只有通过你认真的钻研得来的东西才是你终生难忘的东西,这里面包括结论、方法和感受。不少同学不就是由于通过自己钻研出了一道难题而改变了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的吗?第三,你就是做不出这道题而在你研究这道题的过程中不是也复习或学到了很多知识吗?虽然你还不知道到达目标的正确道路,但你起码知道走哪些路是行不通的,这难道离正确的路还会很远吗?急功近利是干不成大事的。有的同学对文科或理科不感兴趣,那是你没有感悟出她迷人的地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你不感觉他和下面那条理严密的完美证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九、要抛弃依赖思想增强责任感
可能大家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依靠父母,上学依靠老师的习惯,在初中时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就去问老师,你至今不能忘记老师那耐心细致的认真讲解,而对她那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到敬佩。可这也种下了你不善于独立钻研的种子,养成了学不好就怨老师教的不好的观点。你不可能永远在别人的呵护下生活、做事,要知道你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象宇宙中的一弃儿,除了自己没有任何指望。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要自己想想再想想,你会发现
你的大部分问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的。真想不出了再去问。要树立学习不好我的责任的意识。
十、关于做计划
计划一定要有,有长计划,还必须有短安排。当你从一生、十年、五年的角度来观察眼前的一天时,就不由自主地增强了紧迫感,即使个别得过且过的同学,也会变得严肃认真起来,更珍惜时间,更注意改变犹豫、拖拉的不良习惯,以挤出更多时间学习。那么怎样做计划呢?(1)要结合自己的实际,(2)要有具体目标,(3)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每天都做,每天都不能完成的现象。抓落实要记账。你的学习一定要有一本帐,你什么时候做得好记下来,什么时候错了题也要记下来(注:帐本上只记“今天错题为《备忘录》××页×题”)。课下几时做了哪一学科还要记下。把你生活中锻炼、学习的分分秒秒正确、错误都记录在你的帐本上,这样记下来,在校生活中,每天约有一页32开纸的记录量,不在校时可能有两页32开纸的记录量。在星期和假期里千万不能间断。把你的帐一天天积累起来,这就是你所走过的人生之路。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
高一十七班 :
陈仕富
陶绍平
胡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