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旅游局关于加强诚信旅游建设经验介绍材料
我市是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市拥有2A级以上景区(点)8处,星级饭店26家,旅行社27家,200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7.8%。
去年以来,在省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旅游行业诚信旅游建设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诚信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作与活动相结合,以工作带活动,以活动促工作,努力塑造旅游行业良好形象,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旅游诚信建设的提高,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层层分解抓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按照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通知要求,市旅游局成立了以高春毅局长为组长的XX市诚信旅游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管理科,负责全市旅游行业诚信活动的指导工作。各县区旅游局、旅游行业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本单位诚信旅游活动的领导。
二是明确目标。结合旅游行业单位实际,制定了《XX市旅游行业2005年“创佳选优评差”竞赛活动目标任务书》,把“四个加强”(即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诚信旅游建设和加强行风建设)作为活动的重点,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做到了思想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诚信旅游活动方案的通知》等8份指导性文件,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三是落实责任。为了使诚信旅游建设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在全行业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诚信建设工作责任制,与13个县市区旅游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诚信旅游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位,形成人人有担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四是完善了考核机制,把诚信旅游建设纳入全年“创选评”竞赛活动目标任务书之中,严格奖惩,实行一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否决,对诚信缺失,内部管理混乱,干扰旅游市场,或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经整改效果不明显的,一律定为“差单位”。对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最佳单位、优秀单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有力地提高了旅游行业各单位和广大职工参于活动的积极性。2005年11月24日,我局在建行大厦召开全行业“我为XX添光彩”动员大会,及时总结全市旅游行业诚信旅游活动开展的情况,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再次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诚信旅游”创建高潮。据统计,在全年的诚信旅游活动中,行业系统竞赛面达到了100%,干部职工竞赛率达到95%以上。
二、采取“三个结合”,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要充分认识国家旅游局在全行业开展诚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我市掀起一股开展诚信旅游活动的新高潮,努力树立全市旅游行业单位的文明窗口形象。
一是把开展诚信旅游建设活动与“三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相结合。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三个创建”的统一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风景旅游区等活动。围绕全市开展的“三创”活动,制定下发了《XX市旅游行业卫生工作标准》等文件,结合行业特点,将诚信建设作为“三创”工作的重点。通过“三创”活动,有力地推进了行业诚信建设活动。
二是把开展诚信旅游活动与行业管理工作相结合。根据中央文明委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我市旅游行业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工作要求,围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机关的目标,全面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宗旨教育、“五爱”教育和“三德”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行业单位免费发放《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知识问答》300余本,强化了行业单位职工的文明意识,规范了日常行为,使全市旅游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还在旅游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了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三优一满意”活动,在星级饭店开展了优质服务竞赛及创建“文明示范窗口单位”活动,在旅游景区(点)开展了创建“最佳文明景观、最佳文明环境、最佳文明服务、最佳游客满意率”竞赛活动,在旅行社、旅游商店开展了“诚信经营、恪守承诺”活动。彩虹宾馆以自己独特的服务理念,开展了“零缺陷服务”和“把微笑留给客人”活动,升华了服务意识。2005年11月29日《XX日报》以“旅行社上门道歉,老人拒收赔款”为题,报道了我市中华旅行社开展诚信经营的动人事迹。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全行业予以通报表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新好望角大酒店举办的饭店职工服务技能比赛,航空大酒店举办了的全国民航系统酒店工程管理讲座和职工服务技能比赛,新世纪旅行社、神州旅行社等广泛深入居民社区,制作了以诚信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乾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新世纪旅行社等参加全省旅游系统诚信宣言活动。为了使诚信旅游的意识贯穿于全行业,我们还在全行业开展了规模宏大的“诚信旅游”演讲活动,经过基层的层层选拔,28名选手参加了12月21日我局在彩虹宾馆举办了全市旅游行业诚信旅游演讲比赛预赛。12月28日进行了全市旅游行业诚信旅游演讲比赛决赛和诚信旅游文艺晚会,并邀请XX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通过以上活动,有力的提高了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皇都酒店被省财贸工会命名为系统诚信服务最佳单位,铁原宾馆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诚信单位。10月4日至8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负责接待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代表的参观接待工作,组织旅游行业形象大使,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周到详尽的诚信服务,受到与会的中央领导和各位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是把开展诚信旅游活动与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相结合。今年我们按照省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市场百日联合执法大检查的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了旅游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旅游市场百日联合大检查的实施方案》、《关于认真开展旅游市场整顿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旅游市场大整顿、服务质量大提高”活动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联合旅游、公安、工商、物价、卫生、交通等部门,对全市旅游行业进行了多次全面检查,对“黑社”、“黑导”、“黑车”、无证经营、强买强卖、围追兜售、不守信等不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对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和导游人员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整顿,依法取缔“黑社”6家、取缔非法设立的门市部5家,取消旅行社经营资格1家,查处“黑车”11台、“黑导”33人。同时,对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和部分社会宾馆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纠正,保证了旅游服务各个环节不留任何死角,为游客提供了健康、顺畅、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诚信旅游活动在全市旅游行业蔚然成风。
三、加强自身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各旅游企业要特别重视此次旅游诚信活动,要把这次活动作为提升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形象,全面提高我市旅游的接待水平的契机。
一是分期分批邀请省内外旅游专家来XX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传经送宝,分期分批组织县区主管领导和行业单位领导外出考察学习。
二是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旅游专家对全市旅行社门市部、饭店的客房餐饮、景区景点进行多次全面检查,揭短亮丑,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对旅游行业单位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
三是全市旅游行政机关深入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落实型机关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局机关统一制作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办公桌牌,建立了学习园地,公布了《XX市旅游局服务承诺》和机关工作人员“六不让”,公开办事程序,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使各级旅游行政机关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机关(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机关上下形成了文明行政、热情服务、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气。其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重新修订诚信旅游经营公约,要求每一个单位在显著位置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结合行风评议活动,补充行风监督员队伍,累计聘请的行风监督员30多人,全市旅游行业监督员达100多人,确保诚信旅游活动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
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挂职锻炼、交叉任职等办法,与西安及周边城市的旅游行业单位开展互帮互学“结对子”活动。
五是发挥旅游协会及其专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单位之间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和交流竞赛活动,切实发挥自律组织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尽管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旅游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单位思想观念陈旧,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意识淡漠;大部分导游员、讲解员对XX市情、风土民情、其他景区点情况不甚了解,部分星级饭店不按星级标准规范自己,功能设施不全,卫生条件较差,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不精,言谈举止欠雅,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缺乏发展创新精神;旅行社普遍地接能力较差,个别旅行社甚至恶意竞争、降级压价、违法违规经营,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景区点内部陈列呆板,周边环境较差,宣传意识淡漠,坐店等客上门等。实施“诚信旅游建设”,就是要下功夫解决旅游行业在管理服务上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
2006年6月10日
第二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三百万民众苦战太行
八千里路网助推小康
——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
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02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03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01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三)对口帮扶,社会共举。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难点在贫困山区和边远村庄。2002年,我们在全市确定了116个修路困难最大的村,为了解决这些村的修路困难,在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号召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驻市企业,与这些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各县也采取这种办法,开展富帮穷、先进帮落后的活动。2003年又对5个贫困县进行集中帮扶,帮扶单位不但从技术、资金、机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深入工程一线参加义务修路。平顺县石城镇黄坪村是一个有130多户、380多口人的村庄,周围群山环抱,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气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盛产的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堆在家里卖不出去。修一条出村的好路,成为村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市政府办公厅把这个村作为帮扶对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该村克服困难,在村里办起了石料厂,解决了修路的原料问题,重新规划了线路,拓宽了路基,铺装了水泥路面。其它帮扶单位也都把“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但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与人民群众并肩劳动,协同作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贫困村庄修路难的问题。
三、多元筹措,科学使用,破解资金难题
千困难,万困难,资金短缺是最大的困难。按国家施工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实际,经详细测算,修通1公里通村水泥路或油路约需资金20万元,4000公里就是8个亿,而我们长治市13个县市区中,国定、省定、财政补贴县占到一半以上,财力十分有限,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只有2000多万元,资金缺口非常大。是坐等观望维持现状,还是克服困难争先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不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必须“办多少事找多少钱”。为此,我们自逼加压想办法,勒紧裤带挤,咬紧牙关省,四面出击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一是工物抵资。修建水泥路或油路,大的工序有三道:路基、垫层和路面。路基整修、垫层材料所用资金,我们主要通过群众投工和就地取材的办法解决,充分发挥老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土石资源丰富的优势,由群众义务投工进行采备石料和整修路基。沁县境内土多石少,当地群众就去漫天遍野捡石头,节省了大量资金;平顺县山高石头多,但由于山路崎岖,采石异常困难,为了备足石料,干部带着群众用最原始的搬运方法——肩挑手抬。有人总结出了一句顺口溜:“扛着撅头,挑着箩头,啃着窝头,斗着石头,干部修路带好头,群众致富有盼头。”他们就是靠着这一双双铁手和一付付硬肩,备足了修路的石料。壶关县是个贫困县,县财政连解决工资问题都很困难,根本无力解决修路资金,人民群众就地取材,从山上运下块石堆到路边,再用铁锤砸成碎石铺到路上,抬着老夯喊着号子压实。
二是多元筹资。除去群众投工采备石料和挖填土方抵去部分资金外,路面铺装所必需的水泥、沥青等材料,以及施工所用压道机、拌和机等机械设备的租赁、购买,约需人民币3亿元。这3亿元建设资金是“硬头货”,如果得不到尽快解决,“村村通”工程在质量上、数量上和时间上都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大了筹融资力度。第一,财政挤一点。市、县两级把今后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集中使用,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第二,自愿集一点。群众虽然困难,但捐资修路热情高涨,我们在群众集资上坚持了“三不”原则:不增加农民负担、不下行政命令、不搞硬性摊派,完全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捐款,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展开了集资竞赛。沁县罗卜港村60多岁的闫水生老人卖掉棺材板捐了500元,壶关县辛庄村会计郭根孝卖掉一头大猪捐出750元。第三,乡亲捐一点。以村为单位向在外工作人员发出邀请函、倡议书,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利用各种渠道和办法提供资金、技术、机械、材料等帮助,为修路贡献力量。第四,单位助一点。行政机关和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都对困难大的村进行了资金帮扶。第五,向上要一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请求支援;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县乡负责人,多次派人到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在资金、设备、材料等方面寻求支持。省交通厅给了我们大力帮助,不但在资金上给予了积极支持,而且在技术、机械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援助。
三是合理用资。筹集到的资金浸注着人民群众的血汗,饱合着人民群众的期望。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从各个环节上精打细算,避免浪费。首先,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档案。市、县、乡、村四级对各种渠道所筹集的资金,设立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每一项资金的列支都要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由集体研究决定后方可使用。其次,对每条路所需资金进行精确概算。对工程建设中购买路面材料、租赁机械等必须使用的资金,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制定多种预算方案,择优使用。并在工期安排、施工流程等方面科学安排,仔细推敲,避免窝工浪费,尽量节约资金。第三,实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我们规定每修一公里路,市财政、省交通厅各补贴一万元,但这笔钱不是先给再修,而是先修再给;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奖代补。先后对全市的村通工程进行了十四次大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下拨资金,既解决了工程建设的燃眉之急,又激励了基层的干劲。
四、落实责任,确保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修建村通水泥(油)路关键在领导,力量在群众,成败在质量。为了把这项工程真正建成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把党政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五大监督”,引入“村村通”工程建设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万无一失。
(一)加强对工程规划的监督。我们结合全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思路,在专业部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下,由市交通部门牵头,对每个村的路型、路线走向和道路标准都进行了合理分类和规划设计:对地势相对平坦、村庄集中的地方,力求形成循环;对山岭丘陵较多、地形复杂的地方,以相对集中的乡村连通为原则进行规划;对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的小村庄暂不进行规划。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市交通局及时组织县、乡、村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将工程建设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印成小册子,分发到各乡镇、各村。市县两级交通部门共派出18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并层层培训1800余名技术人员对各地进行技术指导。
(二)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了确保质量,全市各级层层签订了质量目标责任状,从设计、用料到施工、管护全过程监督,明确每条路段的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将责任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对工程质量实行终生负责制。市交通部门还成立了技术质量监督组,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在路基整修阶段,严格规定新填路基必须经交通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路面,对达不到要求的路基坚决不准铺装路面,对采备的路面材料,也由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逐村逐段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退掉重备。为了进一步把责任落到实处,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以质量标准为主要依据,把党政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对进展快、干劲足、质量好的,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对行动迟缓、畏难不前的,通过电视曝光、通报批评等措施,进行处罚;对不顾工程质量、育目冒进、搞表面工程、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追究直接责任,而且还要追究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壶关县晋庄镇在“村村通”建设中,发动早、动手快、声势大、效果好,县里以奖代补20万元。沁源县对工程进展缓慢的郭道镇、聪子峪乡进行通报批评、电视曝光,责成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写出书面检查,重新作出工程进度和质量承诺。
(三)加强对工程效益的监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科学指导的原则,不搞劳民伤财、强迫命令,而是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实际。我们明确规定,“村村通”工程不是要求每个村都要通,而是基本都能通。按照全市的总体规划,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情况,以修水泥路为主,但不搞一刀切,可以因地制宜修建油路、石头路和钢砖路,对一些条件不具备的村,则暂时修建砂砾路。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了提高公路的综合效益,把修路与绿化、美化相结合,及时组织开展了培路肩、砌边沟、打护坡等工作,对水泥路两旁配套规划了绿化带,并在国道、省道主干线交汇点等主要地段设计了绿化景点;把修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市、县确定的重点小城镇周围,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相互配套、干支相连的格局;把修路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在道路两侧规划了种植带、经济带,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思路,大力发展“路边经济”,以修路带动种植、养殖、集贸等经济的发展,力求使工程产生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条条平展展的大道通进了太行山深处的山庄窝铺,农民兄弟走上了水泥路,实现了“出门到县城,脚底不沾泥”的梦想。现在,老百姓一提起“村村通”,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可以说,一条小小的水泥路燃起了致富的希望,连起久别的亲情,带来了社会的稳定,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村村通”工程极大地改变了老区农村的通行条件,带来了明显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村通”工程打了开封闭的农村市场,使久居深山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农民朋友凭借一条条通村大道,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使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各县市区仅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已有世龙驴肉、沁源红烧牛肉、屯留鸣源奶业等15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畜牧业为加工业服务、加工业为农民增收服务及畜牧业率先发展的格局。潞城市闫李庄村以路为媒,先后引来外省10多个投资老板,兴建了钢铁公司、发电厂、机修厂等7个大中型民营企业,总投资额达1.8亿元。许多农民添置了摩托车、小汽车,特别是农用车辆增加速度更快。去年,全市新增6个亿元县、3个2亿元县和1个3亿元县,除沁县、平顺外,其余11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全部达到亿元以上。
二是带来了社会稳定。“村村通”之前,农村上访告状的人不断,主要反映村干部不为农民办实事,而村干部又一时找不到农村发展的突破点。“村村通”号召发出后,全市一呼百应,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上访人数明显下降了。壶关县就有15个行政村在修路过程中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三是积累了精神财富。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能创造“奇迹”,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党老区特有的政治优势,在这场被称为新时期的“上党战役”中,老区人民拿出了当年抗战支前的劲头,全力以赴投入到工程建设中,许多农民把存粮卖掉支持修路,在外工作人员都纷纷捐款支持,在筑路工地叫得最响的一句口号就是“资金不足精神补、机械不足力气补、水泥不足石头补”,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太行精神和“纪兰精神”赋于了新的内涵。人们普遍反映,“村村通”工程这样艰巨的任务都能完成,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长治的小康社会进程就一定能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更快实现。
随着全市“村村通”目标的基本实现,我市公路建设“三大路网”规划已初步形成。“大十字”高速公路主骨架网,长邯高速(山西境)胜利竣工,长晋高速已完成了路基工程,今年国庆节就要竣工,长太高速已开工建设,明年实现通车,长临高速已通过了预可评审。“四纵四横”高等级路网得到改善,我市通往外界的出口通道进一步顺畅。农村路网建设今年又规划了500公里的建设任务,通村比例将达到90%以上。今年,我们又结合全市经济发展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公路建设发展思路,在未来几年要努力实现“三通一环一网”目标:即通省高速路、通县一级路、通村水泥路、环城高速路和农村客运网。这一规划目标实现后,长治市市区出境、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四级循环,1小时通达,形成干支相连,通达四邻,辐射全国的公路交通枢纽。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交通部“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要求,从解决服务“三农”问题入手,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把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修到老百姓家门口,把通向富裕的农村班车开到老百姓家门口,为全面建设长治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四年五月八日
第三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最终版)
三百万民众苦战太行 八千里路网助推小康 ——长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02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03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01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研究后确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在2002年年初的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们把这项工程列为全市2002年的“五场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确定为为人民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同时,通过组织到黎城参观,就地召开现场会、动员会以及在全市大造舆论,广泛宣传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畏难情绪,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中一年时间实施村村通,不仅是客观需要,而且积极可行,对农村乃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形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第一,村通水泥(油)路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交通这一角度看,可分为江河经济、海洋经济和路桥经济三大阶段。江河经济属于封建社会以前,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一时期,一些大江大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中心往往集中在江河两岸。海洋经济属于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输出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资本输出地和资本输入地都集中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的海陆集合处,由此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路桥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后期和后资本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时代,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沿江河、不靠海洋的内陆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内陆地区往往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首先需要架桥修路、改善交通,路修到哪里,资金、人才、技术就会流向那里。路桥经济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举。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就是路桥经济时代,共产党人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大力发展路桥经济。[1] [2][3][4][5]下一页
第四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居太行山之巅,辖13个县(市区)、132个乡镇、34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
长治市境内80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当年曹操北征路经此地,面对巍峨的太行山,写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感叹,道出了行路之艰难。特殊的地理
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成为抗击日寇的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武乡县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就爆发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兴市富民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仅2002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03年又在偏远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个行政村中有3111个实现了“村村通”,通村比例达到了90,两年修建农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国52年修建总里程的2.3倍,创出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国家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原部长黄镇东、副部长胡希捷、冯振霖、原副部长李居昌和省委书记田成平、原省长刘振华、原副省长杜五安、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领导亲临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内蒙、河北、陕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人民群众将写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脚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样的锦旗牌匾自发地送到了交通部门。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我市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是壶关县、屯留县、沁源县、平顺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为“标兵县”。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形成村村通共识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条件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道路交通不便,一些边远山区信息闭塞,通讯落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种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庄群众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丧失了生命;群众诙谐地说:农村公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首先解决交通滞后的状况”,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有共识,但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变为现实。2001年,黎城县自逼加压,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投资35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个,全县通水泥路村数由原来的50个增加到21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1,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县论财力不算是富县,论人口不算是大县,论地形条件不算是平县,论公路基础设施也不能算是好县,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经验、全市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我们下决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研究后确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在2002年年初的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们把这项工程列为全市2002年的“五场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又确定为为人民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同时,通过组织到黎城参观,就地召开现场会、动员会以及在全市大造舆论,广泛宣传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畏难情绪,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中一年时间实施村村通,不仅是客观需要,而且积极可行,对农村乃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形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第一,村通水泥(油)路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交通这一角度看,可分为江河经济、海洋经济和路桥经济三大阶段。江河经济属于封建社会以前,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一时期,一些大江大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中心往往集中在江河两岸。海洋经济属于资本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输出在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资本输出地和资本输入地都集中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的海陆集合处,由此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路桥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后期和后资本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时代,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改变了人
第五篇:市旅游局2011年春节期间旅游工作总结
市旅游局2011年春节期间旅游工作总结
2011年春节期间我市旅游系统在省旅游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全市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周到服务、无私奉献,我市今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既定目标。全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加
%,其中:过夜旅游者万人次,同比增加%,一日游游客万人次,同比增加%;旅游收入万元,同比增长%,旅游经济全面实现开门红;整个假日期间全市旅游市场安全稳定,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无一起重大旅游投诉案件。
一、假日工作情况
(一)加强宣传促销和节庆活动指导力度,突显安全、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节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开展了在市广场的“万驾齐驱上,等您过新年”大型主题自驾游活动欢迎仪式、在市兴力达广场“旅游贺新年”广场咨询活动等春节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大力促销假日旅游。针对援建省市、援建单位以及普通市民、周边城市客源市场,印制了感恩卡、五折优惠卡,在全市重点a级景区实行一卡通,增强了成都、重庆、德阳以及我市市民在绵游玩的兴致,同时也为在绵过春节的援建人员送去了温暖和优质服务。
为突显安全、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各景区在市县两级旅游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特色,纷纷开展趣味性强、参与性高的节庆活动。梓潼第二届七曲山新春祈福旅游文化活动、第1074届文昌庙会活动,旅游景区的旅游、民俗、游园(灯谜等)大型活动展示,寻龙山旅游景区的欢乐龙隐镇,民俗中国年活动,西山公园的“虎年吉祥”为主题的民俗活动,江油窦圌山新春祈福活动的成功举行,为在绵游客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春节假日氛围。
(二)全力抓好节前及春节期间安全检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节前,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春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市旅游市场综治办发了《 关于开展“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安全和秩序检查的通知》,及时就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安全和秩序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月27-29日,由市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组织公安、交通、旅游、质监、卫生、消防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检查组,市政府副市长李亚莲、市政府副秘书长毛一兵分别带队分两组对我市九环东线和安北沿线涉旅企业的安全和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了综合执法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了涉旅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情况、值班制度的落实情况、九环东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及旅游接待设施恢复建设情况、食品卫生、消防、特种设备检测及运行情况、安全保卫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等内容。从检查情况看,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春节”黄金周旅游工作,均做到了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各类旅游公共突发事件预案、安全自查落实到位,涉旅企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网络体系健全,并开展了消防、应急逃生等实战演练。九环东线旅游道路安全防护栏、安全指示标识标牌的安装及路面黑化己经完成,道路基本畅通。
春节期间,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荣达亲自带队,前往梓潼等地对旅游市场进行了检查,各区(市)县旅游局主要领导深入辖区内各重要景区进行检查和现场指导。市、县两级旅游执法部门在主要路段加强检查力度,在重要网站及时发布各旅游区的天气和人流情况,以便游客更合理地安排行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了旅游安全无事故。
(三)严格假日值班制度,做好旅游咨询和旅游投诉办结工作
假日期间,市县两级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假日值班制度,每日旅游市场接待情况在形成一日综述后,报送省旅游局和市委、市政府,并在旅游政务网进行公布。值班人员在位情况良好,未出现脱岗、离岗现象。共接到旅游咨询电话83个、投诉电话0个,各级值班人员均及时解答并受理,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办结,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二、2011年春节假日旅游市场特点
(一)及节前宣传促销工作扎实有效,旅游市场较去年同期明显回暖
通过全市旅游系统在的不懈努力和强势宣传下,部分主要客源市场游客的安全信心已基本恢复,加上节前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的成功开展,致使今年春节假日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显著增加。纳入我市黄金周统计的九个景区(点)共计接待游客20812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4 %;旅游收入1456.2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72%。在梓潼七曲山、安县温泉旅游度假区、仙海等景区能明显看到绝大部分游客心情舒畅、喜气洋洋,节日氛围十分浓厚,如织的游人和旅游产品的热卖,充分说明我市旅游市场已逐渐回暖。
(二)周边城市游客及本地市民是春节假日旅游的主体
根据“立足周边、发展援建、巩固省内、拓展省外”的客源市场复苏规划,宣传促销的重点对象
是周边城市游客和我市市民。通过一年不懈努力,在“市民游、周边亲朋聚绵州”和“爱家乡、游”等宣传口号的影响下,今年周边城市游客及本地市民成为春节假日旅游主体。
除夕之夜梓潼第二届七曲山新春祈福旅游文化节活动,梓潼县委、县政府以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与8000余名游客共同参加了规模盛大的开幕式,并对活动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安排、布署和落实,同时也把新年的祝福送给辛勤奉献的旅游人。七曲山旅游景区大年初三一天就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其中来自西安、成都、重庆、德阳的游客就占到接待人次的50%以上。
平武报恩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春节天天乐、重建家园祈福感恩成果展活动,除此之外,虎牙斗牦牛、激情广场民族歌曲大家唱、羌族传统体育比赛推竿等吸引了众多老百姓的眼球,其中的组织者不乏回乡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些活动从不同的侧同展示了平武人民自强不息,走出地震阴影重振家园和感恩援建单位的质朴情怀。
据仙海风景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随着天气转睛,大年初一接待游客突破11500人,旅游收入达35.6万元,游客构成情况主要还是以本地游客为主,广场中心游人如织,租赁脚踏自行车健身环湖游成为主流运动项目,农家小吃一条街也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春节假期旅游消费风景线。
江油市窦团山“和谐之美,虎跃年丰”大型旅游主题活动初一正式举办。参拜飞在藏、挂新年许愿符、与神密老虎合影;新春乐猜灯谜、大型民族风情表演、欣赏震后铁索飞人表演等让游人游兴大增,同时各种小吃大排档也配合得丝丝如扣,烤全羊、土鸡、山腊肉更显年味儿十足。据统计,窦团山旅游景区大年初一共接待游客8546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09.28%,85%以上是自驾车游客人,而且本地市民占游客总数的八成左右。
景区初一成为了全市的主要亮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接待游客4000余人,门票收入达3万元,加之景区内民俗、游园、灯谜、三国人物情景秀等娱乐项目的推出,游客的参与性培增,欢乐、详和、喜庆的节日气氛隆重而热烈,游客大饱眼福之余也尽情体验传统民俗节庆的魅力。
(三)市民消费意识增强,餐饮、住宿等旅游饭店相关产品销售火爆
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刺激消费政策的影响,市民消费意识明显增强,许多星级饭店在节前就将大年三
十、大年初一的团圆饭预售一空,众多市民纷纷表示在春节期间在外请客吃饭成为了一大“难题”,不提前三天预定席位,基本上就无处吃饭。来绵探亲度假的游客大量增加,各星级饭店房间出售率均达到70%以上。绵州酒店在大年初二,就实现旅游收入 9.4 万元,房间出售率高达89 %,接待人数400人次;绵州温泉酒店在大年初三接待人数3000人次(其中包括洗浴人数),营业收入42万元,开房率为100%;绵州温泉酒店在春节期间,共实现旅游收入169.27万元,接待人数15334人次,房间出售率基本保持在85 %左右;九洲国际酒店、王子大酒店、长虹国际酒店、江油国际大酒店等旅游星级饭店业绩也十分突出,旅游收入和房间出售率均较往年有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