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案例[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1:3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学案例》。

第一篇:幼儿园教学案例

小事情大道理

廊坊市文安县大柳河镇常久村幼儿园孙永前

案例背景:

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些角色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纲要中指出,探索型主题活动就是追求幼儿与教师保持一种自然和谐的互动关系。强调幼儿的自主性,追求活动的过程性。在活动中,幼儿的行动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而教师则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个性化逐步凸现出来,幼儿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幼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案例实录:

星期一上午,在一节绘画课上,要求小朋友们“画春天”(课前已经布置任务,让小朋友们观察春天的景色,准备画一画。谁画的最好,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在巡视中发现我班贝贝小朋友画画时,磨磨蹭蹭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我心里暗暗着急,决定不动声色,看看他接下来怎么办?贝贝一下课,就拿着画好的作品,非常兴奋得说:“老师,看我画的春天最漂亮了,该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这时王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还没等王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佳佳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贝贝那张画不是上课画的,是他的姐姐帮他提前画好的。”佳佳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老师,再看贝贝“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佳佳:“老师,贝贝这样做不算数。”

磊磊:“是呀,他这样是骗人的。”

轩轩:“老师,应该把贝贝的画扔了。”

悦悦:“对,老师怎么办?”

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贝贝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贝贝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

师:“贝贝为什么要他的姐姐提前帮他画好画?”

旭旭:“她想得小红花。”

师:“她这样想对不对啊?你们有没有这样想啊?”

小雨:“我也想得小红花。”

轩轩:“我也想得小红花,可是能这样吗?”

佳佳:“不能。这是骗人,骗人是不对的!”

师:“那你们觉得现在要怎么办呢?”

小雨:“老师,不能发给她小红花。”

悦悦:“对,贝贝说谎骗人,老师该把她的画扔掉,这次画的不算。”

磊磊:“我们应该帮帮她,可以给她一次机会。”

师:“磊磊说要帮帮他,给他一次机会,你们觉得呢?”

小朋友有的点点头,有的想了想,慢慢的也点头了。

师:“那要怎么帮呢?”

轩轩:“贝贝,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耍小聪明。”

悦悦:“上课要表现好点,才能得到更多的小红花。”

小雨:“贝贝,你以后不能这样了。你能改掉这个毛病吗?”

贝贝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能。”

师:“贝贝,听了小朋友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贝贝:“老师我错了,以后我要好好表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小红花。”

师:“对了,要这样做才会是教师和小朋友都喜欢的小伙伴。那今天你的画就不算了,你们说这样行吗?”

小朋友听了都点点头。

师小结:

贝贝想得到小红花,很积极上进,这种想法很好,他也很聪明,但提前让他的姐姐帮他画好画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作品,才算真本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

案例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获得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些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案例分析: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争强好胜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争强好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竞争者和被竞争者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择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引导幼儿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大家信服与支持。

经过讨论,孩子们对于事情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使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该怎样思考,怎样处理。

第二篇:幼儿园教学案例

幼儿园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在幼儿园里,有个简单的模仿游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那就是教师:“请你跟我这样做……”幼儿:“我就跟你这样做……”。可有一天,我正带着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琳琳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象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马上停下来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听完后,我想,如果强行拒绝琳琳,她一定不想继续玩下去了。于是,我说:“那好,琳琳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始了,琳琳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我拍手,她就做舞姿动作;我做小山羊,她就学花猫……慢慢地好多小朋友低声说着:“老师,我也不想跟你做一样的。”看到孩子们对游戏规则变化比较感兴趣,我说:“好,我们把儿歌改成:请你跟我这样做,我不跟你这样做。每个小朋友的动作都要跟老师的不一样。”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他们创编了许多平时没有的动作。我看到了这样的变化比单纯的模仿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带动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游戏,而且使孩子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仍然十分兴奋,都说:“老师,这样真好玩!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以上的案例让我觉得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不要忽视和反对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幼儿。新教育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确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进一步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发展。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师在组织、安排课程、游戏等活动时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其目标、规则及方法。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即教师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体——客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控制的地位。新课改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因此,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要发生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有时,孩子也能成为我们的老师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案例

小事情 大道理

案例背景:

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些角色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个性化逐步凸现出来,幼儿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幼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案例实录:

星期一上午,在一节绘画课上,要求小朋友们“画春天”(课前已经布置任务,让小朋友们观察春天的景色,准备画一画。谁画的最好,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在巡视中发现我班贝贝小朋友画画时,磨磨蹭蹭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我心里暗暗着急,决定不动声色,看看他接下来怎么办?贝贝一下课,就拿着画好的作品,非常兴奋得说:“老师,看我画的春天最漂亮了,该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这时王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还没等王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佳佳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贝贝那张画不是上课画的,是他的姐姐帮他提前画好的。”佳佳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老师,再看贝贝“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佳佳:“老师,贝贝这样做不算数。” 磊磊:“是呀,他这样是骗人的。” 轩轩:“老师,应该把贝贝的画扔了。” 悦悦:“对,老师怎么办?”

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贝贝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贝贝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

师:“贝贝为什么要他的姐姐提前帮他画好画?” 旭旭:“她想得小红花。” 师:“她这样想对不对啊?你们有没有这样想啊?” 小雨:“我也想得小红花。” 轩轩:“我也想得小红花,可是能这样吗?” 佳佳:“不能。这是骗人,骗人是不对的!” 师:“那你们觉得现在要怎么办呢?” 小雨:“老师,不能发给她小红花。” 悦悦:“对,贝贝说谎骗人,老师该把她的画扔掉,这次画的不算。”

磊磊:“我们应该帮帮她,可以给她一次机会。”

师:“磊磊说要帮帮他,给他一次机会,你们觉得呢?” 小朋友有的点点头,有的想了想,慢慢的也点头了。师:“那要怎么帮呢?” 轩轩:“贝贝,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耍小聪明。” 悦悦:“上课要表现好点,才能得到更多的小红花。” 小雨:“贝贝,你以后不能这样了。你能改掉这个毛病吗?” 贝贝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能。”

师:“贝贝,听了小朋友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贝贝:“老师我错了,以后我要好好表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小红花。” 师:“对了,要这样做才会是教师和小朋友都喜欢的小伙伴。那今天你的画就不算了,你们说这样行吗?”

小朋友听了都点点头。师小结:

贝贝想得到小红花,很积极上进,这种想法很好,他也很聪明,但提前让他的姐姐帮他画好画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作品,才算真本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案例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获得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些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案例分析: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争强好胜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争强好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竞争者和被竞争者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择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引导幼儿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大家信服与支持。

经过讨论,孩子们对于事情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使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该怎样思考,怎样处理。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案例

幼儿园教学案例: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

四、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老师一定要耐下性子,冷静,并多多的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视角和位置体会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冷静客观的处理一些冲突事件。

家长向教师投诉,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耐心倾听。家长在投诉时,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解释,只要专注、耐心的倾听即可。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老师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工作出现失误,一定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真诚、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

平等、尊重、宽容、平和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针。幼儿是将教师和家长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无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明确一个中心――一切为了孩子。只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明确这个中心,教师能让家长理解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这个中心为出发点,那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争取家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健康的、和谐的、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五篇:《微笑》幼儿园教学案例

幼儿园教学案例

《 微笑 》

—— 谈教师评价的适宜性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及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无处不在,适宜的评价能够促使幼儿个性的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及生活中,教师还存在吝啬评价,忽略评价,随意评价和无效评价的现象,评价形式和评价语言匮乏,不能有效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指导性功能.下面我们就以中班语言故事《微笑》前后两次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为例,此处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学习过程的支持和指导.案例描述

第一次活动

活动进行到迁移经验,启发幼儿用句式我愿意为朋友„„.让他们高兴说话的环节,教师提问:“你愿意为朋友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幼儿1回答:“我愿意为朋友唱歌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哦,你和小鸟想得办法一样啊。”

此处教师的评价对该幼儿起到肯定作用,但可能导致其他幼儿的单一模仿故事中的对话.紧接着幼儿2举手回答:“老师,我也和小鸟想得办法一样。” 教师此时意识到刚才评价有问题,急忙扭转思路,提问:“谁和故事里的小动物想得办法不一样呢?”

此处教师及时扭转幼儿模仿故事中对话的局面,对幼2和其他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幼儿3回答:“我愿意为朋友们买冰激凌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现在我们花得是爸爸妈妈的钱,想想用自己的办法,让他们高兴!”

这个评价恰如其分,教育幼儿不乱花父母的钱,同时提出运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让朋友高兴.幼儿4回答:“我愿意为朋友们送信让他们高兴!”

教师提问:“想想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真的送过信吗?”

幼儿4回答:“嗯,送过。”

教师此刻呈质疑态度,未予以评价。

此处教师的态度不明确,不能给予幼儿积极有效的回应,使幼儿一直处于等待状态,也未给其他幼儿指出具体明确的方向.接下来教师提出新要求,用句式我愿意为xx„„.让他们高兴说话.教师提问:“你愿意为爸爸妈妈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幼儿5 回答:“我愿意为爸爸妈妈洗碗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你真厉害!”

此处给幼儿积极肯定的评价,但是指向不具体,若使用“你真是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进行评价, 幼儿拓展的内容会更多.幼儿6 回答:“我愿意为爸爸妈妈洗衣服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要说自己真正做过的事哦!”

此处教师的评价导向是要求幼儿说出的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提倡一种诚实的美德,指导幼儿回忆说出自己真实做过的事。

幼儿7回答:“老师,我给爸爸妈妈端过水!”

教师评价:“真棒,请你用我愿意为xx„„.让他们高兴的话说出来!”

此处教师强调幼儿用句式完整表述是有效的评价。

幼儿7回答:“我愿意为爸爸妈妈洗脚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我们一起给他棒一个吧!”

(我认为此处此处占用宝贵的集体活动时间,对一位幼儿兴师动众地进行表扬,对其他幼儿带来隐形的时间浪费,实效性不强.教师继续提问:“你愿意为老师干什么让老师高兴呢?”

幼儿8回答:“我愿意为老师扫地墩地让老师高兴!”

教师微笑着说:“愿为老师扫地墩地,老师真高兴!”

此处教师的评价表现为重复幼儿的回答内容,并给予肯定的方式.若变重复为一句品德方面的鼓励会更有意义,如“谢谢你对老师的关心帮助.”

自我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回答的很多答案,是我预设到的,所以当听到理想的答案时,我很激动,从语言动作表情中都能流露出喜悦,但评价的语言一时间才感觉很平乏,除了棒,好,真棒,真好,厉害,一下从脑子里搜索不出更恰如其分的评价了.当遇到一些模棱两可或不准确答案的答案时,我不能马上作出判断,所以就不能及时作出评价了.在对待回答不完善的幼儿时,我能及时地引导帮助他们完善.同伴互助

教研活动中,参研教师重点围绕教师的评价行为展开研讨—— 问题一 评价形式较单一,且不够夸张,教师应再放开些.建议 评价形式不仅仅是语言这一种,还包括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评价,肢体语言的大量使用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也是幼儿喜欢接受的一种方式。同时,教师需要把自己融入活动中,声情并茂并充

满热情地评价回应幼儿。

问题二 评价的范围应宽泛,评价的语言应丰富.建议 评价可以围绕幼儿的耳朵灵,声音美,表情好,有爱心,爱劳动等讲话的基本要素和品德方面进行。

问题三 评价应具有导向性,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建议 教师心中有目标有方向,课前尽可能地预设幼儿的答案,使教师的评价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精炼准确,在幼儿可以理解的基础上,尽快地引导幼儿完成目标。另外,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在了解幼儿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如:对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幼儿说:“你今天真勇敢,回答问题很积极!”对平时说话不够完整的幼儿说:“你说的完整些会更好!”以及“你的声音再响亮些大家会听得更清楚!”等等,在给幼儿有效评价的同时,还能给其他幼儿传递一种模式,起到榜样示范的导向作用.第二次活动

经过参研教师的共同此处评价,组织活动的教师对活动中的评价进行了调整.第一处调整

教师提问:“你愿意为朋友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幼儿1微笑着甜甜地回答:“我愿意对朋友微笑让他们高兴.” 教师微笑着抚摸幼儿的脸,同时评价:“你的微笑真甜美,我看到非常高兴!”

此时该幼儿幸福甜蜜地微笑着,还自己摸摸被老师刚才摸过的脸.评价带给幼儿一种幸福感.同时教师也为其他幼儿提出了要求“ 微笑着讲话”的要求。

幼儿2 回答:“我愿意让朋友们看我的图书让他们高兴!”

教师伸出大拇指说:“真棒,你和同伴一起分享,真是件让朋友高兴的事!”

此处教师把“分享的品质”作为评价的内容,很积极有效.第二处调整

教师提问:“你愿意为爸爸妈妈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幼儿3回答:“我愿意为爸爸妈妈捶背按摩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你真关心爸爸妈妈,你这样做他们一定很舒服的!” 此处教师的评价,说出了被关心的爸爸妈妈的心情,给幼儿一种成就感。

幼儿4回答:“我愿意为爸爸妈妈表演节目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你真长大了,敢大胆地表现自己了!”

此处教师的评价给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我长大了,可以做更多的事了。

更完整.”

幼儿5回答:“我愿意为爸爸妈妈洗袜子让他们高兴.” 教师评价:“你真爱劳动,为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此出教师把“爱劳动的品质”作为评价的内容,积极有效.第三处调整 幼儿6 回答:“老师,我给爷爷拿过报纸.” 教师评价:“真棒,请你用我愿意为xx„„.让他们高兴的话说出来会此处教师在肯定的同时,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6回答:“我愿意给爷爷拿报纸让爷爷高兴.”

教师评价:“你真是爷爷的乖孙子!”

此处教师的评价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使幼儿听起来亲切,且有自豪感.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想想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幼儿7 回答:“老师,哭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

教师继续提问:“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幼儿8回答:“我愿意给他一块糖让他高兴.”

教师评价:“你觉得他是想吃糖吗?小朋友们,我们应该了解清楚对方的真实需求,然后再想办法帮助他.”

此处教师的评价指向了交往的技能,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是一种提升.幼儿9回答:“老师,我会问他为什么哭, 然后再想办法帮助他.” 教师评价:“如果这个小朋友是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哭呢?”

此处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且有安全教育的意义。

幼儿9回答:“我愿意帮他找妈妈让他高兴.”

教师评价:“是啊,我们应该做别人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才会让他们高兴.”

此处教师的评价略显仓促,应该简单教给幼儿如何帮助小朋友找妈妈的办法.案例点评

结合两次活动的情况,我们发现:教师评价的巧妙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幼儿学习过程的升华,是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的纽带,指向明确地帮助活动目标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在评价的过程中,给予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技能的提升。由于两次活动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由此这个案例给予我们几点启示

第一,评价形式应该多样化.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

对幼儿进行评价居多,表情和体态语形式的评价相对贫乏,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教师的评价更多是趋于对知识技能的语言性评价,很少运用其他评价形式。其实,幼儿已经太熟悉教师语言评价的形式了,甚至会有些麻木了,所以,体态语评价更能使幼儿实实在在地接收到老师传递的信息.如:被老师表扬并抚摸脸蛋的小朋友在老师的评价中就收获到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第二,评价的语言应该丰富,涉及体质德美和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评价语是 : 棒、好、真棒、真好、你真厉害、不错、可以、也不错、也可以等等,还有的兴师动众地让全班幼儿为一个或几个孩子说:棒棒棒, 你真棒!看起来挺热闹,但对全班多数幼儿又有多大的教育价值啊?指向比较空洞,不够明确。但在第二次教育活动中,教师针对提出的不同问题,不同的情境或不同个性的幼儿,以及每位幼儿独特的心里素质来设计一些这样的评价语:如你的耳朵真灵!你的声音真甜!你的表情或动作很优美!你真勇敢!你真大胆!你真爱关心帮助别人!你真有礼貌!你真爱劳动!你真爱学习等等,鼓励幼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三, 积极评价,正确评价,有效评价.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多数老师比较吝啬自己的评价,有时点一下头,有时“嗯”一下就算评价了,没有实效.还有的教师对课堂的突发问题没有积极应对的能力,有时甚至进行了错误的评价,危害不小.还有一些集体为个人浪费时间棒棒棒的评价和好,棒.不错等评价都在日后的教学及生活评价中应改善为一些具体的有指向性的有效评价.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

《 微 笑 》

—— 谈教师评价的适宜性

单位:介休市第二幼儿园

教师:巩永萍

下载幼儿园教学案例[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学案例[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幼儿教学反思案例幼儿教学反思案例 幼儿>教学反思案例(一) 在认识圆柱体的活动中设计了第一环节,让孩子把这些不同形体的物体立起来,目的是让孩子门通......

    幼儿园德育教学案例

    德育案例:《学会爱》案例背景:独生子女的现状,造成了绝大多数家庭把几乎所有的爱和关注给予了孩子,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他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今天我当家 吴学敏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在贯彻《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有我们成长的足迹,现就一次和孩子们到菜市场买菜的......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

    节约用水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节约用水意识,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水资源。 2、引导幼儿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准备:脏娃娃、水盆、毛巾、洗衣粉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学案例反思 墩子小学 宋玉梅 案例实录: 有一天,早晨大课间,我正在组织小朋友们上厕所,玲玲走过来告诉我说佳佳摔倒把裤子弄脏了。于是我过去拉起佳佳,并准备给弄干净,没想......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学期已到了期末,大班幼儿的离园已到了倒计时,借助《豆豆收藏家》这个教学活动,让三年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对园内的人、事、物更加留......

    幼儿园本土化教学案例

    本土化教学案例稻草乐盐官镇中心幼儿园吴晓娟大背景:稻草在我们农村是取之不尽的,在我们孩提时代就有许多玩具就是用稻草来做的,并且都有是自己动手做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玩价......

    幼儿园教学案例评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析评析教师:**县漠川乡中心幼儿园李群执教者:王老师时间:2010年10月15日科目:语言班级:小班课题:学习儿歌《虫虫飞》案例描述:一、引题。1、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