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本土化教学案例
本土化教学案例稻草乐盐官镇中心幼儿园吴晓娟大背景:稻草在我们农村是取之不尽的,在我们孩提时代就有许多玩具就是用稻草来做的,并且都有是自己动手做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玩价格昂贵的现成的玩具,很少有自己制作,这些玩具可能阻碍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而稻草玩具即可以让孩子动手制作,还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会给孩子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且这些玩具还会有一不同的玩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玩的兴趣。因此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目的一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自己制作的快乐,其二就是为了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其三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喜爱我们的大自然,喜欢我们农村的一草一木。活动设计:稻草游乐城活动目标:
1、体验玩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趣。
2、通过玩稻草玩具,练习多种跳(双脚跳、单脚跳、夹物跳,跨跳)的技能,掌握跨跳的基本方法。准备:草球,草梯、草圈、草网、草垫、草筐图谱:单脚跳、跨跳、夹物跳游戏场地布置:●●●●●●●●●●●●●●●草梯草绳草圈投掷草筐爬网草垫过程:
一、引题、准备活动今天,吴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的游乐城玩,好吗?我们出发吧切段分队走成四路纵队。游乐城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做一做吧。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踏水筒、开碰碰车、溜冰、划船、玩具汽车、骑马。(分析:从准备活动的设计,创编了和游乐城有关的动作,让孩子在活动中回忆体验在游乐城的玩耍的快乐。更激好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鱼贯式玩稻草玩具
1、这个游乐城里还有许多好玩的特色玩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都又有些什么玩具呀?用什么来做?幼儿:有草梯、草圈、草绳;
3、你觉得这些玩具可以怎么玩?幼儿1可以跳、走。幼儿2可以爬、单脚跳幼儿3:草圈可以转——————
4、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幼儿鱼贯式的进行活动)(分析:幼儿对这些玩具很熟悉,在区域活动中他们自已制作过,更能激发孩子玩的欲望,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幼儿会想出各种玩法,而且这种鱼贯式的练习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规则,为后面的游戏打下了基础。)
三、按图示要求进行游戏,练习:夹物跳、单脚跳、跨跳每个区出现图谱咦,游乐城里有有新规定了是什么呀?这些图是什么意思?幼儿1:脚上夹一个球跳过去。幼儿2:边示范边说“第二张图让我们一个脚跳?师:一个脚跳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好听的词来说呢?幼儿:单脚跳。请幼儿讲述每张图的意思。了解每个区的活动规则。幼儿选择区域并按图示要求进行活动小结反馈:
1、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解示范。(略)
3、跳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幼儿
1、我夹的球经常要掉的?师: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幼儿:你把球放在两只脚中间,膝盖那里就不会掉了。幼儿:我跨绳子的时候经常要绊倒的?这时有好多小朋友都有相同的问题。师:那我们请能跳过去的小朋友来告诉我们吧,让他们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分析: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图示的功能远比教师的口头讲述好得多,它可以随时提醒幼儿玩的规则,让孩子更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况且识图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性的。在活动中教师还注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始终站在后,不是急于帮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让幼儿互相解决问题,幼儿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学习跨跳的动作技能
1、刚才吴老师看到小朋友都在玩跨草绳的游戏,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跨过去的?请幼儿示范并讲述跨跳的动作要领。(先要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2、提出问题:怎样让自己能够跨跳得更高(蹬地的时候要用力)幼儿:脚要用力,那样就会跳得更高幼儿:跳的时候要先跑,才能跳得高。
第二篇:幼儿园本土化教学案例
本土化教学案例
稻草乐
盐官镇中心幼儿园吴晓娟大背景:
稻草在我们农村是取之不尽的,在我们孩提时代就有许多玩具就是用稻草来做的,并且都有是自己动手做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玩价格昂贵的现成的玩具,很少有自己制作,这些玩具可能阻碍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而稻草玩具即可以让孩子动手制作,还能享
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会给孩子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且这些玩具还会有一不同的玩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玩的兴趣。因此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目的一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自己制作的快乐,其二就是为了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其三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喜爱我们的大自然,喜欢我们农村的一草一木。
活动设计:稻草游乐城
活动目标:
1、体验玩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趣。
2、通过玩稻草玩具,练习多种跳(双脚跳、单脚跳、夹物跳,跨跳)的技能,掌握跨跳的基本方法。
准备:
草球,草梯、草圈、草网、草垫、草筐
图谱:单脚跳、跨跳、夹物跳
游戏场地布置:
●●●●●
●●●●●
●●●●●
草梯草绳草圈
投掷草筐
爬网草垫
过程:
一、引题、准备活动
今天,吴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的游乐城玩,好吗?我们出发吧
切段分队走成四路纵队。
游乐城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做一做吧。
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踏水筒、开碰碰车、溜冰、划船、玩具汽车、骑马。
(分析:从准备活动的设计,创编了和游乐城有关的动作,让孩子在活动中回忆体验在游乐城的玩耍的快乐。更激好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鱼贯式玩稻草玩具
1、这个游乐城里还有许多好玩的特色玩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都又有些什么玩具呀?用什么来做?
幼儿:有草梯、草圈、草绳;
3、你觉得这些玩具可以怎么玩?
幼儿1可以跳、走。
幼儿2可以爬、单脚跳
幼儿3:草圈可以转
——————
4、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幼儿鱼贯式的进行活动)
(分析:幼儿对这些玩具很熟悉,在区域活动中他们自已制作过,更能激发孩子玩的欲望,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幼儿会想出各种玩法,而且这种鱼贯式的练习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游戏规则,为后面的游戏打下了基础。)
三、按图示要求进行游戏,练习:夹物跳、单脚跳、跨跳
每个区出现图谱
咦,游乐城里有有新规定了是什么呀?
这些图是什么意思?
幼儿1:脚上夹一个球跳过去。
幼儿2:边示范边说“第二张图让我们一个脚跳?
师:一个脚跳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好听的词来说呢?
幼儿:单脚跳。
请幼儿讲述每张图的意思。了解每个区的活动规则。
幼儿选择区域并按图示要求进行活动
小结反馈:
1、你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解示范。
(略)
3、跳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幼儿
1、我夹的球经常要掉的?
师: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幼儿:你把球放在两只脚中间,膝盖那里就不会掉了。
幼儿:我跨绳子的时候经常要绊倒的?
这时有好多小朋友都有相同的问题。
师:那我们请能跳过去的小朋友来告诉我们吧,让他们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图示的功能远比教师的口头讲述好得多,它可以随时提醒幼儿玩的规则,让孩子更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况且识图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性的。在活动中教师还注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始终站在后,不是急于帮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让幼儿互相解决问题,幼儿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学习跨跳的动作技能
1、刚才吴老师看到小朋友都在玩跨草绳的游戏,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跨过去的?
请幼儿示范并讲述跨跳的动作要领。(先要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2、提出问题:怎样让自己能够跨跳得更高(蹬地的时候要用力)
幼儿:脚要用力,那样就会跳得更高
幼儿:跳的时候要先跑,才能跳得高。
有的小朋友落地的时候会摔跤,怎么样让自己跳过去后会稳稳的站住呢?
(幼儿无语)
师:小朋友碰到难题了,老师教你们一个好方法
第三篇:幼儿园本土化游戏活动方案
关于开展xx县幼儿园本土化游戏活动方案设计评选的通知
各公、民办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深化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与实践,把游戏活动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广大幼儿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决定开展全县幼儿园本土化游戏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条件
全县公、民办幼儿园教师。
二、活动设计参评要求
(一)本土化游戏教学活动设计内容不限,但必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凸显本土特色。
(二)教学活动设计必须是原创,且通过教学实践,经过反思逐步完善的教学活动方案。已获奖和发表的作品不得参评。参评稿件严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
(三)每位参评教师只能报送一份活动设计。限于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设计,每篇活动设计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必须是详案。
(四)活动设计内容要求
活动设计内容包括:活动名称、年段;设计意图;活动目标及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含各环节重点分析);相关材料(游戏资料、图谱、图片等),具体要求为:
1.设计意图:简要阐述教学活动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游戏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2.活动目标:目标定位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符合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
3.活动准备: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如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
4.活动过程: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5.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五)撰写格式要求
每份活动设计字数一般不超过2000字,不少于1200个字。格式要求:A4纸,题目用小二号宋体,正文用小三号仿宋,页边上、下2.5cm,左、右2.3cm。纸质稿一式5份;除其中的一份首页署名和单位外,其他页面均不署名、不注单位。
三、名额分配
在初选的基础上,实验幼儿园(包括爱心分园)可选送8篇,城区其他公、民办园可选送3篇,农村中心镇幼儿园可选送2篇。
四、评选办法
1.活动设计评选由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评委进行评选。根据参评篇数,按照一定比例分设一、二、三等奖。
2.各幼儿园应认真做好本次活动的组织、初评及推荐工作,并于2014年11月30日前将活动设计、推荐表的纸质稿及电子稿报送至县教育局学前办xx处。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
附:xx县2014年幼儿园本土化游戏活动方案设计评选推荐表(此表自行打印)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案例
幼儿园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在幼儿园里,有个简单的模仿游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那就是教师:“请你跟我这样做……”幼儿:“我就跟你这样做……”。可有一天,我正带着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琳琳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象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马上停下来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听完后,我想,如果强行拒绝琳琳,她一定不想继续玩下去了。于是,我说:“那好,琳琳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始了,琳琳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我拍手,她就做舞姿动作;我做小山羊,她就学花猫……慢慢地好多小朋友低声说着:“老师,我也不想跟你做一样的。”看到孩子们对游戏规则变化比较感兴趣,我说:“好,我们把儿歌改成:请你跟我这样做,我不跟你这样做。每个小朋友的动作都要跟老师的不一样。”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他们创编了许多平时没有的动作。我看到了这样的变化比单纯的模仿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带动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游戏,而且使孩子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仍然十分兴奋,都说:“老师,这样真好玩!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以上的案例让我觉得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不要忽视和反对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幼儿。新教育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确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进一步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发展。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师在组织、安排课程、游戏等活动时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其目标、规则及方法。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即教师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体——客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控制的地位。新课改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因此,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要发生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有时,孩子也能成为我们的老师
第五篇:幼儿园教学案例
小事情 大道理
案例背景:
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这些角色集中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教师要机智而灵活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个性化逐步凸现出来,幼儿的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幼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案例实录:
星期一上午,在一节绘画课上,要求小朋友们“画春天”(课前已经布置任务,让小朋友们观察春天的景色,准备画一画。谁画的最好,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在巡视中发现我班贝贝小朋友画画时,磨磨蹭蹭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我心里暗暗着急,决定不动声色,看看他接下来怎么办?贝贝一下课,就拿着画好的作品,非常兴奋得说:“老师,看我画的春天最漂亮了,该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这时王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还没等王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佳佳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贝贝那张画不是上课画的,是他的姐姐帮他提前画好的。”佳佳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老师,再看贝贝“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佳佳:“老师,贝贝这样做不算数。” 磊磊:“是呀,他这样是骗人的。” 轩轩:“老师,应该把贝贝的画扔了。” 悦悦:“对,老师怎么办?”
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贝贝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贝贝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
师:“贝贝为什么要他的姐姐提前帮他画好画?” 旭旭:“她想得小红花。” 师:“她这样想对不对啊?你们有没有这样想啊?” 小雨:“我也想得小红花。” 轩轩:“我也想得小红花,可是能这样吗?” 佳佳:“不能。这是骗人,骗人是不对的!” 师:“那你们觉得现在要怎么办呢?” 小雨:“老师,不能发给她小红花。” 悦悦:“对,贝贝说谎骗人,老师该把她的画扔掉,这次画的不算。”
磊磊:“我们应该帮帮她,可以给她一次机会。”
师:“磊磊说要帮帮他,给他一次机会,你们觉得呢?” 小朋友有的点点头,有的想了想,慢慢的也点头了。师:“那要怎么帮呢?” 轩轩:“贝贝,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耍小聪明。” 悦悦:“上课要表现好点,才能得到更多的小红花。” 小雨:“贝贝,你以后不能这样了。你能改掉这个毛病吗?” 贝贝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能。”
师:“贝贝,听了小朋友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贝贝:“老师我错了,以后我要好好表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小红花。” 师:“对了,要这样做才会是教师和小朋友都喜欢的小伙伴。那今天你的画就不算了,你们说这样行吗?”
小朋友听了都点点头。师小结:
贝贝想得到小红花,很积极上进,这种想法很好,他也很聪明,但提前让他的姐姐帮他画好画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作品,才算真本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案例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获得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些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案例分析: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争强好胜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争强好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竞争者和被竞争者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择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引导幼儿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大家信服与支持。
经过讨论,孩子们对于事情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使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该怎样思考,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