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样例5]

时间:2019-05-15 11: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第一篇: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课程性质

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具有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的性质

2、课程的地位

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高中的重要理科课程

第二篇: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意义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不仅强调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形成。”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而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为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人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子: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例子:我们进行实验时,一些同学抱着增强实验技能的态度,认真严谨的做实验,不怕失败,有疑惑一定找老师、同学解决。而少数同学却抱着得过且过,应付任务的态度进行实验。

3.增强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例子:酿酒工业,制作榨菜,传播艾滋病的知识,养花

4.增强环保知识

5.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例子:1.在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有些学生随意把水温升得很高,把金鱼活活烫死。实验结束后,将金鱼随手扔掉甚至将金鱼的肚皮撕烂,这些都很令人痛心疾首。

2.去年网上发生的虐猫事件,引起人们热议。空有满腹墨水,却无仁爱之心,这是当代教育的弊端。学习生物这么课程有助于我们弥补这点。

6.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7.涉足人类未知领域,探索宇宙奥秘,开阔视野,造福后人。

8.要贯彻终生学习的思想,与学生教学相长。

第三篇: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本章學習目標:

1 .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 .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3 .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4 .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生物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课程。随着时代的前进,生物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人们更加 关注生物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教育家和生物学教育专家们 也在不断思考如何使中学生物学课程跟上科学技术进步和时代的步伐。在过去 的几十年间,这些因素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范围的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生物学课程的不断改革,给生物学教师(包括实习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挑 战和新的要求。在对教师的诸多要求之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生物学教师要能 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包括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目标 以及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方面的认识。本章将基于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成果,就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这些基本问题展开讨论和介绍。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课程性质、价值的认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之 一,这种认识会直接影响教师对自身教学任务的理解和教学行为的调整。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对生物学课程性质、价值及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有深入的理解,并能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5 ·

一、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中学生物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 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主要宗旨的必修 课程;高中生物学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划 人生、终生发展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科学课 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中学生物学课程是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 科。

学科的性质影响学科课程的性质。生物学课程是学科课程,这是生物学课 程的一个基本性质。因此,生物学课程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每一个生物 学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教材编写人员、生物学教师,还是教研人员,都应在实现生

物学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并向学生展示课程的这一性质。

科学不仅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它也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一些特 殊途径和方法。由于有了这些对生命世界准确地提出问题及获取较为可靠答案 的方法,如观察、提出问题、定量化、求证和思考,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日益

深入、全面、更加可靠。这些方法反映出自然科学与其他领域认识模式的不同,也体现了科学本质和特征最基本的部分。生物学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不仅要传 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参见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技术 增强了人们改变世界的能力,它在许多方面表现为生产力。科学和技术有密切 的关系,科学家将科学和技术称为“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在当今世界中,生物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充分地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注意到科 学课程性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其中生物技术的内容在不断 增加。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对生物技术的特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生物技术的基本 原理。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加强生物技术,是我国生物学课程在进入21 世纪 2 之

后的突出变化之一。在实施生物学新课程中,教师要注意体现它技术的性质。生物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中学生物学课程是面向全体中学 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在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 公民都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面对大量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去作出各种 决策。因此,生物科学素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随着社 会对生物技术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将会有更多的人 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从就业机会和需求上来说,这些工作 岗位将接收更多具有一定生物学素养的人。这样,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和他们 的地位就显而易见。基于这样的认识,教育部200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 6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生物学作为必修课程是自然科学课程中课时最多的一门学科。在高中课程 方案中,生物学课程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有着相同的学分要求。这些都反映了 生物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程的性质和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生物学课程是中外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课程 中的一门重要的理科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基本价值是这门学科课程在实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表现 为:

(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初中和高中学段生物学课程的所有要求和生物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所有努 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 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 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 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 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关于科学素养见第二章第二节)。

(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 成为一个主动探究和认识生命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在头脑中构 建一个关于生物学的较为“完整的画面”,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

乐于学习和学会学习。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的认识能力,特别是高层 次能力得到发展,并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去获取、判断、筛 选和利用信息,掌握终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率先发展的两个领域,这两个学科的迅速发 展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条件和我们的生活,加速着经济的发展及思维方式。科学在推动社会变化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

挑战和新的问题。因此,生物学课程要跟上科学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帮助学生了 解和适应这些变化和挑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对那些在日后必须要面 对的、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扩大,因此将会有更多的 中学毕业生经过不同水平的培训后加入到生物技术产业的劳动大军之中。基础 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虽然不是职业教育,但也应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 的产业,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同时也要介绍生物科学的进展和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7 ·

不同的学术方向,为打算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理智地选择专业提供帮助。生物学课程既有学科特点的课程价值,又有泛学科的课程价值,在生物科学 迅速发展并日益影响我们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今天,这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价 值和作用正倍受人们关注。

三、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生物学课程设置是指这一课程在哪些学段中开设,课程形式以及在各学科 授课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课时要求)等要求。它反映了课程设计人员对于生物 课程地位、作用及其他课程相互关系的认识。在实行课程统一管理(集权管理)的国家和地区,课程设置一般在政府颁布的枟课程计划枠中描述。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与生物学相关的综合课程是包括生物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空间等学科内容的 综合理科课程(integrated science),也称作“科学”(science)、或“自然科学”。分科

课程是生物学与物理、化学等科目分别独立设课。中学阶段独立开设的生物学 课程应称作“生物学”(biology)。多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仍按习惯称之为

“生物”。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各有优势和局限。

1949 年以后,我国大陆地区初中学段开设分科的生物课程,在初一至初三 年级开设的生物课分别称为“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20 世纪90 年

代初,初中生物学课程淡化了学科内的再分科,同时在原有课程内容适当删减的 基础上加入了遗传、生态学的内容。修改后的课程计划中,初中各年级生物学统 称为“生物”。除全国绝大多数省市按照统一要求开设分科课程外,在浙江等地

也开始试验“自然科学”这一综合课程。进入21 世纪,开设综合理科课程的学校

在广东、辽宁、山西等地的课程改革实验区中出现,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开设分科

课程的学校仍然是绝大多数。

从世界范围来看,综合理科的课程设置方式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的迅速 发展还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综合理科发展的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60 年

代受一些发达国家理科课程改革运动的影响,另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参与和推动。这使得综合理科课程在许多国家初中学段确立了 它的优势地位,成为初中生物学(科学)课的主要设课方式。

我国高中学段的生物课是分科课程。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 两部分内容,必修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 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选修部分是根据学生 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 帮助。国外高中生物课的设课方式不尽相同,但分科的生物学课程是多数国家 高中生物课的共同特点。· 8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2001 年7 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枟生物课程标准7 ~ 9 年级枠;2003 年2

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枟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枠(以下简称枟标准枠)。生物新课程

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将对我国生物 学教育的发展、对每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者都有直接的影响。什么是课程 标准? 它与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 生物教师应该如何使用生物课程标准? 本节

内容将帮助生物教师和即将实习的教师们去了解并学会使用它。

一、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 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枟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指出:课

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 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 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 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 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 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因此,每个生物教师要 理解它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生物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学大纲

教育部颁布的另外一种课程文件是枟课程计划枠。枟课程计划枠规定了基础教 育阶段的课程门类及课时分配。生物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学生 在不同阶段生物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 年里,我国使用的生物课程文件一直称作“生物教学 大纲”。对于大纲的性质和作用,生物教师以及师范生都非常了解。但很多教 8 师

会问:大纲和标准有什么不同? 标准有什么特点?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 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 个依据”的作用。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一)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 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

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学习的成果,是 用行为动词描述学习后行为上的变化,即能做什么,例如:“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和过程”。内容标准中的每一条标准都是一个小的生物学主题(标准中共有三级

主题,见“标准结构”)。每个主题都涵盖了一定的知识范围。标准并没有规定具

体的学习内容。因此,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学生情况 等因素,自主地选择最合适的学习内容去实现标准中的要求。这样,课程标准为 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和“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和弹性。

生物学大纲更注重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内容的规定十分具体明确,教师们常把这些具体内容要求称作“知识点”。例如与种子萌发相关的知识点有

4 条(1992 年版),即“种子的结构、种子的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及有关种

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早期的生物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更细,对分类中 要讲授的代表动物、代表植物都有规定。在新中国成立初教育总体水平不高的 情况下大纲对教学内容整齐划一的规定,对提高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水平及师资队伍的加强,它的弊端也也逐渐显现 了出来。

标准中对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没有做统一的规定,而只是对教师和教材作 者理解和实现标准中的要求提供了部分“活动建议”。教师可选择或设计更好的

活动内容,而不一定要按标准中的建议去做。而教学大纲中的实验、实习则是每 本教材中必须要有的内容。这一点也反映了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 拘泥于统一的内容要求。

(二)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是所有健全学生应该达到的生物学素养的 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最低要求。标准只规定了教学质量的下限要求,没有规定上 限。因此,在经济发达、教学条件好的地区或学校,生物教师要在保证标准基本 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

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在条件不利的地区,教师要创造条 件,努力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 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不仅包括了知识领域的内容,也对情感、技能领 域有明确的要求。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中也注重了学习态度、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掌握技能方法等要求。在内容标准的其他主题中,一些要求既是态度情感 的要求,又是操作技能的要求,如“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根据这一条

标准,学生应在学习期间至少栽种一种植物,不论是观赏植物,还是农作物都可 · 10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以,学生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来选择。学生在栽培和呵护植物的过程中形成珍 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会基本的栽种技能、理解与此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这些方面的要求明显有别于以往的教学大纲,望教师们能注意到这些变化,并将 标准的意图落实在教学活动中。

(四)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生物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是学生可以理解的,也是通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标准没有再继续沿用那些抽象的术语来表示学习结果。

(五)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 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新课程要求生物教师首先要钻研标准,理解标准提出的理念、课程目标和每 一条标准。其次,教师要分析学生情况、学校条件、当地课程资源等因素,并参照

标准制定适当的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再次是要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案,包括适当补充和替换教材中的活动或内容,以更好地实现标准的要求;最后,是 实施教学方案和评价教学成果。教师的任务是开发教学方案、教(实施)生物学 课程,而不只限于教教科书。因为很难有一本教科书,完全适合你的学生和当地 条件,很难有一本教材会成为你在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最佳方案。你可以利用一 本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但要对它进行修改和调整。在20 世纪,教师“忠

于教材、分析教材、教好教材”就能出色地完成生物教师的任务,而在21 世纪,课

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目前,各国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 陈述形式,但大都包括前言、内容标准、评价标准及实施建议等内容。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一框架结构考虑了我国 的教育传统和教师的可接受性,又注意吸收了国外课程标准中一些习惯的形式

和特点。我国目前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简要地阐明了生物学的特点和价值,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取向,以及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前言中 阐明的观点,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了基调。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示了教 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见本章第三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根据前言中的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及课程目标,综合 考虑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选取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内 容。初中生物标准选取了10 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11 ·

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繁殖、发育

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环境和实施 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及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内容标准选择了 “人与生物圈”作为主线,贯穿在10 个主题之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由必修和选

修两部分组成,共计6 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当于一个主题。

内容标准的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每个二级主题中又有一 些〗体〗内容标准,这些具体标准都是用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的行为目标,以便于

学生和健鸡理解教学要求和评测教学效果。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身上 落实标准,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教材编写的建议。建议中也包括一些案例,以帮助教 师更好地理解一些新的要求或新的方法。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的

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极强的行为,教师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要依据 生物学课程的目标来制定和实施。因此,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框架、内 容、教学策略、教材、实施及评估等重大环节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它是一

门课程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课程目标告诉生物教师为什么要教? 学生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要学到什么? 课程目标为课程人员、教材编写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也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

一、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为实现国家教育目的、落实国家教育 方针服务

制定生物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 求,以及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枠中提出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 14 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 民主和法制的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及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 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生物学课程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贡献,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 12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二)本学科的特点反映了课程设计人员对于生物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本 质的理解

生物学的本质、研究对象的特点、本学科对于社会的作用及对学生现在和将 来产生的影响,都是制定目标的依据。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是21 世纪率先发展的学科之一,它的研究成果正在迅 速转化为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着人民的生 活。生物学还突出地显示了科学- 技术- 社会(STS)的联系和作用。生物学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人类的生存和选 择。生物学素养是每个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素养,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组 成部分。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science)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科学包括了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等不同维度(见第二章第二节),课程

目标要反映这些基本的学科特点。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方面的依据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依据。

二、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要被分解 到不同学科中去实现,并由学科课程专家制定出学科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初 中、高中)的目标。这是第二层次的、分科课程的目标。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单元或章的目标,这是第三层次的目标,并要进一 步分解和制定节的教学目标和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将宏观目标(一、二层次目标)分层转化为具体目标的过程,并最终把它们落实在每一节课的

教学之中(见图1 - 1)。

教师担负着将宏观目标分解、转化为特定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任务,因 此,教师在这一工作中要注意:① 要在充分理解一、二层次宏观课程目标的基础

上,依据高层次目标创造性地拟订可操作、可实现的各层次具体目标。② 拟订 16 中

观目标和具体教学目标还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并充分考虑 到具体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③ 根据学生特点和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制定 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处于不利地区、生活和资源条件薄弱的学校,教师的教学目标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即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教师应考 虑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三、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不同国家的大纲或标准在课程目标表述和分类上各不相同,但多数采用了 B .S .布鲁姆的分类方法,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三个领域。这样的目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13 ·

标分类符合大多数教师的习惯,便于教师们理解和执行。我国教育部2003 年颁

布的生物课程标准(10 ~ 12 年级),及2001 年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7 ~ 9 年级),都采用了这样的归类方式。

我国2000 年后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 是课程总目标,二是课程的具体目标。这样是期望在课程的宏观水平上,明确地 阐述课程的意图和要求。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它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 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在我国,初中和高中学段的课程目标,方向上是一致的,但要求有递进的变化。1 .根据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我国7 ~ 9 年级学段 的生物学课程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 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 思维的习惯。

(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 定必要的基础。

2 .我国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的 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 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

18(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

(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参与社 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我国初中和高中学段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 · 14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 体的要求。进入21 世纪后,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包括了以下内容: 1 .知识方面:

在7 ~ 12 年级的两个学段中,课程总目标中都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获得生物

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

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高中总目标中还增加了生物技术基础知识的要求。知识 方面的总目标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 解,另一方面是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一个人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和 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见第二章第二节),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中学生物学课程要帮助学生初步构建一个生物学的知识框架,向他们展示一幅 较为完整的生物科学的画面,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传播知识方面的 教学是我国生物学教育中的强势,应该继承和发扬。然而,让学生学习这些知 识,不能只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对事实的记忆和对理论试卷能取得较高分 数的满足。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世界有正确的 理解和认识,能够正确和更有效地对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能 够帮助他们对选择今后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上有更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生物学课 程对知识方面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一要求将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生物 课不能只是“纯学术”的内容;它也将影响着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生物课堂教学

不能“死读书”和“满堂灌”。在生物(或科学)课程的知识目标方面同时强调“基

础知识”和“知识的应用”,也是其他一些国家生物学教学文件的共同特点。2 .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辩

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爱国主义情感,热爱自 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1)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在生物学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生物学观 点主要有: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观点及生物进化和生态 学观点。支持这些观点的生物学事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教 学内容,在使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生物学观点。在形成这些生物学观 点的基础上,使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对于生物学的 具体事实,学生在结束学业后会很快忘掉很多,但生物学核心的观点一旦形成,则会保留很长时间,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其做人和做事,因此,是十分重

要的学习成果,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21 世纪 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总目标中明确的要求,生物课和地学课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15 ·

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生物课程中更加注重了环境意识的形成及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教育。从初中生物课程结构上看,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十大主题,也

突出了这一教育的地位。在内容标准的多数主题中,都渗透了热爱大自然、珍爱 生命、爱护一草一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和要求。内容标准中的许多要求和活动建议,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设计的,如“开展校园 或社区绿化设计并积极参与相应的活动”等。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不同模块(主 题)中,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教育。教师应在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利用生物课 程学的内容和当地课程资源的优势,努力实现课程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我国 的基本国策,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全体公民的理解和自觉行动。新课程删除了 解剖脊椎动物的实验,减少了可能破坏生物资源的集体采集活动。

(3)爱国主义教育: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基础教 育中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只是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在许多国家的 生物学课程(或教材)中,都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我国生物课程标准在爱国主 义教育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结合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爱国主义教 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自然资源状况的教育和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及 现状的教育两个方面。在自然资源方面,我国虽然在生态环境多样化、物种多样 化、珍稀物种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之处,但同时也面临着生物自然资源正 在遭到破坏,资源分布不均及人均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生物科学和技术 发展方面,我国古代的先贤和当今的科学精英都有过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许多领域需要加倍努力,使之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从教育的效果看,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使学生具有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又要有危 机感和紧迫感,使他们具有振兴祖国、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对生物 科学和学习生物科学有积极和正确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 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将成为他们不断学习的动力。3 .能力方面的目标

生物课程标准中对于能力目标的要求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① 实验操作技能:中学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应该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操作 技能和生物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

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实体镜等常规生物实验仪 器,以及正确使用解剖针、解剖刀等常用工具。

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有:徒手切片、制作装片、染色,解剖无脊椎动物,观 察动物行为并作出解释,估计种群密度,使用检索表,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测定

等。此外,高中生还应能够用数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② 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法,又是学生学习生 · 16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物学的有效途径。我国第8 次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在理科课程中得到广泛重 视。在初中和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中,都对科学探究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初中,科学探究是内容标准中的十大主题之一。科学探究技能包括:观察、测 量、分类、变量分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预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绘图、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数据的整理与表达、对结果的解释和得出结论及交 流等。

③ 获取信息的能力:生物学课程要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利 用不同学习资源的能力,通过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评 价、鉴别、选择、加工处理和与他人分享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为他们终生 的学习和今后进入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④ 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我国新的生物学课程注重了发展学生高层次的认 知能力,提倡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并初步形成科学家的一些思维 方式和思维习惯,在探究实际问题的经历中,发展他们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分

析和综合等思维能力,并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科学的思 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才特有的,每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终生保持、并可以使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更 有效地工作。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会随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和 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人们对生物学课程新的认识,对课程目标新的见解,都 会推动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不断发展。第四节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

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 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 的意识形态和教育方针。在集权管理的教育体制的国家,教科书的管理大都受

到政府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各科教材在出版使用前,都要经过专门机构的审查,以确保教材质量,使课程的发展与教材的编写能齐头并进。在教育实行分权管 理的国家或地区,教材编写也要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但不受政府部门的

监控。高质量的学科教科书主要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产生。一般说来,教科书 大都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科教育水平。

生物学教科书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生物学教科书是教学 内容的载体,它包括了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知识(事实、概念、原理)、教科

书中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知识的深度、呈现方式以及编写思路等等,在一定程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17 ·

度上“指引”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活动。教科书设计人员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课程目标的理解、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要求的理解也会反映在教科 书的活动设计和课文叙述等方面。一些精心设计的生物学教科书还会对学生的 操作技能有具体的指导,并会涉及一些跨学科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 技术- 社 会(STS)等内容。这些都有助于教师加深理解生物课程标准,也有助于教师顺 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

生物学教科书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科书要能引导学生去实现课程的各 类目标。精美的插图、可激发学生兴趣的文字表述、唤起好奇心并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的活动设计,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产生积极影响。教科书中习题 的设计、进一步探究的选题和扩展阅读材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指导和启 发作用。生物学教科书中课文部分的设计,还会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能力。在教育发达的国家,生物学教材的品种丰富、各具特色。一个国家教材的多 样化,不仅能锻炼一支强大的研究、编写队伍,也有助于提高教材的整体水平。进入21 世纪,我国学科教材也走上了多样化的道路。不久之后,生物学教师可

以从数种教科书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和本地特点的教材。当 然,评价生物学教材将是对生物新的能力的要求。作业:

1 .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了解目前在我国中学使用的生物学教材有哪些种类。2 .讨论分科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和综合理科课程各有哪些优势和局限。3 .为什么在中学开设生物学课程?

4 .根据某一学段生物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本地区的特点,讨论并列出该学段生物学课

程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79 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 26 版社,2001

3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18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第四篇:中学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期刊时间 2002年01期

1.生物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张志礼

2.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

范国军

3.过程探究式学习

张仕频

4.“藻类植物”一节的探究式学习

徐承宏

5.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6.国家生物课程改革试验与探究

柏海英

7.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探索

李志丹

8.生物探究实验实施的指导方案

万建强

9.浅谈讨论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功能

俞丽萍 2002年02期

1.高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周洪亮

2.实施开放性生物教学 应对WTO教育革命

史宏

3.STS教育与生物教学

任布君

4.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徐晓芸

5.“问题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何启示

徐占胜

6.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许丽群

7.改教材进度 利探索创新

卢连平魏洪英

8.讨论生物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策略

李其柱

9.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石进德 谢雪锦 2002年03期

1.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郭光志

2.谈“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峰 仇召美

3.综合探索创新——创造性教学例谈 张从福

4.生物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探析 戚富厚

5.讨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张晓文

6.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脑袋 吴建庭

7.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无子果实的成因” 邱国强

8.新教材实验教学特点及启示 冯礼明 2002年04期

1.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 王延福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吕柏盛

3.实验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张恒泽

4.“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钱永勤

5.三维+动手+综合——从一份美式生物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浦彤

6.课改带来的生物课堂变化 赵玉琴

7.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 李言高

8.探究性学习一例 张术良 2002年06期

1.STS教育与探究性学习关系 张文华 李会林

2.推进探究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金伯明

3.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 林晓红 2003年01期

1.高中生物游戏教学法 童春水

2.注重实例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戚富厚

3.变式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邬林洁 4.生物实验教学中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张松

5.运用探究式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郭宗花

6.转变学习方式 开展合作学习魏正惠

7.实施《课程标准》进行探究学习李成广 张玲

8.“我的课堂变了”——新课堂学习方式改变浅谈 林美娟

9.递进性学案设计和使用的研究 袁茂坤 2003年02期

1.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再认识 宋建军

2.引进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境保护》课后思考 柯维奇

3.生物新教材开放式教学探究 金志秀

4.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沙林祥

5.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尝试 陈嬿

6.生物学探究实验的命题示例 王树云

7新课程条件下讨论式教学的功能研究.谭兴云 万建强

8.一次探究性活动的意外收获 谷霞

2003年03期

1.加强学科渗透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陈燕飞

2.以学生为本 活化生物教学 章红

3.出现相反的探究结果怎么办 薛桂玲

4.生物科学探究与常规生物实验的区别于联系 李志香 卢连平5.感悟新教材 金尚春

6.按照新课标 命制生物题 冉素华 2003年04期

1创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新时空.李荣万

2.用探究性学习的钥匙开启学生科学素质的大门 谭静

3.对研究性生物学实验的初步认识 宋昌平

4.生物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尝试 胡振红

5.浅析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及及教学策略 燕艳 陈继贞 2003年05期

1.生物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辩证关系及解决策略 马德海 张红丽

2.学生命题——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于国里

3.解决问题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成慧霞

4.高中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黄少旭

5.探究不等于实验 许白莲

6.生物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陈素华 2003年06期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张卓鹏

2.“问题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汪建群

3.激励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问“ 袁永文

4.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孙启茂 李爱华

5.规范实验设计方法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陈行虎 赵秀芳

6.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吴云

2004年01期

1.生物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初探 徐彬英

2.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 俞志斌

3.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黄惠涛

4.巧挖课本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方式 孙德 5.结合实际开发生物学新课程资源 陈培豪

6.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陈楠

7.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8.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做法 范存连

9.探讨情感目标在生物新课程中的实施 魏丽莉

10.构建生活化、活动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朱敏燕 任小文 2004年02期

1.对中学生物实验准备课的新探索 李世伟

2.提高探究性学习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周世杰

3.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四种形式 姚笃信

4.对中学生物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思考 刘向红

5.研究性学习一例 杨晓玲

6.新课标新挑战 狄贤超

7.《生物课程标准》的特色及教学方法的变革 丁钉

8.新课标生物学习评价探索 李伟 黄宏军

9.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 薛广林 2004年03期

1.高中生物学科的STS教学 涂金学

2.实施素质教育之路——优化课堂教学 朱文江

3.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生物教学 陈占明

4.如何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的能力 叶志杰

5.生物学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初探 陈洪根

6.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沈瑜

7.运用各科相关知识 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梁武酉

8.务实创新 推进课程 李杰

9.当好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教师 陆卫忠 2004年04期

1.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尝试 赵法茂

2.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林红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探究 何勇

4.浅议澳大利亚的生物课程教学特色 施问华 2004年05期

1.浅谈在生物学中如何创造性开展STS教育 何荣良

2.调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吕柏盛

3.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构建知识——从两个探究案例谈起 黄建书

4.生物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 温新娟

5.新课改下生物作业的改革与思考 孙叶萍

6.网络环境下新课改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崔洪斌 2004年06期

1.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黄庆坤

2.对“差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 汪花菊

3.生物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探索 许雅芬

4.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蒋桂兰 刘中国

5.新课改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陈善杰

6.生物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何荣江 顾凌云 2005年01期

1.生物教学中的CMO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李冰

2.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闫朝军

3.多元智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刘庆国

4.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黄卫华

5.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彭胜

6.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 何夕林 2005年02期

1.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红星

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贾广磊 徐鸿雁

3.浅谈生物课教学中新素质的培养 钟建国

4.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 吴小峰 2005年03期

1.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楚尊芹

2让创新能力培养走进生物学课堂.沈琼荣

3.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朱文江

4.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陈福高 2005年04期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教学语言的思考 郭永峰

2.提高探究性学习时效性的策略 徐安文

3.新课改下生物学教学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殷庆明 李贵玲

4.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张海军

5.变式教学在生物实验中的运用 胡志军

6.探究发现过程 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何红英 郭凤英

7.新课改中实验课结构模式的探讨 沈忠 2005年05期

1.反思性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黄惠涛

2.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和新课程改革 石初明

3.生物教学中的赏识与惩罚 陈旭微

4.如何在说课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孙叶萍

5.实验中联系实际问题的例谈 石明国 2005年06期

1.生物学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 朱延芳

2.PBL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刘春娣

3.在生物教学序号实施和谐教育初探 朱国梁 沈忠

4.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严晓松

5.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教学研究 秦亚平

6.新课程概念下的——“自学式、讨论式”教学实践 吴海燕

7.因地制宜利用课程资源是贫困山区课改的必由之路 任新中

第五篇: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

张荣臣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同志们好,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党支部是我们党在社会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组织,平常我们经常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在最基层的,是社会基层单位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团结广大群众完成本单位各项任务等重要方面的工作。因此加强党支部建设是我们党强基固稳的一项重要工程。既然是战斗堡垒,党支部的建设就是我们强基固稳的一项重要工程。所以我们这一讲就讲一下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

一、党支部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

首先讲一讲,党支部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就是中国共产党设置党支部的根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三级架构,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这三级架构它是不一样的,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族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个三级架构,又是统一的。在这三级架构当中,党支部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单位,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三级架构当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党支部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这样规定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只要有三个党员以上的都应该设立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同时党章还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在执行这一规定的实践中基层党委和党总支下设的党支部是一贯的做法。就是我们设立党支部是根据党章的规定来的,就是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必须建立一个,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

可见党组织是遍布于社会的基层单位的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各级组织基础。也就是说在我们党的三级架构当中,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支部就是党在社会的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基层单位。它设置的依据呢,就是我们党章里边规定的,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这是一个我们要解释的。

我们设立这个党的基层组织,或者说我们设立这个党的基层支部,有什么样的必要性呢?我们在这里边讲一讲。在社会基层单位设立党支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支部要以党章为依据,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来设置。党支部大会是支部的权力机关,党支部委员会是支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对支部大会负责,领导支部的日常工作。

这是我们所说的,党支部的设立有利于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分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依靠的就是我们各个支部组织,这是一个要强调的。设置党支部有利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为什么说设置党支部有利于我们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呢?因为我们党是一个具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我们的党员分布在社会各基层单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事着十分具体的工作,如果仅仅依靠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就不能适应党的建设的要求。从而会降低党员的质量,涣散党的组织,削减党的功能。因此必须通过在社会基层单位设置党支部,使党支部把所在单位的每一个党员组织起来,对每一个党员进行必要的和经常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并通过党的地方组织和中央组织,使全体党员组织成有机体,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党组织它的行动一致和战斗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这个道理一讲大家就明白,就是我们党八千多万党员了,这八千多万党员怎么教育,怎么管理,它需要一个基层单位,党支部就起到了这个基层单位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基层单位,就会降低党员的质量,涣散党的组织,削减党的功能。因此必须通过在社会基层单位设置党支部,使党支部把所在单位的每一个党员组织起来,对每一个党员进行必要的和经常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并通过党的地方组织和中央组织使全体党员组织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保证党组织的行动一致和战斗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这是我们强调的设置党支部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设置党支部有利于我们党的领导的实现,为什么?因为在党处于执政地位,特别是长期执政的今天,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党的领导的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因此只有党支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工作才能使党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从而使党的主张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把党的 2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主张及时而正确的宣传到群众之中,使党能够使这些政策性的东西变成人民的意志,变成人民群众可以看到的具体的意志的东西。同时也只有党支部对广泛党员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使党员在基层单位模范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发挥表率作用,为实现党的领导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领导怎么实现不是一个空的东西,而是通过广大党员来实现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的意志,这都通过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是什么?载体就是我们说的党支部。因此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经常讲党支部是我们党的全国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调基础就是指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方面面才能够实现。

这是我们所说的设置党支部它的必要性,也可以说它的作用。这个一讲大家就听出来了,一方面是强调它有利于我们党的领导的实现,另一方面强调什么呢?就是有利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党支部的设置要以党章为依据,这里不是随便设的,要以党章为依据。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就是说你根据体的人数可以设立党委,可以设立总支,可以设立支部,这个是有区别的,这个不是随便设的。党委、总支、支部是根据人数来设的。为完成某项临时性的任务而设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临时学习班等,经批准可以设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种临设机构,临设机构怎么办呢?就是相应的设立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刚才有的同志问了,就是说我们根据人数来设置党委、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支部委员会。这个人数是怎么具体规定的呢?是这样的,党员人数超过一百的基层单位,就是一百名党员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基层党委,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五到九人,其中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到两人。这个人数是根据情况来设的,不是硬性的。可以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到两人,委员五到九人。

基层党委一般不设常务委员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基层党委就不要设什么常委了。少数大型厂矿企业,规模大的高等院校等单位,党员人数比较多,以便于开展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常务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一般不设 3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立,设的地方是大型的党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设立常委,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15到21人,人多了这可以设常委了,就是这个意思。常委委员5到7人,再从委员里边选出常委来。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基层单位,刚才我们说的是超过一百名的是设基层党委,超过50名的基层单位呢,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设总支。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到5人,最多不超过9人,其中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到两人。

这里边也是根据情况,有的单位人数不到50名,也差不多,这怎么办呢?那可以设我们说的总支委员会,可以这样设。具体到你委员多少,书记多少,是不是设副书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这是我们所说的设总支的单位。

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呢?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设立党支部,就是一般的我们所说的党支部了。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可与临近单位的党员联合组成党支部,其中党员人数包括7名的党支部应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到5人,最多不超过7人。其中设书记一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一个人。就是说这个也是可以根据情况来定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书记一个人。党员人数不足7个人的,那就不用设副书记了,就是有一个书记就可以了。这是我们所说的的三个层次,就是超过一百名的设党委,超过50名的,或者说50名左右的可以设总支,不到50名的可以设支部。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100名或者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总支部委员会。我们刚才也说了这个特殊情况了,处在50名或者100名还不到的这个边界内,那怎么办呢?就是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总支部委员会,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上级党组织要批准。

在党支部委员会的产生程序上,按照党章规定必须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设党委也好,总支也好,支部委员会也好,按照党章规定必须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并由上级党组织批准。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所以党支部既要对党员大会负责又要对上级党组织负责,要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员大会的审查和监督。党支部的重大事情,如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接收新党员,决定对犯错误党员的纪律处分等,都应当由党员大会讨论决定,这是我们要明确的。就是说权力在党员大会,当然我们在这不能用权力这个词,用最高领导机关,但实际上权力在党员大会。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党员大会做出的规定,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执行,为了便于党员大会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做出决定,党支部可以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但不能把它强加于党员大会。党支部做出的决议和决定,党员大会有权修改和否定,党支部如果发现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精神时可重新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进行裁决,但无权擅自不经党员大会就做出更改。这里边是经过严格组织程序的,可以请上级党组织裁决,但是无权擅自不经过党员大会就做出更改。这是我们所说的党支部它产生的程序,要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在党支部的任期上,党章规定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根据这一规定,党支部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就是两到三年。要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党支部之所以要定期改选,是因为按期改选党支部有利于更好的发扬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利于选拔接班人,把党性强、作风正、办事公道、有领导能力的好党员选入党的基层领导岗位,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有利于党支部接受党员群众和党外群众的监督,密切党群关系。因此能否按期改选党支部这关系到能否认真执行党章的问题。刚才讲了一般的延期一年,就是说延的时间长了,确实不利于我们整个基层支部建设,当然也就不符合党章规定了。

所以能否按期改选党支部是关系到能否认真执行党章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组织建设问题,绝不能以种种借口拖延改选时间。按期改选党支部是关系到是否认真执行党章的问题,关系到党的组织建设问题,因此绝不能以种种借口拖延、改选时间。如果长时间超过改选时间而又无正当理由,党员有权提出改选的要求。上级党组织应当予以处理,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上级应该做出决定,进行改选。这是我们所说的党支部的任期和它的改选。

在党支部委员会的职数设置上一般设书记一人,副书记若干人,委员若干人。一般要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统战委员、保密委员等等。在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产生上要由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在党组织委员的的职责分工上,一般是党支部书记负责本支部的全面工作,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党支部各委员会分别负责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的工作,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委员有组织委员,有宣传委员,有纪检委员,有统战委员,有保密委员,都各司其职。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的决议,全面负责党组织的日常工作,这是我们党的支部的日常工作。党支部副书记的职责主要是协助书记开展工作,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委员要在党支部集体领导下做好党支部的组织工作;宣传委员要在党支部集体领导下分工负责宣传工作;纪律检查委员要在党支部集体领导下分工纪律检查工作;统战委员要在党支部的集体领导下分管统战方面的工作;青年委员要在党支部集体领导下分管青年方面的工作;保密委员要在党支部集体领导下分管党支部的保密工作。这是我们刚才讲的,作为这些委员具体分工负责。

在党支部的设置上,还有一点我们要提及的就是党小组的划分。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我们在支部以下有的时候划分小组,但是这里边明确一下,这个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而是为了便于组织党员学习,过组织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根据党员数量和分布情况而成立的。所以就是说党员数量少的支部可以不设党小组,比方说一个支部只有7个人,再硬性的划几个小组就没有必要了。

党小组的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实际情况,分配每个党员以一定的工作具体的的组织党员去学习实现党支部的决议;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及党的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定期召开党小组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督促党员按时缴纳党费。

这里边我们解释一下,交党费是党员一个自觉的行动,要自觉交上党费。但是确实由于各方面学习、工作的原因,难免会有漏缴的情况,因此要有一个督促党员按时缴纳党费的问题。

然后是参加党的各项活动;组织党员在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向党支部委员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协助支部做好党员的鉴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接收预备党员,以及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考察和转正工作。党小组要设有党小组组长,分了党小组了就要设立小组长。

党小组组长是党小组的负责人,是党的基层工作骨干,党小组组长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本小组的党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本单位各项任务 6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完成。党小组组长一般由所在党小组的组员推选产生,也可以由党支部指定,党小组组长必须由正式党员担任。

党小组组长的职责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即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知识;组织党员贯彻执行支部的决议和上级党组织指示,分配党员的工作,指导党的生活,并检查党员执行党的决议的情况;按时召集和主持党小组会,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党员做群众工作,及时反映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掌握了解每个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使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及时向党支部反映本小组的情况,按时收交党费。

当前党支部组织设置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进行改革与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经济主体和经济组织日益多样化,人们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流动党员和党员流动日益增多,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改革初期所形成的党支部的设置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党的组织生活的需要。这就要求党的组织部门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党支部的设置方式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革创新。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将过去以党员户口所在地为基础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的方式,改变为以党员的基本工作地为基础来设置党的组织。这样就可以适应党员在工作中的流动性需要,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党员找不到党的组织,党的组织又找不到党员的问题,真正做到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得到党的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都能在党的组织的指导下从事工作,都能在党的组织内来过组织生活。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党支部的地位

下面我们讲这一讲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党支部的地位,对党支部的地位我们再做一个讲解。《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是我们党章所做的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基础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最丰富和最可利用的组织资源

第一,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最丰富和最可利用的组织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支部是最丰富的和最可利用的。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各级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我们刚才讲到了,是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三级架构构成的。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支部设在社会的基层单位,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党的组织基础。

我们的党是通过设立党的基层组织把每一个党员编入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置于党的中央组织和各级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之下,从而保证了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保证了党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保证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就是靠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把每一个党员编入党的基层组织,使党和基层组织置于党的中央组织和各级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之下,从而保证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保证了党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保证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强调的,党支部的地位是我们党的组织基础,是党最丰富和最可利用的组织资源。

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支部是在1925年党的四大以后,在我们党刚成立的时候因为党员人数很少,建立基层党支部的条件还不成熟。后来党的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数大量增加,为了便于组织对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也为了便于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当中明确规定了在基层设立党支部。在这之前是我们党章里边并没有明确规定的,1921年我们党建党,建党当时人数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党章没有对在基层怎么设立做具体的规定。是1925年四大以后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在农村、工厂等社会基层单位凡有党员三人以上的均要成立党支部,当时党章就规定要成立党组织。

此后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建立党支部成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组织上的惯例,毛泽东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上井冈山支部建在连上,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我们党的最基层设立党的组织,这样使我们这个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今天,这是我们党的组织的优势,也就是支部建在连上。直到今天我们党的代表大会的党章修改都是沿用这一规定的,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可见党支部是遍布于社会基层单位的党的 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各级组织的基础。

这是第一点,我们强调的党支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二)党支部是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党支部是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党章规定每一个党员无论职务多高、资格多老,都要在党的支部中生活和工作,接受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广大党员要通过党支部把对党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党的上级组织,又要通过党支部了解和领会党的上级组织的指示和精神,此外党支部还担负着发展新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组织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各项组织活动,处治不合格党员,处分违纪党员等任务。因此党支部为党员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依赖的场所。这是我们所说的党支部的功能,就是党员活动一个最基层单位。

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党支部是把党员组织起来开展党的活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党支部既要有党员数量上的要求又有极其严格的质量上的要求。从党员数量上来看,至少要有三名正式党员才能组成党支部,但这并不是说三名正式党员凑在一起就是党的党支部,这个不能倒过来推。为什么?因为从党支部严格的质量要求来看,党支部作为党的一级组织,有其必须遵循的组织原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民主机制中。即党员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民主选举或表决,产生出领导者和而领导者,领导者领导被领导者开展工作,被领导者在领导者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有这种领导被领导的关系才把支部中的所有党员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党支部,才能成为党的一级组织。我们的党正是通过遍布全国各地,宣布社会基层单位的党支部把每一个党员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并使党支部置于党的中央组织和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之下,从而保证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保证了党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保证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正是通过遍布全国各地,遍布社会各基层单位的党支部率领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完成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我们刚才强调的不是说三个党员一凑就是一个支部,而是有机的组织起来,这个有机的组织起来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也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了的,是我们党章里边的六条规定。所以靠这六条规定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刚才讲的,三个以上都应该设立党的基层组织,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成为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党支部,这是第二点,党支部是开展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党支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党支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共产党是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由此决定了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推进和完成党的事业需要人民群众的鼎力合作和全面支持,需要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在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党支部起到了党的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建党的,但是我们这个党建立起来之后,就像毛泽东所强调的,我们这个党不是西方政体内的选举工具,而是紧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它是不可分割的,分开了共产党也就不叫共产党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要把党和人民群众分开,也就是说不要把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给分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党是紧紧地、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党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紧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呢?社会的最基层单位,党的最基层单位,党支部是最有利的,最有效的一个平台了。所以党支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支部建立在社会基层单位,活动于人民群众之中,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时刻处于群众的耳闻目睹之中,党支部的工作大多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具体事情。因而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能够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群众的情绪,熟知群众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状况。因此我们的党就是要从中央组织发出指示和命令,经过地方各级组织的下达,最终由党支部带领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付出实践而得以落实。同时在实践中党支部还要不断发现新情况,不断创造新方法、新经验,并及时经过地方组织上传,把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新经验,反馈给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组织,成为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在这点上我们不要把我们的党等同于西方的政党,西方的政党也有基层组织,但那都是为选举服务的。我们党一建党就是为了革命,它不是为了选举的,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解释一下。革命不是说我们共产党有意而发动之,而是当年国民党反动派逼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使得我们这个党一建党就是为了革命而建的,既要革命就要有革命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要革命靠谁,当然是靠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一建党我们党就跟广大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执政以后同样也强调这一点。我们党它没有任何私利,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紧紧的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执政以后既靠广大人民群众,同样也离不开我们党的基层的支部,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党支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可见离开了党支部的工作,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就不能完成,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要靠党支部来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并把此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群众也需要党支部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在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下,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离开了党支部党与人民群众就无法沟通,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推动力量的源泉和胜利的根本也就无从谈起。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离开了群众我们一切都无从谈起。

同时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密切,取决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是否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党支部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党,但党它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要通过党的各级组织表现出来,而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直接和人民群众相接触,因而党支部就成了人民群众认识党、判断党的直接窗口,成了人民群众决定对党的态度的基本依据。

这点对我们基层党支部来讲非常重要,为什么?执政以后我们党今天已经从一个领导革命党转变为一个执政党,从一个计划经济党转变为领导市场经济,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这里边我们强调党群是一体的。因为当前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一个执政的党,从一个领导计划经济的党,转变为领导市场经济,这种情况下给我们的党群关系的密切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应的我们党支部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带来一些什么新情况、新问题呢?比如说第一,党的地位的变化,从一个领导革命党转变为一个执政党,就要求我们党的理念、活动方式也要跟着转变。党的理念,领导革命时候的理念是要闹革命,但我们执政以后不是要闹革命的问题了,而是怎么搞建设。领导革命的时候我们的活动方式是阶级斗争,但是我们在执政以后就不能再搞阶级斗争了,而是要发展经济,方方面面的发展,全方位的发展。所以我们的理念、活动方式一定要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块实现这个转变,就是我们党支部的工作任务之一,这是我们所说的变化。

第二,领导计划经济转变到领导市场经济,它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一元是什么?一元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我们是写进宪法、写进党章,是做了明确规定,是 1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不能动的。而这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与要求是多元的,因为市场经济本身追求多元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既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守住党的领导这个一元的底线呢?这就要求我们这个党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方面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这个度就是我们党既要代表好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革命军人的利益,还要代表好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就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其他社会阶层利益。党在这个关系当中怎么拿捏好这个度,是需要我们党的基层支部在这里边起作用的。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我们党不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还要始终做这三个代表。

所以说我们说密切联系群众,等我们执政以后对我们基层支部建设提出了很重要的任务。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础的组织直接和人民群众相接触,因而党支部就成了人民群众认识党、判断党的直接窗口,成了人民群众决定对党的态度的基本依据,我们党支部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密切党群关系,这是第三点。

(四)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

第四,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首要的是要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唯一的检验标准是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所以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出来之后,还要把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而党支部因为处于社会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有直接的经常的联系,最了解人民群众愿望,所以要实现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就必须发挥党支部的独特优势,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

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党支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单位,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因而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在一个社会最基层单位中除了党支部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组织,如经济、政治、行政、业务、群众组织等等,这些组织的性质是不同的,各自所担负的职责和任务也是不同的,党支部虽然在社会基层单位中不直接的、具体的领导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以及基层组织中的生产经营工作,但是党支部要对基层单位的具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体工作、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和经济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实施正确的领导,提供组织保证,把握政治方向。因为党支部是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而存在的、而活动的。党支部要正确的实现对社会基层单位的领导,一方面要正确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在自己的决策中代表本单位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只有这样党支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这里边我们还要解释一下,因为社会各个基层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具体情况不一样,党支部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方面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党章有具体的规定,作为党支部而言,性质应该是一样的,作用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党章规定的时候又不一样呢?我们说总的性质、作用是一样的,但是它在农村、在企业、在厂矿肯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规定在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农村的各项工作实行全面的领导,负全面的责任。在农村是领导核心。在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的企事业单位呢,党支部不直接领导业务工作,而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用的又是政治核心作用。在党支机关中党支部不领导具体的业务工作而是发挥协助监督作用,这里边的层次就不一样了。在农村是领导核心作用,在企事业单位是政治核心作用,在党政机关是协助监督作用,要明确这一点。性质作用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总的来讲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是在上级党委的领下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有效的实现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作用。

对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可以总结一下。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基本单位,是团结和带领基层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是党最丰富和最可利用的组织资源。

下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师生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所使用的教的方法和学的 方法。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三政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高三政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关系及各自的内容和意义,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

    浅谈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任务

    浅谈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任务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之(五) 生物团队 李明霞 非常有幸,在我工作满一年之际参加了本次暑期远程研修,本次研修的主要内容是对于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修......

    浅谈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任务

    浅谈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任务 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物学的发展速度进入一个飞跃时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这五大......

    教学-农村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最终版)

    中学生物教学资料 农村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 农村中学有能够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是开发的主体和关键,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直接影响到课程开发的质......

    生物学专题讲座课程感受

    生物学专题讲座课程感受 在小学期中,学院为我们专门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技术转移与商业化。作为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我不禁思考学院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但是通过这段时间......

    课程性质和内容(共5篇)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本章重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 华民族面临的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