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11:1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篇: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

白云八中小学部

“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为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从过分注重传授知识和注重培养学生考试能力,转向注重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德行修养,创新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基础教育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国家和地方要奖励并推广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

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部分指出:中小学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我国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展开。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题是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实现教师教学有法、教学得法,实现学校管理有序、高效,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对象是教师的教学。新课必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做“春蚕”,而且要与学生共同发展,达到师生生命价值共同体现。教师不再是教学模式行为的体现者。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课改新理念、研究新教法,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因此本课题的有得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学质量问题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核心指标,是家长和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2、开展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研究。

3、培养学生有效开展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对象。

1、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研究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资料的收集等都要注重科学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首先学习已有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经验,然后用之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补充和完善相关理论;再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再总结、再提升,如此往复。

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要重实效,中小学课题研究主要是应用研究,主要是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解决教学过程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的成果主要用于(也要能用于)学校发展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发展性原则:一是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研究中要根据实

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二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2、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拟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主要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辅以理论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和案例,将课题研究过程分解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进行研究,并分阶段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研究情况,查找问题、总结经验,调整研究策略,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学实践为手段,在教学中研究、在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提高中教学如此循环往复;以最终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及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2.各部门及教师确立子课题,探索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子课题如下:

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

培养学生有效开展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手段,改变学生学习现状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学策略

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中背景韵律与主体活动相结合我的课堂我设计

3、课题研究的实施对象:

课题实施对象为小学部,实施主体为全体教师,研究对象为在校学生,其中以四年级为主要研究对象。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研究内容及阶段目标: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09年8月—2012年7月),分三个阶段进行;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成绩;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

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1、准备阶段(2009.9——2009.10)

研究内容: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培训实验教师,加强课题有关理论的学习。召开开题会,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责任和任务,进行课题研究内容现状调查。

阶段目标: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现状调查情况统计。

2、实施阶段(2009.11——2012.2)

研究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培训、集体备课与评课、上研讨课与示范课、教学重难点研究、教法研讨与心得交流、写课后记或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与校际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努力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加强过程管理,注意收集、整理过程资料。

阶段目标: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寻求并总结出本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完成有关课件、示范课、教案、实验、论文或心得等研究资料。

3、总结阶段(2012.3——2012.7)

研究内容:对研究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对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分类、提炼,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提高。收集、整理、编排、装订研究资料,汇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优秀论文、优秀教案和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心得与反思、师生获奖情况及影像资料等),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课题主管部门申请结题。

阶段目标: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学校在管理方面探索出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3、教师在教学方面探索出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4、班主任在班级与学生管理方面研究出的促进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5、形成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实施体系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教学理念、策略、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

(二)课题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书面文字呈现:课题研究报告、优秀论文、优秀教案和案例、教学心得与反思。

2、图片展板: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图片及展板。

3、视频影像资料:课题开题、结题活动,课题研讨、课堂教学、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影像资料。

4、教师课件: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制作的电子课件。

5、实物展示:教师制作的教具、学生制作的相关作品。

6、汇报课:教师上课题研究汇报课,实际展示研究取得的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及保障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

1、课题研究人员的条件

⑴本课题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思教主任、教研主任及各教研组组长构成。他们都承担着教学一线的工作,科研意识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领导及经费保证。

⑵本课题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大多数是我校高级教师,都参加过市级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课题的研究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项目的主力军,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2、基础设备及文献资料条件

⑴我校拥有完备的图书资料。

⑵我校拥有电脑网络系统和远程教育设备,可获取相关丰富的信息资源。

3、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我校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定期选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或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人员保证。

(二)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聘请专家顾问,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⑴专家顾问:

舒世华:白云区教培中心主任

刘宗强:白云区教培中心副主任

吴银碧:白云区教培中心教研员

陈静:白云区教培中心教研员

于均红:白云区教培中心教研员

吴霄:白云区教培中心教研员

张思娜:白云区教培中心教研员

韩霞:白云区教培中心教研员

⑵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陈恒明学校校长全面领导课题组工作

副组长: 罗丽副校长具体领导课题组工作

成员:周尚琴教研主任主持课题组工作

王健教导主任协助课题组主持学部教学管理研究

工作

姚国波思教主任协助课题组主持班级管理研究工作王丽娜大队辅导员协助课题组主持学生活动研究工作各教研组长协助课题组主持学科课题研究工作

⑶学部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罗丽小高全面主持研究工作

副组长:周尚琴小高主持研究工作和资料收集整理

副组长:王健小高主持创新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工作 副组长:姚国波小一主持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工作

王丽娜小高主持开展培养学生有效开展活动的能力,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工作

成员:黄春翔钟建明汪桂珍周宇红杨兴宇刘川陈友名

莫雁唐辉胡志敏陆蓉

孙建华张炳珍赵红朱晓萍

杨廷謇罗芸敖小娟肖红谢赐刚

2、经费保障:

学校按生均公用经费中5%的科研培训经费划拨课题研究经费。

白云八中教研处

执笔:周尚琴

2009年10月19日

第二篇:重建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重建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发展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提高教育质量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生源掠夺等外延发展方式,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外延式发展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转变质量增长方式,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变质量增长方式的核心是教学结构重建,这是从外延增长轨道转入内涵增长轨道的实质性要求。教学结构重建包括课程结构、班级结构、课堂结构和师生结构的重建:

一是课程结构重建。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就全国而言,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中小学只有国家课程,并且是一纲(教学大纲)一本的必修、单科、学术性的课程。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课程发展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形成了一标(课程标准)多本,必修与选修、单科与综合、学术与实践共存多元的课程体系。中小学课程由“大锅饭”发展为“套餐”或“自助餐”,以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课程改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个性化、兴趣化的广阔选择,允许学生在必修课范围内选择进度,在选修课范围选择课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志趣、才能、特长,或选择文史,或选择数理,或选择艺术,按着自己的设计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只有课程结构的重建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改变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拓宽每个学生的发展空间和成材之路。

二是班级结构重建。

班级结构决定着学生的个性特长。课程改革之前,中小学的班级有普通班与重点班、大班与小班、补差班与培优班等,没有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概念。课程改革之后,学生开始试行走班上课,行政班不变,教学班分层,同年级内调整,学生可对必修课程的学习进度进行选择,可对选修课程的学习模块进行选择,有的学校还可以对同模块的不同教师进行选择。

班级结构的重建打破了单一的行政班集体授课模式,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必修课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只有班级结构的重建才能真正落实“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分类推进”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道路。

三是课堂结构重建。

课堂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改革之前,课堂结构多是单边、预设、讲授,灌输、封闭、应试式的静态课堂。课程改革之后,课堂发展为单边与多边,预设与生成,讲授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结构,课堂内外紧密结合,形成了动态开放、启发探究、互动交流的生活课堂。课堂结构的重建很好地落实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理念,真正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一节课只讲4分钟”;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一节课教师只能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他们正是对课堂结构的重建,才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四是师生结构重建。

师生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程改革之前,中小学的师生结构实质上是以教师为本(中心)的,教师的教主导甚至是主宰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课程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结束了以教师为中心师生结构的长期统治。师生结构是教学结构中的最重要结构,这个结构的重建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活动如何从目的、方法、策略等方面为学生主体服务的问题,这就是所说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问题。课程改革前,教学主体的错位,致使教育理论研究步入了误区,教学改革始终未能抓住主要目标,击中要害,因此,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课程改革后,师生结构的重建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结构的重建,解决了谁是学习的主体?中小学到底该学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等问题,实现了从“教的主体、目标、方式、成效”向“学的主体、目标、方式、成效”的结构重建,实质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整和优化,是教学质量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结果必然是人尽其才,个性鲜明,杰出人才辈出的局面。

(山东教育报2011年1月17日5版)

第三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滩口上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优良学风,提升办学形象,达成培养目标,在新的形势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要求:

1、小组成员要做好学校的指导和服务,要帮助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力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做好学校的参谋,发现问题要及时探讨,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2、建立督查制度。以“中心校——学校——教研组——教 师”为主线,层层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实事求是,紧密联系我校校情、学情,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深入教学现状,总结教学得失,研究教学策略,制订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三、实施原则

1、人人参与原则:全体师生都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要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创新。

2、求真务实原则: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立足于校情、班情、学情,抓实质,求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四、具体措施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我校的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大讨论,使 “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使“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形成共识。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树立敬业勤业、无私奉献的典型,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让“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的思想深入人心。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1、学校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的方式,强化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并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学习、交流、反思,讨论。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各级教研活动,回校后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讨论,推广学习成果和有效做法。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对骨干教师多压任务,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得上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一次以上的专题讲座。

(三)注重过程管理。

1、实行校领导随时听课制。对40岁以下任教检测科目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3节,40岁以上任教检测科目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2节,听课后即检查备课与作业情况,并进行评讲,提出改进意见与要求。

2、教研组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每期每人不少于1次,要有集中听课、评课。教师必须认真积极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项集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写好自己教学反思材料。

3、紧扣《课标》要求,理清“三维目标”,在传承和扬弃中重构课程。通过一系列教研工作,在传授知识中提高能力,在培养能力中寻求知识,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同步发展。

4、教务处要严格抽查各科备课、学生作业批阅与考试阅卷情况,要求做到每科有备课,先备后上,不照抄照搬,特别是要扭转、杜绝先上后备与备课缺失现象。

5、值周教师在抓好本周常务工作外,还应在早自习与课外活动时间监督学生晨读效率与教师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情况,以提高辅导质量。

6、注重优生、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做到反复抓,抓反复;

7、突出有效课堂这个重点。上课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要有比较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足够的自学自悟的时间与空间,要给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教师的讲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实行“有疑则讲,无疑则不讲”“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错、易漏、易混点,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怎么也教不会的不讲),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包括某些解题步骤,教师就不必再去讲解,以避免无谓的重复。讲多讲少,讲深讲浅,以何种方式讲,均取决于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8、突破有效训练这个难点。教师应以强化学生作业、书写等习惯为重点,保证所任班级学生作业达到整洁规范的要求,提高整体的作业质量,教务处开展“优秀作业展评”,作业要按时批改讲评,要有日期有评价,订正以后要有复批。每次作业自己都先于学生做过,提倡建立一本“学生作业错题集”,定期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再练习。及时批改学生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讲求质量和效果。在学生当堂完成并交上作业后,教师要当堂(天)批改以便及时反馈,对学

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自觉纠正失误。

9、优化有效考核评价。任课教师要及时对每单元(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检测和分析;期中、期末仍由教导处组织抽测。相关学习任务要求在任课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达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各学科教师还可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评比奖励激励学生。

10、建立业务工作奖励制度。

灰山港镇滩口上完小

2011年2月

第四篇: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

四川省巴中中学

杨启林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素质外,还取决于教学设计,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笔者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切实可行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巩固哪些知识?

3.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

4.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 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几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如《卤族元素》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的化合物。

(2)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同族的概论,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

(3)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4)掌握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把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却比较忽视。如在教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如何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显得更重要,我们应该自觉的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合理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做好以下三个设计: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束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课的开始,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这一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束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束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2.问题设计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如学习《氮气》一节,讲氮气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分析分子的键能,提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如何?当在高温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来看,氮气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强大的好奇心,效果不言而喻。

3.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着重考查学生对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化、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就会伴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

由上可知,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去,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能的殿堂。在此基础上,我们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才会有根本性的保障。学生才会肯学、乐学,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第五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环翠区初中物理教学小专题系列研究之--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题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从事教学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部分,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抓常规教学活动上。在全区物理教师中开展了一系列常规教学的小专题研究活动,如实验教学研究、命题活动研究、导学案的合理编写及教学设计的撰写等等,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作详尽说明。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系统的整体分析和设计,形成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教学系统的过程。它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理念、思想、方法、教学及目标的达成。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设计已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教学设计包含以下重要方面:教学设计思想、学习任务分析、重点与难点、学生情况简单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教学反思等等。教学设计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篇幅可长可短,一般而言,可围绕下面八个板块陈述(以初三物理《浮力》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学设计思想

主要说明本教学设计的思路及原则,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学过程的调控等。

第二方面:学生情况、学习任务分析

学情主要是指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及班级的整体素质。教学设计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需要(期望达到的状况与目前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态度,准确把握学生的初始能力(已知什么)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这部分主要说明学生学习本教学内容所需基础及能力前提,学生学习本教学内容前应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知识水平情况,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本教学内容的学习需求与差距,达成教学目标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于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案例举要】:

对于浮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认识,但这些认识很肤浅,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学生对于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有直观的感受,但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却不清楚。当然,更不清楚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等问题了。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做好探究实验,尤其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问题的提出、猜想、实验设计、分析论证等环节。

第三方面: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起点、难易程度、知识范围、能力要求等,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各个知识点,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的详细计划,同时,把学习内容、水平和能力的培养表达成行为目标。

从“为什么教”入手,分析教学对象,研究教学环境,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不是那种含糊的、笼统的要求或详细的知识内容的罗列,而应是教师针对本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案例举要】: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第四方面:学习任务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内容的层次结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即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内容的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迁移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教什么”。

第五方面:教学策略

确定教学策略设计的中心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确定课型结构,设计教学程序,设计学法指导,并按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从而获得期待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多样性、选择性和实践性。要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策略的设计。这部分既要设计教师“如何教”也要体现学生“怎样学”。

第六方面:教学流程

流程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出发点,要求紧扣教学目标的实现设置教学环节,总体环节完整,各环节之间呈现逻辑关系。环节内容紧扣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与目标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教学流程着重以下设计:

1.情境创设。力求真实、生动而又富有启迪性,充分发挥情境的功能及其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注意情景创设的多样性,如实验情境、问题情境、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实物、图片、模型和音像资料等。

2.学生活动设计。针对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对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小组合作、自学等)、方法(探究、讨论、实验等)、手段(利用学案、实验等)及结果作出较为具体的预测、规划及描述。可观测,有实效性,能完成对应的教学目标。

3.教学评价设计。包括课内及课外两部分。课内评价着重于目标达成度的诊断与检测,注重其对应目标的训练价值,强化学生过手,包括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与矫正、强化及诊断。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可观测性,着重驱动性任务设计,如完成学案、定时检测、目标检测等。课外评价要适度控制训练量,突出基础,进一步强化过手。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适当的探究性、开放性习题。

第七方面:教学反思

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以实施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以使“教学设计”不断地改进完善,确保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案例举要】:

1.本节课的教学是以“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到了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提高,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为了让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教学中利用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采用实验(演示或分组实验)——受力分析——归纳结论的教学流程来实施教学,使学生从事实和理论两方面明确了在水中漂浮、悬浮或下沉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从而建立起浮力的概念,也揭示了物理概念的内涵。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这一探究主题的提出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教学中利用“造船比赛”和“下按易拉罐”两个小实验,让学生猜想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进而确定探究的主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猜想、假设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减少了盲目性,增强了猜想的科学性。

4.由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时间较长,使得教学时间较为紧张。因此,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等,还需进一步探讨。

第八方面:板书设计

简明、规范、富有内涵的板书能够给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突出重点和难点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模版,课后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利用电子课件在屏幕上的显示是不能替代科学规范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的。

三、教学设计的活动实施与成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及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教学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

1.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的成长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努力,但也少不了必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2010年的暑期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中,多位骨干教师就自己在撰写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心得和体会进行了交流并展示了优秀的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减少了自己撰写教学设计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懒惰性。

2.改革教案编写模式,在教学常规中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质量和水平最直接的表现,教案质量的高低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鉴于这一点,我们把教学设计的撰写加入到教师的常规检查中,建议教师用教学设计取代以往教案,改革以往教案的编写方式。给教师一定的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教师工作的动力。

3.利用网络进行优秀成果展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识的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更新、补充、加深和完善是教师(尤其是那些富有教学经验,取得不少成绩的教师)的要害问题,因为那些教师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对自己的不断提高,即忽视新知识的吸收、补充、更新、加强和完善,他就有赶不上时代,甚至被抛在历史车轮后面的危险。”为了培养青年教师,我们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展评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让更多的人见识他们的成果,增强他们的信心。多给青年教师创设机会,搭建平台,他们成长得会更快。

4.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现在教学设计取代了过去记流水帐式的教案,优秀的教学设计已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城里中学宋军娜老师在第九届全国物理课堂教学大赛上,执教的《电流和电路》一课荣获二等奖;在2010年全国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大赛中,环翠区推荐的徐春艳老师、陈月英老师、王丽老师和宋丽丽老师撰写的四篇教学设计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古寨中学徐春艳老师在山东省首届青年物理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成功执教《压强》一节复习课;国际中学宫照刚老师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现在青年教师已经基本采用教学设计加导学案进行备课,并且每章的教案中至少有2篇是教学设计的形式。

四、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活动中大多数老师能够以此为契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备课环节,为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暴露出很大差距和问题,如教学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书写不够规范,有的教师内容规范、翔实认真,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却相对简单等等。针对暴露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逐步提高教学设计的撰写质量。从教案到教学设计,既有观念上的转变,又存在着操作层面的问题,再加上可资借鉴的东西不多,难度是有的,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起步、发展、习惯、自然的过程,相信老师们能拿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不再是“复制”成的一篇篇教案。

下载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题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 会泽县老厂乡三岔小学 徐云彩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素质外,还取决于教学设计,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

    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上级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全校整体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实施方案

    灵官中心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施......

    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登岸小学召开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 2月27日下午,在登岸小学五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谭义萍校长、何滢和颜纯两位副校长全程参加了......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多年了我做了一下几点摸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育对象等因素而定。 一、情景教学法。即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文学语......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江苏省宿迁中学 肖庆孝 (jsncxc@163.com 2007·6·20) 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学已不再是以往单纯“传授化学知识”为中心了,而是更加关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