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共5篇)

时间:2019-05-15 11:4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

第一篇: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科研论文

题目: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

完成人:

指 导 教师:

系(院)别:财经学院

专业、班级:财务管理1102

完 成 时间:2014年6月 30 日

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

摘要: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促进企业集团的资金集约化管理、增强内外部融资功能,但财务公司业务发展的空间还很广阔,有必要对财务公司的功能进行深化,为我国实体经济和企业集团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功能深化

一、财务公司的历史贡献

(一)催生了大型企业的财团意识

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构建财团。我国企业过去只讲生产,产供销是分离的,后来产供销一体化,但这还不足以打造企业王国,恐怕还差金融。大型企业集团上升到高端就是财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先实业后金融,先有实业然后投控金融机构;另一条是先金融后实业。在我国,企业办金融是由财务公司起步的,财务公司是内部银行,是公司金融。作为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制度安排,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的工具,为企业集团进入金融业创造了条件。

(二)节约了企业集团的融资成本

有人说财务公司用自己的钱赚自己的钱,这不全面。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是有间歇的,财务公司把间歇资金用起来,让沉睡的资金发挥作用,这本身是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新价值的创造目前,企业染财务公司存款规模为1.7万亿元,企业把这些待用未用资金存在银行,按现行利率,年期名义存款利率是3%,而贷款利率是6%,就等于财务公司为集团节约了 3个点的财务成木.财务公司还通过拆借和发债节约了拆贷差、债贷差,为企业集团节约了很大的财务成本,这就足金融的功能,就是财务公司的效益。

(三)防控企业集团资金风险

企业越大,风险就越大,防范风险就等于提髙效益。资金的分散管理不仅使企业资金管理效益低下,而且也会增加资金使用失控的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集中管理在保证企业集团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剩余资金的投资收益财务公司把资金归集起来,通过对成员单位财务倍,进行监控,防控企业资金风险。通过内部结算和对外支付,了解成员单位财务变化,判断风险怙况,防止违规违法行为。同时,利用金融专业优势,对企业集团投融资活动提供决策支恃,防止决

策失误。

(四)丰富了金融机构体系

财务公司不仅在企业集团的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已经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机构数量已由25年前的7家发展到127家,资产规模也由当初16亿多元增加到18000多亿元,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中所有重要行业。其次,财务公司从完全依附大财团的内部资金管理部门发展成较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培育现代市场中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对于稳定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第三,增强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财务公司的全方位经营及实力迅速壮大,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在不断增加服务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二、制约财务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对财务公司的限制较多,不利于规模的扩大

为了在法律上对财务公司进行规范,2004年9月,央行修订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根据《办法》条款,财务公司业务被界定在企业集团之内,其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受到整个企业集团规模的限制。虽然修改后的《办法》对财务公司资金运用业务放宽,允许财务公司从事有价证券投资、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和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但财务公司目前业务主要是为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为主,投资业务只能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进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不拓宽财务公司的融资渠道,在资金紧张情况下这些业务根本无法开展。

(二)对集团依赖度大,受制于集团的发展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在行政上隶属于企业集团,股权多集中在企业集团内部,公司高管也通常是集团任命,容易使财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不够清晰,法人治理机制运行不够顺畅。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子公司,对其他成员单位没有行政干预力,如何更好地履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延伸,取决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集团内部各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更愿意将资金存入其他金融机构,将业务交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削弱了财务公司的运营能力和集团资金监督管理能力。

(三)财务公司的发展还受到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制约

财务公司前身是企业财务结算中心,其从业人员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财务部门,受过系统的金融业务培训且有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经验的人员较少。可以说目前财务公司人员的接受的专业知识普遍相对落后。拥有新的金融知识、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更少。除此之外,财务公司信息化建设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的差

距明显,且各财务公司基本上自成一体,相互间的差别甚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银行在服务电子化、管理数字化等方面不断创新,财务公司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三、我国财务公司的功能深化的路径

(一)积极争取央行支持,开展新的业务品种,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企业集团内部转账结算业务。

(1)有利于企业集团对资金的统一管理,便于集团统筹安排资金,降低资金费用。一是减少了不同银行间的资金在途时间,二是集团公司可以将集中的资金用于改善资金负债结构,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

(2)为财务公司增加资金来源。在财务公司办理转账结算,成员单位用于结算的存款逐渐成为财务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

(3)带动财务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如贷款业务、票据贴现业务等。

(二)集团对财务公司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1)不以盈利为最高目的,有效控制资金风险。财务公司作为一个法人主体必须要有利润,但更多是追求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对财务公司的业绩考核体系一定要明确其不以盈利为最高目的,不能过度强调利润指标,应该从财务收益水平、风险防范水平、偿债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杜绝财务公司为追求利润而做出偏离主业的行为,防范集团资金风险。

(2)搭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履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延伸。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公司的主要职能,财务公司应该通过搭建本币池、外汇池、票据池等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直接掌握各法人主体的资金流向,在服务的同时履行集团部分管理职能。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必须与集团战略协同,为集团战略管控模式服务,集团应该通过财务管理体系和权责划分来明确财务公司的部分管理职能,更有利于财务公司稳健经营和提供更贴身的服务。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对人才的培养及培训

要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还要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优化功能; 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控制,加强权限及用户管理,对系统权限加强审批管理,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互相监督和制约;加强软硬件安全控制。信息化环境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既懂内控,又懂信息系统,既熟悉应有控制,又熟悉一般控制,既掌握业务流程,又掌握关键控制的内控信息化人才。

总结随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的提出许多企业集团均通过设立财务公司来实现集团内部的资金集中管理。本文通过分析制约财务公司发展的因素从外部融资环境、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财务公司将来在企业集团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探索与创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经营管

理成功案例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2]庞永强.浅析财务公司的发展方向及其制约因素 理论研究 2014.03

[3]饶璞 财务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冶金财会 2014

第二篇: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及路径选择

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及路径选择

(陕西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

赖秋萍

摘要:前不久国家中央局组织并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次会议中,国家首次提出了完善国家治理机构的概念。审计机构在国家的治理系统中担当着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能,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它本身具有预防、抵御等带有特殊性的免疫功能。根据此次会议的精神要求,——提高国家对整体的监管以及治理功效,同时深化当前社会中的变革,使得权力运行跟监督体系能够相一致。在此,笔者提出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及路径选择方面的看法,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关键词:促进作用审计功效作用治理完善

一. 论述国家治理的内涵

治理理论这个概念兴起于九十年代期的西方学术界,其中的一些政治学家跟政治社会学家对治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说明。最终,在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其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这是一个宽泛的界定,它是一个过程,作为一种制度跟规则,它有权迫使人们去服从。同时治理还意味着作为一种制度跟传统,来使得国家的政权得以顺利运行。治理的深层含义就是对于国家的治理。另外,国家治理的过程是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一个协调过程。本质特征,强调了政府,市场,以及公民的在整个公共事业中的协调作用。

国家治理在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治理的实质是国家在政府,市场,跟民众之间的协调作用处理。治理理论要对三者这种关系应该有一个准确并且清晰的定位。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得政府转变其之前的一些管理理念,不断地结合社会的具体现状,来完善当前的各种法律法规,进一步加深当前的政府改革进程,这才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会议精神目的。

二. 地方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国家治理概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总体上讲,它是一种权益分配跟权力制约相结合的制度。它跟国家所有者,以及掌控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在具体实施国家治理中,需要结合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管理手段,成为经济社会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当下的经济社会进行管理。国家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从实际出发,最大程度地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使我国早日进入小康社会。而国家审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此次十八大三中全会中涉及到的内容。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作为我国最高的法律章程,就对其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各部分跟地方都需要设立相应的审计部门,来对相应的财政收支进行审核,这其中就包括国家的财政机构以及一些企业组织。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照并且遵循相应的法律章程。

时代在进步,相应的制度也应该完善,相应的体制应该创新,同时要符合时代的需求。要对一些法律的漏洞进行弥补,来完善并且加强它的执行作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审计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管理。而有关审计部门在具体工作的时候,就可能存在监管不力,或者包庇纵容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在当下中国国情中,屡见不鲜。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能够担负起自身相应的职责,依照法律对其它的权利进行相应的制约,来发挥本身监督约束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其它方面的职责,例如,揭露查出罪犯,以及预防风险等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

地方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下属单位,也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国家审计系统中尤为关键的一个系统组成成分,因此,它本身同样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能监控责任。地方审计在当代社会中,就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要担当好自己的“四中角色”,分别是:推动发展的谋士,揭露腐败的勇士,经济秩序的卫士,以及规范财经的医士,这四大方面也涉及到我过经济社会中的极大主要体系,关系到具体的民计民生,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加强这些方面的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地方政治的科学管理,更好地为百姓造福,这也是国家当前发展的具体环节。

三.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突出功能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有很多方面的作用。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免疫功能”.在国家治理的大系统中,它就更发挥出了本身的关键性作用,将其分解来看,主要包括四项功能,它们分别是:抵御功能,预防功能,揭示功能跟改进功能。这四个方面涉及到国家管理跟治理中的许多细小部分,只有在平时的审计工作中,落实这些相应的政策体系,审计部分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的职责功效。下面就来具体地谈谈这四方面功能。

1.防御功能

“抵御”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概念,从国家审计的角度来论述,它指的是通过审计的执行能力,来揭示相关问题存在的不足,同时来保证国家治理的一个过程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尽量不出现一些额外的事情,或者之前没有判断的漏洞。同时,它要求审计部门能够分析国家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事项,并且能够分析出发生这种事情背后的深层含义,从体制,制度跟机制的层面去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治理的过程中,去不断完善整个国家的治理系统,这样可以防止一些不利因素对国际审计部门的影响,从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审计作为免疫系统抵御作用,这样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可以增强国家健康运行的能力,同时还能防止一些消极因素进入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及时地发现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逐渐促进经济社会运行的稳定。另外还要注意能够具有分析能力,尤其是对当前的审计免疫环境进入深层探索的能力,同时,能够使其与相关的其它经济监督部门相配合,建立起统一的合作关系结构,才能从整体水平上,提高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2.预防功能

国家审计中的预防功能,有其特定的概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及时地预警跟防范,找出一些影响经历的不利因素,特别是那些短时间内未被发现的,但是有危害的潜在意向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找到这些相关的不利因素之后,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尽最大的努力将其消灭掉,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们对经济的破坏性,使经济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审计免疫体系与其它的经济监督抵御功能相互结合,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升审计免疫功能的整体效果,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需要的是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3.揭示功能

国家审计的揭示功能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国家的审计部门通过实际的监督跟管理,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查处一些重大的违法违规现象,同时能了解到一些相关的经济犯罪的有关线索,从而揭示并且反映出国家治理整个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找出一些阻碍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障碍,跟制度缺陷,从而进一步加强社会的建设,能够真正做到反腐倡廉,来推动我国当前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来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改革,这也是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所在。

审计部门的职责是多方面的,它的揭示功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归其原因,可以通过审计的工作,去找到影响国家肌体健康的真正原因,进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实施这一过程中时,就要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规定,同时能够根据当前的具体问题,合理定相应的审计重点,同时更要关注到国家的其它财政部门的具体问题,能够了解到相关的环保,水利等国家具体的事项,能够从百姓的角度出发,着实地了解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到国家真正发展的动向,以及在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跟经济社会健康的运行能够互相有个关联,从而使得审计工作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本身作用。

4.改进功能

改进功能在国家审计工作中,同样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而改进功能,它主要指的是通过改革相关的政策,来促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这样做,能够保证国家治理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国家在运行阶段,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社会本身出现的,有的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很多恶劣现象,必然出现的很多方面,这些从某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进步。这些不良的方面,对我们的经济改革进步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跟破坏,比较严重的情况,还会对社会中青年人士,造成不同程度上的误导。在具体的审计工作开展中,就要尤其注意审计的修改,纠正等问题的滋生,要将政府跟财政中具体出现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地落实,同时根据情况,制定出符合情形的解决措施。同时,还要遵照高层次会议制定出的一些制度以及策略,使棘突的实施过程能够按部就班地执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来从整体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强制性,以及效应性。从我国当前的经济中

分析可以得知;我们审计局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七年中,已经召开过相关身居预算财经工作会议,从中找到了一些当局工作存在的弊端,之后又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从整体角度来对当前的经济状态,以及政府的管理,提出改革的问题的实质,同时挖掘潜在的价值,去探索,进而将目前的相关工作做好。

四. 国家审计可以促进国家选择一个良好的治理路径

1.可以从多方面来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同时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根据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关经济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从更深层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方式,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同时从审计机关的角度出发,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履行审计机关本身的相应职责。根据这次会议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审计机关在运行中,应该紧密地结合相关的审计项目,能够报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同时加大自身的审计力度,来配合好党中央对一些重大政策的指定以及执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这样做的益处就是可以更好更快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出力量。同时对于我们整个国家而言,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战略性目标,可以促进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2.可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反映出国家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潜在风险,可以更加系统地维护国家的财政安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国家治理中的预防功能,换句话说中,这个„免疫系统机'会发挥出本身更强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保障当前的经济社会体系能够良好正常规范地运作。审计工作要未雨绸缪,不能等损失形成,或者风险发生之后才去亡羊补牢,这样做的积极意义不大。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能够自身工作的额有效性,能够防范于未然,真正做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工作。

结束语

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自身巨大的作用。根据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会议精神,审计部门能够深入贯彻并落实会议的精神纲领,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严谨认真,公平公正,担当好自身的角色,真正地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审计网[J],中国审计;2010年19期

(2)张平;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机制与评价[J],中国审计;2010年24期

(3)王换娥,崔铭,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6期

作者简介:赖秋萍(1967.09--),女,陕西汉中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

通讯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赖秋萍(收)电子邮箱:lqp168868@126.com

联系电话:***

第三篇:论商会组织的功能及创新发展

论商会组织的功能及创新发展

内容摘要:商会是一种重要的非盈利性中介组织,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为为准则,以地区设置和跨国发展为空间,以非官方的民间活动为方式,为工商业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市场中间服务组织,是中间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性。本文就商业组织的功能及其创新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会 组织 发展

法律健全、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行为规范的行业协会发展体系,已成为各行业协会努力探索的课题。加强商会组织建设,改革完善自律机制,是保证商会正确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商会是一种重要的非盈利性中介组织,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为为准则,以地区设置和跨国发展为空间,以非官方的民间活动为方式,为工商业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市场中间服务组织,是中间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性。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会可以在增值服务、政企沟通、行业自律、力量整合、企业维权、商业协调、纠纷仲裁、国际交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等多层面发挥重要经济职能,本文就商业组织的功能及其创新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在新形势下发挥商会的作用有所启示。

商会组织的功能

在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双重失灵时,商会将会作为构架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第三只手”,发挥“中观调节”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商会组织的功能如下:

(一)商会具有强化社会管理、弥补政府失灵的作用

在传统体制下,社会管理层次单一,政府包办了大量本应由社会中介组织去做的事情,企业无非以政府“生产车间”的形式而存在,中间组织的作用极其微弱,市场各主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利益纷争就缺失了一条沟通、妥协、寻求利益平衡的通道,结果不仅政府效率低下,且易滋生腐败现象。要推动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去的“政府——企业”的二层结构必须转变为“政府——市场经济中间服务体系——企业”的三层结构,政府职能要由“全能政府”和“利益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和“中性政府”转变。温家宝总理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政府要改变“大包大揽”的格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要弱化政府微观、中观管理职能。政府在转变职能中让出的治理空间,可由包括商会在内的社会中间组织加以承接,以避免制度上的“治理真空”。因此,民间商会的成长也是政府加快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

(二)商会具有提供社会服务、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商会应该具有哪些职能?清末改良派领袖康有为认为:“商会者何?一人之识未周,不若合众议;一人之力有限,不若合公股。故有大会、大公司,国家助之,力量易厚,商务可远及四周”。要振兴商业需要“有商学以教之,有商部以统之,有商律以齐之,有商会以结之,有比较场以励之,有专利牌以诱之”。从经济学的视野来考察,商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合纵连横”的治理机制,起着承上启下的“平衡器”、“协调器”和“保险阀”的作用。如果把政府作用的领域叫“公域”或“第一域”,企业活动的领域叫“私域”或“第二域”,那么作为公权补充和制衡的协调个人和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商会,则是“第三域”或“志愿域”。商会特别是行业商会,通过建立企业间和商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可以在制定行业标准、协调市场、协调价格、破除贸易壁垒、规范用人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组织反倾销和反补贴等

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或解决各商会组织之间、商会内部成员之间在竞争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协调其成员的经营业务活动。从企业层面来看,商会可以推行客户资源共享制度,客户前来订货时由商会负责接待,并带领其逐户到各会员企业考察。通过整合功能,为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实施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提供中介服务作用,进而实现资本的扩大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从而提供产业组织化程度,避免单一企业的分散性。

商会天生就是市场竞争和秩序规范的“仲裁者”。商会是一种内行人管行内事,局内人管局内事,对会员纠纷能够有效地自行调解。商会作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介,发挥宏观与微观的沟通作用。商会也可以组织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对话活动,在工商、税务、金融、行业准入、权益保护等众多重要话题上反映民企的呼声。

(三)商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经济利益,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切入点。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面临挑战:一方面,劳资力量对比失衡,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农民工面临劳动雇佣上的弱势地位,一些地方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还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比较僵化,难以适应劳动关系利益主体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劳动执法的力度不够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重新构造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引入国际上通行的“三方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组成的三方协商机制,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全国工商联作为联系和团结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加入三方协调机制是实现新环境下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工商业服务的提供者,商会协会更熟悉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协调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斡旋。建立由代表企业主的商会协会组织、代表政府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对于有效调节劳动关系,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动主体双方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对等,形成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局面,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四)商会有利于新社会阶层自律和维权

商会是行业自律组织。市场秩序由无序到有序需要市场组织内部的自律。在过去,政府是实施整治市场秩序职能的惟一主体,而且政府职能是依靠国家强制性政策手段来实现的,会单一依靠“打”、“堵”、“查”等方式来执行。但是,在市场秩序治理方面,还必须依靠自律性组织去疏导,重视商会的作用,即在市场秩序治理方面,必须依靠商会内部“自律”机制的运行,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实现会内的良好秩序,并使其会内秩序与外部法律、市场秩序相协调。作为组织的力量,商会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高发展素质。浙江温州在发展之初曾一度陷入“一品走俏、仿效蜂起、伪劣辈出、倾轧杀价”的混乱局面。温州商会在政府的授权下,依据《行业维权公约》查处侵权行为,销毁侵权产品,创造性地开展了新产品仲裁维权服务,促进了市场的有序交易。现代意义上的商会不仅仅是自律组织,而应具有他律性。商会可以对市场主体行为实施监督,为国家立法提出全行业的共同意见和建议,为同业企业进入市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准入规则。商会组织作为会员利益代表,要积极参与立法活动。如通过参政议政和学术研讨等,影响公众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商会组织的创新发展

当前,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商会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创新组织机构,也就是说建立起以总商会为中心的连接点,以各行业商会、基层商会、异地商会为依托,具有较强自律性的商会体系。

一要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新成立的商会可以与市工商联合署办公,要以商会成立为新

起点,更好地发挥商会总牵头、总协调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商会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二要加快推进行业商会组建工作。在具体运作上,应按照“调整、培育、规范、提高”的工作方针,对现有的行业协会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充实,使商会组织结构趋于一体化和规范化。三要加强基层商会建设。各政府应从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出发,进一步加强基层商会工作,增强基层商会的活力。有条件的基层商会应设立行业小组,促进商会工作向纵深拓展。

四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发展异地商会的新路子。

商会组织自身作用的发挥

提供服务。包括向行业、企业、会员提供服务,也包括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服务,这是商业联合会的宗旨,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服务的内容包括:提供信息、行业调研、人才培训、标准制定、举办展会、协调矛盾等;反映诉求,行业的问题很多,由商会代表行业或企业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利于有效的解决问题;规范行为。要求行业协会规范自身行为。

各地商业联合会应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自身行为的管理办法,通过规范自身行为,规范商业服务企业的行为,制定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使商会的发展能够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健康地运转,各地根据本地、本会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式,全方位地推进商会的组织建设。

商会组织发展中的政府作为

针对民间商会组织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政府须意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要意识到商会的发展是减轻政府负担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在不断减负,比如大学生的毕业不再包分配就是政府减负的一个例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还要意识到只有政府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规范。政府必须通过商会等机构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因为政府不可能比商会更加了解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二)政府要意识到管理企业需要很大的社会资源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强大,民营企业瓜分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既然资源到了民营企业那里,就应该让他们依靠社会来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靠政府花费大量资源来管理。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只能靠行业规范来管理,民间商会越成熟,对政府就越有利。

(三)政府必须意识到商会的发展对政府有利

政府对民间商会政府必须给予相应的组织和引导。在我国,商会的发展缺少相应规范的法规和政策。因此,政府必须提升自己对非政府民间商会这种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而且,目前这个阶段,民间商会主要是靠个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自发组织起来的,主要还是靠个人的道德感在行业内主持事务,但这样做的结果是既花时间又得罪企业。也就是说,个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是会员参与商会的动力和来源,还没有很强的经济目的在里面,而外国的商会是可以直接给会员单位带来经济利益的。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商会的发展还属于自发阶段,必须要求政府来做引导。政府要把商会当成帮政府管理企业的组织,从而使商会逐渐能给会员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这还需要政府给予商会充分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陈剩勇等著.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叶燕斐,黄琳等编绎.商会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许云斐(1974-),男,河北沧州人,传播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营销策划教学和研究。担任河北商会秘书长,甘肃商会联席会召集人,目前在兰州商学院工商学院任教。

第四篇:8国家电网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附件9: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坚持以“六统一、五集中、三加强、三保障”为主线,按照“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的目标要求,把握“规范化、深化细化”两个重点,拓展财务管控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入应用和常态运行,促进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持续增强财务保障公司发展、引领价值创造、调控资源配置、服务管理决策、防控经营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工作原则和实施路径是:以依法规范经营为首要责任,以提升财务管理现代化、集约化水平为核心任务,以标准化、信息化为基础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发展素质为最终目的,按照以下路径持续深化财务集约化工作:

一是以全业务链过程管控为抓手,着力引领价值创造。贯

- 185 -

彻落实公司战略目标和国资委要求,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安排经营发展投入与产出,强化刚性约束。加强经营全过程管控,构建业务流和价值流高度融合的闭环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各业务板块的赢利能力。

二是以资本资金资产集约管理为重点,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资本统筹配置机制,合理安排各单位资本金规模,促进内部协调均衡发展。强化总部对资金资源的调配,增强资金活力,进一步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深化产融协同运作,促进各级电网和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

三是以一体化财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着力强化决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功能,推进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提升财务信息平台一体化、实用化水平。深入推进会计报表“一键式”生成和应用,加强财务信息展示和智能分析诊断,增强决策支持能力。

四是以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为核心,着力防控经营风险。全面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加强财务流程与“三集五大”业务体系的一体化整合,努力推动前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标准化财务管控体系。

二、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财务标准体系

按照“总部主导、网省细化、市县执行”的分级负责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六统一”财务政策标准体系,有效发挥政策 - 186 -

标准的管控作用,以标准化保障规范化、促进集约化、提升信息化,夯实管控基础。

1.统一会计政策。结合公司推进“三集五大”工作和依法从严治企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工程建设、生产管理、职工福利等方面尚待统一规范的事项,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健全完善政策标准,促进规范经营。进一步完善会计政策标准和会计政策选择指引,建立会计政策的审核、发布和控制机制,实现会计政策的集中统一管控。

2.统一会计科目。进一步规范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完善核算科目与预算项目的对应关系,确保公司系统相同经济业务会计科目使用唯一。研究会计科目辅助核算维度,深化应用会计科目管控功能,实现会计科目变更在线统一管控。

3.统一信息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财务信息标准,健全完善财务与业务集成信息标准,强化财务主数据集中管控,扩大财务主数据规范应用范围,提升财务主数据决策支持功能,有力支撑财务分析与辅助决策。

4.统一成本标准。深化应用生产运营标准成本体系,进一步加强成本精益化管理。全面推广应用基建标准成本,切实发挥标准成本管控功能。落实基建全过程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切实抓好关键环节管控,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5.统一业务流程。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加快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在网省公司部署应用,加强流程执行情况的在线监控,- 187 -

逐步实现财务工作标准化。拓展管控范围,研究制定产业、金融单位标准流程,同步推广实施。积极推动前端业务部门建立标准流程,完善业务规范,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运作。

6.统一组织体系。深入推进各级财务组织体系的统一和优化,全面落实财会人员定岗定编方案,建立财务组织机构在线跟踪机制,健全完善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

(二)深化会计集中核算

依托财务信息系统和两级数据中心,规范前端经济业务和内部交易处理。全面应用“一键式”报表功能,优化集团报表编审方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效率。部署应用财务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财务指标多维动态展示,提升财务分析和洞察能力。

1.大力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试点推行原始凭证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展示、在线审核。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程,严格标准,树立标杆,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2.持续推进前端业务协同处理。制定完善财务业务协同处理规范,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重点推进营销、交易等前端业务按财务规则进行核算和管理,确保集成业务的会计凭证全部来源于业务处理环节。

3.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处理。完善关联交易业务处理规则,分级建立关联交易争议解决机制,强化集团对账考核,实现内部关联交易协同确认、账务协同处理和抵销的自动生成。

- 188 -

4.优化完善集团报表编审方式。在实现关联交易业务全面协同的基础上,设置完善报表取数关系和合并抵销规则,全面实现由账到表“一键式”生成各级会计主体的会计报表和合并报表,加强会计决算的集中汇审和在线审核。

5.提升财务分析和洞察能力。拓展财务分析主题,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部署应用经营辅助决策支持功能。细化成本分类,拓展经营分析的广度、深度和细度,提升财务对公司经营决策的支持能力。

(三)深化资金集中管理

完善三级集团账户管理体系,拓宽资金归集范围。强化公司总部资金运作统一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益。强化融资统一管控,切实保障资金需要。拓宽商业银行授信空间,构建和谐银企合作关系。完善资金结算平台,加强资金在线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1.进一步拓宽资金归集范围。优化账户管控标准,完善三级集团账户体系功能,拓宽资金归集范围,推进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和境外企业资金集中,健全完善公司高度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管理体系。

2.创新集团资金运作模式。强化总部资金运作统一管理,增强总部资金运作能力和归集资金的调控能力,优化资金配置,提升集团化运作效益。

3.强化融资统一管控。深化月度融资计划管理,进一步提

- 189 -

高融资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力。综合利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境外发债、应收账款保理、信托理财等融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融资渠道,提升资金保障能力。

4.提升资金支付结算系统支撑能力。优化资金支付结算流程,强化支付结算管理,完善对外支付结算平台建设,提高统一结算与集中支付保障能力。

5.构建和谐的银企合作关系。统筹配置公司存贷款资源,规范电费代收手续费标准,协调解决代收电费矛盾。拓宽商业银行授信空间,促进和谐的银企合作关系。

6.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加强资金监控预警体系建设和应用,强化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组织开展资金安全检查,建立健全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四)深化资本集中运作

促进各板块、各单位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股权清理整合与资本运作力度,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本活力。加强资产精益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质量与企业整体价值。

1.进一步加强资本统筹调配。通过增资、减资、重组、并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

2.持续处置不良资产。推进非核心业务和低效无效投资清理处置,及时清理产业并购和农电改制带入的不良投资。

3.深化产融协同运作。优化金融板块布局,进一步提高金融资产运营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积极推动所属控股上市公司资 - 190 -

产重组整合,提升资本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境外资产产权管理,切实做好国际并购有关资产财务工作。

4.进一步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调整完善固定资产目录,创新资产设备化管理,推动资产设备统一联动。全面开展土地权属清理规范,完善权证手续,强化权属保护。

5.完成体制改革有关财务资产工作。做好地市县层面主多分开多经资产收购整合、主辅分离国有产权划转移交以及有关担保转移、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工作。

(五)深化预算集约调控

坚持战略引领和价值导向,突出全面预算的“全面性、协同性、严肃性”特征,健全完善总部与网省、财务与业务纵横一体化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

1.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战略目标与预算相结合、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相衔接,事前综合平衡、事中跟踪控制、事后考核评估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强化对经济资源的统筹调控和综合平衡,确保预算对所有单位、所有层级、所有收支和所有项目的有效约束,实现预算管理导向清晰、调控有力、执行严格、考核严肃。

2.科学制定经营目标,统筹安排预算。纵向优化对各单位、各层级财务资源的统筹配置,横向促进各板块之间、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优化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确保公司经营

- 191 -

业绩持续较快增长。

3.进一步加强业务预算管控。优化管理流程,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预算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前端业务预算的准确性、规范性。推动业务部门严格执行项目储备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预算的报送、下达和执行,健全业务预算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预算与业务信息集成,研究制定财务管控模块与各专业项目库集成规范,开发集成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4.严格预算执行控制。深化月度预算管控,严格资金支出控制。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建立业务预算分析和通报制度,从源头上强化预算执行控制。深化预算发布、控制功能规范应用,确保公司审定的预算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强控制、严执行。

5.加强成本精益化管控。深化应用统一的标准成本核定预算,持续提升零基预算管理水平。细化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业务招待等成本费用管理与考核。优化专项成本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6.强化预算绩效考核。健全完善预算指标体系,优化考核方法,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确保经营目标有效落实。

(六)深化风险在线监控

进一步建立健全“事前预警预防、事中在线稽核、事后检查整改”三道防线,切实加强对重大经济事项、重要业务处理和重点风险隐患的监控,构建科学高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 192 -

1.进一步加大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巩固财务专项检查成果,分部门、分单位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制度。

2.深入运用财务督查成果,修订完善财务稽核管理制度。制定在线稽核应用指南,规范在线稽核工作方式,提升财务在线稽核实用化水平,提升财务风险诊断和预警能力。

3.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与内控评价体系,落实重大财务事项报告机制,组织完成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手段,试点实施内控评价报告制度。

4.创新财务评价工作模式,研究建立一体化财务评价体系,健全财务评价工作机制,加强典型经验推广运用,充分发挥财务评价导向功能。

(七)加强工程财务管理

全面实施基建标准成本,深化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建立基建财务专项分析制度,强化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加强关键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1.全面应用基建标准成本。总结试点经验,在滚动修编和优化完善基建标准成本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应用。加快技经试验室基建标准成本管理平台开发和管控功能部署,固化基建标准成本应用流程。

2.建立基建财务专项分析制度。系统设计基建财务管理报表,开展基建财务定期和专题分析,动态掌握基建财务管理情

- 193 -

况,不断夯实和改进基础工作。

3.加强工程财务风险管理。进一步落实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健全制度,优化流程,完善方法,建立工程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防范工程财务管理习惯性违章。

4.实行工程竣工决算分级审批。实行500kV及以上工程竣工决算由公司总部审核批复制度,推动加快工程结算进度,提高竣工决算编制质量及时效性。

5.强化工程其他费用和财政性资金项目财务管理,规范费用列支渠道。

(八)加强财税筹划管理

以“重筹划、争政策、抓规范、强基础、防风险”为重点,夯实财税基础,加强税收筹划,防控财税风险,争取政策支持,持续提升财税管理水平。

1.夯实财税管理基础。构建财税管理组织架构,充实人员力量。出台《国家电网公司纳税手册》,完善纳税工作流程,促进税务管理标准化。健全财税资源沟通交流机制,加强财税信息资源共享。

2.完善财税政策筹划机制。加强财税政策研究,梳理现有财税政策,开展税收筹划,合法合规减轻公司税负。健全纳税风险管理体系,强化税收分析,防控财税重大风险。

3.积极落实并争取财税政策。争取落实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出台具体操作办法。密切跟踪营业税改征 - 194 -

增值税试点情况,争取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税收政策。继续争取国有资本预算资金、中西部农网国债资金转增资本、自主创新资金等财政资金支持。

4.积极推行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构建税务管理分析指标体系和纳税评估模型,规范税务管理分析报告模板,增强税务分析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提升纳税管理工作水平。

(九)加强电价集约管理

围绕“建机制、提水平、调结构、重监管、促管理”,深化理论研究,争取电价政策,完善电价机制,强化执行管控,努力提升电价集约化管理水平。

1.夯实电价工作基础。逐步建立公司系统规范统一的电价政策体系,加强电价统一管理,依托电价管理信息平台,固化购售电预算和结算等电价业务流程,提升电价管理水平。

2.加强电价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稳妥推进输配电价机制改革试点,配合价格主管部门继续开展输配电价研究测算,争取合理确定关键定价参数。研究输电标杆价格意见,推动建立合理的输电价格传导机制,完善跨区跨省输电价格体系。稳步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及发电侧竞价上网试点,防范市场风险。

3.积极争取电价政策。配合国家物价部门做好重点电价矛盾疏导工作,积极争取电网电价政策,化解电价政策风险。贯彻落实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促进节能减排。规范收费政策,- 195 -

系统梳理各地收费政策出台情况,推动出台系统备用费、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费等收费政策。

4.切实做好电价政策执行。严肃电价执行权限,严格电价批准和执行流程,规避监管风险。建立健全电价政策执行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管沟通机制,确保电价政策规范执行。加强营销与财务协同,规范电价执行和电费核算管理。

三、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按照“纵向压缩管理层级,横向归并会计主体”的原则,以《关于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调整网省公司有关人员编制的意见》(国家电网人资„2010‟1641号)和《关于公司总部、网省及市(县)公司财务管理职责界面划分的意见》(国家电网财„2010‟1343号)为指导,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优化调整财务组织机构,落实财务人员配备,构建精益、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

1.网省公司层面。加强本部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确保编制到位、人员到位,并将机关财务处统一调整为财务部内设处室。对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新设立和继续保留的所属单位,按其功能定位、规模大小、生产特性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岗位。省检修公司、信通公司、电科院、经研院、物流中心、送变电(安装工程)公司等应单独设置财务机构。其下属分支机构不再设置财务机构;确因路途较远、业务量较 - 196 -

大等原因造成管理不便的,可适当配置会计人员负责有关核算、资产管理等基础工作,并相应增加财务人员编制。

2.地市公司层面。地市公司本部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按照公司规定落实到位;受管理人员定编总数限制等原因尚未落实到位的,应根据需要相应增加其定编总数。

3.县公司层面。县公司(除同城供电分公司及城郊区公司外)应单独设立财务机构并合理配备财务人员,负责35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工程核算、预算编制与执行、成本会计、农电财务管理、电费管理、纳税以及报销等工作。

(二)加强业务保障

各单位要在认真落实《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国家电网财„2009‟1032号)确定的财务与业务集成保障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财务与“三集五大”协同推进的各项工作。

1.合理确定新设机构产权形式。按照压缩产权级次、减少税收成本的原则,依法合规办理检修公司、信通公司、电科院、经研院等机构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地市级检修公司、信通公司可采用分公司模式或地市供电公司内设机构模式;省级检修公司、地市级检修公司的分公司,均作为分支机构管理,不单独进行工商登记;作为技术支持机构的各中心采用省电科院、经研院内设机构模式。

2.合理设置会计主体。省级检修公司、信通公司、电科院、- 197 -

经研院应作为独立会计主体;地市检修公司、信通公司不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省级检修公司设在地市层面的分公司、地市级检修公司设在县层面的分公司、地市级经研所等设为其上级公司的成本中心;作为“三集五大”技术支持机构的各中心不设为独立会计主体,作为电科院、经研院的成本中心。新设会计主体均不单独部署账务体系,应在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内进行核算,并根据需要重新配置核算流程。新设会计主体应按公司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涉及账务承继与会计档案移交的,应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交接手续。

3.合理界定资产管理职责界面。按照“价值管理与会计主体一致、实物管理与运维主体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资产管理界面。涉及资产划转移交工作的,各单位生产、营销、调度、财务、审计等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资产清查和移交,切实保障资产安全完整。

4.严格执行财务标准流程。新设各类机构均应执行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和业务流程。加强“三集五大”业务流程与财务协同衔接,确保业务管理符合财务制度要求。业务管理职责调整后,财务流程节点相应予以调整,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稽核等标准化流程必须保持健全完整,并符合内部控制原则。

5.加强新设机构预算管理。各类新设机构均应按照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其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业务预算管理 - 198 -

职责,向上一级财务部门提报预算需求,执行批准的预算方案,并接受预算考核与评价。

6.规范新设机构银行账户开立。按独立会计主体管理的新设省级建设、检修公司可按规定在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中选择开立一个基本账户,在财务公司开立一个一般结算账户,按税务部门规定开立税收专用账户。新增经费账户按规定纳入集团账户体系管理。不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管理的新设其他各类机构不得开立银行账户。

7.协同推进基建财务管理。加强与“大规划”、“大建设”协同,充分发挥基建财务在电网建设规模确定、投资方案经济性比选,审核投资计划等环节的作用,统筹做好基建标准成本实施,增强财务在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环节的管控、监督职能,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8.切实规范电价电费管理。结合“大营销”体系建设,规范财务与营销部门的电价电费管理职责: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健全营销电费财务核算规则、应收实收总账核算、实收预收数据稽核、电费账户管理、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并与营销部门核对、发票领购和管理、监督营销部门与客户函证等;营销部门(供用电服务中心及各级营销部和客户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电费发行与收费、电费应收、实收、预收明细核算、缴费渠道管理、银行销账、客户函证、电费发票使用管理等。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细化电费抄、核、收、销流程

- 199 -

结点,完善营财系统接口,将财务管理要求固化到营销系统中,加强对电费收入业务的监督检查,防范电费资金风险。

(三)加强技术保障

进一步加强公司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软件技术、硬件环境、网络通道、信息安全等支持保障,推动信息集成的深化应用,确保一级集中部署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

1.软、硬件技术保障。保持软件技术的统一性,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系统的反应速率。完善硬件配置,提升业务集中处理、数据同步以及业务协同的稳定性、时效性,确保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网络通道保障。满足公司统一标准管理、集团协同、各级会计主体之间大规模数据传输等要求,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准确、完整和安全。

3.集成平台保障。进一步健全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统一的业务信息标准及标准间的衔接。完善数据交换标准,进一步统一数据接口开发规范,深化财务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

4.安全机制保障。制定系统整体安全策略,建立病毒防护、入侵检测和安全评估体系,建设数据容灾中心,强化两级数据中心冗余备份,保证信息网络稳定运转和数据安全。

5.运行服务保障。健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机制,完善系统运行服务,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 200 -

四、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方式和进度安排 以公司统一的“三集五大”实施方案和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基础,细化工作方案,加强统筹指导;细化考评指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实施进度和效果。

1.2012年,以巩固完善、优化提升为主线,以规范化、深化细化为重点,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化应用和常态运行,协同落实“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目标,夯实财务集约化管理基础。

2.2013年,进一步优化“六统一、五集中、三加强、三保障”框架体系,拓宽覆盖范围,完善系统功能,提升应用水平,基本建成以“集中化、集成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财务资源配置能力、价值管理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在基本实现“三集五大”建设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持续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水平,努力推动财务管理职能向价值管理型和决策支持型转变,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国家电网特色的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

- 201 -

第五篇:公司如何管理财务

公司如何管理财务

经理人作为企业经营的负责人,要合理地配置人、财、物,以创造价值,实现经营目标,“财”作为一个生产要素是生产流转不可少的,没有财务资源企业就不能运转,这里的“财”狭义上讲是资金,从广义上讲,“财”指财务资源,包括资金及资金安排、财务信息、财务管控手段等等,有些经理人对财务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或者由于受财务专业门槛所限,很难具体利用财务资源的价值,甚至无法评估或评价财务具体的工作质量。经理人如何管理财务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不同的公司体制中,财务部门具有不同的地位及职能,在独立的法人公司中,财务理所当然地向经理人负责无论是业务上还是行政体系上,财务核算混乱经理人要管,资金支付的安全性经理人也要管,资金的筹集及合理安排也要管,财务出了问题经理人要负责等等,这在会计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分公司或存在主管部门的企业组织体中,一般财务部门或人员由总部委派,总部会要求财务在业务上向总部负责,在行政上向经理人负责。这时经理人往往会因为财务人员是总部的,所以就不过问财务部门的事,只要业务上资金能够保证,在工作中能够配合自己的工作就行,至于财务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由总部负责与其没关系。而实际上,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尽管这种委派的财务体制承担总部主管部门的赋予的部分职能,但作为经理人仍要对公司的财务负责,具体的讲就是要对资金安全负责,要对资金收益负责,要对财务核算的真实性负责,要检查公司的财务制度是不是严谨并督促财务人员去完善,要定期听取财务人员的工作汇报,要定期了解核实财务工作的状态。在这里要明确的是:无论什么公司体制下经理人对财务工作都是要负有责任的。

财务在公司的组织体系中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在传统的意义上,财务的职能是核算及监督。核算指通过会计规范将企业的经营收支、资产增减、业务往来等经营信息反映出来,监督则是指通过各种控制及牵制制度的安排对业务管理、资金流转、资产安全中不和谐因素或偏差进行反馈及处理。这样使财务在公司里的工作有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这就是资金流及资金安全,只要和资金流有关的经营环节都是财务关注的地方,而资金流恰如人的血液,人体的哪一个部位没有血液流过呢,财务需要管的很多,有些方面看似多管闲事。

在业务人员往往将财务视为一个成本部门,一个制约业务发展的部门,一个没事找茬的部门,一个多管闲事的部门,所以对财务比较抵触,比如,业务人员好不容易谈个客户,到财务这面一审核,不符合公司财务政策,业务做不成了,业务人员会埋怨财务,经理人也应该埋怨财务吗?不是的,经理人应该为自己拥有一个负责人的财务而感到欣慰。这时财务面临很大的压力,经理人应多给他们一些理解与支持。

在财务管理控制方面有一些基本原则,如岗位分离,授权审批,责任到人,监督检查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企业建立管理控制机制是有效且必要的,经理人掌握这些基本财务知识会对驾驭财务资源、保证资金安全是很有意义的。

记账的与管钱的是不相容的岗位,两个岗位必须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全过程,至少两个人以上才能把企业的钱付出去。经理人在管理财务时要注意观察,是不是存在一个人就能把企业的钱付出去,比如企业的财务印章没有分开保管,如果是,这很危险。要关注未经授权的资金支付,如果发现未经审批就付款的现象,要坚决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经理人要经常查看银行现金流水账,对自己陌生的付款事项保持高度警惕。要让财务工作上台阶、有价值,经理人要给财务管理创造舞台,一个好的舞台上可以上演一幕好剧目,以下是一个财务经理的工作方针,我相信这个剧目会很精彩:

要稳健:稳健是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关键在于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否得到完全的管控,体现形式在于流程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让各项业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改善混乱状况的直接办法,所有流程都需要形成闭环,事事有人跟事事有人管,责任清晰明确。

要高效:效率是我们体现在行业内领先他人的武器,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存在是合理但不一定是最优,这是我们改善工作最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减少重复劳动增加协同效应,分别从根源上以及技术层面解决问题。

要增值:财务不是简简单单的写写画画,是要通过数字看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公司中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比财务更能够了解公司综合的状况,我们一览众山小的同时需要指出业务环节或者经营过程的不增值地方或盲点或改善点,有理有据。我们的价值就在于给公司创造的效益而不是核算出效益。

要服务:财务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也不是跟在业务后面要数据,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溶入到业务中去,做一个技术型的财务人员,站在共同的立场以财务的视角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业务的协作对象。

我们可以看到财务不是经理人的束缚,不是绊脚石,财务是经理人的得力助手,合作伙伴,是企业的好管家,经理人管好财务才能经营好公司。

下载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财务公司功能及深化路径(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