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19-05-15 11:1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学期《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学期《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篇:上学期《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在省教科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顺利地开展了一年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的阶段目标。为进行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特制定我校2011年上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发出数量充足,能与教学实际紧密相连的“合理、合时、合用”的优秀的数学教学资源,并开展“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将已经开发的教学资源包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课题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的提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1、认真完成本学期总课题组分配的资源包开发任务,力争开发出实用、精美的优质教学资源包。

2、进一步充实学校数学教学资源网站以及教师个人博客,广泛收集、整理我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3、继续开展“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工作,并作好实验记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4、边开发边研究边做好本课题的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包括纸质的和电子文本),全面迎接本学期的省课题中期评估工作。

5、开展征集供4、5、6年级使用的教学资源(1)“实践活动与游戏”,(2)“背景与故事”等的活动。

三、主要措施

1、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保证本课题必要的经费开支,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

2、对课题组成员提出研究要求,实行目标管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法督促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完成好研究任务。

3、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课题工作计划,期末进行课题工作总结。

3、开展自学、研讨、专家讲座、教学比武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促进课题的开展,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研究能力。

4、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提高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四、主要工作:

1、召开课题组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上级精神,确立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任务,对课题研究人员提出研究要求。研究方向:在完成总课题组分配的工作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本校子课题特点的“个性”研究任务,即结合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充实和完善本校的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同时做好“课题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工作。工作任务:(1)完成6个资源包的开发任务。具体分工如下:资源包名称 年级 开发者《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四 米来 张莉《三角形的认识》 四 黄维、谢斌、左伏兵《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五 刘伟、李理、赵资源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五 刘芳、肖茵、王清江《解比例》 六 周志华、黄霞辉、罗中意《图形的测量》 六 聂晶 钟连平(2)每位研究人员充实自己的个人博客。(3)做好“课题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工作。(主要为一、二、三年级实验教师)

2、为督促教师完成好课题研究任务,杜绝“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的现象,保证资源包的开发和其他工作的质量,定期对教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进行通报。

3、结合学校教研专题活动——“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源。

4、做好研究成果的推介工作。推出3~5篇文章(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向各报刊杂志社推荐投稿发表。

5、召开学期课题工作总结会议,上交新开发的教学资源包,上传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及教学反思等到学校资源库。

湘潭市湘纺小学数学课题组

2011年2月24日

第二篇: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根据省总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计划及有关工作的安排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开展“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同时认真完成课题的结题资料的整理及相关成果的送审工作。为了保证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特制订我校2011年上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1、继续以“教学资源如何促进有效教学”为研究重点,引导教师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2、继续广泛收集、整理我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充实学校数学教学资源网站以及教师个人博客,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学习、应用的平台。

3、组织参加“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案例”征集与评优活动。

4、进行课题资料收集及成果整理工作,以迎接今年5月份的课题结题工作。

二、主要工作

1、开学召开一次课题组全体教师会议,学习总课题组计划和学校课题研究计划,对各项工作做出具体日程安排和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2、继续开展“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工作。要求所有的数学教师,积极主动运用已经开发的教学资源成果辅助课堂教学。

3、继续完善我校“数学资源网站(网页)”建设和学校数学教学资源库,将已开发的资源全部上传,为学校全体老师提供便利和服务;同时要求每位实验骨干老师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个人博客。、组织参加2011年3月25日—28日,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的以“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为主题的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

5、认真做好课题结题资料的整理与成果的表述。

本课题从XX年开始,进行了整整三年的研究,本学期我校将把研究成果整理、记录并推广出去,使它能够得到学校及社会的认可,体现其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要求每一位参与研究的老师都要承担相应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任务。我们将要整理的资料有如下一些:

课题的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成果性资料和辅助性资料等,能够完整、精炼、真实、有效,并能反映课题研究的路径、思路、状况和成果。

课题结题与成果鉴定须提交给总课题组的纸质材料:

(1)主件材料装订成一本(a4纸5号字双面打印)。包括彩色封面、目录,内容有:

①课题结题研究报告;②结题.鉴定申请书(加盖学校公章);③公开发表的文章若干篇(复印),反映最高研究水平的论文、典型案例或调研报告3~4篇;④论文发表与获奖情况统计一览表(与课题有关),XX-2011年课题研究大事记;⑤课题研究方案;⑥开题论证书或专家论证意见材料;⑦六个学期以来,每个学期的课题计划、总结;⑧中期检查评估报告;⑨学校数学网站(页)及博客群、教师个人博客情况报告(附学校数学网站、教师个人博客情况一览表,包括教师姓名、网名、英文地址等);⑩课题研究的成果公报(XX字左右)。

(2)附件材料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和我校课题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

①三年来,我校自行开发的数学教学资源包dvd光盘;②本校编写的校本教材、著作;③学生优秀作品集;④特色作业案例集、实践活动案例集、有效教学优秀案例集;⑤其它反映我校课题个性特色的成果佐证资料等。

所有结题资料均在5月30日之前,整理好送交给总课题组。

6.课题结题资料整理完毕以后,准备在5月26日——28日期间,召开一次“课题结题与成果汇报研讨会”。

内容为:有效教学优秀课观摩展示、讲述自己的课题研究故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资料展出、专家意见与点评等。会议形式为全校开放活动,届时有可能邀请区教研员、市教研员、其他专家以及总课题组负责人参加。

7、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案例”征集与评优活动,内容范围为六年级下学期各个版本的教学内容。我校在本学期5月30日之前交3-5篇评价案例,详见样例。

8、期末将组织课题组召开课题结题总结会,评出优秀实验人员并给予表彰与奖励。

第三篇: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实验计划

育英学校数学组庄爱民

《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旨在通过校园网络,建立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资源库,并利用资源库形成新的数学教学系统,和新的数学学习系统。从而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主讲”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上来。同时,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让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由选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

一、实验内容

1、培训教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在校园网上建立资料收集平台,为师生收集资料做好技术准备。

2、收集与新教材相关的文本、图片资料,栏目设置有:“数学史话”、“数学故事”、“数学童话”、“中外数学”、“生活数学”等。

数学史话: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

数学故事: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的数学故事、名人轶事、趣事。

数学童话:以童话的形式再现数学知识,并配以漫画。

中外数学:介绍国内外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及呈现特色。

生活数学: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商业和科技领域中的国内外最新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

3、开发专家库。

收集优秀教师的说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研究成果等,供教师教学借鉴。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自己的典型课例,并可附一些课例反思。收集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课件。

4、建立基本题库。

分类建立基本题库,收集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和每一 单元的能力测试题,以及A、B、C三类综合素质检测题,形成智能型综合题库。

5、建立实践与综合应用题库。

收集并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数学日记、问题解决、动手操作、社会调查、项目研究的综合性实践内容,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综合性、思考性较强的数学奥林匹克课外讲座资料。

6、在资料收集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在校园网上建立育英学校数学教学网页,便于教师、学生、家长在网页上查找相关资料。(育英校园网已经挂在互联网上)

7、教师利用育英数学教学网页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新型的数学教学系统。

8、学生利用育英数学教学网页进行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形成新型的数学学习系统。

二、实验方法

1、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运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情况,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作出结论,对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实验研究法。通过主动变革,借助各种方法、技术,主动控制实验条件,减少或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个案研究法。收集、分析大量以个别学生或个别班级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个案材料,帮助分析、矫正、调整实验因素。

4、测量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定,了解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成果相符合的程度,把所观察到的学生的属性予以数值化,再加以分析和研究。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师生的实践活动,按照科学原则适时调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实验进度

1、实验准备阶段。(2002年9月前)

1)理清实验思想、明确实验目标、写出实验方案。

2)对实验老师进行技术培训。

2、实验实施阶段。(2002年9月——2003年7月)

1)制定实验计划;

2)建立数学资料素材库;

3)建立专家库;

4)建立基本题库;

5)建立实践与综合题库;

6)在校园网上建立育英数学网页。

7)形成新的数学教学系统。

8)形成新的数学学习系统。

3、实验总结阶段。(2003年8月)

1)撰写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2)进行实验鉴定;

3)适时进行推广;

4)为以后进一步充实完善资料库做好准备。

四、实验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科研室主任、教研组长、数学和电教老师参加的校级实验组,负责筹措、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按期开展实验。

实验组长:龙继红副组长:李玲张金莲

实验组成员:学校电教老师和全体数学老师。

第四篇:《交互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结题总结报告

《交互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结题总结报告

育英学校数学组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还存在许多空白,许多已有的资源还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重新整合,特别是与网络教学相适应的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资源,更显匮乏。比如:不同版本教材没有系统完整能配合教材的课件,即使是已有的课件,也不能根据教师个人的风格进行修改,如果不在网络环境下,课件的来源、传播和共享都受到限制;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根据需要制作课件,但教师往往是寻找素材难,寻找与教材配套的素材更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例、题库等资源,没有在网络系统中整理,使资源共享受到局限;传统的家校联系是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或电话联系,这些方式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家长没有更深入参与教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中来;传统展示师生们成果、才华的方式是参观学习等,由于受到多方条件的限制,不能使更多的师生得到展示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不多 ,那么自主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机会相对较少。

如果在交互环境下有一个完善的课程资源库,并在资源库中收集优秀课件、教案、课例;制作出与教材配套的积件;

第1页 建立自测题库;在网络中提供师生展示风采的平台,给家长和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版块,那么以上问题将得到解决。

因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资源条件,我们数学组开展了《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的实验工作。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建立一个数学资源库网页,能为教师创造性地备课、教学、制作课件、信息反馈提供一个平台,促进教师们的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上来(构建一个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自主的搜集资料、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展示成果、发展个性,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由选择的课余活动(构建一个新的小学数学学习系统);为家长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检查和辅导提供一个平台,给家长和学生一个论坛天地,疏通家校联系的渠道,使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来。(构建一个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互动系统)。

二、研究开展情况

(一)方案实施步骤

1、预备研究阶段(2002年9月以前)。

我们主要采用调查、讲座、学习的方法。成立了实验小组,理清思路,明确实验目标,写出实验方案,组织实验教

第2页 师学习;调查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和使用的能力水平情况及其它的外部条件。与耐特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协议。(耐特公司与我校联合开发教学积件。)

2、实验实施阶段。(2002年9月——至今)

我们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测量法、个案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预备实施以下工作:

制定实验计划;在校园网上建立资料收集平台;在校园网上建立育英数学网页;

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创造教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创造学习;使家长也参与网络数学学习中来。

3、实验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调查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测量法等方法撰写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进行实验鉴定; 适时进行推广; 为以后进一步充实完善资料库作好准备。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建立了育英学校数学教学资源网。(网站包括课题研究、专家库、积件库、基本题库、数学百科、真我风采、雁过留声等多个栏目)

2、与耐特电脑公司合作开发了1—3年级的新教材积件库。

3、开发了专家库。栏目包括教案、课件、论文、课例反思、个案分析等栏目。其中,教案包括各个年级整册教案和精彩课例,供教师教学借鉴。

4、收集和创作了大量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等数学百科背景材料。分册收集了老师们创作和收集的相关的教学课件。

第3页

5、分册建立基本题库,创作并收集了各个单元以及期中和期末的测试题和相关的口算题。

6、教师利用资源库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新型的数学教学系统。

7、学生利用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形成新型的数学学习系统。

8、进行了实验总结分析,为资源库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做好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工作。

三、主要研究成果

在资源库建设、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思路,更新理念,充实完善资源库。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新型的学习体系和教学体系,为家校联系提供了交流平台。

(一)建立了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网页,充实了各栏目的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建立了交互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并已挂上互联网,其在数学网页中的内容呈现栏目有:

(1)课题研究: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新闻,转播校外有关的教育新闻,教育理念,教改动态以及上传课题研究的方案、报告、计划等文件。

(2)数学百科:可添加以下内容:

数学史话: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数学故事: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的数学故事、名人轶事、趣事。或以童话的形式再现数学知识,并配以漫画。

第4页 生活数学: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商业和科技领域中的国内外最新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展示数学学习的收获体会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或展示与实践调查相关的资料。

(3)专家库:收集优秀教师的说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个案与分析等研究成果,供教师教学借鉴。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了自己的典型课例,并附一些课例反思。收集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课件。

(4)积件库:与耐特公司合作建立了苏教版和人教版新教材积件库。(5)、基本题库:分类建立基本题库,收集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和每一单元的能力测试题。

(6)真我风采:展示教师和学生风采,师生自我优秀作品展示。(7)雁过留声:便于智力型讨论、贴图讨论,进行数学幽默,便于师生、生生、家校交流沟通,畅所欲言。

到目前为止“积件库”共有积件()件;“基本题库”共有测试题和练习题()篇;“真我风采”图文资料共()份;“专家库”共有资料()份;“数学百科”共有资料()份;“雁过留声”访问()人次。

(二)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学习体系

1、运用资源库优势,在网络中拓宽学习空间

第5页 网络能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料,通过上网学生可深深体会到了网络信息量之大,开拓了视野,满足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数学网页是通过老师有目的的正确引导,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通过鼠标点击,自由的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数学史话”提供了许多数学知识的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数学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数学知识、数学名人轶事、数学趣事;“生活数学”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了解与社会密切的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基本题库”为学生提供练习和自测参考题;“精彩参考题”为学生提供拓展题。有些内容是课本涉及不到,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在数学资源库内查找,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2、在网络中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运用网络,在数学网页上遨游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多种交互功能,真正实现生生、师生、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等内容。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在“论坛”中发表个人见解,展开热烈讨论。家长遇到教育问题,也可在“论坛”中讨论商榷。网上学习与学校课堂有机整合,可以真正的实现协助式学习的学习情景,有助于学生的协助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搜索、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能够接触各种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掌握相应的信息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信息素质。学生利用数学资源库的积件制作出

第6页 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的数学小报;有些学生还能制作自己的网页。这些基本技能和素养,还辐射到其它学科中去,如:学环保题材的语文课,课前学生搜集跟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展课堂知识,课后利用积件库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电子宣传海报。

3、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推动实践能力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校的数学资源库网页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实践能力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创造机会,推动实践能力的发展。在“真我风采”和“生活数学”这两个栏目中,学生通过实践,收集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数学日记、幽默数学、数学调查报告、数学小报等形式,提交到网页中展示出来。实验期间,向网页提交实践资料的达几百人次之多,经过教师审核,已展示出来的有近百人次。(在审核时,教师尽量考虑内容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质量的高低进行取舍。)

4、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求知中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果仅以简单机械的书写作业为主,那么学生基本以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主,失去主动探究的求知精神。在交互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

第7页 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建构知识。如教学“墙壁粉刷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中提供给学生部分可查资料,学生还可上因特网查找资料。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房间的平面示意图;房间的长、宽、高;门窗的长和宽;涂料的种类、颜色、毒性、价格;有关粉刷常识问题等。让学生围绕“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涂料?需要多少钱?”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适时指导。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学习者”逐步转化为“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三)、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教学体系

1、数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为创造性教学提供时空准备 ①、在数学资源库中开发了专家库,分类收集了优秀教案,优秀说课、教例与反思、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教学研究成果。在资源库

第8页 信息支持下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再次备课,体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捷性。具有集体智慧的互补性,以集体的智慧保障个体的教学质量。具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促使教师们多方面、全方位使用教学资源。

②、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教学过程及其控制的设计应由教师的教学设计所决定。不同的教师都有他本身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利用制作工具自制CAI课件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教师自身的愿望。但教师往往为制作课件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时花很多时间收集到的素材,却因为素材的不灵活性而制约课件的表现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数学资源库开发了积件库,积件库中有大量与教材配套的积件。积件具有独立性、灵活性、通用性、可重组性等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特点、个人教学风格,从积件库中调用所需积件,制作课件。教师不但避免因制作课件而浪费时间,而且还可根据教学思路及不同的学生、班级在短时间内修改课件。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乘加、乘减》时在首先是这样设计课件:“5只小白兔和1只小灰兔在森林里采蘑菇,小白兔每只采了4个蘑菇,小灰兔只采了3个蘑菇,小松鼠问:小兔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在这个课件中突出了5个4加3或6个4减1的教学思路,即5×4+3或6×4-1,从课件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在课堂教学时突发灵感,觉得把“小灰兔只采了3个 蘑菇改成5个蘑菇”可以突出5个4加6,6个4加1和6个5减4,这样有利与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价值更高。于是这位教师马上调整课堂教学程序,利用积件库的素材,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课件修改过来。

2、建立资源库优化组合信息资源,突出创造性教学的重点信息

第9页 我们知道,网络有天一般的广阔,海一般的容量,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在信息课堂中教师怎样把握内容范围?学生怎样淘选出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师生把握运用信息的重点。教师除了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外,尽量把相关主要内容提交数学资源库,优化信息组合,师生主要在校园网络的数学资源库内查找,避免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在众多信息中犹豫不决,受到无关信息干扰。

3、在资源库的支撑下,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所以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与课堂、书本和校内,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那么、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融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数学教学资源库的最大优势就是能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这是数学学习的宝库。例如:教学《辨别方位》时,教师首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辨别方位方法的知识,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由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搜索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筛选后,提交到资源库。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部分资料,如:怎样看植物的生长辨别方位,怎样看太阳,星星、月亮辨别方位,还有些学生搜集到怎样辨别长沙市的方位知识,很有实用价值;„„课后,学生可进入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进行本课有目的的阅读。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充实课堂教学资源。

4、在交互环境下探索了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在交互环境下的学习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过程

第10页 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学习者”逐步转化为“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小组能力。基于我校校园网络的方便快速,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建构知识。

把要解决的问题系列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学生选择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论坛”通过发问激励,展开热烈讨论,进行交流合作。

进行协作探究后,各小组把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科学的对待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师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提交到资源库,教师要审核入库,内容要全面,让学生有较多自由选择空间。

* 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由于资源库提供的信息较多,在思考问题时要给予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时间,才能发挥其主体性与创造性。

第11页 *如果教学班人数较多,课前要分好学习小组,否则因交流对象的不固定形成同一问题重复交流,或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配不均匀。

* 不要让“学生为主体”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的强调一方面都会走入一个极端,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前提下,教师适当的介绍,讲解是极其必要的。

5、实验中教师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增强

本课题是我校数学教师继《创新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提高学生数学素质》这一研究课题后的另一研究课题。在此研究课题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很强,每位教师都主动有意识的作好教学后记,写教学札记、写课例与反思、个案分析等,常上网查找资料充实资源库。

在这一研究课题中教师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过去教师查阅资料、获取素材,都是各自需要什么就查什么,没有把资料系统整理,用完后就丢弃掉了。如今教师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提交到资源库,形成系统,有利于后来者使用。资源库的丰富性、方便性,让教师们深深感到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意义,感到与同仁的合作和交流是促进自己更快成长的有效途径。春华秋实,教师们通过努力,获取不少的成绩:孙琨老师的《乘法口诀》在湖南省“小学数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案例征集评比中获一等奖;《期末复习》、《小猴卖桃》、《分与合》、《认识人民币》在区小学数学资源库素材评比中获一等奖、全省展示课《辨别方向》及课件获省一等奖。李佳佳老师人机交互课《百分数的认识》获省一等奖;《左右》一课获全国

第12页 课堂教学一等奖,课件也获全国一等奖。罗铭老师的说课《平均分》获全国一等奖,同时课件获全国一等奖。陈彪晗老师的《小议网络平台教学》获省电教论文二等奖;李玲老师的《网络化科学评价》发表于《实验教学与仪器上》…

…。

总之,本实验在实践中证明,在交互环境下,有一个完善的资源库,能为教师提供优化组合后的备课资源,能开辟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使学生有目的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充分激发兴趣,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新型的学习体系;能为家长、学生、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构建一个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互动系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问题与思考

1、如何更好的实现资源库建设应用的科学性、实效性及积极性

资源库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丰富的资源来源不能局限与教师,也需要家长学生的参与,如果家长与学生都参与其中,如何对海量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保存、检索管理?如何组织大量人员进行分类研究、应用研究?(这是提高应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精力,这与将来的实践形成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探究出一套科学、实效、便利的方法措施,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2、大教学班在交互环境下如何实现最佳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我们的教学班一般有60人左右,教学班的规模,影响网络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出进一步的学习方案,对学力

第13页 不足的学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同一个教学班,对差生的辅导显得力不从心,优生会学有余力无处用。而分班教学又受到条件的限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我们进行网络课堂教学要探究的问题。

第14页

第五篇:《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研究》

《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研究》

课题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数学组

执笔

谭湖燕

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计算机的大范围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处处延伸。计算机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快捷的信息传送等特点,对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教育网络化既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又是科教兴国的需要。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主讲”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上来;为了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了能让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由选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我校数学组根据学校具备比较完善的 校园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拟开展《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的实验研究,旨在利用校园网络,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给教师一个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平台。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是科学的认识论和能动的反映论。是人们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它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并将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之中,其主要的基本观点为:人们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产生的,时间是认识的源泉;认识由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主体和映象构成;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如果能受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自我价值观的支配,则在认识活动中能表现出一种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现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是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优良个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所以说,教育活动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育技术学对于教育学是派生和依赖的关系,与教育学有着直接和有机的联系。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教育辞典》第七卷第3页)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提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著名的“教育技术”94新定义)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殊的优势使得现代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校园教育网络使教育活动的质量、数量和效果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创造了“个别化学习”和远程教学的环境,使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求知、大胆创造和密切协作成为可能,而这四方面素质正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3、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社会,“读、写、算、信息处理”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四大支柱,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认识活动主体理论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新科技革命带来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现代教学论认为,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学生,是具备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展开,既要重科学,讲规律;又要重情感,讲创造,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动学习上来。

三、实验内容和目标

1、利用校园网络搜集数学资源,制作数学资源包。了解教师对教学资源库内容的需求,确定了课题研究的重点。

2、教师利用数学资源库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新型的数学教学系统。

3、学生利用育英数学教学网页进行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形成新型的数学学习系统。

4、重视教师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整体水平。

(1)专家引领,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

(2)专业培训,为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3)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为资源库的开发提供质量保障。(4)资源利用教师培训,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

5、家长利用育英数学教学网页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辅导,达到家校互动的目的。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运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情况,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作出结论,对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实验研究法。通过主动变革,借助各种方法、技术,主动控制实验条件,减少或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测量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定,了解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成果相符合的程度,把所观察到的学生的属性予以数值化,再加以分析和研究。

4、个案研究法。收集、分析大量以个别学生或个别班级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个案材料,帮助分析、矫正、调整实验因素。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师生的实践活动,按照科学原则适时调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06年9月前)

1、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涉及的现实调查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恰当的切入角度。

2、进一步开展理论学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契机.3、组建课题组.理清实验思想、明确实验目标、写出实验方案。

4、对课题实验老师进行技术培训。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9年2月)

1、制定实验计划;

2、在校园网上建立资源库收集平台。

3、在校园网上建立育英数学网页。

4、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包进行创造教学。

5、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创造学习。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

1、通过交流、座谈,收集多方信息。

2、课题组实验教师对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论文;然后由实验课题组汇总写出总体实验报告。

3、撰写实验总结,成果结集并展示,总结实验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4、请专家组鉴定,形成经验,结题。

五、研究主要过程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研究” 自课题获准立项开始,各位实验教师脚踏实地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我们把小学数学资源包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放在课题的重中之重,目前正处于实验的实施阶段。全体实验教师在加强学习,积极研究。

在资源库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我们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由于资源包的开发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开展,我们把收集素材的任务交给了一至三年级的数学教师。老师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广泛积极收集并提交资料,建立一个个完善的资源包。即低年级教师主要整合归纳一个个单元教学内容的资源,把不同版本的同样内容的单元教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等收集提交。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并不只是单纯地收集网络上的素材,很多老师把自己教学中或在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的优秀教案、课件及教学反思添加在资源包里,形成很有特色的育英原创资源包特色。如徐巧频老师将自己的在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的教案、课件《整理和复习》添加到整理与复习资源包,对上好整理和复习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二阶段:整理。制作过资源包的老师们都知道,整理资源包的任务是一个及其繁琐的过程。这要求老师们把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凌乱的大量素材整理成以资源包的形式呈现,以便于教师方便快捷地使用。在第一次的资源包的制作中,我们主要借助于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但这样造成了搜集资源包的教师对制作后的资源包不熟悉,不好运用的弊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了保证我校拥有一批水平高,能灵活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也为了资源包的整理工作能顺利进行,从第二次制作资源包开始,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学校信息组培训的“搜集和整理资源包的技术和过程”,并制作出了“小学数学资源包整理模块”,这样大大提高了整理资源包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们课题实验组已经整理出了人教版第一册至第六册的12个资源包,第七、九、十一册的六个资源包正在整理当中。第三阶段,整合利用。将资源包的资源有效运用到课堂之中。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初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针对于第一册至第六册的教学资源包都已经制作整理完毕的现状,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进入了“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阶段,对已经开发的第一册至第六册进行实证研究。很多老师能在课堂上运用资源包上的素材进行教学并写出心得体会。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除了完成总课题组“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任务外,我们课题组还要求每个实验老师都按时完成每月两次的课题札记,把自己做课题的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撰写成文字。全体实验教师都要开发典型课,进一步完善资源包题库建设,更新资源包。我们把本学期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优秀学生的成果等内容都不断地添加在学校资源库内,日积月累形成学校独有的资源。各年级的测试卷等收集入题库。教师教学比赛的教学设计、反思、课例分析、学生个案分析、教学课件等收集入专家库,等。便于教师选择利用,也便于比较教学和择优取用。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课题实验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网页,在博客中都有自己的教学资源。

六、研究成果

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数学资源库显示出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校建立了交互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并已挂上互联网,其在数学网页中的内容呈现栏目有:(1)资源包: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2、3、4、5、6册资源包。(2)教改新闻: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新闻,转播校外有关的教育新闻,教育理念,教改动态等。(3)数学百科:可添加以下内容:

数学史话: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数学故事: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的数学故事、名人轶事、趣事。或以童话的形式再现数学知识,并配以漫画。

生活数学: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商业和科技领域中的国内外最新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展示数学学习的收获体会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或展示与实践调查相关的资料。

(4)专家库:收集优秀教师的说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个案与分析等研究成果,供教师教学借鉴。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了自己的典型课例,并附一些课例反思。收集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课件。

(5)积件库:与耐特公司合作建立了苏教版和人教版新教材积件库。(6)基本题库:分类建立基本题库,收集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和每一单元的能力测试题。

(7)真我风采:展示教师和学生风采,师生自我优秀作品展示。(8)雁过留声:便于智力型讨论、贴图讨论,进行数学幽默,便于师生、生生、家校交流沟通,畅所欲言。

(二)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教学体系

1、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为创造性教学提供时空准备

在数学资源库中已经开发了第一册至第六册教学资源包,这些资源包分别来自我们学校和参与课题研究兄弟学校整理好的资源包,资源包分类收集了各个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教材比较、背景与故事、教案与课件、练习与操作、活动与游戏、教学反思、考试与评价等研究成果。在资源库信息支持下课题组利用这些素材开展集体备课、再次备课,体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捷性。具有集体智慧的互补性,以集体的智慧保障个体的教学质量。具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促使教师们多方面、全方位使用教学资源。

2、建立资源库优化组合信息资源,突出创造性教学的重点信息

我们知道,网络有天一般的广阔,海一般的容量,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把握内容范围?怎样选择和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运用信息的重点。教师主要在校园网络的数学资源库内查找,避免了在众多信息中犹豫不决,受到无关信息干扰。

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教学过程及其控制的设计应由教师的教学设计所决定。不同的教师都有他本身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利用制作工具自制CAI课件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教师自身的愿望。但教师往往为制作课件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时花很多时间收集到的素材,却因为素材的不灵活性而制约课件的表现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数学资源库开发的资源包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资源包中有大量与教材配套的素材,这些素材具有独立性、灵活性、通用性、可重组性等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特点、个人教学风格,从资源包中调用所需素材,重组课件。教师不但避免因制作课件而浪费时间,而且还可根据教学思路及不同的学生、班级在短时间内修改课件。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乘加、乘减》时在首先是这样设计课件:“5只小白兔和1只小灰兔在森林里采蘑菇,小白兔每只采了4个蘑菇,小灰兔只采了3个蘑菇,小松鼠问:小兔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在这个课件中突出了5个4加3或6个4减1的教学思路,即5×4+3或6×4-1,从课件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在课堂教学时突发灵感,觉得把“小灰兔只采了3个 蘑菇改成5个蘑菇”可以突出5个4加6,6个4加1和6个5减4,这样有利与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价值更高。于是这位教师马上调整课堂教学程序,利用资源包的素材,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课件修改过来。

3、在资源库的支撑下,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所以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与课堂、书本和校内,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那么、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融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数学教学资源库的最大优势就是能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这是数学学习的宝库。例如:教学《辨别方位》时,教师首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辨别方位方法的知识,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由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搜索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筛选后,提交到资源库。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部分资料,如:怎样看植物的生长辨别方位,怎样看太阳,星星、月亮辨别方位,还有些学生搜集到怎样辨别长沙市的方位知识,很有实用价值;„„课后,学生可进入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进行本课有目的的阅读。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充实课堂教学资源。

4、在交互环境下探索了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在交互环境下的学习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学习者”逐步转化为“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小组能力。基于我校校园网络的方便快速,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建构知识。

把要解决的问题系列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学生选择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论坛”通过发问激励,展开热烈讨论,进行交流合作。

↓ 进行协作探究后,各小组把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科学的对待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实验中教师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增强

在此研究课题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很强,每位教师都主动有意识的作好教学后记,写教学札记、写课例与反思、个案分析等,常上网查找资料充实资源库。

在这一研究课题中教师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过去教师查阅资料、获取素材,都是各自需要什么就查什么,没有把资料系统整理,用完后就丢弃掉了。如今教师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资源包后提交到资源库,形成系统,有利于后来者使用。资源库的丰富性、方便性,让教师们深深感到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意义,感到与同仁的合作和交流是促进自己更快成长的有效途径。春华秋实,教师们通过努力,获取不少的成绩:12个资源包的制作整理,6个获一等奖,6个获二等奖;罗铭、吴征两位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获得省课题研究论文评选一等奖;孙琨老师的《乘法口诀》在湖南省“小学数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案例征集评比中获一等奖;《期末复习》、《小猴卖桃》、《分与合》、《认识人民币》在区小学数学资源库素材评比中获一等奖、全省展示课《辨别方向》及课件获省一等奖。李佳佳老师人机交互课《百分数的认识》获省一等奖;《左右》一课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课件也获全国一等奖。罗铭老师的说课《平均分》获全国一等奖,同时课件获全国一等奖。陈彪晗老师的《小议网络平台教学》获省电教论文二等奖;… …

(二)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学习体系

1、运用资源库优势,在网络中拓宽学习空间

网络能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料,通过上网学生可深深体会到了网络信息量之大,开拓了视野,满足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数学网页是通过老师有目的的正确引导,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通过鼠标点击,自由的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数学史话”提供了许多数学知识的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数学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数学知识、数学名人轶事、数学趣事;“生活数学”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了解与社会密切的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基本题库”为学生提供练习和自测参考题;“精彩参考题”为学生提供拓展题。有些内容是课本涉及不到,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在数学资源库内查找,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2、在网络中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运用网络,在数学网页上遨游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多种交互功能,真正实现生生、师生、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等内容。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在“论坛”中发表个人见解,展开热烈讨论。家长遇到教育问题,也可在“论坛”中讨论商榷。网上学习与学校课堂有机整合,可以真正的实现协助式学习的学习情景,有助于学生的协助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搜索、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能够接触各种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掌握相应的信息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信息素质。学生利用数学资源库的积件制作出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的数学小报;有些学生还能制作自己的网页。这些基本技能和素养,还辐射到其它学科中去,如:学环保题材的语文课,课前学生搜集跟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展课堂知识,课后利用积件库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电子宣传海报。

3、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推动实践能力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校的数学资源库网页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实践能力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创造机会,推动实践能力的发展。在“真我风采”和“生活数学”这两个栏目中,学生通过实践,收集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数学日记、幽默数学、数学调查报告、数学小报等形式,提交到网页中展示出来。实验期间,向网页提交实践资料的已有300多人次,经过教师审核,已展示出来的有80多人次。(在审核时,教师尽量考虑内容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质量的高低进行取舍。)

4、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求知中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果仅以简单机械的书写作业为主,那么学生基本以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主,失去主动探究的求知精神。在交互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建构知识。如教学“墙壁粉刷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中提供给学生部分可查资料,学生还可上因特网查找资料。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房间的平面示意图;房间的长、宽、高;门窗的长和宽;涂料的种类、颜色、毒性、价格;有关粉刷常识问题等。让学生围绕“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涂料?需要多少钱?”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适时指导。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学习者”逐步转化为“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资源包分类问题

科学的分类有利于教师的查找与浏览,提高使用效率。是按现有学校进行分类好还是按知识点分类好,值得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2、资源重复问题

由于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我们搜集资源包素材重要的资源来源,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重复的内容。如何避免重复一致的素材,也是今后我们研究的方向之一。

3、资源产权问题

由于牵涉到一些利益问题,如老师的知识产权问题,会人为造成共享障碍。怎样才能让教师心甘情愿地将手中宝贵的教学资料和课件贡献出来?怎样保护老师们的知识产权?

4、有效利用问题

资源库案例上交、上载资源库以后,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能得到经常不断的修改、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5、评价标准问题

如何对一个数学教学资源包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库的评价指标(如素材丰富程度、分类与检索的科学性、快速性、易用性、智能性等)的权重如何确定等,还是一个有待我们去探索的问题。

(二)本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与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小学数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将会给数学教学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能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教师搭建迅捷丰富、宽松友好的教研平台,利用“资源库”资源开展教学,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变部分学校教学资源贫乏的现状,而且将引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一系列的变革,从而迅速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数学资源库的建成,为老师们节省大量的备课与制作课件的时间,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库”,能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教研水平。

由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经过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和专家把关后,进入资源库,供一线老师再实践再修改这样一种互动型的资源库,我们认为这个课题是特别具有现实意义与推广价值的。

2008-4-29

下载上学期《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学期《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