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与公信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与公信力
作者:张扬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0期
【摘要】人民调解是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避免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增强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基层司法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一个基层乡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的视角,分析在调解工作中,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对调解公信力的影响。
【关键词】司法人员;职业道德;人民调解;公信力
目前,基层乡镇司法所承担着人民调解、普法、依法治理、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等工作。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实际繁琐的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从一名基层乡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的视角来看,基层司法工作者扮演的是公务员、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人员等多种角色。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只有凭借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才能更容易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够增加调解的公信力。
一、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
(一)基层司法人员
狭义的司法人员通常仅指法官与检察官,广义的司法人员则包括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基层乡镇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在通过司法部统一组织的全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后,由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考核提出意见,报省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即可取得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在本地区代理除刑事案件以外的法律服务业务,并协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和其他相关的业务工作。
(二)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基层法律工作者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其职业道德除比照律师的职业道德外还要考虑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而在主持人民调解时,司法所工作人员还要充当像法官一样的仲裁人的角色,所以笔者认为基层乡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以及其他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应当同时参照法官职业道德、律师职业道德并遵守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得接受当事人的钱物、款待和其他经济利益,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第三,勤勉敬业,钻研业务。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主动钻研业务知识,培养深厚的法律意识,积累丰富的法律知识,锻炼高超的职业技能,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全面高效的完成工作职责。
第四,公平公正,注重效率。保证中立的地位,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当事人,更不能对当事人进行压制,谨言慎行,不激化矛盾纠纷,不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以不正当手段迫使当事人接受调解。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完成调解,注重工作效率,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诉讼。
二、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一)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人民调解的公信力,指在人民调解过程中,公众对调解的信服程度。人民调解作为一种延续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调解,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间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在实现群众自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治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在新农村的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就是要增强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调解协议对当事人的约束力,使调解协议不因当事人的反悔而变成一纸空文。
(二)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对人民调解公信力的影响
我国基层司法行政部门起步较晚,并且发展缓慢,特别是在北方边远地区,“两所一庭”发展相对滞后,司法所人员配置以及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调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致使人民调解的公信力难以有效提升。反之,如果司法所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较高,在当地群众中颇有威信,那么司法所就会成为政府指导下乡村矛盾纠纷解决的主导力量。
我所工作的司法所曾经有这样两个案例,因为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信任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调解结果。
案例一:村民王某因遭受到家庭暴力向长甸镇政府妇联求助。镇政府妇联主席孙某带着王某到司法所进行法律咨询,希望司法所能够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王某的问题。因为当天司法所接待王某的是两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王某始终心存疑虑,认为派出所的民警对向她施暴的儿子都束手无策,司法所的两个年轻人想去她家调解,恐怕更不会有什么效果。最后仅仅是简单咨询一下便决定放弃调解,转为向法院起诉。
案例二:苏甸村7组村民刽作伟(化名)因帮工搭乘同村1组村民李某的车回家,途中该车追尾其他车辆,致使刽作伟(化名)受伤。经县交通队责任鉴定,李某在该起交通事故中负全责。后双方因医药费等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欲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分别向律师和长甸镇司法所进行了咨询。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了解纠纷原由后,向当事人详细的讲解了相关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法规,并告知其在调解协议生效后三十日内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即与法院判决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十分信服,认为其提出的调解建议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于是双方在司法所的调解下达成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协议,并在约定期限内及时履行,没再向法院起诉,也没有产生进一步的纠纷。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基层司法人员自身职道德素质过硬,就更加容易得到当事人的认同,使调解容易达成协议并得到很好的履行。
三、如何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加强基层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习
结合个人学习、定期学习、经验交流、任职培训、晋级培训、资格培训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能够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法律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二)完善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度
1.优化选拨机制与考评机制
录用和选拨工作是保证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第一关。为了切实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素质和品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求选拔人才,避免任人唯亲。
绩效评估应避免“走过场、走形式”,实现多渠道、多方向的系统内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司法所与政府之间多层次的绩效评估,同时扩大公众参与度,让真在人民群众中有口碑的司法工作者得到褒奖与激励。
2.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人民调解应该严格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和程序,真正做到严格、规范、便民。在调解进行前要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提供相关法律知识的咨询。调解过程中,不得采取任何方式或手段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保证当事人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后,须告知当事人如何申请司法确认,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向法院提出申请。所谓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只有在工作程序和制度上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在人民调解过程中,基层司法工作人员不侵犯当事人的权利,保证调解的公平、公正。
3.强化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
在司法实践中,公检法机关有法定的监督机构,律师有行政司法机关和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但是普通法律工作者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却缺乏监督。《人民调解法》所规定的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不但是对人民调解效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
对于基层司法人员来说,调解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基层乡镇司法所应当建立群众对调解满意度的常规调查机制,并使之与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相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
[1]张荣臣.公共行政管理[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2]张晨.公共伦理视角下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J].学术论坛,2011.[3]曹志瑜.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校,2012
(6).[4]殷文超.公务员个体行为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探[J].行政管理,2012(9).[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第二篇: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力现状之考察剖析
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11月24日,湖南郴州私营企业主彭北京在网上发布《决斗书》,要求与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晓龙及该院执行局局长郑建华进行决斗。彭在《决斗书》和《我为何要与法官决斗》的文章中称,1999年,他在一起股权转让纠纷民事诉讼案中,被郴州市中级法院违法判决和违法执行,致其损失数千万元。虽经连续8年的申诉、控告和依法维权,终未有结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选择向法官要求“决斗”,“以原始丛林法则决一生死”。“决斗门事件”随后被各大网站和媒体转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彭北京向法官提出的决斗,在表面上看对司法制度和司法权威的挑战,而在实质上是对司法腐败的最后抗争。这是司法公信力弱化、司法权威丧失的一个信号。不容回避,当前司法困境的现实表现之一,就是法院的权威、公信力较低。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曾指出:“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近来出现的杀法官、泼硫酸等恶性事件,网上相应出现一些负面舆论,都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司法出现的问题,以及民众对司法不信任的根本原因,当前主要集中体现于“三不”问题,即司法不公、司法不廉与司法不力。司法不公、司法
不廉与司法不力严重腐蚀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导致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危机,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二、目前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人民法院而言,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制环境密不可分。
(一制度架构因素
1.社会转型期需调处大量矛盾纠纷,司法资源却很有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多元化,人民群众诉求多样化,对司法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对司法功能更加认同,对司法公正更加关注,对司法效率更加期盼,对司法过程更加重
视。然而,由于法治体制尚未建立,社会资源配置及矛盾解决,仍是党政主导。司法的资源,包括其权威、独立性及资源配置调整的能力十分有限,对一些敏感案件的处理常感力不从心。
2.社会逻辑与司法自身逻辑的冲突因素。司法,是对冲突的事实及诉求进行判断和处断,司法的中立性、被动性、亲历性,司法官的独立性以及相生伴随的德性和才能,是司法的逻辑。但在中央几圈统揽型体制之下,以“上令下从”为特征的行政逻辑,才是各种权力运作中共同的根本行为逻辑。在此之下,司法作为社会整体管治体制的一部分,其内部独立自治的程度十分有限,它的中立性与被动性也受到一
定限制。在外部,为配合中心工作,司法需要采取某种比较主动的姿态,如最近网上炒作的湖南某一法院下农村帮助农忙被炒作为不务正业,对法院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内部,法官办事员化,上命下从的行政原则渗透于司法,影响法官独立裁判。
(二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长期的人治传统,在诉讼文化中存在深深的“清官”情结,当事人自身对诉讼程序规定往往予以漠视,寄希望于清廉的法官或者说上级部门来解决自己的纠纷。由于不是期望于法律而是希望执法的法官或者说其他的手握有权力的人来解决纠纷,造成对法律与法官的不信任,这种对法律与法官的不信任的后果就是当事人在诉讼时对诉讼本身所抱有的期待结果与法院处理的结果
相悖时,则认为是“人”的原因,从而走上法定诉讼程序以外的信访之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发生了纠纷,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而是找有权力的人干预或亲自用非法手段“摆平”对方。即使进入诉讼程序,也是先托关系,找熟人,不相信司法机关会公正地处理案件,相信通过权力的干预会使案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官司败诉后,若感到不公平,便走上访之路,四处告状,希望能找到“大官”为自己申冤,近几年,涉诉信访案件不断上升就是一个例
证。这说明官本位思想、权大于法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
根深蒂固,而通过权力干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现实,更加深了人们对司法的不信任感,影响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三法院内部系统制度设置不合理因素
1、法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对提升法院公信力的影响。现实中,因绩效考核产生了部分法院或法官不能判、不敢判,不愿判之怪现象,对司法权威及司法公信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一,有的法院过分追求调解率,在调判关系的把握上有偏差,出现了几个突出问题:如诉前调解周期过长,不予立案,造成当事人投诉信访;只调不判,甚至追求“零判决”,损害法制原则,降低法院权威;无原则的调解,忽略司法公正,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弄虚作假,人为制造调解率,败坏法院作风。
其二,有的法院过分看重上诉率、息诉服判率而采用不合理手段打压上诉或采用非正常手段到上级法院协调案件或采用向上级法院案件请示办法以减少发改几率。上级法院设置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使基层法院产生上述“逆向反应”。绩效考核部分指标设置不科学,损害了上下级法院的审级监督制度,剥夺了当事人的部分诉讼权益,不利于法院公信力的提升。
2、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遴选法官的影响。上级法院加大对下级优秀法官的遴选力度无疑具有积极影响,但不可否
认的是在各项制度配套不完整的情况下,上级法院的遴选结果会导致基层法院精英法官的严重流失,会造成法官断层现象。基层法院精英法官的流失及断层,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会加剧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法官会疲于应付,无暇顾及审判质量,无法保障案件裁判质量,造成提升公信力内生动力不足。
3、资源配置不合理因素。法院系统内部存在“倒金字塔”问题。即越是层级高的法院或部门,其人、财、物保障充分,优秀人才自下而上聚集,同时上级法院拥有的政治资源相对丰富,但基层法院的人力资源、经费保障存在不足,无力应对当前的司法问题。还有,基层法院内部的人事安排也存在“倒金字塔”现象,即一线办案人员与
非办案人员比例不合理,资源配置倒挂。以铜山法院为例,目前在编干警有150余人,一线办案干警(从事审理、执行法官40余人。在案多人少办案压力大的情况下,审判人员配置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办案人员心里不平衡、缺少职业认同感、办案不积极不认真,有的法官甚至表示做法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办案,这显然不利于提升法院公信力。
4、职业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法官等级津贴标准较低,一级10元,而且退休后法官等级津贴取消,公安局的警衔工资退休后仍享受,从这个方面也说明法官职业保障不完备。
(四法官素质—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体因素
目前,法官的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法官的要求仍有差距,一些法官作风不正,形象不佳,影响公信力。突出表现为:
1、极少数法官仍然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金钱案的现象,法官的违法犯罪甚至判刑,对司法威信破坏大。
2、有些法官办事拖拉,案件在手,久拖不审、久拖不执,当事人反映强烈。
3、有些法官接待当事人态度较差,方式、方法简单,用语不文明,直接影响法官形象。
4、有些法官责任心不强,缺乏细致耐心的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有时一判了事,不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
5、法官庭审中的一些言行不规范,给人感觉不公正,容易引起当事人的猜疑。
6、法官的业余活动不检点,出入公共娱乐场所、游山玩水等直接影响法官形象、法院形象,直至法院公信力。
7、部分法官专业技能不高,裁判案件存在差错。
(五“裁判不公”与“司法腐败”的社会舆论气候和新闻媒体的不规范宣传炒作因素
当事人置身于案件之中,与裁判结果有着切身利害关系。一般都自恃有理,贪急求快。一旦赢不了官司,便盲目认为法官偏袒对方,对法官不相信。有的败诉后又存在投机心理,错误认为只有把事情闹大,才会有人重视,才会有结果,于是四处反映,通过上网炒作,向法院施加压力。尤其在基层,当事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程
序、证据、时效观念,只注重自身的感受。有的当事人不管对方有无履行能力,只要不履行,便认为法院工作不力,执行力度不够,把诉讼风险、执行风险全部转嫁给法院。当事人的错误看法和认识,再加之媒体的不正当炒作,导致法院公信力下降。
三、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以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为中心
培根言:“公正根植于信赖”。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围绕如何取得人民群众的信服、信任与信赖。司法只有取得人民的信赖,才能让人民感到公正,司法公正才能取得司法公信,司法具有公信力才具有司法权威,司法具有权威才能更加高效的化解社会矛盾。所以,取得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的信赖,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把提升法官的职业伦理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继续推进法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法官的道德和职业伦理建设(而不是教育。德行是一个合格法官的根本要素,也是司法公信力的根本。如陈燕萍的启示。其用语言、行为及思想,展示了其正直、善良的人格品性。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坚守法官职业操守,始终将人作为处理法律关系的着力点,用情、理、法诠释司法的人文主义,让人民群众感知司法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使人民群众自觉服从司法裁判,树立了司
法权威,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二、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创建新型的法官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体制改革是重要途径。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诉讼制度、审判方式、法院管理改革以及司法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独立是重要因素。本文主张的独立是司法权的行使过程完全自主,不受内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系统的其他部分的干扰。
改进法官保障机制,以维护法官队伍的稳定,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一是要创建新型的法官制度。培养法官的独立的人格,必须从制度上提供外在的条件。例如要建立法官选任制度,完善法官遴选制度。增加基层法院法官编制,规定中级法院以上
新任法官须有基层任职经验;二是健全法官的保障制度,提高法官等级津贴标准。现行的津贴标准太低,一级十元钱,无法彰显法官资历的价值。建议法官等级同退休工资标准挂钩,提升法官的尊荣感。另,建议取消法院按照行政级别定职定岗的制度安排,应按法官等级来确定法官的薪酬、福利。三是强化法官职业培训。完善并改进下级法院到上级法院挂职锻炼学习的工作机制,建议设立法官学习进修学分制度,学分记入法官档案,同晋级晋职挂钩,以激励法官不断自我完善,提升法官职业素养。
(三、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基层法院不能过分追求调撤率及上诉率。化解矛盾,调解很重要,但仍应当坚持调判结合,不能过分强调调解,否则容易走极端,破坏司法公信力。应加以注意,包括:1.充
分注意转型期社会的法治需求,通过裁判培养规则意识、构建法治社会。2.注意法院与行政机关保持必要的距离,运用司法裁判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注意区别地区状况、案件性质、法院层级,适当把握和调整调解与判决的关系。4.应当注意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完善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机制,维系和发展司法改革的成果。5.应当注意防止过分强调调解率而扭曲调解本身的性质,坚持调解的自愿原则、公正原则,同时不能否认司法调解中辩法析理的必要。
(四、建立健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应尽积极推进制定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指导性案例的编选标准、编选程序、发布方式、指导规则等,以统一法律适用,避免“同案异判”,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提高法官素质,提升司法权威。二是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第一,二审法院应注意发回和改判的均衡。有些案件二审法院已查清案件事实,但由于各种因素,将案件简单发回,浪费司法资源,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引发当事人的不满。第二,尊重基层法院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上级法院尽量不以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的原因将案件发回或改判,以维护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总之,应将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
(五、完善运行机制,增进公众信任。一是建立信息公
开机制。包括:审判执行案件流程网络公开、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完善法院开放日活动等。二是要擦亮司法服务便民“窗口”,规范立案服务大厅,优化诉讼环境,方便群众诉讼。三是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坚持“有诉必理”“有访必接”的原则,切实推行对困难群众予以司法救助的制度,对追索抚养费、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金、劳动报酬且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以及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积极采取缓、减、免交诉讼费的措施,努力让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四是要悉心接待群众来访。对当事人做到“真心、热心、诚心、耐心”,做到文明接待,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处理能力,努力让群众诉求有门。五是要建立与新闻媒体沟通机制,畅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众获取信息和反映意见的主要途径,法院在与社会沟通互动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媒体的桥梁与媒介功能,正确引导媒体报道,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实现法院与媒体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取得社会公众对法院和生效裁判的认可度。
最后我想用英国法学家柯克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发言——法律是一门艺术,在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既然法律给了我们一个追求公正和爱与善的舞台,那么不管在哪里“演出”,我们都应该用心、用情、用脑;不管案件大小、当事人地位高低,生活再穷,能力再差,都 始终保持一份对人的尊重。让我们手中的法槌击出公平与正 义的最强音,以信念之火让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熠熠生辉!铜山区人民法院 宋长兴
第三篇:提升公务员队伍公信力不能止于职业道德培训
提升公务员队伍公信力不应止于职业道德培训
国家公务员局为落实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制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对全体公务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轮训。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但提升公务员队伍公信力不应仅止于职业道德培训。
第一,应健全长效监督机制,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要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要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对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行政机关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监察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监察,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严格实施问责制,任何责任事故都具体落实到人,督促和约束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第二,应改革公务员考核机制,增强群众参与考核力度。公务员考核应在遵照考核标准和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公务员考核和民主评议,把群众是否满意、群众是否认同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听取群众的评价和建议能有效督促公务员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办让人民满意的事,这是提高政府效能,提高公务员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应加大惩处违规力度,敲响道德建设警钟。对任何滥用职权、违纪违规的行为,无论大小绝不姑息,从细调查,从严处罚,并通过网络媒体向社会公开,以儆效尤。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推进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维护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正形象,确保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性。
第四篇:论教育工作者道德修养与社会公信力
教师道德修养与社会公信力
连云港市职教中心 陈 露
[摘要]教师的的道德,是教师素质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对其他素质有决定性、统领性的作用。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始终受到道德人格、道德意识的支配和制约。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抵制媚俗,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强化教育的社会公信力。
[关键词] 教育 道德修养 社会公信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之国,道德之邦。“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1它是人类理性与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具有社会重要性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的习俗,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权利性规范。恩格斯认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个2“教育工作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像其他社会活动一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样,始终受到教师本人的道德人格、道德意识的支配和制约。”
“道德是从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乃至历史等等方面发展衍生形成的,是人类思想行为、为人处事的守则和规范。”修身明道是历代仁人志士矢志追求的崇高境界。与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强制约束不同,道德的约束是一种自觉的“自律”,因此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其言行也就更易符合社会规范,更具公信力。
在我国,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有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也有其他专业转进的;有公办学校的教师,也有私立学校的老师;有学校教师,也有社会教师;有在编的教师,也有代课的教师;有专职的教师,也有兼职的教师。这样一个复杂的群体,肩负着一个共同重要的使命:传承祖国文化,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然而,近年来,教育界不时传出一些负面新闻,个别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利与欲望,违背教师的道德准则,有的甚至触犯法律。严重败坏教师的社会形象,教师的社会公信力在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社会地位,“尊师重教”仿佛已成过去,这是教师的不幸,也是民族的悲哀。请看一下近年来出现的不和谐音:
教育的乱收费。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上他的补习班,课上该讲的不讲,留到补习班讲;国有名校以改制为名设立“校中校”,向学生收取名目繁多的学费、杂费、住宿费、赞助费、择校费等。在个别地方,教育乱收费已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的异化。个别地方教育局竟然要求小学生背会市委书记的名字,连一年 级的孩子也不放过,给孩子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更有甚者,连看到小轿车也要小学生立正敬礼,因为里面可能坐的是招商引资来的大老板。在某些人的眼里,教育早已沦为权力和金钱的附庸。
身为教师,自然明白教师的道德准则。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倾其毕身精力奉献教育事业,而有些人身上依然还会出现“有意而为之”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究其原因是他们拥有的不同的世界观、道德观造成的!
教师要抵制低俗、庸俗、恶俗,唯利是图,坚持教育的操守,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仅仅靠一些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加强道德修养以及道德自我约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加强廉洁自律 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恶俗
教师和其他的工作者性质有所不同,他是对人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育人。他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他的影响力是广泛的,深远的。比如老师收钱替一些学校介绍生源,为这些学校谋取利益,性质犹如“受贿”。相对于学校不正当的招生方式,老师为了一点儿钱就“出卖”学生的做法性质更恶劣。在利益的诱惑下,许多教师很可能背离本分,一旦老师只认钱,不负责任地向学生推荐学校,那浪费的将不仅仅是学费,还可能会误了这个学生的一生。“像这样失德的老师,怎么还有资格教育学生,又凭什么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只有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既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要传承先进文化,弘扬社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强的公信力,从而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
教师应该明白,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观和责任,任由低俗、庸俗、恶俗的东西泛滥,不仅伤害学生,最终还会彻底伤害教育者自己,即通常所说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加强自我约束 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受一定的伦理道德的约束,同时又以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着他人,人一生中能遇上几个好老师是一生的幸福。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具有导向作用,还具有社会教育的职能。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良好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纠正不良品德,从而形成良好品德和认识。只有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了,才能教育学生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如果一名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宣扬法轮功,你说他能教给这些懵懂的学生什么?正确的道德观可以 使教师准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知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
教师应通过道德修养的提升,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学生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正做到弘扬社会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加强道德修养 自觉强化社会公信力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们对教师的道德和社会信力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述和界定,师德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一个民族的盛衰。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一个摧不跨的国家。
在世界步入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所有教师都要有远大的人生追求,要树立崇高的志向和目标。要情系学生,心存良知。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等先贤为楷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使自已具有高风亮节,成为谦谦君子。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学而后知耻”通过学习和教育有效提高教师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习惯。所有教师在实践和探索中,都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断进行道德修养,通过自身修养努力达到最高道德境界,不断用道德的修养来升华自己的职业品德,并最终使教师的公信力得以彰显。
第五篇:公信力与大众传媒的品牌形象建构
公信力与大众传媒的品牌形象建构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品牌的竞争。对于传播媒体而言,媒体品牌建构的核心就是传媒公信力的建立。媒体如果降低了公信力,势必最终失去受众的信任。良好的传播效果的获得不仅要求传播产品富有吸引力,同时还要求传播媒体具有良好的形象和较高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公信力可以被认为是决定媒介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公信力
大众传媒
品牌形象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及对传媒的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媒介公信力已成为传媒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大众传媒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综合体现,是受众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准,是大众传媒塑造媒介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是受众选择媒体的重要依据。媒介公信力问题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众传媒公信力的概念,近几年被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术界较多提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公信力问题在大陆学术界逐渐引起重视,学界以“公信力”为讨论对象的文章开始出现。近年来我国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媒介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对媒介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媒公信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大众传媒公信力的研究成为热点,涉及公信力与媒介竞争、媒介的社会责任、公信力与政府舆论方针、公信力理论及对策研究等几方面的内容。
当前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对媒介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媒公信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受众把公信力作为选择媒体的依据;而对于一贯以来有着良好公信力评价的媒体,受众给予极大的信赖,并形成良好的口碑;对于在当前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的媒体,公信力无疑成为必须坚守的品质。下面笔者结合公信力的内涵及建构,谈谈大众传媒的品牌形象建构。
一、大众传媒公信力内涵
要了解大众传媒公信力,我们不妨先从对于“公信力”的概念把握开始。在一般人看来,“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信赖。但我们知道,信任、信赖总是与特定对象的“信用”相关联的,是建立在主体对于特定对象的信用体验和认定的基础上的。而信用则是一种信守、履行承诺的品质。社会是由分工而成的,每一种职业都履行着特定的社会角色,这种特定的社会功能的履行及特定社会角色的扮演,其实就是每一种职业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职业承诺。对于新闻媒介,其第一位的职责就是应该成为社会的“守望者”,客观、真实、全面、平衡、深刻地为改善和消除社会成员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而恪守职责。在这种职业角色的社会期待之下,谁能够更加优秀地履行职业承诺、信守职业责任,谁就具有较高的职业“信用”,进而享有较高的社会信用和信赖。从“信用”到“信任”和“信赖”,是人们在对于特定对象履行承诺的社会性体验中累积产生的,表现为一种可信赖度的判断和评价。而“公信”则是指这种判断和评价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判断和评价,而是社会成员的集合性判断与评价。一般而言,人们对于特定对象的“可信赖度”判断和评价通常都不是以“即期”的形式出现的,就是说,人们并不是通过“这一次”的体验来立即对其“这一次”履行承诺的可信赖度做出判断和评价的。因此,今天的信赖是建立在昨天对其“履约”体验的基础至上的,而明天的信赖,则又会加入今天对其“履约”的新近体验。换言之,我们靠自己的昨天换取今天别人对自己的信赖,而我们今天的履约优惠成为明天博得信赖的前提。
传媒公信力是指媒体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具体来说,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第一,所谓“公”,指的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惟一宗旨,通过追求社会正义、彰显社会公平、弘扬人文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取得公众认可和市场接纳。第二,所谓“信”,就是恪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追求新闻价值,理性、客观地判断和报道新闻事件,坚持政治家办报,有信誉、讲信用,让受众信任、信服,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公”有“信”,媒体才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
二、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关系
(一)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品牌的价值核心之一
媒介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其产品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新闻作品的导向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客观,格调是否高雅,报道是否迅速,记者是否诚信等问题日积月累,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体的总体印象和公信力的程度。如果新闻媒介常常失信于民,导致公信力受损,那么结果是媒体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二)媒体品牌建设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附加价值,既可代表性别符号、社会地位、国籍、文化等多重意义,也可以代表真实、纯洁、自然、忠诚、信任等多种概念。消费者一旦对品牌萌生认同和信任,而且这种认同和信任得以维系,那么品牌将长久地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三)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朝阳产业”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繁荣的背后,每个传媒集团乃至每家媒体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都在更为艰难地进行着各自的维生之旅。
然而,媒体信息量由供给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媒体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现象,致使以报刊内容和广播电视节目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已不能完全胜任。于是,部分媒体为了尽快在竞争中抢得一席之地,忽视了长远的媒介品牌建设,一味追求轰动的短期效应,经常登载那些揭露隐私的、甚至是虚假的、庸俗的、低级的内容。还有一些失去正义的“集体失语”,失去了真实和道德的原则,严重腐蚀了媒体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而这种公信力的逐渐丧失,严重伤害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新闻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受众也会人为地觉得是不可信的,甚至朝着新闻报道所引导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行动。
由此可见,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没有品牌,媒体就等于失去了受众;没有公信力,媒体就等于是失去了价值,结果都是浪费资源。
三、公信媒体品牌形象的构建
当前,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推动新闻媒体的产业化进程,使其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且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一支强大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树立公信媒体品牌意识
构建公信媒体品牌,新闻媒体必须转变重经济效应,轻社会效应;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新闻实践中自觉践行“三贴近”方针,真正成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监督者和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二)以人为本,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形象
公信媒体品牌形象,以媒体公信力为价值核心,以人为本,为核心读者量身定做,讲求信息的使用价值,注重突破注意力经济,形成影响力经济,做“时代的领跑者”。这一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根据所处地域特点和媒介情况,寻找媒体在市场中、受众心目中的最佳位置,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道路,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运用多种手段,如品牌logo的设计,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频道风格的整体性和节目命名统一性等等,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受众心中建立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和牢固的品牌意义,为以后的品牌形象推广铺平道路。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赋予品牌形象新的内容,强化受众对媒体品牌和品牌意义的反应,并最终把这种反应转换成受众与媒体之间强烈的、活跃的忠诚关系。
(三)深化内涵,提升公信媒体品牌影响
品牌形象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要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必须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深化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形象的成长与丰满。
公信媒体品牌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包装,它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品味和人文追求。所以公信媒体品牌的推广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只有建立在和公众良好公共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媒介与文化的交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公信媒体品牌的内涵才会不断深化,更加立体,而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牌的竞争。所谓的品牌就是一个企业信誉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品牌就是信誉。对传播媒介来说,树立品牌的关键不仅仅是“接触率”的多少、“知名度”的高低、“影响力”的大小,更主要是媒介的“灵魂”———公信力。公信力作为媒介与生俱来的品质,关键在于自觉地呵护和培育它。只有这样,媒介才能真正地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这是传媒生存、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