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校流动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论证报告
《我校流动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论证报告
一、研究背景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
徐州市和平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50年历史的老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故黄河河畔,东靠新建壮观的迎宾大道,北临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批发市场宣武市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外来人口来宣武经商务工。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逐年递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因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频繁的转学,造成行为、心理品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严重地制约着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为使这些学生能享受平等的、均衡的教育,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我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特提出“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
研究内容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本课题的思路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培养流动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三方面:
流动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的初步实验研究(以个案为主);
探索从学校、家庭、社会等途径培养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行为习惯分解为做人的基本习惯、做事的基本习惯和学习的基本习惯;在做人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主要是“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做事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
规则意识”,主要就是“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在学习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课题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在研究策略上主张由点到面,先研究后推广的方式。旨在通过建立学校“行为习惯教育”管理网络——系统性;创设良好的校园教育工作环境——体验性;成立一支强大的家庭“习惯教育”辅导队伍——参与性;成立课堂渠道实施小组,在各门学科中渗透习惯教育——学科性;开设行为习惯实践体验活动——活动性等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问卷测试,摸清现状
A、对教师的教育认知进行调查。
B、调查流动人口子女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
C、调查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情况。
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我们希望通过从教师教育认知与行为、流动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各方面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流动人员子女不良习惯形成的多方原因。
2、联合教师、家长、德育专家对现状会诊,系统总结问题原因,探讨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则和方法。
3、整合教育资源,具体操作,达到研究目标
制定各学段的应达目标,设计科学系统的训练序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我们将整合学科教学、校园环境、教师教学策略、少先队工作、家庭教育策略,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评价体系。习惯
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课题组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制定训导方法、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近(贴近生活),小(具体目标),实(实效)
(2)组织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流动人口子女在知、情、意、行各方面进行调查,并依据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统计、分类;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建立“在校流动人口子女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对个别特殊的流动学生(一般是流动人口子女中的问题学生、或虽成绩优秀但存在某种问题倾向性的学生),每班确定3~5人进行个案跟踪,有针对性地施展教育。
(3)依托我校家长学校建立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培训基地”。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树立父母主动配合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给父母科学的教育方法,注意对父母的服务和指导,努力创建教育的合力。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采用点面相结合的办法,整体教育与个案跟踪相结合并辅之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组织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收集理论依据。
4)通过调查,建立“在校流动人员子女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了解学校中流动人员子女学生原有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并依据学生的水平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寻找原因。
2)成立流动人员家长学校,每学期二次向家长们传授家教的先进经验,促使家长们观念的转变。
3)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途径对课题进行研究。
4)分阶段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本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3)提出鉴定申请,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三、预期成果
1、培养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索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教育的策略。
2、将习惯培养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原则与方法,并逐步推广使用。
3、构建我校各学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应达目标和科学的训练序列。
4、带动我校师德、校风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保障措施:
(一)近几年来,我校遵循“搞课改强内涵铸品牌”的办学思路,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学校科研教研氛围较为浓厚,具有一定的科研底蕴,也
获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效,课题报告、教学成果多次在区、市、省、全国获奖。
(二)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此课题实施有一支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课题组组长是本校校长,将此课题已纳入学校日程规划上,课题组其他成员均为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多次承担了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实施本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资源,能够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将继续邀请教科研部门专家进行指导。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加里埃特拉尔
第二篇: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范晖
课题所在单位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
填 表 日 期2011060
1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制
一、基本情况(略)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在太仓的经济建设中,外来务工人员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来太务工人员的子女中,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超过2万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势必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外来务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规范来保障外来务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为了妥善解决好来太务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让来太务工人员安心投入工作,太仓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并把它列入2008年市里的实事工程。随着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2008年5月,太仓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合法权益,太仓市教育局还出台了《太仓市主动撤销的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奖励办法》。另外,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学生入学年龄、使用教材、学制设定和作息时间全部实现与太仓市公办学校统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在奖励、评优,申请加入共青团、少先队,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可见,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权利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但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他们多数为了生计忙于奔波,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面临不良的生存环境,与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子女存在更强烈的自卑和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上也更多的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感,他们是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
从家庭条件、居住环境等生活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来看,这一群体确实处于弱势,国家政府开始立法保护这一弱势群体。搜索相关文献,针对该群体的调查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有关外来务工者子女各项问题的专项研究数量急剧增加,对于他们的教育还有专门的民工子女教育研讨会。国家、社会对这一群体是如此关注,并且始终将他们视为弱势群体。由于绝大多数外来务工者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整天忙于工作,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务工子女中存在较大比率的行为偏差现象。他们中也存在着一小部分的“强势”群体,他们在校园内横行霸道,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十分容易受
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诱导不好,就更容易沾染不良习惯,甚至会走向犯罪之路。有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未成年流动人口犯罪率也在提高。外来务工者平日只为忙于生计对自己的孩子缺乏监护和指导,再加上处于人生徘徊阶段的少年模仿性极强,很容易走向歧途。如果管理引导得当就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城市化的持续良性发展加油加劲,管理不当则会助长各种不利势头,势必会危及到城市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因此务工子女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规范的行为或行为偏差更应该引起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近年来,太仓港区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校地处港区小镇,近年来外来务工子女明显增多,许多班主任、科任老师抱怨连连,认为教学质量、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秩序等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笔者协助德育办公室处理一些德育方面的工作,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绝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很好遵守校纪校规,学习勤奋刻苦,有着比本地学生更好的劳动习惯等等。但确实也存在这样的一部分同学:他们在行为规范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学习成绩不说,上课起哄滋扰,下课拉帮结派,甚至敲诈勒索的也确实存在多例,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学校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将外来务工子女统一调配,平均分配到各班级进行混合编班,也尝试过将所有外来务工子女集中在一起进行单独编班等,但在某些学期(特别是初三上学期)问题还是凸显。
外来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已然成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在教育进程中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及相关的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全面深入解决这一问题的步伐。外来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还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全的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许多方面。他们的健康成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秩序和教学质量,甚至是社会的稳定。
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义务,经过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规范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改进农村初中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中旬)
确定研究方向,搜集、阅读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访谈等,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收集资料、信息,保持对本校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问题的敏感,制定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2.开题阶段:(2011年10月下旬——2011年11月中旬。)
综合课题小组成员意见和建议,切实把握论文研究思路,根据专家意见,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制作成熟的论文开题报告。
3.研究阶段:(2011年11月下旬——2013年12月)
在专家指导下,进一步开展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根据现象及经验等分析其行为问题的成因(或与本地学生相比他们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而是更具有积极意义);用理论来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调整策略,进行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进行阶段性小结,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集、论文集等。
4.论文结题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3月)
汇总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形成论文初稿。
反复论证,定稿。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课题承担者为中学高级教师,多年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多项科研任务,课题均通过验证。主持人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组织过中央电教馆课题研究结题工作。
其余研究人员均为学科领军人物,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其中潘丽芳老师为苏州大学教育硕士,长期主持校学生会团队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柏育红老师,张瑾老师许月红老师是年级组长,多年班主任工作,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保障条件:
校长挂帅,确保经费充足。
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作为理论依据。
有市教研中心的领导加以指导,有大学的导师作为理论指导。
有全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起参与研究,确保资料的翔实。
第三篇:农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重庆市南岸区野猫溪小学校 张俊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无论对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你的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务工人口的大量流动,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课题之一。与城市儿童一样,民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也必须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民工子女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受教育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甚至接受教育的权益往往也容易被忽视。
通过教学和与孩子谈话、观察、家访、问卷方式了解到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和较差,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与城市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这些孩子大都来贫困落后地区,他们所学的教材与我们本地区的教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不停地转学,使孩子们不能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2)家庭教育不力。由于父母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就算有空闲,也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孩子进行辅导。另外,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等都在影响
孩子的学习情况;(3)家庭学习条件不好。他们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办,弟妹的事要大帮小,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做。因此,放学回家后没有学习的条件、环境、氛围。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工子女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做事有一定的责任感,懂得感激和回报他人的爱;(2)独立自主性强;(3)敏感,感情脆弱细腻;(4)行为习惯基础差、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5)胆小、自卑、孤僻,交往合作能力较弱;(6)关心他人和热爱集体意识薄弱;(7)部分学生爱说脏话、比较自私、上课不爱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说话声音小以及作业乱写乱画;(7)内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被岐视感和对立感。
基于以上的调查研究结果,下面就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
一 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利用班会课在全班通过,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例如,我班根据上学年龄及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具体落实的良好行为习惯有:(1)刷牙、洗净脸、勤洗澡、勤剪指甲,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红领巾、校签、鞋子等,保持个人卫生。(2)
整理好书包、带足学习用品。(3)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4)爱护校园环境。(5)学会感恩,每月至少为父母、他人、集体、社会做一件好事。(6)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7)每周向家长讲解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8)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事不拖拉。(9)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社会调查等。(10)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等,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如平常学生课间行为规范的训练: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课间注意奔跑追逐的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教学楼内不大声喧哗,轻声漫步过走廊;佩戴红领巾比赛„„教师并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以及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注重亲自检查与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
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次下课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再下课,我便有意地站着不动,用眼睛不作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同时,我还及时地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当然,规则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存在差距。对于习惯较差的孩子,我就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存在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的习惯。
三 师之品行,良好习惯的示范者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行为刚开始都是模仿而来的。一个有良好习惯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比如,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习惯,首先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要用师者的行为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学生经常看到教师专心致志、兴味盎然地读书,便会被教师的行为所感染。在课堂里,我们可以把书中精彩的片断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久而久之,教室里则弥漫着浓浓的读书氛围。我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会在早自习时间安排学生读书,同时,在教室设立图书角,为同学们的课间、课外阅读提供方便。图书角的书主要发动同学捐赠,并定期进行更换。这一方法切实可行,其效果也非常明显,孩子们爱看书的习惯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了。
四 考核评估,促进行为规范化
评估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巡查、同学间的互相监督,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班级中利用墙面的有限空间设置“四大评比栏”,即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学习”四大评比,在评比中坚持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并以粘贴小饰物表示鼓励,并及时进行周、月总结,不断提高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建议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人才,关系到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到人的政治利益,关系到人的地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因此,关注和加强对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即是对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
第四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实践探究
-开题报告
李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行为习惯,外在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在抓起。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1)由于我校位于三乡镇交界处和故县工业园区,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很大差距,许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霸道、懒惰,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教育;(2)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放弃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离,许多学生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
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决心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博览群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起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养良好、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从多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实践磨练,对照评比等培养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自觉维护校园和公共场所卫生、自觉讲究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农村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此项课题的研究,也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独特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同时必将对培养科研型的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尤其要研究“认识行为——习惯”是如何转化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养成教育” 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四、课题研究的评价办法
小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无论谁评价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评价,同时提出建议。自己评,每周一次;学生评,每周一次;家长评,每月一次;老师评,每月一次。以班为单位进行。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分析法
4、调查法
六、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各个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系统性原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阵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4、活动性原则。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循序渐进原则。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七、课题研究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认真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3)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 春游、秋游、扫墓、庆“六一”,庆元旦,特长生比赛 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献爱心”等活动。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三是利用每周的文体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篮球、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5.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及时总结,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社会公德、仪表仪态、礼貌待人)
2、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听、说、读、写、思的习惯)
3、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卫生、劳动、体育锻炼、安全等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势与方法的经验汇编。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
2、青华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延边大学出版社
3、邵夏珍编著《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
4、纪康保《细节教育》华文出版社
3、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教育》大众文艺出版社
第五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言教轻身教,重享受轻节俭,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社会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哄骗活动蔓延,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正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而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的行为习惯,外在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在抓起。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1)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缺失亲情养成习惯差,多数学生行为习惯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很大差距,许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霸道、懒惰,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教育;(2)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放弃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离,许多学生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
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决心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文件中还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可见,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习惯的养成中,应该提高少年儿童道德认知,丰富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坚定少年儿童意志和毅力。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德育追求的最终效果。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认识活动的有效性与其主动性有着必然联系。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最高境界。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加深和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毅力。因此,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成为研究“知行脱节”现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三、课题的界定
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课题中的习惯是指小学生的行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转化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行为方式。
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好模式,引导小学生去模仿、去实践,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举止,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指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全面研究采取科学可行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博览群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起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养良好、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从多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实践磨练,对照评比等培养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自觉维护校园和公共场所卫生、自觉讲究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农村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此项课题的研究,也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独特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同时必将对培养科研型的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尤其要研究“认识行为——习惯”是如何转化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养成教育” 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就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六:课题研究的评价办法
小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无论谁评价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评价,同时提出建议。自己评,每周一次;学生评,每周一次;家长评,每月一次;老师评,每月一次。以班为单位进行。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行动研究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端,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
3、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在由点到面的实践过程中,分析法的作用将是很大的。
4、调查法:要通过全面或个案调查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师生心态要求,及本地农村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八: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各个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系统性原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阵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4、活动性原则。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循序渐进原则。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九、课题研究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认真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3)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 春游、秋游、扫墓、庆“六一”,庆元旦,特长生比赛 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献爱心”等活动。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三是利用每周的文体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篮球、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5.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及时总结,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十: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选题.立项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对良好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的内涵,特征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
2.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
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研究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1月)1.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2.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在开展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生实际,寓“良好的行为规范”迁移于各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养成教育在我心中”等,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严格的督促和训练。同时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进行反馈激励,学生的良好习惯也会随之得到巩固并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摸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模式,完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成果形式:论文、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16年2月----2016年3月)1.汇总课题研究资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总结,有学校统一组织,以经验交流会或专栏形式进行展示交流。2.准备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3.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接受课题结题验收。十一: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1.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的论证,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教育随笔,教学反思,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等。2.课题成员完成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验收阶段成果,经验汇编等。3.课题成员负责
在研究过程中及时督促与指导,进行阶段研究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等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社会公德、仪表仪态、礼貌待人)
2、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听、说、读、写、思的习惯)
3、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卫生、劳动、体育锻炼、安全等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势与方法的经验汇编。
十三: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部条件: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较好的人员条件。1.课题主持人:小学教育专科毕业,他对教育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
2.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既包括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也有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小组,这样的研究小组,既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学会管理班级和学生,又有利于教学相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3.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因此,能保证本课题在科学、高效的机制上进行。
(二)外部条件:
1.六坝中心小学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兴教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2.随着家庭教育的深入人心,广大家长必将越来越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配合,能形成合力,促进该课题的顺利研究与实施。3.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保证,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办学特色,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十四:主要参考文献
1、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
2、青华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延边大学出版社
3、邵夏珍编著《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
4、纪康保《细节教育》华文出版社
5、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教育》大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