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616号
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2]6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信委、工信厅):
为规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2年7月20日
附件:
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安排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引导、示范、培育市场等方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二)坚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找准循环经济发展薄弱环
节和突出问题,并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
(三)坚持集中财力,重点突破。通过机制创新,将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其他专项资金衔接起来,发挥财政资金合力作用。
(四)坚持“科学、公开、公正”,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第五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工作和范围包括:
(一)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本办法所称“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资源,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
1.示范基地的“城市矿产”资源新增加工处理能力(含改造)建设。
2.示范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示范基地“城市矿产”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1.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建设。
2.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
3.能力建设。包括电子信息管理平台、监测系统等。
(三)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
1.循环化改造的关键补链项目构建。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再制造。本办法所称再制造是指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重点支持可再制造技术进步、旧件回收体系建设、再制造产品推广及产业化发展等。
(五)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1.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支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成熟、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2.技术应用示范。重点支持对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影响较大,具有推广应用前景,但尚未实现突破的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
(六)循环经济(含清洁生产,下同)基础能力建设。
1.循环经济法规、规划及政策研究。
2.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制定、目录编制。
3.循环经济发展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等。
4.循环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统计体系和规划、方案、项目评审及考核、验收等。
(七)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协商确定的其他重点工作。
第六条对中央基建投资、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已支持的重点工作(工程)或项目,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对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专项资金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支持。
第八条支持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采取预拨与清算相结合的综合财政补助方式。
(一)地方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求,以及当地“城市矿产”资源情况提出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实施期原则上不超过5年)。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规定对地方政府提出的方案进行论证并批复。对已批复的方案,地方政府与两部委签订承诺书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方案,以新增“城市矿产”资源集聚利用量为依据,并参考再生资源利用成本及市场售价测算核定补助资金,总额不超过新增投资额的一定比例。补助资金由地方政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的有关实施方案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资金使用方案及其调整情况需报两部委备案。
(四)承诺书签订后,中央财政按补助资金的50%拨付启动资金,5年内再生资源利用量已超过建设方案中设定目标90%以上的,由地方政府提出考核和余款拨付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
织考核,考核合格的拨付余款;不合格的不予拨付余款并扣回部分已拨付补助资金。3年内工作无实质进展的,将已拨付补助资金全部扣回。
第九条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的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比照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支持方式执行。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十条支持再制造的专项资金,在构建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下,主要采取补贴的方式支持旧件回收及再制造产品的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另行制定。第十一条支持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专项资金,对于成熟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在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技术的形式,在全行业免费推广。过渡期内,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或部分重点企业采用成熟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的改造可给予适当奖励。
对于未实现突破的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应用示范,并按照项目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后可按项目投资额一定倍数进行政府购买,并免费在全行业推广。
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支持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三条其他重点工作的资金支持方式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另行确定。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追踪问效,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施专项核查。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扣回已拨付资金。
第十五条相关单位及省级财政部门、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并应加强对本单位、本地区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应当坚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将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取消申报资格、停止资金拨付或收回已拨付补助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
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12年9月1日施行。
第二篇:财建[2015]458 号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www.xiexiebang.com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5]45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规范和加强中小企业发展专 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财政部制定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2015年7月17日
附件: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 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引导地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民族贸 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的资金。
www.xiexiebang.com
第三条专项资金旨在引领带动地方积极探索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有效途径,支持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投入,突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 短板与瓶颈,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突出重点、加强监督 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五条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 局、国家民委等部门确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 资金拨付,并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和实施效果等开展预算监管和绩效管理。
第六条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
(一)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二)中小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创新 活动、融资担保及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
(三)民族贸易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
(四)其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
第七条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适时适当
调整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并通过发布工作指南等组织实施。
第八条 对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工作,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相关部门向财
www.xiexiebang.com
政部等部门申报。申报城市应按照工作指南要求编制实施方案,财政部会同工业 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按照工作指南明确 的程序组织竞争性评审,确定示范城市。
财政部负责确定示范期内对示范城市的资金支持总额,并根据资金需求、预 算安排进度要求、管理绩效等因素分年拨付。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指导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工作。
第九条对本办法第六条第二项工作,省级财政、工信、科技、商务、工商行 政管理等部门应引导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加大对重点工作的支持,推 动示范城市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具备条件的工作由财政部 分别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专项 组织实施,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受益范围,切实提高各专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对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工作,国家民委综合考虑有关省份民族贸易企 业网点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布局、供需平衡、上预算执行及绩效评价等情况,提出专项资金分配建议,财政部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审核后切块下达到有关省 份。
民族贸易企业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有关省份包括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等5个民族自治区;贵州、云南、青海等3个多民族省;吉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5个辖有民族自治州的省。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补助对象按照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等分类,专项资 金补助根据支持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无偿资助、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
www.xiexiebang.com
式。
第十二条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定期评价和退出机制,根据实际工作需 要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第十四条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预算监管,对监管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 改,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 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同级相关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并 及时将专项资金分配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 014〕38号),财政部、国家民委《关于印发<民族贸易企业网点建设和民 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 4〕234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Axkqhje大连市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大连市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尽快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决定设立大连市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为规范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是指由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推进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围绕我市“一个中心、四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择优支持、突出重点、效率优先、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 资金支持方向和安排方式
第四条 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主要支持:
(一)节约降耗、清洁生产方面。重点支持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节能、节水、节材、减污方面的技术、产品研发及推广项目,重点支持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确定的燃煤锅炉和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的重大项目和示范项目;
(二)环保产业方面。重点支持环境保护产品、洁净产品生产及环境保护服务重大项目;
(三)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重点支持具有示范意义的废渣、废气、废水等资源化利用、木材节约代用、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电子废弃物处理以及提高专业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重大项目;
(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开发利用项目;
(五)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方面。重点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开展能源服务,开展发展前景广阔、推广价值较高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持企业采用节能自愿协议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
(六)获得国家、省政府支持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七)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宣传、技术知识培训、学术研讨、交流、相关展览等;
(八)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相关经费;(九)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 对企业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技术改造项目,按照实际投资总额给予不超过6%的专项补助,重点项目和重大示范项目按照实际投资总额给予不超过10%专项补助,单项补助资金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第六条 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的相关项目,按照其项目达产后2年的实际节能效益给予补助,补助资金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单项补助资金一般不超过200万元。其中补助资金的80%补助给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补助资金的20%补助给服务接受单位。
第七条 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市本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一般不再予以安排。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八条 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二)能源管理制度完善;
(三)企业重视循环经济工作,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并按时实施;
(四)项目投产后社会示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五)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
第九条 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的资质,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
(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
(三)具备实施相关项目的技术实力和保障;
(四)熟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国家(行业)标准;
(五)对所实施的项目有相关的培训能力;
(六)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七)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四章 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十条 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批应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第十一条 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所在区、市、县(先导区)主管部门审核后,与当地财政部门联合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市经委,同时抄报市财政局,市直企业可直接上报。
第十二条 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原则上每半年申报一次。第十三条 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企业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书;(二)企业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
(三)企业基本情况表,包括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职工人数等;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落实或已投入项目的资金有效凭证(包括贷款合同及银行资金到账凭证等);
(六)节能篇(章)评估报告;(七)项目产品(技术)鉴定书;(八)项目施工单位资质证明;(九)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 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书;(二)机构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三)机构基本情况表;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五)项目基本情况表;(六)项目产品(技术)鉴定书;(七)项目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八)与接受服务企业签订的合同;
(九)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 市经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对所申报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实施项目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论证,根据评审鉴定结果最终确定支持的项目及支持额度,提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报请分管市长批准后执行。
第十六条 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资金计划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市财政局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拨付资金。
第五章 职责分工
第十七条 市经委承担以下职责:(一)提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预算;
(二)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查和认证;
(三)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安排意见;(四)监督检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五)编制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决算;
(六)会同市财政局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第十八条 市财政局承担以下职责:(一)核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预算;
(二)会同市经委组织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查和认证;
(三)会同市经委审核并拨付循环经济专项资金;
(四)监督检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五)审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决算;
(六)会同市经委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应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单位每月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市经委、市财政局上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竣工投产后,提供经相关机构审计的决算报告。
第二十条 市经委、市财政局将不定期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收回部分或全部资金、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对情节严重的,将提请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经委共同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甘财建〔2011〕77号关于印发《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财建„2011‟77号
各市州财政局、工信委,省直管县财政局、工信局:
为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08‟179号)和《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精神,我们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为规范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我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符合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中小企业。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指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构建的服务体系。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应遵循公平、公开、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
第四条 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
(一)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用于我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综合利用、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进步、清洁生产以及省级融资平台给予贷款的项目。
(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用于:
1、必要的设备购置支出;
2、软件开发或购置支出;
3、为拓展服务范围对现有场地进行必要改造的支出;
4、购买行业先进、共性、适用技术成果的支出;
5、信息采集支出;
6、经省工信委和省财政厅批准的其他支出。第五条 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省工信委负责管理。省财政厅:负责资金预算管理,会审下达资金使用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监督检查。
省工信委: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编制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验收。
第二章 支持方式和额度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其中: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采取无偿资助方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
第七条 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的额度,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确定,贴息率最高不超过该项目当期的银行贷款利率,贴息期限最多不超过2年。对借款单位逾期不归还银行贷款产生的逾期贷款利息、加息、罚息,不予补贴。
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的额度不超过该项目企业已投入的自有资金总额,最多不超过50万元。
第八条 已经享受中央和省级其他类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在本办法支持范围。
第三章 资金申请
第九条 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条件:
(一)在我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生产性企业法人资格;
(二)申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
(三)企业正常经营两年以上,经济效益良好;
(四)能按时上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月报。项目须经过具有投资项目审核职能的部门或机构核准或备案,已列入省级中小企业项目库在建或新建项目,并且建设期不超过两年;
(五)具有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六)会计信用、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七)按照《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甘工信环[2010]837号)的有关规定,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
第十条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申报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拥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相应业务的资质,并经省级认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
(二)熟悉国家和地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行业准入、工商和税务等登记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熟悉企业设立程序,熟悉企业管理业务;
(三)具有从事中小企业服务业务的专业人员,包括法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具备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服务的业务能力及必要的服务设施;
(四)在申请资助的业务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有与之相关的工作业绩。服务中小企业收入不低于营业额的40%;纳税信用良好;
(五)有完整的服务规程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六)其他应符合的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专项资金的中小企业应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一)市(州)、省直管县工(经)信部门和财政局、省属企业主管部门资金申请文件;
(二)市(州)、省直管县工(经)信部门和财政局、省属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申报材料真实性证明函;
(三)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
(四)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报告;
(五)项目基本情况及申请专项资金的理由,支持方式及额度(附表);
(六)近两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
(七)市(州)、省直管县工(经)信部门和财政局确认的企业申请专项资金项目开工证明;
(八)银行贷款合同(或贷款承诺书)和利息支付清单等相关凭证复印件;
(九)其他需提供的资料。如环评意见、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纳税证明等。
第四章 资金的申报、审核及审批
第十二条 各市(州)、省直管县工(经)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局在本地区范围内公开组织项目资金的申请工作,并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以市(州)为单位汇总(含省直管县项目),由各市(州)工(经)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局于当年3月底之前联合上报省工信委和省财政厅(省直管县项目不另行上报)。省级中小企业申报项目由其主管部门行文报省工信委、省财政厅。
第十三条 省工信委对各市(州)上报的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和项目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的项目名单。
第十四条 省工信委会同省财政厅建立专家评审制度,组织相关技术、财务、市场等方面的专家,依据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和当年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重点,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
第十五条 省工信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项目计划。省财政厅根据确定的项目计划,审定资金使用计划,将项目支出预算指标下达到各市(州)、省直管县财政局,并及时拨付专项资金。
第十六条 承担项目的企业或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各市(州)、省直管县工(经)信部门、财政局要严格审核申报项目,并对申报项目提供的有关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八条 各市(州)、省直管县财政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项目及资金指标下达后,各级财政部门及时拨付项目承担单位。各市(州)、省直管县工(经)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九条 承担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应在项目完工后1个月内向同级财政部门和工信部门报送项目建设情况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需在原定项目建成期前书面说明未按时完工的理由和预计完成日期。
承担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企业或单位,应于年底前向同级财政部门和工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条 各市(州)、省直管县财政局应会同同级工信部门每年对本地区中小企业使用专项资金的总体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于12月底以前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委。
第二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企业,将扣回专项资金,并由省工信委、省财政厅责令地方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将企业名单在网站上进行通报,三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项目资金申报。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原《甘肃省省级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
1、甘肃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文本
2、甘肃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申请及审核意见表
3、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贷款贴息项目)
4、甘肃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服务体系项目申请及审核意见表
5、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服务体系项目)
6、甘肃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承诺
第五篇:[财建(2007)853号]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6日 财建[2007]8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有利于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利于解决城乡就业和民生问题。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管好和用好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附件: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抄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供销总社。附件:
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经济发展活力,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央财政设立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为了规范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坚持“因素分配、突出重点、鼓励创新、公开透明”的原则。
(一)因素分配。专项资金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
(二)突出重点。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对关系民生和环保的重点行业优先支持。对骨干、优势特色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三)鼓励创新。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提高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
(四)公开透明。专项资金的分配因素、分配办法以及项目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章 支持范围和分配办法 第三条 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范围包括以下方面:
(一)社区服务、副食品安全服务体系等面向居民生活的服务业;
(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等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三)第三方物流、连锁配送等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业务外包、电子商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四)其他需支持的重点服务业。
第四条 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总体要求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财政部明确专项资金补助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第五条 根据重点扶持行业和领域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相关发展指标,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并考虑地区财力情况等因素对专项资金进行分配。
第六条 专项资金分配测算因素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第三章 支持方式
第七条 专项资金采取奖励、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支持方式。
(一)奖励。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能够制定具体量化评价标准的项目,采取奖励的方式。在项目实施后,根据规定的标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项目,安排奖励资金。
(二)贷款贴息。对于符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银行贷款条件的项目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贴息资金根据实际到位银行贷款、规定的利息率、实际支付的利息数计算。贴息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具体年贴息率由地方财政部门根据上述规定确定。
(三)财政补助。对于盈利性弱、公益性强,难以量化评价不适于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的项目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项目承担单位自有资金比例较高的优先安排。
第四章 资金审核及拨付
第八条 财政部根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采取因素法将专项资金分配到省并下达资金预算指标,同时按国库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拨付资金。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规定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分配的专项资金预算指标,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本省的具体项目安排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报财政部审核确认后组织实施。
第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可委托相关机构或组织专家对本省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费用在专项资金中列支,按照不超过专项资金额度的1.5%掌握。
第十一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财政部下达的专项资金和项目安排确认通知后,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专项资金划拨手续,及时、足额将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二条 中央所属单位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和当年专项资金支持方向,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向财政部直接申报。财政部按规定进行审核后,下达资金预算并直接支付资金。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申报材料一般应包括:
(一)专项资金申请文件;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地税、国税登记证复印件;
(四)申请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项目,需提供相关银行贷款合同和贷款承诺书等凭证;
(五)项目承担单位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地方财政部门、中央所属单位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财政部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以及改变或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对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和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一经查实,财政部将收回专项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