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财务会计的理解
我对财务会计的理解
08 会计(1)班郭敏0816409002
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不同的历史时期,财务会计它有着不同的名称,并且被别人赋予不同的含义。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与管理会计同为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因其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故称“传统会计”;因其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决策需要,以外提供财务报告,故也称“对外报告会计”。相反,管理会计则是对内报告会计,一种内部会计,着眼于未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除了在服务对象不同,在提供信息时态和提供信息内容上都存在差异。在时态上侧重于提供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主要提供的事已完成的微观信息,力求真实可靠;从信息特征上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信息要求全面、系统、连续、真实、可比、明了,这决定了它反映的主要是货币化的经济信。而管理会计由于是对内的信息,所以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拘泥于用货币来表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作为两门课程相比,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
其特点是比较真实和可以验证。财务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受到这些信息使用者的普遍关注;他们往要以为主要依据,作出有关经济决策。以财务报告是经营者领导下的会计部门提供的,即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为的信赖,就需要对信息的加工、形成和传递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会计原则、会计准则恙领土制度等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便应运而生。
总而言之,财务会计是一个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而且有内在逻辑的体系。它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并不断发展,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同样,财务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企业财务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
第二,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第三,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
第二篇:学习名人名言,加深对财务会计的理解
本文从会计的存在出发,针对现代会计发展趋势,强调了会计工作重要性。引用三位不同身份的名人对会计的精彩之言,帮助学生加深财务会计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解,使其懂得会
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树立起做人做事做会计的职业道德。
我在讲授财务会计课程中,为帮助学生对财务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及其会计职能方面加深理解,从而点讲了三位名人名言,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社会经济发展,传统观念上的会计产生了二个分支,一是管理会计,二是财务会计。当前,人们对财务会计的概念认识上没有统一,但是人们对财务会计的含义上有了一些基本的共识。一般认为“财务会计”,就是主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是现代
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会计的存在,它总是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在现代社会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就成为了现代会计形成、发展、完善的基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批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大面积的出现,标示我国企业制度的多元化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对现代企业的管理一般分事前和事后二个阶段,包括事前的计划和管理及事后的核算和分析。会计工作就是要将大量的原始经济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成会计信息,为使会计信息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要有一定的专门技术和手段,并提出严格的质量要求。现代企业的管理离不
开现代会计。
现代会计仍然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资金运动为对象,但在严密的数椐处理方法上是以经济学和数学为支柱,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手段了。在“事前”“事后”的二个管理阶段上有了分工:管理会计侧重事前计划和管理;财务会计侧重事后核算和分析。财务会计的职
能就是对资金运动过程的核算和监督。
一、马克思的名言,会计的重要
马克思所言“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
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对马克思所说“簿记”一般理解为就是会计,“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对过程的控制,这里的“控制”一般把它理解为 “监督”。“观念总结”就是利用观念上的货币进行综合反
映,这也就是会计计量,实质上有综合反映的意思。
现在一般将“反映”理解为核算。所以说会计的职能就是对过程的核算和监督是对的,如
说它是反映和监督也对,这里重要的是还要理解它的深层次含义……
这个含义是:随生产社会化进程,企业的生产不单纯是为自己,重要的是为社会生产。因为,现代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股东多元化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正在淡出。对外报告会计的产生正说明了生产越发
展、会计越重要。
综观会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反应性的,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世界上各国会计的发展和国际会计准则委
员会的存在就表明了这一反应性。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惯例不仅限受其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影响,还得采用日益国际化的语言,这是必然趋势。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已有实质性的趋同。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还得看到:信息技术革命与商务全球化浪潮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又会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经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向个性化、规模化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再生产;市场和贸易行为越来越电子化,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
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等等。
这类社会环境变化,使会计学这一学科正不断遇到大量的新课题,迫切需要正确的会计
决策。因此,“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正确、科学的论断。
二、朱镕基总理的名言,诚信的重要
朱总理绝少题词,这是国人共知的。但也有例外,他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亲笔为
该校题写了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一般来说,大领导题词,总是从大处着眼,诸如“做好会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之类,所谓高屋见瓴。而“不做假账”其实是会计职业道德,而且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不当会计的人也知道这个道理,做账当然要真实、不能做假的。“不做假账”或“如实记账”之类的要求,这本是在要求学生做作业、考试时都应做到的要求,作为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岂不是太
低了吗?我作为一个老会计人员切身体会到这不是个低要求。
“不做假账”这原本是会计行业职业操守的“底线”,但这个“底线”在当前确实已被冲毁。这个“底线”如果得不到恢复,其他方面的会计技能也就无从谈起,经济发展也会成了空中楼
阁。其实,从现代经济的发展中,不讲诚信已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国际上也是
数见不鲜了。为此,有识之士都在强调这个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得主亚罗在上世纪未就说到:“几乎每一种商业交易行为都包含信任这个因素,特别是长期持续的交易关系。我可以肯定地解释,如果经济衰退的话,一定是因为缺乏彼此的信任关系。”日本的社会学家福山曾指出:“有一项文化特征会影响到国家财富与竞争力,那就是社会的互信程度”。甚至于有远见的经济学家认为诚信的影响力
比自然资源还要大。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前不久沉寂了一年多,雷曼——这家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第一个倒闭的美国投行和负责其审计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不久前再次吸引了全球的视线。在历时一年多、花掉了高达3800万美元的调查费后,美国破产法院发布报告称,雷曼曾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间,运用会计手法将其数百亿美元的负债变为表外资产。该报告不仅痛斥雷曼高管和其投行的严重过失,也对负责雷曼审计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大加鞭挞。联想到2001年安然事件拖垮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前例,人们有理由担心:安永会否也成为雷曼的殉葬品?有必要问:会计师事务所为何总是在这类事件中有不轨之处?
中国经济生活中类似事件也是很多的,朱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定是感触很深。他在任副总理间去东北理三角债时,一定接触到很多企业财务报告,但这类报告真真假假,让人一头雾水。所以说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无论是国内、国外都应该重建信用。这不仅是会计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大厦的基础。
对此,务实的总理当然洞若观火。最不爱题字的他,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这16字校训。这16个字我认为不仅仅是送给国家会计学院的,也是送给全国会计从业者的。我相信,所有会计工作者都不会觉得“不做假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假账的出现,除去我国国家对企业负责人的管理体制因素外,还有我国会计准则本身的严重滞后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为此,须深刻感悟会计对社会环境的强力反作用及这几个字的切中时弊之处。
三、会计名师潘序伦名言,立信的重要
潘序伦(1893—1985)江苏宜兴丁蜀镇人,1923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会计界尊称其为中国“现代会计学宗师”及会计职业教育之楷模。潘序伦青年时期得到黄炎培的支持进入了圣约翰大学学习。1921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同年学校保送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选学了会计学科,因而奠定了一生从事
会计学研究的基础。
他在哈佛大学,勤奋苦读,放弃了假日休息与游览娱乐,经常是一只面包一杯开水充饥,争分夺秒地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终于在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翌年,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24年学成回国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主任等职。1927年,创办了潘序伦会计事务所,并编译出版会计丛书和创办会计学校。他从实践中深深感到开展会计师业务,首先要取信于社会,因之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句,将潘序伦会计事务所改名为立信会计事务所。
当年,他先举办簿记训练班,因学生人数大增,为适应需要,后又创办了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抗日战争时期,他离开上海到了重庆,在重庆又设立了立信会计事务所和多种教学形式的立信会计学校。解放后,他经受了反右的灾难,遭到文革的迫害和冲击。但他在平反之前,对人侃侃而谈的不是感慨,他唯一悬念和
关怀的是如何迅速培养出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会计人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政策,他得到文革期间被抄财物的赔偿款8万元,立即捐半数给刚建成的上海市会计学会作事业费,又捐赠给正在恢复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按3.5万元作奖学基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影响巨大的会计师业务、会计教育、会计出版三位
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现今又生机勃勃。
纵观他的一生,潘先生不愧为我国会计事业发展和会计人才培养的先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早年,潘先生就深深感到:非改良企业会计制度和训练会计专业人员不可。他认为“立
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也是会计的职业道德,忠于会计事业务必须“立信”。
潘先生在1928年,就题有“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待人、信以接物、言必行、行
必果、勿自欺、勿欺人”的立信准则。
先生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肺腑之言:“我认为会计师的信誉很要紧,可以说是会计师业务的生命力,所以我把我的事务所改名为„立信‟,就是要取得社会的信誉。但是,资本家委托会计师办事,总希望对他们有利。这样,有个别会计师就以造假账或出具不真实的证明书以迎合某些委托人的要求,而取得会计师业务。但是,这种业务我所是绝对不接受的,我宁可放弃这种委托,这样,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吃亏了,但日子一久,就会给社会人士产生一种印
象,认为„立信‟是信得过的,是可靠的,反而会引来大批的业务。”
“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先辈教诲至今仍显真谛。
结束语
导师马克思、政府总理朱镕基、会计先辈潘序伦,他们三位不同身份的名人对会计的精彩之言,是他们从三个不同角度看会计,谈及会计的。所言精辟,内涵丰富多彩,如把名人之言有机联系起来理解,就能深入理解财务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就容易理解貌似高雅、深奥的财务会计理论,就能明白新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价模式和期末计量的意义所在,就懂
得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惠云。《财务会计》(第3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09年。
第三篇:我对财务会计的了解范文
我对财务会计的了解
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规范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运用特定程序处理加工经济信息,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系统,是组织和总结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财务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会计分支,它基本上是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它立足于企业,面向市场。财务会计着重按企业信息使用者(如:股东、供应商、银行、政府代理、企业主及其他股权所有人)的需要,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以财务会计准则为指导,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关于整个企业及其分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助于使用者作出决策的会计信息
一、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即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或境界,整个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部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会计目标虽然是人们主观认识的结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范畴,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性质。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在会计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可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在目前仍然处于各抒己见、尚未有定论的局面。纵观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会计的职能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具有反映、控制、评价、预测、决策等5项职能。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会计通过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数据记录下来,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已经形成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则表现为会计信息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导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于财务会计监督方面,会计监督通常是通过会计确认来实现的。在中国,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计划或预算等,是实施会计监督的依据。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有关数据进行会计确认,把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反映计划或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价、预测、决策等职能,由于都要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基础上,通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比较以及综合运用,才能进行。这实际上是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运用和驾驭能力问题。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和控制,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实施或执行反映和监督职能,将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数据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三、财务会计发展趋势预测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是在簿记、传统会计以及财务历史
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会计的发展是反应式的”,财务会计的出现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20世纪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财务报告体系的充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信息技术时代和金融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财务会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面临的难题,世界各权威会计组织及会计研究者都做出了艰难的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难题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现行的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上的不足孕育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世界会计研究者对财务会计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建议和设想。因此,纵观财务会计目前的种种不足,预计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允价值会计成为面向21世纪的会计模式
现代财务会计模式已经相对稳妥地融合了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的实现问题,但是,目前财务会计确认的内容主要局限于财务资本和财务资源,而人力资源等软资产却没有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等)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将这些项目信息反映在财务报告体系中,也有利于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目前财务会计计量存在的不足无法真正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的经济利益,这一点在软资产的计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个缺陷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所以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价值模式进行的公允计量将有利于夯实利润,确保企业的干净盈余,提高利润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公允价值会计在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势。随着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理财学对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研究的日臻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
2、“模糊性计量”经典概念的提出
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说,貌似精确的计量结果无法掩饰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估计与判断,过分强调货币计量和精确计量往往导致“过犹不及”,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确认,理智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会为这些貌似十分确定的数字所迷惑,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分解再重新组合,这对整个社会资源也意味着一种浪费。所以葛家澍教授提出了将未来的财务会计的计量结果表述为一个区间的经典理论,另外对其有不同属性的计量客体也不能够完全强求统一用货币进行精确计量,如对人力资源、顾客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等完全可以利用非货币指标进行模糊性计量,而这些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作用并不亚于财务报表上按照货币计量的其他项目。“模糊性计量”设想的提出是葛家澍教授对会计理论的创造性贡献。
3、Wallman(1996)提出彩色财务报告模式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描绘
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陷入困境:一方面投资者指责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程度正在降低;另一方面,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技术及财务会计本质特征限制了相当多的项目无法进入财务报表进行确认,而只能够在表外进行披露,致使表外信息披露的激增和信息过载。即使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项目无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进行披露。Wallman的彩色报告模式较好地回答了财务会计现在面临的这一难题。模式淡化了财务会计中“确认”的概念,将目前会
计中遇到的核算对象划分为五个层次,使之都能纳入财务报告体系中得以反映。
4、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贸易障碍的逐步清除,催生了全球经济的交互性。在WTO的促进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密切,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已达到休戚相关的程度。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也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各国的会计及会计准则将在协调中增强一致性。
5、建立健全“绿色会计”控制体系——21世纪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使命
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经济发展突破国家界域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早已超出国家界限。因而,欲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便必须全球采取一致的行动。从通过经济控制达到参与环境控制的目的来考察,会计界在21世纪肩负着重要使命:(1)世界银行在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的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中,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2)“绿色GNP”设想的提出,使如何具体落实其绿色构想便成为会计工作者与统计工作者在21世纪的重要任务。(3)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与财务、会计组织体制的改革都应服从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要求。
6、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
、网络会计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对税收体系的挑网络经济对会计规范体系的新要求
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财务会计也总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革新。时代的进步,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会计研究者的不断努力,推动了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财务会计又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未来蕴藏着又一次重要的变更。
第四篇: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周总理曾经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出生在战火中,成长在革命中,在那个刚刚解放的困难时代,身为共产党员,他深刻的体现出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当代,我们这些90后在小学依然接受了“雷锋精神”的学习,这说明“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在国家、人民受到灾难时,总有那么一些人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那些处于灾难中的人民。或是留名,或是默默的奉献…无论怎么说,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在这个经济时代,能做到无私奉献是多么难能可贵,作为90后的我们,不能将“雷锋精神”这个宝贵的先进文化衰落下去。
即使,我们不能象雷锋一样为了人民奉献一生,但是,我们要做到在困难时为人民服务,不让自私占据我们思想的重要地位。
我们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我对执行力的理解
《我对执行力的理解》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有关“执行力”的培训。平常总是把“执行力”的口号喊的很响,却从未仔细、认真的学习和了解过。通过参加此次课程,让我本人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特别是让我明白了做一个负责人且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和有执行力的人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化的成长的重要性。
执行就是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而提供的结果必须是“保质保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领导要求完成,并在完成后能够拿出来可供他人检查衡量的东西。只要缺任何其中任何一样要素,就等于你没有提供结果,就说明你没有完成你本职之内的工作。
第一:态度并不等于责任更不等于结果。虽然说态度决定一切。领导下达任务后,员工应该积极完成。但是在检查时却发现并没有达到领导要求的员工就会抱怨“我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反正我已经做完了”。因此态度、责任心和结果是三个独立系统,态度好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有责任心,注重结果的员工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第二:和领导一定要沟通到位,不能盲目执行。在领导下达任务时,员工理解不透彻时,一定要和领导及时沟通,确定领导下达任务的最终目的。有些员工把领导下达的任务看着是贯彻执行,好像是领导下达任务的完美执行者。其实不然,把领导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条式地执行。
第三:避免老套陈旧的方式。很多时候我还是习惯于用以前的工作方式、方法来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总是觉得有现成的模式就不会犯错误。这样就会导致我在工作中不创新,不能再工作中找到突破点,永远在原地踏步走。
第四:执行需要培养自己的自觉性,摒弃惰性。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却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工作中常出现的状况是:面对有些工作,拖着不做,等到非做不可或领导追要的时候才去做。一旦习惯形成了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拖拉办事的工作风格。这其实也是执行力的一种表现。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我们改变心态,形成习惯把等待被动的心态转变为主动的心态。面对任何工作都要把执行力变为自发自觉的行动。
只有做出结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做出完美结果的员工才是优秀的员工。作为员工要切记:上班不是拿工资的理由,为企业提供完美的结果才是得到报酬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的成长,才能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刻的明白,完成任务不等于拿到结果,完成任务只是对程序、过程负责。只有收获完美的结果才是对价值、目的负责。我要把学到的只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踏实履行本职职责。一切以完美结果为导向,做到企业的主人翁精神,为完成公司长期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某某2012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