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镇大调解工作状况汇报
各位领导:
**镇位于会泽县西北部,系滇川两省,会泽、会东、巧家、东川三县一区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全镇总面积 264.9km 2,辖18个村(居)委会,其中12个村处于半山区和山区,有348个自然村,18821户68834人,2008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96元。近年来,我镇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
作新路子,有效整合信访、行政、司法、民间等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资源,实现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种调解方式“无缝对接、横向到边”的联合调处机制,筑牢了综治维稳“第一防线”,化解了大量民间纠纷。今年1-5月共接待上访群众 人(次),同比下降 %;全镇发生 起矛盾纠纷,成功调处 起,有效促进了全镇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工作开展中,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组织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余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由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担任调解服务中心主任,法庭、司法、信访、综治、交警、民政、扶贫、移民、水务、农科、林业、计生等涉农部门分别明确一名群众工作能力突出,懂法的干部职工长期担任调解员,每天在调解服务中心坐镇,接受群众的咨询及来信来访。同时,在各村设立了民调工作站,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站长,并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室,明确2-3名人员担任调解员,为百姓说事、论事、搭建起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
二、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大调解五项制度,规范调解程序。一是建立调解例会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和安排部署矛盾纠纷调解相关工作,通报部门对中心分流指派案件的调处情况。二是建立首问责任制,调解服务中心人员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对每起案件、每个问题都要登记清楚,做出承诺,认真调查,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建立办结报告制,对分流调处的一般民事纠纷,办结后要及时向调解中心报告;对不能按时办结的重大复杂的民事纠纷,要报告原因。四是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对因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不力,致使矛盾激化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党委、政府将实行逐级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五是建立督查回访制,对分流指派给有关部门的案件进行跟踪了解,提出调处意见。走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抓队伍建设。在大调解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调解队伍素质的提升,以加强学习培训、开展互帮工作等五项措施,有效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调处,有力促进了娜姑的和谐平安建设。一是配齐调解人员。镇调解中心明确了12名干部职工担任调解员,在18个村(居)委会配备2-3名调解员,并将年纪轻、有魄力、热心公益事业、品行良好、具有法律知识的离、退休干部及教师进入调解队伍中,充分发挥其在村民中的作用,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组织网络机制。二是加强自身学习。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使其掌握做好调解工作应具有的基本法律知识和业务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调解工作。三是开展业务培训。每季度组织镇级调解员和村组调解员对调解知识进行业务培训一次,并邀请法官辅导、观摩庭审等,进一步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基层调解人员处置疑难纠纷、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注重作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契机,抓好调解队伍的作风建设,提升纪律意识,要求调解干部牢固树立服务为民、服务大局的意识。在调解过程中不偏不倚,做到合情合法合理。五是实行激励机制,对工作出色、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员进行年度奖励,并组织开展“明星调解员”创建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抓效能建设。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调解中心着力推进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转变,由随意调解向规范调解转变,由单一调解向综合服务转变,逐步形成民事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协调发展的“大调解”机制,实现调解资源大整合、调解机制大联动、调解职能大提升、服务体系大健全的目标。有效避免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群众投诉无门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先解决信访“有序”问题,再解决“有理”问题,规范了信访秩序,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在调解中做到有案必受、有受必处、有处必果、有果必公。调处成功的结案登记,调处不成的及时向调解中心主任汇报,并负责“约访”和“领访”,对需要到其他部门才能办理的,由首问责任人员负责将上访群众亲自带到相关部门办理。同时倡导“一杯茶水问好,一把椅子让座,一声祝愿告别”,真正做到以真心、爱心、实心、诚心解决矛盾纠纷,体现了以人为
本、亲情服务的理念。
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我镇的大调解工作实现了“三不出、四提高、五下降”的目标。“三不出”:即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四提高”:即人民调解成功率提高,民商事诉讼案件调解(撤诉)占总结案的比例逐年提高,行政案件调解成功率提高,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五下降”:即群体性事件
下降,民转刑案件下降,民事诉讼案件下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集体越级上访数量下降。
目前我镇的大调解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一是存在调解周期长与办案任务重的矛盾。调解工作经常占用大量的精力,有时需要“拖”时间。调解有时不如判决结案的周期短、效率高。二是有的代理人对诉讼调解不够配合。三是运作不够规范。有些调解员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存在重结果、重口头、轻程序等问题,有的口头调解没有笔录,也没有制作调解协议书或登记造册,无法作为诉讼的证据。四是现行诉讼调解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各位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操作程序,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全力维护全镇社会平安稳定。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证。
第二篇:乡镇矛盾纠纷大调解汇报材料
**镇是长沙县最北端的大镇,地处长、平、浏三县交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群众法律意识不强,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影响了经济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安宁,去年11月份以来,该镇全面实行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依靠当地、群策群力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举措。据统计,半年来,该镇调处中心就接待群众来访20批次,受理矛盾纠
纷52件,直接调处52件,成功50件,劝阻群体性上访1批次,防止矛盾激化11件,实现了阶段性“四无”目标。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新问题、新特点,**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调处中心具体负责、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工作体系。授予调处中心矛盾纠纷调处调度、调处督办、责任追究三大职权,对社会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确保了调处中心有责有权,大调解的参与主体更为广泛,人员组成更加科学。
二、网络健全、机制完善
一是在组织网络上,全镇构建了镇调处中心、村(社区)调处委员会、村民调解小组和调解信息员的大调解工作网络。目前全镇15个村(社区)、23个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有专职调解员18名,义务调解员68名,信息员79名。二是在工作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职责,先后制定了接访受理登记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社会矛盾纠纷移送和归口管理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等多项制度。同时,健全了镇党政领导包案和接待日制度、矛盾纠纷分流和移送处理机制、纠纷排查预警机制,还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考评细则》,并列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三是在对接机制上,强化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方面的密切合作,实现了调处中心与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的优势互补。
三、整合力量、分工合作。
在纵向上,由镇、村调委会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尤其是在重点时期,调解组织对辖区的重点人员和重要地段,做到逐级负责,层层摸排,达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总要求。调处中心通过每月的工作例会对排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分类,对有倾向性的矛盾纠纷隐患做好处置预案,指派专人超前主动介入,避免了矛盾纠纷激化。在s207线的修建过程中,沿线近20公里,涉及8个村,60多个组,山林水土问题可能引发的矛盾极具普遍性和倾向性,如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置不当容易造成较大影响,镇调处中心联合公安、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调解预案,使预防和调解此类纠纷有了指导性意见,矛盾也得到了有效化解,没有出现一起过激事件。
横向上,通过实行“统一受理、分工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的工作原则,做到有访必接、有案必受,以“群众满意”为服务宗旨,充分整合各种调解资源,改进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基本实现了由“一人打锣”向“众人敲鼓”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对复杂矛盾纠纷的快速反应和化解能力。该镇观佳村村民丁某在深圳联通公司打工致残一案,伤者一家人一不会说,二不会写,联通公司又远在广东,调解难度很大。镇调处中心受理以后,迅速协调组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对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安排,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终于为丁某某争取到赔偿金16.5万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篇:工作状况投诉与意见汇报
工作状况投诉与意见汇报
XX领导:
最近可好,有几项事情,我想向您汇报,谢谢!
最近工作上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因为最近有新的菜牌需要推出,所以后期工作会很多。罗总升为我的上司,他应该有责任与我分担工作承受的压力,他经常交给我很多事情让我处理,并要求按时按量的完成。由于事情实在太多,我一时根本处理不来。有的工作给不了他要的时间。我现在需要处理各家分店营业部的水牌海报之类的等等,本来跟进工作就很繁忙、繁琐,最近做各家分店的菜牌,菜式照片后期都是我一个人在处理。他经常很晚过来上班,中午甚至下午过来上班。
自从,罗总来了公司后,我感觉工作压力增加了很大,还要经常加班。罗总要求别人做事质量、效率很高,东西做出来也是要花时间才能完成。工作做的好与坏,别人是可以看到的,但是在罗总的工作要求下,做出来的东西并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次做菜牌,现在2家分店的菜式照片已经拍摄完毕,分别是御景和粤海店。拍摄的照片效果很差,不能作图用,照片偏颜色很重,用电脑调色也不能修补。
上次去做中秋展台银条布置,罗总吩咐我说每家店的银条吩咐营业部人员布置,只要把银条布置方法告诉他们,让营业部人员自己做。但我不放心营业部的人能做好,这样做不一定能做的出好效果,所以我必须参与布置。蓝湾店那边投诉说工作没有做彻底,罗总要我打何总电话解释这件事情,还说我不要给他背黑锅。
世纪店鱼翅海鲜套餐宣传单页,是四眼陈印刷的,制作出来没有达到罗总要求,问题只是四眼陈在排版上有些挪动而已,印刷颜色、纸张质量都没有问题。整体来说还好,没有受到影响。后来,我和罗总在御景店,我们在御景外面玻璃走廊上,玻璃旁边的很多客人都在吃饭,他当着客人的面批评我,说这件事我没有跟好。
之前,因工作上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没有按照他的方法处理事情。出了一点事情就要被批,找我谈话的语气也是不客气的,甚至有提出把我辞掉。
报告完毕,谢谢!
第四篇: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状况汇报
**县文化体育局:
**乡东坡村委会东坡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乡文化服务中心及东坡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建成,并可向村组广大群众开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东坡村基本情况
东坡村位于东坡集镇周围,全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132户504人,耕地面积507亩
。2008年,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作物种植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发展香蕉、香巴蕉、核桃、小蜜桔为主。2009年,全村种植香蕉175亩、香巴蕉50亩、核桃500亩、小蜜桔300亩。2006年,组建了东坡村老年业余文艺队一支。2007年,实施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建成了一层三间85㎡的文化活动室。
二、东坡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东坡村农家书屋,依托该村文化活动室建立,2009年5月5日,共收到楚雄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分公司下配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综合等各类书籍及各科普光盘1661册(盘),总价值2万余元。订购和配备了价值1000余元的书柜、书架和桌椅,各类书籍全部上架入柜向群众开放。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音像电子产品缺乏的问题,满足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五篇:大调解文化建设
着力打造本土特色人民调解
一是进一步加强大调解文化建设。以“和怡”调节文化大院建设为龙头,打造地方特色调节文化阵地,充分利用“一牌、一墙、一室、一联”等大调节文化载体,深化大调解文化内涵,把大调节文化与美好家园建设相结合,让老百姓在休闲娱乐同时潜移默化接受“和为贵”的法治理念。
二是进一步加大社区法律服务建设力度。因地制宜规范打造了17个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法律服务室),在17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3个安置小区公示了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及法律服务社工的坐诊服务时间和电话,形成了“1+1+1(一个村一个法律顾问一个法律服务社工)村级法”律服务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和便民利民。
三是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逐村(社区)举办法治文艺演出17场次,法制影视片放映10场次,同时采取悬挂标语、集中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共设点宣传17次,发放法治挂历、年画2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放“法治青白江”环保宣传袋7000余个,全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
四是持续推进法治大讲堂进村(社区)“7+3”计划。在全镇各村(社区)分别设置统一规范的法制宣传栏、法治大讲堂公告栏和法治大讲堂意见收集箱和法制报架,并结合各村(社区)实际,设置法治大讲堂村(社区)讲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法治大讲堂“法治电影日”活动。同时,立足村(社区)群众组建村(社区)法治文艺演出小分队,定期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