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财政局树立三个意识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树立“三个意识”深化机关效能
市财政局恪守“深化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及建设“务实、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要求,树立“三个意识”,适应财政工作新体制,推进各项改革,通过作风建设树立财政队伍新形象,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树立“创新”意识。市财政局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和越来越重的财政压力,立足本职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开展优质、高效、模范服务。一是主动服务“三农”。认真倾听广大农民的心声,加强与农户和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宣传财政支农政策,找准新时期财政为农服务工作的切入点。积极主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确保财政支农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确保收入目标的实现。坚持以组织收入为重点,细化目标任务,聚焦财税征管难点,研究分析财税运行形势,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确保各项收入足额及时到位,保证财政收入的提速增长。三是强化支出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建立预算单位基础资料库,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完善局机关财务管理办法,从严从紧控制公用经费,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四是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制定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台账,真正让集体资产从购买到处置都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树立“为民”意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作风和效能
建设的第一标准,牢固树立效能为民思想,将作风建设覆盖到全所每一个人,形成全心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合力。以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行政监察法》为契机,坚持以民为本,着力推进财政系统作风建设深入发展。
树立“创优”意识。创先争优是市财政局各项工作的主旋律,以勇争一流为目标,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一是大兴学习之风。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财政业务知识,提升全所人员自身素质。2011年市财政局共安排了65场培训课程,培训涉及廊坊市财政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大大提高了广大财政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创优目标,确定调研课题,力求通过深入调研,破解难题,提升工作水平。三是加强财政工作宣传力度。通过走上街头,深入单位,利用新闻媒体,向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解答热点、难点问题,宣传财政业务知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财政、支持财政,为财政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市财政局积极参加“纠风进行时”、“阳光热线”等节目接听群众来电,解答群众问题,拉进与群众的距离,将惠民落到实处。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和谐财政”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全局人员的情感沟通和关心爱护,着力培养以“和谐聚力,诚信服务,争做第一”为核心的价值观,充分开启大家的潜能,释放大家的才
智,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工作环境。
第二篇:市财政局以提升执行力为核心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市财政局以提升执行力为核心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廊坊市财政局纪检监察室
]市财政局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财政执行力为核心,在“五抓”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建立机构抓落实。效能建设的好坏,关键是领导班子能否起到表率作用。为统一全市财政系统效能建设步伐,市财政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将党组班子成员以及机关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纳入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建立效能建设工作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及成员职责,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党组成员、细化到科室(单位),强化党员干部效能建设责任主体意识。坚持将提升效能作为财政重点工作的保障措施,同布置、同落实。建立效能建设联络员制度,始终保持领导和办事机构高效运转。
二是完善制度抓执行。效能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贵在坚持。市财政局始终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作为效能建设抓手,修订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效能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工作制度,以及严禁工作时间娱乐、迟到早退和中餐饮酒等禁令。建立以日常检查为主,不定期突击抽查为辅的效能建设督查机制。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效能建设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考核。
三是坚持不懈抓宣传。常敲警钟、勤拧发条,始终保持效能 1 建设高压态势。坚持效能建设提醒管理,真正做到逢会必讲,落实市效能建设部署,强调效能工作纪律。充分利用财政信息网、信息简报等平台,全方位开展效能建设宣传。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提升财政效能出好点子、提好思路。通过大力宣传,让“效能建设是红线,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的要求真正植根于每个党员思想。
四是注重践诺抓兑现。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坚持将每项承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全市财政系统全面推行文明办公“五要五不”,并根据窗口工作需要,推行窗口服务“三做起”、“五不让”。同时,设立监督投诉电话和网络咨询投诉平台,多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征求社会各界反馈意见。
五是财政文化抓凝聚。机关面貌是机关文化的外在表现,机关效能是机关面貌的重要表现。市财政局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党员干部学习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拒绝消极庸俗行为,构建积极向上的财政文化,提升财政文化品位。通过学习先进文化、发扬优良传统、传承时代精神,进一步丰富财政文化内涵,提升财政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素养,增强党员干部集体荣誉感和效能责任意识,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高质量的财政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第三篇:财政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财政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2006年,我局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机关效能建设“七项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2006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的领导,切实把效能建设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效能建设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职工参与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为效能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精心安排部署。召开了机关效能建设动员会,学习传达了市、县机关效能建设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工作要求和工作步骤,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责任。三是完善制度方案。制定了《青川县财政局2006年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青川县财政局机关效能建设“七项制度”》等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注重学习,强化素质
以学习为抓手,促进机关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召开专题会议2次,组织全体职工学习4次,同时利用各种会议、集体活动等机会加强学习,开展会计等业务培训,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明显提高,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一是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核心,营造机关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心组成员带头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县机关效能建设文件精神,学习各项财政法规和业务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做到一季度一检查。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研究财政投资政策,牢固树立了为民理财、务求实效的观念,切实把财政工作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落实在为项目、企业、群众服务的具体行动上。二是开展宗旨观、效率观教育,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不断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开展改革观、发展观教育,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财政改革为抓手推进财政各项工作,加快青川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四是开展民主观、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行政必须依法、用权必须监督的理念,做到诚信理政、依法理财、依法监管。坚持充分发扬民主,重视群众参与,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
三、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按照“创新改革、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推行和完善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注重系统性,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规范从政行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机关干部的行为。全面推行机关公开办事制度、工作人员佩证或座牌上岗制度、首问责任制、告知制度、限时办事制度、告诫制度、效能投诉受理制度等七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办事制度、岗位责任制、限时办事制度、首问负责制度等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
四、改进作风,优化服务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查找存在问题等方式,努力转变机关职能和作风,着力解决各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股室增强大局意识,对县委、县政府和局机关交办的事项,速决速行,雷厉风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对来接待访者态度和蔼、热情周到,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加强机关作风整顿,杜绝了上班时间打游戏、聊天和迟到、早退等现象。三是提高服务效率。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凡承办县委、政府领导批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划拨资金都严格程序、明确办理时限。局办公室对办理件落实专人做好登记,全程跟踪督办,做到按时按量、优质高效地完成。推行政务公开,对“三服务”通过广播电视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方便群众办事。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对各股室职能职责、股室负责人、办事流程等进行上墙公示。通过上述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关工作作风出现了可喜变化,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五、围绕目标,狠抓落实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以抓好收入为重点,确保全年目标完成。1-10月,我县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83万元,占预算数1539万元的83.4,增
第四篇: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龙泉市采取五大措施,全面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资源大整合。龙泉市整合书记市长热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和优化发展软环境举报督查中心进行了,成立了市委、市政府效能直通车受理中心(简称效能直通车),切实加强对全市机关效能建设的统一指挥协调,做到一个平台指挥,一个中心受理,一个窗口服务,一个声音说话。“效能直通车”开通以来,以最大程度优化发展环境、最大幅度提高工作效能、最大力度维护群众利益为目标,秉承为百姓说话、为百姓办事、为百姓撑腰的服务理念,深得企业、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受理量逐步攀升,至今已受理854件,办结825件,办结率96.6%。其中,为企业、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528个,化解矛盾纠纷78个,维护合法权益152件。
二是媒体大联动。“效能直通车”开通后,在龙泉市的《今日龙泉》报、广播电视台、龙泉新闻网和剑川廉政网等新闻媒介开通了“效能直通车”栏目,与这四大主流媒体实行实时联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全市效能工作动态和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追踪报导,公开接受全市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至今,已与龙泉电视台、广播电视台联动10期,与《今日龙泉》报联动13期。其中,通过与四大主流媒体联动,有效解决了6个影响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有5家单位因效能问题被向社会公开曝光。
三是效能大问责。龙泉市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将开展“追效问责”作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全市干部实干创业的一项重要手段,专门研究出台了《追效问责制度》,对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影响机关效能建设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进行“追效问责”,给予批评教育、诫勉教育、通报批评、效能告诫、党政纪处分等处理。至今,“效能直通车”已对92名党员干部实行“追效问责”,其中科级干部13人。
四是典型大通报。“效能直通车”全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明察暗访活动,对全市各单位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违反效能建设的典型案例一查到底,一律在全市予以通报,并在年终全市岗位目标工作考核中对所在单位进行举证扣分。至今,已组织明查暗访50多次,查处典型案件8起,累计对23家单位和25名干部进行全市通报,对8家单位在年终考核时进行举证扣分。
五是体制大改革。龙泉市全面开展了行政审批“两集中”改革,要求凡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政府部门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负责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科室成建制进驻行政审批中心。今年7月份,龙泉市对“两集中”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9月1日,原行政审批中心更名为行政服务中心并正式挂牌运做,全市各单位全面完成行政许可职能集中归并工作,行政许可科正式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在丽水市实现“一个领导分管,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独立办理、限时办结”的工作目标。目前,龙泉市在抓紧时间实施“两集中”改革相关配套工作,以确保“两集中”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第五篇: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机关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它以“依法、高效、廉洁”为主题,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政务公开为手段,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绩效考评为关键,以效能监察为保障,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行政效能建设,创新体制,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市在机关效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目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效能建设认识狭隘。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识职责狭隘”,认为机关效能建设是党委和纪委管的事,“事不关己”,没有必要专门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抓,因而不认真研究落实办法,不想扎实抓,工作平平。一种是“认识作用狭隘”,认为抓机关效能建设本身就是增加机关的工作负担,使机关变得不效能;也有人认为机关效能建设仅仅是常规性或一般性的落实制度法规等,靠推行机关效能建设解决不了问题,因而不愿主动抓。
2、落实责任模糊。有的单位虽然也推行机关效能建设,实施办法的文件也相应齐全,但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多是照抄、照搬、照转。主要表现是:责任主体不明确,有的单位存在着“人人都抓效能,人人都不负责”的现象,有的单位分管领导或副职领导没有负相应的责任,即没有自己的“责任田”,存在“越级真空”现象;责任范围不具体,笼统划分,没有细化和量化。
3、措施乏力。对全面推行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如宣传教育、检查督促、考评等方面,有的单位没有制定有力措施,只满足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效能建设仍流于形式,应付走过场,或仅凭印象或经验,“照葫芦画瓢”,缺乏有效的手段,削弱了效能建设的制约力度。
4、考评不够。一是就考评制度内容讲,由于量化细化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责任权利不配套,赏罚力度不够,缺乏内在驱动力;二是从制度的实施方面讲,由于平时缺乏检查督促,制度落实流于形式,使制度未能真正起到规范、激励作用;三是从考评效果讲,有的单位忙闲不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良莠不分,奖罚不明。追究不认真,甚至忽略这个核心环节,有的虽然提出了要求,但没有配套的追究办法,难以操作。
为切实用好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行政的“法宝”---机关效能建设,结合四个多月来的实践经验,对今后如何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出如下观点和对策。
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基本思路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重在提质,贵在提速,通过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规范机关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角色定位准确化、工作行为规范化、管理效益最大化,从而打造清廉公正、高效优质的发展平台。
1、在思想理念上彻底转变“三个观念”。一是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执政为民。效能建设的主体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客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最终的受益者。效能建设要强化民本观念,紧紧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来展开,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和赞成,作为检验工作效率、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标准。二是变“管制型”为“服务型”,真正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机关是营造环境的主体,民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机关就是服务,领导就是公仆。要建立以服务经济、服务群众为主要职能的新型行政体制,防止行为错位、缺位和越位。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把调控、管理、监督等职能寓于服务之中,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三是变“允许型”为“禁止型”,做到依法行政。机关要强化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直接管理的做法,更多地用法律手段去引导,做到法无明文允许不得为,法无明文禁止皆可为。
2、在工作实践中把握好“四个结合”。一是重点与整体相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必须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在解决职责不明确、行为不规范、办事不高效、工作不深入、任务不落实、奖罚不分明等突出问题上有所突破。坚持把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条与块、抓本级与抓下级有机结合起来,抓人促事,抓点带面,上下齐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
实现效能建设的整体推进。二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事半功倍。相对而言,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是标,程序不彰、职能错位、素质不强是本。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深化政务公开,这既是治标的有力措施,也是治本的有效探索。三是勤政与廉政相结合。勤政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办事低效率和不作为;廉政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办事不公、不廉,乱作为和谋私利。在实际工作中,勤政方面的一些问题往往反映和潜伏着廉政问题,而廉政方面的一些问题往往也暴露出勤政方面的问题。所以要辩证地把廉政建设与勤政建设统一起来抓,既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下功夫,也要严格依法行政,在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上做文章,让每一个机关干部做到既干事又干净,既优质高效服务又廉洁公正服务。四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律是系统内部的自我教育、管理和监督,是一种内约力。他律是来自系统外部的监督和压力,是一种外约力。内外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要抓好效能建设,既要依靠自身力量和内部整顿的办法解决问题,也离不开来自系统外部的监督和约束。
三、当前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机关效能建设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是一项综合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其领域广阔,内容丰富。针对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强化教育为抓手,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这是发展快慢、好与不好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要建立完善的学习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机关大力倡导“以勤奋学习为乐,以知识更新为荣”的良好风气,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当前,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抓住思想政治建设根本,大力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公正”、“八荣八耻”等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把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整合起来,努力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要坚持把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工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解决“知识贫乏”和“本领恐慌”问题。要通过理论、业务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不断开阔广大干部的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本领,保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状态,不断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
2、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推进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没有严格的制度就没有管理和行为的规范,效能建设也就失去了其核心内容。要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公约性的原则,建立全方位的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一是规范办事程序。建立和完善办事限时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否定报备制、绩效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规范机关管理。要制订和完善机关行政、财务管理、公文处理、车辆使用、印章管理、安全保卫、机要保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保证机关正常运转。三是规范各类议事活动。建立和完善党务、政务会议制度,办公会议规则、机关工作规则,机关党建工作制度,保证依法、依规议事、办事。四是规范政务公开。只要不违反保密要求,属办事依据、程序、时限、承诺、项目、收费标准和办事结果的,原则上都要向社会公开,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干部任用、人事安排、项目审批等问题和环节作为重点。通过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让群众参与监督,使行政权力的运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
3、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评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效能告诫、诫勉教育、责任追究的实施细则。要注重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行风评议、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手段,实施对机关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细化和具体化,把软指标变成硬指标。实行绩效情况月登记和考评积累制,如实记录履行岗位职责情况、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情况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和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或偏差,作为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4、以效能监察为手段,推进效能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是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机关效能投诉、处理机制。设立机关效能投诉热线和投诉箱,制定效能投诉处理办法,理顺投诉处理程序,规范投诉处理工作。二是加大效能建设的督查力度。一方面,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
社会有关人士中聘请效能建设监督员,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另一方面,针对群众举报和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对有违规违纪行为,区分情况严肃处理,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把机关效能建设的评判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坚持对办理效能投诉情况定期公布,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
5、以职能部门为主体,构建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机关效能建设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必须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成员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效能建设形势,分解和落实督查督办任务,努力增强工作合力。实际工作中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自上而下”,统一组织,协调整合,整体推动,又要“自下而上”,充分调动各效能主体的主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只有上下积极行动,机关效能建设才能取得整体效果,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各级“一把手”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对本单位效能建设负总责,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工作主动性;带头清正廉洁,实事求是,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意见,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本系统效能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