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目录(落实文件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目录(落实文件精神)》。
目录
两学期学生乘车登记表和学校与车主签订的协议 乘车安全管理台账
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书
鞠隐初中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
门卫值班安排表
禁止举办各类补习班通知
两学期应急逃生演练方案
中考应急预案
乐兴县商贸局
关于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7号文件切实搞好对照
检查和清理纠正的
情况汇报
按照县纪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及时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会议要求,局党委要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刻理解贯彻落实《规定》的重要性,把贯彻执行《规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县粮食系统实际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研究,周密部署
在接到县纪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局党委对贯彻落实《规定》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我局党委的研究进行周密布署,并结合我县粮食系统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开展自查申报工作,制定出活动安排。
1、开展专项举报活动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进行专项举报。我局利用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下基层监督检查、设立举报信箱等多种形式,将中央纪委《规定》中列举的八个方面的禁止行为,向社会公布。为便于广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局纪委设立举报电话:9936361、9930900。安排监察科受理举报。
2、开展专项谈话工作
在认真学习领会《规定》精神的基础上,局党委书记、局长史文俊同志与局党委领导干部进行了逐个谈话;局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责任分工同各企业负责人逐个进行谈话;在局监察科的监督检查下各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党员干部进行了逐个谈话,要求谈话对象按照《规定》所列禁止行为进行逐条对照,如实反映实际情况。
3、开展专项公示工作
我局把在这次自查自纠中报告无问题人员名单在公开栏中进行了全员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开展专项督导工作
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局纪委组织力量,加强督查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局纪委组成由办公室、监察科组成检查组,由郭平同志带队,按照县纪委转发的《规定》的实施方案精神,进行了专项督导,深入了解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督促解决问题。
5、实行一日一报告制度
为掌握自查自纠工作的落实及进度情况,局纪委实行一日一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了解自查人员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指导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对照检查,认真梳理
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自我剖析,并依照《规定》、党的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对照检查,通过普遍的自查自纠活动在系统内没有发现违规违纪问题。虽然通过这次自查申报工作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我们不认为不存在着问题发生的因素,因此,我局党委要求在全系统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以清除“病源”为根本,以保持清洁干净的“肌体”为目的,长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把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贯穿到工作中去,落实到实践中,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作风,努力作好本行业、本系统的工作,积极为优化经济环境,发展行业经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本行业、本系统的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7月10日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确保党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崔家庄乡党委政府,紧紧结合本地实际,对全乡的农民增收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通过广泛宣传和扎实的工作,真正把政策送到农户家中,把措施落到实处,为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讲,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继续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针对全乡公路以北各村水源条件恶劣,水利设施老化的难题,积极引导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埋设地下输水管道等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新打井,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合理规划设计,搞好农田排涝工程建设。投资175万元建设水池水窖10000立方米,铺埋节水管道31000米。新打机井40眼,渠道维修1200米,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为农业生产奠定物质基础。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调优调强产业结构。
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乡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在完善乡办养殖小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以三官庙村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全乡新增养殖专业户25个,生猪、牛、羊存栏分别为25500头、2400头、3200头,分别实现出栏治理发愣功00头、2500头、6000头。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00元。二是收缩苗木种植,扩大高档绿化苗木生产。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尽快缩小苗木种植面积,提高苗木档次,培育绿化大苗和灌木苗木。适度发展龙爪槐、雪松、红叶小檗、金叶女贞、黄杨等特色苗木,使新品种比例达30%以上。全乡苗木生产面积由11000亩减少到6000亩,粮食种植面积达19045亩,苗木面积盲目扩大,产品大量积压的形势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三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使他们成为开辟市场的“先头部队”,衔接产销的中间力量,传递市场信息和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利益导向的驱动下,增强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三、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保证农民有稳定收入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引进和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全乡分别投资780万元新上矿山机械设备企业7家。投资680万元改扩建企业一家,投资2482万元建设选矿企业10家。投资2759万元,新建采矿10家。直接为我乡农民创造800多个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鼓励广大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发挥近郊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路边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依托我乡大型企业,大力发展商饮服务业。以港陆公司、东双城采矿为中心,规划建设以商贸、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进一步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入区投资创业,并以此加快我乡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全面落实减负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认真落实直补工作。按照《唐山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暂行办法》规定,精心谋划、积极组织、扎实推进全乡的直补工作,为忙于春耕的农民送去“及时雨”。迅速完成了全乡5521户农户、涉及20809亩种粮面积的粮农补贴发放工作。此项可为农民直接增加人均收入8.2元。
二是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规定,落实农业税税率调整政策,逐年减轻农民农业税负担,其中:去年全乡农业税总额由上的1045053元减少到878794元,人均纳税额由上的58.67元降到49.15,这其中有12个经济条件好的村由集体统一支付,合计为407895元,占总额的46.42%。预计今年税率将由原来的7%下调到3.7%,此项可减轻全乡农民税负41.4万元,人均23元。
五、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乡党委政府将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改变思维方式,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立足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是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提倡“少提口号、多办实事”,深入开展了机关干部“走百村、进百户、解百难”活动,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善于发现问题,拿好主意。共征求群众意见1300多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37件。
二是在机关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科技、用科技、增本领”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带富、帮富能力,入春以来,全乡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900多人次,此外,全乡还以“党员一挂双定”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给党员干部定职责,定目标,与全乡113户贫困农户结成了帮扶对象。
三是成立了全乡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推广中心,以乡农技综合服务门市部为阵地,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上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品信息发布,供求查询,技术咨询,物资供应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目前共为广大农户优惠供应化肥120吨,玉米良种1500公斤,接受群众技术咨询700多人次。
六、下步工作安排。
立足全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源优势,大做农字文章,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系列化服务为纽带,联结千家万户,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整体实力。
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今后,乡党委政府将把大力发展养殖业,做为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尽快实现全乡农业由种植型向养殖型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讲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迅速形成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共识。组织广大农村两委干部到周边地区进行参观考察,通过学习外地养殖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认识,并结合本村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各村两委班子要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做法、模式和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和建设养殖小区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按照崔字[2003]10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小区建设用地、信贷、奖励等优惠政策,各村也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有条件的村要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力争到2005年底实现生猪出栏20万头,牛羊出栏1万头。另外,鸡、鸭、鹅、肉狗等养殖户达560户。三是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乡畜牧兽医站、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等部门联合成立“畜牧业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对全乡养殖户进行信息咨询、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一切方便。并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在网上发布全乡的畜牧产品供应信息,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此外,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要积极组成行业服务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配合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四是积极推广饲草种植,保障畜牧养殖健康发展。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乡农业站、畜牧站等部门要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优质、高产、高效的优良饲草品种以及青贮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优种饲料作物,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养殖小区与种植户签约形式,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通过壮大养殖,带动种植,实现种植户与养殖户共同增收、良性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实施流通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培植和扩大农村流通队伍的同时,按照订单搞生产,合作搞营销的思路,着力发展、壮大并逐步规范以民间组织为主的营销中介组织和运销大户,使他们成为开辟市场的“先头部队”,衔接产销的中间力量,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利益导向的驱动下,增强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三是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谋划全乡的水利建设,重点解决公路以北各村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大力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和管道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灌溉潜能,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南部两河流域还要重点加强防汛排涝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开拓新的就业途径,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全乡铁矿资源的大量开发,吸收大量民工,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引导农民到市场做生意,三是利用近郊优势,引导农民到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四是组织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做经济人,积极参与农产品的营销,活跃农产品市场。
阜蒙县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编制完成水利发展项目库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共辽宁省委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力争通过 县水利局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县情水情实际,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成立了水利发展项目库编制领导小组,组织全局最强的技术力量,编制完成了《阜蒙县水利发展项目库》,全面安排部署水利工作,为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保证项目早启动、早实施、早受益,提前期工作依据。阜蒙县水利发展项目库规划为900054.593525.1万元。按项目投资类别分:河道防洪工程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共中央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5到10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年,规划项目606717.625个项目,投资切实增强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和省委一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
大类114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99811.8万元,社会投资231557.0万元;农田水利工程
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1012万元,其中:省以上投资万元,市县投资12个项目,投资43645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68个项目,投资38314.8万元;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个项目,投资5650.0万元;水库建设工程6个项目,投资58686.0万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111个项目,投资33743.7万元;供水工程(县城、工业园区、小城镇)28个项目,投资53921.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244个项目,投资17711.0万元;水产养殖设施工程7个项目,投资2080.0万元;水利行业能力设施建设13个项目,投资10176.0万元;水利管理(工程岁修、更新改造)12个项目,投资9740.0万元;水利科技(科研、科技推广)15个项目,投资2025.0万元。
XX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
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水利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维护全市水利建设市场秩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水建[200947]号)和市委、市政府《嘉兴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及水利部有关文件要求,我局对各县(市、区)的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做好动员宣传工作。本次专项治理是在全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大背景下组织开展的,各县(市、区)及有关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及时收看国家、省、市等各级组织召开的专项治理视频会议,并将会议内容、精神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我局也召开了局班子成员会议,就下一步的专项治理工作作了部署。
(二)精心安排,做好机构组建工作。根据省水利厅《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印发了《关于成立嘉兴市水利工程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嘉市水利[2009]151号),明确由徐关明局长任组长、陆佳荣副局长任副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同时积极组织人员编制了《嘉兴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并及时下发各地。各县(市、区)也根据省水利厅要求成立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编制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周密计划,做好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执行工作。根据工作方案的责任分工和工作安排,目前,我局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组主要对全市2008 年以来扩大内需及省以上重点水利项目进行自查和调查摸底。
二、2008年以来开工建设的主要项目
(一)扩大内需项目
我局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部署和“快、重、准、实”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工作措施和安排,积极争取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及资金,2008、2009年全市共申请中央资金的水利项目第一、二、三批共8个,项目总投资1860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75万元。
杭嘉湖南排平湖塘延伸拓浚应急工程是省级重点项目,检查情况总体较好。在项目建设依据方面,项目建设符合《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及《杭嘉湖地区防洪规划》;在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方面,项目立项、工可、初设、施工等完全按规定程序操作;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按规定要求实行了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四制”管理。另外,市区二环内河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项目代建制,项目建设程序履行较好。
嘉兴市第一批中央投资项目为:嘉兴市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及嘉善县干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两个。嘉兴市亭子桥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总投资108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33万元;
嘉善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384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39万元,地方配套3305万元。干窑镇、天凝镇饮水安全项目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7月开工建设,合计建设管网573公里,工程发挥效益后实际新增供水能力4.04万吨/年,受益人口3.32万人。
嘉兴市第二批中央投资项目为:海盐县标准海塘加固工程、嘉善县魏塘镇饮水安全工程及南湖区凤桥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三个。海盐县标准海塘加固工程由其境内长山、澉浦、武原等三段海塘的加高加固工程组成,设计海塘级别为1级,设计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根据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关于下达重大水利项目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浙发改投资[2009]191号),本工程建设规模为加固海塘7.07公里,项目总投资为7263万元,2009下达加固标准海塘2.5公里,计划投资24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安排投资8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600万元;
魏塘镇(南片)饮水安全项目,解决枫南、网埭港、亭桥、马家桥、三里桥、长秀等6个村1.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管网总长度DN150以上球墨管23公里,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60万元,地方配套1140万元;
南湖区凤桥镇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新建管网30公里,工程实施后凤桥镇全镇受益,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8万人,总投资为158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92万元,地方配套1290万元。
嘉兴市第三批中央投资项目为z广湿并彳湗衿遷饾汽安全项目、秀洲区王店镇饮用水工程及嘉善县大云镗饯筋三伮。项目惻投资䘳430万元,凶溯姮飾算内投资7wu乷兣,地方配套资金2696万元,解决4.52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馚湖街道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新建管网239n7ဵ公里,觳凷饯汶乭寭全人口1.5万人,总投资为11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冏掗赅264,地方配套866万元。
湖街道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新建管网239n7ဵ公里,觳凷饯汶乭寭全人口1.5万人,总投资为11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冏掗赅264,地方配套866万元。
秀洲区王店镇饮用罾工程计剗旿建篥罕•w•}六釮シ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51万人,总投资为;ij20万元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45万元,地方配套87縷万元。
{份ュ釭烹敿廽拝赮顿盯•乭景杽噩湿卿排平湖塘延伸拓浚应急工程。语巧是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和艮运睡件等综名募胿っ巵穯畵狮屵揓淽闽可具乺湹換淿并泿筻续扱ぶ杭噯湾南排平湖塘廾伺拗浚应急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建设。廾设内容包括斱彃廿恭毵•n{公里独山干河、净宽39米(3孔×13米)排涝闸一康〃节制闸及堤防护岸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3.}6亿元,其中省补1.3亿元,其余由嘉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配套。
乭景杽噩湿卿排平湖塘延伸拓浚应急工程。语巧是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和艮运睡件等综名募胿っ巵穯畵狮屵揓淽闽可具乺湹換淿并泿筻续扱ぶ杭噯湾南排平湖塘廾伺拗浚应急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建设。廾设内容包括斱彃廿恭毵•n{公里独山干河、净宽39米(3孔×13米)排涝闸一康〃节制闸及堤防护岸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3.}6亿元,其中省补1.3亿元,其余由嘉兴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配套。
二是市区二环治第一期工程。工程主要建设目的是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批寋决误逢成重姧损失罉窛出獯景滼景毿浧瞵穯浿훮齢。罀查杯否存在ﯯ빿濟絧畭硯ぱ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虚假合同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批寋决误逢成重姧损失罉窛出獯景滼景毿浧瞵穯浿훮齢。罀查杯否存在ﯯ빿濟絧畭硯ぱ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虚假合同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批寋决误逢成重姧损失罉窛出獯景滼景毿浧瞵穯浿훮齢。罀查杯否存在ﯯ빿濟絧畭硯ぱ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虚假合同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批寋决误逢成重姧损失罉窛出獯景滼景毿浧瞵穯浿훮齢。罀查杯否存在ﯯ빿濟絧畭硯ぱ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虚假合同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滼景毿浧瞵穯浿훮齢。罀查杯否存在ﯯ빿濟絧畭硯ぱ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虚假合同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三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着重自查全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物资采购、资金拨付和使用、环境评价、开工批复、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工程质量、工程安全、设计变更、计量支付、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程验收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着重自查全省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
五是查办案件力度方面。着重自查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标投标、规划审批等突出问题。
针对上述五方面专项治理重点,我局专项治理工作组对自查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对涉及的相关项目进行了梳理,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检查:一是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查找工程建设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踏看现场,查阅台账,摸清存在问题的底数;三是分析问题存在原因,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存的隐患,从主观认识、法规制度、权力制约、行政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四是查找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增强专项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项治理检查组分别于11月26、27日及12月16、17、18日对上述项目进行检查。全市扩大内需第一、二、三批共8个项目,从项目前期准备、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招标投标、资金到位及使用管理等,总体情况较好。8个项目均按各自行业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项目审批工作,并按规定进入政府招标投标平台,进行公开招投标;配套资金均按规定时间到位,同时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工程质量管理及进度控制方面,除第三批平湖当湖街道农饮工程,由于前期工作不够扎实,进展缓慢,难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建设任务外,其他项目都基本符合上级要求。
杭嘉湖南排平湖塘延伸拓浚应急工程是省级重点项目,检查情况总体较好。在项目建设依据方面,项目建设符合《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及《杭嘉湖地区防洪规划》;在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方面,项目立项、工可、初设、施工等完全按规定程序操作;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按规定要求实行了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四制”管理。另外,市区二环内河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项目代建制,项目建设程序履行较好。
武进区2009年重点县项目自查报告
[来源: 本站 | 作者: 原创 | 日期:2010年3月26日 | 浏览834 次] 【大 中 小】
江苏省重点县项目绩效考评小组:
武进作为国家首批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项目争取来之不易,项目建设一开始就坚持工程设计高标准,工程施工高起点,工程验收高要求的原则,确保工程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根据江苏省财政厅、水利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09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检查的通知》(苏财农„2010‟22号)文件精神,我区对重点县项目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我区2009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407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固定渠系低压管道与衬砌92.7km,建筑物配套与改造2812座);小型水源工程(42座小型灌区的提水泵站,引水涵洞座);小型排涝工程(排涝泵站11座和闸1座),计划完成土方16.09万立方米,砼1.95万立方米。项目分别在郑陆、横山桥、横林、遥观四镇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9.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新增改善排涝面积28万亩,年增供水能力1800万方,年新增节水能力1200万方。全面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实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一、重点县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工程进展。项目开工率达100%,完成投资约1450万元,占计划的35.5%。
2、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2009年武进区重点县项目总投资4071万元,除中央、省级补助1600万元外,地方配套及自筹2471万元。目前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1532.1万元,其中:(1)区级安排配套资金800万元,其中区财政在年初预算中安排重点县水利建设专项600万元,同时整合小农水专项资金200万元;
2)项目镇财政承诺同步配套1913万元,考虑到镇财政资金一步到位压力很大,我们实行了分两期到位,第一期配套资金计732.1万元在3月24日前到位,第二期配套资金计1180.9万元在4月20日前足额到位。目前第一期配套资金已到专户。
3、资金拨付情况。各施工单位凭票据,经现场监理核实,项目镇领导签署意见,再由区水利部门审核统一汇总上报,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目前,根据施工方案及合同,已预拨项目实施启动资金55.1万元。
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成立工作班子,切实加强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我区专门成立了区级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精心抓,有关部门全力抓的工作联动机制,为重点县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规范组建项目法人。依据项目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区政府将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工程建设处作为武进区重点县项目法人,同时成立遥观、横林、横山桥及郑陆等四个项目部。由武进区水利工程建设处承担重点县建设管理工作,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实施,对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建设资金和建设安全负总责,各项目部具体负责所在项目镇的项目建设实施,对所在项目镇的项目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建设资金和建设安全负责。
(二)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建设氛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重点县项目所在镇实行动态绩效考核制度,将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和监管,以及管护机制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项目所在镇采取不予补助,甚至取消竞争资格的奖惩机制,并且三年内对所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不再享受上级资金补助。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十天一督查制度,将工程建设情况以简报形式在全区通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根据《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2010]6号)文件精神,明确了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在武进区水利工程建设处开设了专户,对重点县项目建设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根据工程进度,对区级以上财政资金实行财政报账制度。审计、监察部门实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防止滞留、挪用现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四)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一是优选施工队伍。我们按照招标程序,所有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选取了合理低价、工期最短、质量符合要求的施工队伍。二是严格材料筛选。项目所需原材料,事前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一律不得进场。
(五)强化组织管理,保证工程进度。各项目镇明确任务,加强施工管理,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切实形成了任务有人抓、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所有项目建设于4月底前基本完工。
三、存在问题
一是重点县项目整体进展还不够快。对照上级对今年的重点县项目验收考核时序进度,我区的重点县项目建设进度略显滞后。一是今年是我区实施重点县项目的第一年,经验不足;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建设程序要求,招标、公示等占用了一部分时间;三是前段时间天气连续阴雨,也影响了施工进度。二是重点县项目操作程序尚需进一步整合。2010年1月28日省督查小组第一次督查中,对我区重点县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我们根据省督查组督查意见,边实施项目边调整,规范组建了项目法人。但当时由于我们将四个项目镇人民政府作为项目法人,一些项目前期工作如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等工作已全面启动,已无法变更。因此造成目前施工合同签订主体是各项目镇人民政府而非项目法人。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提高认识。我们将充分认识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牢牢把握排涝闸站工程及灌溉站及配套渠系工程4月30日前基本完成的时间要求,倒排工期,倒逼时间,狠抓节点控制,再次掀起施工高潮。
二是严格监管。强化项目责任约束机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跟踪审计制、工程合同制等五项措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管,保障资金安全。
三是加强督查。区领导小组将按月进行督查,区水利局作为技术业务指导部门,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将按各镇上报的进度每10天进行督查,对不能及时完成进度计划的,将采取全区通报、限制市场进入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是加大宣传。为切实抓好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推动扩大项目建设影响力,我们把项目宣传报道作为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近期,新华日报、常州日报等省、市级新闻媒体,将组织记者对我区重点县项目进行专题报道。通过宣传,一方面将为未来两年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将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工程建设处 二O一O年三月二十三日
《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的意见》 文件精神
《意见》力求三个体现:体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体现迈上新台阶的定位要求,体现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优化完善工作举措的指导方针。《意见》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思想认识达到新高度,第五部分要求形成农村改革发展新合力,第二、三、四部分,分别对应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推出了工作重点和创新举措。
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上新水平上,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四个百万亩”为主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确保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今年将新增或改建提升设施“菜篮子”基地4000亩,加快建设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要加快培育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今年新增农业园区面积10万亩以上,建设一批物联网生产示范基地,逐步提高农业的智能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水平。
在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富民强村实现新突破上,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股权固化改革,今年要完成300个以上社区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股权固化改革,力争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要创新落实“一村二楼宇”政策,今年要开工新建100万平方米“一村二楼宇”物业载体;要建立健全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机制。市级机关和企事业对口帮扶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到明年底,实现全市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彰显鱼米之乡新风貌上,意见提出,要优化完善镇村空间布局,今年3月前,确定并公布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名录,今年新增美丽村庄示范点1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00个。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全市生态河道覆盖率达80%以上;要加快农民安置房建设,从今年起,每年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安置房800万平方米,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解决已动迁农民的住房安置;要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每年完成10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关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 文件精神
2014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各种影响因素和不确定性增多,巩固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持续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全省上下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改善而投入减少,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改革创新、法治保障力度,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好形势。
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地各部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的重要论断,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坚持城乡、工农协调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深刻理解和把握“带好头、领好向”和“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嘱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拉长短腿、补齐短板,真正把“四化同步”发展落到实处。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涵,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对“三农”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协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各项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15年,全省“三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化同步”带好头、领好向和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定位,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改善农村民生,确保“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更加有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深入实施粮食“丰产增储”行动计划,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加大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区建设,继续推进淮北适宜地区旱改水,力争水稻面积稳定在3400万亩。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逐步实现县有万亩示范片、乡有千亩攻关方、村有百亩核心田,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导优化主要粮食作物保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做好财政对保费的补贴工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加强粮油质量安全建设,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园区,推进粮库提档升级和“智慧粮库”建设。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提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新增高效设施农业60万亩、设施渔业20万亩,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区域特色板块。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扎实推进蔬菜永久基地和茶叶、花卉、果品等园艺标准园创建,发展遮阳网、防虫网和节水灌溉栽培,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加大对畜牧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稳定发展生猪、家禽,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增加主要畜产品供给。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推进连片养殖鱼池、渔船标准化改造和现代渔港建设,发展一批高水平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健康养殖示范场,支持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远洋渔业发展。推进杨树等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经济林果综合利用等特色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业。加大对开放型农业的政策扶持,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和节奏,鼓励企业“走出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落实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3.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加强示范引导,重点支持土地经营规模100-300亩的农户家庭农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序发展土地集中型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专业合作型、统一服务型等形式多样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深化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苏合”销售联社,开展农民合作社综合社试点,培育扶持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逐步扩大龙头企业贷款风险基金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和监管,严禁擅自改变农业用途。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推进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风险补偿、投融资引导等市场化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各种服务。鼓励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途径。鼓励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为农服务。
4.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依托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加强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打造一批农科教结合基地,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引导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高等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5.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治江治淮治太、南水北调、沿海水利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中型灌区改造、规模化节水增效、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深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新增高标准农田150万亩、节水灌溉农田200万亩。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强化水土流失治理。严格保护耕地,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突出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和小麦机条播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和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政策支持,统筹推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装备建设,提升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和经济作物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6.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有效实现协同攻关、技术集成和产学研结合。围绕粮食生产、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创新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机制,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各类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领域创新创业,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加快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以技术集成化示范应用为重点,推进标准化、科技化、良种化、生态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7.推动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推广运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农业。打造农业服务热线、惠农信息发送、为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实施苏北农村宽带设施提升计划,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支持供销合作社和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实用性培训,依托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更多的“电商示范村”。推动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与农产品实物营销相结合,引导农民上网用网,支持发展农民网店。
8.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突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支持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支持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和收储体系建设,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支持“粮经”、“粮绿”、“粮饲”轮作。推进土壤污染监测和生态修复试点。落实长江禁渔、湖泊禁渔、海洋伏季休渔等各项资源保护措施,推进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对专业渔民禁渔休渔期的生活补助制度。提升“绿色江苏”建设水平,着力建设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态防护林,实施丘陵岗地、荒山、滩涂植被恢复工程,推进村庄绿化,新增成片造林30万亩、开展森林抚育150万亩、恢复湿地5万亩。
二、更加突出就业创业和政策惠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9.完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逐步实施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健全“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服务水平。实施农民创业富民行动,加大农民创业培训力度,扶持农民自主创业3万人。加强农村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带动更多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减轻农民创业成本和企业负担。
10.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管财力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强化市县政府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责任,继续增加农业农村支出,基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推进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增强财政投入的精准性、实效性,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建立基金、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发展领域。推进普惠制与精准补贴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加大精准补贴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粮食收购价外补贴。引导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继续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提高农业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全面推开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深入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重点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加强涉农资金使用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收到实效。加强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政策落实到位、农民得益受惠。
11.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支持大型零售企业、批发市场直接参与生产基地建设,开展农超对接、产品配送,支持在综合性超市、商贸中心开设生鲜农产品直销区。落实农产品初级加工等用电与农业用电同价、农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道等降低流通费用政策,清理整顿农产品运销乱收费问题。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落实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扶持政策,发展一批特色景观旅游镇村、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农家乐专业村、魅力乡村。12.多途径开辟财产性收入渠道。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支持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以及劳务合作、富民合作、物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加快发展。落实扶持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减轻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负担,提高对组织成员的收益分配。切实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开展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依法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门槛低、风险小、适合农民需求的多样化金融理财产品,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
13.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突出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和重点片区帮扶,强化精准扶贫,全面完成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对尚未脱贫的农户,有劳动能力的落实帮扶措施,财政奖补资金以“滴灌”方式落实到户;没有劳动能力的按规定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符合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低收入农户符合条件的经营项目,及时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强化挂钩帮扶单位责任,整合农业产业项目、“五方挂钩”单位和社会投入等各类资金,集中力量发展收益稳定的帮扶项目,争取1533个经济薄弱村尽快实现新“八有”目标。聚焦6个重点片区关键工程项目,集聚力量合力攻坚,确保30项关键工程项目全面建成、发挥效益。组织实施黄桥、茅山革命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使当地低收入农户收入超过所在县(市、区)扶贫标准,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超过30万元、60万元。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村企挂钩帮扶,推动100家优秀民营企业、3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所在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支持宿迁市抓好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研究制定新的扶贫标准,筹划新一轮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14.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分类引导、差别发展、择优培育的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重点扶持中心镇、节点镇和特色镇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吸纳就业和集聚人口的能力。选择符合条件的小城镇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推进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推行居住证和省辖市范围内本地居民户口通迁制度,合理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积极推行积分落户制度,并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尊重农民进城留乡的自主权,现阶段不得以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三、更加注重改善农村民生,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15.科学推进农村规划和建设。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扎实推进新一轮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苏南及有条件的地方完成优化规划工作。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先保障农村发展合理用地需求,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整治成果,结合开展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普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坚持城乡一体、建管并重,突出整治后村庄环境的日常管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乡村传统风貌。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制止以“三集中”为名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
16.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桥梁1000座,有序推进苏中苏北镇村公交发展,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直通车。继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实施农林场圃电网改造。按照“同网、同质、同服务”的要求,推进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实施中小河流重点县项目,兴建农村小型桥梁6000座,提升农村河网水系的引排能力和水生态环境。完成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和小型生态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改厕,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发挥已建商贸中心、配送中心、连锁农家店作用,提升农村商品配送和连锁经营水平。
17.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推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流动,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创建,拓展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优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建成一批示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升乡村医生医疗医技水平,提高参合群众基层首诊比例。强化农村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全面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建设农村体育设施,开展农民健身活动。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18.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缴费激励机制,继续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积极推进跨省联网即时结算。继续完善以病种为切入点的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强化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间的衔接,发挥制度整体合力。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
四、更加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9.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推开试点工作,争取50%以上的村开展试点,16个整体推进县(市)基本完成,其他每个县(市)基本完成1个乡镇试点。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中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明晰产权归属,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集体资产量化到人,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修订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研究制定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0.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稳妥开展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优化镇村建设用地布局。抓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按照“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原则,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完善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房屋、草地、林地、海域、水域滩涂等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21.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支农职能,加大对水利、农村路网、农村流通、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乡镇增设具有信贷功能的营业网点,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向苏北苏中开展跨区域投资经营,对在苏北、苏中地区设立的县级以下银行分支机构及县级保险业分支机构,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继续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创新“三农”融资渠道和模式,支持成长型涉农企业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产品,推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为中小涉农企业提供挂牌交易服务便利。加强政策支持,加快发展“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质押融资试点。鼓励开展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涉农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继续推动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有序推进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试点。
22.推进水利和林业改革。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运行管护机制创新试点,改革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林地、湿地保护制度,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生态公益功能定位,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23.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等改革发展。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加大“新网工程”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研究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场企业化、农垦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增强活力。
24.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落实“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体制。探索不同条件下村民自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继续搞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鼓励群众因地制宜推动自治实践创新。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选民登记、委托投票和罢免等制度,促进村委会选举程序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决定村级重大事项制度,推行涉及村民利益事项的议事协商,提高民主决策水平。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开展村委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民主理财,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农村公益性和服务性社会组织,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协同改善乡村治理。
五、更加有效为“三农”提供服务,提高组织领导水平
25.坚持重中之重不动摇。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意识,落实“重中之重”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变化趋势,科学谋划、统筹设计“十三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完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地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发挥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导向作用。支持苏州、南京、武进、洪泽、常熟等全国农村改革试点。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和向赵亚夫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各级干部为农服务意识,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三农”舆论宣传,引导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26.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围绕中央提出的“六有”目标,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在服务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打破地域领域界限,创新区域性、产业型、功能型等党组织设置方式,继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改进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支持和保证村民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充分行使职权。严格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7.提高农村法治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引导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推进涉农行政管理创新,严格按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规范涉农行政审批。加强对涉农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效能。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鼓励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深入推行“政社互动”,推动基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强化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减负增效”,提升农村社区为农服务水平。坚持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28.依法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畅通和规范农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加强农村信访工作,引导农民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以村综合服务中心和为农服务社为依托,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基层下沉,推动居家养老、就业社保、司法综治、卫生计生等服务向农村延伸。依法保障外出村民在本村、外来人口在居住村的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推动其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有效化解各种纠纷矛盾。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全省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厉、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奋力开创江苏“三农”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