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陕财办企[2011]35号
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规范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省上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金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四条 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每年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并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及例行监督检查。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项目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持范围、方式及额度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包括对行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产品和成套设备;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及转化;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六条 项目申请单位具备的资格条件
(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备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3、具备承担项目所需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
4、符合国家和省上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二)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服务条件,有良好的服务团队和专业人员;
2、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功经验,对地区或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工作纳入当地或本行业发展规划之中;
4、具有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资格。
第七条 项目申请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技术水平、起始完成时间、资金投入、预期经济效益等)。
(二)企业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效益情况。包括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职工人数等。
(五)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或专家论证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六)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企业申请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除提供以上所要求的资料外,还需出据已落实或已投入项目建设的自有资金筹措证明或会计师事务审计报告;企业技术创新
服务机构还需提供有关服务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表。申请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还需提供项目贷款合同(复印件并加盖单位、银行公章)。
第八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方式。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原则上只能采用一种支持方式。贷款贴息方式主要支持以银行贷款为主投资的项目;无偿资助方式主要支持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项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开展服务业务所发生的支出给予一定数额的无偿资助。
第九条 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根据贷款金额和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基准利率确定,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贴息额最高不超过80万元;申请无偿资助的项目,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该项目支出总额50%,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第十条 当年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三章项目申报、评审和资金拨付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国家和省上政策每年下发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资金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第十二条 项目单位按属地化原则(包括中央和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向当地财政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三条 各市(区)、省管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做好本地区项目的初审工作,并按重要性原则排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汇总,联合上报省工信厅和省财政厅。省管县在上报项目时,同时抄送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第十四条 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建立专家评审机制,组织技术、财务、市场等方面的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
第十五条 省工信厅、省财政厅依据专家组评审意见确定支持项目、方式及金额,并在相关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1周,公示期满,省财政厅下达专项资金
预算计划。各市(区)财政局应将下拨资金中的70%拨付到有关县财政局,其余30%资金,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再另行下拨。各县(区)财政部门要在收到资金后10个工作日内将专项资金拨付到相关项目单位。
第十六条 为保证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省财政厅、省工信厅可按省财政年度安排专项资金总额提取0.5%-1%的工作经费。
第十七条 项目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第四章 验收、管理和监督
第十八条 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1个月内向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各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按照相关项目验收办法,认真做好本地区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30%资金。
第十九条 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厅负责全省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拨付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必要时也可委托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检查或审计。市级财政部门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区)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 各市(区)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追踪问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做好本地区企业使用专项资金的总结工作,将总结报告及验收报告汇总情况翌年1月底前上报省财政厅、省工信厅。向省工信厅和省财政厅上报书面及项目验收情况汇总表
第二十一条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单位或个人,省财政厅将收回全部资金,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项目因故中止(不可抗力因素除外),省财政厅将收回全部专项资金。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 各市(区)财政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2011年8月7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有效期至2016年8月7日。
第二篇:杭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管理办法
杭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杭经技术[2003]601号
杭质质[2003]341号 杭财企一[2003]1092号
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促进我市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杭州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杭政办)[2003]20号)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
杭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每年从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中安排。
二、资金用途
(一)、技术中心项目:
1、新认定建立市级技术中心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市级投入的资助。
2、“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配套资助。
(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1、“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重点新产品项目”和“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中市级项目的配套资助;
2、“杭州市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中验收合格项目实际投入的资助;
3、市技术质量措施项目实际投入(指企业针对技术进步、重大装备研制、生产工艺改进和质量水平提高、质量赶超所购置的关键设备及检测仪器的支出)的资助。
(三)、承担技术创新重大应用调研课题项目单位实际投入(指由市企业技术创新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承担或与大专院所合作,对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成果的支出)的资助。
(四)、技术创新项目及技术中心项目的奖励。
三、资助条件
1、项目实施单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在杭州市[不包括财政体制与省直接结算的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纳税,并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
2、资助项目所发生的实际投入额在财务上必须单独核算和反映。
四、资助标准
1、国家项目,地方配套额度与省配套额度相等;省级项目地方匹配额度为省资助标准的50%。
2、技术中心项目、市级技术创新项目和市技术质量措施项目资助额度为项目实际总投资的15%,其中:技术中心项目和市级技术创新项目单项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30万元;市技术质量措施项目单项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20万元。
3、企业技术创新重大应用课题研究项目每项资助一般不超过10万元。
4、对同一个项目只资助一次,不重复资助。
5、市属企业的项目资助(含配套资助)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区属企业的项目资助(含配套资助)资金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
五、审理程序:
企业申请杭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资助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文件;
2、列入“杭州市技术传信项目计划”的批复文件;
3、技术质量措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相关材料;
4、《杭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申请表》;
5、项目完成投资财务清单及有关财务“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复印件;
企业申报除市技术质量措施项目外的资助项目,其申报材料经市级主管部门或区经贸局(计经局、经发局)、财政局初审并签署意见 后,一式两份,一份送市经委,一份送市财政局。市经委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定后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
市技术质量措施资助项目的申报材料经市级主管部门和区经贸局(计经局、经发局)、质监局(分局)、财政局初审并签署意见后,一式三份,分别送市经委、市质监局和市财政局,由三部门共同审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
六、资助程序和财务管理:
1、由市职能部门填制《杭州市级财政资金支出审批表》,并按市政府规定的财政资金支出审批程序及权限报常务副市长或市长(市长办公会议)审批。市财政局根据《杭州市级财政资金支出审批表》的审批结果直接将市级资助资金拨付给企业;区财政安排的配套资金应在市资助资金下达后一个月内拨付给企业。
2、企业收到的资金应专项使用,并在“专向应付款”科目单独核算和反映,以后视企业对地方政府贡献情况再行结算和处理。其中,属形成固定资产价值部分,转作“资本公积-国家独享资本公积”属核销部分冲销“专向应付款”。
七、奖励办法
(一)奖励对象
具有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企业;列入技术创新计划内的项目并已完成验收的企业。
(二)奖励标准及条件
1、“技术中心项目”奖励:一等奖5万元(在考核评价为“优秀技术中心”的企业中择优给予奖励);二等奖3万元(在考核为“合格技术中心”的企业中择优给予奖励)。累计奖励金额不超过5万元。
2、“技术创新(技术质量措施)项目”奖励;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资助知识产权、对产品质量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的且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择优给予3-5万元奖励。
(三)项目奖励面控制在20%以内。
八、资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一经发现挪用,将收回全部资助资金;对财政配套资金不落实的区,将予以通报直至取消其推荐申报资助资金资格。
九、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市经委、市质监局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广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广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穗财工
〔2010〕30号
广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广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的管理,根据市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穗府〔2007〕10号)精神,结合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下称“专项资金”)是指市本级财政安排用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广州市财政局(下称市财政局)和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下称市经贸委)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财政局负责财政资金的财务管理,下达专项资金预算,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经贸委负责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确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及支持重点,会同市财政局组织项目申报和审核,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遵循公开、透明、择优扶持、专款专用、加强监督原则。
第二章 使用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企业开展以下技术进步项目:
(一)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项目;
(二)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三)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创新项目;
(四)在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产业政策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五)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和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项目。
第六条 项目的专家集中评审、中介机构审计、专项检查、专项调研、规划研究课题、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及评价等费用在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安排采用贴息、补助和奖励的方式:
(一)对已启动并正在实施中的优秀技术创新项目,采用贴息、补助形式给予支持;
(二)对已完工并通过验收的优秀技术创新项目,采用奖励形式给予支持,奖励资金用于支持该项目的进一步研究、产业化或与该项目相关的其他技术创新项目。
(三)单个项目贴息、补助或奖励的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30%。
第三章 项目申报、审核和执行
第八条 每年市经贸委、财政局联合发文公布当年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明确受理时间和受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项目公开征集。
第九条 申报专项资金项目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第十条 企业应按照申报要求进行项目申报。申请材料包括(具体格式以当年申报通知为准):
(一)广州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申请表;
(二)广州市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报告;
(三)上一企业财务审计报告;
(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董事会立项决议、企业实力和荣誉证明等其他材料。
其中:中央、省属驻穗企业项目由其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市属企业项目由其主管部门汇总送市财政征管分局审核后上报;区、县级市企业由同级经贸部门会同财政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各级经贸、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资质的真实性及政策要求应当严格把关。
第十一条 市经贸委会同市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集中评审,确定一定数量的项目纳入入选范围。市经贸委、财政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的入选范围,综合考虑区域、行业分布等因素,研究提出资金扶持项目,联合下达资金项目计划。
第十二条 市经贸委、财政局与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签订项目责任书。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收到资金安排文件后,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办理资金拨付,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有关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收到财政资金后,应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处理,按项目申报内容使用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后,市经贸委按照有关要求组织项目验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建立项目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区、县级市财政、经贸部门,企业主管部门要对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并配合市财政局、市经贸委定期或不定期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对项目进行审计或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应依法办事,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被检查的企业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不得阻碍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对项目内容进行重大变更的,须按照申报流程书面向市经贸委申请调整。
第十七条 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发生的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或者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第四篇: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附件5
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提纲)
一、产业技术攻关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
(一)企业概况;
(二)项目情况
1、项目概要;
2、研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3、国内外相关技术概况和发展趋势;
4、项目前期研发情况和基础,包括建立研发机构、各项开发条件落实情况;
5、项目研发内容,包括创新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等(产业技术攻关项目要分条明确技术攻关的具体内容);
6、研发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7、预期达到的技术水平和目标;
8、项目投资及使用和资金筹措;
9、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三)附件
1、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情况,包括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报表及截至项目申报前一月的会计报表;申报的重大新产品的销售收入等会计报表或证明材料等。
2、已落实(投入)项目建设的自有资金有效凭证、项目贷款合同或承诺函(复印件)等资料
3、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第五篇: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办法
《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已经省政府2000年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程安东
二○○○年七月十八日
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陕西省人民政府设立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以下称省技术创新奖),奖励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均可申报省技术创新奖。
(一)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新产品的;
(二)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以上、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新技术、新工艺的;
(三)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新技术推广方面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省技术创新奖的评审工作。
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省经济贸易行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每年须换聘三分之一以上。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部门负责省技术创新奖的评审组织工作。
第六条 省技术创新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
特等奖:年新增税前利润1000万元以上的。
一等奖:年新增税前利润500万元至1000万元以下的。
二等奖:年新增税前利润300万元至500万元以下的。
三等奖:年新增税前利润100万元至300万元以下的。
第七条 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中主要从事市场开发、技术攻关、产品设计和试制以及在生产工艺和产业化、商品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由完成单位推荐为获奖人选。
第八条 申报省技术创新奖的项目,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新产品项目提供新产品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鉴定证书。
(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批准机关的正式批文和验收报告。
(三)申报奖励项目当年新增税前利润应由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核准证明材料。
第九条 技术创新奖由完成单位申报。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由主持单位组织联合申报。
第十条 省技术创新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一条 省技术创新奖励项目,由各地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初审推荐。
初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申报材料是否完备、申报项目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初审推荐工作必须在每年4月底以前完成。
第十二条 省技术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申报技术创新奖的项目,根据技术创新奖定量评价标准组织评审,拟定获奖项目,并向省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第十三条 省技术创新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拟定获奖项目、获奖人员和奖励等级意见,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 获省技术创新奖的项目和人员由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获奖项目是优秀新产品的,省人民政府同时颁发优秀新产品证书。
省技术创新奖的奖金由企业按获奖项目年新增税前利润的10%以内提取,在获奖据实列支,可计入成本费用。其中主要完成人所得奖金应占奖金总额的50%以上。
第十五条 省技术创新奖为省(部)级奖,获奖人员的业绩应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评选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和聘任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六条 以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技术创新奖的,由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其奖励并追缴证书和奖金。
第十七条 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省技术创新奖的,由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参与省技术创新奖评审活动的有关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