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的思考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组织部门实现正确决策的基本制度、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方法、促进组织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做好调研工作是组工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现将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李炎溪的辅导材料摘登如下,供参考。
调查研究是对特定事物有目的的探索和把握,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中心环节,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就组织工作来说,无论是各项政策的提出还是贯彻执行,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无论是指导工作还是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做好组织部门调查研究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调查前要选好题、制定好方案和提纲
选题决定成败。调研题目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整个调研活动的进行,而且决定着调研的价值和效用。要站在组织工作全局的高度去分析相关情况,善于抓住带方向性、超前性、倾向性和预见性的问题去调查。具体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部领导决策需要选题,从决策实施的难点以及制约和影响组织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问题中选题,从对整个组织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中选题,从干部群众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选题。应特别关注组织工作中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调研方案的制订。这是对整个调研过程的总体策划和计划安排,应注意把握五点:一要做好必要准备。即广泛收集、阅读、消化有关调研课题的各种资料。二要明确调研目的。调研目的是调研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要围绕如何实现调研目的进行思考和安排。三要圈定调研范围。包括内容、地域、单位和时间等范围。四要选择访谈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员,尤其要注意挑选有思想、有见解、敢讲实话的同志,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五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和调研主客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科学、便利、适用的方法,以便听到真话,了解实情。
调研提纲的拟定。调研提纲是调研成功与否的起点和基础,应坚持四个“突出”:一要突出调研目的和调研主题;二要突出调研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三要突出典型,强调对典型人、典型事的调查和研究,注重典型的特色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四要突出见解,不能满足于讲现状、摆现象、记流水账,要尽量多地涉及事物本质、历史、理论研究等深层次内容,概括提炼出好观点。
二、调查中要全、真、实、活
“全”就是调查对象、方法运用、听取意见要全面。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多渠道的调查,坚持求深、求细、求准,“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调查对象上,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不能只选、只看“闪光点”,要特别注意条件艰苦、工作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在调查方法上,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采用开调查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网络、问卷、抽样等各种形式获取信息、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问题的调研,较适合用常规办法;综合性重大课题的调研,最好用问卷调查方法。听取意见时,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听,防止随意作出主观片面的结论。一些比较特殊的调查,不仅要听多数人的意见,还要特别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力求分析问题时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得出的结论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真”就是要善于引导访谈对象说真话。真实是调研工作的生命。针对目前一些地方某些方面风气不够好,在调查中了解真实情况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应把握四点:一是态度诚恳。要做到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定调子,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能高兴地去听,让群众掏真心、讲真话、道真情。二是虚心求教。要放下架子,谦和低调,仔细听取调查对象对调研问题的看法、分析、建议等。三是讲究艺术。对一些比较熟悉和爽直的同志,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一些顾虑较多的同志,则应根据其性格、年龄、职务等,先谈一些个人基本情况、彼此熟悉的知识、相互了解的信息等,待气氛融洽后再进入主题,这样更容易了解真实的东西。四是善于引导。在座谈中使用家常式、谈心式、启发式的沟通语言,打消对方的思想顾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要认真做好笔记,有言必录,边记录边整理,重要内容、鲜活观点、精辟语言打上记号,便于事后消化材料时阅读。
“实”就是不带框框,不定调子,实实在在了解情况。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调查中听汇报是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直接接触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要力戒先入为主、偏听偏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应坚持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听取意见;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列举的事实、引用的数字和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议论必须恰如其分,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从事调研的同志必须具有认真扎实、严谨细致的作风,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务实的精神。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要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即使领导有明显的意图,也要在注意方法的情况下,如实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活”就是根据调研进展,从调研内容的需求出发,灵活挑选调研信息。调查中所需要的情况,有的能很快、全面地了解,而有的了解得很慢,甚至很难了解。应在调研进行一段时间后,对调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看哪些情况是多次重复的,哪些情况是比较缺少的,然后灵活调整调研方式,选择性地听取有关情况,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三、调查后要消化材料、写好报告
调研包括的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都要求一个“深”字。调查要求深入下去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研究要求深入到得来的情况和资料内层中去分析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提出可行的对策。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对调查的进一步深化。调研中,既要认真调查,更要下功夫研究;既要调查清楚,又要研究明白。研究时,一定要在调查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消化材料,为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打好基础。
消化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研究、加工提炼的过程。分析、思考、研究必须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调查之前要思考怎么办,调查之中要思考怎么听,调查之后要思考怎么写,分析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消化材料上。要通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调查中获得的大量纷繁芜杂的材料进行梳理、筛选,经过反复比较、鉴别、提炼,把调查中得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小中见大,实中见虚,微观中见宏观,个别中见一般。应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和情况,应采取客观的态度,决不可带着成见和偏见去看问题,不可从固有的思维模式出发看问题,也不可对领导的意见简单盲从。二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要善于在比较中见好坏、知长短、晓优劣,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三要坚持在领会上情与吃透下情的结合上看问题,要注意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领导的主张、意图,与我们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调研的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对策建议,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地方的实际,具有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四要坚持从全局和发展角度看问题。要善于从全局和发展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应该放眼于整个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看问题。包括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中许多问题都应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大气和全面。
调研报告是调研者将调查到的情况加以系统、深入的整理和研究得出的书面成果。起草调研报告,除了认真消化材料,掌握写作规范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调研报告的思想性。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有独到的见解。既要在主题、结构、文字上下功夫,更要在思想观点上反复琢磨。首先要注入情感。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写出感动别人的调研报告。其次要考虑好角度。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善于大题化小,小题深作,决不可大题浅作。对一些重大课题可把大题目分解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要有新的 1
概括。要把别人“境中有、话中无”的模糊感受用鲜活的语言概括出来,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在出观点、出思想、出见解上下功夫。一定要注重思想性,注意改进文风。
二要虚心听取意见。调研报告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见识见解的逻辑展现,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同志对同一问题的见解不一样,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多听意见。听取意见中既要善于吸取有价值的内容,又要仔细分析不够成熟意见的缘由。
三要下功夫反复修改。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一定要下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修改。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问题和对策把握得更准,调研报告也会更完善。
州委政策研究室机构职能
机构职能
(一)贯彻州委的工作部署,组织对有关政策问题,重点是对工业、农村、商贸、对外经贸、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党建、法制等方面的方针政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州委决策参考。
(二)负责或组织有关部门,参加起草或修改州委有关重要文件、文稿以及州委领导同志的报告、讲话等。
(三)组织协同各县(区)和州直有关单位开展重要课题的调研活动。
(四)检查和跟踪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向州委反馈信息,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五)组织撰写有关宣传、阐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向的文章。
(六)承办州委和省委政策研究室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科室职能
(一)秘书科
负责编发《惠州调研》和《决策参考》等刊物;负责文秘、信息、人事、保密、档案、财务、交通、接待、会务、保卫等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协助室领导和党支部抓好室的党务、思想政治和理论学习、纪检、工、青、妇等工作。
(二)城乡经济科
负责对工业、商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重大政策问题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问题,开展专题或综合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起草市委有关文件、会议材料。负责对农业和农村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向市委反馈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需关注的情况和问题,参与起草市委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三)社会文化科
负责政治、党建、社会、法制建设等问题的调查研究;负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改革与发展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参与起草市委有关文件、会议材料。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要职能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意图和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对我省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二、对我省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进行跟踪和前瞻性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全省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三、研究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对我省的影响,进行追踪、比较和分析;收集、整理和开发信息资料,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四、承担和参与省委、省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政策、重要文件、全局性工作部署等重要文稿的起草或修改。
五、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点调研课题,组织、联络、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研究力量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市县的调研工作。
六、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共红河州委政策研究室是州市级正处级单位,是中共红河州委的重要工作部门,是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承担着为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服务职能。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调查研究、撰写重要文稿、提供决策信息参考及完成州委、州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一、岗位职责。信息文稿科科员,主要职责是开展专题研究,起草重要文稿,编发参阅信息等。农村经济发展科科员,主要职责是开展农业农村经济调研,起草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文件,做好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等。
第二篇: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的思考
调查研究是对特定事物有目的地探索和把握,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中心环节,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自古有之。孔子的“每事问”,王安石的“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王夫之的“察其精而尽其变”等观点,就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调查研究的经典论述。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是保证科学决策、实行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基本途径,是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同志对调查研究工作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他还曾说过,当我有困惑的时候,就去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领导。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并且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胡锦涛同志指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调查研究工作是何等的重要。就组织工作来说,无论是各项政策的提出还是贯彻执行,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无论是指导工作还是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组织部门应把调查研究作为实现正确决策的基本制度、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方法、促进组织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做好组织部门调查研究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1调查前要选好题、制定好方案和提纲
选题决定成败。有一个好的选题,才有可能进行一次成功的调研。调研题目的选择,实际上是调查研究任务的界定,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调研活动的进行,而且决定着调研的价值和效用。选题总的要求是,要站在组织工作全局的高度去分析相关情况,善于抓住带方向性、超前性、倾向性和预见性的问题去调查。具体来说,应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部领导决策需要去选题,从决策实施的难点中去选题,从对整个组织工作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中去选题,从制约和影响组织工作或单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问题中去选题,从干部群众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中选题。作为承担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时刻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特别关注组织工作中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首要的应在选准题、选好题上下功夫。
调研方案的制订。这是对整个调研过程的总体策划或计划安排,包括调研目的、内容的确定,调研对象的选择,调研提纲的拟制,调研步骤、时间的安排,等等。如果把一次调研活动看作一个系统工程,那么调研方案就是一张系统工程施工图。制定调研方案,绘制好这张施工图纸,应注意把握以下五点:一要做好必要准备。即要广泛收集、阅读、消化有关调研课题的各种资料,包括中央有关文件、经典作家论著、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当前状况和背景状况的资料等。二要明确调研目的。目的性强,是调查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任何一项调研活动都是为了特定目的进行的,调研目的是调研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制定调研方案,首先就要明确目的,把制定调研方案统一到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上进行思考和安排。三要圈定调研范围。包括内容范围、地域范围、单位范围和时间范围等。四要选择访谈对象。根据调研目的和内容、地域、单位、时间范围的安排,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员作为对象,尤其要注意挑选有思想、有见解、敢讲实话的同志,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五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和调研主客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科学、便利、适用的方法,以便听到真话,了解实情。
调研提纲的拟定。这是调研方案在调研访谈这个关键环节的具体化,主要是通过把调研访谈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分列出来,以清理调研访谈的思路。调研提纲是调研中必须把握的要点,是调研成功与否的起点和基础。制定调研提纲应坚持四个“突出”:一要突出调研目的和调研主题。要以调研目的与主题为中心和主线来拟制调研提纲。二要突出调研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这些问题是否在提纲中明确反映,不仅是衡量提纲是否符合要求的标准,也是判断准备工作是否扎实的标准。三要突出典型。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数字、典型语言,能鲜明地体现事物的本质,确切地反映事物的规律。了解和剖析典型是调研的重要内容,提纲中要强调对典型人、典型事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注重典型的特色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四要突出见解。见解是核心,是灵魂。调研提纲不能满足于讲现状、摆现象、记流水账,要尽量多地涉及关于事物本质、历史、理论研究等深层次的内容,概括提炼出好观点。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深刻见解的调研提纲,就难以进行很好的调查,也难以写出一流的调研报告。
2调查中要全、真、实、活
一般说来,调查分收集资料、听取汇报、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几个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全面情况,获取真实信息。有效实施调查方案,较好完成调查任务,主要应做到全、真、实、活。
“全”就是调查对象、方法运用、听取意见要全面。调研课题确定后,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多渠道的调查。在调查中,要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调查对象上,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东部,又调查中、西部;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选、只看“闪光点”,要特别注意到条件艰苦、工作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去听意见。在调查方法上,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采用开调查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网络、问卷、抽样等各种形式获取信息、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问题的调研,如一项工作、一个单位的调研,比较适合用常规的办法;综合性的重大课题的调研,最好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意见听取上,正面的、反面的,上面的、下面的,干部的、群众的,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听,防止仅以一人之言、一面之词、一孔之见、一时之论,就随意作出主观片面的结论。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调查中,不仅要听多数人的意见,还要特别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调研者分析问题力求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得出的结论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真”就是要善于引导访谈对象说真话。真实是调研工作的生命。调查贵在深入基层摸真情,贴近群众听真话。由于目前一些地方某些方面风气不够好,使得我们在调查中了解真实情况的难度加大。如果在调研中听不到真话,可以说整个调研活动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开展调研,一定要学会引导访谈对象说真话。在这方面,应把握四点:一要有非常诚恳的态度,使人感到想听真话。调研中,部分同志不想讲、不敢讲真话,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有的人调研时高高在上,走马观花;有的层层有人陪,级级有人跟,被一个“小圈子”所包围,接触领导干部多,接触了解情况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少。你摆出这个样子,这样去做,谁愿意跟你讲真话呢?如果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定调子,哪怕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能高兴地去听,相信群众是会跟你掏真心、讲真话、道真情的。二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求教。我们所进行的调研,大多是为了决策和解决问题而去向基层的干部群众取真经、听主意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调研工作的同志放下架子,谦和低调,仔细听取他们对调研问题的看法,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建议等。三要讲究艺术,灵活引入主题。对于一些比较熟悉和爽直的同志,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一些顾虑较多的同志则要灵活一些,可根据对方的性格、年龄、职务等情况,先谈一些个人的基本情况、彼此熟悉的知识、相互了解的信息等,待气氛融洽后,再进入主题,这样效果会比较好,更容易了解到一些真实的东西。四要在座谈中善于引导。学会使用家常式、谈心式、启发式的沟通语言,平和、平易、平实,打消对方的思想顾虑。要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同时要认真做好笔记,做到有言必录,还应边记录边整理,重要内容、鲜活观点、精辟语言最好还打上记号,避免好的东西被淹没,便于事后消化材料时阅读。只要我们这样做了,干部群众就会说出真实想法,表达真实思想,提供真实情况。
“实”就是不带框框,不定调子,实实在在了解情况。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古人把“实事求是”分为“务得事实”和“每求真是”两个方面。对调查研究来说,“事”就是调查的客观情况,“是”就是我们的结论意见。只有这两个方面都是真实的,才能体现“实事求是”的要求。在这两个方面中,“务得事实”又是“每求真是”的前提。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摸清实情,应作为我们开展调研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调查中了解实际情况,听汇报当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到基层去直接接触群众,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听取群众的意见,要力戒先入为主,坚持客观地听意见;力戒偏听偏信,坚持全面地听意见;力戒粗枝大叶,坚持细致地听意见;力戒浅尝辄止,坚持深入地听意见。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列举的事实、引用的数字和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议论必须恰如其分,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从事调研的同志具有认真扎实、严谨细致的作风,克服浮躁心态、急躁情绪、懒惰思想和应付心理,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调研。与此同时,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即使领导有明显的意图,也要在注意方法的情况下,如实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
“活”就是根据调研进展,从调研内容的需求出发,灵活挑选调研信息。在调查中,常常会这样:调研所需要的情况有些方面很快就能得到全面的了解,而有些情况来得很慢,甚至很难了解。正确的做法是,调研进行一段时间后,应对调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看哪些情况是多次重复的,哪些情况是比较缺少的,然后灵活调整调研方式,灵活地选择性地听取有关情况,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与先入为主、“编好筐子去套狼”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是在对调研主题、调研内容、调研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提高调研质量和效率而作出的灵活选择,是符合调研规律的。
3调查后要消化材料、写好报告
通常讲的调研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都要求一个“深”字。调查要求深入下去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研究要求深入到得来的情况和资料内层中去分析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提出可行的对策。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对调查的进一步深化。调研过程中,既要认真调查,更要下功夫研究;既要调查清楚,又要研究明白,把调研报告写好。研究时一定要在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做好认真梳理、消化材料的工作,为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打好基础。
消化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研究、加工提炼的过程。分析、思考、研究是调查研究的根本要求,必须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调查之前要思考怎么办,调查之中要思考怎么听,调查之后要思考怎么写。三者比较起来,分析研究的重点更应该放在消化材料上。有经验的同志说,收集材料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选择材料要精益求精,以一当十。这个意思是,占有材料要博,使用材料要精。搞调查,消化材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调查中获得的大量纷繁芜杂的材料进行梳理、筛选,经过反复比较、鉴别、提炼,把调查中得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小中见大,实中见虚,微观中见宏观,个别中见一般。在消化调查材料时,应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和情况,应采取客观的态度,决不可带着成见和偏见去看问题,不可从固有的思维模式出发看问题,也不可对领导的意见简单盲从。二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缺点和不足;既要看到现在工作的成绩,又要看到将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尤其要善于在比较中见好坏、知长短、晓优劣,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三要坚持在领会上情与吃透下情的结合上看问题。要注意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领导的主张、意图,与我们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调研的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对策建议,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地方的实际,具有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四要坚持从全局和发展角度看问题。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目光要高远,视野要开阔,要有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善于从全局和发展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组织工作调研,不能局限于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而应该放眼于整个党的建设,放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看问题。组织部门承担的许多工作,包括党的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中许多问题都应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大气和全面。
调研报告是调研者将调查到的情况加以系统、深入的整理和研究得出的书面成果。起草调研报告,除了认真消化材料,掌握写作规范,包括确定主题、安排结构、理顺逻辑、画龙点睛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调研报告的思想性。一篇好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有独到的见解。在起草调研报告时,既要在主题、结构、文字上下功夫,更要在思想观点上反复琢磨。写出一篇思想性强、有很深见解的调研报告,除了组织者和起草者的理论素养、认识水平、工作经历、务实作风和感悟能力外,在具体写作上,首先要注入情感。只有先感动自己,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注入笔端,才有可能写出感动别人的调研报告。其次要考虑好角度。选择角度总的原则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些课题,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从一点突破,就能获得较为宏观的效果。要善于大题化小,小题深作,决不可大题浅作。对一些重大课题可根据其特点把大题目分解成若干有内在联系的小题目,最后把若干小题目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要有新的概括。在观点正确、思想清晰、文字准确的情况下,用朴实而富有个性的语言进行新的概括,把别人“意中有、话中无”的模糊感受用鲜活的语言概括出来,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在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在出观点、出思想、出见解上下功夫,力求分析得透彻一些,提炼得精粹一些,阐述得深刻一些。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在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注重思想性,注意改进文风。
二要虚心听取意见。调研报告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见识见解的逻辑展现,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同志对同一问题的见解不一样,起草调研报告时一定要多听意见。听取意见中既要善于吸取有价值的内容,又要仔细分析不够成熟意见的缘由。
三要下功夫反复修改。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指出:“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也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著名诗句。不少同志都有切身体会,重要的调研报告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有的经几次甚至十几次修改。调查报告初稿形成后,一定要下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修改。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问题和对策把握得更准,调研报告也会更完善。
第三篇:如何做好组织部门办公室工作
组织部办公室工作应从五方面着手
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的神经中枢,肩负着上传下达、贯通左右、联系内外、衔接各方的重要职责。新形势下,组织部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中心工作任务,办公室工作要始终围绕“创新工作、优质服务”这个主题,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更好地发挥办公室的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综合协调作用,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工作方式上求新。首先是要推进思维创新,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跳出经验和惯例的“怪圈”,在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探索上下功夫。其次要推进方法创新。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动组织部门办公室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再次要推进实践创新,着眼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不断对组织工作进行探索,既要维护组织工作的严肃性和政策性,又要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水平,在创新中推动工作。
服务规范上求严。办文、办电、办会是组织部办公室的“重头戏”,其质量事关组织部门的效率和形象,要围绕“办文零缺陷、办电零差错、办会零失误”目标,严把“四关”。一是严把公文制作运转关。讲究“成文之法”,确保公文准确严谨、庄重贴切、规范得体、鲜明生动、语言凝练、行文流畅。同时要严格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阅退、借阅等制度。二是严把文电保密关。组织部门作为管党员、管
干部的部门,要时时、处处、事事做好保密工作。始终做到明文规定的不准泄密,没有明文规定的,同样要保密,尤其是在决策酝酿过程中,更严守秘密,切实做到密能保、窃能防。三是严把会文精简关。要始终坚持从总量上“限”,严格限制全局性组织工作会议的次数;从制度上“卡”,严格会议审批制度,确保控而有章,制而有效;从时间上“压”,用“倒计时”法压掉无实质内容的议程和层层表态发言;从运行上“督”,对精会简文情况定期检查通报,使部领导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大事、谋全局。四是严把金钱物质关。要从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抽一包烟等小事上做起,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不公车私乘、不公款私请、不公物私用。
信息质量上求精。求精就是要追求卓越,追求更高的境界。信息工作作为办公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好参谋助手的一条重要渠道。提高信息工作水平,一是要突出地方性。文艺界有句行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突出地方特色,才有代表性、针对性,才能创“名牌”、出精品;二是突出实用性。要始终坚持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工作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新时期信息工作的新途径,积极撰写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信息工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价值;三是突出时效性。要围绕中央、省、市组织工作中心任务,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向上级机关报送,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工作中重大情况和重要工作动态,要坚持即发即报。同时上报的信息还要注意分层次,根据上
级组织部门领导决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反映信息。
分工合作上求和。办公室的每个工作人员,就是组成办公室的每一个细胞,只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保证办公室的工作有序的开展。一是要分工明确。总的原则是“人事相适,人得其事,事适其人”,在分工时可以根据各人的特点,把整个工作任务适当的分给每个成员,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毛遂自荐,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任务。二是要责任到人。必须明确地划分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任务,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要对所做的事情负责到底,从而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好。同时,还要防止互相牵扯,造成一件事几个人干,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严重影响工作的进程,引发当事人的不满。三是要团结协作。合理的分工不仅不反对分工之下的合作,而且鼓励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要通过集中学习和集体讨论,使办公室人员交心通气、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结互助并肩作战的能力,将集体的力量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综合协调上求活。综合协调既是组织部办公室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工作艺术。一是做好运转协调的“润滑剂”。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力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作风,坚持从态度和蔼、主动热情、认真倾听和耐心解释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与广大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领导排忧解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窗口效应,以良好的党风、政
风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缓和干群关系,减少对立矛盾。二是做好内部协调的“黏合剂”。要注意平时和部内各组室间多沟通、多配合、多商量,始终做到互相补台不拆台,互相帮忙不添乱,在保证政令的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努力形成部内各组室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做好公关协调的“催化剂”。要经常加强与上级组织部门和党委各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上级的重大部署和决策意图,争取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下密切与各基层各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情况,摸实情、知下情,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整体性步调一致、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网络。
第四篇:做好调研工作
做好调研工作,服务常委会审议
为切实保障回民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政府科技工作审议监督质量,进一步规范区政府科技工作,增强人大深入基层督查调研力度,促进我区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回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我区“十二五”规划及“3321”工程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下发了《关于对回民区科技工作开展调研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调研内容及重点,并抽调专人成立了科技工作调研组,组织参加调研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区科技工作内容,收集全区科技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以听取汇报、走访和座谈的方式开展调研,并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调研工作,由教科文卫工委做好组织落实工作,明确人员和任务分工。严密组织好调研活动细节,教科文卫工委将继续跟踪落实后续工作,确保审议质量,做到调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篇:组织部门调研工作方法谈
组织部门调研工作方法谈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作者:姚庆江
人们常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实际上,调查研究也是党的一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是保证科学决策、实行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对组工干部来讲,调查研究是提高能力的必修课程,成长进步的最好平台。善于调查问题的人,视野就开阔,站位就高;善于研究问题的人,思维就敏捷,富有见解。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文字综合能力、培养战略思维习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开展组工调研的一些感受,就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从技术层面上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如何选题立项——念好三字真经,充分体现调研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调研工作成功的一半)
古人写文章讲究的是要先破题,确定文章的主旨。我们搞调研首要的是要选好课题。调研题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研的价值,关系到调研的成败。好的选题,意味着调研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题?选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的理解,就是要念好“高”、“准”、“快”这三字真经。
(一)立足一个“高”字,提高调研工作的前瞻性。调查研究必须占领至高点,找准定位,才能抓住根本,有所作为。所谓“高”,就是要站位全局,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部署和阶段性中心任务来谋划和推进调研工作。俗话说,“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我们虽然不是领导,但要具有领导的眼光和水平,要做到“小干部,议大事”,把自己想象为管党书记、组织部长,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想领导之所想,又要想领导之未想,做到大局指向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调研工作聚焦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大事要事上,聚焦在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上,切忌在与大局无关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在远离中心工作的小问题上做文章。当前,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我们只有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倾向性的问题去开展调查,才能充分体现出调查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把握一个“准”字,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调查研究的价值在于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工作落实,引领工作创新。所谓“准”,就是要坚持贴近工作,贴近基层,想部里之所想,谋部里之所需,努力做到组织工作推进到哪里,调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命中率”。那么如何做到选题“准”呢?我认为,一是要根据组织工作的重点来选题。调研工作要善于抓重点,特别要善于抓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问题。什么都想研究,什么都搞不深透,结果欲速则不达。二是从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选题。结合热点搞调研,就能增强调研工作的力度,提高调研工作的威信。抓热点不是跟着现象跑,而是要从一些比较敏感而又关系重大的问题中提炼选题。三是结合组织工作的难点来选题。要抓住那些反复出现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一种现象反复出现,说明它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努力解决却又没有解决好,说明对其中的规律还缺乏科学认识,还没有参透悟透,这正是需要我们去调研的地方。
(三)突出一个“快”字,提高调研工作的时效性。调查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出思路出对策,对时效性要求极高。所谓“快”,就是要送“及时雨”,不放“马后炮”,要着眼于工作需要,实施同步调查研究,及时提供决策参考。有句广告语“男人简单就好”,我们在确定选题时,要多做一些“短”、“平”、“快”的课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题化小,小题深作,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从一点突破,就能获得较为宏观的效果。我们还可把一些大课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分期分批开展调研,及时推出阶段性调研成果,最后把若干小课题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市第三次党代会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也是一项新课题。这个课题很大,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提出新格局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新格局的基本特征和目标任务”、“构建新格局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等若干子课题,开展系列调研,形成总体报告,最后成功破解这一难题。
二、如何开展调研——把握三个环节,切实遵循调研规律科学运用调研方法(调研工作的技术支撑)从调研程序上看,完成每篇调研报告,一般都要经历“制定方案”、“调研实施”和“起草报告”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呢?
(一)把握“制定方案”环节。方案是调研的总体设计和“演出角本”,这一环节共有六项工作。
一是广泛占有资料。即收集、阅读、消化有关调研课题的各种资料,包括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同行研究成果、背景资料等。要明确文件精神和领导意图,了解相关课题的进展情况,熟悉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二是明确调研目标。在消化资料基础上,要明确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什么样的课题调研成果,并把制定方案统一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进行思考和安排。
三是拟定调研提纲。明确调研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调研要了解掌握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时下发调研对象提前进行思考。调研提纲所列的内容不宜太长,一般在10条以内。
四是制发调查问卷。根据调研需要,设定若干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调查问卷。既可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分别制定不同问卷,也可统一制发调查问卷,不同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卷题量不宜太多,要突出需要了解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每一位调研对象都有话可说。问卷份数要适中,既能反映出一定的指向性,又不增加过大的工作量。
五是确定调研方式。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结合起来,根据调研需要,科学确定调查对象,适时选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网络调查、解剖典型、抽象分析等方式,力求方法简约,信息获取充足。特别要注重资源整合,借助党建研究会、党校、其他党政部门等“外脑”,开展集智攻关,形成强大合力。
六是安排时间进度。从总体上可分为调研准备、组织调查、起草报告三个阶段。以上五项工作都属于调研准备阶段。为了补充调研和文稿修改需要,起草报告阶段可相对长一些,约占整个调研时间的3/5。
(二)把握“调研实施”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获取素材、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在调研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克服“三个不够”的倾向。一是实事求是不够,不敢反映实情,不愿揭示矛盾,只摘花不挑刺,报喜不报忧,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二是深入实际不够。不是作“潜水员”,深入到社会底层、人民群众和矛盾突出的地方去了解掌握实情,而是作“观光客”,习惯于会议室听听、样板间看看,乘小车转转,满足于听汇报、捞观点、找例子,真实情况被层层过滤,掌握不到一手资料,往往是直接调研不足,间接调研有余。三是研究提炼不够。对素材不进行认真梳理、演绎和推理,从而提炼出思想观点,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实事求是不够,是思想作风出了问题,直接导致调研工作失实;深入实际不够,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直接导致调研工作失准;研究提炼不够,是文风出了问题,直接导致调研工作失效。所形成的调研成果,往往表现为“剪刀+浆糊”、“大道理+小例子”,简单拼凑,空泛议论,价值不大。在调研实施阶段,我们要做观察事物的“千里眼”,掌握现状的“显示屏”,了解民意的“直通车”,发现问题的“预警器”,真正掌握实情,捞到干货,确保课题研究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我们可以继承中医传统,尝试“望”“闻”“问”“切”四大疗法。
一是“望”。就是沉入到最底层,深入到群众中,新自到第一线,去看一看工作实际做得怎样,在现场蹲点中解剖典型,发现问题。看的时候,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让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影响自己的判断。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必要时可查看工作记录,调阅原始资料,既看调研对象主动安排的地方,也要看调研对象没有安排的地方,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虚假现象所迷惑,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心知肚明。
二是“闻”。听的对象既要有领导干部,也要有一般干部,既要有专家学者,也要有基层群众。既要听经验介绍,还要听问题反映。一般情况下,领导干部讲经验讲成绩较多,善于从宏观层面去认识和把握问题,但往往不能直面社会矛盾。专家学者前瞻性意识较强,往往能够把握事物的正确走向,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也较为理性,但提出的对策建议往往不能落到实处。一般干部和基层群众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分析问题也不乏真知灼见,但往往带有一种情绪化、个人化的东西。对调研对象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我们要客观分析,合理吸纳,不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张。三是“问”。调研对象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情况。他们讲的话,虚虚实实,真假难辨,这就需要我们循循善诱,不耻下问,把问题引导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上来,把真相搞清楚,把问题弄明白。问的时候,要一语中的,抓住要害,不要让对方言词闪烁,顾左右而言它,但要注意语气和缓,让对方能够接受。问的同时,不要放过细枝末节,要善于从对方谈话的内容中发现问题,反复追问,刨根究底,力求把握事物全貌。
四是“切”。就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不是作被动的看客和受众,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与调研对象一起讨论,对掌握的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把脉,探索分析事物背后的真实原因,与调研对象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打消调研对象的各种顾虑,让他们感觉到你不仅是来了解情况的,更是来解决问题的,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的朋友,从而给你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你了解到更多真实的东西。
(三)把握“起草报告”环节。调查研究大体上有一个规律性的过程,就是“掌握情况,提出对策”。掌握情况是调查,提出对策是研究。这一环节,主要是对通过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梳理、演绎和推理,从中挖出“真金白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而提炼出符合实际情况、思想深刻、态度鲜明的观点和对策措施。这一环节,要重点把握三个问题。一是注重报告的思想性。组工调研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调研工作中也有党性。调研报告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观点正确和见解独到上,组织工作的调研,观点正确是调研报告的政治灵魂,同时见解独到才能避开人云亦云,真正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要坚决防止坐而论道、无的放矢,做不关痛痒的表面文章。提出的对策建议,一定要少讲“普通话”,多讲“地方话”,少搞“大路货”,多搞“土特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正确分析调研素材。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要做到“四个坚持”。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不戴“有色眼镜”,不搞先入为主,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更不可从领导的个人好恶出发来看问题;要坚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调查得来的各方面情况,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加工、精加工,在较为广阔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要坚持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统一,使调研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对策建议,既符合上级有关精神,又切合本地实际,多出对上能进入决策,对下又易于操作落实的成果;要坚持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目光高远,视野开阔,有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善于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放眼于整个党的建设,放眼于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能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
三是选取恰当表达方式。调研报告作为一种公文,有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但也要讲究形式优美、文字流畅、有一定的可读性。好的调研报告,总是语言生动,说理透切,见解深刻,让人过目不忘。毛泽东同志80年前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至今仍不失一篇调研范文,读起来总是让人感到那么亲切。从报告的框架结构看,一般可分为“做法特点”,“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三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可作上下左右的延伸,涵盖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总体思路等内容,这是调研报告的常见套路。但也有少数调研报告打破了这种框架结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每个问题都包含这三大部分,对每个问题都进行追踪研究,整个调研报告就是由若干问题串联起来的,这种调研报告的主题必须是明确的,问题都是围绕主题提出来的。如果调研报告主要是用于媒体发表,还要注意研究媒体文章的表达方式。从报告的语言文字看,可引用少量的名言警句、乡土俚语,力求报告生动鲜活,可读性强,但要注意不能损害调研报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四是坚持反复修改打磨。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指出:“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报告初稿出来后,如果时间充裕,可搁臵一段时间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必然会发现很多问题。我们还要组织专家和同行进行反复讨论、精雕细琢,力求字字珠矶、字字见血,经过多次修改后,最后报送领导审定。特别是市委组织部每年下达的重点调研课题,完成时间长达7-8个月,更应反复修改打磨,反映出你们区县的真实水平。调研报告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问题对策把握得更准,才能够多出精品力作。
三、如何转化成果——开辟三个渠道,不断增强调研工作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调研工作的最后归宿)
开展调研工作,不是应付上级布臵的任务,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果我们只重调研而不重对成果的转化运用,调研工作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要拓宽调研成果转化渠道,推动调研成果多角度转化,努力实现调研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一)转化为工作决策。坚持边研究课题,边着手成果转化,将调研中掌握的基本情况和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影响领导的思维判断,运用到工作决策中,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转化为工作举措。将课题成果的创新性举措和意见建议,合理吸收到领导讲话稿中,提供给有关业务科室,从而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举措,落实到基层单位的实际行动中。
(三)转化为制度文件。一般情况下,每当出台一项制度文件,都要开展相关专题调研。这种调研,本身就是为制定制度文件服务的。课题成果的主要观点和重点举措,都应体现在制度文件之中,并得到贯彻落实。
四、如何提高能力——修炼三项真功,始终把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作为“第一追求”(调研工作的能力保障)调查研究是组工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这项工作。我们只有在平时把刀磨亮了磨快了,修炼成了一支笔,就能“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发挥调查研究的最大效用。我认为,做好调研工作,平时要炼好“模仿”、“善思”、“凝静”这三项真功。
(一)模仿之功。我们常说,偷一个人的思想是剽窃,偷很多人的主意就是研究。做调研工作,必须充分借鉴和参考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借鉴、参考和思索中激起灵感的火花。我们可以把历年编撰的组工调研文集找出来,不时的去翻阅一下,看一看人家是怎样确定选题,怎样谋篇布局,又是怎样提炼观点,怎样组织材料的。最初可能是模仿人家的框架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是简单的剪切粘贴,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念、找到了独特的视角,有了自己的思考,最后就是羽化成蝶、破茧重生了。
(二)善思之功。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思考,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思考。而我们从事的调研工作,偏偏是需要思考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把思考作为一种生活习性,一种每天必做的功课。平时要多做有心人,多收集材料,多琢磨工作,多思考问题,要不断强化创新型思维训练,切实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要有一种“卧听雨阑珊,思绪枕黄梁,愁到晓鸡鸣,岁月如针芒”的精神,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才能在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
(三)凝静之功。调研工作,蕴藏着智慧,饱含着艰辛,凝结着心血,是一件“苦差事”。我们也许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只是因为呆在这个位臵上,不得不去做而已。其实一个人能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好,那不叫本事;把自己讨厌的事情做好做成功,那才叫真本事。做调研工作,离不开才情的铺垫,少不得真情的渗透。我们要以“痛并快乐着”的情愫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境界,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态,把吃苦与奉献视为一种生命常态,善于在苦与累中磨练意志和品质,做到凝神静气,心无旁骛,才能找到奋进的感觉和精神的支点,才会收获“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文章苦后甜”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