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职责与制度1
班级管理职责与制度
一、安全管理
1、学生不准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不得在上下楼梯时推搡前后同学,不得攀爬楼道栏杆。
2、走读学生不准骑摩托车,不得乘坐农用车或无照车辆,骑自行车的同学不得载人。
3、学校施工期间,学生应远离施工重地,注意个人安全。
4、学生不得在深水处游泳、钓鱼、滑冰。
5、学生需注意个人财物及宿舍的防盗、防水安全。
二、班级日常管理
1、自习及空堂课纪律的维护由班长、副班长负责。
2、各科作业收发及联系老师由各科代表负责。
3、学习委员负责联系学校与班级的事务,及教学日志的领取、填写、上交。
4、文艺委员保证每节课前齐唱一首歌,振奋学生士气,集中学生精神。
5、文体委员需组织好两操及其他活动。
6、生活委员需负责全班卫生清除,各组组长负责分配卫生人员,务必做到细致、全面、公平。
7、上课时任何学生不能乱吃、乱说,全体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作业,不得拖拉,不准抄袭。
8、全体学生需保持教室的卫生与整洁,不得乱扔拉圾,乱涂乱画。
9、全体学生需团结一致,不得打架斗殴。
三、财产管理
1、教室窗户的开关及管理由靠窗最近的一位同学负责,教室门的开关由班长负责;门后面护墙的砖位置的摆放由第三组第一排靠外面的同学负责;教室后面的清扫用具的摆放由第四组靠墙的最后一位同学负责;各人需管好自己的桌凳,若有遗失或丢失,照价赔偿。
2、墙壁的清洁保持由靠墙最近的同学负责,公共区域由生活委员负责。
以上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若有失职或违犯者,将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初二(4)班班委会制定
2007年3月1日
第二篇:班级管理职责
国培计划“培训管理者”培训班级管理条例
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临时班委会成员,组建临时班委会。
2、临时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学员培训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起到联系学员和班主任的桥梁纽带作用。
3、积极主动开展各种活动,使学员安心、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4、协助学校开展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学员,主动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个别学员工作,促进学员身心健康,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
5、临时班委会具体分工如下:
(1)班长:负责制定和实施班级工作计划,全面协调班委会各成员工作,负责培训结束时班组鉴定工作。
(2)书记:协助班主任做好思想政治及安全工作。
(3)学习委员:保证教师、学员及教学管理部门之问信息畅通,以促进教学相长;协助教学管理部门抓好听课、自学、研讨、考察、考核、论文撰写,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4)生活委员:保证学员与后勤部门信息畅通,参与伙食民主管理,不断改善和提高学员生活质量:关心学员身体健康,协助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5)宣传委员:组织学员撰写稿件,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及学员学习、生活等情况,反映学员心声,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宣传活动。
(6)文体委员:组织实施文体活动计划,开展健康的群体活动,丰富学员的课余生活,并起到加强集体观念、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6、临时班委会成员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热忱为同学服务,带头完成好培训任务。
第三篇:制度与职责
总 规
农村敬老院章程
一、敬老院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
二、敬老院以供养五保老人为主,兼顾其他五保对象。敬老院应当优先接收孤老优抚对象入院供养。提倡敬老院向社会开放,吸收社会人员自费代养。精神病患者、传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三、敬老院供养的人员应当遵守敬老院的规章制度,树立以院为家思想,爱护公共财物,文明礼貌,团结互助。
四、供养对象入院和出院按照相关要求办理入院和出院手续。
五、敬老院经费来源为农村五保供养金和政府支持,院办经济收入和社会捐赠为必要补充。
六、敬老院经常组织院民学习有关方针、政策,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加强院民思想教育,提高院民思想觉悟。
七、敬老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负责全面工作。院长应有一定文化和管理能力,热爱敬老院工作,身体健康,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和规模配备。
八、敬老院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民主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九、敬老院建立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膳食委员会、行政管理委员会、文娱活动委员会、护理工作委员会、生产管理委员会等五个群众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互为服务组织。
十、敬老院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分设,搞好环境绿化,保持美观清洁的院容院貌。
十一、敬老院应根据实际开展必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院民生活。院民应参加院内力所能及的劳动。
十二、对在敬老院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敬老院主要任务
一、安排院民的物质生活,供给院民生活必需品;
二、搞好院民的医疗、保健和卫生护理工作,及时治疗患病院民;
三、开展适合院民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四、对院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五、组织院民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经营活动;
六、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敬老院财务和院民人身安全;
七、建立五保服务网络,定期走访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检查供养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映存在的问题。
院民守则
一、遵纪守法,服从管理,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赌博、酗酒、滋事。
二、搞好团结,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争做文明院民。
三、保持和维护环境的整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生活用品摆放要服从院里统一规定。
四、爱护集体财物,不浪费粮食,节约用电、用水。
五、积极参与院内管理和集体活动,树立以院为家思想,共同管好敬老院。
六、外出走亲访友要请假,不经院方同意,不私自外出。
七、积极参加院内力所能及的劳动,自觉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
管理制度
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度
一、敬老院建立院务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办院方针、原则,审议院内生活、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重要事宜,决定聘用、辞退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监督敬老院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对院务工作做出评价,协助敬老院做好管理工作。
二、院务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办事处分管领导、民政助理员、院长和院民代表组成,院民代表经敬老院全体人员民主选举产生。院务管理委员会成员中供养人员所占比例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三、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膳食管理、生产经营、环境卫生、护理服务、安全保卫和财务管理等小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
会议制度
一、院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院长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分析供养人员对院务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分析院内生活、生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并研究布臵工作。
二、院务管理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由院长主持,院务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主要传达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解决生产、生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检查评比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研究财务开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事宜。
三、供养人员大会。每月或一个阶段召开一次,由院长主持,全体供养人员和工作人员参加,主要传达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对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表彰先进,提出改进意见;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总结、布臵工作。财务管理制度
一、实行民主理财,做到账目公开,每月公布一次收支情况。
二、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
三、院内一切收支,必须手续健全,做到账款、账物相符。
四、院内重大支出项目由院务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
五、院内生产的蔬菜、肉、蛋、禽、粮食等,应合理作价,收支入账。
六、管好用好社会捐助的款物。卫生管理制度
一、督促供养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划分卫生区,每天清扫;统一室内物品放臵,达到整齐美观;搞好院内绿化、美化、净化。
三、认真搞好院内卫生,坚持定期消毒。
四、建立健康档案,对患病供养人员要妥善及时地诊治。
五、坚持定期卫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限时改进。
六、不得聘用和接纳有传染疾病工作人员和院民。安全制度
一、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规划部署,使安全工作贯穿于生活、管理的全过程。
二、定期分析安全工作形势,查找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制定改进措施。
三、在工作人员和供养人员中建立安全组织,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保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四、适时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和供养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及各项安全规定,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六、重点预防火灾事故、触电和雷击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煤气中毒事故、夏季中暑事故、冬季冻伤事故,注意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评议制度
由乡镇、街道组织实施,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履职不好、工作业绩差或20%以上供养对象不满意的工作人员,交院务管理委员会决定解聘或追究相应责任。解聘人员一年内不得再次聘用。
食堂管理制度
一、实行民主管理,经常征求供养人员对伙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食堂工作。
二、认真执行伙食标准,做到收支平衡。
三、每周制定一次食谱,讲究营养,科学配餐。
四、购买的食品须经厨房值班员验收。
五、厨具、餐具定期消毒,碗筷专人使用,分别存放。
六、不使用腐烂变质和未经检验的物质加工食品。要事登记制度
一、建立《敬老院要事登记簿》。
二、《敬老院要事日记》的主要内容是:出入院人员、病号及处理情况;请假销假、供养人员违纪、上级领导来院、院内重大活动、院外人员来院慰问和服务情况;院内发生事故、案件情况;供养人员死亡及处理情况;上级通知、指示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等。
三、《敬老院要事登记簿》由敬老院院长填写,也可以指定专人填写,长期保存。
值班制度
一、根据供养人员情况,晚上和节假日应安排1-2人值班。
二、每夜查铺次数不少于一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加查铺的次数。主要看供养人员在位、睡眠和安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
三、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确有要事需离开岗位时,必须有代理人,交待清楚工作事项并告知自己所去的地点和时间后方可离开。
接待制度
一、对来院的人员,应当验明证件,查清身份,问明来意,进行登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他们提出的问题。
二、供养人员亲属来院,敬老院应当介绍供养人员在院的情况。亲属离院时,可以允许供养人员送到临近的车站。
三、未经批准,工作人员、供养人员不得留客人在院内住宿。
四、对供养人员亲属携带给供养人员的食品,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确保安全。
请销假制度
一、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供养人员外出,必须请假,未经批准不得离开。
二、供养人员、工作人员请假由院长批准,院长请假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批准。
三、供养人员经批准外出,工作人员应交代注意事项,需使用证件的,发给有关证件,归院后,并交回发给的有关证件。
四、外出人员归院后应及时销假,因特殊情况需要延假的,经批准后方可续假。未经批准超假或者逾假不归的,应予以批评教育。
岗位职责
⊙院长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热爱本职工作,谦虚谨慎,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五保供养对象服务。不得利用敬老院场所进行个人经营活动。
三、组织制订院内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维护供养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组织制订敬老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出完成计划的措施。
五、组织发展院办经济,增强敬老院自身发展的活力,不断提高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
六、做好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工作,主动求得他们对敬老院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七、充分发挥院务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八、经常与供养人员谈心,征求他们对院务工作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帮助解决,使他们安度晚年。
九、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敬老院财产和供养人员人身安全。
十、加强敬老院工作人员队伍自身建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财务人员职责
一、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及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二、按月公布收支情况,对供养人员的疑问应耐心解答。
三、负责办理付款手续,一切开支须有经办人和审核人签字,经院领导批准后方可支付。
四、现金账和银行存款账,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账相符,存款余额与账面相符;妥善保管好各种票据、账册、现金及有关印章。
五、未经院长同意,不得借用公款,因公外出借用公款,需经院长批准,并在回院后一周内结清。
六、协助仓库保管员管理仓库物资,做到账物相符,并兼管食堂帐务。⊙服务人员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供养人员服务,做到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热情周到,视供养人员为亲人。
二、劝导供养人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树立以院为家思想。
三、坚持服务制度,遵守服务规定,认真做好日常服务工作。
四、经常与供养人员进行情感交流,熟悉和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消除供养人员的心理障碍。
五、遇供养人员病故,及时向院长汇报,协助做好遗物清点和火化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六、注意观察和清除供养人员身边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食堂工作人员职责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供养人员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烹调知识,不断提高烹调技术。
二、虚心接受膳食管理委员会的监督,倾听供养人员意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不断调剂好伙食。
三、穿戴工作衣、帽上班,搞好餐厅、伙房内外的卫生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劝阻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伙房内,防止发生意外。
四、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五、负责食品仓库、厨房、餐厅内食品、物资、设备、公用餐具、厨具的管理。
⊙医护人员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二、负责供养人员疾病的治疗、防疫、康复及重病号转院。
三、建立供养人员的病历档案资料,督促和指导护理员搞好分级护理,安排病号饭。
四、协助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
五、宣传医疗卫生常识,有计划地组织供养人员进行康复活动。
六、定期对炊事员、护理员进行老年营养保健、护理等知识讲座,不断提高炊事员、护理员的业务水平。
⊙厨房值班员职责
一、验收购买的食物,并在单据上签字(或盖章)。
二、监督按照就餐人数做饭,在给养逐日消耗登记凭证上签字(或盖章)。
三、督促炊事人员按时做好饭菜和病号饭。
四、督促炊事人员搞好个人卫生,检查并协助搞好食堂卫生。⊙仓库保管员职责
一、物品进出仓库,要验收登记,账物相符。
二、按规定领发物品。
三、物品要经常翻晒,防止变质霉烂。
四、物品摆放整齐,仓库保持清洁。⊙门卫职责
一、检查进出敬老院的物资、设备;
二、文明礼貌做好进出人员的登记、接待工作;
三、做好报刊、杂志、信件收发工作;
四、保持值班区域内外卫生清洁;
五、严禁痴呆人员出院大门;
六、协助做好院内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篇:制度与职责
护理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目录 工作制度 护理部工作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3 护理工作会议制度 4 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5 职能科室工作协调制度 6 优质护理工作制度 7 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 8 护士技术准入制度 9 分级护理制度 10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1 护理查对制度 12 给药制度 13 用药后观察制度 14 理文书书写制度 15 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16 护理工作首问负责制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和管理制度 18 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度 19 者标识及识别管理制度 20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21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报告制度 23 护理过失登记报告制度 24 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25 护理投诉处理制度 26 护理查房制度 27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8 护理会诊制度 节假日护士长值班及护士长夜值班制度 30 护理追溯制度 31 护士依法执业管理制度 32 护理人员准入管理制度
护理专项技术操作资格准入管理制度 34 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制度 35 护理人员考试考核制度 36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37 护理人员分级培训制度 38 护士岗前培训制度 39 实习生管理制度 40 进修护士管理制度 41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42 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43 病区护理排班制度 4
4护士站工作制度 45 护理部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护士工作站计算机系统用户(护士)管理制度 47 病区医疗仪器及设备的安全使用与保管制度 48 病区抢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49 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50 病区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51 病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52 病区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53 病员管理制度 54 病区工休座谈会制度 55 护患沟通制度
病区探视、陪伴管理制度 57 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58 保护患者隐私权工作制度 59 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临终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制度 61 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防护制度 62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63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64 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65 ICU护理工作制度 66 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67 血液净化室护理工作制度 68 注射室护理工作制度 69 输液室护理工作制度 70 换药室护理工作制度 71 治疗室护理工作制度 72 抢救室护理工作制度 73 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 74 消毒隔离制度 75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6 “危急值”报告制度 77 护理人员管理制度 78 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 79 高危护理人员管理制度 80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 81 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82 护士执业资格审核与管理制度 83 各级护理人员专业资质审核制度 84 护士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 85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 86 特殊岗位护士资质准入管理制度 87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准入条件 88 夜班护士准入制度 89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90 医嘱核对处理制度及流程 91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激励机制 92 安全输血制度 93 输血查对制度 94 输血质量过程管理制度 95 责任制护理管理制度 96 基础护理管理制度
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观察、处置制度 98 危重病人安全护理制度 99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制度 100 优质护理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 护理部主任职责 2 主任(副主任)护士职责 3 主管护师职责 4 护师职责 5 护士职责 6 护理部干事职责 7 科护士长职责 8 病区护士长职责 9 门诊部护士长职责 10 急诊科护士长职责 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长职责 12 手术室护士长职责 13 血液净化室护士长职责 14 配液中心护士长职责 15 夜值班护士长职责 16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职责 17 健康体检中心护士长职责 18 责任组长职责 19 责任护士职责 20 护理员职责 21 教学护士职责 22 主班护士职责 23 小夜班护士职责 24 夜班护士职责 25总务办公护士岗位职责 26门诊护士职责 27发热门诊护士职责 28门诊分诊护士职责 29急诊科护士职责 30血液净化室护士职责
31血液净化室主班(A1)护士职责 32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职责 33手术室护士职责 34手术室洗手护士职责 35手术室器械护士职责 36手术室巡回护士职责 37注射室护士职责 38输液室护士职责 39换药室护士职责 40配液中心护士职责 41影像科护士职责 42内镜室护士职责 43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责 44健康体检中心护士职责 45 导医护士职责 46 功能科护士职责 47 肛肠科护士职责 48 N4级岗位职责 49 N3级岗位职责 50 N2级岗位职责 51 N1级岗位职责
第五篇:班级的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班级的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宁江五中包岩梅
一般来说,班主任工作除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外,其主要工作是班集体组织的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个刚刚组成的班集体,首先应该注重进行的是班集体的建设,即班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的建设。这是因为不管是新建一个小小的班级,还是创建一个泱泱大国,头等大事莫过于建立其管理的制度、体系及管理模式,而这又是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一个国家,其立国之本首先应该是要确定社会制度和管理的模式。班级当然不能和国家同日而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集体也一定有自己的管理方式,而且集体的成员不同,管理的形式和特点也一定不同。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自理、自制能力弱,感知能力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往往是事事操心、事事作主的“保姆式管理”。老师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威信和绝对的权威,老师的话即是圣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往往是以老师是否亲近自己、喜欢自己为标准。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育日趋成熟,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得到了更高的发展,自我意识也日趋完善,其思维能力和判
断能力已接近于成人,使得他们对外部世界具有强烈的自主要求。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必须有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如果仍然沿用小学阶段的“保姆式管理”,则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不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单纯以老师的权威主宰学生的意志。而要实施民主管理,首先就必须建立健全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使制度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和自觉的行动,使管理不仅到位更要到心。实践证明: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管理者和教育者,成为制度的监督者和实施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班级工作过分依赖班主任的组织和管理,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负担,减少工作失误,而且还可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一 班级组织的基本模式
班级组织的基本模式一般可分为三个模式:班主任、班委会。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负责人,他不仅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也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委会主要是由学生干部组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
二 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结合。
根据组织的性质可将班级中的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
组织。正式组织是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经由班主任挑选或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而建立起来的,包括班委会和团支部。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根据巴纳得的观点“当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即定的目标而自觉活动时,这样的组织就是正式的”。也就是说班级里的正式组织它是有即定目标的。在班级正式组织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自然就比较强调对其成员的外在规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可能限制了班级正式组织里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为了避免组织的僵化状态,班主任在“赋权”方面要有充分的考虑,使组织内的成员明确权限的范围,为他们创造一种有弹性的空间。
在班级组织系统中,由于个体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根据兴趣或能力形成班级组织系统里的亚文化群体组织,这种亚文化群体我们一般把他们列为班级系统里的非正式组织。他们或一两人,或三五成群。虽然是“组织”,但他们一般来说没有自己的“组织”目标,也没有外在的组织规范。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基本上是依靠组织内某个别成员的能力去开展活动,对其内部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常常会波及到班内的其他成员。因此班级内非正式组织是班级组织里不可忽视的力量。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在班级
中正式组织先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由于正式组织是按照班级规范而形成的,起初班级规范并没有立即产生相应的广为接受的集体行为准则。但班主任总是根据经验,形成由全班共同协商的规范,同时班主任会事先指定代理班委会,行事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非正式组织主要是在班级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产生了基于兴趣的、基于学习的或基于活动的组织。班级内存在的这两中组织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属关系。一般来说他们是并列的关系,而且两个组织内的很多成员是交叉的。
班级里的正式组织行使着组织所赋予它的各种权利,协助班主任,从事着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安排。由于正式组织的成员名额有限,同时又有外在的规范在束缚他们,这样的一个组织不能满足班内所有同学的需要。因此基于兴趣或活动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是班级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同时对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兴趣和爱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加以合理科学的引导他们将对班级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这正像有人说的“这是因为,只有给个人以某种活动领域,在那里他可以自我选择,不受正式组织的非个人化的目标的支配而独立作出自己的决定,组织成员作为个人的人格才得到保障,他才有可能不断地为正式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班级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是老师在一固定时间内,通过统一的教材,面向年龄层次相仿的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场所。它自身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固定性。同时班级里的成员(学生)一般流动性较少。因此对于现代教育的实现场所“班级”,在其时间、空间和人员方面具有稳定性。由此我们对班级组织的建设就不得不考虑它稳定性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班级组织的静态性。
然而这种静态不是就说明了组织是没有变化的,为了实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组织的结构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当外在环境变化提出需要时,组织的结构也应该及时变革,使其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列如,我们的班委会的成员已不能适应班级管理的需要,这时我们就必需进行人员调整,使这个组织从新回到班级建设的正途上来。组织结构的变化不是随意进行的,一般遵循着“解构-新建-再解构”的步骤。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要让大家注意到原有的组织结构不利于组织的发展,也难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要做到激发成员变革的动机,同时注意保护的心灵,消除他们因组织结构变动带来的心理负担和障碍,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