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

时间:2019-05-15 11:2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

第一篇: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实质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所谓调查研究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了解,以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材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科学处理,以获得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严格地说,调查和研究是两个环节。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收集各种数据和素材,进行感性认识的过程,实质是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抽象、概括、整理、归纳、升华,这才能叫研究。

一、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条件、内容、手段、工作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改变,而且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面前,要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认清事物本质,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面临的新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统揽全局、驾御局势的能力;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需要,掌握群众的愿望,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从大的方面讲,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事物的现状、性质和发展趋势,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强调要扎扎实实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讲过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的认识,不是到书本里面去找,而是到现实中去找。他亲自调查,亲自动笔,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文章,他的调查研究活动,贯穿于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罕见的。正是有了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他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认真调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伟大创造,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的新概括,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知道群众想什么,需什么,盼什么。要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知民心、顺民意、解民困,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要真正服务好人民,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就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吃透民意。只有全面了解了社情,准确吃透了民意,我们的决策、政策和各项工作才不会失误,才能有效地达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各方面人士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心同德,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先进文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更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从调查研究的本质和现实意义讲,是服务决策、服务工作,推进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做出决策靠调查研究。无论是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还是经济发展、干部管理等工作思路的形成和各项措施的出台,都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落实决策靠调查研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落实决策是否有力有效,就在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判断是否准确,执行是否正确。如果对实际情况不作深入的调查分析,若明若暗,情况不明决心大,一味从“本本”出发,或者简单地照抄照转,都会使工作发生失误,甚至对事业造成损失。我们要始终牢记这样一条道理:实现正确的领导,取决于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有赖于对客观实际全面准确的了解;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有赖于深入周密地调查研究。三是修正决策靠调查研究。任何决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决策也要随之而变。这种变化,必须建立在对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上。修正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使自己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而又有力的地位。

二、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内容可分为综合型调查研究、重点调查研究、政策性调查研究、临时事件的调查研究。

1、综合型调查研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对所要调查的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地区、部门或单位全面情况的掌握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全面的、有利于全局发展的总体方案。这样的调查研究一般涉及面广,内容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是基础调查研究,是办公室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只有对基本情况摸得清,分析研究得透,为领导决策提供的参考意见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2、重点调查研究一般的形式有专题型调查研究和典型型调查研究。一是专题型调查研究,是相对于综合型调查研究而言的,是针对某一问题,特别是当前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不是以人或单位为对象。它要求把点和面上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容易使调查研究有深度,分析问题针对性强。如关于工业企业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调查等。二是典型型调查研究。同专题型调查研究相比,主要是调查研究的对象不同。专题型调查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对象,而典型型调查研究则是以单位、人为对象。这种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在对一定范围的事物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人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由此及彼地认识所要调查事物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典型调查研究以客观事物的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为方法论基础,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结果具有说明一般、指导全局的作用。由于调查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典型单位或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从而比较深刻地认识问题。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选好典型。怎样选点?人们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了“择中选点法”、“划类选点法”、“择优择劣法”等有效方法。典型调查研究的缺点是容易带有偶然性和局限性。因此,典型调查一般是和综合型调查研究配合进行。这样既可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又能保证其深刻和说服力。

3、政策性调查研究政策性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发展战略型和微观局部型。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主要是针对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而进行的。通过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能够为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或系统制定宏观战略规划,进行全局性的部署,确立长远目标,做出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一般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在组织上应有统一的领导,即出一个部门或领导牵头主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参加,分片分组调查。调查完后,统一汇总情况,统一分析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由于调查的面宽,人员多,可靠性也较大,一般在宏观决策部门采用得多。微观局部调查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前面临的局部性的,并且相对独立的问题,调查的范围比较小,问题比较单一,如通过对一个单位的调查研究,比较丰富地掌握这个单位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微观局调查研究可以为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提供具体详尽的参考资料。

4、对事件的调查研究即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突发性强,时间紧,因此要求调查者必须深入现场,直接向事件的当事人或目睹者了解情况。如某地区遭受严重洪灾,就应该马上派出人员对该地区遭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很快调查清楚情况,并上报领导,同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供领导参考。

(二)调查研究工作的程序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因此,应该有它自己的程序,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

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开调查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选定适合参加调查的人员。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是熟悉情况的同志。如果对情况不熟悉,就不可能谈出真实的情况来,甚至会把调查者引向事物的反面。二是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尽可能挑选各个层次、各个行业或部门、不同年龄的人员,这样便于更广泛地了解各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三是调查会要有活泼、畅所欲言的氛,主持调查会的同志要善于用坦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轻松的语言、活泼的手势等谈话艺术,解除与会者的紧张心理,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四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调查会的规模大小以及分几次开还是一次开。有时事情情况较复杂,发言人较多,可以分开两次或多次,让参加座谈的人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由于一些领导或权威人士的参加可能会使参加调查的同志紧张或拘束,不利于发表意见,主持人就可以分层次召开或个别征求领导及权威人士的意见。五是将调查的内容提前告诉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调查会开始才提出议题的做法。实地观察法。是指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工具和手段,直接考察正在发生的经济或社会现象。实地观察法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首选方法。实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调查者能够在实地直接感和客观对象,所获取的是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实地观察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文献调查法和民意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信息资料,是调查资料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文献资料就可能成为首要的资料来源。文献调查法的目的作用,在于充分了解事物的背景与概貌,以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的调查方法。一般只能作为调查的先导,而不能作为调查结论的现实依据。民意测验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调查方法,可以充分了解群众对某问题的态度和意见。民意测验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走访调查。调查者通过抽样法,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通过同他们面谈或电话联系等,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和意见。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与调查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其缺点是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一些拘束,不愿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来。民意测验选的对象越多,了解到的情况就越接近真实,民意测验挑选对象时应注意不要单调地选一种人,而应从年龄、职业、收入、政治面貌、种族、性别等不同的方面选出不同的人来,这样才能保证民意测验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二是书面调查。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调查者提出一些题目或调查内容,通过卡片、信函和问卷等书面形式分发给一定数量的群众,由群众自愿填写,然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采取无记名方式,群众没有任何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来,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群众真实的心理和看法,对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而且由于这种调查面广,增加了解调查的材料。

3、访谈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访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访谈调查法要求访谈者不仅要做法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与被访谈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熟练地掌握访谈中的提问、引导等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面谈。资料调查法。即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尤其对于不容易接触的东西或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获得一定的情况,资料调查法的缺点是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有时会由于其记录者的水平问题,使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进行资料调查时,要认真核对资料,尽可能地掌握完整的资料。

4、统计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统计调查法。是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由于统计报表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可能通过报表分析出某项事物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势,如通过每月报表,可以分析出某个企业逐月产值完成情况,并能分析出比上年同期增减情况,还可预测出下一步的趋势。运用统计调查法,应注意几点:一是统计口径要统一,否则是不可比的;二是应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否则分析的依据难免有误;三是报表分析和实际实际调查相结合,不能就报表进行单纯分析,如对产值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报表中难以反映出来,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形成完整概念。实验调查法。是指经过特殊安排,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使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生,以提示其产生原因或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控制某种条件,较准确地了解有关现象的变化,深刻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尤其是取决于对实验因素的控制和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调查法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理论目的,即检验一定的假设;二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实践目的,即对新的政策、措施或社会形态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5、综合归纳法和问卷调查法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调查研究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零碎繁杂的情况,如果把这些情况不加整理地全给领导端上来,就不能达到整体研究的目的,因此,必须对这些情况加以整理,整理的办法之的就是综合归纳法,所谓综合归纳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通过考虑得到普遍性的、有规律的东西,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并不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各个部门的简单相加。综合归纳离不开分析研究。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调查资料便于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较为可靠,能够用较小的人力物力消耗收到比较大的效果。

6、回溯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回溯分析法一般用在对某项决策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即在某项决策面临失效的情况必须重新决策时,就需要对原有决策的产生背景及决策本身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过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纠正失误。回溯分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从原有决策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按事物发展顺序来进行,通过对当时决策背景、决策实施的每一步的演示,找出问题的症结。二是从决策的结果开始,倒着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先摆出失误的后果,然后找出引起失误的原因,再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直到找出最终的原因。回溯分析必须以充分的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搞假设推理。典型调查法,是指在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这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是选择部门对象进行调查,但这些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也能够达到认识事物总体的目的。典型调查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如选择的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就很难得到对事物整体的正确认识。这就要求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详细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概况,认真加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只有这样调查才能具有全面的代表意义。以上介绍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般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而是互相交错运用的。因此,办公室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如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刚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已谈了很多,大家也有很深的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调研水平,这里,结合平时的感受,我用古人的几句诗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强内功。我感到搞调查研究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三懂”:首先要懂政策。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如果不懂政策,我们就会无的放矢,说不定政策早出台了,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成果就成了“马后炮”。其次,要懂人。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说明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万别。搞调研工作,要学会懂人、学会了解被调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调研中就会出现答非反问,难入正题现象。所以,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等方面都要涉猎一些。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贯彻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第三,要懂写作。调查研究后,对于调研结果,需要用调研文章把它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定作水平。第二,“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要站得高。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不明,就是无效劳动,无事找事,无病呻吟。因此我们在调研之前,首先要对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心中有数,而不单为了完成任务写篇文章。站得高,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重点要明。就是要明确调研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第二,立意要高。立意对调研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在笔先”,即立意(主题)要在调研之前就应明确,操笔为文,连立意也不明确,那就很难下笔。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制约着文章的内容、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确,形成的调研结果就会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第一材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工作。第三,炼意要深。也就是提炼主题,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我国古人

第二篇: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实质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所谓调查研究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了解,以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材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科学处理,以获得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严格地说,调查和研究是两个环节。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收集各种数据和素材,进行感性认识的过程,实质是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抽象、概括、整理、归纳、升华,这才能叫研究。

一、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条件、内容、手段、工作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改变,而且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面前,要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认清事物本质,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面临的新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统揽全局、驾御局势的能力;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需要,掌握群众的愿望,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从大的方面讲,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事物的现状、性质和发展趋势,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强调要扎扎实实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讲过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的认识,不是到书本里面去找,而是到现实中去找。他亲自调查,亲自动笔,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文章,他的调查研究活动,贯穿于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罕见的。正是有了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他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认真调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伟大创造,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的新概括,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知道群众想什么,需什么,盼什么。要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知民心、顺民意、解民困,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要真正服务好人民,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就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吃透民意。只有全面了解了社情,准确吃透了民意,我们的决策、政策和各项工作才不会失误,才能有效地达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各方面人士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心同德,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先进文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更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从调查研究的本质和现实意义讲,是服务决策、服务工作,推进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做出决策靠调查研究。无论是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还是经济发展、干部管理等工作思路的形成和各项措施的出台,都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落实决策靠调查研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落实决策是否有力有效,就在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判断是否准确,执行是否正确。如果对实际情况不作深入的调查分析,若明若暗,情况不明决心大,一味从“本本”出发,或者简单地照抄照转,都会使工作发生失误,甚至对事业造成损失。我们要始终牢记这样一条道理:实现正确的领导,取决于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有赖于对客观实际全面准确的了解;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有赖于深入周密地调查研究。三是修正决策靠调查研究。任何决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决策也要随之而变。这种变化,必须建立在对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上。修正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使自己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而又有力的地位。

二、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 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内容可分为综合型调查研究、重点调查研究、政策性调查研究、临时事件的调查研究。

1、综合型调查研究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对所要调查的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地区、部门或单位全面情况的掌握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全面的、有利于全局发展的总体方案。这样的调查研究一般涉及面广,内容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是基础调查研究,是办公室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只有对基本情况摸得清,分析研究得透,为领导决策提供的参考意见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2、重点调查研究 一般的形式有专题型调查研究和典型型调查研究。一是专题型调查研究,是相对于综合型调查研究而言的,是针对某一问题,特别是当前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不是以人或单位为对象。它要求把点和面上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容易使调查研究有深度,分析问题针对性强。如关于工业企业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调查等。二是典型型调查研究。同专题型调查研究相比,主要是调查研究的对象不同。专题型调查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对象,而典型型调查研究则是以单位、人为对象。这种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在对一定范围的事物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人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由此及彼地认识所要调查事物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典型调查研究以客观事物的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为方法论基础,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结果具有说明一般、指导全局的作用。由于调查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典型单位或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从而比较深刻地认识问题。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选好典型。怎样选点?人们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了“择中选点法”、“划类选点法”、“择优择劣法”等有效方法。典型调查研究的缺点是容易带有偶然性和局限性。因此,典型调查一般是和综合型调查研究配合进行。这样既可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又能保证其深刻和说服力。

3、政策性调查研究 政策性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发展战略型和微观局部型。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主要是针对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而进行的。通过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能够为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或系统制定宏观战略规划,进行全局性的部署,确立长远目标,做出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一般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在组织上应有统一的领导,即出一个部门或领导牵头主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参加,分片分组调查。调查完后,统一汇总情况,统一分析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由于调查的面宽,人员多,可靠性也较大,一般在宏观决策部门采用得多。微观局部调查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前面临的局部性的,并且相对独立的问题,调查的范围比较小,问题比较单一,如通过对一个单位的调查研究,比较丰富地掌握这个单位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微观局调查研究可以为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提供具体详尽的参考资料。

4、对事件的调查研究 即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突发性强,时间紧,因此要求调查者必须深入现场,直接向事件的当事人或目睹者了解情况。如某地区遭受严重洪灾,就应该马上派出人员对该地区遭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很快调查清楚情况,并上报领导,同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供领导参考。

(二)调查研究工作的程序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因此,应该有它自己的程序,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 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 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开调查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选定适合参加调查的人员。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是熟悉情况的同志。如果对情况不熟悉,就不可能谈出真实的情况来,甚至会把调查者引向事物的反面。二是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尽可能挑选各个层次、各个行业或部门、不同年龄的人员,这样便于更广泛地了解各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三是调查会要有活泼、畅所欲言的氛,主持调查会的同志要善于用坦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轻松的语言、活泼的手势等谈话艺术,解除与会者的紧张心理,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四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调查会的规模大小以及分几次开还是一次开。有时事情情况较复杂,发言人较多,可以分开两次或多次,让参加座谈的人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由于一些领导或权威人士的参加可能会使参加调查的同志紧张或拘束,不利于发表意见,主持人就可以分层次召开或个别征求领导及权威人士的意见。五是将调查的内容提前告诉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调查会开始才提出议题的做法。实地观察法。是指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工具和手段,直接考察正在发生的经济或社会现象。实地观察法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首选方法。实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调查者能够在实地直接感和客观对象,所获取的是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实地观察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文献调查法和民意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信息资料,是调查资料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文献资料就可能成为首要的资料来源。文献调查法的目的作用,在于充分了解事物的背景与概貌,以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的调查方法。一般只能作为调查的先导,而不能作为调查结论的现实依据。民意测验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调查方法,可以充分了解群众对某问题的态度和意见。民意测验一般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走访调查。调查者通过抽样法,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通过同他们面谈或电话联系等,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和意见。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与调查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其缺点是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一些拘束,不愿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来。民意测验选的对象越多,了解到的情况就越接近真实,民意测验挑选对象时应注意不要单调地选一种人,而应从年龄、职业、收入、政治面貌、种族、性别等不同的方面选出不同的人来,这样才能保证民意测验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二是书面调查。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调查者提出一些题目或调查内容,通过卡片、信函和问卷等书面形式分发给一定数量的群众,由群众自愿填写,然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采取无记名方式,群众没有任何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来,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群众真实的心理和看法,对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而且由于这种调查面广,增加了解调查的材料。

3、访谈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访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访谈调查法要求访谈者不仅要做法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与被访谈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熟练地掌握访谈中的提问、引导等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面谈。资料调查法。即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尤其对于不容易接触的东西或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获得一定的情况,资料调查法的缺点是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有时会由于其记录者的水平问题,使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进行资料调查时,要认真核对资料,尽可能地掌握完整的资料。

4、统计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 统计调查法。是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由于统计报表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可能通过报表分析出某项事物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势,如通过每月报表,可以分析出某个企业逐月产值完成情况,并能分析出比上年同期增减情况,还可预测出下一步的趋势。运用统计调查法,应注意几点:一是统计口径要统一,否则是不可比的;二是应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否则分析的依据难免有误;三是报表分析和实际实际调查相结合,不能就报表进行单纯分析,如对产值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报表中难以反映出来,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形成完整概念。实验调查法。是指经过特殊安排,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使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生,以提示其产生原因或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控制某种条件,较准确地了解有关现象的变化,深刻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尤其是取决于对实验因素的控制和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调查法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理论目的,即检验一定的假设;二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实践目的,即对新的政策、措施或社会形态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5、综合归纳法和问卷调查法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调查研究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零碎繁杂的情况,如果把这些情况不加整理地全给领导端上来,就不能达到整体研究的目的,因此,必须对这些情况加以整理,整理的办法之的就是综合归纳法,所谓综合归纳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通过考虑得到普遍性的、有规律的东西,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并不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各个部门的简单相加。综合归纳离不开分析研究。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调查资料便于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较为可靠,能够用较小的人力物力消耗收到比较大的效果。

6、回溯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 回溯分析法一般用在对某项决策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即在某项决策面临失效的情况必须重新决策时,就需要对原有决策的产生背景及决策本身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过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纠正失误。回溯分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从原有决策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按事物发展顺序来进行,通过对当时决策背景、决策实施的每一步的演示,找出问题的症结。二是从决策的结果开始,倒着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先摆出失误的后果,然后找出引起失误的原因,再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直到找出最终的原因。回溯分析必须以充分的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搞假设推理。典型调查法,是指在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这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是选择部门对象进行调查,但这些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也能够达到认识事物总体的目的。典型调查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如选择的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就很难得到对事物整体的正确认识。这就要求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详细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概况,认真加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只有这样调查才能具有全面的代表意义。以上介绍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般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而是互相交错运用的。因此,办公室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如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刚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已谈了很多,大家也有很深的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调研水平,这里,结合平时的感受,我用古人的几句诗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强内功。我感到搞调查研究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三懂”:首先要懂政策。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如果不懂政策,我们就会无的放矢,说不定政策早出台了,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成果就成了“马后炮”。其次,要懂人。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说明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万别。搞调研工作,要学会懂人、学会了解被调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调研中就会出现答非反问,难入正题现象。所以,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等方面都要涉猎一些。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贯彻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第三,要懂写作。调查研究后,对于调研结果,需要用调研文章把它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定作水平。第二,“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要站得高。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不明,就是无效劳动,无事找事,无病呻吟。因此我们在调研之前,首先要对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心中有数,而不单为了完成任务写篇文章。站得高,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重点要明。就是要明确调研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第二,立意要高。立意对调研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在笔先”,即立意(主题)要在调研之前就应明确,操笔为文,连立意也不明确,那就很难下笔。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制约着文章的内容、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确,形成的调研结果就会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第一材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工作。第三,炼意要深。也就是提炼主题,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我国古人认为发现“意”后,还要从大量的材料中下苦功

求得其精,称之为“炼意”。炼意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金百炼则杂气而精光发”,“意”须百炼才能除掉杂质。拿现代语说,就是确立主题后,还要提炼主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符合事物规律的认识。立意是事实材料的客观性和作者的主观性相统一的产物。而炼意则是实现统一的手段,是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实现的。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现象达到本质的认识。这就是马克思指的头脑加工。我国古人称为“胸有炉锤”,经过千锤百炼,才显现精意。我们在处理从调研中得来的材料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政策的高度、历史的高度、上级的高度、群众的高度、创新的高度来考虑和思考问题。站在这样五个高度,我们的调查研究就具有时代精神,就有高度,体现了某一时期党的路线、政策的内容,对工作就有一定的推动,借鉴作用。第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要沉下去。一个人要获得感性认识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亲历亲为,二是间接获取,作为基层干部来讲,亲历亲为更为重要。必须做到“三个深入”:第一,深入工作。我们的调研要为工作服务,必须深入到工作中去,要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坚决克服工作调研“两张皮”的问题,要及时对工作推进的反响、效果、典型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及时改进和完善。因此,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直接调查和蹲点调查相结合,不搞“花拳绣腿”,防止蜻蜓点水。第二,深入群众。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要多听群众对的看法,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过程;第三,深入实践。要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价值大小。搞调查研究,不能只能写篇文章就完事,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方案,要组织实验,要用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要带头践行所提出的思想观念,带头去宣传所提出的主张。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人,对理想有衷情,对事业有真情,对工作有热情,对创新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只有设身处地,深入现场,才能有更多的感性、理性、悟性和灵性,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和办法。第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要钻进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还只是调查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成果,就像淘金一样找到了矿沙,但要找到金子,必须辛勤、淘漉。不同时期对调查研究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从大量复杂纷繁的现象、问题、事例中找准所需要的东西。一是追求真理。我们搞调研就要追求真相,找寻本质,不断地探索发现真理,不随人俯仰,不任人方圆,不唯上,不唯书,这是古往今来许多知识分子的宝贵品质。要保持客观的、冷静的头脑,不被世俗流行的观点和自己的先天之见所蔽,不能只收集那些有利于现有成见的东西,而对改变现有成见的东西视而不见。第二,崇尚科学。就是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处理我们的研究课题。调查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传统方法如召开调研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是多年来我们坚持的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应当继承和完善。同时也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注意典型调查,也要注意利用统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既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定性的分析,也要适当采用数学模式等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要努力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等方面的结合上得出对调研对象的科学认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提高调研效率,并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第三,辩证选材。材料对调研具有佐证和深化作用。要围绕主题选材,材料是主题的体现,主题是选材的依据。不管材料多么生动,如果与主题无关,就应舍弃,决不可因偏爱而损害了主题。选材要真实,材料真实,合乎实际,合乎情理,合乎科学道理,才可信,才能有说服力。选材要有代表性,“以一当十”,越精越好。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对材料开掘要深,轰轰烈烈的大事,其意义容易识别,但小事也往往有深远的含义。要用心开掘,由表及里,由小见大,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性,反映工作的本质。选材要有时代气息,有时代感的材料,才能与现实相吻合,才能与时代的脚步合拍,才能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共鸣。选材要新颖,陈旧的材料,已经失出了它的生命力,不会对组织工作起作用。材料新颖,才能使读者如独辟蹊径,耳目一新。第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要静下来。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浮躁心态,就是急功近利,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不愿用硬功、不愿下死劲,这对调研百无一利。要搞好调研必须静得下,沉得住气。首先强化责任心。责任心决定着工作的动力。心中要时刻想到要把调研工作与推动工作创新结合起来,而不是为写文章而调研,为任务而调研。其次强化奉献精神。搞调查、写文章是吃苦的事,辛苦的事。有时候很辛苦,很累,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稿,常常是头昏、眼花、手酸、肩痛,嘴里苦,没有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且搞不好的。三是强化求精意识。文章不怕改,观点不怕炼。越改越精,越炼越新。因此,古人有“面壁十年图破壁”、“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我们写调研文稿也要有这种精神,许多同志有思想火花,有研究能力,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勤于思考,提出好的建议,多出一些好的调研成果。从事调研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大有益处,实际上也培养了不少人才。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去。”

第三篇:如何做好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做好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做好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办检查作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办公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想领导之虑,谋领导之所思,办领导之所需,在适需对路上做文章,不断提高调研工作质效,提升办公室服务工作水平。那么,如何做好办公室调查研究工作,我个人认为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拓展思维,精心选题

围绕领导需要选准调研题目是关键问题,它是通过调研为领导服好务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关注和把握公司的全局工作发展动态,需要我们平时就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研究工作上,牢牢把握各项重点工作进展的脉络和趋势,于细微处挖掘大题材、琐碎中找出新思路、平淡处提炼新观点,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准调研题目方面我们主要抓“五点”,即:履行职能中的“朦胧点”、重点工作中的“薄弱点”、基层工作中的“闪光点”、干群关系中的“敏感点”和领导者眼中的“关注点”。比如去年年中,为便于公司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基层单位半年来的工作实际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按照公司运营纲要计划安排,结合基层单位的工作实际,有侧重的挑选了几个电厂,精心选好调研课题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客观真实地掌握了基层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了解到了基层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炼出基层单位在运营管理中的“闪光点”;征求到了基层员工对我们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此次调研结果形成的报告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也非常满意,并就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作了重要批示。2.广调细查,精研深析

调查研究贵在调查,重在研究,只有亲自调查,深入研究,才能把情况搞准,把问题摸透,把对策想好。

一是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克服盲目性。对调研的目的、意义、所针对的问题了然于胸;对调查地点的选取、访谈人员的选定、座谈会的参加范围提前设计;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以及素材的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事先拿出调研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克服片面性。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调查,既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深入到一线获得感性认识。调研不是对现成材料所进行的文字整理加工过程,不能靠材料堆材料。单纯靠听汇报、要材料进行调查研究,很容易被材料框住,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路,最终调研就容易成为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东西。沉得越深,工作越实,获得的资料才会越丰富。比如去年我们在台山电厂调研期间就分别与基层班组员工、技术骨干、中层干部进行座谈,从座谈中我们真实的听到大家想法和一些非常好的建议。经过与基层各方面的人员充分的交流,激发了我们的灵感,使我们在思想上不断有闪光点,使问题找得更准,对策和建议提得更好,调研成果的质量更高。所以我们必须贴近基层,走进基层,真正蹲下来、沉下去,尽可能多地进行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三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克服表面性。研究是调查的升华,调研人员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把问题分析得透一些,再透一些,建议想得深一些,再深一些,启示想得远一些,再远一些。要抓住倾向性、症结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原因中查找症结,从实践中发现解决的办法,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决策落实的对策和建议;紧扣典型性经验进行深刻剖析,从做法中发掘内涵,从事实中找出规律,从经验中提炼出启示,提出推广经验、发挥典型指导作用的思路和措施。比如去年在神木发电厂调研,我们通过与员工座谈、现场考察、查看资料等形势,总结分析出神木发电厂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闪光点”,如“突显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两大主题;如“狠抓设备管理、成本挖潜、人力资源”保障三个环节;如“结合现状、找准差距、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的指导思想;如“设备五级防护体系”;“责任追究上移、工作重心下移”;“沟通无界限、管理无时空、工作无小事、尽责无借口、学习无止境”等等。这些“闪光点”经过我们剖析整理后,提炼出典型经验事例印发给其它兄弟电厂学习、借鉴、推广。3.凝练思想,精雕细刻

语言为思想服务,思想靠语言表达,调研既是思想认识反复提纯的过程,也是语言反复提炼的过程。领导事务繁忙,每天需要阅示诸多材料,调研文章如果思想性不足,参谋价值不大,可读性不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引起领导的关注,其调研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调研必须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思想性、在对策建议上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

一是要突出思想性。调研成果要富有真知灼见,缺乏真知灼见的调研成果不能轻意出手。经验和启示要富有典型性,能够供推广和借鉴;问题及对策要有针对性,能解决问题。调研如果简单地罗列问题或经验,停留在表面上的空洞的文字表述,所提的建议和启示仍是别人脑中的东西和别人文中的东西,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是突出可操作性。调研提出的对策不能是苍白的文字表述,启示也必须对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价值。要深入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或对别人已想到解决思路的,赋予巧妙的解决途径。以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出好主意、当好参谋,使更多的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的决策视野。

三是突出语言艺术性。文章只有吸引住领导的目光,才会使领导去探究文中的观点和思想,也才可能采纳为决策依据。因此,调研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有一定的风格。题目要力求传神,既能挈领全篇,又能揭示主旨;标题要力求新颖,运用神来之笔;内容要力求精确,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做到客观全面,真实有效;语言要力求有感染力、震撼力和穿透力,给人以较强的艺术感。调研报告要避免搞成“个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有”。如果说的都是文件上的语、别人讲过的话,没观点、没思想、没见解,这样的调研报告既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批示,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篇: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工作是政府研究室的主要职能,也是当好参谋助手的主要手段。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陈云同志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

政府的大脑,领导的外脑:就是要看领导所没看到的事,听领导所没听见的事,想领导所正在想或将要想的事。

文稿质量说明你的能力,调研成果决定你的定位。抓好四个环节、培养三种能力、注意四个细节。

一、抓好四个环节

调研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关键要抓住四个环节1,选题

选题是调研成败的关键。找准调研题目和切入点。政府研究室的调研,与其他部门的调研有所不同。我们调研的题目,应该是领导同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应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应该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题目的来源:

领导定,包括政策调研;

自行选题:领导关心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由于时间、精力和人手有限,确定调研题目的原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做深做透。如在经济领域,今年以来领导们都比较关注的是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等等。但这些问题涉及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必须从中找好调研的切入点。如在经济增长动力问题,可以从扩大有效投资、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等角度进行调研,也可以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培育的角度去挖掘。

2,调研准备。

预先了解和研究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提高调研质量非常重要。确定调研题目后,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和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领导同志批示或讲话精神。由于调研题目都是领导同志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或有关部门应该都曾出台过相关政策文件,领导同志对相关问题都会有批示或指示。认真学习研究有关政策,深入把握领导同志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驾驭调研题目,提高调研的针对性。

二是收集相关工作情况和资料。可请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工作情况,了解面上的基本情况、来龙去脉、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工作设想。还可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专家、学者及网民对拟调研题目的看

法;收集国外及兄弟省市关于这项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注意对调研问题涉及的相关理论与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三是对调研题目进行初步研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调研题目,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可组织调研组成员分头作初步研究,以便摸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四是制定调研方案。方案要明确调研的目的、重点问题、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希望地方和部门提供哪些情况、希望了解哪些意见和建议等。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还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3,现场调研。

开始调研后,要做有心人,做到眼到、耳到、手到、脑到。首先,要多听、会听。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调研的课题都比较重要,可能涉及到有关方面的利益。因此,我们既要听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也要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既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也要听取一线实践者的意见。为防止有关方面受干扰,不敢讲真话,还需要分别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听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听出话外音。

其次,要多看、会看。调研中,既要“走马观花”看“面”上的情况,也要选择重点,深入细致地了解“点”的情况;既要看好的方面,也要争取看一些存在困难或问题的“点”;既要看表面,更要看出本质。

第三,要多问、会问。对需要重点了解的情况和问题,要多问、追问到底,并对听的情况进行思考,从中找出问题来问。要会问,引导对方说真实的情况和想法。

第四,要多记、会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对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尤其是重要情况要及时准确地记下来。在调研中的一些思考、疑问和想法,也要及时记下来。这些记录资料对于整理思路、撰写调研报告十分重要。

4,撰写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写好调研报告十分重要。如果调研报告没写好,即使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刻,调研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报告的分类或写法:

按内容:个案、面上、经验借鉴;

按方法:比较、规范(有价值导向,即主观偏好)、实证(提炼概括,无主观偏好)

具体要求:要符合规律,要符合实际、要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确定调研报告主题。调研报告只能有一个主题,所有的材料、论点和建议都应围绕这个主题来组织。

二是对调研获得的信息和材料进行甄别和选择。一般来说,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听取汇报、座谈、参观等形式,获得了大量信息和材料。但哪些材料是真实的,哪些有虚假的成分;哪些与调研的主题密切相关,哪些无关;哪些信息最有价值,哪些没有参考使用价值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甄别和挑选,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三是充分调动调研组成员的积极性。调研组应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共同确定调研报告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执笔人应认真听取和吸收每个成员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调研报告要言之有物,基本情况的介绍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有深度,所提意见和建议应切实可行、针对性强。调研报告的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力,结构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切忌官话、套话、空话或平铺直叙。调研报告的写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具体采用哪种写法,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切忌千篇一律、搞“八股”文章。

五是文字应简洁、篇幅要适中。调研报告的文字应准确生动,简洁凝练,不宜采用夸张、华丽的词语,也不应采用学术性强、晦涩难懂的词语。由于我们的调研报告主要是供领导同志参阅,领导同志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阅读篇幅冗长的文章。

因此,调研报告短小精悍,做到言简意赅,意尽言止,但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阐述,要尽可能引用调研对象的原话来支撑相应观点,要使领导同志花费最少的时间,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

二、提高四种能力

做好调研工作,既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还需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提高调研水平,平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一是理解把握政策的能力。我们调查研究的是一些社会热点难点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问题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如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党中央、国务院每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下发了许多重要文件。这些重大理论和文件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有关工作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增强政策敏感性,正确把握和理解所要调研的问题。

二是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相关问题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要尽可能理解把握,并准确运用。

三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相关能力,对做好调研工作十分重要。工作中,我们接触的往往都是一些复杂疑难的问题。政府领导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有机会参与上述会议。因此,要做有心人,向各级领导学习,悉心领会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

三是努力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文字综合能力是研究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直接关系到调研能否取得成功。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下发的各类文件,了解和掌握各类文件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平时要多写多练,积极承担撰写会议纪要、修改讲话稿、审改

6国务院文件稿等任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文字能力。特别要悉心领悟各级领导对自己经手文稿的修改,查找自己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三、注意四个细节

对象选择要有典型性

内容情况要来自直接、一线

情况反映要实事求是

讲话发言要谨慎。地方同志介绍情况很认真,我们应认真做好记录。在回答地方提出的一些问题、意见和建议时,由于地方同志十分重视我们的意见,并会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发言要慎重,要三思而后答,切不可随意表态。

第五篇: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讲话

调查研究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加强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随着世情、国

情、党情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转型中各种事物及其关系不断嬗变,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事物、新考验、新问题和新课题层出不穷。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使我们正确地作出决策、制定政策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过去任何时候。这些都表明,搞好调查研究更为重要、要求更高,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任务又一次历史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各级党委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毛泽东提出了“不调查不研究就不得了,就要亡党亡国亡头”的著名论断,并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邓小平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江泽民同志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胡锦涛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贵州工作期间,就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倡导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和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担任总书记后又特别强调:“做好调查研究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正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以贯之地倡导调查研究,才能始终指引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这些年来,省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坚持紧扣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省委的重大决策都经过严密调研,使得各项决策建立在对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着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省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2009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取得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这样一个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去调查、去研究、去解决、去总结、去创新。特别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迫切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应对复杂局面、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和解决薄弱点的能力,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调查研究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要,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美好贵州的需要,调查研究的工作只能全面加强,决不可有任何削弱。全省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入各个领域的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一、要把握和坚持正确的方向,做到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是做好任何工作的第一位的基础。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就要强化理论武装,把握好调查研究的正确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指导调查研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实际出发,敢于反映实情,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意见,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切忌浮光掠影、主观臆断、搞花架子。要“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多搞一些典型调查、专题调查和系统调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进基层听真话、察实情、解民意,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富民兴黔事业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要注重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找到可行的办法。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主要是摸清情况,研究主要是拿出办法,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就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特别是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在我省的贯彻落实,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各地的贯彻落实,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进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正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要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面临着不少亟待探讨和克服的难题。比如,如何突破区位和交通“瓶颈”制约,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处理好加快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如何借助外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何根据贵州的地理环境、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情况,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如何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如何通过解决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等。要适应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机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尤其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注意把各方面的发展置于国内外、省内外的大环境中去对比、去思考、去谋划,从对比中查找发展差距,从对比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对比中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切实在深入调研中找到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和解决突出问题的正确方向及有效途径,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做好各项工作。

三、要推动调查研究经常化、制度化。历史经验表明,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深对新形势下加强调查研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的观念,把调查研究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效途径,不断增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领导制度严格加以坚持;把调研工作贯穿于决策制定、实施和督查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完善和落实三项制度,即:决策调研制度,凡是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严格考核调研制度,对各单位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和要求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考核、经常督促检查落实;调研成果转化制度,加大对调研成果的转化力度,真正发挥调研服务科学决策、解决突出问题、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制定和落实调研制度、调研计划,带头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四、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策研究机构在组织推动决策调研中的重要作用

“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各级党委还要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好政策研究机构的重要职能作用,进一步重视、关心、培养和用好调研队伍,不断提高统筹搞好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各级党委政研部门也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把握好角色定位,自觉发挥好党委的参谋助手作用。既要善于“开门搞调研”,整合调研资源,形成调研合力,组织联合攻关,又要善于站在参谋的位置上思考指挥员的作战方略,对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组织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努力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既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深入调查研究、服务科学决策的新局面。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在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中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打牢“谋事之基”,修炼“成事之道”,进一步在全省形成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的良好风气,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下载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督促检查和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做好督促检查和调查研究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议程的安排,由我跟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督查和调研两个方面的工作。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下自......

    企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方案企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公司“不忘**、牢记**”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按照公司党委《“不忘**、牢记**”......

    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本站推荐]

    关于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调查研究是编办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编办提供的调查研究结果是上级领导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调查研究工作搞的好不好,直接影响编......

    党组关于认真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意见

    党组关于认真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安排意见按照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XXXX、XXXX”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X好教办发[(2019)118号]要求,根据......

    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上传: 柳建国 更新时间:2012-4-26 13:59:13 就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我有几点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

    刘淇在门头沟区调查研究工作时强调

    刘淇在门头沟区调查研究工作时强调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建设生态良好新山区 王安顺一同调研本报讯(记者汤一原)9月10日上午,市委书记刘淇在门头沟区调查研究工作时强调,要坚定不......

    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推荐5篇)

    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根据委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整改方案,为进一步密切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联系,提高委机关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

    关于加强信访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信访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作者:[黄山市信访局]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积极开展信访调查研究工作,为各级领导机关掌握情况,科学决策,妥善解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