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2 13:3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上传: 柳建国

更新时间:2012-4-26 13:59:13 就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我有几点建议,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实施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因此,更新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成为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要上好本学科的每一节课,着眼小问题。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许多科研课题往往来自教学中的一得,许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师也多得益于教学实际的锻炼。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教研。

三、要勤学教学理论,博览课外书,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开放,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博览课外书籍,广泛吸收养分,补充最新知识,是教师增加和更新知识积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径。教研写作需要教师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因而应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同时,坚持写好教学后记,也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证。教师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多反思自己。教师每天都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鲜感和好奇心可能会逐渐消退,难以怦然心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去开辟新的思维空间,去探索新的奥妙。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师自我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四、要懂得一些进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师片面地把教研活动理解为听课、评课和写文章,这是一种很狭义的看法。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又比如,教研活动很强调集体研究,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参加集体研究,如何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学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于自己一身。再比如,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须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凭个人意志、只凭自我感觉、只凭工作习惯或只凭几分热情去搞教研活动,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教研活动。

四、把科研当作一种教育责任。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它可以用来达到不同的目的。既可以用作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表,也可以用作单一地指向改进学习成绩或其他目的。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明确自身的职责,增强自己的责任心。

从今天来看,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都使得教育科研更多地应该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服务,而不是别的什么。教师在从事科研时,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了解经济社会对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明确自身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向。

教师教育科研的责任心还表现在对学生负责上。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育科研的一切着眼点和落脚点也应该体现在学生行为的改变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这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在从事教育科研时,教师心中要始终想着学生,眼睛要始终看着学生,从学生那里寻找研究课题,从学生那是获取研究的动力,从学生那里得到研究成果的验证。

教师有了教育科研的责任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科研的持续进行。与从事任何科研活动一样,教师的教育科研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这样或那样的阻障。有了较强的责任心,教师才有可能知难而上,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自身智慧的发挥或他人经验的借鉴等,逐渐解决问题,使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有了教育科研的责任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当教师认识到科研的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是自己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科研成果逐渐应用在实践中,通过应用发现新的问题,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新的境界,而不是满足于课题成果的评奖或出版等。

教师有了教育科研的责任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师自身职业生存方式的改变。教师把教育科研当作自身分内的事情,与自身教育教学日常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将教育科研加以内化,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逐渐改变自己原有的职业生活方式,边实践边研究成为主要的存在形态

七、先当好学生,后做好先生。

在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两类老师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一类是虚心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不断探索,锐意进取,一段时间以后,其教育教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当地成为教育教学创新的能手;一类是教学已小有名气,但专家的意见听不进,同行的教学不能成为其学习的样本,“居功自傲”,以自己已有的称号或荣誉为荣,一段时间以后,其教育教学与以前没有什么变化,逐渐也就不再成其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两类教师的差距,是观念的差距,是行为的差距,更是学习态度上的差距。

当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很多是无现在答案的问题,是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所不能解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说谁是教育教学的权威,即使是权威的话,也只是某一方面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分享智慧,就成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的选择。在彼此的借鉴与学习中,可以不断形成自己新的视野和思路。先当好学生,后做好学生,对教育科研来说,教师尤其需要如此。

虚心与心虚是两个紧密相关的词语。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之初,有心虚的感觉,觉得自己心里没底,对科研中的问题缺乏判断力,对科研的实施效果心中无数,对自己科研能力心中忐忑,都是正常的事情。关键在于,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心不能虚得太久,不能不以为虚,不能放任其虚,更不能以虚为实,要使心虚转化为心实,不可或缺的就是虚心求教,认真钻研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充实自己,用他人的先进做法和专家的理论指导充实自己,用教育科研的成效激励自己。

八、持之以恒才能有所突破。

塑料花式的教育科研,做秀式的教育科研,偶尔为之的教育科研,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并予以批评的现象。教育科研要真正解决教育问题,教育科研要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发动机,教育科研要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发动机,教育科研要真正为教育实践服务,就需要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的时候,矢志不渝,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

做教育科研并不难,难的是一直持续不断地做教育科研,难的是一直将教育科研明确定位为自身教育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的教育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践中也能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破解难题的路径,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要将这些问题持续不断地作为反思对象,作为自身实践待解的难题,持续不断地将研究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则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恒心和意志。

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改革的阻力增大,难度加强,攻坚战增多。在此情形下,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教师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坚持研究持续探索的决心和行动,否则,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止步不前,不只是存留于现状,甚至会重新走上改革前的老路。些问题,只有靠教师来解决,只有靠教师的研究来解决,只有靠教师坚持不懈的研究来解决。

只有理性分析,沉着应对,不言放弃,教师的教育科研才能有所获,教学才有所成。纵览有教学成绩、科研水平的教师,大概没有一个是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道路上没有遇到挫折,没有遇到挑战的。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开创性、操作性与坚韧性的有机统一,使得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积累下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智慧。

九、让自己处于主动状态。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有了进取心,教师才有可能主动地去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地投身于研究之中。我总以为,研究只有在主动状态下,才会使得研究者有思考的乐趣,研究者也才不会将之作为“身外之物”,也才会持续开展。主动地去,研究既会做完,也会做好;被动地做,研究达到做完的状态也就完事大吉了。

教育科研有的是问题,也有的是难题,其中不少是有解却难解的问题,长期有解而近期难解的问题,甚至无解的问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如果要在这些问题的探索上有所成就,或者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就需要不断进取的心理状态。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就是在不断推进着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品质。

教育中的问题,大概没有哪一个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研究者常陷入一种两难的状态中,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孤独无助。教师常在貌似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又会遇到一个新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发现隐藏着的其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习新本领,借助于研究形成对教育教学的新观点,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日渐成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内在的组成部分。

十、教育科研最终是为了实践的改造。

教育科研的最终成果,远不是为了撰写一两篇文章,出版一两本著作,而是要切实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使得教育教学水平呈现出新的状态。因而,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结合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矛盾加以认识,使研究成果成为教育教学走出困境的钥匙。

现在的中小学,尤其是城市中小学,大多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大多有一些物化的用著作、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成果,我们能够体察研究的实施过程,分析研究各个环节的严谨或松散,大体能够反映一个研究的水平或状态。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成果不能仅停留在课题研究本身,而是体现在教育教学实际的改进上。换句话说,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大程序上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发展,才是衡量教师教育科研的最终标准。

教师之所以做研究,是因为教育实际面临问题和矛盾的需要,教师研究的成果也就需要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破解。要从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出发,重新思考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重新搭建教师教育科研的这平台,重新厘定和衡量教师教育科研的标准,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科研的价值。这里说“重新”,似乎重了一点。但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确存在着许多误区,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研只是促进教育实践改进的手段。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如果目的仅在于发表文章,为评定职称做准备,为教师考核打基础,而与实践的改造无关,与问题的解决无关,这样的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实践针对性。教育教学问题众多,科研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应该体现在问题的解决上。如果有可能,教师科研课题的评定,既要看其文字成果,更要看其实践表现,用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方式衡量课题研究的水平。

第二篇: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实质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所谓调查研究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了解,以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材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科学处理,以获得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严格地说,调查和研究是两个环节。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收集各种数据和素材,进行感性认识的过程,实质是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抽象、概括、整理、归纳、升华,这才能叫研究。

一、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条件、内容、手段、工作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改变,而且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面前,要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认清事物本质,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面临的新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统揽全局、驾御局势的能力;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需要,掌握群众的愿望,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从大的方面讲,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事物的现状、性质和发展趋势,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强调要扎扎实实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讲过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的认识,不是到书本里面去找,而是到现实中去找。他亲自调查,亲自动笔,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文章,他的调查研究活动,贯穿于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罕见的。正是有了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他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认真调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伟大创造,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的新概括,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知道群众想什么,需什么,盼什么。要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知民心、顺民意、解民困,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要真正服务好人民,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就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吃透民意。只有全面了解了社情,准确吃透了民意,我们的决策、政策和各项工作才不会失误,才能有效地达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各方面人士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心同德,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先进文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更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从调查研究的本质和现实意义讲,是服务决策、服务工作,推进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做出决策靠调查研究。无论是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还是经济发展、干部管理等工作思路的形成和各项措施的出台,都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落实决策靠调查研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落实决策是否有力有效,就在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判断是否准确,执行是否正确。如果对实际情况不作深入的调查分析,若明若暗,情况不明决心大,一味从“本本”出发,或者简单地照抄照转,都会使工作发生失误,甚至对事业造成损失。我们要始终牢记这样一条道理:实现正确的领导,取决于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有赖于对客观实际全面准确的了解;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有赖于深入周密地调查研究。三是修正决策靠调查研究。任何决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决策也要随之而变。这种变化,必须建立在对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上。修正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使自己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而又有力的地位。

二、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内容可分为综合型调查研究、重点调查研究、政策性调查研究、临时事件的调查研究。

1、综合型调查研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对所要调查的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地区、部门或单位全面情况的掌握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全面的、有利于全局发展的总体方案。这样的调查研究一般涉及面广,内容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是基础调查研究,是办公室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只有对基本情况摸得清,分析研究得透,为领导决策提供的参考意见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2、重点调查研究一般的形式有专题型调查研究和典型型调查研究。一是专题型调查研究,是相对于综合型调查研究而言的,是针对某一问题,特别是当前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不是以人或单位为对象。它要求把点和面上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容易使调查研究有深度,分析问题针对性强。如关于工业企业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调查等。二是典型型调查研究。同专题型调查研究相比,主要是调查研究的对象不同。专题型调查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对象,而典型型调查研究则是以单位、人为对象。这种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在对一定范围的事物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人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由此及彼地认识所要调查事物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典型调查研究以客观事物的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为方法论基础,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结果具有说明一般、指导全局的作用。由于调查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典型单位或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从而比较深刻地认识问题。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选好典型。怎样选点?人们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了“择中选点法”、“划类选点法”、“择优择劣法”等有效方法。典型调查研究的缺点是容易带有偶然性和局限性。因此,典型调查一般是和综合型调查研究配合进行。这样既可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又能保证其深刻和说服力。

3、政策性调查研究政策性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发展战略型和微观局部型。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主要是针对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而进行的。通过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能够为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或系统制定宏观战略规划,进行全局性的部署,确立长远目标,做出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一般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在组织上应有统一的领导,即出一个部门或领导牵头主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参加,分片分组调查。调查完后,统一汇总情况,统一分析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由于调查的面宽,人员多,可靠性也较大,一般在宏观决策部门采用得多。微观局部调查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前面临的局部性的,并且相对独立的问题,调查的范围比较小,问题比较单一,如通过对一个单位的调查研究,比较丰富地掌握这个单位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微观局调查研究可以为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提供具体详尽的参考资料。

4、对事件的调查研究即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突发性强,时间紧,因此要求调查者必须深入现场,直接向事件的当事人或目睹者了解情况。如某地区遭受严重洪灾,就应该马上派出人员对该地区遭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很快调查清楚情况,并上报领导,同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供领导参考。

(二)调查研究工作的程序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因此,应该有它自己的程序,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

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开调查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选定适合参加调查的人员。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是熟悉情况的同志。如果对情况不熟悉,就不可能谈出真实的情况来,甚至会把调查者引向事物的反面。二是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尽可能挑选各个层次、各个行业或部门、不同年龄的人员,这样便于更广泛地了解各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三是调查会要有活泼、畅所欲言的氛,主持调查会的同志要善于用坦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轻松的语言、活泼的手势等谈话艺术,解除与会者的紧张心理,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四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调查会的规模大小以及分几次开还是一次开。有时事情情况较复杂,发言人较多,可以分开两次或多次,让参加座谈的人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由于一些领导或权威人士的参加可能会使参加调查的同志紧张或拘束,不利于发表意见,主持人就可以分层次召开或个别征求领导及权威人士的意见。五是将调查的内容提前告诉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调查会开始才提出议题的做法。实地观察法。是指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工具和手段,直接考察正在发生的经济或社会现象。实地观察法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首选方法。实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调查者能够在实地直接感和客观对象,所获取的是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实地观察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文献调查法和民意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信息资料,是调查资料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文献资料就可能成为首要的资料来源。文献调查法的目的作用,在于充分了解事物的背景与概貌,以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的调查方法。一般只能作为调查的先导,而不能作为调查结论的现实依据。民意测验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调查方法,可以充分了解群众对某问题的态度和意见。民意测验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走访调查。调查者通过抽样法,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通过同他们面谈或电话联系等,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和意见。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与调查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其缺点是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一些拘束,不愿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来。民意测验选的对象越多,了解到的情况就越接近真实,民意测验挑选对象时应注意不要单调地选一种人,而应从年龄、职业、收入、政治面貌、种族、性别等不同的方面选出不同的人来,这样才能保证民意测验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二是书面调查。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调查者提出一些题目或调查内容,通过卡片、信函和问卷等书面形式分发给一定数量的群众,由群众自愿填写,然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采取无记名方式,群众没有任何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来,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群众真实的心理和看法,对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而且由于这种调查面广,增加了解调查的材料。

3、访谈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访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访谈调查法要求访谈者不仅要做法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与被访谈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熟练地掌握访谈中的提问、引导等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面谈。资料调查法。即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尤其对于不容易接触的东西或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获得一定的情况,资料调查法的缺点是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有时会由于其记录者的水平问题,使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进行资料调查时,要认真核对资料,尽可能地掌握完整的资料。

4、统计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统计调查法。是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由于统计报表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可能通过报表分析出某项事物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势,如通过每月报表,可以分析出某个企业逐月产值完成情况,并能分析出比上年同期增减情况,还可预测出下一步的趋势。运用统计调查法,应注意几点:一是统计口径要统一,否则是不可比的;二是应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否则分析的依据难免有误;三是报表分析和实际实际调查相结合,不能就报表进行单纯分析,如对产值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报表中难以反映出来,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形成完整概念。实验调查法。是指经过特殊安排,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使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生,以提示其产生原因或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控制某种条件,较准确地了解有关现象的变化,深刻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尤其是取决于对实验因素的控制和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调查法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理论目的,即检验一定的假设;二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实践目的,即对新的政策、措施或社会形态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5、综合归纳法和问卷调查法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调查研究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零碎繁杂的情况,如果把这些情况不加整理地全给领导端上来,就不能达到整体研究的目的,因此,必须对这些情况加以整理,整理的办法之的就是综合归纳法,所谓综合归纳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通过考虑得到普遍性的、有规律的东西,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并不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各个部门的简单相加。综合归纳离不开分析研究。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调查资料便于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较为可靠,能够用较小的人力物力消耗收到比较大的效果。

6、回溯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回溯分析法一般用在对某项决策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即在某项决策面临失效的情况必须重新决策时,就需要对原有决策的产生背景及决策本身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过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纠正失误。回溯分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从原有决策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按事物发展顺序来进行,通过对当时决策背景、决策实施的每一步的演示,找出问题的症结。二是从决策的结果开始,倒着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先摆出失误的后果,然后找出引起失误的原因,再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直到找出最终的原因。回溯分析必须以充分的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搞假设推理。典型调查法,是指在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这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是选择部门对象进行调查,但这些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也能够达到认识事物总体的目的。典型调查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如选择的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就很难得到对事物整体的正确认识。这就要求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详细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概况,认真加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只有这样调查才能具有全面的代表意义。以上介绍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般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而是互相交错运用的。因此,办公室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如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刚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已谈了很多,大家也有很深的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调研水平,这里,结合平时的感受,我用古人的几句诗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强内功。我感到搞调查研究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三懂”:首先要懂政策。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如果不懂政策,我们就会无的放矢,说不定政策早出台了,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成果就成了“马后炮”。其次,要懂人。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说明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万别。搞调研工作,要学会懂人、学会了解被调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调研中就会出现答非反问,难入正题现象。所以,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等方面都要涉猎一些。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贯彻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第三,要懂写作。调查研究后,对于调研结果,需要用调研文章把它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定作水平。第二,“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要站得高。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不明,就是无效劳动,无事找事,无病呻吟。因此我们在调研之前,首先要对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心中有数,而不单为了完成任务写篇文章。站得高,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重点要明。就是要明确调研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第二,立意要高。立意对调研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在笔先”,即立意(主题)要在调研之前就应明确,操笔为文,连立意也不明确,那就很难下笔。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制约着文章的内容、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确,形成的调研结果就会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第一材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工作。第三,炼意要深。也就是提炼主题,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我国古人

第三篇: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实质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所谓调查研究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了解,以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材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科学处理,以获得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严格地说,调查和研究是两个环节。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收集各种数据和素材,进行感性认识的过程,实质是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抽象、概括、整理、归纳、升华,这才能叫研究。

一、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条件、内容、手段、工作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改变,而且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面前,要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认清事物本质,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面临的新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统揽全局、驾御局势的能力;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需要,掌握群众的愿望,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从大的方面讲,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事物的现状、性质和发展趋势,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强调要扎扎实实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讲过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的认识,不是到书本里面去找,而是到现实中去找。他亲自调查,亲自动笔,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十大关系》等重要文章,他的调查研究活动,贯穿于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罕见的。正是有了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他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认真调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伟大创造,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的新概括,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知道群众想什么,需什么,盼什么。要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知民心、顺民意、解民困,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要真正服务好人民,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就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吃透民意。只有全面了解了社情,准确吃透了民意,我们的决策、政策和各项工作才不会失误,才能有效地达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密切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各方面人士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心同德,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先进文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更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从调查研究的本质和现实意义讲,是服务决策、服务工作,推进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做出决策靠调查研究。无论是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还是经济发展、干部管理等工作思路的形成和各项措施的出台,都要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二是落实决策靠调查研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落实决策是否有力有效,就在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判断是否准确,执行是否正确。如果对实际情况不作深入的调查分析,若明若暗,情况不明决心大,一味从“本本”出发,或者简单地照抄照转,都会使工作发生失误,甚至对事业造成损失。我们要始终牢记这样一条道理:实现正确的领导,取决于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有赖于对客观实际全面准确的了解;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有赖于深入周密地调查研究。三是修正决策靠调查研究。任何决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决策也要随之而变。这种变化,必须建立在对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上。修正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使自己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而又有力的地位。

二、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 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内容可分为综合型调查研究、重点调查研究、政策性调查研究、临时事件的调查研究。

1、综合型调查研究 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对所要调查的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地区、部门或单位全面情况的掌握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全面的、有利于全局发展的总体方案。这样的调查研究一般涉及面广,内容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是基础调查研究,是办公室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只有对基本情况摸得清,分析研究得透,为领导决策提供的参考意见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2、重点调查研究 一般的形式有专题型调查研究和典型型调查研究。一是专题型调查研究,是相对于综合型调查研究而言的,是针对某一问题,特别是当前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不是以人或单位为对象。它要求把点和面上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容易使调查研究有深度,分析问题针对性强。如关于工业企业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调查等。二是典型型调查研究。同专题型调查研究相比,主要是调查研究的对象不同。专题型调查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对象,而典型型调查研究则是以单位、人为对象。这种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在对一定范围的事物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人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由此及彼地认识所要调查事物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典型调查研究以客观事物的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为方法论基础,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结果具有说明一般、指导全局的作用。由于调查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典型单位或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从而比较深刻地认识问题。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选好典型。怎样选点?人们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了“择中选点法”、“划类选点法”、“择优择劣法”等有效方法。典型调查研究的缺点是容易带有偶然性和局限性。因此,典型调查一般是和综合型调查研究配合进行。这样既可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又能保证其深刻和说服力。

3、政策性调查研究 政策性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发展战略型和微观局部型。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主要是针对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而进行的。通过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能够为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或系统制定宏观战略规划,进行全局性的部署,确立长远目标,做出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一般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因此在组织上应有统一的领导,即出一个部门或领导牵头主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参加,分片分组调查。调查完后,统一汇总情况,统一分析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由于调查的面宽,人员多,可靠性也较大,一般在宏观决策部门采用得多。微观局部调查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前面临的局部性的,并且相对独立的问题,调查的范围比较小,问题比较单一,如通过对一个单位的调查研究,比较丰富地掌握这个单位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微观局调查研究可以为宏观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提供具体详尽的参考资料。

4、对事件的调查研究 即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突发性强,时间紧,因此要求调查者必须深入现场,直接向事件的当事人或目睹者了解情况。如某地区遭受严重洪灾,就应该马上派出人员对该地区遭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很快调查清楚情况,并上报领导,同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供领导参考。

(二)调查研究工作的程序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因此,应该有它自己的程序,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调查研究是有目的而进行的。在起始调查研究之前,就应该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动机,意图和任务有充分的正确的理解,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成熟明,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较深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指示以及有关业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做好与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有关的材料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以免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些知识是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之前就一下子全部掌握的,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积累掌握,到了临近调查研究时的再熟悉一次。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传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根据调查研究的任务大小,确定参与人数。如果一个单位承担难以完成,可以联合其他单位一起搞。如果参与调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比较多,就必须首先确定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然后根据人员多少和素质确定分组,并对调查的时间、步骤、方法、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调查研究的经费、交通工具等作出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在组织调查对象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史挑选报喜的人,而把那些有头脑、平时爱报忧、甚至持不同政见者排除在外,即使有些人的意见不顺耳,是错误的,但听一听,分析分析,使问题更加明确,还是有好处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练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在收集情况时,不可能像是录音机一样不用费脑子,而是一边听情况,一边就开始分析研究了。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经过分析研究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练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在综合分析中,要有步骤地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调查材料中剖析事物的本质,找准主要矛盾,确定所有提出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找出带规律的东西,并沿着这个规律研究得出有关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三是再按照这些基本观点,从调查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进一步加以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

(三)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法 是指调查的途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外,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

1、会议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 会议调查法。是调查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召集一些了解详细情况的同志,用座谈或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谈谈某些问题的情况和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性意见。开调查会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效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参加会议的同志是比较熟悉情况的,因此掌握的材料会比较可靠。开调查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选定适合参加调查的人员。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是熟悉情况的同志。如果对情况不熟悉,就不可能谈出真实的情况来,甚至会把调查者引向事物的反面。二是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应尽可能挑选各个层次、各个行业或部门、不同年龄的人员,这样便于更广泛地了解各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三是调查会要有活泼、畅所欲言的氛,主持调查会的同志要善于用坦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轻松的语言、活泼的手势等谈话艺术,解除与会者的紧张心理,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四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调查会的规模大小以及分几次开还是一次开。有时事情情况较复杂,发言人较多,可以分开两次或多次,让参加座谈的人员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由于一些领导或权威人士的参加可能会使参加调查的同志紧张或拘束,不利于发表意见,主持人就可以分层次召开或个别征求领导及权威人士的意见。五是将调查的内容提前告诉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调查会开始才提出议题的做法。实地观察法。是指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工具和手段,直接考察正在发生的经济或社会现象。实地观察法是搜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首选方法。实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调查者能够在实地直接感和客观对象,所获取的是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实地观察法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文献调查法和民意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文献是指记录知识的信息资料,是调查资料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文献资料就可能成为首要的资料来源。文献调查法的目的作用,在于充分了解事物的背景与概貌,以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的调查方法。一般只能作为调查的先导,而不能作为调查结论的现实依据。民意测验是一种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调查方法,可以充分了解群众对某问题的态度和意见。民意测验一般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走访调查。调查者通过抽样法,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通过同他们面谈或电话联系等,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和意见。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与调查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其缺点是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一些拘束,不愿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来。民意测验选的对象越多,了解到的情况就越接近真实,民意测验挑选对象时应注意不要单调地选一种人,而应从年龄、职业、收入、政治面貌、种族、性别等不同的方面选出不同的人来,这样才能保证民意测验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二是书面调查。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调查者提出一些题目或调查内容,通过卡片、信函和问卷等书面形式分发给一定数量的群众,由群众自愿填写,然后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采取无记名方式,群众没有任何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可以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来,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群众真实的心理和看法,对改进工作很有帮助,而且由于这种调查面广,增加了解调查的材料。

3、访谈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访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情况的方法。访谈调查法要求访谈者不仅要做法访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与被访谈者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一定的感情,熟练地掌握访谈中的提问、引导等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面谈。资料调查法。即通过收集有关现成的书面资料,查阅各种历史档案,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尤其对于不容易接触的东西或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获得一定的情况,资料调查法的缺点是收集到的资料是第二手资料,有时会由于其记录者的水平问题,使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进行资料调查时,要认真核对资料,尽可能地掌握完整的资料。

4、统计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 统计调查法。是利用固定统计报表的形式,把下边的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分析而进行的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由于统计报表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可能通过报表分析出某项事物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势,如通过每月报表,可以分析出某个企业逐月产值完成情况,并能分析出比上年同期增减情况,还可预测出下一步的趋势。运用统计调查法,应注意几点:一是统计口径要统一,否则是不可比的;二是应以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否则分析的依据难免有误;三是报表分析和实际实际调查相结合,不能就报表进行单纯分析,如对产值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报表中难以反映出来,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才能形成完整概念。实验调查法。是指经过特殊安排,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使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生,以提示其产生原因或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控制某种条件,较准确地了解有关现象的变化,深刻地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尤其是取决于对实验因素的控制和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调查法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达到一定的理论目的,即检验一定的假设;二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实践目的,即对新的政策、措施或社会形态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5、综合归纳法和问卷调查法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调查研究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零碎繁杂的情况,如果把这些情况不加整理地全给领导端上来,就不能达到整体研究的目的,因此,必须对这些情况加以整理,整理的办法之的就是综合归纳法,所谓综合归纳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虑,通过考虑得到普遍性的、有规律的东西,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并不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各个部门的简单相加。综合归纳离不开分析研究。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定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同时进行大范围的调查,调查资料便于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较为可靠,能够用较小的人力物力消耗收到比较大的效果。

6、回溯分析法和典型调查法 回溯分析法一般用在对某项决策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即在某项决策面临失效的情况必须重新决策时,就需要对原有决策的产生背景及决策本身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过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纠正失误。回溯分析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从原有决策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按事物发展顺序来进行,通过对当时决策背景、决策实施的每一步的演示,找出问题的症结。二是从决策的结果开始,倒着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先摆出失误的后果,然后找出引起失误的原因,再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直到找出最终的原因。回溯分析必须以充分的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搞假设推理。典型调查法,是指在定范围内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这是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虽然是选择部门对象进行调查,但这些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也能够达到认识事物总体的目的。典型调查必须注意对象的选择,如选择的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就很难得到对事物整体的正确认识。这就要求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详细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概况,认真加以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只有这样调查才能具有全面的代表意义。以上介绍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只是一般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使用时,并不是单一运用的,而是互相交错运用的。因此,办公室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如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刚就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已谈了很多,大家也有很深的体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调研水平,这里,结合平时的感受,我用古人的几句诗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要强内功。我感到搞调查研究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就是“三懂”:首先要懂政策。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如果不懂政策,我们就会无的放矢,说不定政策早出台了,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成果就成了“马后炮”。其次,要懂人。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说明人的思想、心理、性情、性格,千差万别。搞调研工作,要学会懂人、学会了解被调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在调研中就会出现答非反问,难入正题现象。所以,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等等方面都要涉猎一些。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贯彻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第三,要懂写作。调查研究后,对于调研结果,需要用调研文章把它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定作水平。第二,“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要站得高。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是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不明,就是无效劳动,无事找事,无病呻吟。因此我们在调研之前,首先要对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心中有数,而不单为了完成任务写篇文章。站得高,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重点要明。就是要明确调研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第二,立意要高。立意对调研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在笔先”,即立意(主题)要在调研之前就应明确,操笔为文,连立意也不明确,那就很难下笔。明朝黄子肃在《诗法》中说:“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制约着文章的内容、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立意或立意不明确,形成的调研结果就会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第一材料,然后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工作。第三,炼意要深。也就是提炼主题,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我国古人认为发现“意”后,还要从大量的材料中下苦功

求得其精,称之为“炼意”。炼意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金百炼则杂气而精光发”,“意”须百炼才能除掉杂质。拿现代语说,就是确立主题后,还要提炼主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符合事物规律的认识。立意是事实材料的客观性和作者的主观性相统一的产物。而炼意则是实现统一的手段,是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实现的。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现象达到本质的认识。这就是马克思指的头脑加工。我国古人称为“胸有炉锤”,经过千锤百炼,才显现精意。我们在处理从调研中得来的材料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政策的高度、历史的高度、上级的高度、群众的高度、创新的高度来考虑和思考问题。站在这样五个高度,我们的调查研究就具有时代精神,就有高度,体现了某一时期党的路线、政策的内容,对工作就有一定的推动,借鉴作用。第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要沉下去。一个人要获得感性认识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亲历亲为,二是间接获取,作为基层干部来讲,亲历亲为更为重要。必须做到“三个深入”:第一,深入工作。我们的调研要为工作服务,必须深入到工作中去,要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坚决克服工作调研“两张皮”的问题,要及时对工作推进的反响、效果、典型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及时改进和完善。因此,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直接调查和蹲点调查相结合,不搞“花拳绣腿”,防止蜻蜓点水。第二,深入群众。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要多听群众对的看法,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过程;第三,深入实践。要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价值大小。搞调查研究,不能只能写篇文章就完事,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方案,要组织实验,要用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要带头践行所提出的思想观念,带头去宣传所提出的主张。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人,对理想有衷情,对事业有真情,对工作有热情,对创新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只有设身处地,深入现场,才能有更多的感性、理性、悟性和灵性,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和办法。第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要钻进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还只是调查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成果,就像淘金一样找到了矿沙,但要找到金子,必须辛勤、淘漉。不同时期对调查研究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要求,这要求我们从大量复杂纷繁的现象、问题、事例中找准所需要的东西。一是追求真理。我们搞调研就要追求真相,找寻本质,不断地探索发现真理,不随人俯仰,不任人方圆,不唯上,不唯书,这是古往今来许多知识分子的宝贵品质。要保持客观的、冷静的头脑,不被世俗流行的观点和自己的先天之见所蔽,不能只收集那些有利于现有成见的东西,而对改变现有成见的东西视而不见。第二,崇尚科学。就是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处理我们的研究课题。调查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传统方法如召开调研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是多年来我们坚持的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应当继承和完善。同时也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注意典型调查,也要注意利用统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既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定性的分析,也要适当采用数学模式等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要努力从定性和定量、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等方面的结合上得出对调研对象的科学认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提高调研效率,并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第三,辩证选材。材料对调研具有佐证和深化作用。要围绕主题选材,材料是主题的体现,主题是选材的依据。不管材料多么生动,如果与主题无关,就应舍弃,决不可因偏爱而损害了主题。选材要真实,材料真实,合乎实际,合乎情理,合乎科学道理,才可信,才能有说服力。选材要有代表性,“以一当十”,越精越好。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对材料开掘要深,轰轰烈烈的大事,其意义容易识别,但小事也往往有深远的含义。要用心开掘,由表及里,由小见大,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性,反映工作的本质。选材要有时代气息,有时代感的材料,才能与现实相吻合,才能与时代的脚步合拍,才能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共鸣。选材要新颖,陈旧的材料,已经失出了它的生命力,不会对组织工作起作用。材料新颖,才能使读者如独辟蹊径,耳目一新。第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要静下来。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浮躁心态,就是急功近利,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不愿用硬功、不愿下死劲,这对调研百无一利。要搞好调研必须静得下,沉得住气。首先强化责任心。责任心决定着工作的动力。心中要时刻想到要把调研工作与推动工作创新结合起来,而不是为写文章而调研,为任务而调研。其次强化奉献精神。搞调查、写文章是吃苦的事,辛苦的事。有时候很辛苦,很累,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稿,常常是头昏、眼花、手酸、肩痛,嘴里苦,没有奉献精神、吃苦精神且搞不好的。三是强化求精意识。文章不怕改,观点不怕炼。越改越精,越炼越新。因此,古人有“面壁十年图破壁”、“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句,我们写调研文稿也要有这种精神,许多同志有思想火花,有研究能力,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勤于思考,提出好的建议,多出一些好的调研成果。从事调研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大有益处,实际上也培养了不少人才。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去。”

第四篇: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汇总 C35

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汇总

2017-2018学年,我校把教研教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教研室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实效,打造高效课堂”这一中心,规范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扎实开展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力求转变广大教师教学观念,努力开创我校教研教改工作新局面,从本来看,我校在教研教改方面主要做好了如下工作。

一、认真抓好三个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工作。

1、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督导教研组工作。

本,根据我校教师二个教研组,二个教研组长都是经验丰富、在教学教研方面能起领头雁作用的年轻人。为便于开展集体备课等分组活动,教研网络简洁明朗,各组分工又合作,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搞好各项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研教学水平。

2、制定科学有效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各组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为保证教师能按时参与,学校把星期五下午定为教研活动时间,语文组、数学组分单双周开展教研活动。实行实名签到制,并与《考勤制度》挂钩,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

3、每次教研组活动坚决做到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每次教研活动都由教研组长提前安排。做到有准备、有主讲人,内容有课改理论学习、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课例反思交流、外出学习心得交流、说课、观看优秀课例等,形式多样,收效明显。

二、加强对各年级教师的教学调研和指导。

学校校长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研室主任随时深入课堂,实行“推门听课制”,听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探讨,由于随时深入课堂,老师上课的随意性行为少了,工作责任心强了,课改理念渗透比以前多了,课堂教学效果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

三、积极关注老师们的课堂效率。

本,我校以“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大课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级教学特点设立子课题,分别进行小课题研究,并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交流研讨,期末时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写出小课题报告单,从本月常规检查看,我校大部分教师都认真地完成了小课题报告单的填写。

四、各项教研活动讲求实效。

由于我校教研工作按计划开展,每次教研活动都有具体的内容,而且提前做了安排,让每位组员有充分准备的时间。每次活动开展后,老师们都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评课、问题探讨等,我们要求每次问题探讨,各组都能从实际教学出发,提出自己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各组就能解决很多教学中的困惑,从中受益。

五、以常规检查为契机,完善教学管理,带动教研活动的开展。

学校严格执行《中小学日常管理手册》的要求,严把教学常规“四关”:

1、备课关——要求每位教师备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并注重课中、课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2、课堂教学关——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少搞花架子。

3、严把作业批改关——作业批改要求及时、认真批改,抓实学生错题订正。

4、辅导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加强对学困生和特长生的指导工作。

为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教研室根据《中小学日常管理手册》,制定了详细的量化细则,学校对常规工作严格执行“一月一查一通报”制。每期学校进行校本教研工作检查四次(一月一次),每次都有详细记载、量化分数,并在教师例会中总结通报,从这几次检查看,我校教师在常规方面是认真的,没有出现有不完成或达不到要求的现象。

七、加强了对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

在校级公开课上,我校特别注意“新秀献技”、“名师优课”的教学展示活动,让骨干教师在教研教改活动中真正起到“领头羊”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批老师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而成为教学能手。

总之,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突出了一个“实”字:讲究实际,坚决不搞花架子;讲究实在,坚决围绕教育教学出发;讲究实效,力求对老师有帮助。一年以来,我校教研工作紧张有序,效果明显,在各种检查中都得到领导们的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力求在教研教改方面有更高的突破。

和田市托库孜拱拜孜小学

2017年8月28日

第五篇:汉滨区南门小学开展综合学科教学研究工作

汉滨区南门小学开展综合学科教学研究工作

发布日期:2012-5-15 9:02:

515月9日至11日,汉滨区南门小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综合学科教学专题研究工作。

本次专题教研活动分为四各环节:一是由音乐、体育、美术、信息、英语、品德、科学7门学科的教师分别上一节公开课。二是每位上课的教师写一篇课后反思。三是组织一次有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和综合科教研组长及成员参加的评课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四是综合组共同完成一份综合学科教学艺术探究的文字材料,探索如何上好综合学科的课程,如何在综合学科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探讨,大家对加强综合学科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共识。(通讯员 孙明军)

下载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一、课题前期准备工作本课题前期准备工作比较扎实,为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奠定了基础。主持人方小教副教授,长期从事高中政治教师的培训教学工作,特别是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张永年 贾文军 樊畠利 鲁文潇 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基础,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必然要求,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党重要的......

    XX中学年度教学研究工作要点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师资和学生生源素质,特拟定本学年学校教学研究工作要点:一、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和临时工作,组织听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等,重点指导参加全州、全省......

    “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课题研究工作年度总结大全

    “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课题研究工作年度总结 我校课题《班主任如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的子课题,立项于XX年4月。自课题立项以......

    关于政协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

    关于政协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调研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形式。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针对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4〕71号 【发布日期】2004-07-09 【生效日期】2004-07-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

    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讲话

    调查研究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加强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强调坚持马克思......

    机构编制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龙源期刊网 http://.cn机构编制研究工作亟待加强作者:本刊记者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2期2011年12月,中央编办在昆明举办了机构编制优秀研究成果表彰暨研究工作会议,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