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 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时间:2019-05-15 11:3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孝敬父母 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孝敬父母 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第一篇:孝敬父母 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老人其实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物质水平也越来越高。吃饱穿暖早已不是老人追求晚年幸福的指数,而如何益寿延年、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步入夕阳的老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子女们所不得不面对的困扰。

所谓生活质量,除了老来孤寂,缺少子女陪伴之外,老年病也成为一项无法忽视的因素。老年人患病不仅比年轻人多,而且有其特点,主要是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所以老年人患上了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老年肺炎、高脂血症等等。在很多疾病的影响下,其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直接影响到老年生活的幸福感,甚至带来莫大的痛苦。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除了合理饮食外,更要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锻炼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空气质量较高的区域,特别是负离子含量较高的地方,如森林、公园等等。负离子,因为能够中和人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细胞膜上的正电荷,所以说可以从细胞角度调理身体,还原被氧化的人体内环境。因此适合改善人体多种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莫大的作用。上海赛路美生产的负离子发生器,采用全球领先的离子变换器技术,可以产生高浓度的、等同于大自然的负离子。更有多种型号(如便携性),适合不同的环境使用,从而给老人提供一个完美的负离子空气环境。有效缓解各种老年病。

关爱老人,孝顺父母,就送他一台赛路美负离子疗养机吧,毕竟健康才是步入夕阳的老人最珍贵的财富!

第二篇:“老年节”提醒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老年节”提醒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敬老人其实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物质水平也越来越高。吃饱穿暖早已不是老人追求晚年幸福的指数,而如何益寿延年、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步入夕阳的老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子女们所不得不面对的困扰。

所谓生活质量,除了老来孤寂,缺少子女陪伴之外,老年病也成为一项无法忽视的因素。老年人患病不仅比年轻人多,而且有其特点,主要是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所以老年人患上了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老年肺炎、高脂血症等等。在很多疾病的影响下,其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直接影响到老年生活的幸福感,甚至带来莫大的痛苦。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除了合理饮食外,更要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锻炼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空气质量较高的区域,特别是负离子含量较高的地方,如森林、公园等等。负离子,因为能够中和人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细胞膜上的正电荷,所以说可以从细胞角度调理身体,还原被氧化的人体内环境。因此适合改善人体多种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莫大的作用。上海赛路美生产的负离子系列疗养机,采用全球领先的离子变换器技术,可以产生高浓度的、等同于大自然的负离子。更有多种型号(如便携性),适合不同的环境使用,从而给老人提供一个完美的负离子空气环境。有效缓解各种老年病。

重阳节来临,除了节日做子女的要多陪陪父母之外,也要真正关注他们的健康问题,毕竟健康才是步入夕阳的老人最珍贵的财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莫要留下深深的遗憾。

第三篇:老人晚年生活别样精彩

老人晚年生活别样精彩

立足家庭

退休后带孙子或孙女,是目前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一来,可以为子女减轻负担,二来,也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并且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王大爷原来在机关是领导,忙了半辈子,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终于退下来了,立刻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新岗位”――专职带孙子。

中国人自古重视家庭,工作时由于时间精力所限,越是事业心重的人,对家人的照顾和关注越少。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

不过,从社会主流、公司骨干退位,成为一家的“后勤保障人员”,角色转化得有些大,老人容易产生失落感。加上有些不能适应角色的变化,老人与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冲突时有发生。还有的人工作时一心扑在事业上,忽视了另一半,待退休后,要天天面对老伴、儿孙的时候,变得很难相处。所以,老人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庭,要重新适应家庭角色。这就需要多和家人沟通,建立新的、和谐的家庭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地享受天伦之乐。

当志愿者

每逢寒暑假,退休的高阿姨都会来社区儿童活动中心,担当志愿者义务给孩子辅导功课。“我有退休金,来这里就图个乐和,孩子们和我建立了感情,生活充实了,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快乐”。她说。

如今,像高阿姨这样担当志愿者的老人越来越多,她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发挥了余热。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力行,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再返岗位

“活到老,干到老”是不少刚退休老人的选择,他们有的因为经验、资历深厚,被挽留在原领域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接着找个事干,这些都值得鼓励。要实现退休后继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应警惕岗位转换后的心理落差。有的当惯领导的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在新的岗位上就会出现烦闷、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损害身体。

美国《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退休后仍做零工或兼职的年长者,身体和精神健康状态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其中,患重病的几率会低17%;精神健康测试中,前者比后者的分数也高出31%。

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不过,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

以学为乐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张大爷退休后选择到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按他的话说,学电脑是为了跟上社会,不至于早早“落伍”,能让视野更开阔,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老人退休后,并未离开社会。为了跟上时代,继续学习是很多求知型老人的选择。老人退休后应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一方面,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新东西能帮老人加强人际交往,满足了爱好,挖掘了潜力,也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学东西,先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而要从简单、实际的开始。比如学英语,先学会跟人打招呼就很好;比如学电脑,可以从会用拼音打字开始。最好是能找到志趣相投的“学友”,共同参加老年大学,或者类似的社团,学起来更快乐,也更有效率。

相伴旅游

退休后,时间宽松了,正是实现旅游梦想的好时候。和老伴一起出游,畅游世界名胜、品尝各式佳肴,这样的生活是大部分人退休后的美好设想。

如果老人爱好游山玩水,且拥有比较健康的身体,家里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旅游生活不失为一种选择。老两口儿坐下来,每人写出自己想去的地方,之后把两人的愿望放在一起,看看有哪些地方是都想去的,拟定先后顺序和时间,一步步实现旅游梦想。旅途中相互支持、鼓励,既增进感情,也让人生阅历进一步丰富。

不过,以旅游为主的退休生活一定要安全第一。每次出行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旅行社,选择专为老人设计的“夕阳红团”。报名前,还需要跟旅行社确认旅行团的人数是不是太多,团里是否有随行保健医生和基本医疗设备,以及全程饮食是否符合老人的习惯等。

培养情趣

一项针对全国老年人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普遍存在缺乏情趣的现象,这对退休后的生活十分不利,老人容易萎靡,也更容易衰老。

年纪大了,不等于一切趋于停止,而是可能成为实现兴趣的新起点。即便退休前没有特殊爱好,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增进身心健康。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芬兰的研究发现,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中,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对退休老人更有益。参加音乐类活动的人比其他人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更乐观的人生观,能获得更多快乐。

另外,退休生活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果只有一种情趣,时间长了也无聊。因此,退休后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文化情趣,并争取创造更多爱好,情趣越丰富对身心越有益。

回归田园

翻土、播种、浇水、锄草、施肥,这些农活成了老李夫妇退休后每天的新工作,为了满足回归田园的愿望,今年60岁的老李夫妇在郊区租了一套小院自己打理。对于整天在钢筋水泥中穿梭的都市人而言,能够更多地亲近自然是一种愿望。一辈子待在城市里的老年人,不妨在退休后,走进田园,这不仅能让他们体味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还能回馈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果平日里比较喜欢田园生活,也有条件住在乡下,或者有能力在郊区租套院子的老人,可以将退休后的生活重点放在田园里,拾掇些花草,料理些蔬菜,都能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住在乡村田园,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到新鲜的蔬菜,远离城市的喧哗,很容易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另外,对老年人来说,适当干点体力活,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种菜、浇水、做园艺,都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动筋骨的效果。

不过,老人从事劳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负重太多,也不要常用蹲姿,避免发生意外。

第四篇:尊敬老人 孝敬父母演讲稿

篇一:尊敬老人,孝敬父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

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人非常孝顺父母,他尽量用美味供奉双亲,已经七十岁了,还说自己不老,他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打扮成婴儿的样子,在双亲前嬉戏,以搏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为避免父母担心,他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这就是老莱子戏彩娱亲。

如果说这个故事太老了,那么我们就聊聊最近的事吧!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报道了**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找走失的母亲的消息。今年8月1日,文氏四兄弟的母亲走失。4人在车站贴满寻人启事,驾车寻找。至报道之日已过去两个月,走失的母亲仍杳无音讯。四兄弟现在把手头的生意都停顿了,依然每天开着贴着母亲照片的车,到处寻觅着母亲的踪迹。他们说:我们已经打算好了,一定要继续找下去,如果找不到母亲,我们这辈子都无法心安。

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新闻联播》为什么要播出这样一条充满人情味的寻人启事呢?因为尊敬老人、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早在1989年,我国就已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其目的是倡导大家尊老爱老助老。在我家里,每年到这一天,爸爸妈妈会让我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让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陪他们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逛逛街,做他们的好孙儿。当然尊老、敬老绝不只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父母尊敬他们,爱他们,我们也应该尊敬我们的父母,热爱我们自己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每天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爱护我们,可我们有时却以怨报恩。大家也许都和父母争吵过吧?争吵过后,我们会觉得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但是,很多时候是我们对父母的要求太高了,要知道父母也是人呀!他们精力有限、时间有限、金钱有限,他们怎么能无限的满足我们呢?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不是和我们越亲近的人,就被我们伤害得越深呢?有时候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会不会还比不上对待一个普通朋友的态度?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初中生了,等我们读完高中,就要去考大学,找工作,就会离开父母。那时我们回家的次数就会变少,和父母的沟通的时间也会变少。我们完全呆在家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难道我们还忍心用这仅剩的时间和父母怄气争吵吗?

世间最大的悲痛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就像风筝一样,父母当然希望我们飞得越高越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风筝的线断了,我们还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善待那些放风筝的人吗?在那个时候,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惋惜啊!

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尊敬我们的老人,热爱我们的父母。并且要将尊敬我们的老人,热爱我们的父母,推及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热爱别人的父母,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呀!在老人们年轻的日子里,同样有过美好的愿望与崇高的理想,他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为社会、为家庭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可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命的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在进入老年后,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各种变化,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关爱他们。要知道,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一声真心的问候,一个灿烂的微笑,倒一杯水,捶捶背揉揉肩,在公共汽车上主动地让座,过马路时细心地牵手都是爱。如果你在外地,可不要忘了打个电话或常回家看看呀!只有这样,才能让老人们远离寂寞、远离孤独,让他们感到晚年生活的温馨与美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尊敬老人的学生是进步的学生,尊敬老人的学校是文明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敬老爱老是代代相传的美德,它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将伴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应该从今天做起,尊敬、关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吧!

谢谢大家!

篇二:爱老敬老,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老敬老,从我做起》。

每个人都会变老,爱老敬老是每个人的本分。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三国孝子孟宗,从小家里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一年冬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可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啊? 他因无法得到竹笋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声撼天动地,他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地,冰雪融化,草木转青,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忙将竹笋煮羹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神奇般地好了。有的同学也许会说,这个故事未必是真的,具有神话色彩,但却折射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翻开历史来看,感恩的故事不少:黄香九岁温席,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替父从军,赫赫有名的陈毅元帅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尿裤,失去父亲的8岁女孩唐银花安慰失明的母亲说:妈妈我就是您的眼睛&&想一想我们自己!平时母亲叫洗一双筷子、洗一个碗,可能都不愿意做。叫扫个地,可能也会不高兴。

也许有同学认为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尽孝,可你们别忘了时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老人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伴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父母由年轻变憔悴,乌丝变白发,动作由迅捷变缓慢,父母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一样不停的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而我们呢?有多少同学记得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同学会为父母做一顿饭菜?也许,我们并没有机会扼虎救父来显示自己的忠孝,但我们可以用简单的一句问好,为爸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也许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让他们高兴很久,就能给父母和孤独、寂寞的爷爷奶奶们增添许多天伦之乐。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爱老敬老便是一个很重要源泉。

给老人一个微笑,给老人让一下座,有礼貌地招呼一下老人,这都是对老人的一种尊敬。

敬老爱老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句贴心的话语,是一个理解的微笑。爱老敬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我们要以真情敬老,以真爱敬老,以实际行动助老。

第五篇: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龚兴虎樊城区青泥湾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不断增多,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出现了许多 “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已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老人”的问题也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他们大都年龄在五十岁左右,既要耕种田地,有的还要照顾子女寄放在家里的小孩,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目前,我镇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肩负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后,耕种的重担就自然落在家里的老人身上,由于年龄大,缺乏劳动力,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和繁琐的家务活,每天都非常劳累。有的还要担负“留守儿童”的监护任务,身心负荷过重。

二、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生活无人照顾,生病没有人督促去看医生,因经济拮据和行动不便,往往不愿去治病,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无钱医治的恶性循环。

三、心理上有很重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子女在外打工,不能回家养老,使得这部分老人倍感失落,“安享晚年”心愿难于实现。特别是失去老伴的老人,生活无人过问或者很少有人过问,常常倍感孤苦寂寞。

四、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由于无人照顾,“留守老人”往往受伤、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

五、监管“留守孩子”不力。由于是隔代教育,有的老人一味溺爱,导致一些儿童养成不良习惯:有的老人用老方法教育孙辈,会引起隔阂、冲突,甚至酿成悲剧。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以村组为单位,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等老人互助组织,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与“留守老人”的联系,经常到“留守老人”家庭看一看,关心一下饮食起居、身体状况,引导“留守老人”互帮互助,互相照顾。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周围群众做到“近邻胜远亲”,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养老氛围。

二、加大农村保障力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建立农村养老基金,专门用于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老人”解决紧急情况。

三、在医疗保障方面,帮助“留守老人”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老年人医疗报销比例。

四、鼓励兴办福利机构。加强乡镇福利院的建设,由村提供场所、健身设施、基本生活资料等,再由其子女缴纳一定数量的生活及其它费用,对“留守老人”进行集中供养,解决他们无人管理、无人赡养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照料服务。

五、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和义务。全社会共同宣传《老年法》,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孝德教育,宣传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弘扬养老敬老美德,强化子女对老人关心赡养的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使老人们能够享受来至于社会、亲情的温暖。

下载孝敬父母 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孝敬父母 关注老人晚年生活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空巢老人

    附件2: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模板 临沂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经 年 级:2010孙宗臣专 业: 学 号:信息与计算科学201001120140姓 名: 关注空巢老人 岁月打磨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体......

    关注空巢老人

    关注空巢老人,集思广益送温暖 7月15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关注空巢老人,携手你我送温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焦作市区、公园、社区等公共场合积极开展“关注空巢......

    关注关爱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伴随着气温的回升,农村大部分青壮年离乡背井,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而体质较弱、生活上缺乏照料的老人则成为村中主要的留守力量,被称为“空巢老......

    农村再婚老人应予关注

    农村再婚老人应予关注 白秀英 田雨露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再婚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在农村究竟怎么样?农村再婚老人是否幸福?为此,我们走访了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并......

    关注空巢老人倡议书

    关注空巢老人倡议书1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变......

    关注留守老人,关注儿童活动总结

    “关注留守老人,关注儿童”的总结 在经济高速数发展这个社会中,我们家庭的温馨,完美的氛围,很多都已经不存在。有的为了生计,有的为了事业或是.......。但我们的家庭有孩子和老人......

    法律援助关注农村老人赡养

    法律援助关注农村老人赡养 案情简介:开鲁县东风镇姜某,今年70岁,单独生活,已丧失劳动能力。膝下两子一女,女儿远嫁外乡,两个儿子一个在家务农,一个常年在外打工。2009年年初,老人因......

    关注老人的八种心理需求

    关注老人的八种心理需求 老人为何喜怒无常? 人老了,情绪会不知不觉发生变化。有的老人变得多愁善感,易激动,常为小事大发脾气;有的老人对周围事物总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老人固执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