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研究》课题方案1
《小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小学时期少年儿童大脑模仿性和记忆性都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对获得卫生知识的兴趣浓厚。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9、14、15条明确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良好卫生习惯是人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不但有利于保持校园良好的卫生,而且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气质,影响着将来的整体素质。
海南有着让人称羡不已的绿水青山,丽日蓝天,碧海白沙等生态之美,全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着全国一流水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前提是优化社会经济环境,与国际旅游岛的要求相比,海南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差距突出表现在:①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和谐相处的氛围有待加强;②居民和游客在素质和生活水平上反差使游客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如市民随地吐痰、吐槟榔渣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游客心理上的不适感„„这些差距损害了海南的旅游形象。基于此,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要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形成安全、舒适、文明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小主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当务之急。我校是海南省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有着四千多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典范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选题及研究价值的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
以培养国际旅游岛健康、文明的小主人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研究与实践为途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长期的训练与体验,使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明素养、行为习
惯等方面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品德行为定势,进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旨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以优良的人文环境、主题教育熏陶学生品质,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行为的约束,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达到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目的。
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是促进学校各项德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条件。在我校,一些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弱,有的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却随手乱扔纸屑,乱吃零食;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看书做作业不注意用眼卫生;上厕所不及时冲水等不良习惯。基于此,如何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在本课题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作为研究的自变量,我们将对其进行有意识地控制,从美观、文化底蕴、校园特色、时代感、情感等方面精心建设,从而观察学生在环境变化和实践体验中所呈现的不同行为表现,以此来达到德育目的。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方面已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怎样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从而更好地形成合力,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卫生行为规范教育;怎样从学生文明素养与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学校的养成教育与小学生的实际相吻合、与学校发展想协调,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内在需求,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企待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校将《小学生文明素养与卫生习惯的研究》作为“十二五”省级课题申报的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根本着眼点仍是学生,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行为形成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研究中,我们力求以最优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文明、良好的行为养成,使学生懂得保护周边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到不随意丢垃圾,同时对他人的异类行为进行纠正、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还将涉及到校园主题文化环境建设与学生德育关系的研究,这一内容实践者有之,但终未形成一定的理论,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若能发现两者间的内在规律,从中提取理论,将是我们的又一个收获。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国际旅游岛宣传手册》为范本,理解“文明素养”和“卫生行为”。
以主题教育浇铸、熏陶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 组织活动,树立意识;制定制度,培养习惯;正确评价,有效激励;树立榜样,带动整体;家校联系,提高效果等措施进行研究与实践。
四、本课题完成条件分析
1、校领导对培养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高度重视,本课题的开展得到了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大队部的大力支持,成立以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课题实施方案、调控实验进程等。对课题实施全程管理,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汇报。
2、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齐全。红领巾广播站、《腾飞》校刊和心理咨询室将为本课题提供更广的支持,学校有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图书室有各种教育方面的图书和杂志。学校还拥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共有计算机近百台。每台电脑均可上网,查阅资料、文献检索、交流学习等都可在网上进行,可充分满足本课题组需要。
3、人员结构。本课题组有副校长一人,中学高级教师一人,小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本课题组成员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奋战,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较深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且教育科研经验丰富,是本课题研究的有力的人力资源。
五、本课题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辅之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实验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验前,对实验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调查摸底,指定培训方案,然后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观察与分析,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正方案,每学期进行测评,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其实验前后的变化。
3、问卷调查法。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对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认识与发展情况。
4、经验总结法。应用经验总结法,提升我校学生对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意识,使之得到受益终生并为之宣传教育的目的。
5、观察主要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观察过程中结合对学生的即席访谈,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过程。
六、本课题进度安排
本课题实施步骤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2年3月
主要工作是:
(一).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实施计划。
(二).建好研究队伍,形成立体网络。
(三).捕捉学生行为弱点,分析行为成因,研究确立行为习惯指导内容。
(四)如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
1、收集、整理相关理论资料,确定课题研究方向、主题。
2、组建课题组,确定主要组成人员。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3月
主要工作:
(一)探究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方法与途径。
(二)立足本校实际,启动养成教育校本开发。
(三)研究反思,撰写研究论文。
(四)总结推广养成教育培养模式。
(五)编辑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六)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七)课题验收总结。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及总结阶段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八、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分类成果研究报告
1、各阶段研究报告
2、结题报告
(二)阶段成果形式
1、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进行阶段性小结;
2、撰写专题论文。
(三)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组整合素材库,撰写学术论文,形成结题报告。
第二篇:《小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小学时期少年儿童大脑模仿性和记忆性都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对获得卫生知识的兴趣浓厚。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9、14、15条明确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良好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不但有利于保持校园良好的卫生,而且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气质,影响着将来的整体素质。
海南有着让人称羡不已的绿水青山,丽日蓝天,碧海白沙等生态之美,全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着全国一流水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前提是优化社会经济环境,与国际旅游岛的要求相比,海南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差距突出表现在:①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和谐相处的氛围有待加强;②居民和游客在素质和生活水平上反差使游客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如市民随地吐痰、吐槟榔渣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游客心理上的不适感„„这些差距损害了海南的旅游形象。基于此,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要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形成安全、舒适、文明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小主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当务之急。我校是海南省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有着四千多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典范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选题及研究价值的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
以培养国际旅游岛健康、文明的小主人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研究与实践为途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长期的训练与体验,使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明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品德行为定势,进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旨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环境,使校园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以优良的人文环境、主题教育熏陶学生品质,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行为的约束、规范,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达到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目的。
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是促进学校各项德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条件。在我校,一些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弱,有的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却随手乱扔纸屑,乱吃零食;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看书做作业不注意用眼卫生;上厕所不及时冲水等不良习惯。基于此,如何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在本课题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作为研究的自变量,我们将对其进行有意识地控制,从美观、文化底蕴、校园特色、时代感、情感等方面精心建设,从而观察学生在环境变化和实践体验中所呈现的不同行为表现,以此来达到德育目的。我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方面已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怎样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从而更好地形成合力,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卫生行为规范教育;怎样从学生文明素养与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学校的养成教育与小学生的实际相吻合、与学校发展想协调,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内在需求,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企待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校将《小学生文明素养与卫生习惯的研究》作为“十二五”省级课题申报的理由。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根本着眼点仍是学生,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行为形成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研究中,我们力求以最优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文明、良好的行为养成,使学生懂得保护周边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到不随意丢垃圾,同时对他人的异类行为进行纠正、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还将涉及到校园主题文化环境建设与学生德育关系的研究,这一内容实践者有之,但终未形成一定的理论,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若能发现两者间的内在规律,从中提取理论,将是我们的又一个收获。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国际旅游岛宣传手册》为范本,理解“文明素养”和“卫生行为”。
以主题教育浇铸、熏陶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 组织活动,树立意识;制定制度,培养习惯;正确评价,有效激励;树立榜样,带动整体;家校联系,提高效果等措施进行研究与实践。
四、本课题完成条件分析
1、校领导对培养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高度重视,本课题的开展得到了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大队部的大力支持,成立以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课题实施方案、调控实验进程等。对课题实施全程管理,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汇报。
2、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齐全。红领巾广播站、《腾飞》校刊和心理咨询室将为本课题提供更广的支持,学校有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图书室有各种教育方面的图书和杂志。学校还拥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共有计算机近百台。每台电脑均可上网,查阅资料、文献检索、交流学习等都可在网上进行,可充分满足本课题组需要。
3、人员结构。本课题组有副校长一人,中学高级教师一人,小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本课题组成员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奋战,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较深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且教育科研经验丰富,是本课题研究的有力的人力资源。
五、本课题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辅之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实验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验前,对实验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调查摸底,指定培训方案,然后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观察与分析,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正方案,每学期进行测评,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其实验前后的变化。
3、问卷调查法。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对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认识与发展情况。
4、经验总结法。应用经验总结法,提升我校学生对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意识,使之得到受益终生并为之宣传教育的目的。
5、观察主要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在观察过程中结合对学生的即席访谈,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过程。
六、本课题进度安排
本课题实施步骤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及初步实施2011年3月——2012年3月 主要工作是:
(一).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实施计划。
(二).建好研究队伍,形成立体网络。
(三).捕捉学生行为弱点,分析行为成因,研究确立行为习惯指导内容。
(四)如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
1、确定课题研究方向、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理论资料。
2、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组建课题组,确定主要组成人员。
4、申请立项。
5、2011年11——12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具体实施计划。印发课题方案和课题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分析当前学生行为现状,提出改进建议。同期进行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认识与发展的问卷调查,充分利用班会、校会、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舆论阵地,全方位地做好“小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6、2012年1月,进行班主任会议。在分析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如何通过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影响提高学生自觉意识,从而学会自我约束,会后要求教师结合自己本班实际情况,写一篇分析与总结。
7、2012年2——3月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反思及策略思考,于论文或教育故事的形式呈现。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及总结阶段2012年4月—2013年3月 主要工作:
(一)探究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方法与途径。
(二)立足本校实际,启动养成教育校本开发。
(三)研究反思,撰写研究论文。
(四)总结推广养成教育培养模式。
(五)编辑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六)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七)课题验收总结。
1、2012年4月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国际旅游岛宣传手册》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在全校集中组织开展自查互纠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自觉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2、2012年5月通过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力宣传教育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可通过校会,主题队会,有关专家讲座,社区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等形式展开。
3、2012年6月,召开班主任会议,探讨影响少年儿童卫生习惯和文明素养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本阶段学生的变化,课题组成员记录、分析并反思。整理教师撰写的学生评价,提出下阶段研究开展过程中需注意问题,撰写下阶段研究计划。
4、2012年7、8月利用暑期,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学生家长参与知道共同促进学生卫生习惯与文明素养的养成,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义务劳动,通过长期的宣传学习实践和训练,促进学生有被动到主动,有主动到形成习惯。
5、2012年9月,邀请专家讲座并进行指导工作。
6、2012年10月,课题组进行阶段性总结及分析。
7、2012年11——12月,总结推广养成教育培养模式8、2013年1月,收集课题研究资料,各种研训记录,心得,论文。9、2013年2——3月,总结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相关总结或报告的撰写,申请结题。
(一)分类成果研究报告
1、各阶段研究报告
2、结题报告
(二)阶段成果形式
1、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进行阶段性小结;
2、撰写专题论文。
(三)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组整合素材库,撰写学术论文,形成结题报告。
第三篇:小学生文明素养
文明素养专项组:小学阶段必须体现出阶段性、层次性和序列性。
1、确立适合一~~六年级具体的教育内容;(各阶段需要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2、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3、评价方法与方式,分年级行为评价标准。(监督、民主选举小绅士小淑女)具体分为: 生活范围(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与老师、与同学交往的礼仪)(与父母、长辈、同辈交往的礼仪。)(公共场所与人交往,探亲访友与人交往,通讯联络与人交往的礼仪。)
行为习惯(说话礼仪,行为礼仪)(具体又分在校园,家庭,公共场所)
整体要求:知礼、懂礼、用礼
礼仪: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知识性。
文明素养:礼仪形成习惯,内化为自身品质。
低年级着重训练学校礼仪中的行为习惯,重点在个人礼仪,说一些简单的文明用语方面的训练;
中年级在学校礼仪的此基础上,着重进行家庭礼仪习惯的培养,从“说”的训练发展到“做”的训练;
高年级在巩固低、中年级行为要求的同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着重指导他们的校内外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礼仪:(进校礼仪,进办公室礼仪,排队打餐礼仪,升旗时礼仪)
1、说话礼仪:说话完整用词准确、明确、正确。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宽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2、行为礼仪:保持衣物干净整洁,经常洗头,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整洁,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正确穿戴校服、红领巾。坐、走、站精神饱满,课间休息漫步轻声。文明就餐,食而不语。用餐前准备好餐巾纸,做好个人卫生工作;用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用餐完毕整理干净餐桌。尊敬师长,礼貌微笑待人,主动与人打招呼。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讲,不做小动作。
家庭礼仪:
1、说话礼仪:用合适的语音语调说话,声音低沉清楚。听从长辈教诲,不随意顶撞,发脾气。用谦虚、商量的语气和长辈交谈。
2、行为礼仪:保持个人所在位置范围环境整洁。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待客礼仪。
公共场所:
1、说话礼仪:学会聆听和交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规则。不高声喧哗。
2、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财物。
一、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二、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三、说话礼仪
1、要他人帮忙,说声“请您”或“麻烦您”,得到别人帮忙后,说声“谢谢”。
2、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不小心影响了你,并诚恳地向你道歉时,应宽容地说“没关系”。
3、与人交谈,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和气。听取他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正视对方,不能漫不经心,不能随便插话。
4、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四、公共场所礼仪
1、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公共场所礼仪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挖耳、剪指甲等。
2、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财物,文物古迹,花草树木,4、不能随意放置个人物品,贵重物品应轻拿轻放。
5、大型集会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交头接耳,听从指挥。
五、赛场礼仪
(1)文明观看。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比赛精彩处要热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赛场内投掷物品,离场时主动清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乱扔垃圾。
(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六。个人卫生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便后冲厕及时。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六、网络礼仪
(1)认真学习网上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2)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4)上网时间要控制,不沉溺虚拟时空。(5)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七、假日旅游礼仪
(1)文明行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民警和交通信号指挥。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拥挤的路段,不追跑打闹,横冲直撞。
(2)文明乘坐。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要按顺序、慢步轻声地登车、登机或上船,扶老携幼,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
(3)文明观光。在旅游景区,要讲究社会公德,不乱丢垃圾,要举止文明,要使用礼貌语言,要爱护公物,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
第四篇:个人卫生习惯与社会文明
个人卫生习惯与社会文明
假如一个蓬头垢面的人与我们共进晚餐,假如一个长有长指甲且积满污泥的人和我们握手,假如一个乱抛瓜皮果壳的人和我们同在剧院里观看文艺演出,假如一个随地吐痰的人和我们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假如一个有口臭的人紧挨着我们说话……我们的心里一定会感到很不舒服。为什么?因为对方的不良卫生行为破坏了本来和谐美好的气氛,污染了洁净的环境,甚至还随时有可能将病菌传染给我们。一个人的卫生习惯,不仅影响其本人的精神面貌、身体健康,还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影响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卫生习惯与社会文明密切相关。
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众多社会成员树立起来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个体精神文明的组成成分,也是社会文明的要素。有人认为,个人卫生习惯是件小事,其实不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疾病,有利于身体的发育、成长,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保证有旺盛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另外,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净化环境,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人民的健康权利,把卫生工作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不仅投入巨资美化城
市、乡村,改善环境,而且以各种形式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全民的卫生意识,促进每一个公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容广泛,包括:勤洗澡,身体皮肤无异味;衣着整洁;姿势端庄;注意口腔卫生,口无异味,与人交谈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唾沫横飞,息气逼人;不挖鼻孔,不在别人面前剔牙;不乱丢瓜皮果核、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木;不吸烟,不酗酒;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等。这些卫生行为的形成,有助于个体与人交往,有助于社会文明层次的提高。
文明,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就文化而言,它既指物质文明,又指精神文明,同时,它也包含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社会精神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水准,也显示着一个地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标准。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最终显现文明水平的是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那么我们整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就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小学生素养大赛方案
中心小学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县教研室《关于举办全县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的通知》的要求,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促进我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实施方案如下:
一、参加对象:全校1—6年级,每班选派5名优秀代表参赛。
二、比赛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引导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比赛安排:
1、比赛时间:3月29日
2、比赛地点:四楼会议室
四、比赛内容和形式:
1.比赛内容:书法、朗诵、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个人才艺展示。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决定比赛内容,突出学生个性。
第一学段(1—2年级)硬笔书法、朗诵、写话、个人才艺展示。第二学段(3-4年级)硬笔书法、朗诵、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个人才艺展示
第三学段(5—6年级)书法、朗诵、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个人才艺展示。
五、比赛评价标准
(一)、硬笔书法
1.参加人员:全体参赛对象
2.纸张要求:统一使用比赛用纸
3.书写内容:硬笔书法书写内容由各年级一名语文教师现场指定,软笔书法内容自定,两项各占10分。
4.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20分钟)内完成书写内容;
(2)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不能有错别字;
(3)字体为楷书、行楷或行书,整体印象清晰流畅,有硬笔书法的美感,字体结构合理;
(4)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与统一;
(5)
一、二年级学生自备铅笔,三至五年级学生自备钢笔,使用蓝、蓝黑或者碳素墨水。
(二)、软笔书法
1.参加人员:
2.纸张要求:统一使用比赛用纸
3.书写内容:学生自定
4.比赛要求:
(1)基本功扎实,不写错别字。
(2)布局合理,字体工整。
(三)、诵读
1.参加人员:全体参赛对象
2.诵读内容:朗诵内容由各年级一名语文教师由所学课文中现场指定,每生准备1分钟后进行比赛。
3.比赛要求:
(1)语言标准,表达流畅。
(2)语速恰当,声音洪亮。
(3)表情自然、动作大方,自然和谐。
(四)、口语交际
1.参加人员:三至六年级参赛队员
2.朗诵内容:口语交际内容由各年级一名语文教师依据教材现场指定,现场抽取交流主题,即兴说话,每生准备3分钟后进行比赛。
3.比赛要求:
(1)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
(2)语音标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
(3)表达自然流畅,动作设计合理。
(4)富有创意,引人入胜。
(五)阅读
1.参加人员:三至六年级参赛队员
2.活动内容:由评委现场出题。
3.比赛要求:
(1)紧扣主题,内容丰富。
(2)版面设计新颖活泼
(3)富有创意,引人入胜。
(六)写作
1.参加人员:三至六年级参赛队员
2.活动内容:由评委现场出题。
3.比赛要求:
紧扣主题,有一定文采,在规定时间(40分钟)内完成规定字数的习作。
(七)个人才艺展示:
学生自主选择展示形式及内容,如舞蹈,歌曲,乐器等,要求表演完整,有艺术性。
五、活动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日—10日)
1、制定活动实施意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发动。
2、学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
3、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营造舆论氛围,做好宣传发动。
(二)活动实践阶段(3月10日—20日)
1、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辅导活动,指导学生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2、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以竞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积极推选参赛选手,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素养大赛。
(三)总结表彰阶段(3月21日—30日)
1、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
2、组织学校素养大赛,评选表彰先进班级和教师、学生个人。(比赛根据成绩分年级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5名。)
3、评选优秀选手参加全镇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的大赛活动。(每班评选出1名优秀学生)
4、进一步宣传发动,将活动引向深入、持久。
六、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校语文教师及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大赛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
施工作。学校语文教师成立以教研组长为带头人的大赛研究小组,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整个大赛活动的实施工作。
4、营造良好的大赛活动氛围。
(1)充分利用好宣传橱窗、黑板报、壁报栏、学校广播站等一系列校内宣传阵地,营造舆论氛围,做好宣传发动。
(2)开辟宣传栏、板报、墙报、手抄报、校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在学校内形成浓厚的大赛活动氛围。
(3)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了有效地开展好这次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学校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素养。
六、活动评价
学校将本项活动纳入班级、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对活动过程进行专项督查考核,成绩记入班级、教师的全面考核成绩中。
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推荐参加镇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
附:
语文素养大赛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