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财政看财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1:5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跳出财政看财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跳出财政看财政》。

第一篇:跳出财政看财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跳出财政看财政

作者:龚成钰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08年第12期

刘小燕给人的第一感觉,像一位教书育人的女教师,衣着朴素,神态平和。采访中,一位思维敏捷、作风干练、极具开拓精神的财政厅长跃然而出,令人瞩目:她不仅仅是一位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性财政厅长,她还是一位精通金融市场和资本运作的理财专家。

她说,搞财政工作就是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回到财政再去理财,这样会看得更宽一些,站得更高一些,管理才会更科学、更精细。

在实践中思考

《新理财》:您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财政厅女厅长,亲身经历了财政改革30 年的发展和变化,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

刘小燕:我觉得财政体制改革最成功的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一次税制和财政体制同步进行的改革,让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综合实力增强了。在以后的几年,尤其是从“十五”开始,财政的公共性得到突出体现,很多民生建设也是在这个时期大踏步地开展起来,更统一了有些杂乱的地方财政体制。

从陕西财政来说,可以说从非常困难逐步走向缓解。我们1994 年的收入基数是62.9 亿元,去年我们达到893亿多元,财政收入已经连续跨了很多台阶,收入规模大幅度增加,稳定的收入机制在逐步建立。支出的规模也大幅度增加,我们去年支出是1054 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财政整体上从过去发不出工资,到现在保证正常运转已经没有问题(当然,我们县乡津补贴发放,一是水平比较低;二是资金困难),这完全归功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

《新理财》:据我们了解,在财政体制改革执行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您是如何看的?

刘小燕:可以肯定地说,咱们的财政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分税制体制改革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特别是为解决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实行了转移支付制度,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证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大体一致。这对中西部地区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缩小了或者说是减缓了中西部地区在公共服务方面和发达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逐步缩小辖区内地区间财力差距。

当然,总体上感觉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还应该加大,确保从根本上缩小全国地区间差距,毕竟我们的县乡刚刚摆脱基本工资发放难问题,财政保障能力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省安康市的汉滨区,这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公务员一个月津补贴也就400 元,并且越到山区越是困难。我们觉得在这方面,中央应该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新理财》:作为一名地方最高财政主官,以及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了解,在您看来,我们过去的改革和今后的改革,面临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小燕: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可以探讨的问题。比如说,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陕北地区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动全省经济较快发展。但是,经济的较快发展,并没有使陕西特别是陕北地区得到应有的税收收入。原因主要是:首先,现行税制造成税收横向背离,主要由总分机构和跨区经营引起,当企业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不一致时,税收就会由生产、经营地向注册地转移,造成税收与税源背离,这又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种上。我们有一个测算,2001 年至2005 年陕西向外省净转移126 亿元。比如说,我省靖边县的天然气,生产后卖到北京和宁夏等地,在我们这里只体现了一个资源税,其它的税收都缴到输入地了。当然今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总分支机构所得税缴纳新办法,使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第二,是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需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减免政策,最实惠的就是所得税,但是所得税是有所得才能有所减免,没有所得是不能减免的,可是得到实惠最多的却是中石油、神华这些中央垄断企业,一年要减税一百多亿元,我们的地方企业享受力度并不大。第三,是资源产品非市场定价造成税收背离。陕西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至今价格仍未实行完全的市场定价,造成了陕西与原煤、天然气有关的税基流失,进而减少了税收收入。可是污染治理都由我们在承担,需要很大的支出。煤在陕西的资源税税率以前是每吨0.5 元,经过我们多次做工作才提到每吨3.2 元,但和现在的煤价没法比,没有完全体现出资源税的调节功能。我们一直提议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可现在宏观经济形势又趋紧,国家是否进行资源税改革,不确定性在加大。另外,资源可持续发展补偿机制亟需建立。

在思考中创新

《新理财》:我们在来陕西之前,就听说您提出了一个称作“1234567”的财政工作新思路,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刘小燕:今年,我们确定了20 个调研题目,对财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理出了今后财政发展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为主线,以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四个意识”,推进“五个转变”,深化“六项改革”,实现“七个突破”。

“一个目标”就是促进科学发展、做大财政蛋糕、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这也是公共财政的要求。

“两篇文章”就是做好收入和支出两篇文章。从收入上讲就是要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从支出上讲就是如何把钱花好、花出效益来。

“三个重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改善民生和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四个意识”就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作为财政人就该有这些意识。财政如果不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没有服务意识,没有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财政工作就不可能做好。

“五个转变”就是要从“小财政”向“大财政”转变、“消极安排型”向“积极发展型”财政转变、“被动落实型”向“主动服务型”财政转变、“按部就班型”向“改革创新型”财政转变、“资金监管型”向“服务与监管并重型”财政转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过去单纯收收支支的出纳式的财政,向综合型、管理型财政转变。财政要思考如何把钱花好、用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该支持的要主动支持,把粉擦在脸上,不能跟在人家后面,等别人点菜了,盲目买单。咱们主动介入,钱掏了,掏得痛快,掏得值得,要从守口把关跳出来,算活账、算发展账、算政治账。

“六项改革”就是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非税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六项改革。

还有“七个突破”,我后面再介绍。

《新理财》:对于中央提出的很多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实施,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刘小燕:总体讲,这些年在支出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入研究。比如说部门预算,必须建立在科学、详实的资料基础上,你才能保证准确性、真实性。但部门预算的大前提是财力要充足。目前,县乡还相当困难,根本没有条件搞,部门预算也就无力推进,如果搞了也是一个很不完善的部门预算或形式上的部门预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在支出管理的体制上交叉太多,既然要分灶吃饭,那就要事权和财力对等。比如工商、税务、质检、药检、社保、监狱系统等,国家要求实行省级管理,这样省上管得着却看不见,下边看得见却管不着。包括国地税分开以后,税收成本也大大的增加了。人财物都是省上管,但县市要组织本级收入,年初把任务下了,如果再追加,基层政府与税务部门对接就有困难,要博弈,要分成,实际上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体外循环。

还有,县级政府承担的是无限的责任,手头却是有限的财力,难以充分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造成目前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有多种因素,财政体制、管理机制和责任的划分上存在问

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以前做的现在通过实践感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不断改革创新。

对“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民相对来说还是困难。现在国家财政没少拿钱,其实给农民的粮补,赶不上生产资料涨价,不如让粮食、农副产品按市场规律来调节,该涨价的时候就涨,要让农民通过价格变化享受到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的好处,农民收入增加了,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也就活跃起来了。同时,把对农民种粮等的补贴用于加大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扩面、提标,城市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了,整个内需也就扩大了,“三驾马车”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新理财》:您曾经在省政府金融办主持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对资本市场非常熟悉了,现在又回到财政厅主持工作,是否会对您今后的工作产生一些影响?

刘小燕:财政工作就是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回到财政再去理财。我在金融办的时候,深切地感到,把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结合起来,把死钱变活,然后发挥它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一理念也体现在我们财政工作“1234567”思路的“7”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七个突破”:第一,在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有效结合上有突破。就是要把财政资金和资本市场、金融资金结合,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支持项目上,围绕省委、省政府扶持的主导产业,让财政资金跟着信贷资金走,信贷资金跟着项目走,使财政资金起到一个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的资本进来。同时,也可以改变把财政资金当成是“唐僧肉”去争的现状。

第二,在整合财政资金方面有突破。这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难点,也是必须突破的。拿农村修路来说,交通、扶贫、农业都有投入,钱撒了胡椒面。甚至有些地方一个项目多头要钱,要了多少钱谁也不清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政策的落实都集中在下面,这就要求中央在制定政策时,应灵活一些,允许下面结合实际,将中央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统筹安排。我们省上开展的民生八大工程就是通过项目整合资金,集中财力打歼灭战。

第三,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必须有新的突破,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同时,扩大省直管县的范围,建立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各类转移支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上缓解财政困难。

第四,在支持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有突破。在支持民生方面,明年主要是扩面、提标。在增加职工收入方面,加快二步津补贴实施,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第五,在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方面有突破。财政没有创新,路就会越走越窄。如近年来,随着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初步缓解了基层财政的困难,但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市县“等、靠、要”思想。为此,我们着手研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将把省财政对市县的转移支付与各

市县经济增长、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银行信贷投放以及节能减排等挂钩,变补困难为激励发展。还有,针对个别贫困县实际脱贫,但不愿摘掉贫困帽子的问题,我们准备改变过去的补助办法,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变补穷为鼓励摘帽,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摘帽县的发展,从机制上鼓励贫困县尽快脱贫,主动甩掉贫困帽,使财政资金在使用导向上更加的科学合理。第六,在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方面有突破。目前财政监督的力度还是不够,关键是事后监督多,事前和事中监督很少。我们今年班子成员调整分工,让纪检组长管监督局,监察工作能发现漏洞在哪里,廉政建设要从哪里入手,人和事都能统一起来,建立一种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管体制。

第七,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突破。按照科学的人才选用机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解决好推荐票和干部工作实绩的关系,我们考虑把平常的工作打分、年终考核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每完成一项工作都有记录,用记录说话,使那些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点子、有思路的人能得到重用。

在创新中实践

《新理财》:您刚才说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市场结合,把沉淀的财政资金变成活钱,在这方面您有怎样的思考?

刘小燕: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我们把过去直接补项目,变成按贷款额对金融机构补贴和按担保额对担保机构补贴,并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给予奖励,对支持我省经济发展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在财政存款上给予倾斜。同时,对上市企业给予奖励扶持,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加快发展,使财政资金与资本市场得到紧密结合,让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又如,实行医疗改革以后,得了大病,职工要按一定的比例负担,对一般家庭来说难以承担。我们就和商业保险联合,医保不能负担的你来保,多一道职工医疗的保险系数,国家报不了的这一块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再如,1997年我分管国库,负责外债这一块,搞了一点小运作。当时外债报来的钱是美元,给项目拨的时候要兑换成人民币,到年底还必须还美元,这一反一正就要损失几分钱。当时大库的钱是人民币,是没有利息的,拿出去存款又违规,而美元2 年期的利息是4.8%,我们通过竞争谈判,谁家的利息高我就到谁家存,来一笔我就定期把它存起来,这边大库先给项目垫上现金,两年下来就赚了1000 万美元。我们也曾在符合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库款运作赚取过4.8 亿的利息。此外,如何用好、管好沉淀的财政资金,风险、难度还是比较大,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新理财》:对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刘小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效果和导向看,我个人认为,一是财政的1.18 万亿元要努力带动社会资金,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政策效应才能充分体现;二是中西部地区对外依存度低,受到的影响相对滞后一些,如果中央出台的政策能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一些,保住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对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也会对全国保增长目标的实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我省讲,我们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力图形成协同效应,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共同应对今后的困难。

第二篇:跳出财政看财政 科学理财重实效(xiexiebang推荐)

跳出财政看财政 科学理财重实效

----一个县级领导的理财方略

正定县副县长兼财政局局长 冯立业

按照“讲科学、求规范、重创新,兴财政、促发展、为人民”的十八字理财方针,在履行财政职能,扎实做好各项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扩大理财视野,“跳出财政看财政”,努力转变理财思维和理财方式,避免“就财论财”和“就数字论数字”,以树立五个财政理念为切入点,努力探索科学理财新思路,服务全县工作大局。

一、树立经济财政理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财政才能可持续的增长,增收才有保障。因此,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财政部门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发动机”和“助推器”作用,不断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良好互动。一是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杠杆调控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及税收、就业贡献率高的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自主创新、自我搞活的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提高引导能力。切实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直接投入,更多地运用财政贴息、参股、以奖代补等手段,使财政资金的注入产生香油的“一滴香”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社会、域外等资本进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三是大力推进“四资”整合力度,筑牢县建设投资公司投融资平台,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进一步拓宽政府全方位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的有效途径,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向结构,扩大信贷投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树立质量财政理念,努力实现保量提质

按照国家财税政策,在征管过程中坚持收入总量与质量并重。首先在增加总量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税收征管,举“四铁”抓收入,即突出征管重点,以铁石心肠抓收入;加强税收打假,以铁面无私抓收入;改进征管手段,以铁的手腕抓收入;强化组织领导,以铁的纪律抓收入。全面清理各种优惠政策,统一税制,取消各种不合理不合法的减免税政策,严禁乱开减免税口子。强化税收系统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与银行、工商、司法等部门建立协税网络,不断扩大综合治税成果。努力挖掘税源潜力,坚持大小税并举,重点抓好纳税大户和主体税种的收入,精细化征管零散税征收和非税收入,依法打击偷税、骗税和逃税行为,杜绝征管漏洞,应收尽收,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政府统筹财力。在保证收入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收入质量,防止收“过头税”和虚收、空转等现象,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尽量精减非税收入,最大限度挤出收入中的“水分”,提高税收、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比重,实实在在做大做强做精财政“蛋糕”,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充分体现理财为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关系,是财政部门履行公共财政职能面临的重要任务。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最直接最实际的民生问题,倾心竭力,关注民生,顺应民意,服务大众,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保证公教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增资政策兑现和政权机关正常运转,保证突发事件资金需要。二是聚焦“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推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把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作为为民服务,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农机跨区作业经费;认真落实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财政补贴政策;积极申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请财政奖补资金;筹措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示范村项目建设补助;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项目工程,活跃农村市场,便利农民群众;落实好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农家书屋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等惠民工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广大农民。三是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和发放免费教科书政策,使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九年义务教育。支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给予助学金补助,全面做好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四是完善就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对安置公益性岗位的“4050”人员岗位补贴按月足额发放,并按政策及时调整,对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实行统一集中缴纳。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逐步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并适当延长贷款时限,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热情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贴等财税扶持政策,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五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新农合和居民医疗实行大额医疗补助;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等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对困难群众实行多种方式救助,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六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落实养老保险财政支持政策,完善城镇职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实行奖励扶助;健全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支持力度。七是落实国家抑制房价有关财税政策,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基金,用于廉租房建设,并对贫困人群实行廉租房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取暖补贴标准,“建得广厦千万间”,让人民群众买房放心、住房舒心;通过大力支持新民居建设和落实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点扶持与农村新民居建设配套的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示范村建设规划等,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八是加强民生资金管理,建立民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坚持第一时间拨付,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四、树立阳光财政理念,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认真贯彻财政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财政政策办事,依法行政,透明理财,让“阳光”照耀在财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一是按照“以人为本,素质兴财”的原则,加强财政干部的思想作风修养、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技能、勤政廉政水平等方面的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推行阳光财政奠定基础。二是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大财政政策宣传力度,让财政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惠企惠民等方针政策走进千家万户,使社会各界和民众关心财政、了解财政、支持财政。三是在预算安排上力求精细化、透明化,在向人代会报告预算和决算时做到通俗易懂,把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细节置于公众视野范围,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提合理化建议,促进财政收支行为更具科学性。四是在财政专项资金申请工作中,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与有关部门一道,认真筛选项目,积极呈报。前移工作站位,进一步延伸财政管理“触角”,摸清实情,增加透明度,着力解决苦乐不均现象,对财政贡献率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重点给予支持。五是开展好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力量深入到各专项资金使用单位、部门,严格按照资金用途不变,渠道不变,效益不变的原则,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六是在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惠民政策落实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补贴资金的申报、核实、公示和督查制度,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成品油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全县“大地”。

五、树立创新财政理念,服务全县工作大局 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以部门预算改革为龙头,整体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加快财政管理模式创新步伐,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拓展思路、未雨绸缪,在更广的范围支持发展、从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用更远的眼光谋划未来,以全局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为财政改革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二是强化部门预算,巩固改革成果。认真总结推行部门预算的成功经验,把财政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一步细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资金投入方式,健全完善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同时,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资金使用效应的考核,放大资金使用的效能,把一个钱变作两个花。三是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行财政直接支出,减少支付中间环节,从机制上防止资金截留和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具体操作中,力求规范,对能够实行公开招标的,要坚决实行公开招标,增加工作透明度。五是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建立政府统一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资产动态化管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集中资产收益。六是抓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按政策应归口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都全部归集到财政,杜绝政府资金体外循环现象,为政府统筹财力创造条件,减少财政支出压力。七是继续推进惠农资金管理改革,创造条件,使所有惠农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八是在财政监督上求突破。切实履行依法监管职能,规范财政监督行为,推进“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领域的财政监督检查,把处理事与处理人结合起来、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结合起来、内部通报与公开曝光结合起来,严肃处理违法乱纪的行为和个人,使严格执法落到实处。九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实现财政管理手段的根本转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夯实财政管理的技术基础,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的政府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财政内部控制和业务程序的自动化,进一步规范收支管理,提高决策水平。

第三篇:财政

附件:

财政检查工作基本情况和被检查人存在的问题

按照《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1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通知》(豫财监„2011‟153号)文件的要求,检查组于2011年6月19日至6月22日对你单位2010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结合你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单位有关报表账簿、会计凭证、经济合同、会议记录、管理制度等资料,询问有关人员,突击盘点库存现金等方法进行检查。现将存在问题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关财务科是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分支机构,位于鹤壁市淇滨区鹤煤大厦805室,单位负责人张志杰,成立日期1999年5月。机关财务科属于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费拨款单位,负责机关各项收入支出经费核算,财务人员3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单位资产总额3,656,994.66元,负债总额2,674,979.35元,所有者权益982,015.31元;2010年营业收入总额0.00元,费用总额46,686,356.84元,利润总额-46,686,356.84元。

二、检查发现的问题

(一)资产及损益不实,少计资产,虚减(少计)利润 你单位2010年“管理费用”科目反映,购买汉王电纸本、明基液晶电视、打印机等25,850.00元,未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购臵资产费用化,造成资产及当期损益不实,少计资产25,850.00元,同时多计费用、虚减利润25,850.00元。

上述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六条“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 少列费用、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的规定。

处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五条、第四十二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将少计的固定资产25,850.00元及时登记入账,同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850.00元。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管理,健全会计核算,保证账实相符,防止单位资产流失。

(二)损益不实

1、少列费用,虚增(多计)利润 你单位2010年将付内部银行房屋装修费49,14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单位往来-鹤壁市福田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借方科目核算。该款项属于承租时发生的费用,未计入费用核算,造成当期损益不实,少列费用,虚增利润49,140.00元。

2、多列费用,虚减(少计)利润

你单位2010年“管理费用—办公费”科目反映,报销工会办公费8,400.00元,未按规定通过工会账簿在工会经费列支,造成当期损益不实,多列费用,虚减利润8,400.00元。

上述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六条“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 少列费用、成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八)与收入无关的支出……”的规定。

处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五条、第四十二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同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400.00元。今后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严格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核算会计事项。

(三)账实不符 截止2010年12月31日,你单位结算中心存款日记账余额2,637,369.73元,与对账单(内部单位存款明细账)余额2,619,768.97元,相差17,600.76元。上述差额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单位也未进行资产清查处理,造成账实不符。

上述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的规定。

处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调整相关会计账目。今后应严格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核算会计业务事项,保证单位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你单位2010年“管理费用-取暖费”科目反映,发放职工取暖费、降温费合计金额15,230.00元,未按规定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核算。

上述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三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的规定。

处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三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调整相关会计账目,规范核算会计业务事项,保证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规范准确。

(五)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你单位2010年“管理费用-其他”科目反映,付保安服务费46,160.00元,附件为河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专用票据。

上述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的规定。

处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并处以二万元罚款。今后进一步加强对原始票据的审核监督,完善相关资料,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规范和完整。

(六)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清理

1、截止2010年12月31日,你单位“其他应收款”明细账反映,三年以上长期挂账各类明细账户余额25,674.99元,未及时清理。

2、截止2010年12月31日,你单位“其他应付款-各处室挂账”明细账反映,三年以上长期挂账各类明细账户余额92,702.18元,未及时清理。上述事项违反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第二十条“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的规定。

处理建议:根据《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查明原因进行改正。今后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按规定及时对应收、应付款项进行清理结转,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七)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1、你单位2010年“管理费用—会议费”科目反映,列支会议费12,000.00元,凭证附件无会议通知等相关资料。

2、你单位2010年“管理费用—办公费”科目反映,7月购办公耗材金额26,255.00元,购办公用品一批金额40,000.00元;11月购办公耗材一批金额12,350.00元,合计78,605.00元。以上支出均缺少明细购物清单。

上述事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1996]19号)第七十五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的规定。处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1996]19号)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今后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健全会计手续,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规范和完整。

第四篇:财政报告

实习报告

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镇财政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在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巨。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在体制管理和职能定位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全面了解乡镇财政的现状,研究解决乡镇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对乡镇财政职能定位、乡镇财政的管理模式、乡镇财力保障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查,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政策建议。

走过的路

1983年―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前的乡镇财政。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中指出:“随着乡政府的建立,应当建立乡一级财政和相应的预、决算制度,明确收入来源和开支范围。”1986年,又在《关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尽快把乡镇一级财政建立起来。1983年底,财政部对建立乡镇财政试点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各地在1984年选择1-2个县进行建立乡镇财政试点。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多数地区在原公社财政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乡镇财政。1985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乡镇财政管理办法》,1991年12月财政部再次发布了《乡镇财政管理办法》,对乡镇财政的性质、职责、任务、收支范围、管理体制等进一步作出规定。乡镇财政从试点到全面铺开,步入发展巩固时期。

这一时期乡镇财政是基本完整的一级财政,特别是1994年《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乡镇的财权和支出范围扩大,保障能力增强,乡镇财政相对独立的编制财政预决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财政管理职能显著增强。主要履行七项职能,一是负责乡镇财政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管理等工作;二是负责农村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三是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管理和五项统筹的征收管理;四是负责乡镇预算外资金和收费票据的监督管理工作;五是通过安排支出,维持乡镇政府以及各机构的运转,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六是对乡镇区域内财政资金实行统管;七是承担乡镇政府安排的部分工作任务。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普遍实行“双重”管理,机构和人员同时受县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的领导,机构得到健全,人员得到加强,属一级实体财政。使乡镇财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观,乡镇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保障了乡镇财政职能的履行,也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行,也给乡镇财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分税制”后形成了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财政“分灶吃饭”的格局,一级管一级,财力向上集中,乡镇财政只能听命于上级,其财权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以及发展的激情与冲动被无节制地用到农民头上,导致农民负担大大加重,乡镇干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各项建设负债累累,乡镇财政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乡镇财政管理受税收征管体制影响较大,乡镇财政既管不了收钱的,也管不了花钱的,财政职能作用被局限于收收支支的框架内,资金监管和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乡镇财政基本建设处于停滞局面。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乡镇财政。2002年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正税清费,取消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费,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调整了市与县、县与乡的财政体制与分配关系。在这一场改革中,乡镇财政干部做宣传、搞测算,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但改革后乡镇财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由收支管理型向支出管理型转变。农税村费改革后,随着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乡统筹等税费的取消,以往乡镇财政所组织财政收入这一主要任务大大减轻,仅剩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两个税种。与此同时,随着县乡财政体制的调整、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乡镇财政管理的资金项目和数量急剧增加,几乎项项关系民生,支出管理责任重大。从当前乡镇财政发展的实际看,乡镇财政的财力和资金量呈持续增加趋势,支出管理型的特征十分突出。

二是由维持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乡镇财政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保证乡镇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通过规范的预算编制、合理的资金分配,以维持最低层次的社会管理需要。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力度的加大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通过乡镇财政下达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各项直接针对农民的补贴逐年增多,乡镇财政不可替代的承担了这些资金的兑付落实工作。过去“征粮催款”的现象一去不返,面对面服务群众、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成为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的显著特征。

在转型的过程中,我县对乡镇的财政管理采用的是预算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是“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职能,撤销所有账户,统一开设县财政专户乡镇分账户,将乡镇预算内外收入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实行综合预算,保证乡镇既得财力不变,对乡镇的财政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拨付;对乡镇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报账制,由县乡财局集中核算。其特点是,县为乡镇编制预算服务,资金实行统一调度,账户统一设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村级财务纳入了乡镇财政管理范围。

当然,由于处于转型时期,受经济、体制、政策等条件的限制,乡镇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乡镇已不是一级完整的政府,事实上正在向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逐渐过渡,没有独立的财权,财力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花钱靠上级拨付,要钱成了乡镇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经费处于缺口状态,常常是“等米下锅”。

路在何方

我们通过调研,梳理出现阶段乡镇财政的五大特点和存在的五个问题。

乡镇财政凸现的五大特点:

一、填补了为农服务与综合协调两个“空位”。乡镇财政为农服务职能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了乡村两级财务管理职能。乡镇普遍增添了农村财务服务内容,基本做到了同一财政所一块牌子,一套人马,多项职能。建立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和村财乡管制度,财政所负责乡镇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同时为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代理记账、会计核算、监督、财务公开等服务,并与经管站一起承担了村级资金的审计工作。这一制度的建立得到了农民群众的首肯,也得到了村级干部的欢迎,还干部了一个清白,给农民了一个明白。二是建立了涉农补贴发放“一折通、一卡通”发放体系,建立了涉农补贴发放的“高速路”,保证了涉农补贴的发放,做到了服务群众更直接、更有效。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农民的各类补助也越来越多,乡镇财政职能随之适应,及时填补了这个“空位”。乡镇财政所承担了涉农补贴发放的大量工作,尤其是“一折通”发放机制的建立,乡镇财政通过核实享受对象、公示补贴名单、逐户兑付落实等程序,有效地解决了涉农补贴发放中存在的虚报冒领、兑现不及时等问题,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节省了大量的发放成本,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乡镇财政赢得了荣誉。

与此同时,乡镇财政综合协调职能也相应增强,乡镇财政所在配合乡镇政府协调各类资金,参与乡镇经济规划、决策,组织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不断增强。这两个“空位”的填补,架起了政府与群众连心的桥梁,沟通了公共财政与百姓的生活,成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标志。

二、肢解了预算与监督两个财政管理“本位”。一方面,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职能严重弱化。税改后,原在乡镇财政支出的乡村道路建设、乡镇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小学教师工资、农村卫生医疗、计划生育和民政优扶等支出陆续上划到县财政预算支出或有关职能部门拨付,乡镇财政只负责政府机关及有关站所的支出管理,支出范围窄,预算调控余地小。特别是随着“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实施,乡镇财政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收支统管后,县财政在实际意义上包揽了乡镇的预算,预算多少是多少,完全视县级财力而定。乡镇预算管理职能已基本丧失,乡镇财政所也基本上成为县财政的报账单位和“出纳员”。另一方面,乡镇财政监督乏力。下达乡镇的涉农补助资金增多,但分属财政、民政、林业、农业、教育、计生等多个部门,资金分散,多头管理,乡镇财政无法实施有效监督。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大量的涉农项目资金仍归县级部门管理,实施县级“报账制”。县财政监督“离的远”,乡镇财政监督“看不见”、“摸不着”,使本属于乡镇财政管理监督的职能严重被肢解,资金使用监督“缺位”问题突出,容易形成管理“真空”。

三、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支出责任两个“缺位”。目前,我县乡镇多属补贴乡镇,基本财力靠省县转移支付,自身难以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和较为贫困的乡镇,由乡镇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更无从谈起。由于财力限制,乡镇的支出责任也严重淡化,支出的依赖性和随意性并存。目前县乡财力分配形成一种事实上的“财政承包体制”,县级财政“越俎代疱”,造成支出责任上移,对乡镇政府缺乏激励政策,难以调动乡镇理财的积极性。乡镇政府用钱“外向型”思维严重,“内敛型”思考缺乏,责任意识淡化。要钱成了乡镇领导的主要工作,要不来就借,借不到就欠,寅吃卯粮。报账成了财政人员的主要任务,只要账上有钱,想方设法要报出来。同时,乡镇工作任务以及政策要求与支出责任不对称,农村债务仍成增加的趋势,乡镇难以落实管理责任。财政对各项建设的资金补助标准,一定几年不变,受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超预算、超标准建设的现象,容易形成政府债务。另外,由于资金来源不足,村级组织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项目、兑现涉农补贴、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承担了大量的办公费用,形成了隐性债务。这两个“缺位”的存在,根源在财力,关键在发展,相信通过县乡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乡镇当家理财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会不断增强,做到职能履行上的不缺位。

四、带来了非税收入管理与资产管理两个“虚位”。一是非税收入管理职能落不到实处。由于机构上划,在乡镇中的行政执法权(如公安、司法、计划生育执法权等)大多直接或间接掌握在上级相关职能部门手中,特别是乡镇中小学上划县级管理后,学校的收费资金自收自用,自行报账,脱离乡镇财政监督。二是国有资产管理落不到实处。乡镇大部分单位由县级部门主管,乡镇上划单位的资产同乡镇财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县级财政“鞭长莫及”,乡镇财政“有职无权”,一些单位随意处置资产,存在资产流失现象,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上的严重脱节。

五、形成了工作和指导上的两个“错位”。一是对乡镇的业务指导的错位。县乡财政之间,无论是制度设计与建设,还是资金的安排,乡镇都依附于县级,县级财政负责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建设,既有力不从心的财力限制,又有条块之间的利益纠葛,难以形成对乡镇财政的统一协调指导,不利于乡镇财政的建设和发展。二是乡镇财政干部工作时间的错位。由于乡镇财政人员的管理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行“双重管理”,出现大量的时间奔波在报账的路上,挖空心思找发票,多重审核签字,行政成本过度增加。

乡镇财政存在的五方面困难问题:

一、职能定位不清,影响财政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势在必行。如不及时从制度上规范与管理乡镇财政工作与人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职能存在的“缺位”、“空位”、“错位”等现象,不利于党在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利于乡镇职能的有效发挥。同时,理清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和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期望,更是基层财政工作者的呼声。

二、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一些财政所长反映,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多个账户,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工作难度的增大。

三、人员大幅度减少,资金安全风险大。乡镇财政人员不足,造成干部兼职较多,难以做到会计、出纳相分离,管理、监督相分离,账户、印鉴相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安全的潜在风险。且人员分布也不均衡,距离县城较近或规模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人员多,比较偏僻的乡镇人员少。一部分乡镇不足三人,有的甚至只有2人、1人,致使人员配置严重失衡。

四、缺乏业务培训,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乡镇财政干部专业人员少,年龄偏大,工作技能和素质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培训大多是有针对性的工作培训或单项业务培训。省、市两级财政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基本脱位;而县级培训,由于师资、经费等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乡镇财政所人员的培训和提高,以及队伍的建设亟待关注。特别是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个别乡镇财政人员惟恐损坏电脑,干脆不开机,电脑成了摆设,远程信息化网络作用不能发挥不了,手工操作容易造成二套帐。

五、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取消农业税之前还有相应比例的业务费留给财政所,现在没有了,日子更紧了。乡财局和财政所的人对此都有同感。同时,乡镇财政所办公、住宅条件较差,原来是标准化的财政所,现在时过境迁,长期无人关注乡镇财政自身建设,加上经费紧张,房屋维修资金缺乏,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大部分财政人员过着“四点一线”(乡镇政府、财政局、家里、路上)的“游牧”生活。

路在脚下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结合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乡镇财政的体制建设、制度建设、机构人员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在乡镇财政体制建设方面,要充分认识乡镇财政的重要性,将乡镇财政建设纳入省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议省财政结合全国财政体制的总体构架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调整体制、完善政策、强化管理等手段,逐步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问题。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各乡镇发展水平的不同,分类指导和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满足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需要。在合理划分县乡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实行不同的财政体制。经济较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收入增长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可参照省直管县财政做法,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经济欠发达、收入规模小、收不抵支的,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乡镇财力缺口由县级弥补,以保障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

在乡镇财政制度建设方面,要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一要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县里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乡镇财力,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适应形势和县级财力的变化,以为单位进行调整,公开透明地编制部门预算,使乡镇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乡镇要钱的冲动,落实乡镇支出责任,克服等靠要思想,减少支出的随意性。要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使部分乡镇财力无法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逐步缩小乡镇之间的差距,使各乡镇的财力相对均衡。县对乡的财力补助要按工作、时间进度及时拨付。同时,建议县级财政部门建立统发公共事件财力补助制度,对农村突发的公共事件给予乡镇必要的财力支持。

二要规范“乡财县管乡用”工作。在坚持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从制度上确认乡镇财政是乡村财政财务核算工作的唯一合法主体,制定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合理人员配置,发挥核算监管作用,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控制乡镇债务风险,为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创造一个“清晰、透明、互信、和谐”的财务管理环境。

三要强化资金管理监督。首先要赋予乡镇财政履行资金监管的权利,乡镇财政要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到资金的拨付、工程的验收、跟踪问效等进行全程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各类项目的专项资金,实行分类管理,实行县乡两级报账制。对于实施范围广、涉及多个乡镇的项目在县级报账;在一个乡镇范围内的实行当地报账。第三,在乡镇设立“专项资金”专户,用于核算在乡村范围内实施的项目资金,县财政按照项目属地将资金拨付到乡镇专户,由乡镇和职能部门共同履行组织项目实施、监管资金使用,并按项目进度将资金拨付到施工单位。

四要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制度,实行非税收入征管查处相分离。在农村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实行收缴分离,由执法部门出具收费或罚款凭证,按照属地原则,就近缴入行为发生地乡镇财政,作为乡镇财政的非税收入,纳入乡镇一级预算管理。

五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大力实施支农资金整合。对涉农补贴项目资金统一在乡镇设立专户,在乡镇报账。涉农资金发放上,县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按大类项目分配资金,形成支农的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六要逐步清理并减少配套资金要求,控制乡村债务增长。各类建设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的项目多、配套比例大,建议上级减少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乡村支出压力,给乡镇财政控制债务留出空间。

在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建设上,可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实行垂直管理。在乡镇财政机构设置上,全县应实行统一模式,建议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统一称“辰溪县XX财政所”,或按经济区划成立乡镇财政分局。坚持县财政局对乡镇财政所的领导,县级财政管理部门统管乡镇财政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政所人、财、物由县财政局归口管理,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工作以及德能勤绩考核、职务任免、工作调动要充分征求所在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在思想教育和党的建设上,由县财政局和乡镇共同负责,财政所长必须参加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以促进其服务意识的增强和对中心工作的把握,从多方面提高乡镇财政的整体功能。

二是落实对口指导责任。在省级财政部门设立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或挂靠在相关处(室),负责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履行贯彻落实制定政策、规范县乡财政体制、监督县乡财政体制运行、监督乡镇范围内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开展干部培训、支持乡镇财政建设和发展等职能。县乡财局负责落实对乡镇财政所的管理、考核、监督和业务培训等职责。

三是加强人员配备管理。根据业务量大小,合理配备乡镇财政工作人员,人员在财政所内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工作量不同,实行交叉任职。增强乡镇财政的人员流动,规定在同一地方任职达到规定的年限后,要进行交流调动。要有计划地对乡镇财政所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财政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增加对乡镇财政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财政自动化办公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是加强乡镇财政自身建设。乡镇财政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制、目标考评制和廉政勤政制度,做到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考察乡镇财政的演变过程,给我们五点启示:

启示之一,乡镇财政职能是乡镇政府职能的集中体现,强化其“当家理财”的作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乡镇政府职能的履行必定要以乡镇财力做保证,乡镇财政职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政府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增强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给予更多的财政自主权,才能充分调动其增收节支的主动性,使之成为国家惠农政策的传导者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更好地发挥国家赋予的基层政府的职能作用。另外,乡镇财政收入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增加,这是强化乡镇财政“当家理财”的又一因素。

启示之二,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现其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有利于促进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定位职能、明确职责、分类指导、规范管理,可以保证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实现乡镇一级财政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启示之三,突出乡镇财政的服务职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乡镇财政职能,服务是根本,发展是关键。我国从上到下正在构建的公共财政体制,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旨在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在当前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客观上乡镇是一个直接服务于农村、更贴近和了解农民,能引导农民从事生产经营和建设的高效率的不可替代的基层政权组织。因此,突出乡镇财政的服务职能,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保服务,既是乡镇一级财政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启示之四,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是实现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长远发展来看,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的管理,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通知》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行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见》两个文件的出台,使我们看到了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曙光。

启示之五,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不一,税费改革前后的乡镇债务、经济状况复杂等农村事务县政府难以直接管理,而作为最底层的乡镇财政有着与千家万户农民群众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提高财政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于如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保稳定、促发展、正确贯彻党的惠农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历史阶段基层财政、乃至基层政府的重要职能。

第五篇:财政信息

财政信息

第期

我州财政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为全力打造阳光财政,努力提高财政收支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和建设服务型政府。2011年,我州财政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州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一是加强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建立预算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州财政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预算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内容和时限,并加强了对各县和州级各部门的指导,使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是采取不同形式,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在《祁连山报》和州政府门户网上,公开了经州人代会审查批准的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预算报告、《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关税收政策调整的通知》、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收支预算总表、全州财政基金预算收支预算总表、州本级一般预算收支预算总表、州本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总表、州本

级部门预算收支预算总表、州本级部门预算支出分类汇总表等内容。

三是明确责任,推进专项资金预算公开。通过制定《海北州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目录及责任分工》,要求州财政各业务科室、四县财政局及项目主管部门按规定公开重点民生项目、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等四个方面56项财政预算信息,接受公众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将专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本期发至:省财政厅办公室、预算处,州委、政府、政协办公

室,州委、政府信息科,祁连山报社,四县财政局,本局各局长、各科室。

下载跳出财政看财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跳出财政看财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总结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经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其他预算法规制......

    财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参赛选手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财政巾帼,螳川先锋 作为一名进单位刚满一年的新人,当领导将这次演讲的任务交给我时,我既觉欣喜,又感到一丝惶恐......

    财政信息

    财政监督信息强化专项资金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效益驻马店市财政监督检查一室检查组,根据市局工作部署,于7月3日开始对上蔡县2012年农村安全饮水、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等多种财政......

    财政报告

    闫集乡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财政预决算报告(草案)各位代表: 我受乡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1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度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同时,请......

    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Finance Discount) 什么是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亦称"利息补贴"。它是指国家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 财政贴......

    财政280号

    池州市贵池区财政局文件 贵财政字(2010)第280号 贵池区财政局2009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 2010年工作计划 2009年,区财政局按照区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狠抓全系统人......

    财政贴息

    弋江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为充分发挥就业资金引导作用,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根据《安徽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总结

    深化财政改革 增强财政实力 提高理财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信息来源: 沁水县财政信息网2006年,我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省市财政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