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设计书写格式sg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三、(意义)引言300字
四、中文摘要(归纳总结、功能作用)300字
关键词(类似文章的搜索字)
3、5词
五、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第三章各单元电路设计
第四章仿真、调试
第五章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5、10个)
七、附录
1、元件清单
2、整体电路图(打印)
3、仿真图(打印)
-----------------15页
第二篇:课程设计书写规范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一、设计说明书内容组成 设计说明书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设计题目;2.目录;3.正文;4.参考文献;5.附录(可选)
二、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要求 1.题目
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2.目录
目录设计说明书提纲,是设计说明书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章节排列编写,标明页数,便于阅读。章节、小节等应按数字依次标出。标题应层次清晰,并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3.正文
设计说明书正文是对设计研究工作和成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设计说明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参考文献可列入主要文献5-10篇左右,其中英文文献应有1-2篇。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三、撰写格式要求
设计说明书使用计算机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1.封页上的内容一律按照统一封面的样张式样打印,必须正确无误。
2.封面和全文纸张大小为A4开本。页面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厘米;行距1.5;字距为默认值。
3.页眉和页脚:页眉与正文间距1.5厘米。页眉内容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居中,采用小4黑体。页脚的页号设置在正中,书写“”。
4.题目和摘要页:
①设计说明书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②设计说明书题目下空一行打印“摘要”(4号黑体,缩进两个字符),摘要内容为小4号宋体。
③ 摘要下面打印“关键词”(4号黑体,缩进两个字符),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要标点符号,字为小4号宋体。
④ 空一行打印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其格式参照中文格式要求。5.目录页:
“目录”二字(3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章为4号黑体,节为小4号黑体,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为小4号宋体。章与章之间空一行。6.正文页:
①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3号黑体居中)。
② 空一行打印“序言”(3号黑体居中);空一行打印序言内容(小4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
③ 另起一页打印章节标题:章标题以3号字黑体居中打印;每 “章”下空一行为“节”,以4号黑体左起顶格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4号黑体左起顶格打印。每章另起一页。
④ 换行打印设计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符采用小4号宋体字打印。行距1.5,字距为默认值。
7.图:图下方居中标明图号和图题。图题若采用中英文对照时,其英文字体为5号正体,中文字体为5号楷体。如图3-1为第三章第一图。
8.表格:表格按章顺序编号,如表3-1为第三章第一表。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5号字体居中打印)。
9.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该式按章的顺序编排。10.参考文献页:
另起一页打印“参考文献”(3号黑体居中)。按论文(设计说明书)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小4号宋体顶格打印)。具体内容有:
①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期刊文章作者、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出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等。
②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略)。
③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为:专著[M],期刊[J], 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纸文章[N],报告[R],专利[P]。
④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⑥ 文献起止页码。
⑦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⑧ 格式:
a.参考文献若是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1]谢幻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b.参考文献若是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朱巧明.用VB来开发辅助教学软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3):22-26.11.致谢页: 另起一页打印“致谢”(3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小4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
第三篇: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说明
课程设计报告包含内容....................2
1.1 目录.............................2
1.2 课程设计任务书.......................2
1.3 中英文摘要........................2
1.4 关键词.........................2
1.5 正文.............................2
1.6 结论.............................3
1.7 致谢.............................3
1.8 参考文献............................3
1.9 表格、图............................4正文中应该考虑的问题.......................5
2.1 迷宫问题的描述.......................5
2.2 迷宫的数据结构.......................5
2.3 寻找迷宫路径的算法思想.....................5
2.4 概要设计............................6
2.5 详细设计............................6
2.6 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6课程设计报告包含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中包含的内容请参照《课程设计报告》封二要求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1.1 目录
目录按一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
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将下发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用B5纸张打印并粘贴。
1.3 中英文摘要
摘要是报告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课程设计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1.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报告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
报告中应列出3~5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报告的主题内容。撰写要求有英文摘要的论文,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1.5 正文
正文是报告的核心部分,课程设计的思路、方法、结论都在正文中进行阐
述。由于每个小组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所以对正文中要写的内容不作统一规定。
1.6 结论
结论即结束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测试得出的结果描述。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
可以是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1.7 致谢
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设计工作的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
1.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报告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报告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
[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例:
[1]刘国均,陈绍业.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傅秉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447
[3]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
[5]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New York:Academic Pr,1978
1.9 表格、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如 图5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 图
6.8),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15),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5),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正文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以下内容为基本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际情况,对内容先后次序做调整,也可以适当增加内容。
2.1 迷宫问题的描述
可以采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对于迷宫问题描述的方式,也可以自己重新搜集整理资料来描述。
2.2 迷宫的数据结构
1迷宫采用的数据结构
【例如】采用二维数组来表示迷宫,数组元素为0表示是通路,数组元素为1表示是墙壁(非通路):
此处给出一个实例说明问题,该实例最好是你随后测试的数据 2迷宫入口位置
3迷宫出口位置
4迷宫的构造
迷宫是采用手工输入方式、自动随机产生、文件输入
2.3 寻找迷宫路径的算法思想
此部分内容是对算法核心思想的分析说明。
寻找路径时采用了哪种数据结构(队列、堆栈)。如果采用队列,说明队列的特点,与算法实现之间的关系;如果采用堆栈,说明堆栈的特点,与算法实现之间的关系。
寻找路径的算法思想具体描述。此处为整个设计内容的核心思想,一定要将该处代码详细分析,适当时候可以加流程图或伪代码形式进行算法描述。
2.4 概要设计
确定所需模块及模块间调用关系(也就是用了哪些函数、函数的作用、以及各个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2.5 详细设计
给出各模块流程图或代码、也可以两者都有。
代码可以打印粘贴,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注释,并注意排版(空行、缩进的使用)。
2.6 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此处需要将运行结果截图、打印后粘贴。
测试数据至少需要三组:、没有通路的迷宫
2、有一条通路的迷宫
3、有多条通路的迷宫。
每位同学的测试数据都应该自己设计,不应与其他人雷同,即便是同一组同学,也各自有自己的测试数据。
第四篇: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框架
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框架
章节:(建议)
第一章 课题分析(课题主要做什么东西,需要最终的系统达到什么效果)
第二章 总体设计(采用什么框架,用什么面向对象技术,如类、继承、派生、多态等;
可以结合图表来展示)
具体类的设计及说明
类间的关系及接口
消息、事件的流程
第三章 详细设计(程序模块,即类中方法的实现,采用的典型算法构造,画流程图)
第四章 实现与测试(实现截图+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完成了什么课题,效果达到程度如何。在设计中遇到什么问题,怎么思考,如何解决。在接下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如何运用。)
参考文献
附录(如有必要,可将关键代码置于此处;注意:不要全部粘贴)
第五篇: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要求
一.论文内容及格式
1.每人设立与项目有关的论文题目,并正确填写统一的论文封面、仼务书;
2.设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页:简单介绍论文讨论的内容、成果,关键词为讨论内容的主要表述词;
3.设目录页:对章节目录进行编页标注;
4.论文正文:一般按如下内容分章书写,可根据所担任的任务类型(理论题、硬件题、软件题、硬软件综合题、综述题)摘选讨论书写,每章结束加本章小结一节,简单介绍本章讨论重点;正文内容大致应有如下章节:
a.概述:叙述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任务;b.任务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理论基础的介绍;
c.系统工作任务及工作指标介绍;
d.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对在糸统功能和应用场合设计方面的创新点要重点介绍);
e.主要硬件电路设计及讨论(着重针对关键电路或你重点研究的电路);f.系统软件工作任务及软件工作流程介绍;
g.主要软件功能模块讨论:(着重针对关键的软件算法或你重点研究应用的算法);软件功能模块讨论可用文字、工作流程、短程序来描述;
h 结束语:包含如下二方面内容:(1)、介绍研究的成果,改进意见,发展方向,特别对在功能和应用场合设计方面创新的内容要加重总结及讨论;(2)、本次工程设计中最大的收获及总结;
i.致谢:对参于邦助项目、论文指导、协助、工作支持的人员致谢;
j.参考文献:列举所参考的文献,按常规书写方式标注;
k.附录:附所设计的电路图、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作品照片。
二.论文书写要求
1.撰写论文应简明扼要,一般不少于8000字;
2.论文用纸:统一用A4纸与论文封皮一致;
3.文章题目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排列;
4.文中大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小标题和整个文章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使用页眉:正面页眉用章名,反面页眉用题目名,双面打印;
5.其它装订等问题均按原条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