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规划
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规划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及中心环节,是学校教学建设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是一项整体教学改革和建设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是学院科研、师资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为实施好我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切实树立课程建设在教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特制定本规划。
一、课程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精神,以《武汉科技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的有关要求为指针,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规划的指导原则
1、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课程建设应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2、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重点课程为支柱,校级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省级精品课程为品牌和突破口。
3、课程建设工作的优劣与各系教学工作状况相联系,是评价各系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各系要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点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实现教学培养目标。
三、课程建设的内涵
本规划中的课程建设涵盖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实践环节、网络建设及教学管理等七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能力,保持课程发展的后劲;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系统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心得。保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这是课程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环节;
3、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课程建设应当不断通过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在丰富教学方法、关注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上狠下功夫,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要逐步掌握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现代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
4、教材建设。提倡选用近三年的优秀教材,或国家教育部推荐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公认较好的适用性强的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创建良好的实验实习资源与环境,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根据课程类型开设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自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6、课程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将逐步实行课程上网并逐步完善网络平台的内容,不断提高网络平台的效果,使课程的网络平台具备学生自学、教师备课、师生互动三个基本功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辅助工具,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为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以及攻读双学士学位服务。
7、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按照“七有”(见下文)要求,建立健全各项教学文件;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建设,逐步完善适合我院的课程评价体系。
四、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一)课程建设目标
1、我院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做到课程有明确的带头人、门门课程有标准、主要课程重点建设,分批分级建设好我院的本科课程。
2、我院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全院本科专业的所有必修课程在开课三轮之后,要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评估验收;特殊情况下,可给予一年的延长期。在取得合格课程的基础上,每年立项建设5门左右院级优质课程。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或公共选修课中规划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进行重点扶持性建设,每年立项建设2门左右院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积极组织院级精品课程、院级重点课程申报校级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未,使我院校级优质课程达到1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达到4门左右。
(二)课程建设要求
1、不断树立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宗旨的人才培养观念;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
2、我院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我院所有本科课程都必须要完善并达到“七有”的标准,“七有”建设是我院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根据当前的教育实践,确定近期的“七有”建设内容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趋势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既要注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又要把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方法等引入进来,要注意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优秀教材;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中外文教学参考书;编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日历和讲稿,制作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内容充实的授课教案;制定作业规范和实用有效的课内外作业及实践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题库并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门课程应根据课程性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考核方法(包括考试大纲、命题与参考答案、评分、试卷分析与总结等整个考核过程),建立试题库(或至少要建立起试卷库),实行考教分离。简述为:有经过革新的教学大纲,有优秀的教材,有较充足的教学参考书,有规范的教案、内容充实的讲稿或课件,有教学日历,有作业规范和习题,有考核标准和试题库。
3、我院课程建设的进一步要求:经院立项建设的课程,必须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含实习与课程设计)、参考文献目录、考试大纲及试题(卷)库(试卷要20套以上)、参考答案、课堂教学录像等,按规定上传到学院主页,实现上网免费开放,同时要确保该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并在网上建立良好通畅的师生沟通渠道,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4、抓好课群课程建设。各本科专业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建立学科纵横交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构成知识、能力、素质系统考虑的大模块课群结构,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课群建设是一项更具创新意义的课程建设工程:包括课群内课程内容的真正整合或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包括教学实践环节的整体安排,特别是综合训练目的的实现;包括课群整体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心理的树立、创造技能的掌握等等。
5、加强选修课建设,使选修课程系列化。一是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把一些前沿性强、体现文理交叉渗透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列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志趣和能力选修;二是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国内、省内大型竞赛开设一些相关的、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选修课;三是着力从各系的专业主干课、重点课程、和拟将要申报硕士学位点的学科中,选择开设出一批选修课。
五、课程建设的组织与保障措施
(一)课程建设的组织
我院建立以分管教学院长为领导的,以教务办为职能管理的,以各系为具体负责的,以各部门积极配合的,以本科各专业主讲教师、实验实习教师、管理人员等人人参加的课程建设组织体系。
1、教务办的职责:负责制定我院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课程建设申报书等;组织专家组开展院级课程建设立项审批、合格验收、成果鉴定;组织申报校级优质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指导、协调各系的课程建设工作;负责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工作;编写课程建设简报,发文公布课程建设结果。
2、各系的职责: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系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本系课程建设评委会(不少于5人),督促、检查指导所属的各门本科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为各课程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制定本系课程建设规划;确定所属的各门本科课程的课程建设负责人,一门课程如有两名以上主讲教师都在开课,从中确定一名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实习实践计划等)、考试大纲、试题(卷)库和参考答案等课程建设文件的编写与修订;组织各项初评工作并负责向教务办推报;负责将本部门优质课程的网络课件上传到院网页内;对评估不合格的课程要提出建设措施。
3、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学管理部门,还与院办、学办、科研等部门的工作有关。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切实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学校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理学院精品课程网”建设,保证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上网免费开放。各教学系应加强和完善本部门网页的建设,保证本系的优质课程能上网免费开放。
2、学院将积极改善各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条件。教研室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落实单位,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承担着收集、整理基础资料的繁重任务,且需要存档大量相关资料。因此,切实做好教研室建设和管理,是课程建设工程中非常关健的基本工作。学院将逐步配齐各教研室的固定教研活动场所、电脑、打印机等,以便于教研室开展课程建设研讨活动,推动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4、奖励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和课程建设工作突出的个人。院级立项建设的优质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成后由学院颁发荣誉证书,可优先推荐参加学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对在课程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其成绩记入其业务档案,作为提职和晋升的参考依据。
第二篇:课程改革总体规划及措施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总体规划及措施
随着国内市场越来越复杂化和规范化,社会和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营销人才具有迫切的需求。我院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及时与社会接轨,不断调整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同时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优化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不断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营销人才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措施实践做法如下:
(一)理论教学方面
1、采取模块化教学,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市场营销专业应注意培养营销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中基层营销人才的需求因此设置课程时不仅要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也要充分考虑营销工作一线的实际要求。我院引入模块化课程教学方案,根据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打破传统理论课程的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按照营销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课程与职业领域的对照关系,把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要点集合起来,组成不同的营销课程模块,从而形成有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既能强化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了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和重复,也能明确与岗位的对应性,这种课程设置方式避免了学科知识的空泛,能有效拓展专业知识视野,使理论的适用和能力的应用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也能灵活的适应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
2、优化课程内容
我们从专业知识链条和能力递进上来考察课程体系的优化,可以通过减少不同课程中知识的重复,并且学生能更多地接触专业前沿知识的方式,达到营销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结果。首先,我们明确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分配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减少内容上的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使营销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将专业课中的某些内容拆分成专业选修课,既可以避免重复讲授,又能让学生涉及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们对营销学习的兴趣。其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营销的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知识,提高学科研究新成果在教学中应用的比重。
3、增加实验课时量,完善实验教学环节
首先,认真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减少课程间的重复内容,增加实验课时量。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熟悉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制定完整的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实验课程的针对性与层次性,对于大一的学生开设体验认知型的专业实践课程,大二的学生开设验证性实验项目,大三大四的学生开设综合性的市场营销实验课程,使学生不断了解营销各主干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做到对营销知识的全面融会贯通。
4、改进课程评价方式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价。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成果展示与陈述等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尽多角度、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多的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用多种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时对知识的积累和应用,通过课程评价监督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在实践教学方面
1、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课堂实践环节主要分为两种,即情景模拟和案例讨论,情景模拟需要教师设计好某种模拟现实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开展某项营销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案例作情景描述,或选取、制作实际营销工作的情景片段介绍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如模拟产品推销、网络营销 商务谈判、市场调查、电子商务、上门服务等。案例分析讨论则需要教师事先准备相关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学生先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交流,最后教师总结。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基本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的基础上,精选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典犁案例;其次,在课常教学讨论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角色模拟教学是针对那些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模拟教学法。
2、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竞赛
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竞赛,平时学院、系或学生团体经常性地举办市场营销技能大赛,要积极参加,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竞争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3、开展专业认知实践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市场调查,承担产品推广业务,以及到企业营销岗位实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产品或企业包括产品知识、企业概况、行业市场环境、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规范等,突出培养学生的产品鉴别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推销能力、谈判能力与人共事能力和社会通应能力等,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践认知报告。每年安排毕业班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就业竞争力。
4、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作咨询顾问
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并创造平台和渠道使教师有机会兼职.高校教师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兼职,一是可以将理论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教师的实践经验带进课堂,从而促进教学,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
通过制度的约束,对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不合格的同学不能正常毕业,建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企业实习、假期实践经历或参与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经历为依据进行撰写,强调以论文的现实指导及应用价值来评价论文的优良等级。对管理不善、要求不严的老师及有关主管领导要追究责任,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到考核和支撑的评审上来,做到奖罚分明,以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实践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具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清晰,效果明显。现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将“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如下:
一、明确培养目标,内涵定位明确
明确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只有目标明确,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根据社会和企业对营销人才能力的需求和结合本校教学的特色等,制定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特色的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专业。作为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紧紧围绕营销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强化市场营销专业应用性特色,着重突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着重突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营销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分段培养模式的确立
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培养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应用能力培养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基本理论的同时,激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断丰富自己。应用能力培养阶段:应用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创造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通过对上述市场营销人才素质结构的分析,要求我们必须从灌输型教育模式向素质开发型教育模式转变,从静止平面知识教育观念向动态多维的素质教育观念转变。
二、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
1、模块化教学计划的制定
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我院的实际特点,结合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式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基础经济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现代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
基础经济管理类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国际贸易务实等。
专业课程: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渠道管理、服务营销、零售管理、物流管理等。
实验课程: 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区域营销模拟对抗、市场调查、专题调研、研究型学习等。
现代技能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计算计文化基础、网页设计、专业外语阅读、英语口语等。
公共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修养、法律基础、文学欣赏、体育等。
基础经济管理类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基础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设置能扎实地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体现“厚基础”的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现实性与先进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扩展新知识,加强对营销及相关领域前沿的了解,《服务营销学》、《物流管理》等课程的设置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也体现了拓宽专业口径的要求,增强了专业适应性;实验课程设置由两种形式组成:一是校内模拟教学,通过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直观的了解、通过ERP沙盘模拟对抗赛让学生能总体上熟悉企业的整体经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通过市场认识、市场调查、专题调研和参与企业营销活动,加强学生对企业实际营销运作的了解,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一方面有利于理论课学习的兴趣,促进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长期参与企业兼职营销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验不同行业的市场特点,探索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现代技能课程的设置强调了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培养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也适应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其中,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本专业已制定出兼具理论基础、实践突出的专业创新型、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其中,除课堂专业课程外,已设置了20%实践课程和模拟性岗前培训等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鼓励专职教师“走出去”。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更为丰富的营销一手资料,讲课时做到融会贯通。第二,把兼职教师“请进来”。邀请协议企业里具有丰富营销经验,同时具备一定授课能力的员工担任课程导师等。第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与当地企业签订横向协议,采用技术合作、委托开发、技术转让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经济与管理学院每定期选派教师到烟草专卖局营销中心、电子、机械企业营销部挂职锻炼;同时,选派当地的聘请具有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担当《仓储管理》、《网络营销》等课程的授课任务。
3、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探索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1)市场营销专题模拟实践训练
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开展计算机多媒体网上教学、网上策划、营销调研、营业推广、网上促销等实践模拟教学,让学生通过营销决策软件系统进行模拟决策,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验室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所学理论在实验室中得到更好诠释。如本专业开展的组建营销沙龙,开展市场调研组建模拟公司,召开研讨会,举办模拟招聘会,模拟营销与实战营销,举办营销策划大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
(2)通过竞赛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和学习热情
通过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ERP企业沙盘对抗赛、市场调研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使学生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由于这些模拟方式具有较强的对抗性、竞争性和综合性,让学生能从总体上熟悉企业的整体经营,在加深专业了解上尤其具有显著的作用。
(3)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 企业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既稳定又贴近现实社会需求的实践平台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在对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实习和实际上岗操作机会,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产品和企业,实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同时,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特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长期参与企业兼职营销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验不同行业的市场特点,并将其与毕业实习、岗前训练、毕业论文相结合,根据实习单位生产、建设的实际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赢得兼职单位的认可。改变那种空洞的、拼凑式的毕业论文写作风气,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将原有的毕业实习、岗前训练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学生实习的兼职单位就是即将就业的可选择岗位之一。用人单位通过实习了解学生的能力,决定是否聘用。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单位和岗位情况,决定是否应聘。全面提高学生的顶岗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完成人才的培养。
例如:与具有优良企业文化、较好经营状况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调研场所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如滁州学院将“营销课堂”推向安徽中烟滁州卷烟厂、安康(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企业等;与安徽省爱力特家电成套装备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可组织学生去企业观摩营销流程、学习营销一线经验,掌握市场真实状况,提高学生营销技能。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综述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觉思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双向的教学方法。从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过程和方法论等方面来理解,启发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原则,还是一种具有统帅作用的根本方法;它的实质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即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积极、自觉、主动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现以下特征:教学目标上,把教学的重点定在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有实战能力的“成品营销经理”,而不是只有书本知识的“理论营销经理”;教学内容上,教师创设的营销情境和呈现的营销问题要与营销教学的主要内容紧密相关,但不提供结论性的答案从而留有空间,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验到营销实践无标准答案的专业特点;教学方法上,具有教学范式和环节的非固定性,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多种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设问启发、情境启发、直观启发、练习辅导启发的方式,达到使学生掌握营销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的教学目的。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为了让学生理解或运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问。该模式具有教学目标综合性和教学活动系统性的特征,在我校教学中大多采用小组工作法,就是把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以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在项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设计的项目注重现实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各自的角色和作用,并给与有针对性地指导,最终通过多元化的项目考评,使学生相互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三、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给学生以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它涉及多种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整合专业知识,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网络;它讨论案例进行多向交流互动,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它采用亲验性的学习方式,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选择上,我们既考虑到具有经典性、典型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又注意符合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安排,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结合讲授。在教学引导上,先采用启发式引导;,介绍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采用提问、反问等形式及时调整课堂气氛,拓展同学思维,把讨论引向深入,最后突出要点中肯点评。在学生参与上,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包括阅读分析案例资料和学习相关理论,并在讨论后及时总结分析不足。
四、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是一种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适宜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学生可充当营销活动的角色或“演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典型的体验性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营销模拟教学是建立在营销专业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结合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教学方法,所以,此法最能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和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教与学的真正结合。长期以来,营销专业的教与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实施模拟教学可以将教师与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研讨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情与景的有机结合。情即人的感情、心态、意念等属于情感性因素的模拟:如在进行“自我推销”的模拟实验时,不仅要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他们造就一种“心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使内心得以接近现实锻炼的目的;景即对实际案例中的非人因素进行模拟,主要包括:内部环境(如人际环境、营销运营环境、设施等)外部环境沛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国家政策、法加。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模拟教学中,学生既有观察、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同时又有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活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模拟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断内化、融合和建构的过程。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模拟教学活动真实、生动、多姿多彩,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商水县县直第一小学
2014年9月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总体规划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课程实施为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制订我校数学学科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课程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学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
1、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整合。教学中努力做到两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2、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观,构建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3、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以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树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二、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36个教学班,36名专职数学教
师,四十岁以下的教师8人,有12人具有本科学历,16人具有大专学历,8人具有中师学历;具备小高职称的有19人;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辅导、撰写的各类文章中均有体现。但教师个体的发展很不明显,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与动力。
2、团队建设。目前我校重视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但由于学校近几年几乎没有分配年青教师,数学教师队伍缺乏新鲜血液,教师个体间发展不均衡,活力不够,需要专家的引领,课堂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3、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教师在逐步认识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但一部分教师对敬业爱岗的认识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 的层面上,试图“兢兢业业”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4、学生发展。我校共有学生2420人,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学习要求、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是很浓厚,数学考核的优秀率还有待提高。
5、教学评价。在数学评价中,一部分教师也在积极尝试改变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关注评价的过程。但是受考试的影响,评价的方式还不够开放,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多元。
6、科研状况。学科教研组能围绕课堂教学“实践”与“问题”相结合,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研究,教师每学期都有论文获奖。但是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三、发展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实施、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教师发展等几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希望通过这些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数学学科基础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实施。
1、正确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提出的新需求,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学课程的目标,这几个目标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奠定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形成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一学段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感悟、掌握数学内容,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初步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第二学段以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结合实际问题,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⑵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侧重于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以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为重要形式,并通过合作交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中应当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①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原型加以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理解数学结论,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②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③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如引导学生测量、简单的社会调查和分析、核算等。把学数
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运行机制。⑴形成“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⑵建构致力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低年级:趣味教学模式。趣味导入—发现问题,亲历学程—自主探究与交流,游戏应用。
中高年级:尝试“一导三模”教学模式。流程如下①课题的出示要直接明了。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②学习内容详细具体。直接告诉学生课本几页到几页或几页例题及什么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以课标中三维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三维目标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个目标写在导学案上,其它的两个目标体现在教学环节中,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
④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的重点难点。
⑤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学法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典型最纯粹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⑥知识链接内容要紧密衔接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说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内容。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多看教参关注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视课的情况而灵活设置。
⑦新授内容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学生对新知识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更应该在此环节上下大功夫。
⑧当堂达标注意横向与纵向知识的贯通。
⑨盘点收获。(总结预习环节、展示环节中的收获)。一般让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填写,自己给自己的一个评定,促使学生更快进步。
3、优化课外学习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课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学习活动。
(2)各年级有所侧重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二)课程建设
1、转变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倡导教师走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新取向。
转变教师唯教材教教材的观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加工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
2、开发数学校本化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性,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校本化课程,课时设置在校本课时里。
3、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
为了努力体现 让孩子学会学习,让孩子学会展示自己的两个目标,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逐步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低年级以发现数学突出综合活动,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中年级段动手做数学突出数学的综合应用,学会数学的思考。高年级段以神奇的数学突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会学数学。
(三)资源建设。
建立核心资源库。核心资源用于配合教师现有的教学工作,内容有:建设好学科资源库。整理编辑优秀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说课资料、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参考资料、拓展资料等,让这些老师智慧的结晶及时地保存下来。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体系。提供可供师生自主选择的作业设计、试题、错题分析集锦。
建立拓展资源库。拓展资源库的建设用于提升师生的数学素养,按阶段收集简单的数学史、数学家故事、古代数学成就与有价值的数学古典问题。
资源的建设不仅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除了教师全员参与,更要引领和指导学生参与建设,真正发挥其效用。
(四)课程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因此,从观察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两方面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⑴观察学生的状态。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
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续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⑵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教学机智:必须观察教师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观察他是否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教学态度: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发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2、学业评价
积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改革,做到基础性和灵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激励性和启发性相结合。对
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个体纵向的比较,强调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着重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建立学生学绩折线图:我们提出 “在评估中学习”的理念,准备广泛开展“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测验,将评估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缩短评估周期,边学习边评估,使教师更快地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同时设置形式多样的“折线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定合适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建立学生展示台: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成果、进步情况等),例如学生数学小日记展示,学习一得展示,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以学生评学生的方式公开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建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个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汇集在记录袋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依据。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和数学学习反思,学会反思性评价。
(五)专业发展
促进学科的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3—5年的努力,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出一批县、市、省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1、提高学历水平
在五年内,40岁以下教师本科率达95%。
2、培养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为本校学生或教师举办一次学术讲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申报并主持完成一项县市级以上的课题。积极撰写论文、案例等,每人每学期至少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提升。
3、培育专业特长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所有教师在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及个人素质上均要得到全面提升,努力培育和发展一到两项专业特长,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四、推进措施
1、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备课组、教研组评价制度”、“学科组评价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实践和检验,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我校数学学科规划的实施。
2、教科教研。
(1)开展高效、务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拟定发展性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念先导,能力为本,教学相长,评价科学的目标,使
教师能成为一个合乎时代需求、基本把握新课程、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的教师。
(2)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钻研教材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备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一单元内容集体备课,总结交流上一单元的经验,并开展下一单元的备课,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位教师在本学期以数学组为单位上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评课交流,有教研组长负责;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数学文化节,为全体师生搭建了一个数学文化的大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地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魅力。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数学文化,拓宽数学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让数学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 学校组织实施“七个一计划”。即是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公开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至少一篇课堂教学教后感,评一节课,出一份考查学生综合水平的试卷。
(3)举办教育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组织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参加县、市级的赛课考察学习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举办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合作,相互沟通课改经验,实现校校联合,资源共享。
(4)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结合个人申报的课题与问题研究,形成主动反思、自觉实践的意识,提升教科研水平。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课题研究以新课改的理论为依据,以学科专题研究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实实在在进行课堂实践。
3、规划评价
每一学期,学校开展一次规划评估活动,对规划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规划内容进行反思,既是总结,又是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改正,保证规划按计划发展。学校要组织各个学科对规划的实施情况相互进行交流。
第四篇:申请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园林树木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一、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情况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或园林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施工的必修课程,集科学与艺术为一体,是高等院校农学、工学的园林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也是报考园林树木与观赏园艺等方向研究生必需的基础课程。
园林专业是母体绍兴文理学院没有的专业,所以在师资、设备等方面都要独立建设,特别是缺乏专业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中曾面临一定的困难。为了探索课程教改经验,我们根据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一种意识、两种能力”为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1、大胆尝试教改新模式:《园林树木学》实施了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型、三位一体式教学,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实现了从知识框架体系到能力框架体系的转变,通过实现项目任务,把知识、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多个知识能力的任务实现,磨练人才,锤炼专业素质。
2、找准项目载体: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项目实施,串联各主要章节内容,把分章教学改为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教学,改变原来课堂系统性教学模式为以项目为主的阶段性教学,营造课堂教学新秩序,同时把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培养上。项目载体根据教学要求可以灵活设计,项目可以贯穿所有能力要求,也可以是承担一部分能力要求。
3、改革考核机制:以组为考核单位,建立动态、灵活的考核机制。成立3人以下的项目组,随项目载体的实施开展阶段性综合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关注过程,注重细节,也要关注随时出现的新情况,随机应对,独立完成。小组考核和
个人考核相结合,公平、公开、公正。
课程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项目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率、课堂学习情况,项目成绩包含项目过程考核、项目最终完成情况以及项目总结汇报组成,期末考试考查内容尝试着从学生最熟悉的实施项目中来,虽是身边的案例,却也考验着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4、体现“自主-合作”学习:由于园林树木的特殊性,相关实验和知识点不可能通过几个学时的学习就能完全的掌握或完成,通过实施项目制,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用时的不足,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让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性的研究载体,由于园林树木是个活体,不同的管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所以同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每组的情况是不同的,这样相互之间不存在抄袭,也丰富了实践内容,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素质。
5、不拘一格,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课堂理论教学和项目实施同步,教师讲授和学生交流式说课相结合,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后辅导相结合。
6、细分教学目标,落实相应教学手段。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质,这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能力实现和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各种能力要求,再具体落实能力实现的教学手段、内容和方法,教学效果有预期,能随时调整教学手法。
二、理论依据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供需双方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供需问题,不是数量与规模的问题,而是质量与适应的问题。独立学院,要科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市场需求,建立以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以缩小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使用之间的供需矛盾。
2、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园林》专业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园林专业知识,具有园林多种专业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人才的标准简单地来说就是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具体就《园林树木学》来讲,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树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识别和鉴定树木种类,合理栽培和配植园林树木,更要能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和布置。具有识别常见园林树木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学会应用树木来建设园林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主要思路和措施
1、加强师资培养力度
不仅要提高理论水平,也要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一步深造,也要积极深入到企业挂职,了解企业特点和行业发展要求。
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撰写教改心得,分享教改成果,积极申报各类教改项目;
②、采取传、帮、带的办法,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新上岗年轻教师培养上,实施导师制,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教案、教学方法进行指导;
③、严格执行听课制度,通过公开课、教师互听,学习别人经验,弥补自己不足,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2、改善教学条件
①、教材使用与建设: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新世纪教材,根据地方特色,自编了《园林树木学》实验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②、实践基地建设: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校
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搭建实践平台,为《园林树木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规划建立校内园林植物园、园林专业实习基地,温室面积2000 m2以上,营造良好的校内园林氛围。
③、改善实验室条件,充实实验设备,增加人手台套数量,确保正常教学实验的开设,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实验设备,与校外园林企业同步发展
④、搞好网络建设:在现有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充实网站内容,增添网站信息量,争取建设网站BBS。
3、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①、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要在前期尝试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设定的框架内,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摸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园林树木学》教学新模式;
②、通过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改变原来读死书,背书本的的应试教学模式。知识点的考核对照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从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和手段,理论卷面考试要求他们通过专业学习,学用自己的言语来回答问题,考题来源于书本,却又不能在书本上找到整段答案,需要同学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才能回答问题。项目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也是我们考查的范围,项目成功固然庆幸,但如果能把失败的教训总结的很彻底,也是一份很好的收获。
四、创新和特色
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实现了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的过渡,打破了理论、实践、能力培养的隔阂,理论课程结合专业实际要求,实验课程不忘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通过项目载体延伸了教学链,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给予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
空间,能力水平的提高比较明显,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专业兴趣浓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五、实践效果
1、教改成绩突出,从知识体系转向能力体系教学,已建成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学体系;
2、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课程组老师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拥有一支团结稳定的教学队伍;
3、不断研究和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消化和创新教学思想,利用多种途径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
4、通过以项目为载体的教改模式的实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所增强,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5、通过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改变了原来读死书,背书本的的应试教学模式。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
6、教改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改的探索过程也是老师自身成长完善的过程。
六、与同类院校同类课程的比较
建立了符合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并结合园林专业校内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理论、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从知识体系转向能力体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诱发的创新能力,走在了省内此类教改的前列。
第五篇:《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刘 淑 珍
一、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情况
《基础会计》课程是分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分院商务英语专业和文秘专业也开设该门课程,本课程的开课班级数每年在3-7个。该课程改革与建设情况如下:
1.基于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建立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专业改革协作机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会计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相匹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会计职业培养要求的“四个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对接、一个导向、一个突出、一个不间断)。一个对接指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要对接;一个导向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个突出指突出岗位能力的培训;一个不间断指实习实训不间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
2.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进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考会计从业资格标准,分析会计岗位主要工作流程,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应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典型工作和相应的任务,导出行动领域,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构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
3.基于职业关键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本课程在改革中将学历教育与会计从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目前已初步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维一体”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将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学中做,做中学。该课程10个实训项目,在理论讲授的同时进行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在学期中,利用三个周末,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提高感性认识;学期末,集中安排30个实训课时,安排学生做会计职业基础综合实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证明,①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后,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要内容,枯燥的理
1论教学变成了有趣的现场教学、模拟实训和实际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②练就了学生会计操作的基本功,规范了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③巩固了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整个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填制和审核凭证→开设和登记账簿→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工作过程展开,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改革课程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育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①在校内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采用会计职业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仿真模拟教学。会计职业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于一体,给师生一个交互式的虚拟与实验环境,重点实现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势的启发式引导学习,以弥补人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除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授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来完成实践性教学,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课件、模拟实验和考核,其中的重点是会计职业基础实务演示和模拟实验。②在校外利用实训基地等社会资源,接纳学生实训,以训代学,充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③使用实物资料进行演示教学。在《会计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经常使用各种实物教具,如会计凭证、各类账簿、会计科目章及凭证装订设备等会计用品用具及学生实训时所做的样本账簿,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或演示,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有效。
④利用动画视频,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组制作的动画视频形象生动地演示了会计基本技能和基本业务操作的全过程。
二、理论依据
《基础会计》课程的地位及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课程。
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理解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重点掌握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相关理论和实务操作中的技能;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种类和执行程序,了解会计工作和组织及我国的基本会计法规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经济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思路和措施
1.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为了保证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基础会计》课程的现有优势,在师资培养方面院、系为教师开辟了多种途径,投入了大量的精
力。(1)派出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用友公司财务软件的培训、案例教学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2010年有两位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与改革研讨会”。(2)采取传、帮、带的办法,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新上岗年轻教师培养上,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教案、教学方法进行指导。(3)采取听课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改进,保证教学质量。(4)5.派出教师深造,提高学术水平。分院出台转型教师课程进修制度,课程组派教师到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以及211大学如上海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课程进修。学院有计划继续采用培养与引进的方法发展和更新师资队伍。
2.改善教学条件。(1)教材使用与建设:该课程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会计》,配套用书《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参考教材及文献资料比较齐备,并具有自主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为配合课程教学,主讲教师还自编了《基础会计习题集》等校本教材。(2)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训、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蓝湖环保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了涵盖制造业、商业、会计事务所等多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和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校外实习基地。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实训基地配备了最新财务软件、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实训软件。建立了财信系网站,并在网站上设专栏介绍最新的财会知识,通过互动平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改进教学方法。(1)注意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主要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使抽象、生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该课程目前已制作出比较适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软件系统对该课程的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及会计报表编制等项目进行教学与实训
4.考试模式改革。对《基础会计》课程,实行卷面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对于理论教学内容实行卷面考试,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察;对于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则通过对学生的实训操作情况及完成的实习作业进行综合考核。而且在卷面考试时实行系内统考,教考分离,统一命题,流水阅卷,并对统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对教学突出的老师进行总结,推广其教学经验,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理论教学内容考核时按照平时成绩(10%)、课内单项实训(30%)、期末考试(60%)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
四、创新和特色
《基础会计》课程的创新与特色为:
1.突出实践的课程模式:理论教学中融入单项实训,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实践内容按会计业务流程设计,项目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卷面考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
2.基于实践的“悟”、“用”、“练”教学法:通过认识实习领悟基本原理,经过运用掌握基本方法,完成实训练就基本技能。
五、实践效果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学中做,做中学。该课程的实践模块共安排了10个单项实训项目,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在学期中,利用三个周末,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提高感性认识;在一学期《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30个左右的实训课时,安排学生做基础会计综合实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践效果:首先,使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要内容,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了有趣的现场教学、模拟实训和实际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其次,炼就了学生会计操作的基本功,规范了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要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巩固了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整个实践教学内容是围绕会计核算方法而展开的,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分院财会与信息系会计专业2009级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基础》两门课的考试,取得了单科通过率80%、双科通过率68%的优良成绩,比浙江省平均单科通过率高出20.67%、双课通过率高出29.3%,比上虞市平均单科通过率高出36.7%、双科通过率高出35.4%。在全国珠算等级鉴定考试中,分院会计专业参加等级鉴定的63名同学,有52人分别通过了普通四级、五级、六级(普四26人、普五15人、普六11人),占考试人数的82.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双课通过的学生,凭珠算等级证书即可取得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六、与同类院校同类课程的比较
我院的《基础会计》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与考核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特色,学院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室的软硬件配置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稳定。学生该门课程在会计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