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太原市委 太原市人民政府 省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中共太原市委 太原市人民政府 省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2007年3月1日)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为进一步发挥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率,为构建和谐太原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根据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就全市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调解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基本手段。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大部分要靠调解来解决。仅我市每年经各种调解机构、组织调解的纠纷就达数万件。调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被社会认可和重视。特别是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内容的今天,调解以说服教育、规劝疏导的方法,使纠纷当事人在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化干戈为玉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成为和谐社会中应该强化的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调解工作的基本格局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社会道德,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调解,所形成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在行政机关主持下,对涉及行政管理行为的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所形成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对参加诉讼活动的当事人进行调解,所形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这三大调解被分别称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是我国调解
工作的主要形式,并作为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调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矛盾纠纷和涉法案件逐年增加,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范围扩大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复杂化等新特征,重大疑难性、易激化、突发性矛盾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矛盾纠纷调处难度明显加大,成为困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对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仅仅依靠过去传统的调解机构和组织之间彼此独立的工作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对调解工作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就是使调解工作的主体在调解具体矛盾纠纷过程中由过去的一个机构或组织承担,变为由多个机构或组织共同参与,协同作战;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由过去只调解某一类矛盾纠纷,扩大到调解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各种纠纷;调解网络由过去的自成体系,变为整个社会调解机构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运行有序的工作体系,建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加大对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加快对矛盾纠纷的调处进程和节奏,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有效监控,使矛盾纠纷能尽快尽早地得到解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统领,以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调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强化调解工作意识,提高调解工作效率,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努力建立化解矛盾纠纷的新型体制和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积极创新,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高度,着力解决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强力推进;坚持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联合各方调解力量,形成合力,化解纠纷;坚持资源共享、效率优先,充分利用各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功口大对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率。
(三)目标任务
建立由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大调解工作组织网络更加完善,队伍素质明显增强,运行机制科学规范,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努力实现“三下降,三提高,三不出,三防止”的工作目标,即:民转刑案件下降,民事诉讼案件下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人民调解成功率提高,民事诉讼案件调解率提高,行政投诉案件调解率提高;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居),大纠纷不出街道、乡镇,疑难纠纷不出县(市、区);防止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防止恶性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防止集体进省赴京上访案件发生。
三、加强调解工作的基础建设
(一)巩固和健全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街道、乡镇、村(社区)要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因撤乡并镇、社区(村)整合、村(居)委换届等原因没有及时建立或调整调解委员会的,要在这次机制建立过程中,建立完善起来。人数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包括民营企业)要积极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要结合本单位人员变动等情况及时对调委会成员进行调整,确保调委会组织健全,人员齐备,充满活力。要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及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社会志愿者参加到调解组织中来。要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推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六统一”,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结合街道、乡镇、村(社区)矛盾纠纷特点和调解工作实际,在调委会下可设“148”调解小分队、“夕阳红”调解小分队、“巾帼”调解小分队等具有本街道、乡镇、村(社区)特色的调解组织,活跃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二)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处跨地区、专业性矛盾纠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给予大办扶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大量涌现,因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欠薪工伤纠纷;因城市建设引发的拆迁征地纠纷、因企业改制引发的安置补偿纠纷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纠纷频频发生,成为当前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为切实加强区域性、行业性矛盾纠纷的调处,各县(市、区)司法局要支持、指导县
(市、区)有关部门组建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如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房屋拆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学生伤害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条件具备的,也可成立市一级有关部门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积极鼓励大型集贸市场、开发区等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将目前我市已成立的一些区域性、行业性调解中心,规范到人民调解委员会中来。
(三)大力加强行政调解工作
各级行政机关要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带头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运用调解的方式,依法及时、合情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贯彻“当调则调、调裁结合、解决问题”的原则,强化行政调解工作。对已经发生的行政争议,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争取调解处理,增进有关当事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在对行政争议做出裁决之前,要积极为当事人自行和解创造条件。
乡镇、街道要确定3—5人组成行政调解工作小组,负责承办本乡镇、街道行政部门的调解工作,可与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合署办公。
县(市、区)各行政机关都要确定3—5人组成调解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行政管理范围内的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市级各行政部门都要确定有关处室负责本部门行政管理范围内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并指导县(市、区)对口部门的行政调解工作。
(四)稳步推进司法调解工作
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推行重调息讼制度,把调解贯穿整个民商事审判的全过程。要按照合法自愿的原则,结合司法调解工作实际,强化诉讼调解功能,规范诉讼调解行为。要不断挖掘、整理和推广诉讼调解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当事人尽可能选择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做好当事人息讼工作。要积极探索实行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和诉讼内委托调解的方法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要对可以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解决的纠纷,在立案前劝导引导当手人接受人民调解组织或行政机关的调解,除民商事案件外,要积极做好刑事自诉案件、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部分的调解及执行和解工作,提高调解结案率。对群体性的行政诉讼要增强用协商、调解的办法解决行政争议的意识,努力用调解的手段加以解决。
四、建立调解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
(一)纠纷案件受理移交
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时,应对所要受理的案件进行分析、分类。适合本单位、组织调解的,应及时受理调解;适合其他机构、组织调解的,要及时移交其他机构、组织调解;适合邀请有关人员参与调解的,应及时邀请有关人员参与调解。
人民调解组织接到应由人民法院、行政机关调解的案件时,应就案件的性质、类型等向当事人进行说明,并对当事人就如何向司法、行政部门提起诉讼(投诉)做出指引,同时要将该案件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纠纷当事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法庭)或有关行政机关,并对该案件进行跟踪。
人民法院、行政机关接到适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时,工作人员应首先询问是否已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应主动劝导当事人接受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将案件移交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并签有人民调解协议的,要对所签协议进行审核,如协议确属合法,应予以支持。
对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移交的案件,各有关机构和组织应及时受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移送单位。
(二)调解人员交叉参与
人民法院、行政机关应推荐法官,和行政机关公务员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组织在调处矛盾纠纷时,对涉及重要敏感事项、疑难案件的纠纷,可及时邀请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参与调解。
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应每月至少有1天到本辖区人民调解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培训人民调解员,做好安排人民调解员旁听法庭审判等工作。
县(市、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基层人民法庭法官应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
县(市、区)直属行政部门要选拔30名左右熟悉法律、善于做调解工作的公务员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并由县(市、区)司法局审核。
人民调解组织应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乡镇、街道选拔3—5名人民调解员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参与调解的案件。其中符合条件的可通过法定程序任命为人民陪审员。
人民法院、行政机关要充分利用特邀调解员熟悉基层情况等特点,邀请特邀调解员参与有关司法、行政案件的调解,发挥特邀调解员的作用。
(三)纠纷信息互相通报
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应及时互报有关纠纷案件的受理、调处情况。要对本机构、组织所受理的涉及其他机构、组织调解内容的纠纷及调处进程、结果及时书面告知相关的机构和组织。特别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本组织受理调处的有可能上升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案件,要随时进行报告,对受理的突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应先口头告知,待局势控制后,再上报书面材料。对重大、敏感的行政争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调解的机关和组织要及时互通情况,有效配合。
对互报的信息,有关调解机构和组织要及时进行分析,对有可能参与调解的纠纷,要随时掌握动态,做好必要的准备。
(四)基层快速联合调处
街道、乡镇要成立由综治办牵头、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参加的快速反应联动调解工作队,加强对突发性、易激化、群体性矛盾纠纷、集体上访事件的处理。联动调解工作队由综治办协调,一旦有纠纷案件发生,联动调解工作队要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调处矛盾。
联动调解工作队要坚持一方受案、联合行动的原则,无论哪个部门接到紧急报案,都要及时与综治办联系,联合采取行动。
(五)律师定点进驻社区
全市律师要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参与到社区调解工作中来。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创新型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市、区两级管理的律师事务所要在区司法局统一组织下进入社区,每个社区要有1—2名律师进驻。律师进驻社区要积极协助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有关法律问题,并通过设立每周接待日活动等形式,定期到社区解答群众咨询,开展法律宣传,培训人民调解员,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同时,社区调委会要积极为律师在本辖区开展业务创造条件。律师调处的矛盾纠纷,其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可折抵律师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
五、加强领导,为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提供可靠保障
(一)切实把大调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大调解机制工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建立大调解机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摆上议事日程。要定期就大调解工作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指导工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建立大调解机制工作任务的落实。市、县(市、区)两级要成立大调解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长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组长为政府分管副职和办公厅(室)、人民法院、司法局、信访局、法制办领导,成员为参加大调解工作重点单位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调解工作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办公室主任一般由同级综治办主任担任,日常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乡镇、街道成立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成员为公安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法庭庭长、综治办主任、信访办主任以及其他参加大调解工作的重点单位派出机构的领导。市、县(市、区)两级大调解工作办公室和街道、乡镇大调解工作领导组要建立例会制度,及时交流情况,研究解决协调联动中存在的问题,会商重大疑难纠纷的调处工作。例会一般情况市一级每季度一次,区县一级每月一次,街道、乡镇一级每周一次。
(二)加强对大调解工作的检查考核
要建立健全考评奖励机制,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要把大调解工作列入综合治理检查考核内容,明确单位一把手为大调解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每年对大调解工作进行总结考评,对在大调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工作推诿扯皮,任务不能落实,影响大调解机制建立的,要逐级追究责任,直至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三)落实大调解工作各项经费及其他保障措施
要切实保障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所需经费。人民法院、行政机关要解决好本单位大调解日常工作所需经费及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的补助。承担矛盾纠纷调处的工作人员,可按信访工作人员的标准进行补助,由同级财政给予列支。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多年来,义务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支持。为加强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调动调解人员的积极性,推动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更快发展,在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过程中,要设立人民调解专项事业经费。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增加人民调解工作经费预算,并随着调解工作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增加。市级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动员、检查考核、评比奖励、教育培训和研讨。县(市、区)级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开展,对人民调解员的补助、培训以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等。对人民调解员的补助,社区、村调委会主任按社区、村委会副职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他调解员可实行误工补贴或以案定补。区县一级纠纷比较多,调解工作量大的部门都要建立专门的调解工作场所,街道、乡镇要普遍建立调解庭,社区、农村要建立调解室,建立法制宣传、道德教育、调处矛盾、化解纠纷、握手言和的场所。
第二篇:中共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民生工作实施意见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关于2011 年民生工程的实施意见
各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场镇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县委、县政府关于2011 年民生工程的实施意见》(×委发„2011‟17 号)的精神,2011 年在全县扎实推进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我镇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一)就业促进
1、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3、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4、农村劳动力输出
5、农村残疾人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
(二)扶贫解困
1、农村扶贫解困。3个扶贫村扶贫工作、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村贫困人口。
2、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五保”户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救助。
3、司法调解。对各村提出帮助的要主动介入,把矛盾纠纷调处在萌芽状态中。
4、落实计划生育扶助政策。给予134名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720 元奖励;给予6名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200 元的扶助金;给予1157 名农村符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条件的每人每年不低于 30 元的奖励。
5、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帮助15 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6、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应急救助300 人次。
(三)教育助学工程
1、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做到 “应免尽免”和 “应补尽补”。
2、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关爱农村留守学生
4、残疾学生助学。
(四)社会保障工程
1、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适当提高低保标准。
2、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4、对部分D级危房实行改造。
(五)医疗卫生工程
1、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100%。资助特困群众就医。
2、推进卫生公共设施建设,医疗点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开展卫生下村活动。
(六)、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100 口。
(七)基础设施工程
1、农村交通建设。完成农办、林区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建设指标。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小型灌区灾后重建工程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农机购置补贴应补尽补。
4、改善场镇环境
(1)完成市政工程510米道路建设。
(2)完成农贸市场前期准备工作。
(八)生态环境工程
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达到上级标准
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10亩。
(九)文化体育工程
1、完成镇综合文化站业务专用设备配送工作。
2、建设15 个农家书屋。
3、改善体育活动设施条件
(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实施高新和社区体育健身工程2 个。
4、保障已建成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常运行。
5、全镇15 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
二、资金安排
争取上级补助和自筹,发动群众“一事一议”集资。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民生工作的政治责任
民生工程是中央实施富民惠民政策和制度的载体,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和保障人民利益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目的,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是集经济、社会、发展等多元目标为一体的科学的辩证的战略体系。各村各单位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抓好抓实民生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民生政策落实到基层、覆盖到村社、惠及到人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明确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党委、政府是全镇实施民生工程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镇民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民生工程的组织领
导、统筹协调、方案制定、检查督促和目标考核工作,各党支部、村(居)委会和单位是直接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资金落实、推进有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完成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
(三)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民生工作整体水平
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部门全力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民生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民生资金保障机制,逐年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多措并举整合社会资金,确保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完善信息动态跟踪及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所有项目进度;完善联系协调机制,合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完善督促检查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监督民生工程建设机制,有序引导群众参与民生工程立项、实施、管理、评价全过程。
(四)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坚持统揽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从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问题入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立足镇情和本村、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各项民生工程任务,严格按规定程序实施。
(五)广泛宣传,确保民生工程深入人心
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宣传和报道力度,各村(居)、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会议、板报强化宣传大力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主题词:民生
实施意见中 共 ××镇委员会 ××镇人 民 政 府 2011 年7 月13日
第三篇: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发稿时间:2010-09-07 阅读次数:368)
苏州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苏州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途径,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7月1 2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详见下文)。
中共苏州市委
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苏发【2010】35号
(2010年7月12 日)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苏州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途径,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市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现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生态补偿是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地区给予的经济补偿。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把苏州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直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乡镇政府(含涉农街道,以下简称乡镇)、村委会(含涉农社区,以下简称村)、农户为补偿对象,通过生态补偿,使因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得到经济补偿,增强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保障生态保护地区公平发展权,使地区间得到平衡发展。
2.责、权、利相统一。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准保护、谁受偿,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准治理,逐步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规范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环境的保护者,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获取相应的经济补偿;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受益者,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者,承担相应的环境治理责任。
3.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苏州实际出发,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方式,突山以基本农田、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为生态补偿重点,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
4.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财政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
二、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
1.关于生态补偿标准。
各市、区要突出重点,每年按以下标准进行生态补偿:
(1)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根据耕地面积,按不低于400元,亩的标准予以生态补偿。同时,对水稻主产区,连片1000~10000亩的水稻田,按200元/亩予以生态补偿;连片10000亩以上的水稻田,按400元/亩予以生态补偿。
(2)加强水源地保护。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村,按每个村100万元予以生态补偿。
(3)加强重要生态湿地的保护。对太湖、阳澄湖及各市、区确定的其它重点湖泊的水面所在的村,按每个村50万元予以生态补偿。
(4)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列为县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的,按100元/亩予以生态补偿。
(5)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给予适当补偿,标准由各市、区确定。
2.生态补偿资金的承担。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各区生态补偿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其中:水稻主产区,水源地及太湖、阳澄湖水面所在的村,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其它生态补偿资金由各区承担。各县级市生态补偿资金由各县级市承担,市级财政对各县级市生态补偿工作进行考核并适当奖励。
3.生态补偿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管理。
生态补偿资金每年由市及各市、区按上述标准核定后,拨付乡镇、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对直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农户进行补贴;发展乡镇、村社会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等,其中耕地保护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开展土地复垦复耕、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对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大户进行补贴等。
三、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
1.优化乡镇财政体制。各市、区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和责任,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调整、优化各市、区与所辖乡镇的财政体制,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乡镇的财力,增强乡镇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2.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市及各市、区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山让收入划拨、上级专项补助、接受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生态补偿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数随财力的增长相应增加。
3.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土地山让纯收益的15%要全部用于农业。坚持生态优先,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维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发展现代农业,加大耕地特别是水稻田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绿化,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加强水源地和生态湿地保护;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资金的投入要向环太湖、阳澄湖等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倾斜。
4.健全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机制。要按照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大生态
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整治。要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金的使用,加大对生态湿地保护的投入,加快白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要进一步加大镇、村污水的治理力度,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川于镇、村污水治理,来源于镇、村的污水处理费要全部用于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要逐步建立、健全区域排放控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补偿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偿分配制度和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干¨保护,随白来水费征收的水资源费地方留成部分用于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
5.引入市场机制。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加快各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可采取异地发展等办法,增强该类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实现限制发展区与其它地区的共同发展。
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保护、改善环境中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6.完善生态补偿保障措施。各乡镇、村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基本农田、水源地、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相关部门认定其未能尽到保护责任的,由财政部门缓拨、减拨、停拨及收回生态补偿资金。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罚。
生态补偿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生态补偿工作
生态补偿涉及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生态补偿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苏州建设“三区三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持改革创新。各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生态补偿实施办法,从政策上、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逐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增加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各地出台的生态补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意见规定的标准,并报市政府备案。
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规划部门要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市域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
环保部门要拟订和监督实施全市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
国土部门要按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并建立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动态监测水平。
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四个百万亩”空间布局,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连片种植水稻的基本农田、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等的认定,对基本农田、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推进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水利(水务)部门要加强农村水系规划和农村水利建设,加大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认定,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保护。
财政部门要安排、管理好生态补偿资金,制定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办法,确保生态补偿落实到位,并对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篇:关于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和省、市关于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现就建立完善我区“大调解”工作体系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司法行政、信访部门和审判机关分别牵头,综治委协调指导考核,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使各类矛盾纠纷发现早、解决好,问题不上缴,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任务目标:建立健全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组织网络;健全专兼职人民调解队伍,落实组织聘用、教育培训、考评奖惩 等措施,发挥积极作用;建立确保各类调解手段相互作用;建立确保各类调解手段相互衔接、整体效能充分发挥的制度机制,调解职责明晰,工作规范有效;预防调解的质量和效率明显得到提高,“民转刑”、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信访等案件同比下降,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集体到省进京上访案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维护群众利益原则。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疏导、协商、教育等办法,把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与维护群众利益有机结合;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本着重在基层、依靠群众,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3、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以区、街乡(镇)和行业系统为重点,开展排查调处,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层层落实调解责任;
4、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调解,注重“法、理、情”的有机统一,把调解贯穿与解决民间纠纷、处理治安案件、行政争议、司法诉讼以及当事人法制宣传、教育疏导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依理、互谅互让。
二、进一步明确“大调解”工作职责
(四)人民调解工作。由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牵头,主体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依托街乡(镇)、社区(村)等综治维稳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时开展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承担调解直接受理的其他部门和组织转移、委托的纠纷;主动联系、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法院(庭),调解涉及多领域的复杂纠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重大纠纷苗头和社情民意;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居民群众的法制意识等职责。
(五)行政调解工作。由各级政府负总责,信访部门牵头,政府法制部门配合,主体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及各街乡(镇)党政组织;行政调解部门承担落实政府行政主管职责,运用调解方式处理行政纠纷和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及时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情况沟通和信息反馈。
(六)司法调解工作。由各级人民法院负责,人民调解组织与行政调解部门配合。司法调解部门严格执行省高院、省司法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工作衔接依法妥善化解民事纠纷意见》规定,负责加强人民调 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工作;对未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先期进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受理涉及行政调解或仲裁的民事案件,经协商一致且内容不违背法律规定的依法予以支持。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
(七)建立“大调解”工作平台。由综治委统筹协调,整合区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调解资源和力量,建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的“大调解”工作平台。负责督促有关部门重点做好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和联调工作;督导检查各部门、各单位、驻地大中型企业及街乡(镇)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建立健全街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大调解”工作平台,依托综治维稳办,组织协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村)综治维稳工作站和人民调解组织,重点做好社区(村)民间纠纷和“六小单位”的排查调处工作。
(八)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完善领导轮值接待日制度。对重要信访问题、重大纠纷和上访案件,特别是久拖未决的案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手解决。真正做到小纠纷不出社区(村)、一般纠纷不出街乡(镇)、复杂纠纷不出区;健全完善调处责任制度。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特别是街乡(镇)党委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把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责,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身上。建立健全部门联合会商制度。对涉及几个部门、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调处的纠纷,由本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进行会商,明确各部门责任,形成纪要,抓好落实。建立完善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台账管理、挂牌督办等制度,实现“大调解”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完善矛盾纠纷的受理、移转、委托、信息反馈、调解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调解文书和工作程序。
(九)建立完善联调联动的衔接机制。在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常见性、多发性传统民间纠纷的基础上,区法院设立人民调解窗口,首选人民调解的方式方法,通过教育疏导,使群众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矛盾纠纷。对属于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人民调解组织要及时参与疏导化解。对人民调解方式未能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通过行政复议、仲裁或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对随时有可能激化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矛盾纠纷,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缓解或疏导,并及时向所在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对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不成功,可能进入诉讼程序的矛盾纠 纷,区法院要按照“调判结合、调解优先”原则,做好司法调解工作,教育引导当事人到法院(庭)人民调解室(窗口)调解,调解不成功的,再依法立案审理;重点推动一般民事、治安、刑事等案件调解,大力推进巡回调解、邀请调解、委托调解、联合调解等。倡导庭外调解,鼓励律师主持庭外和解,提倡选派律师作为特邀行政调解员参与信访接待。
(十)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各级行政部门对在工作中产生或发现的纠纷,要主动予以调解或告知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仲裁等渠道解决。各级政府法制部门要同法院加强沟通,通过调解化解行政争议,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诉讼案件。法院要与有关行政部门在易发生纠纷的行政执法领域加强前期沟通协调,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各仲裁组织要主动同司法机关加强联络会商,对仲裁事项中可能危害第三人合法权益、妨害正常司法程序或涉嫌犯罪等问题,及时通报,妥善化解。
四、建立完善有力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十一)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全区“大调解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大调解”工作的情况综合。各街乡(镇)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为任副组长,吸纳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办事部门。要结合本街乡(镇)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区法院要结合职能,制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配套的工作规范。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把“大调解”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人员,认真落实行政主管责任。各级综治委及办公室要切实加强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跟踪督办工作,加强对部门和街乡(镇)、社区(村)综治维稳组织的协调指导。
(十二)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市场、学校、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民间性调解组织,拓宽延伸覆盖面。建立以社区(村)民警、基层干部等为骨干的专兼职排查力量,充分发挥综治特派员、综治协管员、综治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治安志愿者及“三老”等各种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积极发展壮大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和调解志愿者等人民调解队 伍,发挥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参与调解工作的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倡导建立民间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对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考核管理。各级法院要加强对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岗位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十三)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政策规定,解决基层调解组织、队伍、设施和待遇所需经费。要将“大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为“大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十四)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各街乡(镇)、各部门要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制定考评办法,明确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加强督导检查,严格兑现奖惩。对组织有力、排查及时、调解有效的街乡(镇)、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领导重视不够、职责不明、调处不力,推诿扯皮,导致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的街乡(镇)、部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黄牌警告直至实施一票否决。特别是 要在街乡(镇)建立并实施重大群体性事件或矛盾纠纷责任倒查制度,对重大“民转刑”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启动责任追究,查明原因,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五)切实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党委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单位,有计划地确定各个工作阶段的宣传重点,关注舆情,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切实加大“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宣传力度。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营造推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促进改革工作机制加快体制
【发布单位】深圳市
【发布文号】深发〔2005〕14号 【发布日期】2005-11-04 【生效日期】2005-1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深圳市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促进改革工作机制加快体制创新的意见
(深发〔2005〕14号 2005年11月4日)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改革创新的重大决策目标,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改革创新,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促进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当前,我市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其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正日益增强。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统筹协调,积极推进。
(一)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工作责任制。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立市之本,是深圳发展的不竭动力。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靠的是改革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也只有靠改革创新。改革创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牢牢把握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借鉴国际惯例,实现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的相互促进,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立足于消除阻碍深圳发展的根本性体制障碍,从实际出发,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求实效上狠下功夫;要开拓进取,敢闯敢试,采取“半步策略”,积小胜为大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市改革创新工作负总责;市委、市政府各分管该项改革项目的领导是各项重大改革的负责人,对分管领域的重大改革的进度、质量和成效负责;各区、各部门牵头主办的改革项目,区和部门的“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对改革项目的提出、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和组织实施等重要环节的把关。每年年底,市委、市政府要对列入计划的全市重大改革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充分发挥市体制改革办公室的职能,统筹协调、推进落实改革工作。市体制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改革办)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改革决策,发挥总体指导、组织协调、方案论证、检查督促、推动落实的作用。一要抓制订规划,认真做好改革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规划,为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打下良好基础;二要抓统筹协调,特别是加强对全局性的综合改革项目的协调,选择好改革项目,做好总体改革与专项改革以及各专项改革之间在政策和进度方面的衔接和配套;三要抓重点改革,集中力量研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体制性问题,每年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几件有影响的重大改革;四要抓检查督促,对改革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重要改革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进展缓慢的项目和主办单位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督促各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五要抓总结评估,全面客观分析、评估有关改革项目的实际成效,总结利弊得失,不断提高改革工作水平。
市政府各部门要明确指定承担本部门改革工作责任的专门处室,不另设改革工作专门机构。
(三)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务实高效地抓好改革创新。改革项目的牵头部门和参加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改革工作。牵头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改革工作组,明确分工和责任,主动与参与单位协商沟通,认真调研,反复论证,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各参与单位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选派得力人员参加调研和方案起草,为改革方案的咨询论证提供必要协助,共同为完成承担的改革项目任务而努力。
对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市改革办和各区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及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研究思路、统一步调,共同推进改革工作。
建立改革项目联系人制度。各牵头部门要为每项改革确定一名联系人,并将负责该项改革工作的领导、参加人员、进度安排以及联络人的信息等报送市改革办。联络人要将改革的进展情况、碰到的问题及时与市改革办沟通、联系。
二、明确程序,规范操作,高质量地推进改革创新
为提高改革创新的水平,切实增强改革工作的透明度与社会公众参与度,逐步将改革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改革真正收到实效,必须走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之路。为此,改革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一)改革项目的提出和确定
1.尊重广大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拓宽改革项目的提出和建议渠道。鼓励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以及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积极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市改革部门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尽可能吸收采纳。
2.各区和各部门提出需市委、市政府研究决策的改革项目,需在确定项目前向市改革办书面申报。申报要明确项目名称,主办(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负责人和其他参加人员,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主要内容,工作进度安排以及经费预算和来源等内容。
3.政府相关部门未提出而确有必要进行改革的事关全局的项目,可由市改革办综合各方面意见提出改革建议,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责成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4.市改革办对改革项目建议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提出是否列入全市改革计划的初步意见。凡涉及到改变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改革项目,在项目确定前应征求市政府法制部门的意见,必要时还应征求市人大有关部门的意见。
(二)改革计划的编制
1.拟订计划草案。市改革办要综合各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提出的改革申请和建议,于每年的11月底前,草拟出下一计划草案。
2.广泛征询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书面形式等,将改革计划草案专门征求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以及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
3.上报审议批准。市改革办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计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在每年年底以前将下一改革计划草案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审议批准,同时还需一并提交草案征求意见的报告和计划起草工作的说明。改革计划经批准后在年初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正式发文予以确认。
4.改革项目的临时追加。对于每年市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代表、委员反映集中的改革项目以及因特殊原因需设立的改革项目,经市改革办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后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由相关部门或单位组织研究落实。
5.对不列入全市改革计划的专项改革项目,由各区、各部门党委(组)或行政领导会议研究决定,抄送市改革办备案。
(三)改革方案的调研起草和咨询论证
列入市委、市政府改革计划的改革项目由各责任主体负责落实,牵头单位负责改革方案的调研起草和组织咨询论证。专业性强的改革项目,牵头单位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负责改革方案的调研起草。
1.制订详细的改革项目工作计划。明确项目具体负责人,参加人员及分工,时间进度和计划安排等。工作计划需抄送市改革办备案。
2.起草改革项目实施方案。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问题,研究提出改革的主要措施,完成改革方案的编制起草。
3.改革方案的咨询论证程序。除涉及国家机密的改革项目以外,所有改革方案都必须公开征求意见。
(1)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改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市委、市政府决定要进行公示、听证的改革方案,都必须进行公示和听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不举行听证的改革方案,要采取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分别征求改革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3)改革方案要进行专家论证。逐步建立主持方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各部门牵头制订的改革方案,必要时经批准可委托第三方主持专家论证。参加论证的专家要对自己发表的意见负责,主持方要对专家所提出不同意见的处理情况作出说明。
4.修改、完善改革方案,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审核。
(四)改革方案的审核和批准
1.列入改革计划的全市性综合改革和重要的专项改革,方案需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其中,方案需市改革办把关的,市改革办要认真研究提出意见。未列入改革计划的专项改革,方案报市改革办备案。
2.市改革办对各牵头部门组织拟订的改革方案,可进行程序性审查,即审查是否遵照了本意见所规定的工作程序,尤其是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程序。对不符合程序规定的,在报请市领导批准后责成牵头单位改正。
对涉及面广、影响大、利益矛盾突出、意见严重分歧的重大改革,市改革办在报请市领导批准后,可再组织听证和专家评审、论证,或提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研究论证。
3.根据本市改革创新实际情况,需要变通适用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改革方案,应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通过法定程序作出相应规定并颁布实施。
(五)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
改革创新方案经批准后,各责任主体要按照方案确定的任务和分工,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
1.全市性的综合改革,一般应遵循“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试点,取得经验总结完善后再全面推广。
2.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改革项目,由改革方案所明确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各区提出的改革方案由各区负责组织实施。
3.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改革方案实施,确保改革“不走样”;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时,要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4.各牵头单位要在改革实施6个月后,将改革的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改革的效果和干部群众的反映等情况,按规定报送市改革办。
(六)总结和评估
1.每年年底,市改革办要对全年改革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是改革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重要改革项目进展情况,改革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要将上述内容形成专题材料,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2.建立改革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后评估制度。列入改革计划的改革项目实施一年后,启动后评估机制:改革的牵头单位要开展对改革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相关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干部职工的抽样调查,对主要改革项目的实际效果和成本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并将分析评价报告报送市改革办存档;对影响长远的重大改革,市改革办可视情况组织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三、强化监督,加大投入,为改革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建立促进改革创新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改革工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市委、市政府设立“深圳改革创新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评选,为改革创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委、市政府给予奖励。要在年终总结的基础上,表彰改革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批评后进单位。
(二)建立有效的改革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是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保障。改革的督促查办工作由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督查机构负责。市改革办要做好监督检查的基础工作,开展改革计划执行情况的年中检查和各项例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两办”督查机构报告;由“两办”督查机构向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发出督办通知,落实整改,推动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加大对改革创新工作的投入。建立改革创新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财政部门要按照改革计划保证必要的改革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改革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的编制,重大改革项目的前期研究,以及全市性综合改革方案的调研起草、组织听证、专家论证和效果评估等。
全市性综合改革项目经费,列入市发展和改革局(改革办)的部门预算;部门牵头的改革项目经费,列入各单位的部门预算。各区要加大对改革创新工作的投入,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制订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要制订《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及其他配套法规、规章,把市委、市政府促进改革、加快体制创新的政策和部署转化为制度化、规范化的地方性法规,使改革创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明确促进改革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为推进改革创新事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