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

时间:2019-05-15 11:1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

第一篇: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

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培训_企业

内训_企业管理

1.参与调查者的人群分布

本次调查参与者主要分三类人群: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私营/民营企业员工、外资/合资企业员工。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所占比例为34.21%,私营/民营企业员工所占比例为39.47%;外资/合资企业员工所占比例为26.32%。

2.参与调查者所在的企业规模

统计显示,参与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有19.74%的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有38.16%的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有42.11%的企业规模在500

人以上。

3.参与调查者所在企业的详细背景分析

① 参与调查者所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规模分布

统计显示,7.69%的参与调查者所在国有企/事业单位规模在100人以下,34.62%的参与调查者所在国有企/事业单位规模在100-500人之间;57.69%的参与调查者所在国有企/事业单位规模在500人以上。

② 参与调查者所在私营/民营企业的规模分布

统计显示,23.33%的参与调查者所在私营/民营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40.00%的参与调查者所在私营/民营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36.67%的参与调查者所在私营/民营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

③ 外企/合资企业的规模比例

统计显示,10.00%的参与调查者所在外企/合资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40.00%的参与调查者所在外企/合资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50.00%的参与调查者所在外企/合资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

第二篇: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由网上搜集所得,本网仅做整理处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您了解中国企业的培训现状吗?当你在为员工设计培训方案及实施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了吗?您认为企业中员工培训最大的困惑在什么方面?

为此,中人网策划并组织了“2005 年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以期用数据来揭示中国企业培训的真实状况,为企业在今后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性的数据支持。

我们希望调查结果能够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所使用,并为中国企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理念启发、经验分析与实操指引。

1.不到一半的参与调查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下去

调查显示,有45.65%的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培训计划,而且能按计划执行;有41.30%的企业有培训计划,但是不能按照计划执行;只有13.04%的企业没有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对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且有相应的计划,但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能按照计划去做,执行力很弱,可见许多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① 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图20显示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的比例最高为61.54%,其次为外资/合资企业,比例为45.45%,而私营或民营企业的比例最低仅为38.10%;在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未执行的比例中,外企/合资企业的比例最高为45.45%,而国有企/事业单位、私企或民企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为:38.46%、38.10%。

② 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就越高

如图21所示,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就越多,且执行比率也越高。统计显示: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仅有16.67%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而没有员工培训计划的企业比例高达66.67%;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的,约有41.18%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另一方面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没有执行的比例也很高,达到52.94%;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都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执行的比例

也不是很高仅为59.09%。

2.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65%的企业需求和培训脱节

调查显示,有34.78%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正式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培训;有26.09%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但很少按需求安排培训;有39.13%的参与调查企业很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数据说明企业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盲目性,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会对培训作需求分析,且按照结果安排针对性的培训;而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对安排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意性很大。这样就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① 私营/民营企业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最低

图23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约有77% 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都做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但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却不高只有46.15%,有30.77%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做需求分析,但很少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私营、民营企业在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最低,仅为23.81%;而外企、合资企业培训前不进行需求分析的比例最高为63.64%

② 企业规模越大,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越高,但整体水平仍偏低

如图24所示,对不同的企业规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的,安排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结果安排培训的比例越高,500人以上的企业比例为40.91%;而在培训前很少进行需求分析的企业比例中,1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比例最高,达到了66.67%。

3.近半数企业高层每年只能接受两次以下的培训

统计显示:有41.30%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3.04%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8.26%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企业高管一般承担着很多的任务,工作繁忙,于是培训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不亚于是一块“鸡肋”。但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应该相应提高,这方面,培训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高管素质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企业中层接受培训的次数整体基本于高层持平。

统计显示:有39.13%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5.22%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2.17%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17.39%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6.09%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统计显示:有28.26%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21.74%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10.87%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26.09%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13.01%的企业对基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基层管理者是最初步入管理的人群,他们非常需要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来满足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要求。故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有意向基层管理者倾斜。

6.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

调查显示,有41.30%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一下;有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有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10%;有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25%。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若企业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必然增加企业的成本,这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恰当的培训会对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企业仍然会对培训加大投入。

7.针对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内容时,管理技能培训位列首位。

调查数据表明:有74.47%的企业在为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的培训列为首选内容;其次是36.17%的企业选择为高层管理者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7.02%及14.89%;另外还有4.26%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8.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培训的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数据表明:有78.72%的企业在为中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有48.94%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8.51%及21.28%;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基本技能培训成企业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的首选

调查数据表明:有85.11%的企业在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基本技能的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55.32%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而选择管理技能、商务技能作为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0.64%、2.13%;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知识企业高管成为最受员工欢迎的培训师

调查显示,企业在安排员工培训时,员工最希望的培训讲师是实战派的知识企业高管,占74.80%,53.20%的员工希望职业培训师进行培训,38.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对其进行培训,2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从事本人相关工作的优秀员工为其进行培训,1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学院派的知名学者教授对其进行培训,另有2.4%希望其他人员对其进行培训。

10.半数以上员工希望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进行

调查显示,58.80%的员工都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白天,亦即上班时间,2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1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与调查者不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占用其非工作时间。

11.员工对培训地点的选择没有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41.98%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企业安排的培训只在公司内部进行即可。38.9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度假村,38.17%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会议中心,32.82%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大学校园中,27.48% 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宾馆酒店中进行培训,另有

1.5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其他地点进行培训。

12.体验式、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最受员工欢迎

调查显示,员工最喜欢互动交流这种培训形式,占65.65%,64.1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体验式培训比较好,48.85%的参与调查者对摸拟操作表示认同,46.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专家讲授这种培训形式,17.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多媒体演示。

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更弱

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即员工的“选、育、用、留”工作。员工培训工作很大一部分承担了企业育人、留人工作。从调查结果可知,我国企业,无论企业大小,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对

员工培训工作都没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虽制订了书面的、正式的员工培训计划。然而,多数企业仅仅是有一纸计划,而该计划往往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按计划执行或根本没有执行。致使很多企业的员工认为“企业培训”只是个概念,无法将培训视为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利用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企业在制订培训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即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较大,很多企业的计划制订者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需要哪一类的培训,哪种培训会对员工未来的工作有本质性的帮助。因此导致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满意度不高。

在新的培训计划制订过程中,计划制订者需花大精力了解真正的员工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的核心岗位员工胜任素质,制订出一套最适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切实执行。

二、培训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培训沦为“花瓶”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没有使企业重视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实则成为了“花瓶”,具体表现在: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制订与员工培训需求脱节;

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培训后没有进行过培训效果评估,究竟企业安排的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员工有所帮助,该讲师授课风格是否符合员工口味,企业培训负责人不得而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估,但也仅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评估层面,极少企业对员工行为改善层面进行评估。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普遍较低,近半数企业每年在员工培训投入上竟不足员工工资总额的1%。正是由于企业在培训计划制订中,未能充分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或需求计划与培训内容脱节,使员工对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员工参加完培训后大部分企业忽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使企业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真正评估,进而使培训与需求脱节,使得员工对企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偏低,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企业不愿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成本支出,而员工也对企业的培训越加的不重视。

第三篇:中国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中国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人在进行论文撰写之前,参考一些书籍杂志等文献,注意到欲建设高效能团队,或者在企业中有效的应用团队精神,沟通,激励,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外,企业本身有没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一定情况下取决于该企业的领导者是否能够给员工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企业员工若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对企业来说,团队精神也已悄无声息的应用于企业中去了。

我国企业目前,从沟通到个性展现,还是会存在一些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主而忽略员工个人感受的强压式管理。有可能,有些企业通过高收入高福利,来降低员工流动。但是从员工角度,并未因此而融入到企业团队中,企业的团队精神从未充分应用和体现。员工只是完成绩效任务,每月领取工资。而并没有因为团队精神的有效应用,而产生对企业的忠诚归属感。这个是开展调查研究后,最重要的收获和发现!

1中国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应用对策

对于团队精神如何在我国企业中充分有效地建设并应用。结合以上介绍的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企业团队精神应用的现状,以下是根据不同企业的行业共性,管理者不同的风格,与前者进行有机融合,得出团队精神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一些对策:

2团队精神建设应注意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在我国企业内进行形成有效沟通,是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也是一个团队精神建设的基础,是我国企业最应该首先改进的!沟通的关键不是沟通的内容而是如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沟通。企业的员工与老板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的两个主体。对企业老板来说,因为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巨大,认为根本无须与员工沟通,尽职尽责是其本分。而员工截然不同,他看到的都是作为老板所享受的特权:比如吩咐下面的人做事,而自己可以不做;可以迟到早退;可以决定员工的生杀大权„„因而,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从对方的利益以及感受出发,即所谓换位思考。

(1)管理者应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团队精神应用的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

(2)建立起公司内良性的沟通机制

沟通的实现有赖于良好地机制:第一种就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如月会、周会、座谈会。第二种就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电子邮件、周末旅游、小型聚会等。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沟通,只要让员工说话,并且是说自己愿意说的话。

(3)老板是企业生产力的激发因素

老板很重要吗?一般来说一定会说——是的。但何以重要?是因为投资吗?不是。

老板若是只有投资,也只能算是投资意义的老板。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老板应该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他是企业生产力的激发因素,是企业精神的标志,也是企业文化的化身。而是否能建立良性机制取决于是否构建了这样的文化。有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了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板应该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企业文化。

(4)如何用员工可以接受的方式沟通

了解员工,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样沟通必须采用员工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来沟通。良好的沟通就是投资,一种无形的投资。而我国企业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投资。

(5)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

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

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团队精神。互相重视彼此的感受,并保持彼此的沟通,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作为管理者,应当听取他们优秀的观点,让每个人的长处能够充分的发挥。这样的关系让工作效率可以有效提高。所谓平民化沟通,让沟通的双方没有距离。

3团队精神建设应注意建立合理适当的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是通过一系列正刺激和副刺激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朝着符合企业需求方向发展。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用奖励进行强化,也就是正刺激;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也就是副刺激。二者相辅相成,才会有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如何建立合理适当的奖惩机制,以下是我几点思考:

(1)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体系

绩效考评体系应根据公司的发展,科学地设置机构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进行岗位评价,然后根据岗位描述进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主要是用一定的量化标准 对人做出的业绩和效果进行衡量。绩效考评的首要任务就要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与岗位、责任大小、业绩优劣等密切挂钩。通过薪酬的差距及浮动实施奖惩。企业经营者可以把企业效益与个人经济、职业风险联系起来,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还应包括一定的福利。它是企业对薪酬体系奖惩职能的一种补充,以货币、实物及一些服务形式来表现。如津贴、休假、私人保险等。

(3)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晋升职务的奖励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标志着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并被认可,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其次是个人在组织及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第三是职务晋升意味着薪酬和待遇的提高,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实惠;第四是推动了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为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采取这种奖励手段必

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建立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被晋升者必须有出色的业绩,并有承担所任岗位的能力;二是晋升职务的激励作用必须是双向的,既能激励其本人,同时对组织的其他成员也起到激励作用。晋升职务的人选要令人心服口服,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晋升者和其他员工两方面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晋升职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执行奖惩制度必须赏罚分明

奖惩制度体现了企业价值取向,必须明确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抑制什么。在奖惩中须注意六个问题:第一、企业的奖与罚必须并存,做到奖优罚劣;第二、奖惩要及时。一切问题在它发生之后要及时奖励或惩罚,否则奖惩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弱;其

三、要注意守信。即该兑现的奖励不可不兑,否则会失信于民,以后再去号召鼓励也无人听从;第四、要注意实行公正的差别奖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奖励等于没有奖励;第五、奖惩要适度。奖励过重会使员工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惩罚过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惩罚过轻会让员工轻视错误的严重性,因此一定要适度;第六、要重视精神奖惩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员工来说,表扬和鼓励不仅使他心情愉悦,产生满足感、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上进的信心。

4团队精神建设应注意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与发展制度

以人为本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核心精神,员工是企业最主要的资源,所有员工的培训与发展都是企业需要的。除了普通的培训与发展计划外,给予优秀或业绩出色员工特殊的培训与发展机会,使他们获得承担更高级职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机会。有时一个好的培训与发展机会,比薪酬更受到重视,人们可以得到从金钱中得不到的荣誉与成就感。

我国企业目前的员工培训状况

目前,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也还存在如下问题:

(1)培训投资仍严重不足

中国各类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除举办子弟学校和政治任务性质投资助学外,真正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

(2)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

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是仍然存有一些企业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我些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很多企业一提到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一周等清一色的“单调培训”,从来或者说很少考虑自身需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

(3)培训实践效果差

培训实践的效果分指两方面,其一为失败的培训,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而言。其二为培训而进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

为何我国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有困难

为什么在人力资本重要,培训重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国企业培训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呢?主要原因在于:

(1)培训投资的风险性

物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但是物力资本无论如何不会离开企业,除非发生出售、转让。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而言在增加工人技能方面的收益是比较稳定的,其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如果员工被培训后离开企业,则企业就损失了其人力资本投资——而且,经过培训的员工若进入竞争对手企业,反而可能给本企业形成威胁。另一方面,雇主不能通过拥有雇员的人力资本来限制其离开;另一方面,企业又想尽最大力度来避免因离职而导致的培训损失,于是企业就易产生“培训回避症”,致使人力资本投资出现困难,投资严重不足。

(2)思想上的徘徊与迷茫

中国企业喜欢在思想上犯左右倒的毛病,一会儿左派,一会儿右派。这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感觉培训理论的发展超前性太强,实践无论怎样也追不上理论发展的步伐。企业茫然“望天”,感到“距离”太远,无从下手。而事实是中国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至深,始终喜欢握住“过去”不放。另一方面,其中也不乏标新立异者,他们积极吸收国外经验,学美国学日本,到头来却两者皆不是。没有灵活借鉴,只会拿来进行“拼盘”。其实东西不在于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培训应坚持这样的原则。

(3)趋于形式,讲究“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迫于外界培训高涨的压力,采取了一种“绣花枕头”策略,即为吸引人才,对外宣称个人发展机会良好,有很好的培训机会。实际上的确是给了个人很好的培训“福利”,挂职锻炼一段时间后回来开展“办公室娱乐”。这种名“负”其实的培训其意义只在于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人力,可以这么说,于人于己均无益。其实个体趋利避害,作为组织形态的企业,也应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目标无不是持续发展,不断赢利。

将员工培训进行到底即如何建立培训制度

(1)规避培训风险,克服“培训回避症”

培训的风险来自于员工的可能离开上,而员工的可能离开又取决于企业团队精神的成果:

A企业的培训性质是通用性的还是专用性的。由于通用性人力资本提高了员工的市场价值,所以通用培训之后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而这样的结果是企业从培训中没有得到任何额外收益,所以企业不愿意投资于通用培训。如果培训是专用的,对企业有好处,而员工则会受到束缚,与己不利,这就会使员工不愿对培训进行投资。所以,企业要做好培训,必须正确处理好通用性培训与专用性培训的关系。然而更符合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培训通常是所谓的“可转移技能”培训,即同时包含了通用和专用两方面的培训形式。

B企业有没有为员工或引导员工建立起职业长远发展规划。

做到这一点,员工才会对企业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从而更乐于留在企业。

C培训有没有为员工带来更高的满意度,真正是“我培训,我拥有,我使用”。美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出色,他们从不怕培养人之后的流失,因为他们的理念是,生之育之,而不据为己有,这样就给了人才很大的自由展现空间。

D虽说要规避风险,但企业必须认识到高素质的员工会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即使是风险投资,也必须“顶风而上”。

(2)建立一套高效的培训管理模式,实施战略性培训

所谓战略性培训,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相关联,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培训。开展好战略性培训,就要做到:

A精确的需求分析是培训的前提。

抓住人力资源问题的瓶颈,对号入座的培训才可以成为企业之所期

B重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沟通,以防造成纵向短路

当决策层与管理层之间产生纵向短路时,就会导致“好的想法无法贯彻;当管理层与操作层之产生纵向短路时,就会导致错误理解,造成培训的不准确

C引导员工,使其产生自主性的需要,从而形成对培训的兴趣。

D坚持不同的培训需要不同培训方法的原则。

E聘用专业人员策划培训需要。

F创造良好的学习型组织环境,有利于增加培训的效果。

G压轴戏不可忽视,即要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否则就无法做到“以史为鉴”,而使得企业一次次在“同一地方跌倒”。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企业处于社会中,除为自身利益“拼打撕杀”外,它本身具有的社会性要求其必须关注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木桶理论提醒我们,最“长”的要想做得更好,制约点往往在于最“短”的那块。我们培训不能只想着为自己培训,而是应达到这样的境界:我帮你培养了人才,你也帮我培养了人才。只有当这个社会都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加长加固了最“短”的那一块,它才会强而又强。

第四篇: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结论

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更弱

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即员工的“选、育、用、留”工作。员工培训工作很大一部分承担了企业育人、留人工作。从调查结果可知,我国企业,无论企业大小,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对员工培训工作都没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虽制订了书面的、正式的员工培训计划。然而,多数企业仅仅是有一纸计划,而该计划往往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按计划执行或根本没有执行。致使很多企业的员工认为“企业培训”只是个概念,无法将培训视为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利用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企业在制订培训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即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较大,很多企业的计划制订者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需要哪一类的培训,哪种培训会对员工未来的工作有本质性的帮助。因此导致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满意度不高。

在新的培训计划制订过程中,计划制订者需花大精力了解真正的员工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的核心岗位员工胜任素质,制订出一套最适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切实执行。

二、培训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培训沦为“花瓶”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没有使企业重视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实则成为了“花瓶”,具体表现在: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制订与员工培训需求脱节;

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培训后没有进行过培训效果评估,究竟企业安排的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员工有所帮助,该讲师授课风格是否符合员工口味,企业培训负责人不得而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估,但也仅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评估层面,极少企业对员工行为改善层面进行评估。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普遍较低,近半数企业每年在员工培训投入上竟不足员工工资总额的1%。正是由于企业在培训计划制订中,未能充分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或需求计划与培训内容脱节,使员工对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员工参加完培训后大部分企业忽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使企业无法对培训效果

进行真正评估,进而使培训与需求脱节,使得员工对企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偏低,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企业不愿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成本支出,而员工也对企业的培训越加的不重视。

第五篇: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 我国企业在近20年的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整体实力有所增强,管理理念有较大的改变,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全面深入地推进,开放力度不断地加大,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客观上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

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改革滞后,挤压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空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推进30年,成果颇丰,世人瞩目。但相应的一些体制改革远未与之配套,还没有形成一个更广阔的供企业自由游刃的空间,我们从政府对企业高级人力资源或多或少的直接干预可以看出旧体制的惯性力量所在,政府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过多干预,平添了企业制度创新的额外压力和负担,特别是模式、时间、过程的统一规定,更使企业在自主方面失去了应有的权力。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使企业自我约束力减弱,依赖性加重,对未来的期望值降低,长远目标的持久追求自然弱化。

2、市场的不成熟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活动舞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到20年时间,在市场体制的建设中,我们较多地把精力花在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企职能的分开上、资本市场的构建以及问题的解决上,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力,资金的投入不够。这包括人力资源分类、分层、分级指导,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人才的开发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等诸方面都存在太多的问题,这些理应由政府去认真打造的环境条件,由于还没理顺、到位,从而使企业很难有效地与市场机制共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4、政策的多变,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初建的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决定了国家对经济社会的宏观管理的必要。一般而言,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需要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而企业针对国家政策的变化,在自我调节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常态,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诸多环节受到这一政策环境的牵制而变得行为短期化。

在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人才的问题,由于企业的多方面原因,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量大、面广、起点不高,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

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以中小企业选才、用才、留才方面为切入点,分别探讨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状况和对策。

3、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失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持续功效。我国是一个正在推进工业化的国家,把经济迅速搞上去是解决我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和关键,而推动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我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搞企业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因此,一些能人在企业干上一段时间,有些经历后,随即想方设法挤入公务员队伍、挤进事业单位,尤其是高学历的人才,更是热衷于当公务员,出现了3-4千人报考一个公务员位置的激烈竞争局面,由此造成社会对企业价值判断的严重偏失,企业留不住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谋划,管理特色的创造,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都由于价值观的失衡而变得无所适从。

案例:湖南一家小型服装公司,自1997年进入行业以来,公司以其独特的商业眼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方兴未艾的中国市场引领着时尚。在多年的经营的过程中,公司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中国市场服饰推广销售经验,建立了良好的市场推广网络,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富有活力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公司绚丽的经营业绩下,公司人力资源部却时常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招聘成本高压力大,社保错乱,关键岗位员工离职率高。

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导致关键员工离职的五大原因如下:1,培训开发单一与职业生涯规划匮乏的双重压迫2,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的不合理。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4,人事管理流程不规范。5,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总之,导致员工离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此,以人力资源研究的角度为此公司的问题做出以下处理方法:

1,重视和尊重人才,避免任人唯亲,关系至上。加大执行力度,奖罚分明,坚持公平、公正,坚持以制度管人,避免出现情大于法,让所有人都遵守规则。坚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源泉。

2,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考虑人力因素,重视人才的价值,尊重人的需求,提供员工发展和晋升的平台,将员工的个人理想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对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感到迷茫,降低员工流失率。

3,人力资源部的任何制度变革变动都要及时面向全公司人员公布,作出简明扼要的解释,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与员工进行沟通,避免因较大变革引起过大优秀人才的流失,必要时可顺应时宜向上级申请作出调整。

4,规范人事管理流程。对于不科学的流程和规定,要做出改进和完善,例如简化手续办理,如避免到处找人签字等,从而减少阶级沟通障碍,提高运营效率。

5,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及为员工安排合适的公休和活动,不至于使员工对公司感到枯燥无味,这也是导致那些高薪高学历的关键岗位员工离职的因素之一,所以也需要合理解决。

当然,作为正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我,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建议还有很多不足,并且书本学来的东西,终究是要经过实践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严峻形势,中小企业需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从新的高度以新的眼光,采取断然对策。以求突破性地开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局面。

2011-9-13 参考文献:

[1].《人本管理:激活人力资源》.石峰.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张文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员工薪酬福利管理》.李贵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丛书——培训管理》.赵永乐 汪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载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企业普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从08年的奥运会到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国已不再是八九十年代的那个中国了,世界人们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了…… 中国不少......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仅仅是一个二级部门 做咨询几年时间,走过10几家民营企业,大致讲一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处于发展阶段的民营企......

    普通员工培训流程

    人力资源控制流程手册〔组织人力版〕流程编号:P版本号:2002-1工程人事管理流程-普通员工培训流程生效日期修改版本编制人:失效序号序号日期本流程适用于公司对普通员工培训所涉......

    2014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普通员工)

    公司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员工)为了更好地匹配您的培训需求,使年度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帮助到您的日常工作和技能的提升,特附上本调查问卷,敬请惠予宝贵意见。您的信息、意......

    2012年培训需求调查说明

    某某公司 2012年度培训需求调查通知 1.目的:为完善公司的培训体系,以快速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及 胜任能力,公司特开展2012年度培训需求调查。 2.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3.权责:人力......

    华为人力资源培训现状调查

    华为简介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 、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

    中国企业领导力培养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领导力培养现状调查报告》发布2009年09月28日来源:中国网2009年9月17日在庄重典雅的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凯洛格(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洛格”)正式发布了《中......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正式发布,4月24日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暨调查成果发布会". XX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人力资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