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源学习心得
龙 源 学习心得
公静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让我走进山东,走进龙源,走进先进的教育理念,走进四段一评的快乐课堂。
走进山东,就给人一种美丽,整洁,优雅,大气之感,虽然我们前一批学习的老师已经介绍了诸城龙源学校的校园建设,但是当我们齐市这只团队走进龙源小学的时候,还是被学校的花园式建设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师团队
在龙源学习的一个星期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龙 源有一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师团队,借用内蒙两位校长的话来说:龙源的教师素质高,是一只不用管理的团队,龙源学校是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每位教师都心系 学校,学校的整体感觉是朝气蓬勃,喜气洋洋,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一位听课的主任跟王校长交流,说:王校长,你们的领导班子和老师的脸上怎么看不到累啊!我们看到的,这里的老师工作量很大,但是工作的精神状态很好,质朴,坚持,淡定而从容,总是绽放着最灿烂的笑脸。
二、“四段一评”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
走进龙源的每一个课堂,都充分地展示并运用了“学、研、展、练几大环节‘尤其是“展、练” 环节,根据不通
学科的特点,真正体现了常态教学中教者简简单单教,学者
轻轻松松学。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
三、“四段一评”的教学模式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多样的客观公正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活力,更体现了教师对学情的研究和
把握,小组形式,“兵教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大手
拉小手,你拉我推,共同进步“不让每个学生掉队”,学的环节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的,由徒弟讲给师傅听,师傅给予补
充,研的环节,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则由师傅讲给徒弟听,教徒弟学会„„等等,这些细致的环节让课堂更生动,学生的学习更有劲头。
四、活动锻炼学生
龙源的活动多,月月有主题,比如:九月为弘扬和培养
民族精神教育,十月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十一月为读
好书写好字做好人教育,十二月 为法制安全教育,三月为
文明礼仪教育,等等而且每个主题都有一系列活动,如读书
之星、风华少年演讲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学生在各种 活
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晋级的机会,学生没有机会松散,一直有
事做。这些让我们感触很深。
最后用龙源老师的一段话作为我的结束语“我们选择了
老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苦与累相伴,但我们也与爱与责任
同行。可是因为有爱,所以我们的心里满溢着温暖,因为有
责任,所以我们过的很充实。我们在付出,更多的是收获,成长,适当的保持热情,适当的保持一点激情,谁还能阻挡
你带领孩子奔向快乐的舞步?只要你想你就能起舞,只要你用
心,你的舞姿就必然别致,让我们和着课改的舞点,踏出生
命中最美的华章吧!,
第二篇:龙源中学学习体会
“齐鲁新课堂博览会”心得体会
行者
龙源中学占地130亩,校园不大,但是风景秀美如画,处处洋溢着浓郁龙源文化气息。走进校园,地上看不到一片纸屑,连路面都一尘不染。这不仅让人们感叹龙源中学的管理者的智慧和学生的生活习惯之好。踏着脚下的方砖条纹的幽径向前走,欣赏着路边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文化长廊,总有一种人在画中行的感觉。
5月13号上午,我有幸来到了龙源中学学习。不仅听到了各位专家的新课堂报告,也收获了来自北京清华附小名师韩东的作文展示课,北京师范附小陈延军语文展示课,还有乐陵实验小学边冬梅老师的汉字课,昌邑市奎聚街办奎聚小学辛庆伟老师的英语阅读课,还有诸城市龙源中学的古诗展示课等一系列的优质课。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念,也提升我的课堂组织能力。专家就是专家,水平就是高。
第一个作报告的是刘花兰校长,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刘花兰校长,也是第一次听她的报告,却深深地被她的报告所吸引住了。主要是刘校长的讲座富有幽默感,有感召力。再者就是刘校长也是一位在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有二十多年的高中教学工作经验。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刘校长是一位很富有有幽默感的老师,并且平易近人,她的报告不是单纯的龙源中学的教育理念,那样就显得枯燥无味了,听众也会很不情愿的去听。而刘校长是结合一个个实际的案例,这些案例或是她自己身边实际发生的,或是听课的时候听来的,每种理论在加上点儿教学案例,讲的是那么生动、那么的形象,吸引住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让你自觉不自觉得去听,而且听众听得入迷,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第二个作报告的是刘秀伟老师。讲的 “从意义到精神”,横跨一百多年的教学发展历程,从五步教学法到后现代课程,从行为课堂到意义课堂,深入浅出,把教育教学的理论发展演变历程做了详细的讲解。刘老师重点阐述了“精神课堂,中心脑一体”的学习理念。从中指出,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倡导中国七千年的文化传统不能丢。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这也是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中国人的信仰是“修身、持家、知天下”的家国精神。自古以来,我们崇尚以家为重,有家有国,忠孝两全。我们注重感情,不拘小节,过的是一种精神生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要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去感动世界,去影响世界。感情和精神也必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学习是改变自己的,不是教育别人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理论给我留下了不一样的感觉。教学智慧是生命的智慧,不是数量的智慧。从传承到创造,关注全面系统,无处不在的探究,到哪里去学习,到学生学习空间,一系列精神课堂的大数据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乐陵的边冬梅老师的汉字课,唤醒了二年级同学的求知欲望。“同学们,汉字浩如海,请你跟我来。”边老师和蔼的目光,悦耳的普通话,把同学们带到了知识的海洋。老师示范读,学生细心听,然后学生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帮助相互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指导检查。“我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过了一关又一关,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阵阵掌声,也为自己的小组赢得荣誉。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们忙得不亦乐乎。汉字课真的那么有趣吗?边老师的课堂启发,调动学生的技巧层出不穷,让听课的老师都叹为观止。
清华附小的韩冬老师作文课,语言风趣幽默。他讲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光光溜溜,忽忽悠悠,不是葫芦不是瓢,那是什么?是两个和尚在洗澡。”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听完故事的感受,学生们各抒己见,褒贬不一。而且接下来韩老师的大气压力实验,又把学生的内心变化演绎到极致。学会折腾,孩子的心情就是这样富有变化的。学生表达可能有差异,老师要学会对学生思维的保护。实验过程的表达,教给学生“首先、再、然后、最后”等一系列词语,让学生懂得如何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从味觉、触觉、嗅觉、听觉让学生学会表达对“生气”的心情描写。我恍然大悟,学生真实的的感受,才是作文课所需要的素材。有修辞的技巧,才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专家的报告很精彩,也很前沿。专家指出要培养学生要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提到要抓“核心”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时,力避“面面俱到”,听了这句话很受启发,我在备课时总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肯定会“捡了芝麻,掉了西瓜”,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能很好把握,只要书上提到的必然要讲,如果不讲就感觉学生就学不到了似的,有时,一节课中设计的面很广,可是重、难点却把握不好。这也是我太依赖于教材的缘故吧。
专家还提到,我们要超越“教材”,教材仅仅是学习资源的部分内容。听了老师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可以变个教法,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那些已经学得很好的学生来说就不用再教他们,直接运用就好了,而对于那些接受比较慢的学生在他们能够初步感知的情况下,再去教他们深入认识。这样在班里进行一个分层教学,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老师听了专家的报告之后,自感惭愧。很多时候在课堂上迫于需要,每当听到学生回答得与我所期望的不沾边,或回答得过于多时,我便会打住学生的回答了,甚至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正确,还不等着学生思考我便急着自己来说了,现在想想那些行为确实不好,只是怕学生的耽搁浪费了上课时间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也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记得去年在参加“淄博市小学数学“教学写真”研讨会”上,就提出了“教师要克制住自己的嘴,有时候没有行动才是最好的行动。”那么老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啊,虽然我也尽量克制,但是到了课堂上,很多时候却真的做不到。并且我知道我的这些做法与现在提倡的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相悖的,我也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的含义,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儿却发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以后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在尊重学生方面,专家老师说,我们教师要做到认真研读教材,真正的走进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一想。是啊,要是真的能够做到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真正的走进学生,在备课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的话,相信我会很快的成长起来吧,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得更多一些,台北市日新国立小学校长邱馨仪老师带来了很多从台湾拍会来的照片,从这些照片及邱校长的报告中可以知道台湾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虽然看到台湾的小学教育是低效的,但却能够拥有如此先进的高科技产品,真的是值得我们思考啊。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采用的是使孩子经历过程的教学方式。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更好。
第三篇:沧源学习心得
沧源学习心得
第二示范小学 赵彩会
受学校关心,我们一行学校领导和六年级的授课老师12人参加了沧源之旅的旅游游玩,游玩活动自2013年7月17日至21日,历时5天。重点路游了临沧城、双江县城、沧源崖画、翁丁村原始部落、孟定。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我感受颇多,收获很大,触动很深。
临沧市可以说是城市园林化,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尤其是临沧市的玉龙湖夜景,美得让人置身在世外桃源一般。
经过了长途跋涉,来到沧源的崖画下,抬头仰望到那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崖画,让人感叹先人的智慧与能工巧夺。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崖画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崖画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其中有狩猎、放牧、舞蹈、归家、娱乐等内容,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据说沧源崖画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彩,当地佤族和傣族人说它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景区自然风光秀丽,森林葱茏,植被茂密,岩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风民情古朴浓郁。
7月20日,我们驱车直奔地处阿佤山深处那常年云雾围绕、距沧源县城的翁丁村,去探访这个有着“中国最后的群居原始部落”之称的佤族部落。现在这个村子还保留着许多佤族的传统习俗、信仰以及独特的传统民居,有着很深的佤族文化底蕴。走到村口时,翁丁村那独特的寨门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只见这寨门的形状好似一个隧道,寨门朝外有长达一二十米的狭窄通道。通道两边围有栅栏,栅栏上布满了荆藤,上面悬挂着一个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牛头骷髅。绕着村子走了一转,看到了翁丁村的建筑风格仍旧保持着竹木草顶结构的佤族“杆栏式”和“落地式”茅草房,远远看去好似一朵朵刚从地里冒出来的黄色蘑菇„„步出村寨,浓浓的佤族文化气息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在脑中久久不能挥去。
古人说:“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的确如此,我们这次的沧源之行,让我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闻。
第四篇:依龙学习心得
依龙中学学习体会
千丰中学
王忠宝
依龙中学所展示的极为丰富的课堂教改信息,在令人震惊与感动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引发我的一些思考。
一、回归教育的本源目的,确立合乎教育发展规律的改革理念。教育改革首先要将教育回归到人的本位上,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教育的本源目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应从这个起 点出发。这就需要反思教育现状,需要教师尤其是校长重新确立或回归教育理想,坚决克服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物化”或非人的现象,使教育重新回到人性、人道的轨道上来,按照教育的规律来管理和发展教育。
二、学校校长和教师要有改革的事业心和坚定改革的主见,树立教育教学改革的雄心大志。与依龙中学相比,我们不能再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关键是学校校长与老师有没有坚定改革的先进理念、勇气和毅力,能不能带领学 校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正确对待当前某些不尽合理的评价措施,从被分数牵着走的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敢不敢以持久的毅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激流中。
三、努力创造宽松的教育教学改革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改氛围。改革是对传统和现实习惯的打破与变化,实施改革尤其在起始阶段往往会遇到传统或习惯思维的阻挠,有时这种阻扰会十分激烈。依龙中学在开始推行教 学改革时也遇到很大阻力,除了教师怀疑,学生家长也提出质问:“我们交了钱让孩子来上学,你们教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学校领导可以顶住并能化解这些压力,但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来衡量,依龙中学的改革个性就有可能被抹杀。这也是依龙中学教学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正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在矛盾中冲撞、对峙,依然以强大的影响力在左右着人们的教育 观念与教育方式,以致产生了一些非人性、非人道的教育管理措施。比如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简化教育课程、歧视学习困难学生、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做法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许多人认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能的,教育科研只能务虚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学校的教科室甚至被撤销。依龙中学的教改经验充分证明:只有通过教育科研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科学地解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当前正是教育科研大有作为的好时期,需要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坚定改革的信心,高扬教育的理想,深入研究与探索。
五、如何面对和学习依龙中学的教改经验。过去我们曾经学习了许多地区和学校的教改经验,却未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依龙中学给我们提供了如何学习先进的榜样,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于依龙中学的教改经验也是这样,不能排除对某些已经成熟的教学方式进行移植和模仿,关键是学习其精华,即先进的教学理念,坚定不移的教改信心与决心,卧薪尝胆、持之以恒的意志与毅力,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聪明与智慧,以开放的心态创造性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形成自己的教改个性。这样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也许若干年之后,也会诞生教育前沿的“千丰”中学。
第五篇:龙一小学习心得
精细的管理尽心的工作无私的奉献绽放出绚烂的花
——龙泉一小跟岗学习心得
兴文县光明小学杨琴
有幸于10月13日至10月18日到龙泉一小跟岗学习,一走进龙一小整洁的校园里似乎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和厚厚的书香气息。随后我们看了他们的升旗仪式,在比较拥挤的操场上孩子们安静有序,排列的整整齐齐。升旗手们认真地像天安门前的国旗手,手戴白手套,脚步铿锵有力,国旗缓缓升起时全校师生齐唱国歌,那场面煞是壮观。更让人震撼的是5.7中队承办的校园文化诗朗诵他们把他们学校的礼、意、仁、智、信诠释的非常到位,用他们独有的方式展现着校园文化,展现着他们班级的风采。接下来的学习更让我瞠目结舌,我将本次的学习作如下小结:
一、精细的管理让校园更和谐
走进龙一小,校园面积并不大,但要容纳2350人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校园里几乎没有碰撞、打闹现象,孩子们个个见到老师都主动打招呼。在一周的跟岗学习中才让我明白,孩子们的做操、集会乃至上体育课都是老师组织孩子们有序的到操场集合。中午的午饭更是由老师们亲自打饭,组织学生排队打饭,再进教室安静的用完午餐,任何一次集会排队都很安静,孩子们这种习惯的养成包含了老师多少次背后的无私付出,再想想我们学校,我的班级立即感觉到了差别,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义不容辞地应该把班级的常规管理再做细、做好,让每个孩子在学校的一天都快乐、安全。
二、先进的教学理念促成绩
我的指导老师是宋兴琼老师,听了她上的第一课《搭一搭》整节课都让孩子自己动手搭正方体,然后由孩子出题目让老师搭、同桌搭再让孩子们自己观察所搭成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样子,画在小字本上。孩子们通过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后面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而我们的孩子,知识的形成过程几乎都是老师告诉孩子们的,他们在做起作业来就感觉非常抽象,有一部分孩子就做不起。看了宋老师的第一节课以为是宋老师静心设计让我听的心想肯定好了,第二天的上课宋老师依然让学生先搭正方体,只是这次难度进一步升级,孩子们根据书上的题目搭形状再做题,就把抽象和具体结合在一起了。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己操作、同桌互说再做题就不难了。看来宋老师并不是做样子,而是每一节课都渗透课改理念,把课改真正落实到了实处。通过和宋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宋老师还十分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她的孩子在三年级就已经能把题目自己上台讲清楚,而且还要接受同学的评价、质疑。这种孩子到六年级老师根本就不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