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财务课程心得
听《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有感
非常荣幸地听了闫静老师这门《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她通过经典的案例,以及浅显易懂的讲解,使我们对专业的财务知识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解。对于我们认识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三张报表的解读:
我们知道,在财务上三个报表指的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各报表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
2)损益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经营成果,3)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变化的结果和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读懂三张表,那么对公司的管理非常重要,闫老师花了很长时间对三张报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合实例,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我们听着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反而为老师精辟的演讲所倾倒。我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财务知识有限,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也不觉得晦涩难懂,反而增长了很多会计知识,对财务的工作也有了一些了解,我是跟院财务经常联系的,每当拿到三张报表后,看一些东西比较费劲,甚至读不懂。听了老师的演讲收获很大,把很多知识进行了梳理。
财务报表中主表就一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都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为什么说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唯一的主表呢?因为第一,要是没有利润表,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期末数与期初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数额;第二,要是没有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增减变化,计算出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多了这两张表,只是多了明细反映而已。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具有内在关系。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起来的一个动态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从这个等式我们可以看出,虚增利润(收入-费用),必须同时虚增资产或虚减负债,在虚减负债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虚增资产。例如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90%与资产有关,只有10%左右涉及负债。原因很简单,操纵负债你得与债权人商量,而操纵资产是单边行为,与自己商量就可以。
所谓资产的“水分”就是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费用,是对存续资产少提折
旧和减值准备、少计摊销等,使其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资产中的水分实质上就是披着资产外衣的费用;所谓负债的“水分”主要隐藏在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中的收入,它们是永远支付不出去的负债。至于所有者权益中的水分就是披着所有者权益外衣的抽逃资本、结转过来的造假利润以及未及时转出的其他资本公积等。
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我们先应搞清楚支出、费用及资产的关系。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一句话,资产是寿命长的支出,费用反之。
二、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已逐步进入微利时代,成本控制成了摆在众多企
业面前共同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争,价格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成本的竞争。谁的成本控制的越好,谁的利润就越高。所以成本控制的不仅是保证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此次培训闫老师特意讲了强化成本意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对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由于出版行业业务比较复杂,出版业的财务人员和决策层的管理者在实际工
作中还是会经常遇到各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难按照不同部门或项目对费用支出等情况进行分析,不便于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由于图书出版发行的成本核算项目繁多,关系复杂,难以准确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图书发行数量与材料供应及印刷数量的变化较大,成本控制难以实施;无法及时、方便地查询各类报表,随时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决策者难以对企业业务进行全面监控;没有形成财务信息管理的标准,下属各个单位的财务数据难于汇总,内部各部门形成信息孤岛;由于发行部门在完成图书销售时并不考虑此书在财务账面上是否入库,因此造成财务部门无法有效统计图书发行部门的图书销售成本。
图书出版行业是各行业中较为特殊的行业,它所涉及的财务流程及财务要求
也比较特殊,而各个出版社的财务要求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成本及销售核算上,具有多种成本分摊途径,有的采用“出版社-部门-个人-项目”,而有的则采用“出版社-部门-项目”等。
面对以上问题,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出版社财务、业务流程更加简单、明了,实现“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增强出版社财务、业务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增产节支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为了满足出版行业对费用管理的要求,该行业的解决方案需要运用预测、计
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多种手段,对构成一个印刷品种成本的相关因素,如稿酬、纸张等原材料费用、发行费用以及相关的间接费用、共同费用等实施管理,以达到降低出版物的成本,提高出版社经济效益的目的。
针对图书出版发行的成本核算项目繁多、关系复杂,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难
以实现的特点,其解决方案的成本要素应灵活设置,使出版社能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设置符合需求的成本;同时,方案要及时提供原辅料的成本差异分配情况,成本表的定义应尽量灵活,使出版社能根据自身的要求,设置成本账表的输出形式。
解决方案应及时、便利地统计与查询数据和报表,提供更为丰富、更有效率的财务决策支持;同时,根据上报单位内部各独立账套的财务数据,提供新的分析结果;为加强对往来账款的管理,解决方案要提供对往来项目的核销、账龄定义、账龄分析、往来明细查询、往来余额查询、客户资信度等的分析。
方案应解决由于资金流和业务流的不统一,给财务核算和图书发行之间造成的矛盾,使财务部门可以按实结账、发行部门随时售书,真正达到财务、发行无缝连接。
三、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
从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任何公司只要有往来款项,肯定
会有应收账款,以前我个人觉得应收账款对利润,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听了课之后,闫老师的精辟分析后,了解了其实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应为只要开了发票,财务上就视同收入了,那么最后在利润表上他是算收入的,但实际上账上根本就没这笔钱,于是就形成了,类似于白条似的的利润,是虚增的,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而且累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会出现不利的影响,而且应收账款10万,那么如果利润率为10%的话,我们需要100万的营业收入来抵减,可想而知催收应收账款多么重要,不能简简单单视为一笔小钱,而要重视起来。
然而短短的一次培训远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还需要平时对财务知识的学习及积累,真正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到这些知识,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学习财务课程心得
听《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有感
非常荣幸地听了闫静老师这门《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她通过经典的案例,以及浅显易懂的讲解,使我们对专业的财务知识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解。对于我们认识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三张报表的解读:
我们知道,在财务上三个报表指的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各报表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2)损益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经营成果,3)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变化的结果和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读懂三张表,那么对公司的管理非常重要,闫老师花了很长时间对三张报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合实例,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让我们听着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反而为老师精辟的演讲所倾倒。我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财务知识有限,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也不觉得晦涩难懂,反而增长了很多会计知识,对财务的工作也有了一些了解,我是跟院财务经常联系的,每当拿到三张报表后,看一些东西比较费劲,甚至读不懂。听了老师的演讲收获很大,把很多知识进行了梳理。
财务报表中主表就一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都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为什么说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唯一的主表呢?因为第一,要是没有利润表,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期末数与期初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数额;第二,要是没有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增减变化,计算出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多了这两张表,只是多了明细反映而已。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具有内在关系。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起来的一个动态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从这个等式我们可以看出,虚增利润(收入-费用),必须同时虚增资产或虚减负债,在虚减负债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虚增资产。例如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90%与资产有关,只有10%左右涉及负债。原因很简单,操纵负债你得与债权人商量,而操纵资产是单边行为,与自己商量就可以。
所谓资产的“水分”就是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费用,是对存续资产少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少计摊销等,使其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资产中的水分实质上就是披着资产外衣的费用;所谓负债的“水分”主要隐藏在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中的收入,它们是永远支付不出去的负债。至于所有者权益中的水分就是披着所有者权益外衣的抽逃资本、结转过来的造假利润以及未及时转出的其他资本公积等。
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我们先应搞清楚支出、费用及资产的关系。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一句话,资产是寿命长的支出,费用反之。
二、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已逐步进入微利时代,成本控制成了摆在众多企业面前共同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争,价格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成本的竞争。谁的成本控制的越好,谁的利润就越高。所以成本控制的不仅是保证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此次培训闫老师特意讲了强化成本意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对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由于出版行业业务比较复杂,出版业的财务人员和决策层的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经常遇到各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难按照不同部门或项目对费用支出等情况进行分析,不便于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由于图书出版发行的成本核算项目繁多,关系复杂,难以准确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图书发行数量与材料供应及印刷数量的变化较大,成本控制难以实施;无法及时、方便地查询各类报表,随时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决策者难以对企业业务进行全面监控;没有形成财务信息管理的标准,下属各个单位的财务数据难于汇总,内部各部门形成信息孤岛;由于发行部门在完成图书销售时并不考虑此书在财务账面上是否入库,因此造成财务部门无法有效统计图书发行部门的图书销售成本。
图书出版行业是各行业中较为特殊的行业,它所涉及的财务流程及财务要求也比较特殊,而各个出版社的财务要求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成本及销售核算上,具有多种成本分摊途径,有的采用“出版社-部门-个人-项目”,而有的则采用“出版社-部门-项目”等。
面对以上问题,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出版社财务、业务流程更加简单、明了,实现“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增强出版社财务、业务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增产节支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为了满足出版行业对费用管理的要求,该行业的解决方案需要运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多种手段,对构成一个印刷品种成本的相关因素,如稿酬、纸张等原材料费用、发行费用以及相关的间接费用、共同费用等实施管理,以达到降低出版物的成本,提高出版社经济效益的目的。
针对图书出版发行的成本核算项目繁多、关系复杂,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难以实现的特点,其解决方案的成本要素应灵活设置,使出版社能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设置符合需求的成本;同时,方案要及时提供原辅料的成本差异分配情况,成本表的定义应尽量灵活,使出版社能根据自身的要求,设置成本账表的输出形式。
解决方案应及时、便利地统计与查询数据和报表,提供更为丰富、更有效率的财务决策支持;同时,根据上报单位内部各独立账套的财务数据,提供新的分析结果;为加强对往来账款的管理,解决方案要提供对往来项目的核销、账龄定义、账龄分析、往来明细查询、往来余额查询、客户资信度等的分析。
方案应解决由于资金流和业务流的不统一,给财务核算和图书发行之间造成的矛盾,使财务部门可以按实结账、发行部门随时售书,真正达到财务、发行无缝连接。
三、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
从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任何公司只要有往来款项,肯定会有应收账款,以前我个人觉得应收账款对利润,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听了课之后,闫老师的精辟分析后,了解了其实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应为只要开了发票,财务上就视同收入了,那么最后在利润表上他是算收入的,但实际上账上根本就没这笔钱,于是就形成了,类似于白条似的的利润,是虚增的,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而且累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会出现不利的影响,而且应收账款10万,那么如果利润率为10%的话,我们需要100万的营业收入来抵减,可想而知催收应收账款多么重要,不能简简单单视为一笔小钱,而要重视起来。
然而短短的一次培训远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还需要平时对财务知识的学习及积累,真正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到这些知识,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学习财务分析心得
学习财务分析心得
转眼间,这个学期的课就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财务分析这门课的共同学习也要结束了。
这个学期关于财务的知识,我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公司的财务状况,比如ZX公司、贵州茅台、银广夏公司等等。在学这门课之前,有些公司我之前都没听过,但在老师讲过厚,我不仅对这些公司的概况有所了解,而且对他们的财务状况了解很多。之前所学习的《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都是相互关联的,且会计和财务管理给我的财务分析课程带来大量帮助,要想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必须要先了解公司的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
学习财务分析是必要的。一个企业是有若干部分、方面和因素组成的,这些部分、方面和因素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我们要认识一个企业是,摆在面前的是一个个体的整体,不可能把握它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只从企业概况看是不够的,还要看它的财务报表,在看财务报表时,必须把组成报表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暂时割裂开来,把被考察的特性、因素从报表中抽取出来,让它们单独起作用,然后分别研究。财务报表分析通常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例如通过分析指导总资产收益率低的原因是资金占用过多,资金占用多的原因是流动资产过多,流动资产过多的原因是存货过多,但是,如何将存货降下来,财务报表分析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财务报表分析是检查的手段。财务报表分析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作出评价。
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揭示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便于他们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他们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以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单位的工作业绩,以便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我个人认为,财务分析这门课程在会计专业里是一门集大成的课程,它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它是对财务会计知识的整合,其反映出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方法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反映和全面检验。因此,学习这门课学习的不仅是基本方法和常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其渗透出来的会计理念和职业技能,是从课本到实际的有效跳板。
最后,谢谢老师这学期在财务分析这门课上对我们的帮助,这个学期我们学到的财务知识很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
第四篇:财务分析课程心得小论文
学习《财务分析》课程的心得感悟
——以财务分析的课程实践为主要出发点
学了《财务分析》这门课程之后,我有很多感悟。其中,最大的感悟与收获就是做过财务分析的课程实践的所想、所感、所得。
记得大三寒假时,我们导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找三家公司,分别对它们进行财务分析,比较它们的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由于当时并没有学习《财务分析》这门课程,做起来根本毫无头绪,不知道到底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该分析哪些内容,最后只能草草交差。这学期通过《财务分析》的学习,我知道了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结构、风险程度、营利能力、经营成果等。并且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来说,财务分析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如公司的债权人关注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他们主要分析资产的流动性;投资人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趋势,他们主要分析公司的营利能力及资本结构;而公司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了解,他需要对公司进行全面分析。
对一家公司的财务分析的具体对象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与各项财务指标分析。通过课程的不断深入,我知道了解读公司财务报表的基本步骤与思路,即先分析报表项目、找出重大变动和明显异常情况的项目,再深入查找相关资料和原因,最后对整体报表情况得出结论。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基本分析时,主要采用了百分比分析法。首先,主要通过横向分析比较公司以前财务报表同一项目的增减变化,得出项目的变动趋势,也反映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变动趋势;然后通过纵向分析公司同一报表中不同项目的比例关系,得出公司的财务结构。
这门课程,除了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外,我们还做了一个实际的财务分析工作,即对一家具体的公司某个的财务分析。这个实践操作,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课本知识的局限性,以及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难度与重要性。就拿我本人来说,老师课上的东西我是完全听的懂的,只是真正拿到了报表之后,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理论知识只是用于一般情况,当处在具体情况中时,还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行业背景等作深入分析与判断。例如,一般情况为,当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比上期明显变高时,可知职工的待遇比上期好,可以间接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比上期好,但实际上,我们还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比如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受物价的上涨等原因而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这都是我在做财务分析时遇到过的问题,当时想也没想,就将一般理论套了上去,事后通过上台展示时才知道自己做错了。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公司的未来,因此,财务数据必须具有连续性而非偶然性,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切忌只看表面现象,我们一定要深入,要找出能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效果的财务数据,而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也是财务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点。比如,我们不能单凭企业实现了净利润而肯定企业的经营能力,要具体分析利润表中的各个账户的数据,找出利润的具体来源,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损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利润的影响数,这些都带有偶然性,并非是企业经营效果的反映。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之和的差额上,它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营业成本与各项期间费用之和反映的是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情况。再如,在分析货币资金为何减少时,不能仅凭附
注上的说明而分析成支付了银行承兑汇票,而要更深一层的分析出银行承兑汇票所包含的具体业务内容。
另外,财务分析也并不是对每张报表的各项数据进行机械性分析,而是需要将某些数据结合起来一起分析,必须要有全局的观念,这点很重要。比如,在分析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时,最好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进一步了解公司款项的收回情况、资金风险高低等;也可以将其与总资产进行比较,了解经营效率。再如,分析应付职工薪酬时,也要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来分析。分析时一定要把企业的全部数据都视作一个整体,考虑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一个数据的变动会影响到的其他数据的变动。我们最后分析的成果一定是整个企业怎么样了或者是将来会怎么样,是要对整个企业的现在和将来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正是以具体每项数据的分析为基础的。即单独分析是分析的过程,而得出整体的结论是分析的结果。
在上这门课程时,我特别容易想起这学期在学的《审计学》。我觉得这两门课程有些方面特别相似。比如,审计上的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是运用了财务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报表的分析方法。相同的一点都是先找出与以往数据相比的重大不同之处,或者是找出某项比率的不正常情况,然后再深入分析不同的原因或是造假的可能,审计上称为细节测试。审计是通过分析程序确定重点审计领域,财务分析是通过分析程序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本质是一样的。财务分析一定要讲究思路的严谨和措辞的严谨,切忌只凭某些计算就得出某项结论,如果要给某个现象下结论的话,则要求论证过程的完全正确,证据要很充分。例如,我们我们不能光凭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成比例变动就得出销售费用没有作假的结论。这也与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态度相似。
对指标的分析主要采用比率分析法。一般来说,比率分析法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将彼此相关而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求其比率。不同的比率,反映了不同的内容。通过比率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各种情况,以及能够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比率分析具体又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和获现能力分析。对于每项指标,并不是每个财务指标都要分析到,而是找出最适合该企业财务指标,有时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而定。例如,在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若企业存货不多,则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都可用;若企业存货明显较多,则用速动比率更好;而若企业应收账款很多,则用现金比率,而不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百分比分析和比率分析都是通过对数字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预示公司的发展趋势。有时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这种趋势,可以用图表来帮助分析。常见的图表分析有杜邦分析和雷达图表分析等。
财务分析虽然能够帮我们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但是它仍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比如信息的时效性问题。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公司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和总结。用于预测未来的动态,只具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
这些就是我在学了《财务分析》这门课程以及做过财务分析实践之后的一些感悟。通过学习,我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巩固,更重要的是,通过那次实践分析到上台演讲再到修改的整个过程中我所获得的一些思想感悟和进步。
第五篇:财务出纳心得
岗位工作意见、心得
来到新岗位近两月了,在新岗位上让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接下来仅就自己作为出纳做一个总结概括和心得体会。
由于认识的不足我之前所了解的出纳就是管钱的,自从工作后在才知道出纳是指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办法,办理现金收支、银行结算及相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其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简单而言即负责企业货币资金收进、付出、结存的工作。既如此,我想即使作为小出纳也有大作为。出纳作为现金、票据的收付关口,是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第一道“关卡”,第一手的会计信息资料来自于出纳,出纳工作是整个财务工作的起点,是财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之一个公司的出纳可以说是基层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基层做起从出纳的点滴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稳扎稳打才能真正为财务决策的真实性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通过作为出纳这一角色在和小伙伴的团队合作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出纳、出纳要做什么、出纳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出纳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习惯等,此外让我深深地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人心齐,泰山移,感谢我的小伙伴们。在工作中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让我明白出纳需要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