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

时间:2019-05-15 15: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

第一篇: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

作为一职校教师,我参加了我校新课改的培训,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习了很多新课改的资料,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为我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下面我前谈几点我自己的体会:

首先,创造情境,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理解物理,同时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物理,感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达到物理知识融入生活的目的其次,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让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汲取物理知识。

在课程改革中,主要是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更加要求老师能够从平时生活入手,加深知识与课本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物理,找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最后,认真做好教学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是我对教学评价的的基本体会。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即“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要积极做好思想转变。教师应确定自己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具体我认为要从以下及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什么样?教育承担着怎么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止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模式等等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这就是新课程中的教师发展应关注的根本和核心。

第二.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确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新”的原因:

1、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每门学科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

3、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4、特别突出了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5、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通过新课程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再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得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常常了解学生得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查,随时修正。

3、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在是知识传授着的固定位置——讲台,而在教室里流动起来,将参与道学生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是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我会认真学习有关资料,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力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引导”,获得新知。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此次“课改”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3)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4)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新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我们经常讲教育,教师天天搞教育,但到底什么是教育?显然,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异化。再以我们熟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很不恰当地夸大和强化了。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必然使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我们任重道远,确需努力。

第二篇:学习《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学习《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林丽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本学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程标准》,并努力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在课程改革情景下,如何有效进行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备课组活动或者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对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强化基础”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如何向学生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大力抓好课堂教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时指导”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推行“情景——探究——实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本学期中,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应当说这样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精神,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三、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通过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平。本学期中,我们数学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读后感 www.xiexiebang.com)先让每一位任教老师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然后备课组再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研讨活动,从板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态、课堂的“应急预案”等全方位的进行研讨,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从单一的终结性考试发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在继续大力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同时,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中。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吸收、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努力。

第三篇:贯彻课程标准理念 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贯彻课程标准理念 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一、研究的背景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决于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而基础教育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目前,我们基础教育中有诸多与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就小学数学教育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体系上——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数学课程体系,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体系,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数学教育的育人性;忽视了学生包括态度、情感、人格等的发展;忽视了社会和数学自身进步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和个性的差异等,数学课程与儿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甚至对立。

教材内容上——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偏深偏难。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教师与学生认为教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现有的应用问题更多是为数学体系服务,是人为的东西,并不是源于生活中的问题。教材内容的陈述方式基本上是演绎型的,是对符号的直接操作或是重新再操作,都是从符号到符号,造成现在的数学教材是“教”材,而不是“学”材,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以“统”(统一性教学)“独”(教师独占课堂)“死”(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费”(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一次性和唯一性,排斥创新和多样性;重知识记忆和技能训练,轻视思维训练,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只知道呆读死记现成的结论,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本身缺乏热忱。

教学评价上——由于采取无休止的单一性考试、竞赛和排序等手段以及外部的压力推动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外部驱动,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儿童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儿童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丧失殆尽。

可见,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需要,必须进行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于1999年3月正式组建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研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勾画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指明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中数学课程将进行实质性的重大改革。为了紧跟国家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我们积极参与这场改革,为广西基础教育将全面实施《标准》提供实践经验、作出贡献。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中心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以《标准》为指导、以新教材为载体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

我们认为,体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体系改革新理念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不应仅仅把握在试验和验证这样的层面上,而应该把《标准》的研究和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结合起来,以课题的形式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把这个课题定位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新课程实验研究”。

本课题研究试图以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为出发点;以《标准》为指导,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为载体;以探索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学法指导的创新和教学评价目标体系的创新等方面为切入点;以教育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形式,遵循自然科学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把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置于指定的“问题域”和“实验场景”中,严格按照科学实验研究的步骤进行。通过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过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体系,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和更高层次推进。

我们又认为该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标准》的理念,研究的核心就是进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新一轮的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新体系,在基础教育中发挥数学课程对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实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及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优化教学过程,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内容完善、主体多元、方式标准多样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真正得到全面实施。

本课题作为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既有第一线的教师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实验,同时,又有各级专家指导实践,这更有利于实验研究人员从总体上准确地把握《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从而使实验研究工作建立在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既推动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有效结合,又培养出一批能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实验研究的人才,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作好教育思想、教师队伍和实施工作的准备,也为我区下一步全面铺开提供成功的经验。

三、研究的启动

1.选好教材

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我们选取了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该教材是由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课程处处长刘兼教授主编。

该课程遵循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活动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我们认为,该数学课程体系:一是与《标准》的基本理念相吻合;二是反映了当前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具有先进性;三是这套教材所具有的特点,能够大大地改善我区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课程体系。经过我们努力,该教材已于2000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批准作为2000年广西第二批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实验教学用书,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桂教材办[2000]06号《关于公布2000年广西第二批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和研究教材的通知》。因此,我们采用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及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标准》实验教学用书。

2.确定区域

实验区域,尤其是实验的学校是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的主体,学校应有自主权、选择权。在学校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南宁市、北海市、玉林市、桂林市、防城港市、桂平市、柳铁系统及部分县、乡(镇)学校共32所参与实验的学校,学生约3 750人。学校所属社区的特点各异——有的机关林立、有的商贸发达、有的乡风纯朴、有的文化强劲。因此各校的生源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学研究人员和参与实验的学校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科研,非常支持教改实验。这些学校的知名度与教育资源也有利于把学校办成这项实验研究的窗口。实验从小学一年级起步,有的学校一年级所有班级都参与,有的学校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占一年级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每所学校都选择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实验班的教学工作。

3.培训师资

任何教改实验与研究都必须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实验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搞好教材实验的关键。为了确保实验研究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凡是要求参加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单位,有关人员必须经过省级培训,才能准许开展该项研究。为此,我中心非常重视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我中心主动向广西区教育厅提出,请求指派我中心专职数学教研员参加教育部于2000年4月上旬在北京举办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标准》的培训学习,我中心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也毅然派了两位同志前往北京参加培训学习,回来后就开始着手筹备并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培训活动。

2000年7月4日至11日,我中心组织了广西首批实验教师共12人到福建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研讨·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师资培训班”。参加国家级培训,主要是使参与实验研究的人员了解国家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和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的最新动态,学习与借鉴兄弟省市开展这方面实验研究的丰富经验。

2000年8月9日至11日,我中心在南宁市举办“广西首届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研讨·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启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市、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的领导、教师,共85人。参加培训人员之多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如合浦县由县教育局副局长亲自发动、县教研室的专职教研员亲自带领该县实验教师共8人前来参加学习;桂平市城西小学由副校长亲自带领了本校6位教师前来学习;南宁市的部分学校也由校长或教导主任带领教师前来参加学习。

2000年10月中旬和11月下旬,我中心分别组织举行了“广西贫困地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习班”和“广西教师进修学校数学中心组年会”,专门为这两个班的150位学员安排了以“新标准、新理念、新方法”为专题的培训内容,由我中心专职教研员谢学宾高级讲师主讲;同时,组织学员观摩我中心教研员尹晓杰和实验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在让他们亲自感受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后,再结合九义大纲和教材进行对比讨论,使学员们通过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模式的比较,感受并悟出各自的优缺点,旨在引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此外,我中心数学教研员谢学宾、汤建芬还分别在北海市、桂平市、北流市、玉林市、钦州、南宁市郊区、柳江县、平果县、合浦县、天峨县、隆安县、鹿塞县等地为2 845名教师(小学校长、数学教研员、进修学校数学教师和小学数学教学骨干)作了有关《标准》理念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等专题讲座;2001年2月11日至13日,我中心受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委托,在桂林市举办了广西第二届《标准》和新教材培训研讨会,与会代表100多人,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组的孔企平博士和王永(特级教师)分别在会上作了专题讲学。到目前为止,参加我中心组织举办的类似的培训学习活动的人员已达3 200多人。通过这些培训与研讨,学员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实验教材的三大特点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和勇气,树立了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的信心。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和研讨,使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间接的、外在性的动机转变为直接的、内在性的生命需要和行动渴望,这也为该项实验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实施

在我区进行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但由于各实验学校条件和教师素质差异大,校际之间不平衡,研究的周期长、对象活等都将为实验研究顺利开展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强化过程调控、管理到位、深入实验指导,是该项实验研究成功的基本保证。

为了确保实验研究顺利健康的开展,必须坚持“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分层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建立实验研究指导网络,强化实验研究的过程控制,使课题的实验研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1.健全机构,规范管理

建立了实验研究管理网络,即广西实验研究领导小组→片区实验研究领导小组→学校实验研究领导小组,使实验研究在整体上做到统一规划,宏观把握;在纵向上做到层层落实、分层指导;在横向上做到实验区域的若干个条件大体相当的学校的实验班级进行效果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实验研究管理的最优化。

成立了广西实验研究领导小组。我们认为,该项实验研究属于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为此,组建了由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及实验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学校)领导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如实验研究的宏观规划、管理,实验研究人员的调配,实验研究成果的评估和推广,实验研究有关规定的制定及经费的筹措和管理,负责实验的理论研究和参与指导,或直接参与实验研究过程)。

成立了片区实验研究领导小组。即在广西实验研究领导小组下分区域成立实验研究机构,实验研究机构由实验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实验学校)的领导、实验教师组成,直接负责组织研制区域实验研究方案以及方案的具体实施。同时,建立健全区域实验学校教学联谊制度,开展区域性的实验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各片区组长于每学期开学的第二周前上交给我中心关于本联谊片区定期组织听课、评课、备课等实验研讨活动计划。各片区的学校轮流负责开展听课、评课、备课等研讨活动,每个片区每个月都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片区范围内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个片区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教学联谊研讨活动,有的片区还组织了两次集体备课活动(如南宁市新城区和城北区),桂平市教研室、合浦县教研室每月都由县教研室的教研员亲自组织实验学校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单元集体备课、现场听课观摩、评课和对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参加活动的人员可以是片区内学校实验班及非实验班的数学教师。这样,及时地把实验研究的新思想、新经验向片区内的广大教师进行横向渗透。

成立了学校实验研究领导小组。每校都有一名校级领导担任小组长,负责对本校实验与研究实行全程管理和具体指导,绝大部分实验学校都做到每两周举行一次备课活动,每次半天。一般先听一节实验课,感受课堂教学的真实状态,发现教师的创造与不足,再及时进行评议、交流、研讨。实验学校在教研活动中,都按要求做到了上好“三课”,落实“三项要求”。(1)实验教师每月至少上一节汇报课,并主动征询意见,寻找差距,研究存在的问题。

(2)实验教师每人都上一节面向全组、全校(或片区)的“开放课”,年级组的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讨。

(3)有的实验学校在一个学期内召开了校级的实验研讨会,结合研讨课,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有的实验教师还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整理成论文并发表在有关刊物上。

规范实验变量控制。

(1)优化教学内容,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第一,从性质上,实验用书(教学材料或学习材料)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

第二,从类型上,呈现教学内容的形式不拘泥于文字,应有文本形式和超文本形式。

第三,从内容上,教学内容不等同于知识点,它包括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的内容。

第四,从结构上,实验用书(教学材料或学习材料)的结构决定着学生素质结构,实验用书(教学材料或学习材料)的实施水平影响着学生素质水平的发展。该项实验教学主要以《标准》为依据,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为实验教学的载体。因此,要求各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一定完全照搬实验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验用书的结构和当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来选编学生如何学和教师如何教的信息教材,使学生能够广泛接触和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实数学世界,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并不断完善。

(2)优化教学环境,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是教师的角色作用。教师树立了“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作用。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大量可观察、操作、研究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愉悦、宽松、激励、互助、共振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成功”、“乐观”的心理气氛,进而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程环境。

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坚持学与教在学生创新意识、初步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

第三,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控制研究对象。这一实验研究面对的是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普通学生而不是少数超常儿童;采取区域性实验(即以一个城区学校、一所学校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参与实验的形式,而不是采取部分班级参与的对比实验的形式),以避免采用对比实验造成人为的负面影响,保证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的稳定,以便获取连续完整的数据资料。

(4)规范实验操作。控制实验教学时间。按照实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时数进行授课,以保证实验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实施的步骤及条件控制的一致性。

(5)优化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传统的教学考核是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唯一内容,以书面考试为唯一手段,以卷面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而实验教学的评价,要按照《标准》的评价要求进行。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儿童在学习情感和态度上的发展状况,如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和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

②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重点是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联系与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信息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 操作能力和初步实践能力等;

③学习成绩(儿童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④儿童身体发育的变化情况;

⑤实验班的实验教学的长远效果。

评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定期组织专项测试,弄清学生的兴趣、情感、学习的参与面等方面的情况。

②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析指标可分成四组分项比较。

第一组效标:收集儿童在学习情感和态度上的发展状况(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和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实际材料并加以评定说明;

第二组效标:主要测试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重点是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联系与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信息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实践的能力等);

第三组效标:旨在揭示实验教学的直接效果——学科成绩(儿童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第四组效标:主要测试儿童身体发育方面的情况。

③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按照学期实验教学的要求做好测试工作,即由我中心编写测试试题,指导实验点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班学生在情感、能力和知识技能掌握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实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④作好实验学校评估工作。我中心研究制订了对实验点课题实验研究的评估标准,并按标准对实验学校进行评估。要点如下:

●实验学校成立有课题实验研究领导小组(每校有一名校级领导参与),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组织管理工作,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按学期的工作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并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

●课题小组每月开展实验教研活动;

●实验教师按有关要求,参加实验的各项活动,完成实验研究的各项任务;

●建立健全实验研究档案管理制度,有专人对实验研究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管理;

●实验学校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教师的学期授课计划、总结、教案(教后记)等资料做到完整、系统并分类归档;

●作好实验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的记录,如:研究课活动,某项比赛教师、学生的获奖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比赛等;

●作好实验班学生素质及平时学习成绩的测试(即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作好记录、归档备案。

2.深入基层,加强指导

由于课题实验研究本身具有科学性、规律性,为了使从事课题实验研究人员掌握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明确目标要求,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做到科学性和规范化,必须加强对各实验区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为此,我中心在上学期初分期组织了实验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先后深入南宁、桂林、玉林、钦州、北海、桂平、合浦等市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巡回听课、评课和作专题讲座。尤其是对南宁市各实验区域的学校,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及时地掌握了实验教学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同时,我中心还组织编印了三期课题实验研究的内部刊物,发送到各实验区、校,有针对性地对各实验区域在实验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了实验研究的有效进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五、研究的成效

1.《标准》的基本理念已被大家接受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研究首先涉及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从课程设置到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带有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对小学数学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新定位。在这些因素中,最关键是人的观念的转变。经过将近一年(教学实验时间实为半年)的研究与实验,实验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初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

2.初步探索出体现《标准》理念的实验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标准》和实验教材研究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探索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并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力求实现以“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为目标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大多数实验教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探索构建了适合本校儿童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数学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如柳铁一小的实验教师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热爱期待、交往沟通、求知进取”的宽松的课程环境,建构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归纳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合浦县教研室指导实验学校教师探索出“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课堂教学结构;南宁市江南小学还总结出“变教师讲为学生做,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变静坐听讲为动手操作,开发学生右脑;变划框定调为自由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南宁市武呜城镇第三小学还运用本校开展珠心算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将珠心算的教学方法与新教材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寻找算法多样化的策略上,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积极的体验来学习数学,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对数学的学习体验是一种幸福而自信的感觉,使学生尽快形成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注重了经验总结和扩大实验研究的影响

组织召开全区《标准》实验研究观摩研讨会。为了及时地总结实验研究的成功经验和推广阶段性成果,扩大实验研究的影响力,我中心于去年11月下旬,在桂平市组织举办了广西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现场观摩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说课(由执教者向与会者汇报教学设计思路并对上课情况进行自评)、总评(由我中心教研员对观摩课进行点评和总结)、交流(实验学校领导或教师进行实验组织管理或实验教学经验交流)等。原计划与会人数约50人左右,结果来了230人。其中,有实验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教科所、教研室的教研人员,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共约118人;也有非实验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如北流市教育局副局长),教科所、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如贵港市教委教研室主任、教研员,陆川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非实验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师共约112人;也有来自广东省的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尤其是桂平市全市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与会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实验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教科所、教研室教研员,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通过这次活动,对《标准》的理念、目标要求、实验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活动过程模式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也觉得此行收获不小。尤其是执教者对教材特点的把握和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多媒体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优化实验教学的五个方面目标要求,构建出多媒体、大信息、开放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桂平市桂平镇中心校陈雪平老师上的“认识物体”一课,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真正实现了人机对话的交互式的学习,学生按照个人的学习水平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突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运用电脑创设了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建立了探索性学习方式,使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使与会者大开眼界。而对于非实验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科所、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非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通过亲自感受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对《标准》的理念、目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引起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他们突然间似乎找到了渴望要找的东西,活动尚未结束,就有很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科所、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非实验学校的领导和主动提出今年秋季学期要求参与该项研究。这种活动的成功开展,及时地总结交流阶段性实验研究的经验,展示了阶段性实验研究的成果,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组织开展全区实验教学设计与案例评析的评优活动。为了及时收集和总结各实验区、校教师教学的成功经验,为下一阶段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信息服务。我中心组织了全区《标准》和实验教材实验教学设计和案例评析的评比活动。尽管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不长,但实验教师都踊跃参加,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参评的案例达56份,论文58篇,实验报告12篇;有的教师正在完善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等。所有这些实验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将编印成册及时地发送到各实验区、校教师的手上,以达到横向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效。

实验教师的参赛课大显身手,纷纷夺冠。去年年底,各地组织了区域性的“创新型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参加《标准》和新教材实验的部分学校,大胆地用这套教材设计参赛课,推荐实验教师参赛,比赛的结果表明:实验教师获奖率最高,并且大多数都获得本城区的一等奖(在获得南宁市一等奖的5名教师中,有2名是实验学校的教师,他们分别是——南宁市民师附小的陶源泉老师、南宁市江南小学的梁佳老师;南宁市桃源小学赵艳谊老师、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黄新雁老师、南宁市南湖小学的罗燕婷老师也分别获得二等奖),非实验学校的选手按照《标准》和实验教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来设计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参赛课,获奖率也比较高。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标准》的理念已基本被大部分人接受,实验的成果已得到肯定。

综上所述,我中心开展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是顺利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显的,而且还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为下一阶段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存在的问题

对将近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回顾,我们看到,在前一阶段的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各实验区、校的进展状况是不平衡的。有的实验区、校还需要加大力度,课题的管理工作也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有待继续完善;另外,实验研究人员对开展科研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欠佳;对《标准》的学习和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对《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估的内化程度不高;对实验教材内容特点的分析和整体把握能力欠佳,对实验教学要求的“度”把握得不够准。尤其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或重组的能力还不够强,有的甚至就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来组织教学,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有些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应变调控的能力不强等。

课题研究的经费紧缺,有的县教育局(或实验学校)为了缓解出差经费紧张的矛盾,规定在一年内每人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最多不能超过一次,实验相关的用书和有关资料的订购也规定得很具体,必须征得领导的同意才能订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师正常参加区内外的培训学习活动,也挫伤了实验教师购买实验研究的相关资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影响了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实验教学能力的提高,间接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开展实验研究过程中,毕竟,参加实验研究的区、校和教师只占极少数。有些还没有参与实验的教师,甚至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教学研究人员采取观望和犹豫不决的姿态,有的甚至很难接受按照这套教材的思路来组织课堂教学,有时候是两种不同教育观念在进行着非常激烈的斗争。尤其是,有些地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尽管是经过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批同意并允许进入课堂的研究教材,也必须要经过这些地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同意,否则不准实验学校订购实验用书等。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们开展该项实验研究和进一步扩大实验规模的主要障碍。

七、今后的设想

1.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两个中心简称为“小教中心”)分别于1984年、1994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教育厅下文成立,是我区小学师资培训机构和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01项目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

几年来,两个中心组织开展的研究和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心教研员指导实验学校教师参加全国性教学比赛,获得五个一等奖;中心荣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标兵单位”和“全国三算教育实验研究先进单位”;两个中心教研员在区内外教育报刊发表论文达三百多篇,还出版了几本专著。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开展该项实验研究的基础和优势。

2.第二阶段课题工作的设想

进一步完善课题实验研究的组织与管理,重点抓好实验研究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我们两个中心研究与培训的职能和优势。首先,要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广西各地市县教育局教学研究人员以“新标准、新理念、新方法”、实验教材、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内容的专题培训,重点指导各地教科所、教研部门搞好《标准》和实验教材的培训工作,将《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实验研究的成果作为我中心相关项目培训班的专题内容,密切联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把握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及时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向实验教师传达,使《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人心。其次,继续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分片区组织开展实验区、校教学研究人员对《标准》(实验稿)、实验教材(修订本)和教育科研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再次,继续加强对各地市县实验区、校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组实施过程性指导,确保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继续有序健康的开展,在努力巩固第一阶段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课题实验研究的规模,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整体效益。

加强对实验教师常规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重点抓好各片区备课组的常规教研活动。各片区备课组长要在开学初进行集体备课,首先组织实验教师重新学习《标准》的有关内容,进一步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标准》的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具体要求;同时,将本学期实验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分配到各实验教师手上,教师个人将自己所负责的单元教学内容与《标准》的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对实验教材单元内容的编排特点和作用(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教学设计、单元练习设计、检测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写出单元教学计划。组长在第二次集中本组教师备课时,将教师们的单元教学计划进行汇总,讨论制定本片区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主要有:本册教材内容体系特点分析、单元教学方案、教学课时数、过程性检测内容和期末阶段检测办法、本学期开展集体备课的内容、目标要求与活动方式等),最后各片区组长再将本片区本学期实验研究工作计划交到我中心,由中心进行审定汇总,并印发到各实验区、校有关人员手上,以便于相互联系、学习交流和总课题组的检查指导。同时,继续发扬第一阶段好的做法——各片区组长按计划组织开展实验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必须确定有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可在开学初确定,中心发言人主要是结合《标准》的有关目标要求,对实验教材某个单元从内容编排特点、教学内容重组和优化、课时安排和教学设计的思路等方面作详细的说明,组内教师进行补充完善,也可先上现场观摩课,再结合观摩课的说课和评课进行研讨等。中心发言人所在学校承办该片区的常规集体备课活动,采取轮流承办的制度。这样,使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有计划、规范化、制度化进行。

加强对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举办旨在展示阶段性的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优活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必须作为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中心将定期举办以计算机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培训班,力争在一至二年内,使实验学校的教师能够学会并逐步独立掌握课件设计与制作,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索并构建出适合广西的区情的“多媒体、大信息、开放式、高效益”实验教学模式,定期组织举办旨在展示阶段性的实验教学成果的评优活动。同时,组织部分实验学校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实验教学课件研制联合组,进行课件的开发,为全区实验学校提供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努力促进我区实验学校成为广西小学发展和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先锋队。另外,组织举办全区性课题年会,总结评优,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广成果,扩大影响。

总之,我们将把该项实验研究作为我中心的研究与培训的重点项目来抓,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精力对该项研究的组织实施进行全程的指导。做到以实验促研究;以研究促培训;以培训促实验的良性循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搞好该项研究,为广西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西宁市北小街小学 朱红英

开学之际学校教科研组织全校教师分科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四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集中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学习中使我再一次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下面就结合本人几年的实践与学习来谈一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四基”指引我关注学生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相比较以前的课标,将“双基”修改为“四基”,本次明确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是巨大的进步。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很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训练基本知识,课后也反复进行练习。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明显发现,一部分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题型稍微变动,就无从下手,说明长时间只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既能,使得学生学得比较机械。这已经让我注重对学生提问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又明确提出,更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次为重,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二、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讲授新知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一点我很认可。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教学《位置》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三、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不光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四、注重培养学生做中学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1版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从而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简单的几何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建立初步的空间。

总之,数学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数学课堂更明确的指导,更有利用我们准确的把握住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学习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有感

今天听了北京广渠门中学穆秀颖校长关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讲座,我深有体会。穆校长指出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是突破传统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观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方面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当今社会出现许多高分低能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些学生只会学习、只知道学习,生活上很多事都不能自理,长久的依赖父母,更不用提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了,所以,传统的教育观必须要打破。

虽然传统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了“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也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课业2负担。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其偏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忽略了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改革内容首要的就是“立德树人”,彰显了当今的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要求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要树立自己的学生。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算不上有文化,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要树的合格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用“才”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尤其小学生思想幼稚、单纯、模仿性很强,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将令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想要教好学生,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穆校长在讲座中还提出“教育的不公平是人一生中最大的不公平”,而要改变这种不公平,关键就取决于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把学生当做一个生命体来看待,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而非控制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坚决抵制“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要“用教科书教学而不是教教科书”,还要具备敏锐的判断,整体驾驭的能力。此外,在谈到问题的设定时,穆校长指出“问题的设定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具备很好的专业素养,设定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要能把握住整体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下载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标准心得

    课程标准心得 阅读了《生物课程标准研修》这本书之后,结合平时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一,关于高中......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4月4日到4月14日肇庆市教育局为我们准备了为期十天的新课标学习。这次学习可以概括为“高密度、大容量、强冲击”。这段时间的学习......

    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心得1(大全)

    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心得 体会人:周海霞 2016年6月18日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组织老师们深入学习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和理念,深切感悟到学习新课标是适应教材改革的......

    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心得

    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心得 保亭六弓中心学校 陈克玮 最近学习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以后在体育......

    《摄影技术》课程学习及摄影创作心得

    《摄影技术》课程学习及摄影创作心得 摄影技术》 一、态度第一,精益求精 1、对于严谨的摄影创作,还是应该使用 raw 格式,而且 raw 格式其实并不占据 太多的空间,也就只有 4-5......

    学习财务课程心得

    听《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有感 非常荣幸地听了闫静老师这门《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她通过经典的案例,以及浅显易懂的讲解,使我们对专业的财务知识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解。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实践心得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实践心得永年中学易 小 玲课程改革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的那种枯燥说教模式早就被贬为落伍之列。再也没有听到“政治课嘛,给学生指一指,让学生背一背就行了......

    关于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心得

    关于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心得 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它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