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doc

时间:2019-05-15 12:0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doc》。

第一篇: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doc

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

加大对高寒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倾斜力度,大幅度提高这些地区的教师待遇。建议根据农村学校所在地区的贫困程度,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由中央或市专项设立并拨付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引导教师和毕业生向农村学校流动,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实行“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国家教师工资制度”。

由于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困难,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多只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尤其是两基攻坚对合格教师的需求和县级财政供养产生矛盾,是他们不能按编制配齐农村教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小学现有教师和新增教师的工资,建议由中央或市级财政专项支付,切实解决这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和补充合格教师问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教师的一大难题。建议由中央或省市设立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通过校外选址、乡镇拨地、政府补贴、集资修建的模式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使其安居乐教。

第二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桐梓县新站镇中心学校

张华元

在全国十二届三次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这为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农村教师努力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梦想。但,当今农村教师处于教师群体的最底层,有的包班教学,有的复式教学,还有的多学科教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管是知识面,还是工作量,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总觉得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差距大,心理上有说不出滋味和不平衡;加之,长期在边远、高寒地区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受人看不起,自认为“没本事、无能力”,久而久之,绝大多数农村教师心理防线受到极大的冲击,消极情绪日积月累,自暴自弃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为此,为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教师实行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有效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优惠和倾斜力度。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和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对长期在最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荣誉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优惠待遇。目前,尽管农村教师的职称得到全员聘任,边远补贴也在增加,但与他们的付出极不相称,要真正让农村教师得到的工资福利比城镇教师的高,得到的荣誉和职称比城镇教师的多,得到的生活待遇比城镇教师的好,只有及时兑现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切忌雷声大、雨点小,只打雷、不下雨的现象发生,才能让农村老师真正得到实惠。这样,农村教师就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能缓解心理压力。

第二、对农村学校应合理测算编制来配备教师。目前,农村学校第2页

共2页 生源不足、教师匮乏,基础设施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加之,生源日益减少,学校“空心化”现象特别严重。所以,上级人事编制部门和教育主管局,在审编和测算教师时,不能采取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按师生比“一刀切”的办法来配备教师,应该采用县城学校按师生比来配备教师,农村中小学按班级数来配备教师的“双轨制”办法,还要科学合理配置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教师,同时还要考虑配备实验操作员、远教管理员、安全保卫、图书仪器和后勤工人等教辅人员,切实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负担,真正建设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优化精干,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这样,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稳定,才大有希望。

第三、农村教师应实行轮岗交流和上挂学习制度。现在,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有序的竞争机制,开展“坐标定位”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去优质支教,把好的办学理念、特色教育和现代教学送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让农村教师到县城学校挂职学习,学习先进学校的好经验,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使农村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样,使学校形成一盘活水,经常输入更多更好的新鲜血液,既消除了长期的老面孔,又解开了农村教师闭关自守、井底之蛙的定式思维。

第四、应多组织农村教师开展教学业务提高活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多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基本技能大赛和擂台赛等活动,特意增加指标和放宽条件,让更多的农村教师积极参与、得到锻炼,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意尝到甜头,这样,更好地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扎实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组织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实行传、帮、带,采取一对

一、跟师学等措施,促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准、教学方法、第2页

共2页 基本技能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水平。更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搭建舞台、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显身手、展示才华,使他们在基层教育战线上,干有奔头、想有盼头。

总之,采取以上措施,既鼓励了农村教师安心踏实工作,又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稳定问题,使他们兢兢业业地教书,认认真真地育人,有效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通信地址:桐梓县新站镇中心街051号 邮

编:563205

2015年5月18日

第2页

共2页

第三篇:农村教师补充与稳定策略刍议

加 强 改 进 党 的 建 设 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主题征文

农村教师补充与稳定策略刍议

摘要:中国的问题说到底是农村的问题,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在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教师的补充与稳定。本文结合实际,从政策、措施及工作生活的具体层面,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补充与稳定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教师 补充 稳定 策略

当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师大都处于超编状态,尤其是农村教师超编,但与此同时,农村各学科专任教师却十分缺乏。究其原因,是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加上农村教师工作待遇偏低、工作生活环境不优,吸引力差,由此导致长期以来流失严重、补充乏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其实质就是一个如何补得进留得住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农村教师的补充与稳定问题,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依据农村实际实施城乡教育编制二元化管理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单独定编。目前,城乡教师编制存在倒挂,2000年开始实行的新的教师核编定岗规定,城市的编比宽松于农村的编比,这主要是更多的从减轻财政负担的角度而不是更多的从教育规律角度来考虑。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学校分 散,学生人数虽较少,但班级较多、需要的教师编制相对要多。而农村教师编制较少,导致补充乏力。加上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核编定编工作中,应以规范、优化、高效、精简为原则,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满足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出发,本着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目的,根据教育层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班额和教职工工作量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尤其要体现向农村中小学倾斜的原则。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因时制宜地改革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办法,把有利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缓解农村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作为调整的重点,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学生居住分散、农村中小学班额小、短缺学科教师多等实际情况,在编制标准上适当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增设一定比例的机动编制或者附加编制,优先配齐农村合格专任教师。农村教师配备要实行动态管理,不应受固定人数的限制。

(二)制定教师补充专项规划。建立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是保障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计划、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年轻教师的选聘和培养,研究制定教师补充办法,以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为重点,广开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形成教师补充的良性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教育发展情况提出需求计划和编制调整计 划。补充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龄人口的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既要考虑近期又要考虑中长期,既要考虑经济承受更要考虑教育发展规律,尤其是要考虑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以乡镇中心校及县直学校为单位,对辖区内学校教师紧缺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教师缺编和学校空编情况,按照农村学校优先、紧缺学科优先的原则,拟定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经编制部门审核,人事部门同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要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招聘数额变化、教师自然减退等情况,合理制定适时补充方案,确保教师队伍的连续性,确保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政府应该在教师的聘用和晋职制度上进行改革,规定城市新聘用的教师和要晋职的教师必须要在农村学校服务一定的年限才可以聘用和晋职。还可以规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一年,才能往城市学校调动。同时制定特殊政策,逐步建立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双向流动的调节制度。国外实行的城乡教师“轮岗制”,具体到一所学校的学科和年级都要定期实行教师轮换,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间断性地下到边远地区支教。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定期服务,农村教师定期到城镇学习访问的双向流动机制。其中,在城市派往农村“轮岗”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必须占到30%的比例。这样不仅可 以补充数量相对不足的农村教师,而且可以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四)完善农村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实行农村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是保持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拓宽农村教师补充渠道的一个有效方式。要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总体精神和具体要求,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在定编、定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工作任务,坚持满工作量原则,按照教师岗位职数结构比例和课程计划要求,科学合理设臵教育教学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随着学校规模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使岗位设臵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实行合同管理。聘用制的关键是合同,学校应与教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学校与个人的人事契约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聘用合同期限可由用人单位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与受聘人协商确定,合同期满,可续聘,可解除。聘用教职工时,应坚持教师聘用制与教师资格制度相结合原则,可先从本校具有教师资格的现有人员中择优聘用;对新进人员,一律面向社会依法从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要妥善安臵未聘人员。一是让在超编学校落聘的合格教师到缺编学校应聘,或由组织安排到其他缺编空岗学校工作。二是校内转岗,打破教师、职员、工勤服务人员的界限,落聘教师可以应聘职员或工勤服务人员岗位。三是安排参加进修培训。四是参照机构改革当地公务员分流政策的相关规定,实行提前离岗。五是鼓励、支持未聘教职工辞去公职,自谋职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或一定的经济补助,构建畅通灵活的用人机制。

二、要对农村教育资源予以倾斜扶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二元经济体制,工农业剪刀差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农村教育资源予以倾斜和扶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一)增加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经费实行县学县办、乡学乡办、村学村办体制。这一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但它把对基础教育投资的责任几乎完全甩给了县乡政府和村民。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基础教育以外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但毕竟基础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的基础,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承担主要的义务和责任。为此,国家必须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投入比例,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进行补贴在科学评估、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办学责任与分担机制,构建农村教育稳定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二)要尽快出台吸引与稳定农村教师的倾斜政策。首先,要对农村骨干教师特别倾斜,实行“农村骨干教师工程”。设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和校级“农村名师”。凡被评为“名师”的骨干教师,各级学校或政府发给一定数额的特殊津贴。按县、市骨干教师级别和学校边远程度,每月分别向农村骨干教师足额发放农村骨干教师等级津贴和交通费用补贴,使农村骨干教师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同等的城里的骨干教师,从而使他们在农村安心工作,不再向往城里学校。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心骨,是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确保农村骨干教师的稳定,是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第二,在实施绩效工资时,特设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实施后,部分农村教师的津贴没有了来源。为了不使教师收入减少,鼓励更多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可以出台专项措施,在城乡一体待遇的基础上,对农村教师发放农村岗位津贴。岗位津贴可以分档,学校越是偏远,条件越是艰苦,农村任教的时间越长,相应的岗位津贴档次越高,教师得到的津贴越多。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设立“专户”管理,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任何人不得挪用拖欠。为保证农村教师岗位津贴的足额按时发放,可以规定:只有当下一级财政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划入“专户”之后,上级财政教学生活设施资金才下拨。并且,每月直接划入教师个人工资账户。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对于新录用进入农村的教师可以缩短转正任期,任教期间的工资可以根据时间长短浮动一级或几级,对于农村教师的职务评聘,要从指标数量上予以 倾斜,任职时间上可以破格。

(三)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与生活条件。要想教师安心教书,教好书,必需的教学与生活条件必不可少。农村学校条件艰苦,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资源缺乏上。破旧的桌椅,破烂的教室;教师只有粉笔和黑板做教育工具,只能用嘴巴讲授知识;做不了实验,用不了课件,教材教法中的很多东西无法实现。这对教师教学积极性是一种极大的打击。所以,要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首先必须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如更换旧课桌椅、更新黑板、添臵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语音室等。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生活条件更艰苦。大部分学校没有像样的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有的甚至连水电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网络、通讯、娱乐等高层次的生活需要,教师生活十分不便。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着重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问题。首先,要兴建教工集体宿舍,实行农村教师“安居工程”,让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安家落户”。现今城市住房成本相当高,如果能在农村为农村教师建造廉价物美的住房,同时完善用水、用电、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使教师有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相信不仅在农村的教师不愿意走,连城市的教师也会愿意去。

三、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证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可以提高 教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因此,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对于吸引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研究。农村学校分散,农村教师工作负担重,工作环境差,与外界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学习时间无保证;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机会少,经济负担重,现有的培训在课程、内容等方面缺少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广大农村教师迫切需要提高对培训的认识和更新教育理念。因此,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研究,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模式、方法、管理制度、保障措施、课程体系、激励机制研究与建设等等,这不仅有利于总结教师培训规律,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地方政府进一步探索构建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农村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形成适合本地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同时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以适应教师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更好地贯彻实施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教师专业化,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机制。要建立专门的政策法规,对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责任、权利、义务进行法律认定,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规模、规格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要 与评优、晋职、晋薪及资格认定挂钩,并督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遵照实行。其次,要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体系。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长效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依规落实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学校,其校办产业等收入也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要对各地教师队伍建设经费进一步明确使用途径,专门列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要确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按计划调训的教师实行免费培训,以减轻培训负担。同时,切实加强经费的管理与监督。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专项督导与评估,确保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三)创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农村教师往往出外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公派机会很少,又由于培训内容少、形式单

一、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往往不理想,再加上培训费用的负担,使许多农村教师对校外培训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农村中小学应该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可建立各种教育学会,按学科组织读书会、教学沙龙,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合作与交流。针对本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及时有效的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相对于校外的培训具有很多优势。农村各个中小学可以针对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校本培训策略。此外,还可以通过远程培训、参观研修、挂职、讲座等方式开展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如可由国 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规定,部属或省属的师范学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校的教师每年必须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教育扶贫,这种扶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支教,而是由这些高校的教师来对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也可以以对口支援、校校联合的方式进行;还可以规定研究生毕业实习必须到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进行,由他们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国家和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把这种培训纳入正规的培训管理之中,农村教师参加的这种培训也应该在考核和晋职时受到承认。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农村教师不再花昂贵的培训费,在家就能学到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教师不离校,也减轻了学校安排课的压力。校本培训这种形式既符合农村学校的现状,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加强农村教师心理疏导,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塑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对教师要进行正确、正面的报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价值,调整公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促进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和家长要特别理解农村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的艰辛以及所做出的特别贡献,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设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管理者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可由乡、县、市、省、国家每年表彰和授予称号、勋章、荣誉证书等形式开展表彰奖励,可以按在农村工作的年限分别由乡、县、市、省、国家授予农村教师特别称号,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和崇高感。

(二)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学校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农村学校从硬件来说,无法和城市相比,但是,工作环境除了硬件,最重要的是软件,即组织的工作氛围。因此,农村学校管理者必须着重为农村教师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第一,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采取情感激励的管理方式。要尊重农村教师的艰辛劳动,表彰教师的乐业、敬业精神,理解农村教师的苦衷,善待农村教师在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使教师得到信任感、温暖感。第二,应当高度重视校园文明建设,可建立兴趣沙龙、文艺、体育活动小组等搭建展示、参与平台,营造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采取各种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第三,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第四,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改变以升学率或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错误做法,重视教学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业务能力、态度和进修提高等多方面的评价,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第五,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要强调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全体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增强 教师的心理卫生意识,使教师学会一些能获得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心理调适:一是要客观地认识自我,正视和接受现实,积极悦纳自我,从容对待挫折,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二是要系统掌握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放松、积极暗示、合理宣泄、消除非理性观念等,以减轻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三是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劳逸结合,扩大交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平和心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保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有业务活动权,学术活动权,教育学生权,享受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进修提高权。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教师的相关权益;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及授权,加大执法力度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此外,农村教师主要与农民打交道,由于农民普遍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难免遇到农村教师合法权利和安全受到危害的时候,各个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政府要积极出面,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利。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而且还能增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益阳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谢亚斌 益阳市教育局 *** 413000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第四篇: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有效供给

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有效供给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提出的一项保持农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任务。

2008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遇到了多种困难和风险,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基层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战胜了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取得了喜人佳绩。全国粮食总产达到10570亿斤,亩产超过660斤,总产、亩产均创历史纪录,实现了连续5年增长。同时,油料、糖料、肉类、禽蛋、奶类、水产、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农业生产继续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2009年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社会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我国作为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形势将受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淡水资源趋紧等因素制约,粮食已很难出现长时间、全局性过剩,近5年历史上少有的农业连续增产,也只是实现了谷物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当前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国内市场粮食、棉花、生猪、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这将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三是支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政策效应有所减弱,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大,粮食连年增产有可能导致松懈倾向,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粮食生产,降低主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的情况下,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为实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任务,2009年要重点在3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粮食安全责任,坚决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主产区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田面积和自给水平、落实地方储备任务。进一步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继续向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倾斜,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进一步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粮食发展后劲。

二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发展油料等短缺农产品生产,稳定生猪、棉花等产业。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扶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生产。推动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支持优势产地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加强生产、储运保鲜

等设施建设。推动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加强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三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要求,全面强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严格监测产地环境,规范投入品使用,支持国有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出厂食品要严格自检,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在政府监管环节,抓紧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办法,健全全程监管体系,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溯等制度,切实让消费者放心满意。

稳粮增收强基础 促进发展重民生

辞旧迎新之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全面部署了明年的“三农”工作,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

持续增收的主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跌宕起伏、非同寻常。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接踵而至,农业和农村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多种困难风险,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创造了农业生产又获丰收、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的喜人佳绩。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农业和农村发展亮点突出,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而正在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逐步显现。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经济环境骤变带来的新困难与历史形成的老问题互相叠加,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果断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牢牢把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起步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看得更为清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民的钱袋鼓起来,工业品才有销路,扩大内需才有持久的动力;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稳得住;农村日益繁荣发展,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真正实现。

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把加大“三农”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我们要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拿出真招实策,舍得真金白银,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扶持粮食生产,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建设资金的机遇,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利当前、管长远的大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流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着力改善农村民生。针对当前转移就业困难、返乡农民工增加等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想方设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开辟更多增收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重点发展和完善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期待的教育、医疗事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扶贫开发。

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要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明年农业农村发展任务极为艰巨、工作特别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强农政策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把惠农措施不缩不减落实到农户。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 保持农村和谐稳定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鲜明提出了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细化实化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农村民生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 约1.4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书本费,780万名贫困家庭寄宿生得到生活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截至2008年9月底累计12.9亿人次受益,补偿资金1020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4284万名农民被纳入低保范围。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绝对贫困人口持续大幅减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开展。

但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改善农村民生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目前,农村仍有2亿多人口饮水不安全,110万户、500万人口无电,6000多个乡镇、6万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6000多万个宜建沼气的农户未建沼气,2000万个农户仍住土坯房和茅草房,农村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仍不及城镇的五分之

一、人均占有的公共卫生资源仍不及城镇的七分之一,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重道远。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这个要求,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具体部署。重视改善农村民生,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速度,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文化方面,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教育方面,要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明确提出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卫生方面,要适当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同时要求进一步增加投入,继续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保障方面,要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同时要抓紧制定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年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0%的县(市)。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5件实事。水——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力争年内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电——要全面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争取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气——要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房——特别要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要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后,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要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要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等关键环节,重点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扶贫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综合治理。

重视改善农村民生,要进一步搞好农村社会管理。要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力争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群众平等表达诉求的制度化平台,拓展农村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二要搭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文化卫生、法律援助等多方

面服务,特别要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教育条件。三要妥善解决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尊重群众的合理要求,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四要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严密防范境外敌对组织对农村的渗透。

中央关于重视改善农村民生的这些要求和举措,具体体现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根本要求,全面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必将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第五篇: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新举措

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新举措

编者按:为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紧张形势,确保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4月2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何准确理解“长效机制”的内涵?中国石油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刘毅军教授。

记者:联系2012年出台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新版《天然气利用政策》,您认为,此次《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刘毅军:无论是《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是新版《天然气利用政策》,其制定都是基于“天然气供应相对过剩”的预期。以后者为例,一改2007年旧版《天然气利用政策》抑制需求的总基调,积极鼓励扩大天然气利用领域和规模,大幅度增加了优先类和允许类的天然气用户类型。

然而自2012年冬天以来,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拉动我国天然气刚性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受治理雾霾天气影响,全国多个省份加快煤改气、油改气进程,致使天然气需求量过猛增长。当时预计2013年天然气供需缺口可能超过100亿立方米。而未来一段时间,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其需求还将大幅增加,贡献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综合上述原因,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的压力可能长期化。

正是在天然气供需形势发生大变化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出台《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对此前的政策做出部分调整,同时从梳理机制着手,为天然气“十三五”发展规划开展前期工作,目的就是从长效机制入手化解供需紧张矛盾,确保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如何理解“长效机制”的内涵?

刘毅军:能否实现长期稳定供应,是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从政府简政放权的视角来看,《意见》正是在系统地回答,面对天然气供应可能长期偏紧的局面,除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外,政府还能够做些什么。而所谓“长效机制”,就是政府通过制度设计、确保制度发挥作用,长远看通过法律,规范化、可预期地应对包括突发情况在内的各种挑战。

比如,《意见》比以往政策更加明确“气到底干什么用”,提出保障供应的两大方向:一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确保居民用气安全稳定供应为核心,基本满足民生用气需求;二是到2020年累计满足“煤改气”工程用气需求1120亿立方米。考虑到很多“煤改气”工程实施后,改善环境用气直接变成民生用气,因此《意见》优先保供的方向,是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但受我国天然气产业链所处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影响,保障以上两个供应方向的压力很可能长期化。特别是民生用气无法仅依靠价格手段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意见》除建立供给侧的长效机制外,还格外突出需求侧管理,强调建立有序用气长效机制。如按落实气源情况,对“煤改气”工程进行规划、计划控制;强化合同在天然气购销和供用气中的强制力,并完善调峰等合同条款;制订有序用气方案和调度方案,应对应急处置;建立天然气监测和预测、预警机制等等。

记者:《意见》所构建的保障供应长效机制核心内容是什么?在解决调峰问题方面,《意见》遵循何种思路?

刘毅军:《意见》构建保障供应长效机制,最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天然气供应总量能不能保证;二是如何解决调峰难题。

在供应总量上,《意见》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力争达

到4200亿立方米”目标。虽然存在压力,但考虑到“十三五”期间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或将提速,以及进口天然气日益多元化,长期资源接替保障序列正稳步形成,个人认为按期实现这个目标没有太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调峰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一大短板。未来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民生用气比例将逐步攀升,还将进一步加剧调峰需求矛盾。

《意见》解决调峰难题的思路,不仅强调技术调峰,鼓励储气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制度调峰,加强需求侧管理。在前一个方面,《意见》落实天然气销售企业、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各自的调峰义务,提出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储气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制定鼓励储气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对储气设施的资金筹集、投资和运营成本的回收有了更明确的制度安排。而在后一个方面,制订有序用气方案和调度方案,研究推行可中断气价等价格政策,通过培育大量可中断用户、可转化用户,缓解调峰压力。

记者:建立长效机制的背后,《意见》还旨在推动哪些结构性深层改革?

刘毅军:《意见》将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置于首位,通过做好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上游深层改革。通过研究制定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存储设施向第三方公平接入、公平开放的政策措施,推动中游深层改革。通过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等,推动下游深层改革。通过加快理顺车用天然气与汽柴油的比价关系,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研究推行非居民用户季节性差价、可中断气价等价格政策,反映更注重终端的定价机制安排。

(来源:中国石油报记者:顾虹)

下载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保障农村教师的稳定.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教师

    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出路与对策的思考 基础教育的重心在农村地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一)优化教育环境,增......

    做好换届选举,保障基层稳定5篇

    做好换届选举,保障基层稳定 2011年,新一轮的换届选举已徐徐拉开序幕,如何做好换届选举各项工作,选出优秀领导班子,已然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乡镇换届选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

    农村教师事迹材料

    陈老师是xxx中心小学一名优秀的老教师,现担任xxx小学校长。参加工作31年以来,陈老师坚持在农村边远山区任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认真实践“xxxx”,积极贯彻和执......

    农村教师生活

    农村教师生活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农村教师占的比重非常大。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农村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农村学校公用仅给严重不......

    农村教师问题

    当代教育热点问题透视—— 农村教师问题 一、农村教师问题的由来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教师的主要来源: 师范学校毕业生和民办教师。 师资基本稳定,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正式教师......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背景: 农村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仍......

    农村教师工作总结

    农村优秀教师工作总结本学期开始之始,我校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学校的教师队伍当中选拔十名优秀教师。分级组进行民主选举,我很荣幸在级组的评选中获票数最高的人员之一,最后经......

    农村教师演讲稿

    农村小学教师演讲稿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工作了近30个年头,深刻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平凡和艰辛:它不仅需要付出劳动和汗水,更要付出心血和真爱。但我更是充满激情,因为我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