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的现状与对策
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的现状与对策
电力系统自然灾害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回顾了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在自然灾害下的运行安全状况,特别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自然灾害状况。重点介绍了电力系统在灾害性强风和地震作用下所受的影响。近年的自然灾害说明,开展我国电力系统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研究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电力系统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机制!应急反应机制和灾后快速恢复重建机制,是提高电力系统防灾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安全对策
在现代社会中,维系现代城市功能与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定义为生命线工程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讯,城市供水,供热,供燃气系统等[1]。作为大型复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的生活秩序。电力行业公用性和电力系统同时性的特点,决定电网事故影响大!速度快!后果严重。大电网事故不仅会给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例如: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美加大停电事故震惊了全世界,同年,还发生/8#280伦敦大停电,/9#10悉尼和马来西亚大停电,/9#280意大利大停电等。现代电网的特殊性,使偶然的事件!局部的事故能够迅速波及整个网络,并在相连的巨大电网间传递,使大城市顷刻间陷入彻底瘫痪,经济损失难以计数[2]。
电力系统的故障,除了运行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外,很大一部分源于自然灾害。在我国2004年的电网故障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有14起。而这一数据在2001,2002,2003年分别为7起!5起和10起[3]。2005年不完全统计:2月华中地区的冰灾,4月和6月江苏地区的500输电塔风灾倒塌以及夏季登陆我国的8个台风,均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失。电力系统因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故障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本文首先回顾近些年来国内外电力系统由于自然灾害所引发的事故和损失,重点介绍了电力系统在风灾!地震!冰灾等灾害下的事故特征。严峻的事实表明:开展电力系统防灾研究,提高电力系统在自然灾害下的安全性!保障电力供给是当前电力系统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挑战。电力系统的风灾
1.1 世界主要国家电力系统风灾概况
在引发电力系统的自然灾害中,风灾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日本的统计表明,其电力供给中所有故障的70%都是由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产生的[4]。例如:1991年在日本登陆的19号台风,首次造成高压输电塔和其它电力设施的极大的损坏。此后政府和各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攻关组,对此进行了详细地研究。1999年9月24日登陆日本九州地区的18号台风造成4个输电线路的15基输电塔倒塌,3个输电线路的6条发生断线。九州电力公司测得的该台风的最大瞬时风速超过70/,风速超过了设计标准是造成输电塔倒塌的主要原因。2002年10月1日,日本21号台风造成茨城县10基高压输电塔连续倒塌的严重事故。当时由设置在附近一个输电塔上的风速仪记录的最大瞬时风速为56.7/(高度68.5)。此次事故共造成30万户用户停电,289000电力供给发生故障。灾后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发现,其中一座输电塔在强风作用下的基础上浮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5]。2005年登陆美国的数次飓风,都给登陆地区的电力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失。其中飓风卡特里娜造成290万户用户停电,飓风威尔玛更是造成600万户用户停电。事实上,由强风暴所造成的大停电在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呈现递增的趋势。
除了在强风作用下输电塔的倒塌,导地线的裹冰舞动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导地线在裹冰的情况下,由于截面形状的改变,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即使在风速不高的情况下,也可能引起导地线的舞动。舞动是一种发散型的振动,振幅很大。日本对其国内的输电线舞动状况进行过较为全面的观测,通过研究发现,舞动所造成的事故包括线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所造成的损失包括电弧烧伤!断股!断线!杆塔损坏!倒塔!防振锤或间隔棒损坏等[6]。
1.2 我国近年来电网风灾事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飞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1996-2002年期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7亿,年均1957万,占世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30%左右,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发电量完成15716.5亿#,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4亿#,均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500输电线路逐步成为我国各电网的主干线路。但同时,500输电线路的累计倒塔次数和倒塌基数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例如:1989年8月13日华东500江斗线镇江段4基输电塔倒塌;1992年和1993年,500高压输电线路两次发生风致倒塔事故[7];1998年8月22日华东500江南线江都段4基输电塔倒塌;2005年4月20日,位于江苏盱眙的同塔双回路500双北线发生风致倒塔事故,一次倒塌8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2005年6月14日,国家/西电东送0和华东!江苏/北电南送0的重要通道 江苏泗阳500任上5237线发生风致倒塔事故,一次性串倒10基输电塔,造成大面积的停电[8]。大风同时造成临近的500任上5238线跳闸,两条线路同时停止输电。这两次500输电塔的风毁事故,对于华东电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其它地方的风致倒塔事故也频繁发生。2005年7月16日,龙卷风袭击了湖北黄州城区附近,造成黄冈电网220线路杆塔!110杆塔受损22基,其中倒塌220输电塔3基,110输电塔16基。7月19日,龙卷风袭击武汉洪山区,造成110两基输电塔被拦腰折断。2005年5月26日,青海省贵德县遭受狂风袭击,共造成330输电塔3基破坏。
除了龙卷风和飑线风造成的输电塔倒塌之外,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电网所造成的破坏时有发生。2004年8月12日/云娜0台风在浙江登陆,损坏的输电线路达到3342。受这次台风影响,浙江电网500线路跳闸10次,全省共有9座220变电所失电;110系统线路跳闸68次,主变压器跳闸5台次[9]。2005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共有8个,其中四个台风共造成110以上输电塔倒塌5基[7]。
根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显示,仅2005年,发生在我国的强风(包括飑线风!龙卷风和台风)即导致500输电塔倒塌18基,110以上输电线路倒塔60基[7]。
在输电线的舞动方面,自1957年至1992年初,我国共发生了44次导线舞动,涉及到线路161条,致伤导线66根,引起线路跳闸119次以上。其中,1988年12月25-26日,湖北省500姚双与双凤现中山口大跨越发生舞动,舞动峰-峰值10,持续舞动16后,1根子导线因严重磨损,断落江中,2根导线重伤,金具与护线条大量损坏。因舞动断线,造成停电5,抢修换线耗资300万元,少送电3600万,直接经济损失1260万元,社会经济损失27250万元[6]。
1.3 风致灾害频发原因
针对我国近些年来高压输电塔频发的倒塌事故,国内的研究者做过很多研究
[10,11]。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近些年风致倒塔的主要原因有:
从大环境来讲,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使得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变化,灾害性天气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势。
输电塔-线体系是一种复杂的空间耦联体系,这种耦合效应使得输电塔的动力特
性和风振响应的评估十分困难!复杂,是国际国内风工程界长期关注且至今未能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目前对输电塔在风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了解相当缺乏。实际风场资料匮乏,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风振实际测试数据以及试验数据的缺乏,给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阻碍了我国输电塔抗风研究。研究的相对滞后是我国风致倒塔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高压输电塔抗风设防标准偏低。由于片面强调节省用钢量,我国仅对大跨越输电塔抗风设计采用50一遇的重现期,对于普通的高压输电塔采用的是30的重现期。而国际上其它国家的设计规范中对于设计 风速的重现周期最小都是50,有些规范还分不同的设计水准考虑100!200甚至500的重现周期。以日本为例,其高压输电塔抗风设计标准是以15高度10平均风速不小于40/设计,而我国对于500输电塔则是以20高度处10平均风速不小于30/设计的。设计标准较低是风灾影响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风致倒塔事故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抗风存在侥幸心理,使得每一次大规模的倒塔之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归结为风速超过了设计规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风致倒塔事故频发的一个原因。电力系统的地震灾害
2.1 国外电力系统的地震灾害
地震的发生也会对电力系统产生很大的威胁。近年发生的多次强烈地震都对所在地区的电力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这些破坏性强烈地震中,电力系统中高压变电装置的破坏尤其引人注目。例如:1989年发生的美国地震中,230与550变电站破坏严重;1994年1月美国地震,电力系统的震害也集中于230和550变电站,地震同时造成北美地区110万人的用电中断。1995年1月日本神户地震中,一批770和275变电站破坏[12]。约20基输电塔发生基础沉陷!塔身倾斜,另有部分输电塔的绝缘子震坏。地震造成260万户用户停电。1999年土耳其地震,同样发生了很大范围的停电。大范围停电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一380/154变电站的破坏。地震中,这一变电站中所有4个变压器均因为基础螺栓断裂而移动了50。6个主要的回路继电器中的5个破坏,导致油从绝缘套管泄漏[13]。
此次地震中,还有其它九座变电站的变压器!开关设备和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有的这些破坏都是与地面的强烈震动直接相关[14]。2004年10月日本新泻地震,造成28万户用户停电。在输电线路中,由于滑坡等造成1基输电塔倒塌!3基倾斜,轻微倾斜有20基。11个变电所受损,其中避雷器损坏1件,机器基础 下沉有21件。配电设备受损共有7566件,其中,支撑物等4227件(倒塌88件,倾斜4139件),与电线关联的有3339件(断线105件,其它3234件)。
2.2 我国电力系统的地震灾害
在我国发生的地震中,也多次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威胁。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电力系统遭受极大的破坏,从此展开了电力系统抗震的若干研究工作。1996年内蒙古包头地震,张家营变电站停止供电达
#128#自 然 灾 害 学 报15卷11;虽然地震没有造成人员的重伤和死亡,但造成损失电量304万时,约30多万2建筑设施受损严重,仅电力部门直属单位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亿元以上[15]。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集集大地震对于电力系统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这次震害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高压输电塔的破坏,这在以前的地震记录中是非常少见的。由于一个开关站!多个变电站以及345输电线路的破坏,使得台湾的南电北送受阻,造成台湾彰化以北地区完全断电,社会和经济损失难以估计[16]。地震中还有大量的电力设备的破坏,特别是变电站和开关站的设备的大量破坏。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震害主要有以
下几种:(1)因山体滑坡!场地液化以及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震害;(2)因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地面变形引发的输电塔震害;(3)因输电塔结构抗震设计
不足所引发的震害;(4)因地震反应过大,导线相互接近发生短路!断线,以及绝缘子的震坏[17]。
2.3 电力系统的震害特点
历史震害经验表明,电力系统的震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没有固定或锚固的电力设备是很容易受地震作用而破坏的,特别是那些设置在轨道上的设备以及没有可靠连接的支柱架设的设备。变压器破坏会大大延缓系统恢复供电的时间[14]。
由于强烈的地面运动以及设备之间连接的相互作用,高压变电站设备中的瓷性绝缘子比较容易在地震中遭受破坏。
由于输电线的低频振动对输入地震能量的解耦作用,同时也由于输电塔抗风设计的要求,输电塔结构的震害相对较轻。震害经验表明:输电塔的震害绝大多数源于地震所引起的地面变形!不均匀沉降以及基础的震害。在地震高烈度区,也会产生输电塔结构的动力破坏。
上述震害特点表明,电力系统的震害主要集中在发电!变电以及开关设备。因此,电力系统的抗震设防重点是厂房!设备及基础等,对于处于高烈度区的输电塔,也要重视抗震设计。电力系统的其它自然灾害
除了强风和地震外,其它的一些自然灾害也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一些极端气候条件对电力系统的破坏还非常严重。
3.1 电力系统的冰灾情况
电力系统的冰灾事故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例如:1998年1月,加拿大冻雨!冰灾持续一周,是加拿大有记载的最大的天气灾害。冰灾造成输电设施上的最大覆冰厚度达75,导致116条高压输电线路破坏和1300基输电塔倒塌。配电线路破坏350条,杆塔倒塌16000座(个)。冰灾造成100万户用户停电,停电影响到的人口占加拿大人口总数的10%。
2005年2月7日到20日,我国华中地区的雨凇天气导致输电线路大范围覆冰,导致大范围的冰致电力系统灾害。这次大范围冰灾事故有3个主要特点是:(1)杆塔倒塌严重。华中电网220以上线路中电塔倒塌41处;(2)绝缘子串覆冰严重造成频繁冰闪。2004年12月20日至28日跳闸28次,2005年2月7日至20日,华中电网220以上电网共发生故障跳闸80次;(3)大幅度的导线舞动严重。舞动使部分双串玻璃绝缘子相互碰撞,最严重的一串中破碎17片,舞动的冲击力使绝缘子球头断裂导致掉串[18]。
3.2 电力系统的雪灾
除了冰灾,暴雪也会对输电线路造成非常的损失。1972年12月1日,日本北海道普降暴风雪。裹雪后的导线直径最大的达18。由于输电线的着雪以及风的作用,共有56基输电塔倒塌。迄今为止,这仍是日本北海道最为严重的输电设备事故。2005年10月1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普降暴雪,造成丹佛市大约2.5万户民宅和商店断电。
3.3 沙尘暴等灾害的影响
除了冰灾!雪灾以外,洪水!沙尘暴等也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1990年4月25日,由沙尘暴引起的停电在埃及首都开罗及主要城市造成了严重混乱。2001年4月,新疆阿克苏地区遭遇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强沙尘暴袭击,大量输电
塔!通信塔被吹倒,引起的大面积长时间停电。1993年7月中旬,美国核电站遭遇到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由于洪水摧毁了堤坝,不得不紧急关闭该核电站。在美国,每年因为飓风所带来的降雨所造成的洪水对于电力系统的破坏都非常严重。4 电力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对策
4.1 加强电力系统防灾研究,建立预警!应急与快速恢复机制
以已有的灾害性事故的信息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电力系统在重大自然灾害下的系统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加强对地震!台风!雷暴!冰冻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电网大面积瘫痪的研究和评估工作,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机制!应急机制以及灾后快速恢复和重建机制。
4.2 积极开展输配电系统抗风研究,防止大面积的倒塔和大电网事故
强风是对输配电系统的主要威胁,应积极主动地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风的危险性分析:基于中长期的区域风场危险性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强风风场,特别是飑线风和龙卷风等对输电塔威胁最大的强对流天气的危险性分析,为输配电系统的抗风设防提供合理化依据。
(2)进行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现场测试和输电塔系统安全监测的研究,为深入了解输电塔抗风特性提供
真实可靠的数据。
(3)加强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相关研究,如: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精细化建模!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风荷载反演与识别!输电塔的静力与动力试验;足尺寸单相四分裂导线的风洞试验;两塔三线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等。
(4)以现场的风振实测数据和风洞试验的研究结果为基础,进行输电塔抗风的合理化设计方法研究。
对在役输电系统的抗风加固和改造方法的研究。
(5)进行输配电系统抗风可靠性的分析与研究,在系统层次提供决策!控制方案等。
4.3 开展电力系统的抗震研究,防止地震发生后的大范围停电
地震对电力系统的威胁不容忽视,为此,应积极采取如下对策:
(1)强化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等的抗震研究工作,特别是设备系统的抗震研究,推广使用
抗震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2)进一步研究和提高输电塔的抗震性能,对于地震高烈度区的输电塔,强化其抗震性能。
(3)加强区域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在地震灾害下的可靠性。
4.4 研究和推广使用先进可靠的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电力系统的防灾能力 在应对其它自然灾害方面,如:冰灾!洪水!雪灾等方面,应与气象部门合作,加强电力系统在这些灾害发生前的预警工作,采用先进可靠的新技术和新装备以提高防御能力,研究电力大系统灾害模拟!监测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电力系统在极端气候灾害后的快速恢复和重建机制等。结语
提高我国电力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问题急迫!刻不容缓。针对电力系统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严峻的现实,应积极开展下述工作:
(1)重大灾害事故的研究和评估,对地震!台风!洪水!冰冻!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电网大面积瘫痪,应尽快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
(2)区域性灾害危险性分析。应加强对中长尺度区域性灾害(如地震!强风暴)的危险性分析研究工作,并将这一工作与电力系统的抗灾可靠性研究相结合,建立电力系统灾害防御的长效机制;
(3)在电力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研究中,应将抗风研究的重点放在输电塔线体系和其它高耸设备(如冷却塔)中,而将抗震的研究重点放在发电!变电!开关设备及重要建!构筑物等方面;
(4)加大电力系统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科技投入,研究!设计!建设!管理单位相互支持配合,努力使我国的电力系统防灾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参考文献:
[1]李杰.生命线工程抗震)基础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0#自 然 灾 害 学 报15卷[2]陈竟成.输电网安全形势与对策[].电力安全技术,2003,5(8).[3]胡超凡,陈刚,赵玉柱.2004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电力,2005,38(5):9-10.[4]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送電設備N風荷重!風答評価技術[].電中研,2003,48.[5]日本電力安全委員会.送電線鉄塔倒壊事故調查報告[].平成14年11月28日.電力安全小委員会送電線鉄塔倒壊事故調查
[6]郭应龙,李国兴,尤传永.输电线路舞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7]谢强,钱摇琨,何涛,等.华东电网输电线路风致倒塔事故调查研究[].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线工程研究所,2005.[8]谢强,张勇,李杰.华东电网500任上5237线飑线风致倒塔事故调查分析[].电网技术,2006,30(10):59-63,89.[9]张锋,吴秋晗,李继红.台风/云娜0对浙江电网造成的危害与防范措施[].中国电力,2005,38(5):39-42.[10] 梁枢果.输电塔)线体系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与动力特性!风振响应分析[].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11] 谢强,阎启,李杰.横隔面在高压输电塔抗风设计中的作用分析[].高电压技术,2006,32(4):1-4.[12] 李天.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研究[].上海:同济大学,2001.[13] ,.[].,.,2001.[14].17,1999,[]...2000/17.[15] 王如祥./5.30包头地震中的电网问题[].电网技术,1997,21(4):52-53.[16]-.21,1999[].1999.[17] 尹荣华,李东亮,刘戈林,等.高压输电塔震害及抗震研究[].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51-54.[18] 胡毅.输电线路大范围冰害事故分析与对策[].高电压技术,2005,31(4):14-15.
第二篇: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周颖南柯昕 赖安璐、黄雅芬
指导教师:林洁
引言:
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与国际社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后,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年美国爆发了由冰淇淋污
染造成的沙门氏菌病,估计有22400人患病.1996年日本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肠杆菌。157:H7食物中毒事件,致使1.2万人急性发病.英国的“疯牛病”、“口蹄疫”相继爆发后,瑞士、法国、比利时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疯牛病,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疯牛病恐慌”.1999年比利时出现致癌物二恶英污染鸡、猪等事件,使欧洲鸡及乳制品出口在全球受阻.2000年,法国又发现一些肉食品遭受李斯特杆菌污染.在发达国家,估计每年有30%以上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
在我国,自从1995年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食品合格率比过去有所上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据卫生部信息,2001全国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185起,15715人中毒,146人死亡721.目前,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依然突出,如众所周知的由于食用携带病毒的毛蜡引起的上海30万人甲肝爆发流行;2001年江苏、安徽等地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食物中毒,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死亡177人.此外,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者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产销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有毒的或假的食品.去年以来,我国媒体就相继曝光了一些事件例如: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把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不仅致使自己破产,还使全国各地的冠生园食品品牌的信誉都受到了连带损害。此外,还有面粉中掺有增白剂,霉变大米拌工业油抛光后出售,用“潜水油”制作食品,粉丝及腐竹中加人“吊白块”,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酸盐克罗特仑)来提高生猪的瘦肉率。酱油中含有氯丙醇,鱿鱼等海产品用甲醛浸泡,蔬菜种植上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等事件假烟假酒等假冒伪劣产品也层出不穷,喜宴上因饮用假酒而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此外,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在获取更多利润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激素和催熟剂的使用,缩短了鸡鸭和水果的生长周期,但激素含量超标导致儿童性早熟,妇女更年期紊乱,食品也因此失去了往口的鲜美.再比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无害仍无确定的结论.境外不安全食品的流入对我国食品安全也同样带来影响,近日来从泰国等地进了一批“毒桂圆”,发现时已经流人全国市场,造成一定的经济和健康损害.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近儿年来,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199
4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1环境污染与生物链富集;餐饮业管理与学习
环境恶化对食品的安全影响日益突出.人口增长、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致使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明显加剧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全国有8。%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江河湖海,这对农产品的种植业、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川.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泛滥也造成土壤和水域的污染.据研究,DDT等有机氯杀虫剂通过气流可以污染全球,在南北极地区的海
1豹、海豚的脂肪中均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DD,此外,工农业生产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进人人类的食物链.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有机氯、汞等与酶亲和力强的成分,在食物链尤其是水产品中可逐级浓缩.例如贝类在含DD丁、012-0,1115mg/的水中生活10h.体内富集DDT可达15000倍曰.人类位于食物链末端,环境有害物质依次被放大后进人人体,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如早先在日本汞污染引起的“水误病”.2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可能会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发生在从生产到餐桌整个过程的任何环节.食品可以被有害的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乙肝病毒等.食品在熏制、腌制等高温烹调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加工食品的机械、管道、食品包装材料等也可造成污染.此外,加工过程中存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滥用的现象,也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3新技术带来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和兽药残留;
转基因技术指通过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片段导入目标生物体并使其表达,使目标生物体具有新的稳定性遗传性状川.该项技术己在植物品种改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地评估该技术所造成的环境生物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长期效应还很困难.WHO已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列为21世纪世界食品安全领域所面临的三个巨大挑战之一ref,中国农业部和国务院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强制规定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程序及商品化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规定。兽药残留主要是指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激素残留,抗生素残留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会使敏感人群出现过敏反应,氯霉素类还可引起人类造血系统疾病
4国际贸易全球化引起进口食品污染;
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大量人口流动和大量食品贸易可引起食源性疾病跨国传播我国加人WTO后,进出口食品贸易越来越频繁,爆发于国外的疯牛病等疫病时刻在威胁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客观因素限制,一些短保质期食品如奶制品等的进口检验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进口此类食品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尽量解决好这一问题值得探讨.5经济秩序混乱,监督工作薄弱;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市场经济秩序的某些混乱和不规范使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一些企业或个人制假、贩假,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各机构改革进度不一,模式各异,从而使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着相当的困难.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受到种种阻碍和制约,食品卫生监督与群众的期望也还有不少差距.食品卫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食品安全技术优先发展对策:
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食品安全技术体系相协调的新型“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为中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点突破原则,解决目前食品安全产业与技术领域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2.发展思路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瞄准未来和国际发展趋势,从生态友好型农业生 产资料入手,研究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技术、质量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与管理预警系统,采取“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点线面结合”的策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推动我国完整有效的安全食品生产、监控和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
3.优先支持领域
(1)生态友好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 环保型缓释控释肥料、生态型有机—无机复混肥、环保型生物肥料的研制与产业化。以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虫免疫能力和杀伤有害生物为目标,创制新型高效、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微生物活菌制剂的发酵工艺和颗粒化包被技术;生物饲料添加剂安全质量标准及使用规程;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的代谢修饰剂、营养强化剂、营养重分配剂、植物抗氧化剂、有益脂肪酸、卵磷脂、丝氨酸等强化添加剂、肉蛋风味改善添加剂。
(2)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
研制重要畜禽疫病(禽流感、新城疫、疯牛病等)的新型安全高效疫苗和生物免疫增强剂,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和安全性。
(3)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生物天敌繁殖技术,病虫害物理、生态科学防治技术,无污染施肥和高效水肥藕合技术,环境、化学诱导抗病抗逆性技术,化学农药高效使用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动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调控技术,饲料和饲养环境中对动物健康、人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的敏感指标与快速检测技术及无公害饲养环境的预警系统,建立快速检测畜禽疾病的免疫芯片技术、设备与畜禽健康预警系统,减少畜产公害的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畜禽矿物元素排放量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设施蔬菜病虫害生物—化学协同控制技术,研制并开发适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的、多靶标协同作用的新型低毒化学制剂和多功能生物制剂组合。
(4)食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研究水产品、畜禽制品、乳制品、酱油和果蔬汁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危害因素限值以及控制措施,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企业HACCP评价准则,建立食品加工企业HACCP实施指南。
(5)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农药、兽药、激素多残留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技术;建立疯牛病病原和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建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污染预警系统,研制简便、快速、多用、智能、价廉、便携式无公害农产品速测仪器。
(6)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研究危险性因素评价新技术安全性的方法,建立进出口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和数学模型,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应用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督检验管理原则和办法。
(7)食品危险性因素分析和危险预警系统
研究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菌污染资料;建立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本底数据库和危险预警系统;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和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体系。
(8)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技术措施和相关标准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修订原则文件和技术措施,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
总结:
食品安全的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WHO强调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联合起来共同参与食品卫生的法制建设、机构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以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政府应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检测系统,企业应自觉遵守法规,合法经营.消费者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并积极进行监督,三者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和合作餐饮业管理与学习,共同肩负起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尽快融人经济贸易全球化潮流,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三篇:民族问题现状与对策
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人口占多数,但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为中华文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致使许民族也包括汉族长期处于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使历史上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真正有了自己作为公民应有的合法权利。
然而,由于历史和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是比较深的,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差异长期存在,民族矛盾长期存在,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以西藏问题为例。发生在西藏的314“打砸抢烧”事件就是一场由少数民族主义分子煽动发起的针对汉族人的报复结果。由于以**哪嘛为首的藏独分子长期宣扬西藏人民受到镇压的谎言,营造藏族人民的悲情氛围,掩盖西藏解放以前西藏人民悲惨生活的事实,少数分不清现状的藏族同胞以不合适的行为发泄了自己心中的不满。**集团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也是民族隔阂矛盾,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
现状:有隔阂不信任心理,经济发展差异,境外势力鼓动独立。民族冲突偶有发生 造成民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性和发展不平衡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民族隔阂和不信任心理的残余;二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某些具体民族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方面,还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三是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语言文字和宗教问题上,由于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尊重不够等,也容易产生民族间误会、纠纷和摩擦,特别是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如果处理不当或不慎,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成械斗或冲突;四是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领域,有些人做出伤害民族感情,侮辱少数民族,损害民族团结的事,甚至违法犯罪,严重影响民族关系;五是国际敌对势力明目张胆地支持国内的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民族、宗教两个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但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没有任何民族愿意和其他民族保持仇恨和敌意。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互助互惠,相互依存才能推动各民族的发展
现阶段针对我国的民族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其目的是从制度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保证民族平等。内容如下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尊重和发展少数
民族语言文字。(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除此之外,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照顾少数民族。例如少数民族不受计划生育国策的限制,对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实行经济扶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补助,对招收少数民族的工厂企业进行减税。我们国家从具体政策上来弥补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差异,这是在其他国家地区少见的。(其他一些看法)
各民族团结友好和睦相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才能携手推动社会进步。
第四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1],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因而在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 kV线路上[2],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
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在这方面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集成电路工频变化量方向高频保护起了重要作用[3],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集成电路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也在多条220kV和500kV线路上运行。
我国从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4],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5],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1996年通过鉴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第五篇: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难得一次的“下馆子”已经逐渐成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我们的餐饮业随着经济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餐饮企业,国内其他行业巨头正在进入国内餐饮市场,许多本地的餐饮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众多的餐饮企业中,高级餐饮企业和连锁化的企业往往有着自身的标准,来为消费者提高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然而更多的餐饮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它们更好的发展。综合国内研究,以及笔者的经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卫生状况不佳。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在外就餐,就餐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就餐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餐环境不仅仅体现在具有高档的装饰,也体现在大厅一块地砖是否发亮,餐盘角落是否有无污点。“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中小规模的餐饮企业往往能够做好大的就餐环境,却容易让消费者在就餐时发现筷架上有小黑点,餐巾布上有酱油渍,让消费者就餐心情全无。
二是服务意识欠缺。餐饮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从业人员数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这造成了餐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许多中小餐饮企业因为财力有限,基本不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没有培养主动服务的意识,因此中小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水平较低,往往是“被动地服务”。
三是饭菜质量方面。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地沟油、剩菜重上等。这不仅在短期内影响了餐饮业的经营,而且从长期会让消费者对餐饮的食品安全存在不信任感。除饭菜的质量安全外,许多餐饮企业对饭菜的口味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不足。许多餐饮企业的饭菜毫无特色,口味毫无特点,在饭菜质量上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少餐饮企业往往忽略了调味料、米饭质量的把关,与一般的小餐厅相差无几。
四是价格公平合理不足。尽管目前对餐饮企业的价格管理越来越严,但仍有不少的企业在价格设置上违规操作,如设置价格陷阱、价格透明度不高等。如此一来,让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有不安的情绪,影响就餐心情。
那么在下次选择就餐地点时,就不会做回头客再来企业就餐了。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分析国内外优秀的餐饮企业,特别是最近比较有名的“海底捞”餐饮企业成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有效的改进。
一、准确定位,全方位开发
随着国家对公款吃喝的控制,餐饮消费将逐步呈现“个人消费增加、公款消费减少、平均消费水平下降”的局面。餐饮市场形成了“大众化为主,高中低兼顾,多方位开发”的格局。这对餐饮企业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餐饮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周围同业布点和经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条件,选择自己的经营服务对象,作出正确的市场定位,然后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企业的产品结构。比如高档的餐饮企业可以开出区域来面向普通消费者,实行大众化经营,或者经营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如面、汤包等,来创建独特的饮食氛围。
二、以人为本,改善用人机制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餐饮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大到主管人员,小到厨师门童,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本。用人力资源管理课本的话说:企业的问题根源都是人的问题。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关心人,留住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人的培养和使用,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餐饮企业在管理员工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双向选择,能进能出,自由流动;二是能者上,庸者下;三是有职有权,责权分明;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报酬与职务与业绩挂钩,有条件的可推行年薪制、股权制;五是强化监督机制,约束不轨行为。
三、创新思维,建立发扬特色
社会在前进,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餐饮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没有特色的餐馆,生意是红火不起来的;老是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必定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在保持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创新菜,才能战胜对手,持续发展。
那什么算是“创新菜”呢?笔者认为主要菜肴具备了“新原料、新调味、新技法、新配制、新款式”五条当中的一条边可认定为“创新菜”,具备条件
越多,其创新含量就越大。当然创新菜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没有消费者肯定的“创新菜”不能称为“创新菜”。对于那些没有实力来创造新菜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推出一些过去没有生产和供应的新菜,这些新菜不一定要具备上述创新条件,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应该大力开发。
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以前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在如今的社会中,企业的宣传已经成为其成功因素之一。高档大型的餐饮企业可以根据资金在常见的平面媒体中进行宣传,如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或者举行主题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中小规模的餐饮企业可以积极利用当今比较热门的SNS媒体,如微博、人人网、团购网等,加强与目标消费者的一对一宣传沟通,以便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提升其忠诚度。同时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SNS媒体来形成“口碑”效应,让消费者来为其做宣传,打广告,扩大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