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

时间:2019-05-15 12:0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

第一篇: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 末 考 核

《货币银行学》

请从九道题中选择五道作答。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怎么理解这些方针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提示:首先回答商业银行的3条经营原则。然后分析它们矛盾统一的地方。

二、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有何特点?

提示:首先介绍什么是基础货币;然后从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贷款、国外净资产数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外国热钱流入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其对基础货币量的影响;最后得出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

三、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的能力?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提示:首先介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含义,然后从货币乘数的角度去分析影响信用创造的主要因素。

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矛盾何在?提示:首先介绍中央银行5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然后分析它们矛盾统一之处。

五、评述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提示:首先提出什么是三大法宝。然后分别就每项工具的含义、优点、缺点。

六、试总结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发生机理,并运用这一机理解释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

提示:首先介绍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然后分析其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之下的发生机理。最后用这个机理来解释现代货币制度的情况,也就是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怎样驱逐。

七、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八、基础性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内容是什么?

提示:介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子市场各是什么。

九、国家金融机构体系一般由哪些金融机构?

提示:从管理性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的构成去分析。

第二篇:货币银行-论述题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和

缺点。如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双挂钩”的安排;(2)实行固定汇率制;

(3)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事先作出安排;

(4)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2)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

(2)商业银行究竟采用何种模式是由一国金融体制决定的。

自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金融业

5、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1)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和投资都有很大的发展。首先是宏观经济表现令人瞩目,名义利率稳定在低水准上,所有经济区域的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都达到了18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3)因此,这二者既不能简单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在狭窄的业务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范围内利润率不断降低,越来越难以抗行实行直接调控,央行是复合的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衡其它金融机构的挑战,为此不得不突中央银行,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破原有的业务活动范围,增加业务种类,员,其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极(4)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在长期信贷领域和投资领域开展业务,为初级和直接,如信贷规模、利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其经营不断趋向全能化和综合化; 率管制、直接干预等。个问题:(3)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体系是在改革开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A、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目前采用的行实行间接调控,中央银行是整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是职能分工型模式。1995年《商业银个金融体系的核心,专门充当金B、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融体系的监管者,可用货币政策于经济的发展。1998年,国务院又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工具丰富多样,包括存款准备金C、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不得从事股票买卖、信托业务,商业银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要保持相对独立性。行与证券业、信托业分离。我国现行的策等等。D、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切合国情,(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2)其次,与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反复无常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稳定更让人神往;(3)第三,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4)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

(1)特里芬难题。早在50年代末,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就揭示,美元的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克服的,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先天缺陷”。(2)调节机制失灵。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可调整钉住汇率制为国际收支失衡安排了两种调整机制。由于各国因本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其经济政策,因而不得不经常调整各货币间的比价,但各国政府很难把握到底需要做出多大的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表明,这两种调节机制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战后外部平衡优先的做法已难为各国接受,以及汇率平价僵硬而

缺乏弹性,这可以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天失调”。

(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政府限制国际资本流动,而且各国政府在货币投机和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往往不愿意做出货币贬值的决定,因为这样做等于是承认经济政策的失败。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使得联系汇率制难以维持,政府只能靠有组织的干预市场行动和提高利率来打击投资活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1)两大政策有有内在的统一性。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具有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为它们之

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搭配运用。(5)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目前随着经济运行进入“后危机”时代,面对经济高涨和通货膨胀的大环境,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已实行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重大调整,而财政政策则继续保持积极框架。两大政策的搭配从“双松”搭配演变为“一紧一松”搭配,在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实施总量收缩调节的同时,财政政策自身更加注重发挥结构优化功能,增加有效供给,强化收入再分配,两大政策共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在此期间,从“技术角度”考虑的两大政策的结合部,如国债市场、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等。

1、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论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1)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主要有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两种。职能分工型又称分业经营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有的专营长期金融业务,有的专营证券业务,或信托、保险等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银行业务,特别是短期工商信贷业务。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全能型模式又称混业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还能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早期的银行都是全能型的。

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不具备开展综合性业务的市场基础,法制与监管的外部制约、有效的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机制还很不完善。从全球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看,全能型模式更具竞争力。在市场环境有所改进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的试点,还是有一定可行性。例如交通银行近年来旗下设立了施罗德投资基金、重组了在香港的证券业务,并正在争取涉足境内保险业务。深圳平安银行本身就是平安保险旗下的,在此背景下它也开展了许多混业经营业务的尝试。平安保险公司收购深发展等。

4、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不同,此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我国以前的通货膨胀多数为需求拉动型的,现在,国际油价飙升,美元贬值等也给我国带来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另外,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成本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的通货膨胀有三个特点。(1)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2)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3)本轮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

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的存款按法定比率上交央行作为准备金。它是央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A、通过决定和改变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B、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C、即使有超额准备金,其调整也会产生效果D、限制了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能力 局限性:A、效果过于猛烈,不能做日常工具B、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存款影响不一致,政策效果不易把握。(2)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央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效果:A、再贴现率主要作用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B、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的关键作用,具有告示效应。C、申请再贴现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A、主动权不在央行,商业银行对是否办理再贴现有选择权B、调节作用是有限的C、虽易于调整,但会引起市场利率波动。(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优越性:A、主动性强,灵活性强,可根据变化随时调节买卖数量和方向。B、效果和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局限性:A、央行必须有强大金融实力;B、有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C、必须有其他金融工具配合。体制,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123

4(三)、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市场经济

第三篇:货币银行期末复习maio

一、现代经济中金融体系的构成 目前各国的一般构成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

二、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1金融宏观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机构

① 中国人民银行 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④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3商业银行

①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②其他商业银行 3 城市商业银行 4非银行性金融机构5外资(合资)金融机构

6QFII 指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三、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发展趋势

1、创新趋势;

2、兼并、重组趋势;

3、全能趋势(混业经营);

4、国际化趋势。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一银行制。2总分行制。3连锁银行制。4银行持股公司制。

五、商业银行的性质

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1与一般企业比的共同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 2 与一般企业比的不同点:经营对象不同,经营货币资金 3与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不同:业务有一定的综合性

六、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2充当支付中介。3 信用创造功能。4提供金融服务。

七、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创新

1银行业的集中、合并与国际化

2银行经营的综合化与全能化 3银行业的电子化

4加强风险控制。

八、商业银行立法与管理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本身存在不稳定因素

商业银行经营中以负债经营为主,自有资金少,负债与资产不匹配,信息透明度不高。商业银行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金融机构在营运过程中存在风险

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收益风险,经营性风险,管理风险等。

因此对商业银行进行必要的监管是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的需要,保持流通中货币量稳定的需要,还是社会支付系统得以顺利进行和防止由挤兑引起的银行连锁倒闭的需要

六、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 通过股份制改革和境内外上市,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建立稳健的银行经营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市场化的监管机制,增加透明度,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市场化主体,应对逐步推进的金融开放。

最终将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改革的措施

(一)治标措施

2003年底,中国政府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动 用450亿美元国际储备向两家试点银行注资,为股份制改革创造条件。

(二)治本措施:一是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二是公平、公正地选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三是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四是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八是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 十是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进程。1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1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包括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的股份资本(简称股本)、公积金及未分配利润。2存款业务。指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各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3借款业务

4其他负债:包括银行承兑券、应计税金、应付账款。

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它表明银行资金的存在形式以及银行所拥有的对外债权,是银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1现金资产。2贷款。3投资。主要是指银行购买的有价证券。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动用或很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主要以中间人身份替客户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有:汇兑结算业务、信用证业务、承兑业务;

2表外业务:即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反映,但能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同时承受额外风险的业务。目前商业银行主要的表外业务有以下几类:①贸易融通类业务 ②金融保证业务 ③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 区别:中间业务不涉资产负债及其风险,而表外业务虽不直接改变资产负债表却是一种潜在资产负债活动,并产生相应风险。2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机制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及再贷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投资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存款。两者的区别在于:派生存款是一种概念上的货币,仅仅是以银行帐薄上一笔分录为凭的财产权利,它不是像通货那样的实体物质。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组织的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发达的银行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普遍采取转账结算的方式,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完成支付,而不再使用现金。

银行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只需保留一部分现金备付,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客户取得银行贷款之后并不立即取现,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银行又可以用这部分存款进行贷放,客户又将获得的贷款存入银行。此时,放款增加了;活期存款也增加了。派生存款产生。(图示见教材P163-164)

三、货币乘数的制约因素(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因素的影响因素P164)货币乘数(d)是原始存款的扩张倍数。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率越高,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越小。

(二)提现率(k)。是指现金漏损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提现率高会相应减弱存款派生的能力。

(三)超额准备金率(e)。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超额准备率越高,会削减银行存款派生能力。

(四)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的转化(rt)。定期存款也参与存款创造,但要扣除作为法定准备金(t)的部分。货币乘数=1/(r+k+e+t*rt)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1安全性:是指银行经营中应尽量减少资产风险,可按期收回本息的程度。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

2流动性:是指银行经营中应能及时满足存款人随时支取的要求。

3盈利性:是指银行经营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银行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4“三性原则”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5资产负债管理方法(1)资金总库法。(2)资金转换法。(3)线性规划法(4)缺口管理法: 6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对称原则:资产项目的利率、期限与负债项目的期限、利率要对称,以此为原则不断调整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在保证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缺口管理法:是规避利率的风险的手段;缺口是一家银行所持有的可变利率资产超过可变利率负债的额度。

零缺口:收支相抵,计划内收益变动最小。无论利率变动如何,风险由不同种类的资产与负债分别承担,相互抵销。但事实上零缺口不能完全消除利率风险,资产利率与负债利率不完全同步。

正缺口:指浮动利率的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的比例相对较大,当利率上升时,对银行收益有利。

负缺口:指银行持有的浮动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的比重较大,适用于预期利率下降。

第七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类型(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

(一)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它又有两种形式:一元的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中央银行制。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四)准中央银行制度。2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管理机构,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职能:

(一)调节职能

(二)管理职能(三)服务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作用:

(一)稳定货币与金融

(二)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

(三)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再贴现和贷款;金银外汇储备;证券卖卖;其他资产 4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

1、垄断发行。

2、发行准备

3、供应弹性 5中央银行介入后货币扩张机制的变化

(一)货币扩张机制数量上受制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 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前提条件。是央行的一项负债,由央行的资产业务所创造。

基础货币=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了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决定。)

(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进一步受到削弱 6我国中央银行的改革

我国中央银行的改革措施:

1、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建立:改革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建议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供应量控制方法;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①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完善商业银行改革;②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③建立城市合作银行体系;④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⑤发展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⑥改革利率管理体制,形成基准利率为核心市场利率体系;⑦加强全社会信用规划管理;⑧加强中央银行的再贷款管理。

一、现金交易理论

基本观点: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主要是交易、支付工具,货币均衡的要求就是全社会货币交易]支付总额等于全部出售商品的总价格。

其理论内容主要反映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费雪交易方程式是: M V= PT 或M=1/V×PT 费雪认为短期内V,T是不变的,因为V有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长期内比较稳定。同时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社会商品和劳务总交易量,即T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一个因素。这样,交易方程式就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而且,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价格水平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M变动时,P作同比例的变动。

二、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理论是从货币保有量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数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方法主要反映在“剑桥方程式”中,该方程式是: M=KPY 该理论认为人们愿意保有多少现金余额在手边,视是否“有利可图”而定。最佳保有量的选择又最终受到收入或财富总量的制约。这为以后货币需求的动机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两者的区别

综合起来看,在剑桥方程式中,如果以K表示费雪方程式中的1/V,那么 M = 1/V ×PY 可见,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作为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货币数量论,是 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二者主要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区别。即现金交易说主要研究“飞翔的货币”,现金余额说主要研究“栖息的货币”

四、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研究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假定对货币的需求处于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2弗里德曼的主要观点和公式

(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从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恒久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恒久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由它决定的货币需求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二)影响价格水平的主动因素是政府的货币供给

(三)在经济循环中,货币流通速度加强了货币量对价格及产量的作用 弗里德曼强调了货币存量和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量增长率超过GNP增长率,主张国家控制货币供给及单一规则等货币政策,主张对于货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币的因素来自三方面: 1.收入和财富的变化,实际恒久收入(Y)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总额的比率(W)。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rm)、固定收益证券利率(rb)、非固定收益证券收益率(re)、预期物价变动率。3.持有货币的效用(u)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据此,弗里德曼将他的货币需求公式定义如下:

Md1dP f(Y,W,rm,rb,re,u)PPdt

其中,Md/P 表示实际货币需求;

Y表示永久性收入,即理论上的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成为长期平均收入;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rm表示货币预期回报率;rb表示债券预期回报率;re表示股票预期回报率;1/p.dp/dt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u反映主观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量。3比较上两种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与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主要因素,永久性收入的稳定导致了货币需求的稳定。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货币需求对利率是否敏感;

凯恩斯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有较大的利率弹性;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变化对人们持有货币量的影响很小

(二)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如何;凯恩斯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易变的;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三)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如何 凯恩斯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易变的;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

五、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负相关,因此一切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必然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如收入、价格、利率、货币供给、经济周期、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准确地说,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中商业银行实际用以进行货币创造的部分与货币乘数之积加上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直接投放的基础货币所形成的货币供给量。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金融现象。理解的要点有:

(一)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相联。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相联。纸币贬值,购买力就会降低;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三)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相联。

(四)通货膨胀与物价持续上涨相联。通货膨胀中的价格变动的过程中物价具有上涨的倾向,并持续一定时间。

(五)通货膨胀中的价格上涨存在公开和隐蔽两种类型。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一)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型通货膨胀。

(二)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三)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西方学者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有三种观点:

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

3、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没有实质影响。

(二)我国学者的观点:认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危害性极大,危害面很广,必须制止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条件

(一)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下,顺差国为保持固定汇率,会收购外汇,造成通货膨胀;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不干预外汇市场,不会因收购外汇造成通货膨胀

(二)汇率政策:低估本币,当出现顺差时,大量收购外汇,造成通货膨胀。

(三)货币政策:若稳定币值优先于汇率政策,顺差时不收购外汇可避免发生通货膨胀

(四)经济状况与经济体制: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力的强弱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

五、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途径

(一)国际贸易传递渠道 进口型通货膨胀:国外市场价格上升,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使开放部门成本、价格上升,非开放部门价格也相应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出口型通货膨胀: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引起出口商品收购价格上升,国内部门成本、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二)国际资本流动传递渠道:通过利率的变化和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三)人力资源国际流动传递渠道

(四)示范效应传递渠道:各国工会的联系及消费的示范效应

六、治理通货膨胀(反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1)政策与货币政策:着重于抑制总需求(2)收入政策(3)供给管理政策

(4)经济体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一、货币政策中间指标选取的基本要求有: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二、中间指标的种类: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三、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也称作“三大法宝”,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四、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四)优惠利率

(五)进口保证金制度

五、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导、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六、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部门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它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其中,外部时滞是主要的。

(一)内部时滞

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内部时滞可分为认识时滞与行动时滞两个阶段。

(二)外部时滞

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到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外部时滞由社会的经济、金融条件决定,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

例题:某银行有活期存款100万,假设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20%,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3%,现金漏损率为5%,超额准备金率15%,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为50%,请计算货币乘数是多少?派生存款是多少? 货币乘数=1/(20%+5%+15%+50%*3%)=2.41 派生存款=100*2.41-100=141(万元)

练习:假定A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6000元的贴现贷款,且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5%,那么:(1)、在简单存款创造条件下,银行体系最终将创造出多少存款?(2)、如果每家银行都希望持有8%的超额准备金,情形又将如何?

(3)、如果银行每增加1元的支票存款,便会有10分转化为流通中现金,20分转化为定期存款,且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5%,则银行体系最终将创造出多少支票存款,多少流通中现金,多少定期存款?新增多少存款?(1)、银行体系最终创造的存款=6000/15%=40000(元)

(2)、在增加8%的超额准备金后,银行体系最终创造的存款=6000/(15%+8%)=26086.96(元)

(3)、在增加10%的现金漏损率、20%的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5%的影响因素后,银行体系最终创造的支票存款

=6000/(15%+8%+10%+20%×5%)=6000/34%=17647.06(元)流通中现金= 17647.06 ×10%= 1764.71(元)定期存款= 17647.06 ×20%=3529.42(元)新增存款= 17647.06-6000=11647.06(元)

第四篇:货币银行

货币银行学

简答:

1、货币制度及内容: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

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包括四个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

2、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

3、信用工具:

含义: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特点:偿还性: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在到期时要求承担偿还责任的特征。

流动性:信用工具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有者带来收益。风险性:是指信用工具的本金和预期收益的安全保证程度

4、利息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结果:

(1)利息率对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提高了银行聚集借贷成本的能力,银行调整利息率对借贷资本的积累规模有很大影响

(2)利息率对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的作用:利息率对银行信贷规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贷款利率的高低与企业收益率成反比)利息率也是调节信贷资金结构的杠杆。

(3)利息率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

(4)利息率对稳定物价的作用

(5)利息率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

5、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银行的最基本职能。

(2)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积蓄为资本: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3)充当支付中介:对于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的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银行券和支票。

6、中央银行经营业务的原则

(1)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2)不以盈利为目的(3)不支付存款利息

(4)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5)业务活动公开化

7、金融市场的功能

(1)充当资金融通媒介从而配置资源的功能:实现了经济资源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的再配置

(2)风险管理的功能:为国民经济提供风险管理机制也是金融市场重要的功能之一

(3)信息处理的功能:一是生产信息,服务于各种宏观和微观的经济决策;二是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弱化信息需求。

(4)公司治理的功能:出资人要确保自己资金被有效利用并获得必要的收益。

8、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1)汇率的决定:

从本质上说,货币所具有或代表的价值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评价。

纸币流通条件下的汇率决定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

(2)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①一国的经济状况,支撑汇率的最主要因素

②一国的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

③一国的货币流通状况对汇率变动也有重要的影响。

④一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汇率也将产生影响。

(3)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①汇率变动对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②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③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的影响

④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⑤汇率变动对国际债务的影响

⑥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金融关系产生的影响

9、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1)经济周期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周期性,在经济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国际收支可能会受不同的影响。

(2)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当国际间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如果该国不能相应地调整其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引起贸易和国际收支失衡。

(3)货币流通状况对国际手机的影响:通货膨胀可能造成国际收支逆差,通货紧缩可能造成国际收支的顺差。

(4)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国际收支可能发生逆差。本币汇率下跌,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顺差。

10、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不是为生产、产品流转所需要的,是过多的货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当信用的扩张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就会出现信用膨胀

(3)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积累基金规模过大,建设规模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所能承受的能力,或消费基金规模过大,超过了消费资料的供应能力,商品供不应求。

(4)外债与通货膨胀:一些大量举借外债的国家,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阻碍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发展的迟滞和难以应付的还本付息负担而造成的财政赤字,导致通货膨胀

(5)国外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膨胀

由于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发展,通货膨胀往往经由种种途径由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通过价格途径,需求途径,国际收支途径,示范作用途径。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性质:⑴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监督管理金融活动的特殊机构

⑵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⑶中央银行还以所拥有的经济力量来对金融领域以及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监督、控制和调节

⑷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职能:(1)按照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

①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②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③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2)按照中央银行性质划分:调节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作用:⑴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

⑵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⑶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⑷促进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2、资本市场之股票市场:普通股的特点:

⑴不带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偿还的承诺

⑵普通股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⑶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

⑷普通股股东有权享有红利

⑸普通股股东具有剩余索偿权

优先股的特点:

⑴有约定的股息

⑵具有优先分配股息和清偿资产的权利

⑶表决权受到限制

3、通货膨胀的对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⑴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⑵提高利率:一方面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另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

⑶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市场手中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 ⑷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指标,通过控制基础货币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⑸道义上的劝告。

紧缩性财政政策:

⑴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

⑵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⑶实施供应政策

⑷发行国债

⑸保持经济低速增长

⑹进行货币改革

⑺国际紧缩政策

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的。

(金属本位制度:以金属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区域货币:亦称地区货币,是货币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分布问题。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信用形式: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

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即国家以债务人身份举债和以债权人身份有偿使用财政资金两个方面。

消费信用:就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直接信用:不经中介机构做媒介而由资金需求者和供给双方直接协商所进行的资金融通。

间接信用:经过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的资金融通,由金融机构先进行筹资,再将资金加以运用。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商业票据:商业信用的工具,是记载商业信用债权债务的一种凭证。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利息率:利息额与预付借贷资本价值之比就是利息率。

利率管理体制:是指一国政府管理利息率的政策、方法和制度的总称。

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多种业务的金融企业。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专业性银行:专门经营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除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中央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政府参股、创立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贯彻政府政策,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

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交易的一种组织机制。

货币市场: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

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时期内全部国际收支项目及金额的统计报表

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货币供应量低于货币需求量,引起商品流通阻滞,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滞胀: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状态。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

第五篇:货币银行

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险的防范

会计79胡雯佳3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稳定的发展,中国人民迎来了消费的升级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汽车业也进入一个普及化的快速增长阶段。而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汽车产业重要的金融支持者,自开办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却经历了起步,发展,降温,复苏的曲折历程。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自身还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加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与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等,风险问题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瓶颈,该项业务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汽车消费贷款自诞生以来,就倍受人们关注。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时代的迫近,汽车消费贷款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汽车消费贷款日益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但随着汽车消费贷款总量的扩大,贷款门槛的降低,以及时间的推移,所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因此,有必要在加强汽车消费贷款营销的同时,客观地分析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做到早防范、早化解,进一步提高银行的效益。

一.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问题

先来说说银行内部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商业银行贷前调查不实。汽车消费贷款作为一项新兴的零售业务增长点,已引起各行的重视,但普遍在人员的配备上与该项业务的快速增长不成比例。在消费信贷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为增强竞争力,抢占市场,各行纷纷通过简化贷前调查等手续来提高效率,结果造成对借款人资信状况、还款来源等情况调查不实,埋下风险隐患。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均以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代替担保办理贷款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商业银行过分依赖保险公司的履约保险,忽略了对借款人资信、第一还款来源和汽车交易真实性的调查,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做贷前调查,只凭保险公司的承保单即发放贷款,发生贷款违约时因保险公司因故拒赔形成贷款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不到位。由于业务的迅速增长和人员的严重不足,部分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不到位,或根本没有做贷后管理,对贷款发放后借款人是否真正用于购车、所购车辆的发动机号等信息未及时进行确认;有的贷款逾期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以致风险不断扩大;有的放松了对合同、贷款催收记录等债权文书的管理,造成缺漏项,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无法及时发现,进行索赔、诉讼或采取其他追收措施。

第三是因为内控制度尚不健全。汽车消费贷款量大,借款人情况千差万别,管理难度大,每笔贷款上审批人会审不现实。若采取会签制,审批意见的形成主要基于经办人员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因此从审批环节来说存在局限性。汽车消费贷款一般都是单人操作,从贷前调查,货中审查会签,到贷后管理、催收。监督和内部牵制手段不是很健全,易形成管理风险。另外,贷款决策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够灵敏。

然后再来说说商业银行外部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因为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大幅度增加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一方面,很难把握借款人的过往信用;另一方面,违约拖欠贷款的机会成本太低,部分借款人有还款能力也故意拖欠,或贷款后躲避银行的追收。

其次是因为市场竞争不规范。主要是从银行、汽车经销商和保险公司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银行贷款贷前调查、贷后检查不力。为了争夺客户,一些银行对客户的资信不作深入调查,完全依赖保险公司,轻易发放贷款。有的银行甚至在发放贷款后不问用途,以至于个别客户拿到贷款后没有买车而是另作它用。第二,对汽车经销商资信的考核不严。目前汽车经销商在汽车信贷市场上是主角,一些银行为了得到业务而忽视对其资信考核盲目信任。有的银行为了和经销商合作,连利息都可以打折。第三,保险公司高额回扣,恶性竞争。为了

做大业务量,许多保险公司给车行以高额回扣,一般高达40%,有的甚至高达70%。

再者商业银行会碰到所谓的诈骗风险。正当商业银行为保险公司的介入而放手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时,由于法律规章不完善、管理经验缺乏等种种漏洞,给了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巨额银行资金被骗,各大保险公司不得不面对银行的索赔!一种诈骗方式是,汽车经销商以虚假材料骗取银行资金。不法汽车经销商以消费者购车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其实消费者的个人资料都是假的,汽车也没有真正成交,待银行贷款到帐后车行便人去楼空。还有一种诈骗方式是汽车经销商虚抬车价套取资金,不法汽车经销商就利用虚抬车价的方式,从银行套取多余贷款弥补自己经营中的亏空,或打着虚假的“零首付”幌子吸引客户,而实际上是由银行垫上了首付款,经销商的业务经营不受任何影响。

二.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信用体系,市场参与人的信息极度不对称,因而信用行为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导致市场上信用扭曲。从信息对称与否的角度来看,汽车消费贷款风险根源主要有3类。

其一是因为逆向选择客户使银行资源配置低效率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过程中,借贷双方对所交易的商品——银行贷款各自掌握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说,银行并不完全了解借方的经济状况、筹资目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险;而借款申请人则完全掌握自己的信息——筹资目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风险的大小。因此,借款人完全有可能有意或无意隐匿相关信息,而银行为获取有关真实信息可能要花费较大的成本,考虑到成本与收益不相称,银行可能会减少对获取更多真实信息的努力。但为了资金的安全,银行将要求借款人采取一定的担保方式等提高借款“门槛”,这样,使一部分还款意愿强的消费者认为借款成本太高而退出借贷市场,而一部分冒险者或还款意愿不强、违约可能性大的人仍然去借款。银行逆向选择客户,导致了银行资金配置的低效率。

其二是由于恶性竞争使银行陷入“囚徒困境”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规模,有的银行擅自突破央行规定,降低条件,甚至对客户的资信不严格把关,只要规模扩大,完成或超额完成业务量,上级便会有奖励。由于风险具有潜伏期,最先作出此类决策的银行市场份额可能获得暂时的扩大并增加利润。其它银行为了不失去已有的市场份额,被迫模仿竞争对手的做法而放松风险管理。至此,竞争失效,成本费用加大,风险积聚,谁也无法正常获得合理利润。

其三是因为履约保证保险诱发银行道德风险

为了解决借款申请人在抵押、质押或第三方担保人等担保方式的难题,又能使银行资金安全有保障,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共同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其实质是保险公司为借款人取得银行贷款以保险的形式提供的一种有偿担保。随着履约保证保险介入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银行将风险转嫁了保险公司,因为不用自己承担损失,银行为追求业务发展,盲目提高审批效率,将贷前调查工作演变为简单地凭保险公司保单放款。业务迅速开展,但银行道德风险也因此而产生。

三. 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1.尽快建立个人还款能力评价体系,加强贷前调查

贷前调查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客户的道德品质如有无犯罪记录,偿债历史;以及借款人所拥有的资产状况,如:房产、存款、股票等;对借款人及其家庭情况、健康状况要有了解,还要对其社会保障程度,商业保险情况作必要的了解。对贷款对象要有明确的范围,对于风险较高的某类人群、某些行业、某些地域要严格控制,对于人情贷款、关系贷款要坚决制止。

2.加强贷后管理,实时监测借款人还款能力和意愿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信息管理系统水平,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良好的系统来提醒经办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加强贷款管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催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人还款状况和贷款质量,还款情况出现异常的,要加大催收频度和力度,对正常贷款也应定期联系了解情况,以有效的日常管理,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总结多年的经验:在合同到期前借款人处于拖欠贷款的初期,若采取果断措施,则能够有效化解贷款风险。在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上,除电话、上门催收外,要寻求更有效的催收手段(如收车等)使风险在萌发的初期就被化解。

3.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

针对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岗位考核制度及不良贷款催收制度等一系列内部制约机制。一是坚持“三性”原则,贷款管理部门要强化风险责任,坚持第一责任人制度。会计、计划、财务、信贷经营、风险、审批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完善内部制约机制。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户众多,还应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加强对经办人员的督查。二是建立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合同的复审工作制度,严肃合同管理,避免司法纠纷,杜绝无效合同。三是建立不良贷款催收制度,对已形成风险的贷款,发动全方位力量加强清收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支持。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涉及的部门较多,经办银行要主动和辖区司法、公证部门建立密切的工作合作关系,积极清理、回收已形成的不良资产。

下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用来防范信贷的风险

1.引入竞争机制,积极与多家保险公司和经销商合作。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开展初期,贷款客户绝大部分来自于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的联合推介,出于对保险公司和经销商的信任,有的银行一度忽视了对贷款客户的直接调查。又由于汽车经销商资信状况参差不齐,在汽车贷款业务合作各环节中,无任何连带责任,因此给经销商无原则向农行推介客户造成了可乘之机,把一些不具备经济实力的客户推介到了银行,给银行汽车贷款的按期收回埋下了隐患。银行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银保合作”对象单一,所做的汽车贷款业务绝大部分是与当地“人保”合作,这种业务合作的几乎“唯一”性,导致了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及贷款收回上对保险公司产生了过分的依赖,若保险公司理赔不及时,就会直接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这也是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只有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坚持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并根据资信状况,对合作汽车经销商进行精心选择和清理,才能为汽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业务合作环境,彻底改变银行在业务合作中的被动局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2.通过“三方”协商,建立“汽车贷款保证金”制度。银行在与保险公司和经销商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时,必须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实行“汽车贷款保证金”制度,来维护拥银行的利益。作为贷款银行,必须认真做好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工作,为信贷资金的安全奠定基础。对于出现的不良贷款,要积极进行催收,这既是进行保险索赔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的责任。保险公司除参与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还必须承诺对借款人超过三期以上的未偿还贷款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为保证不良贷款的及时赔付,各行必须要求保险公司在银行开立“汽车贷款违约赔偿保证金”专户,保持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对于超过三期的未偿还贷款,及时从账户中扣收。若保险公司未及时全额补齐专户余额,则待其补齐后,再继续进行业务合作。汽车经销商作为车辆的供应者,必须对客户信用承担一定责任,对车辆质量负完全责任。为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求经销商在银行开立“汽车贷款车辆质量保证金”专户,根据经销车辆数量按一定比例交存保证金,用于问题车辆回购和因汽车质量问题造成的不良贷款的扣收。

3.审慎选择贷款对象,实行“客户经理承诺”制度。正确选择汽车贷款对象,从源头上严把客户准入关,这是防范风险、确保贷款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加强贷前调查力度,确保客户质量,银行可建立健全“责任人承诺”制度,要求客户经理按客户的收入水平、经营状况、行业风险尤其是信用程度对客户进行分类,以此作为确定是否发放贷款、是否需要办理履约保证保险和采取何种担保方式的主要依据,并由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时签订“贷款责任承诺书”,把每一笔贷款的相关责任都落实到人,与工资挂钩考核,负责贷款的调查,并承担收回责任,确保贷款安全。

4.明确保险条款,完善贷款手续。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作为保险公司的一个保险业务品种,“免责条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条款对于投保人(借款人)、被保险人(贷款银行)及车辆质量(经销商提供)的责任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贷款操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保险的失效,即“保险责任免除”。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保险”。因此,银行要在正确理解保险条款的基础上,完善贷款操作手续。一是要按照保险条款的要求认真进完善贷款的调查、审查和审批手续;二是要对汽车经销商提供的车辆进行审核,严把质量关;三是保证机动车辆保险在贷款期限内的连续性,要求借款人必须按照贷款期限一次性全额投保,不得缩短投保期限;四是在进行借款合同、保险单的修订、变更时必须征得保险公司的书面同意,出具“保险业务更改批单”。

5.转变贷款模式,积极开办“直客式”贷款业务。“直客式”汽车贷款业务,具有购车方式灵活,担保方式多样的显著特点,各行要逐步由汽车经销商介绍客户到银行办理贷款的“间客式”被动操作方式,转向“客户购车先找银行”的“直客式”主动操作方式。通过“直客式”营销方式,进一步扩大贷款对象的范围,降低客户购车成本,提高办贷效率,提升银行汽车贷款品牌的知名度,增强同业竞争力。通过采取住房抵押、新车抵押、第三方保证等多种担保方式,逐步改变单纯依靠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办理业务的状况,分散汽车贷款风险,并有侧重点的将贷款车型逐步由大型货车向出租车、客运车和家用轿车转变,不断降低汽车贷款风险。

以上只是我对商业银行汽车贷款风险防范方面的浅析,还有很多没有深入考虑的地方。但是随着大众对于汽车需求的日益强大,汽车信贷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商业银行必须认真思考相关方面的问题,使风险降到最低。

下载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货币银行 期末综合论述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货币学》期末参考题09级

    《银行货币学》期末参考题 09国际经济与贸易叶晓飞 一、表外业务 1.含义: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银行资产负债总量,但能改变当期损益,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业务。 2.种......

    货币银行学论述题[大全5篇]

    七、 论述题(共15分) 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答案 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论述题答案(最后一题)

    论述题:结合国内实际,谈谈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要点: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

    电大货币银行判断

    1、我国货币层次在的M0即现钞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2、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的范围越大。(×) 3、称量货币在使用时需......

    货币银行重点整理

    第二章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到期收益率: 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1.信用形式的种类特点(1)高利贷信用 (2)......

    论述题答案综合3

    论述题(15分, 600字以上) 一. 通过本次培训中《认识班组长》、《领导力与执行力打造》等课程的学习,①试剖析你自身从事班组管理工作的需求、动机、行为和目标。②试结合本企业......

    银行货币信贷科竞聘演讲稿

    银行货币信贷科竞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风雨洗礼,再迎挑战》。自中支实行竞聘制以来,一批批青年才俊,业务精英,通过这个阳光平台厚积薄发、放飞理想,......

    货币银行 选择判断 终结版

    一:选择: 1、超额准备金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C)的行为。 A中央银行B 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D都不是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货币乘数与法定准备率成正相关B.货币乘数与通货比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