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阐述了质量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各个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态度。
引言: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情况
曹国华在《论质量管理与管理质量》中写到调查表明,世界上成功的企业, 90%以上是由于管理精湛世界上失败的企业,则90%是由于管理不善。显而易见,管理之重要,小至一个企业,大 至一个国家,无一例外。一句话,由于管理质量问题导致企业破产、被兼并的实例屡见不鲜。由此不难看出,管理质量问题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的战略发展,致关重要。
《抓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中指出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曾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和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必须加强质量知识学习,掌握工程质量的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标准知识,增加工程质量意识,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要认清肩负的责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为祖国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国方《甲天下纸品公司全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广西甲天下纸品公司近期组织人员对生产一线员工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以全面提升生产一线员工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杨辉在《新形势下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战略》中说到了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激烈的加剧,质量的概念在不断深化,质量管理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蔡显明在《质量为中心,计量为手段,技术标准化为依据—上海石化现代质量管理的思路》中提出今年国家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强化企业质量管理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墓础。
张文学和姜长有在《强化质量管理,追求最佳效益》一文中提出对企业以人本管理为重点,牢固树立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新理念的要求。
宣守蓉在《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得出结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人,企业的质量 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重质量赢用户,严管理出效益—记江苏丹阳汇丰纸业有限公司》一文中写到三点,重质量赢用户、严管理出效益、保设备上质量。
刘瑱《怎样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只有提高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我们产品的质量,才能让顾客满意我们的产品。
刘芳在《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认为在现代企业中,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完整的管理体系。其中提到的管理制度即质量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曹国华 《论质量管理与管理质量》
孟国利、勾庆涛 《抓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王国方 《甲天下纸品公司全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杨辉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战略》(河南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 信阳,464000)
蔡显明 《质量为中心,计量为手段,技术标准化为依据—上海石化现代质量管理的思路》
姜长有、张文学《强化质量管理,追求最佳效益》
宣守蓉 《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梅山科技》2000年第4 期 《重质量赢用户,严管理出效益—记江苏丹阳汇丰纸业有限公司》 《福建纸业信息》1204年第0 9 期
刘瑱 《怎样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刘芳 《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新疆昌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昌吉83110)
第二篇: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质量管理的回顾与评价
摘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质量将成为我国广大企业抓住机遇、迎接严峻挑战的关键。要拓展海外市场,必须靠有竞争力的质量;要保护国内的市场,不再有高关税和政府的过渡保护,也要靠质量的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大发展。本文综合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评价,提出看法,以便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管理改进、可靠性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在“数量”问题已解决的今天,人们将越来越追求和依赖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质量的领域不断拓宽,生活的质量、环境的质量、文化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质量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影响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民族的形象。质量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回顾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过程分工细化、日益复杂,许多美国企业按照泰勒的管理模式,纷纷设立检验部门,使检验与生产分离开来,其最大特点为“事后把关”。(2)统计质量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休哈特就提出“控制与预防缺陷”的概念。主要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在方式上由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但这种方法只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而不能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将企业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二)、质量管理的理论流派
1、事后检验
20世纪,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1911 年泰勒出版了专 《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泰勒制度”,强调科学分工,故产品检验由以往的自产、自检改为产、检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结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这是质量管理事后检验阶段的开始。
2、过程控制 世纪20年代,著名科研基地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开始研究质量问题。当时美国休哈特博士作为过程控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应用统计学于1924年提出过程控制(现今统称之为SPC——统计过程控制)理论以及监控过程的工具控制图——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先预防。同时,同一实验室的道奇博士作为产品控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与数学家罗米格一起也于1929年应用统计学提出产品控制理论,即抽样检验理论.(挑选型抽样检查方案)及其用表。由于休哈特与道奇的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其后有关质量的论文虽然数以千计,但都未脱其巢臼。1931 年休哈特将其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出版了代表性专著《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在1931 年后,质量管理由事后检验阶段进入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60 年代,美国费根堡姆与朱兰等人考虑到产品质量不仅需要注重其性能(即符合性质量),而且增加了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质量保证、环境等多种要求,即质量开始走向“大质量”的概念,从而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我国数学大师华罗庚早在60 年代也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的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由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早期曾称之为TQC,C即Control(控制),后感不确切,旋改为现名(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 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 有效体系。”(注: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1961)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得到广泛的传播,各国都结合本国的实践进行了创新。例如,日本结合日本本国国情提出了全公司质理管理CWQC,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已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4、IS9000族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突出,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1982年起开始陆续提出ISO9000 族标准,经1994 年与2000年两次修订,现已为许多国家采用。
5、以顾客为导向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已经由制造阶段向设计和售后服务两侧延伸。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同等重要。故必须以顾客为导向,不断加以改进使顾客满意,甚至进一步提出促使顾客忠诚。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是由优质并及时供应的原材料、严格精确的设计、精密稳定的制造过程来共同构筑的。市场的竞争从企业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质量是由整条供应链来共同保证的。(水野滋、赤尾洋二《质量功能展开》1978),该书从日本全公司质量管理的角度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主要内容。以后一系列的理论奠定了质量功能展开(QED)学科的基础。(赤尾洋二教授编写的《灵活应用质量展开的实践》1988年)
6、零缺陷
20世纪70 年代曾参加美国马丁导弹计划的克劳斯比(1926-2002),在工作的需求下提出“零缺陷(ZD)”的概念,他的名言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即差错不一定必须发生)”,“质量是免费的(即提高质量之效益可以大于其花费)”等。如果质量仅仅被当作是一个控制系统,那么它永远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改进,质量不仅是一个控制系统,它更是一个管理功能。(克劳斯比《质量无泪》1984)。克劳斯比的质量改进过程是以下列4项质量管理原理为基础的:(1)质量应定义成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或优秀;(2)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是预防不合格,而不是对不合格进行评估;(3)工作标准应该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4)以不合格付出的代价来衡量质量,而不是用不合格的百分比来衡量质量。
7、六西格玛管理
六西格玛(6σ)是一种用于测量每百万次操作中所犯差错的计量单位。差错次数越少,质量越高。σ表示68%的产品合格;2σ表示95.4%合格;3σ表示99.7%合格;6σ表示99.999997%合格,即在百万次机会中仅发生3.4次不合格!。1987 年摩托罗拉公司首倡六西格玛管理,通过这一行动,将其产品的差错率由4σ减少到5.5σ 的水平,并由此节约了2.2亿美元,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六西格玛管理是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先预防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质量管理的理论的评价与看法
(一)对质量管理的理论的评价 1.事后检验
生产和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中,检验本身就是工艺链中一个组成工序,没有检验,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泰勒提出了靠检验把关的质量管理思想将质量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劳动独立出来,但是单一的事后检验只能保证从企业流向市场的产品质量,这种质量管理成本高,而且难以找到质量问题所在的原因,更难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这些缺陷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变得越来越明显。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只有有效实施统计过程控制,企业才能长期、稳写地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施统计过程控制对生产企业、顾客和社会都是有利的。
3、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质量;第二,全过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第四,全企业的质量,目的是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但全面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就企业质量管理的组织进行规范;二是全面质量管理虽然顾及到了客户的需求,但是仍然以产品为中心进行管理。
4、IS9000族标准
IS9000是以TQC作为标准, 系统性、规范性很强, 可少走弯路, 易见成效。但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认证则容易产生一堆文档体系,但是缺乏系统的工具和方法,难以真正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5、以顾客为导向
企业在“顾客导向”观念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实践。企业需以实际行动更好地管理顾客投入与合作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顾客导向”,实现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顾客价值,最终取得质量目标和竞争。
6、零缺陷 零缺陷管理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质量问题,所谓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人们缺乏知识和缺少注意,没有第一次把事件作对而造成的缺陷和失误。零缺陷质量,要求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标准都是零缺陷,围绕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建立以“零缺陷”为标准的核心预防系统,坚持质量改进过程,在每一环节上追求第一次作对,消除不增值的活动,避免失误及返工产生的浪费。
7、六西格玛管理
和早期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相比较,“6σ”更加强调了对客户满意的关注和保障质量管理全面展开的组织建设,将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放置到了更为合理的技术层面,而将满足客户的品质和创新作为企业追求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为员工创造人性化的生产服务条件,使客户对企业信誉、产品和服务产生最佳的感觉,从而全面提升企业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价值。
(二)对于质量管理作者的看法
作者认为在新世纪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系统化和信息化。系统化是指新世纪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组织的质量管理能综合、兼容其它所有管理,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从成本价格到用户服务,形成一种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系统化的全面管理。以信息是科学技术传播和转移的重要载体,质量管理若要为组织的全部经营活动服务,就必须以“信息驱动”充分收集、利用组织外部的各种信息,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质量决策和质量改进、创新的科学依据。质量管理是全员性的管理, 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动员社会力量和企业全体人员都积极参加管理, 才能确保商品质量。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 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了, 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重视人的作用, 不断提高全员的素质, 已经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参考文献:
1、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议版
2、[美]W.爱德华兹.戴明著:《 戴明论质量管理》,海南出版社。
3、[日]石川馨著:《日本质量管理》,李伟明译,企业管理出版社。
4、[美]J.M.朱兰著,《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6、[美]A.V.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7、[日] 赤尾洋二《灵活应用质量展开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出版
8、徐鹏航主编,《质量管理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杨志远《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研究》期刊-核心期《企业活力》2004年第11期 10傅丞操《质量管理——软件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 第02期
11吴玉军《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期刊 《甘肃科技纵横》 2004年 第04期
12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 经济纵横 贾建锡
13陈伟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大阶段 》《电子质量 》2003年第3期 14吴文伶,刘卫东,叶碧琼
《质量管理的发展及趋势》第23 卷第12 期2001年12月
15.张公绪《百年质量管理历程与当前的质量管理形势》 《质量论坛》2004年第3期
16.《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 赵敏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第5期
第三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国内外现状
欧洲是质量管理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现代质量管理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从欧共体到欧盟,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人们认识到,质量已成为全世界的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质量有了可比性,也使产品、过程、体系有了可比的质量。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还要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其竞争力。因此,欧洲企业不满足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还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更高要求的质量体系标准。
目前,对我国工程质量的状况有两种评价:一种是工程质量并不差,形势还可以;另一种是工程质量确实差,形势很严峻。总的来说,改革开放20年,全国建成的大中型项目不计其数,这些项目的工程质量应该说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其中有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就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础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而言,质量问题比较多,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有的工程质量已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由于这一类工程在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手段落后,不重视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不能实现全面、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而建筑企业质量体系在多数项目上未能得到真正有效运行,程序文件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在这些工程项目上,具体有如下表现:
(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欠针对性,施工作业指导书不能紧贴作业面。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弱点,但有些项目部却照搬方案;
(2)材料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致使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被使用;
(3)工程技术交底笼统、形式化;
(4)过程检验不规范,作业人员以完工为目的,质量好坏不管,而项目质检员又未能尽责;
(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不合理、不规范,关键、重点部位有失控现象;
(6)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不客观、不及时。等等。
二、研究方向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五种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材料的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3.方法的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二、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进展情况
项目质量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靠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利用各种各样的检验设备和仪表,采用科学的测试手段,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建设活动各阶段的工序质量及产品进行检查,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层层把关,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它以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为主要特征。这种控制其实质是事后检验把关的质量管理活动。
2、统计质量阶段
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指在项目建设各阶段,特别是施工阶段中,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工序控制,分析、研究产品质量状况,采取对策措施,达到减少不合格品率的目的,并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统计管理阶段的特点是在质量检验基础上取得数据,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对工序抽样达到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预控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QualltyManagemeni(简称TQM),是指为达到规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标准而进行的系统控制过程。它强调以预防为主,领导重视,狠抓质量意识教育,着眼于产品全面质量,组织全员参加,实施全过程控制,综合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来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并以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的、科学的质量管理,它并不排斥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而是从更高层次上包括了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它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产品质量,对一切同
产品质量有关的因素进行系统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是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 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 学、行为科学等综合运用,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个生产环节加 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
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管理混乱
(1)无证或超出自身业务承包范围越级承建设计和施工任务仍屡禁不止;
(2)施工企业将承建的工程层层转包或者以包代管;
(3)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肆意压低价格,或者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施工企业来承建,致使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管理,施工企业各干各的,使得工程质量遭到严重损害;
(4)施工企业以不正当的手段承揽工程,而一些建设单位不是以企业的素质高低来优选施工单位,而只是将报价低或回扣高作为企业选择的标准。
2、设计阶段
(1)建设单位没有经过设计招标,所选设计单位水平有限;
(2)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3)设计单位内部分工协作不合理,造成错、漏、碰、缺,影响工程设计的优质完成;
(4)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缺少应有的监督。
3、建筑材料方面
目前,我国的建筑材料品种多、规格多、质量差距较大,部分新型材料的生产也比较混乱,一些未经认证的假冒劣质产品充斥着建筑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
(1)建材市场质量标准不统一,没有可靠的质量检测手段,导致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且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
(2)建材生产厂家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根本不考虑质量后果,私自降低
或放弃生产标准,粗制滥造;
(3)建材经销商为了出售假冒伪劣建材,肆意压低价格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最终导致建材市场混乱不堪,竞争无序。
4、施工队伍素质方面
工程项目施工操作对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在我国庞大的建设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因此很多施工人员既缺乏建筑的基本知识,又缺乏现场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施工规范或规程进行操作,另外,当前在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大部分施工企业的自有工人由于年龄老化、人数很少,真正能在现场从事操作的只占极少一部分。因此,施工现场是大量未经专门培训的农民工在从事工程施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工程质量提高必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五、参 考 文 献
[1] 沈任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大众科技,2008年
[2] 魏琼升.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广东科技,2007年
[3] 肖家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浅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
[4] 姚斌.浅谈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
[5] 刘德强.浅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
[6] 杨庆.如何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
[7] 娄涛.在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进度和质量[J].山西建筑,2009年
[8] 王春生.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9]黄汉江.现代建筑业经营管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第四篇:供应商质量管理文献翻译(外文翻译,中英对照)
互利共赢的供应商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供应链的重视,供应商管理正逐渐成为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对象,IS09000族标准以及QS 9000标准都对供应商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供应商管理有关的研究成果正逐渐增多,一些软件巨头也推出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的软件,但是在这些研究成果和应用软件中,涉及到的供应商质量控制的内容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而供应商质量控制恰恰是供应商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另一方而,质量管理界对质量控制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大多依然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仅仅研究从企业内部各环节如何改善产品的质量,而基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质量控制的成果尚不多见。因此,系统地研究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供应商质量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快速提高和供应链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巩固。
1、质量与企业共存
质量一直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概念,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往往因关注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早在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们在皇家汽车俱乐部会员们的面前拆解了3辆凯迪拉克轿车,并把这些零件混在一起,而后从中选择零件重新组装成车,然后驾车绝尘而去。这令在场的会员极为震惊,认为凯迪拉克车质量之高令人惊叹。显然在当时,汽车零件具有互换性是一种了不起的质量特性,这也是福特公司的N型车和T型车取得辉煌成功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即使农用三轮车的零部件也具有极高的互换性,零部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再是吸引顾客的重要质量特性。可见质量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质量呢?(1)市场竟争就是企业间对“顾客”的争夺,在日益激烈的“顾客”争夺战中,质量、价格、交付(交付日期、方式和手段)和服务是企业常用的四个法宝,其中质量是根本,离开质量其他三项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可以说质量己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它反映了产品是否能够反映顾客需求、能否满足顾客需求,从面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途。有鉴于此,质量己成为一项全球性运动,世界上所有优秀企业无一不把质量作为企业战略的关键内容,从战略的角度来规划质量。
(2)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认识到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只是经营企业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使顾客满意,来保证过程和工作的质量来获互利共炭的供应商质量控制得良好的业绩。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顾客处于主导地位的今天,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企业积极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进行质量管理创新。
2、企业与供应商质量控制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活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促使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通常,某一产品不可能由一个企业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加工直至形成顾客最终使用的产品,往往是通过多个企业分工协作来完成。另外,先进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如准时生产、敏捷制造、零库存等,使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愈加紧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也由单纯的买卖关系向互利共底的合作关系演变。
ISO 9000族标准自1987年诞生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追捧,全球约50多万家企业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足以说明这套管理标准在引领国际管理潮流方面的巨大成功。在备受企业欢迎的新版标准ISO 9000:2000中,互利的供应商关系被作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供应商关系管理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企业要贯彻这一原则,就必须从思l 想上认识到供应商的重要性,重视与供应商良好关系的培育,并采取有力措施与之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性关系。
3、供应商选择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最有效手段,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无论后续的控制方法多么先进、控制手段多么严格,都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要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
(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不可能都由自己生产提供,决定其中哪些应由供应商提供不是一个简单的买不买的问题,因为这涉及企业的业务流程,甚至涉及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流程再造,属于企业战略层次的问题。因而对零部件的自产和外购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供应商的总体情况。
1)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对于零部件自产还是外购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其经营环境的准确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之上。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状况与发展态势、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企业产品的社会需求现状及未来预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产销量。而预期的企业产销量是企业进行各项决策如互利共赢的供应商质量控制投资规模、设备配置的主要依据,也是企业零部件自产与外购决策的重要依据。另外,竞争对手的零部件自产与外购情况也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2)市场供应情况
零部件的社会供应状况也是企业决定自产还是外购的重要依据。企业与其供应商的关系的实质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如一家势力雄厚、规模巨大的企业会吸引很多供应商在其周围投资设厂一样,具有完善配套供应商的区域也常常吸引大的企业甚至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办厂。某种零部件的社会供应能力、价格、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自产与外购决策。因此,企业应全面了解其产品中零部件的社会供应情况,注意从互联网上、展览会、供应商来信等渠道收集供应商的企业介绍、产品样本、获奖证书、代理商授权书、营业执照、产品实物质量水平以及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然后,按照供应商提供物资种类,可分别建立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等不同类别的潜在供应商档案。
(2)供应商的检测设备是供应商赖以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基础条件。如果供应商不具备必要的检测手段,就无法提供真实准确的质量数据,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就如空中楼阁。所以,在初选供应商时,了解供应商的检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和先进程度同样是十分必要的。
(3)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是反映供应商生产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的两个重要参数。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供应商短期的过程能力满足公差要求的程度。过程性能指数反映供应商长期的过程能力满足公差要求的程度。供应商是否进行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的计算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是否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预防控制。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的变化则可以反映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改进潜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供应商的实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调查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
4、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过程方法”,企业为了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供应商是过程管理的源头之一,是过程输入的重要因素,因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如何,对于企业的过程质量、体系质量和产品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产品开发设计阶段,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在产品开发设计建议书或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中提出先行试验项目和课题,有针对性地为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先行试验,为了确保试验的效果和以后批量生产的需要,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供应商进行初步控制,确保在新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以及批量生产时,都能够有适合新产品或新服务需要的合格供应商。
l(2)企业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监控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监控供应商的测量系统、审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货质量检验、推动供应商的质量改进、以及来自供应商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和质量问题的解决等活动。
1)批量生产阶段,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性,企业在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应监控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的变化,为了使监控有效,企业应就此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并遵循协商一致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监控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防止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出现下降的情况,确保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现顾客满意;二是与供应商共同发现改进的机会,寻找改进的切人点,在更高层次上创造价值。
由于在批量生产阶段供应商大批量连续供货,采购产品的质量、价格、供货的及时性等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实现其经营方针、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和选择供应商,这一阶段的供应商评价应尽量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定量分折的方法也不同,以下简单介绍常用的过程能力分析、测量系统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水平对比法和优秀模式等方法。
①供应商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加工数量方面的能力。在批量生产阶段,为了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供应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就十分重要了,决定供应商是否有能力稳定地连续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的众多因素中,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当供应商的过程能力不足时,供应商提供合格产品只是个良好的愿望,即便是加大检验力度,也只能是在短期内有效,难以持续。所以,对过程能力不足,短期改进无望的供应商,应该停止合作。
②供应商测量系统分析
企业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控制,都离不开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缺少足够的数据,仅仅靠经验和直觉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对供应商的评价和控制所使用的数据大多是由测量提供的,如果测量数据失真或误差很大,都会导致采购行为的缺陷或失败。因此,在批量生产阶段,为了确保采购的质量,应该对供应商的测量系统进行监控。
2)与供应商的沟通
与供应商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些方式的目的是一致的,企业和供应商共同关注顾客,建立企业和供应商共同满意的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持续的改进,以便及时、有效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实现企业和供应商共同的价值,共同追求并实现卓越。
(3)不合格品的判定、分析和处置
虽然有了以上各种控制措施,但是不合格品的出现仍然是正常现象,除单件或少数几件产品、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产品等少数产品以外,在许多情况下不合格品的出现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时候就要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对不合格品进行必要的评审,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置不合格品,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当出现不合格品以后,要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囚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对由于异常因素发生的不合格品,供应商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些异常因素。
1)一致的技术标准和抽样方案
使用、提出和制定规格的部门必须合理地描述出拟采购的产品是什么,以便使供应商得到准确的理解,使采购人员能够准确地采购所需的产品。根据ISO 9001:2000标准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技术标准一般是由设计、采购、管理、生产等部门制定,但在采购的实施时,采购部门要使用这些标准,因此.采购部门从一开始就应该介入这些标准的策划、起草和修订,否则,一旦这此标准止式发布实施,可能会使采购部门处于被动的地位,给采购工作带来麻烦。
l
2)不合格品的质量责任
当采购产品出现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界限的不合格时,企业和供应商应在协商的原则下确定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商定解决产品质量的办法,并据此进行改进。当企业与供应商对不合格的认定分歧很大,双方无法协商解决,需要诉诸法律时,不合格产品质量责任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必要时不排除需要追究某一方的法律责任。所以对产品技术要求和其他采购信息,企业一定要表述清除、完整、准确,并经过授权人员评审后再与供应商沟通,在与供应商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再签订合同,并妥善保存采购、检验文件和记录。
3)不合格品的控制
当出现不合格品,如果是抽样检验,且不合格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时,这种不合格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将不合格品更换成合格品,就应该判定交验批合格,企业应根据文件要求接受该批产品。这些个别的不合格产品可能属于正常波动引起的不合格,可以不必专门查找原因供应商可以作为止常的质量改进,逐步提高过程能力,减少这些不合格。
5、供应商的契约化控制
为了保证顾客对产品与服务的满意,企业必须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为了使整个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即合作伙伴,明确他们对质量的责任与义务,并保证实现,伙伴之间必须以契约的形式形成承诺,并按照承诺的内容测量质量与服务。这里所说的契约仅指得到相关方签署的,规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质量责任的文件化条款,包括合同和协议。严肃合理的契约对双方不仅起到可靠的约束作用,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双方的利益。
(1)保证契约内容与标准、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统一性
契约可引用或借鉴既定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标准等。如可规定进厂检验抽样标准执行GB2828 抽样标准;电器产品安全性能必须符合GB4706等。如发现有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不一致之处,发现方应及时提出修改。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一致,发现方应及时通知不知情方,并按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的方式执行。
(2)契约内容应实际有效
起草与签署契约时,必须考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考虑契约执行的可操作性。有些协议在制定时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规定需较为详细,但如果过于繁琐,缺乏可操作性,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例如,某公司需从供应商采购大量的加工轴承用的钢材。由于轴承对材料要求较严,加工精度较高,公司为保证质量,在协议中要求对方对每一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试验。供应商如果引进整套试验设备,势必耗费大量的成本,同时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如果不增加资源配置,那么每次都要送社会检验机构检验,支付昂贵的试验费用。象这种契约,如果供应商仔细审验的话,他就会考虑进行利润-成本-风险分析,在价格上提高要求。这种协议履行起来就有较大难度,同时也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不利于供应链的稳固和质量价值链的形成。
(3)契约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鼓励供应商的持续改进与创新
契约中应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同时也应规定必要的奖惩性条款,一方面约束供应商的质量行为,另一方面鼓励供应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对供应商的奖惩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因质量责任的划分而产生的奖惩;其二是根据业绩考核而产生的奖惩。在实际的操作中,适当的奖励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某供应商的产品在顾客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企业立即通知供应商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供应商接通知后,积极地派人到现场进行协助调查和分析,使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本来根据双方的协议规定,该供应商除应承担全部质量责任外,还应承担数额不菲的罚款。但企业考虑到该供应商是自己的重要供应商,一直合作很顺利,质量稳定,决定奖励供应商对质量问题的快速反应和积极的态度,免除了所有的罚款。结果年终评定发现该供应商的产品合格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契约的内容应公正、公平
l 契约应是经过双方充分协商达成的共识,不应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宣言或要求,内容要经过双方认可和确认。另外,契约内容应涵盖从产品开发、试制、检验、包装运送到不合格品处理、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所以契约可包含多个层次,如供货合同、质量保证协议、技术协议、售后服务协议等。
6、供应商的业绩评定与动态管理
供应商作为产品实现的重要资源之一必然要讲求其有效性。2000版ISO9000标准就把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因此对供应商进行业绩评定十分重要,它是进行动态管理、择选劣汰的依据。
(1)评定方法
按照采购要求,对关键材料、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定期进行质量缺陷分级评定。规定关键参数的缺陷分记为3分,主要缺陷为2分,次要缺陷为1分。一批材料中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法最大分数为6分。质量工程师据此对供应商进行等级评定,并向供应商发出通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但评价指标偏少。
(2)动态管理
根据业绩记录,定期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动态分级评定。将所有供应商划分为A、B、C、D四级,根据材料价值、质量要求、加工难易程度、社会供应状况等因素确定供应商定点个数。定点个数为1的A类供应商,订单分配为100%;定点个数为1的B类供应商,订单分配为100%,但需开发该材料的新供应商;定点个数为2的A、B类供应商分别分配订单60%和40%;定点个数为3的A、B、C类供应商分别分配订单55%、30%和15%;D类供应商应被淘汰。这种分级评定与管理将供货订单与供应商绩效、材料分级结合起来,使订单的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当然,这种方法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l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quality control Prefac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supply chain, vendor management is becoming a business and academia about the object, IS09000 standards QS 9000 family of standards and vendor management are al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and supplier management-related Research i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software giant also introduced a number of 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oftware, but i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related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ntent provider is only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s, and supplier quality control Supplier management is precisely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content.The other party,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sector made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se results is still limited to the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s, only the link from the internal study how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based on supply chain Point of view of the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is still rare.Therefore,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upplier quality control theories and methods, will help promote China's rapid increase in product quality and supply chain form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1、Quality and corporate co-existence Quality has been a change with the times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quality is often due to concerns vary.For example, as early as 1908, GM engineers at the Royal Automobile Club members in front of dismantling the three Cadillac cars, and these components mixed together, and then choose the parts re-assembled into a car, then driving Pull away.This makes the presence of members of a very shocked that the high quality Cadillac amazing.Obviously at the time, with interchangeable parts is a great quality features, this is Ford's Model N Model T achieved brilliant success and an important reason.Today, even if the farm also has a very high tricycle parts interchangeability,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changeability of parts is already a matter of course, is no longer an importan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o attract customers.Visible quality content is constantly changing.So what is the quality?(1)Market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s the “customer ” of the competi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ustomers” in the battle, quality, price, delivery(delivery dates, means and methods)and the service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four magic, where quality is Simply leave the quality of the other three will become meaningless, it can be said the qua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arket competition.It reflects whether a product can reflect the customer needs, can meet customer needs, from the surface determines the future of products in the market.In view of this, quality has become a global movement, all the world's best companies are all the quality as a key element of corporate strategy, from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to planning quality.(2)For business operators, it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on business enterprises is the first step, it is important how to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ensure l product and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cess and work to B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supplier quality control with good results.As we all know, corporate manage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o a certain degree of historical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as an integral par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s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oday's dominant customer, make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re must be strong Product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which requires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advanced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ntinuous qual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2、Quality control of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getting smaller, growing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prompting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duct qualit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Typically, a product can not be from a business started from the init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s until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duct end-use customers, often through multiple corporate division of labor to complete.In addition,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production methods, such as JIT, agile manufacturing, zero inventory, so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nies and suppliers are from a simple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 to the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nd of a total evolution of.ISO 9000 family of standards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87 has been the consistent pursuit of the world, more than 50 million businesse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ISO 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sufficient to explain this management trend in the l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s great success.Welcome to the new business in much the standard ISO 9000:2000,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is one of eight 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s a fully embodied the 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ractice in the business role and value.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is principle, we must recognize the ideological importance of supplier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good relations with suppliers cultivation,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cooperative relations.3、Vendor Selection Choose the right supplier is a supplier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quality control, supplier selection if improper, no matter how advanced the follow-up control, controls how strict, can only play a less effective results.So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uppliers must first b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hoice of suppliers.(1)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aw materials and parts needed for production can not be provided by their own to decide which of them should be suppliers of buying a not a simple issue because it involves business processes, even involving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to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strategic-level issues in enterprises.Thus parts of the self-produced and purchased option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l actual situation of their own and suppliers in general.1)Analysis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Enterprises are outsourcing parts production for the decision or need to create in the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ir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grasp basis.The overall position of companies an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the national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the social needs of enterprise products for predicting the future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 will affect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enterprise products.Anticipated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enterprise for the mutual benefit of suppliers, such as quality control of the scale of investment, mainly based on device configuration, but also business and outsourcing parts production for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In addition, competitors and the outsourcing of parts production for corporate decision-making situation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2)Market supply Supply situation in parts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 decis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elf-produced or purchased.Business relationships with its suppliers is the essence of interdependence, as a strong power, large-scale enterprises will attract many suppliers set up plants in their surroundings, like, a complete set of regional suppliers often attract large enterprises and eve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invest and set up factories.Some parts of the social supply capacity, price,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s of the enterprise is largely self-produced and outsourcing decisions.Therefore, enterprise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social components of their products, availability,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et, exhibitions, suppliers and other channels to collect letters from suppliers of business introduction, product samples, award certificates, power of attorney agents, business license, Products quality level and market conditions and other information.Th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ypes of suppliers to provide materials, were established to raw materials, components, packaging materials, such as different types of potential suppliers file.(2)Testing equipment supplier which the supplier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basic conditions.If the supplier does not have the necessary means of detection, we can not provide true and accurate quality data, quality control of suppliers like castles in the air.Therefore, in the primary suppliers to understand the supplier's testing equipment and advanced levels with the situation is also very necessary.(3)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and 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reflected in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capabilities of the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suppliers to meet short-term course of the degree of tolerance requirements.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suppliers to meet long-term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the degree of tolerance.Does the supplier to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and 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conduct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and the change 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can reflect the ability of the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size of the potential, l largely reflecting the strength and supplier management.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supplier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and 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election of suppliers.4、Supplier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is the “process approach”,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must identify and manage the many interrelated processes,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processes.Supplier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proc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process input, and thus, the quality of suppliers to provide products for business process quality, system quality and product quality has a pivotal role.(1)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stag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products, product development, design or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posals put forward in the book first pilot project tasks and issues, target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inciples, new structures, new materials, new processes, The first test, in order to ensure test results and future production needs, an important task at this stage is that of the suppliers under control, to ensure that all stages of new product design and mass production, are to have fit the new Product or service needs of qualified suppliers.(2)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suppliers include monitoring supplier process capability and 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monitor supplier measurement system, the audit 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urchas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promote suppli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defective products from suppliers, disposal and quality of problem solving and other activities.1)Production stage, suppliers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direct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business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features,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suppliers, vendors should monitor changes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Monitoring effective, enterprises should reach agreement on this with the supplier, and follow the agreed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generally have two, one supplier's quality assurance to prevent the decline in capacity,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or service to achieve customer satisfaction;the second is working with vendors to find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looking for people to improve the cutting Point, at a higher level to create value.Production stage due to high volume supplier of continuous availability, purchase products, quality, price, availability, timeliness and other quality products for enterprises and businesses realize their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targe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rder to more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suppliers, supplier evaluation at this stage should b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ducts and services,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in methods of folding points, the following brief analysis of commonly used process capability,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ssessment, comparing the level of law and good models and other methods.①Supplier 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 l Process capabil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quality, rather than the number of processing capacity.In the production stage, in order to ensure mass production of products to meet customer needs and expectations, supplier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upplier has ability to consistently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to provide continuous product of many factors, Supplier process capability is a decisive factor.Because when the supplier's process capability is insufficient, to provide qualified products supplier is only a good will, even if efforts to increase testing, can only be effective in the short term, unsustainable.Therefore, lack of process capability, supplier of short-term improvement of hopelessness, should stop cooperation.②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provider Company quality control of suppliers, including supplier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control,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data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lack of sufficient data,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 alone the supplier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isk Is self-evident.Supplier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ata used are mostly provided by the measure, if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the data distortion or large, will lead to purchases defect or failure.Therefore, in the mass production stag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curement, suppliers should monitor the measurement system.2)Communication with suppliers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suppliers are diverse, but the purpose of these approaches is consistent, enterprise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of common concern,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satisfaction of harmonious cooperation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timely and effectively adapt to market changes.Meet customer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of common values and common aspirations and achieve excellence.(3)Determination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 analysis and disposal of Even with these various control measures, but there is still substandard products is a normal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o single or a few pieces of products, products with higher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a few other products, in many cases, the emergence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 Is hardly avoidable.This time will be based on the nature of failure,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final product, the supplier's repu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necessa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 and then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deal with nonconforming product to prevent unintended non-conforming product When a nonconforming use or delivery of goods after the prisoners fail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have to take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To prevent the failure from happening again.Anomalies occur due to defective products, suppliers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se abnormal factors.1)Consistent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sampling plan Use, and develop specifications proposed department must reasonably describe what the products to be purchased, to enable vendors to get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urement staff to purchase the required products l accurately.According to ISO 9001:2000 standard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technical standard is normally provided by the design, procurement, management, product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to develop, bu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urement, the procurement departments should use these standards, so.Procurement from Beginning, these standards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planning, drafting and revision, otherwise, if only for publish this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andard, may make the purchasing department in a passive position, to the procurement of trouble.2)Responsibility for substandard quality of goods When purchasing products in excess of unqualifie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limits, companies and suppliers should be identified in consultation with substandard product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reason, the agreed approach to solve product quality and make improvements accordingly.When the enterprise failed and suppliers found great differences on the two sides can not be resolved through consultation, need to resort to the law, the substandard nature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duct quality changes, if necessary, do not rule out the need to pursue a party's legal responsibility.Therefore, the product requirements and other procurement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must express clear, complete, accurate, and after review by authorized personnel to communicate with suppliers, in agreement with the supplier under the premise of re-signing of the contract, and retain procurement, Inspection documents and records.3)Contro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 When nonconforming product, if it is sampling, and the number of unqualified or less qualifi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this failure is a normal phenomenon, as long as the replacement of defective products into the qualified product, you should determine the approved inspection Qualifi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based on documents required to accept the batch.The failure of these individual products may be part of the normal fluctuations of the failure, you can not find the cause of the specialized supplier of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as the only constant,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process capability and reduce the failure.5、Control of contract suppliers In order to ensure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mpanies must form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 management and strict control.In order to make the whole supply chain, every link, that is, partners, specifically the quality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to ens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act between the partners must be in the form of the formation of commitment, and commitment to the contents of the measure in accordance with quality and service.Mentioned here refers only to the contract signed by the relevant parties to provide the qua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the terms of documentation, including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Serious and reasonable contract for both sides not only play the role of reliable constraints, and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both.(1)Content and standards to ensure that contracts, regulations, and the unity of enterprise system l Contract may be quoted or learn from the established laws, regulations 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s.Such as to require incoming inspection standards GB2828 random sample of standard;electrical products must comply with GB4706 and other security features.If found with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standards, system inconsistencies found shall timely changes.If found inconsisten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at party shall promptly notify the innocent party, according to compliance with laws, regul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ional manner.(2)Content of the contract should b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Drafting and signing of contract, we must consider the actual process of product formation, considering the operability of contract enforcement.Some protocols may need to consid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factors that need more detailed provisions, but if too cumbersome, the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but would not achieve its proper role.For example, a company should purchase from a supplier of processing a large number of bearing steel.As bearing on the material requirements more stringent, higher precision, quality assurance company, ask for in the agreement for each batch of materi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If the introduction of full set of suppliers of test equipment, is bound to spend a lot of cost, while equipped with the appropriate technical staff.If you do not increas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o each must be sent to community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to pay for expensive testing costs.Like this contract, if the supplier careful testing, he will consider the profitsrisk analysis, the price increase request.Such an agreement more difficult to perform up there, but also easily lead to unnecessary dispute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and quality of supply chain value chain formation.(3)Contract should be clea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parties, to encourage suppliers to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Contract should be clea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supply and demand, but also should provide the necessary incentive provisions, on the one hand the quality of binding behavior of suppliers, on the other hand encourage supplier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Incentive of suppliers, including two types.One is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ing rewards and punishments;the other is based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reward and punishment generated.In the actual operation, the appropriate reward management may produce unexpected results.A supplier of the product in the hands of customers appeared more serious quality problems, companies immediately notify the supplier of the cause and take corrective measures.Suppliers take notice, sent to the site to actively assist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was quickly resolved.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originally provided that the supplier should bear all the responsibility for quality in addition, we must also bear the amount of money in fines.Howev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upplier companies is their key suppliers, have been working very smoothly, stable quality, decided to reward quality supplier of rapid respons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eliminating all of the fine.Year-end evaluation results found that the rate of qualified products suppliers are more substantial than the increase over the previous year.l(4)The contents of the contract should be fair and equitable Contract should be negotiated through the full consensus of both parties, not just one party against another or request a declaration, content to go through both the recognition and confirmation.In addition, the contract terms should cover product development, trial production, testing, packaging, delivery to non-conforming product processing, service the whole process, so the contract can contain multiple levels, such as supply contracts, quality assurance agreements, technology agreements, service Agreement.6、Suppli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dynamic management Suppliers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product realization is bound to emphasize its effectiveness.2000 put the ISO9000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effectiveness to consider as a priority, so the assessment of supplier performance is important, it is the dynamic management, eliminating the basis by choosing inferior.(1)Evaluation Method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 of key materials, the main material and secondary materials on a regular basis for quality assessment of defect classification.Provisions of sub-critical parameters of the defects recorded as 3 points, 2 points for major defects, minor defects was 1.Some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sampling method the maximum score is 6 points.Quality Engineer accordingly suppliers rating, give notice to the supplier.This method is simple, save manpower, but the index below normal.(2)Dynamic Management Based on performance records, all suppliers on a regular basis for dynamic classification assessment.All suppliers will be divided into A, B, C, D four,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value, quality, ease of processing, social availability and other factors point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the supply agreement.A fixed number of classes is 1 supplier order allocation was 100%;fixed number of Class B-1 supplier order allocation is 100%, but the need to develop new supplier of the material;fixed number of 2 A, B type distribution of order suppliers respectively 60% and 40%;fixed number 3 of the A, B, C category vendors were assigned the order 55%, 30% and 15%;D class of suppliers should be eliminated.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hierarchical order with the supplier to supplier performance, material grade combine to make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orders.Of course, this method the overall leve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lso made very high demands.l
第五篇:企业质量管理总结报告
企业质量管理总结报告
1领导1.1组织的领导1.1组织的领导公司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本公司的最高领导。总经理代表公司确定公司的价值观、发展方向、目标保持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关注营造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快速反应和学习等方面的经营环境完善公司的管理主持评审公司的管理业绩、履行各方面的社会责任。公司通过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确定发展方向以及对管理绩效进行民主评议。
1.1.1高层领导的作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含管理者代表为公司的高层领导组成领导层。各部门设部门经理分管公司各个方面的工作。公司领导层制定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并进行部署具体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采取措施完善组织的管理并对质量管理的业绩进行评审。
公司高层领导按其自身职责在不同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些作用包括a确定和贯彻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公司把“以领先技术、优质产品和科学管理为顾客提供良好服务满足并超越顾客期望”确定为公司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员工重点理解并掌握b确定公司长短期发展方向及管理目标。公司根据顾客及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特点决定把“铜及铜合金焊割专用系列拉制管”作为长期的发展方向制定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同时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的资源c公司采用和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渠道如由总经理亲自主持的工作计划大会、电话联系、传真、网站、座谈会、洽谈会、定货会等形式向全体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公司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质量目标并确保双向沟通d高层领导应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公司领导确定各部门职责和权限鼓励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参与改进和创新对有一定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促进员工学习的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的环境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并影响组织的相关方。
1.1.2组织的管理公司编制《质量手册》、《员工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岗位职责》等文件作为公司进行日常工作管理的依据。
a公司的高层领导应承担相应的经营、道德和法律责任自身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财务方面应当遵守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等。
b高层领导必须保持内外审计的独立性以及注意保护员工及其他相关方向的利益。
1.1.3公司采用“管理评审”的方法对质量管理的业绩定期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来评价组织的成就、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的进展和评价组织的应变能力评审质量目标的实现结果确定并落实改进的要求并识别创新的机会评价高层领导的管理业绩改进高层领导及领导体系的有效性。
1.2社会责任公司领导承诺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履行公共责任、公民义务及恪守道德规范。
1.2.1公共责任公司高层领导根据国家政策、自身行业特点及发展需要履行相应的也是必要的公共责任。
本公司生产的铜及铜合金拉制管产品对环境无危险及危害能源消耗为电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用电公司的生产安全、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由生产技术厂长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定期检查并考评公司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贯彻执行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认证的各项要求。
1.2.2道德行为公司保证自身行为符合诚信准则等道德规范采取各种手段监测公司内部、与主要合作伙伴之间以及公司的管理中行为道德的主要过程及测量方法和指标如财务部会对资金流动、财务报表等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市场部每年对订货合同、合同履行及违约情况等进行分析供应部对供方进行评测和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来监测公司的道德行为及诚信准则。
1.2.3公益支持企业作为构成社会有机整体的基本单位不仅要追求利润也必须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包括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协办各种大型活动同时也包括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爱护资源、保护环境、重视安全、关爱员工、创造条件、扩大就业、融入社会、共同富裕等。
公司积极地投入公益事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要正对当地的文化教育、慈善及乡镇道路规划建设等提供支持。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对公益支持进行策划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扶危、助困、助残等公司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捐助主要支援团体及措施见表1.1主要支援团体关注范畴公司的支援高层领导的支援员工的支援公益金非牟利志愿团体环保团体伤残人士失业及转业人士慈善捐助社区教育就业培训为参与慈善捐献的员工提供休假资助慈善活动的举办协助举办鉴于活动如环保讲座等与劳动部门合作举办在培训课程并且聘用在培训员工。
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支援有需求的对象与员工共同参与慈善活动。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捐款募捐等。
2.战略2.1战略制定公司利用2009年全面引入ISO9000族标准、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契机全面完善了企业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将ISO9000族标准的思想应用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为规范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部署公司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控制程序》确定了战略制定的基本步骤明确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部署、考核、修正各环节的主要责任岗位和基本流程为提高组织的竞争地位和整体绩效提供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保证。公司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制定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战略目标的调整经公司管理委员会讨论研究并经总经理审批。
公司的高层领导运用图标2.1所示的“策略及工作计划发展及部署程序”制定业务方向、策略及工作计划。首先高层领导搜集各方面资料以分析公司的外在及内部环境。针对机构的运营能力、员工经验及能力、财务状况及承办商的表现及能力等进行内部环境分析而外在的环境分析则包括客户需要及满意度、政府在该行业方面的政策、科技发展趋势及行业竞争环境等。根据外在和内在环境的分析结果得知企业的强势和弱势以及市场竞争地位所面对的竞争环境形势从而能够制定处企业的方向和管理方针。
根据企业的业务方向及管理方针制定企业未来3年至5年的长远策略及目标。
我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到2015年年销售收入力争到10000万元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顾客要求及投诉及时处理率达100合同按期完成率达100降低能耗及减少废品员工培训合格率达100。
在“策略及工作计划发展及部署程序”中由个别部门负责搜集及分析各相关资料以支持公司管理委员会制定业务方针及策略。首先销售部的代表利用不同的方式如电话咨询、网络、面谈等与客户单位接触了解客户及市场的要求及期望。其次公司负责收集分析有关竞争环境及公司的竞争地位等资料同时依据公司的生产规模的变化管理人员的变更制度机构的服务素质要求及客户的要求等公司需要招聘哪些人才员工的培训需要等搜集和分析有关政府政策的最新资料及动向从而确定公司未来应走的业务路向以配合政府的政策及法律的要求其次财务部负责收集及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外在的营商环境以评估企业与未来3至5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此外公司通过优质服务策略提高员工士气增加员工对公司归属感从而挽留优秀的人才。例如加强员工的在职培训资助员工考取专业资格、安排员工出外进行考察让员工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
2.2战略部署2.2.1战略规划的制定及部署各部门及各工作小组会利用图表2.1所示来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及部门工作目标订出个别项目的活动及工作时间表。并且定时检讨计划的实践情况及进度适当的调配资源以确保公司的长远策略及目标得以呗全面落实、部署。其次各部门主管因透过部门会议向员工详细讲解部门工作计划中得内容以及部署该计划的执行方案。
为达到制定的策略性目标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计划的工作方针制定相关的长远及短期工作计划。包括制定培训计划以提升各主管的辅导技巧及为前线员工提供深化培训加深员工在优质服务方面的知识推行岗位责任制让主管级的员工能肩负培训、督导和监察的职责。
根据制定的长远及策略性目标等公司可以决定在人力资源从而由人事及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计划。公司为达到战略目标制定在招聘、培训评核方面人力资源的要求并且适当制定相关的人力招募及培训计划以及更新现行的表现评价制度用以表扬表现按出色的员工。
公司的部门负责人负责监察各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进度至于高层领导则负责确保所有工作计划在原定时间内完成并且达到计划目标而个部门在财务方面的监察则有财务部负责。公司的管理层会利用不同途径评估工作计划的进度及推行成效。
长远工作计划短期工作计划服务、客户或市场的主要改变优质服务执行计划优质服务员工培训计划建立优质的服务管理机构更行优质服务标准提升管理服务素质让客户明白如何选择优质的铜业企业会计电脑系统转换推行计划电脑系统化销售及仓务方案电脑使用者培训计划引用新的咨询管理系统利用崭新的方式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即时的资讯信息市场推广计划广告及市场推广计划竞逐各类奖项计划增加客户及外界对公司的认知形成更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管理素质提升计划ISO9001:200保持认证计划ISO14001认证计划各管理系统员工培训计划建立持续改善的机构文化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图表2.1长远及短期行动方案范例2.2.2管理业绩预测公司根据所确定的管理业绩测量指标对业绩进行预测将分析结果上报总经理审阅这些预测业绩还将与竞争者的业绩相比较必要时调整战略规划。
对公司而言推行优质服务的计划的成效足以代表企业在优质客户服务方面的成绩至于拓展业务数目的上升趋势则反映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因此公司利用相关的表现指标如认证数目比例及拓展的业务数量等以量度企业现在的绩效及预测未来五年的企业表现让公司的高层领导能够制定适当及适时的测量及目标以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顾客与市场3.1顾客和市场的了解公司市场部负责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确定影响赢得、保持顾客并使顾客满意、忠诚的关键因素的方法。这一条款与公司《质量手册》“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条款相对应以下只作重点叙述。
3.1顾客和市场的了解公司深明要满足顾客及提供优质的服务予顾客必先了解顾客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才能超越顾客期望满足客户所需。因此机构订立了一套听取及了解客户声音的机制以有效地接触客户及捕捉其心态。市场部采用建立顾客档案、顾客来访来电来函登记、访问顾客记录、网上查询等形式了解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不断符合需要并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公司一直致力于改善与客户沟通之机制以保持最有效的方法和客户接触。透过有效地客户沟通方式及时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期望作为订立机构业务发展方针的元素从而不断满足这些期望。因此公司定期检讨客户沟通机制的有效性。
市场部还根据需要对顾客群进行细分同时考虑竞争者的顾客及其他潜在顾客并确定关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将这些信息用于产品和服务设计、营销、过程改进和其他业务开发。
目标客户群1.直接顾客2.间接顾客细分市场1.按使用行业划分焊割行业、焊接行业等2.按业务量划分100万元以下、200-4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以上3.按产品种类划分普通拉制管、厚壁微孔管、多棱多槽管铬硞铜拉制管等。
3.2顾客关系和顾客满意市场部负责建立和完善顾客关系以赢得和保持顾客增强顾客忠诚吸引潜在顾客开拓新的商机并采取使用的方法调查和测量顾客满意情况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3.2.1顾客关系的建立公司致力于与顾客维系长久而良好的关系并主动地提供增值服务使之能够超越顾客的期望赢得各界以致能够获得续约及透过客户介绍获得新的业务。市场不采用各种方法调查、回访、定期评价等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a从产品质量、合理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并超越顾客期望提高顾客满意程度b明确顾客查询信息如上网、电话、传真查询、交易签订合同和投诉公布投诉电话的主要接触方式并将顾客要求传达到组织内有关的每一位员工和过程c公司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市场部负责对其登记并及时处理确保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3.2.2顾客满意的监视市场部负责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措施通过适当的渠道征询和监视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如向顾客发出《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以及发出产品、服务质量跟踪卡等其他部门也可以透过顾客投诉、与顾客的日常沟通、相关方得信息反馈等渠道获取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市场部将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识别讲课用的信息用于改进活动并使测量顾客满意的方法适合于公司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公司绝对重视顾客的不满以所收到的每项回应必定展开深入调查并采取务实的解决方案务求令客户满意。公司把有关程序清晰地记录在《顾客投诉处理程序》中并将程序文件传至各部门员工。
公司除了透过内部评核及问卷调查分析顾客户满意程度外亦不断留意客户对市场竞争对手的期望和评价涉及别人的先进经验总结自己的过失取长补短从而做出比较及找出改善空间企业透过积极参与公开竞争并与过程中获知企业同行们在不同范畴的比较。
公司定期检讨现得顾客满意程度的渠道的有效性并且保证这些渠道能配合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和方针以确定所设立的渠道能有效的清楚了解客户满意度和适切地应付不断改变的业务发展需要。
4.资源4.1人力资源公司高层领导为确保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配臵充分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其他的财务、基础设施、相关方关系、技术、信息等。本条款可参阅公司《质量手册》第六章“资源基础”中的相关内容。
4.1人力资源公司办根据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系统、激励体制、员工培训与教育体系以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并营造充分发挥员工能力的良好环境。
4.1.1工作系统a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按自身职责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定岗、定编、定员公司办及时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协调通报各部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合作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组织的授权、创新、完善和发展组织的文化。
工作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过程中我们注意听取和采取员工、顾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在不同部门、职位和地区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和技能共享。
职位设计的核心在于三定定岗、定编、定员。定岗是设计组织中的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其方法有组织分析法、关键使命法、流程优化法、标杆对照法。定编定员是根据生产及发展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和技术落后条件下本着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规定种类人员必须配备的数量及标准。
b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各部门对照公司《员工手册》制定考核标准对员工业绩进行定期考评。公司办年底对各部门的考评进行总结制定员工绩效激励政策包括员工绩效评价、薪酬、升职和奖励等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员工绩效的标准包括绩效标志和绩效标度。绩效标志的三种类型指绩效是结果、是过程、是员工能力素质绩效标志的操作层侧重于过程、品质管理层侧重于结果、品质绩效标度可用数量式、定义式、等级式评价。总的来说员工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胜任能力”评价的方式有独裁式考评、委员会式考评、多项式考评、客户式考评。我公司根据管理层次的不同采取多项式考评的办法评价员工的绩效分别制定并履行《一般员工考核评分表》、《一般管理人员考核评分表》、《中层以上负责人考核评分表》。同时我们注意到任何考评都会有失真的可能所以我们统计所有考评结果找出偏低的部门和员工将信息反馈给他们并建立申诉系统允许他们申诉。
公司制定员工绩效激励政策如薪酬、奖励、认可、晋升等。员工科学的薪酬内容分为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两大类。
4.1.2员工的学习和发展公司管理以人为主优秀管理人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主要保证我们一直本着优质服务一起创造的理念积极地透过多元化的内部培训及大专学院的训练课程发挥各级人员的转业潜能从而为客户提供高素质的专业管理服务。公司通过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促进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并为提高管理业绩做出贡献。
a员工的教育、培训公司办建立员工档案分析各种需求与员工能力年初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按岗位、工种分并按计划实施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委托培养、自学、短期培训、远程教育、轮岗、换岗、例会、工作研讨会等鼓励和支持员工以各种方式实现与工作和职业发展、技能提高相关的学习目标并对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B员工的职业发展公司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主动性帮助员工实现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并对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的职业发展实施有效的管理。
4.1.3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a工作环境生技部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等条件确保对工作场所的紧急危险情况做好应急准备鼓励员工参与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并对活动予以支持、评定和认可。公司为办公室安装配臵了电脑和空调各车间安装电风扇设臵了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及内部供电配臵发电机供水系统。此外公司为文职员工提供办公室雇员之职业健康及工作压力课程以提长文职人员应付工作压力的能力。同时也为新入职人员提供职业健康安全及健康培训以及不时为在职员工安排在培训课程时刻警醒员工要避免发生职业意外及保障健康。
b确定对员工的支持和员工满意程度为有效的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公司通过不同方式来了解影响员工士气及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员工满意度问卷调查、离职面谈、部门会议及员工意见箱及意见书等。确认影响员工士气及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有晋升机会、培训及发展机会、福利、工作稳定性、发挥所长的机会以及职业安全。公司已清晰地定制不同种类的员工福利及人事政策以照顾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提升员工士气及归属感。
公司办负责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程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如工资评定、工作时间、奖惩等以及这些因素对不同员工的影响。针对不同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支持。如一线操作层的需求为生存、健康、提高技能。管理层的需求为发展空间个人价值的实现、学习等。企业的发展应能满足人的五种需求的递增。这五种需求为生理需求→生存需求→交往需求→学习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公司定制不同的机制以评估员工的满意程度并执行总经理负责监制。例如由公司办负责每年进行员工满意度问卷调查以收集员工在不同范畴的意见及评估其满意程度。问卷调查的覆盖范围包括所有的办公室及文职或以上的员工通过随机抽样而选出的百分之十的非文职人员。此外公司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搜集与员工满意程度有关的指标。
我们发现集体性的调查听不到真实的意见个别的谈心活动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应通过其他指标如员工流失、缺勤、抱怨、安全及生产效率、政令不畅等评价和改善员工的权益、员工的满意程度和工作积极性。
4.1.4员工的能力员工的能力技能个人素质如何确保能力满足所需提供作业指导书和管理规范并加以培训是有效的办法。公司采取措施确保员工具备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能力并对公司当前和未来的员工能力需求与现行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我公司目前缺少管理人员和熟练生产技术工人已纳入《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4.2财务资源根据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公司确定资金需求编制资金计划需求预算表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资金供给并提高资金周转率。我公司总裁制定了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将资金的实际使用与计划相比较发生偏差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适时的进行调整。财务部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和信息联网化科学高校的整合财务资源。
4.3基础设施生技部负责确定和提供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包括a根据过程管理的要求提供基础设施如厂房、机械设备、办公设施等b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的预防性和故障性维修保养制度。公司建立有《设备台账》、《设备档案》、《设备购臵申请单》、《设备保养计划》、《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等c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计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d预测和处臵因基础设施而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