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国中间件软件在行业投资中的定位分析
2014年中国中间件软件在行业投资中的定位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中间件作为基础构件,如由用户企业在应用系统建设中自行开发实现,将是费时、费力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1)基础软件在软件行业中的定位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底层、与具体业务逻辑无关的一类软件,其主要作用是为应用软件对系统资源、数据和网络资源的访问和管理提供支撑,为应用软件的开发、部署和运行提供平台。
基础软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可利用计算机基础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应用无关性;提供与应用交互的标准接口;平台特性,为众多应用提供支撑。
(2)中间件软件在基础软件中的定位
中间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异构网络环境下软件互联和互操作等共性问题,而且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具有较高的移植性,为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提供了基础性作用,因此被列为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重的基础软件之一。
(3)中间件在应用系统集成领域的定位
中间件作为基础构件,如由用户企业在应用系统建设中自行开发实现,将是费时、费力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如果以中间件系列产品进行组合应用,同时配合可复用的商务对象构件,则应用开发费用可望得到大幅节省。使用标准商业中间件,大部分应用系统软件的编程工作将得以节省,用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个性化的增值应用方面,并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从而更快地将产品投放市场。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中间件软件行业全景调研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第二篇:投资中的小概率高估分析
投资中的小概率高估效益理论分析
【摘要】:
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只有贴近现实的经济理论才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投资中大量存在的小概率高估现象,这种普遍性主要源于两方面作用:第一,市场中存在噪声;第二,在敏感性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某一前景吸引力强、决策者判断力差。投资者的这种非理性行为还存在差异性。具体来说,老年群体的决策权重函数似阶梯状,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决策权重函数更加线性,这说明前者的决策行为与期望效用理论偏离较大,而后者的决策行为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决策频率是造成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更高的决策频率能够使投资决策者对于小概率事件保持更加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 投资,小概率事件,市场噪声,高估。
目前,针对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行为的研究,己逐渐涉及到对决策个体的关注。如Fehr-DudaGennar和Schubert发现了投资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受此启发我们有理由猜测,投资方式还可能与其它个人特征,譬如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有关。
纵观古今,几乎可以断言经济决策从来就是基于对期望收益的衡量,只是对这种考量的对象一一“收益”是什么一直存有争辩,因而也就诞生了众多的决策思想与理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这种盛极一时的决策思想其实质即是把“收益”等同于货币收入。但遗憾的是,在许多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并不符合货币期望价值最大化这一准则。单纯数学意义上的主观概率思想是为了解决实践中不可重复性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才产生的,而决策领域内主观概率思想的演变则和前景理论的发展体戚相关。
前景理论的迅速崛起确立了价值函数和主观概率函数的二元分析体系。相对于价值函数的影响,由概率的变动带来的作用更加难以捉摸,因而主观概率函数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目光,成为决策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各家争议,主观概率函数博采众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补充。现如今,学者们几乎己经拨开云雾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者确实会高估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不过,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一样,主观概率函数并非完善于旦夕之间。众多支持者包括反对者都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见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小概率事件原理及推断
人们的生活中也能看见小概率事件的存在,而且经常应用到小概率事件的实际不可能原理,因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人们对待小概率事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不愿意承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对小概率事件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另一种是更愿意承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整日
处于杞人忧天或守株待兔的境界。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基本而有实用意义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小概率事件随处可见,例如,日常生活、福利彩票、体育、商业管理以及统计问题中都设计了小概率事件的应用,说明小概率事件原理的实用价值;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概率论的精髓,是统计学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小概率原理在概率论中并不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但却是一个简单、基本而且颇有实用意义的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小概率原理常常在不经意间指导人们的实际生活。因为人们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会发生的。如果居然发生了,绝不会认为是必然现象,而认为是一定有着某些偶然因素。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即人们更愿意承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例如在福利彩票、体育等的发行过程中,尽管人们知道中大奖的机会几乎为0,但人们购买的热情依然很高。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期望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侥幸心理作祟。
小概率事件因其概率小而常常会与不可能事件混淆。但两者从本质上来讲,是有区别的。所谓小概率事件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小,但有发生机会的事件,而不可能事件是指完全不可能发生,概率为零的事件。比如,某人在某时刻既在甲地又在乙地,这属于自相矛盾的事件,所以这是一个不可能事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能力与素质的不断提高,有些不可能事件可能会转变成为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原理的推断方法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指的是首先提出假设,其次根据一次试验的结果来进行计算,最后按照一定的概率标准作出判断。若导致不合理现象出现,即小概率事件发生,则拒绝假设;若未导致不合理现象出现,即小概率事件未发生,则不拒绝假设。
二、小概率高估的理论分析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理性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者,他们积极参与竞争,试图预测单个股票未来的市场价格走向,并且他们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取当前的重要信息。
除开强有效性外,有效市场理论在其诞生后的几十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证支持。但是,有效市场假说倚重的三个基本条件一一信息完全、完全理性以及完备市场,在现实的投资环境中未必都能一一满足。
首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就彻底打破了信息完全的假设;其次,行为经济学的崛起又质疑了“理性人”假说。人们开始意识到,投资市场中除开套利交易者外还存在噪声交易者。
噪声交易者是指那些非理性的、根据似是而非的信息开展交易的群体。在详细分析噪声是如何诱使投资者高估小概率事件前,本文先讨论噪声的存在性,因为它给投资者口后高估小概率事件打下了客观基础。
非理性既是大都数“正常投资者”决策行为的表现,也是这部分决策者高估小概率事件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这种非理性源于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第二,是由决策者自身的“缺陷”所致。
对于小概率高估的研究有赖于“非理性经济人”的发现,始于前景理论的提出,兴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发展。关于前景理论或累积前景理论的研究包含两方面的核心内容: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由于价值函数的形式目前较为统一,并且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小概率高估,因此后文主要着眼于对权重函数的讨论。
理论部分,除开为支撑实证而对相关的思想进行介绍外,本文将分析诱使投资者普遍高估小概率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外部原因,从新的角度说明小概率高估是现实生活中“正常决策者”的必然行为。
实证部分,本文将设计一个崭新的决策游戏,对实验的环节进行细化,使之更贴近真实情况。本文将对游戏参与者进行区分,力求在证实投资者都有小概率高估心理之余,发现不同投资群体决策方式的差异,以此来解释现如今决策权重函数回归参数千差万别的乱象。
三、高估的客观基础及心理
本文认为,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噪声可以粗略地解读为片面的消息,它至少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并对投资者的理性判断进行干扰。以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卖方主导市场来分析。一方面,卖方自然拥有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使出浑身解数释放出一些噪声。这种噪声当然是卖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营造的一种非理性繁荣,是为尽可能多地卖出产品所使用的手段。
而对于弱势的买方来讲,噪声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现实的投资环境中,信息是复杂多变的。个体投资者需要为搜寻信息花费巨大成本,加之在自身判断力和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弱势的投资者往往对信息收集、甄别、分析力不从心,故而更乐意接受市场主导一方提供的所谓权威数据。因此可以说,噪声是市场主体博弈过程中的传输媒介,它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为目的的买卖双方各怀鬼胎而产生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现象。
噪声存在的必要性己经得证,那么噪声存在的充分性又是什么?上文给出噪声的定义时,特地将之强调为片面的信息。与假信息不同,噪声只是抹除了对己不利的方面,但再怎么讲,一般情况下这部分片面夸大的信息也是以一些真实的案例或者数据作为支撑的。
那么,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导出对于噪声传播的小概率事件而言,事件曾经发生是其存在的充分条件。只有小概率事件发生过,卖方才有素材去大肆渲染,否则单靠凭空捏造而产生的噪声必将昙花一现。严格地讲,事件必然发生和曾经发生还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本文为了说明噪声对于投资者决策时的影响,因而假定某一小概率事件己经发生。
在上述必然性定理的保障下,这样的假设未必荒诞不经,相反倒颇有裨益。因为只要小概率事件曾经发生,即便某一决策者没有亲身经历,他也可能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对事件本身有个初步的判断与认识。试想投资者对某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的判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大的偏差,那么我们即使得出了投资者会高估小概率事件的结论又有何益?
在投资决策环境己存有噪声的情况下,小概率高估的心理机制。本文先做如下定义:
正面小概率事件,是指决策者可能获得巨大收益的事件。
负面小概率事件,是指决策者可能遭致巨大损失的事件。
1、高估正面小概率事件
正面小概率事件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彩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热衷于投注彩票。这一现象当然可以归结为“理性人”奉献爱心这一外部效应。但是,河南财经学院彩票研究所所长冯百鸣(2010)24]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彩票业充斥着穷人购彩的现象。
显然,低收入群体更热衷于投注彩票不符合“理性经济人”应有的决断。因此,他们的行为只能归结为Adam Smith(1981)}2s}曾指出的那样一一我们可以从彩票业的兴旺中看到人们高估了获奖概率。
大部分情况下,彩票投注人都没有准确预估中奖可能性的能力。最初,每个彩民只是有一个对中奖概率的粗略判断,即所谓的先验概率。这个独立判断出来的概率就是投注人对首次购买彩票即中大奖的预期。由于中彩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在中奖的情况下继续购买,甚至加大投注也是人之常情。
几家欢喜几家忧,正当某投注人为错失大奖扼腕叹息之际,该期大奖的后续报道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中奖者选号的经验之谈、大奖售出点的表彰仪式都极大地冲击着彩民的心理。这些信息看似是成功者的金玉良言实则是糖衣炮弹。这些噪声的干扰下,彩民是如何产生容易中奖的错觉,并一步步走向高估的。
如此一来,即使再强烈的风险规避者,在不断地受到外界中奖噪声的冲击后也会逐步产生对获奖概率的高估,最后触发投注的门槛。另外,在尚未获奖的情况下,对彩票中奖概率的高估还可能源于投注者自我“噪声”的影响。更确切地讲,它是一种赌徒谬误一一以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先前己经发生的事件有关。在连续数次与大奖失之交臂后,投注者往往会认为事不过三而夸大下次中奖的概率。
2、高估负面小概率事件
负面小概率事件会被高估,也是因为决策者为噪声所蒙蔽。只不过投资者的这类非理性行为,与可得性启发增强和自身损失规避的特点联系更加密切。期望效用理论暗含的“理性人”假设要求投资者能够完全理解各种备选方案,然后根据期望值最大化的法则做出决策。但受制于环境、时间等诸多因素,大部分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都不会基于严格的算法,而往往遵循的是一种被称为“拇指法则”的心理捷径。这样,在获得决策便利的同时,也往往使投资者陷入启发式偏见的泥潭。
启发式偏见指的是投资者只是简单地根据他们对事件的己有信息,如记忆的难易程度和记忆中事件出现的次数,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种估计很大程度上受到事件突出性的影响,容易被想起亦或是印象深刻的事件被认为更容易出现。
地震、空难等小概率事件,由于曾经带来过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因此人们对其印象深刻,可得性启发很强。另外,Kahneman和Tversky(1979)也己经证实“正常人”都具有损失规避特性,这两厢结合势必导致口后投资者高估此类负面小概率事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李纤、李金珍(2008)23]得出的南方雪灾和汉川地震后人们购买彩票和保险意愿都会增强的调查结果。
四、小概率高估影响因素
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主要是基于对某类事物认知后的经验判断,而认知无非是其亲身经历、听闻或是从其他途径的经验习得。这几个主要的获取途径都需要满足一个基本要求一一小概率事件曾经发生。
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向决策者提供了认知的机会。但殊不知,这种认知更多的是外界干扰他决策的噪声。在以彩票为例的正面小概率事件中,外界噪声的传
播对决策者的高估行为起着主要作用,它使决策者的欲望与自信心不断膨胀。在空难等负面小概率事件情形下,决策者的高估心理主要受到可得性启发和损失规避特性的影响。但在广义上,我们可以将此看做是决策者受自我噪声的蒙蔽,从而也将其纳入噪声视角。
噪声是现实投资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正常的”投资者断然逃脱不开它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投资活动中表现出小概率高估倾向也就不足为奇了。本文对投资中的小概率高估现象展开讨论。首先,说明了决策者高估小概率事件的客观基础一一小概率事件一定发生。在这种客观必然性的作用下又因为市场中存有噪声,因此“正常”投资者高估小概率事件是必然的行为。
其次,本文从累积前景理论和George Wu-Richard Gonzalez决策权重函数中找到了对于这一非理性现象的解释。前者将其归咎于投资决策者敏感性递减心理的作用;而后者更深入一步,将敏感性递减心理划分为s和v两个维度,分别代表不确定前景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投资者自身的辨别力。言下之意即是,投资者高估小概率事件是因为该不确定前景吸引力大并且他们自身的判断力差所致。证实了投资者都有小概率高估倾向。
最重要的是,本文依据参考点适应方式的差异,细分出两类决策模型,在运用决策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发现,相同的前景下不同投资人群的决策方式存在明显特点。老年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往往是基于对当前不确定前景价值的衡量,他们会在每次结算后调整自身的参考点;而青年投资者一般衡量总体财富量,始终将参考点保持在初始财富水平。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现在己经知道了年龄无疑是造成两类投资者决策方式存在如此差异的关键点。决策频率的不同是造成投资者非理性的主因。
从参考中获悉,年轻一类的投资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众多瞬息万变的决策环境,并时刻“体验”着自身决策的结果。而反观老年人,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累积了一定的风险决策经验,但由于此刻他们基本都处于赋闲状态,可面临的决策机会较少,因此判断力较差。
在得出两类投资者决策特点后,本文进一步量化了此种非理性行为。年轻投资者的决策与老年投资者的决策相比,老年人除开对小概率事件有显著的高估外,对于其他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变化没有年轻人敏感。
这一论断可以通过Fox, Rogers和Tversky(1996)}30]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他们曾指出,专家们对自身领域内的前景进行评估时呈现出的决策权重函数会更“线性”。
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来讲,本文认为,投资行为的理性与否和决策频率体戚相关。年龄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较多的累积经验,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放诸投资决策领域也是有效的,决策频率能够矫正投资者的非理性。
由于高估心理的存在,正面小概率事件往往容易引起投资者的盲目行为。但是,本文在此无意指摘或纠正这种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
首先,存在非理性投资者是市场保持吸引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未入场的投资者看到了市场的无效性,并且自信有足够的智慧战胜他人后,他才会试水其中,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投资策略,如基本分析。
其次,投资者具有自我矫正的特点。虽然分析出后验概率的修正作用会使投资者产生小概率高估,但这里肯定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当过了一定的界限以后,投资者所期待的正面小概率事件迟迟没有降临时,他们会不再轻信外界的噪声,进而自我怀疑并重新审视先前的高估行为。
再者,随着决策频率的提高投资者会逐渐变得理性。
因此,只要在遵从市场秩序、不降低社会总体福利的情况下,合法地利用投资者的非理性来赚取他人财富的这一做法无可厚非。管理者不宜对这种非理性进行太多干预,只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巴菲特、索罗斯这些行为金融学的实践家有施展才华的余地。不像正面小概率事件有一个给投资决策者缓冲的余地,负面小概率事件由于潜在的巨额损失性,它一旦发生极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恐慌甚至导致经济危机。例如银行与储户之间。
Kahneman和Tversky(1979)己经向我们呈现了这个实验的结果一一大都数投资决策者在一旦银行发生还款危机时,储户会急于将存款取出,从而发生挤兑现象。
诚然,人们终究认为银行破产是小概率事件,即使在经济恶化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高达50%,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一旦出现一星半点的还款困难,必定会有极度厌恶损失的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储户„„去提取存款,在这些人的“示范”下,加之噪声作祟,银行的破产概率一步步被高估,并最终冲破广大存款人的心理防线不是没有可能。
这只是以金融市场中银行和储户间的契约关系来对负面小概率事件的危害作出分析。在经济平稳发展、通胀率较低的情况下,储蓄作为一种稳妥的投资方式,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况且银行的信用体系在现实中也并非吹弹可破。
但在更多的金融投资市场中,契约关系远没有银行与储户之间牢固,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信用担保。一旦投资者意识到他们可能面临血本无归,并不断高估这种负面小概率事件时,迅速抽离资本成为必然的选择。
但在更多的金融投资市场中,契约关系远没有银行与储户之间牢固,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信用担保。一旦投资者意识到他们可能面临血本无归,并不断高估这种负面小概率事件时,迅速抽离资本成为必然的选择。
虽然投资者壮士断腕的举动无可非议,但其结果无异于火上浇油。特定情况下,某一领域内的萧条可能会通过传导机制蔓延至整个金融市场,最终火烧连营。因此,对于负面小概率事件的高估可能会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这就要求政府在适当地宣传投资者非理性,给他人树立和提升投资信心的同时,也要严格把控投资者对于负面小概率事件的高估。
【参考文献】:
隋大鹏;张应语;张玉忠;;前景理论及其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1
冯百鸣.彩票消费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0(04)徐传飞.概率流上复杂事件处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张婷;;前景理论下审计师投入决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09期 李克娥;谢朝荣;;小概率事件教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5期 张艳艳.小概率事件原理的应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6).马小霞.有关小概率原理的分析和应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05):118-
119.
第三篇:分享我在黄金投资中的心得体会
分享我在投资黄金中的心得体会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渴望财富,但是总是在房地产、股票、炒黄金之间犹豫徘徊,年复一年,手中的钱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越来越少,我开始发慌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一个黄金交易平台,叫凯裕金银,安全的资金保障、快捷的存取款、优惠的赠金活动都让我满意,特别是它提供实时权威数据,每日有专家撰写分析评论,服务人员耐心讲解,真是手把手指导,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快速入门。在此跟广大朋友们分享下我的黄金交易心得。作为新手,我们都知道“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因此掌握投资黄金技巧格外重要。首先要有资金,才能参与到金市交易中。在交易的初期,你可以通过用少量的资金参与,以逐步积存投资经验。设置止损指令,以减少在不当交易中的损失。
其次,专业知识很重要。你不可能不花费时间去研究整个市场,且必须放弃通过寻找“捷径”赚钱的想法。当通过学习得到不少专业知识后,你就会发现赚钱是容易的。而且,在猎取知识上花的时间越多,以后赚钱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学到的东西选择合适的时机参与交易,以猎取利润。
其三,要有耐心,在金市交易中要想获得成功,耐心非常重要。因为,你必须耐心等待确切的买入或抛出点,机会到了后决定入市,然后为了保住胜利成果又及时地离开市场。一切好的交易时机,都要通过耐心等待才能得到。在交易中,要抓住机会,耐心等待有利时机,所以我很少亏损。
其四,交易灵感也很重要。作为黄金市场的参与者,你可以想方设法猎取所有相关知识,但如果没有灵感去决定买或是抛,你就不可能最终获利。当然,知识会给人灵感,使他有勇气在恰当的时候采取行动。而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正确的时间买或抛,只靠推测行事,他当然不可能得到期望的利润。
最后,提醒广大黄金投资者们,良好的健康状况是精准交易的保障。如果投资者没有健康的体魄,在炒金中得与失的强大压力下,任何时机他都无法准确把握。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健康受到损害,没有足够的耐心或灵感,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交易,那么获利时机就不可能长期眷顾他。而且,健良状况不佳,人就会有依赖性,容易失去希望,更谈不上获利了。这些就是我投资黄金交易心得,希望我的亲身体验能让各位黄金投资朋友们少走弯路,希望我的黄金交易心得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篇:城投行业企业分析
城投行业企业分析(1)
一、业务经营分析
城投企业从事的业务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市政公用事业、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业务;国家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政策出台后,城投企业的经营性业务逐渐增多。
城投企业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市政公用事业、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具体而言,城投企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包括:公益性项目的投融资业务,既承担公益性项目又承担非公益性项目投资和融资职能;“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科研、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市政公用事业主要是供水、污水处理、供气、供热、固废处理、公交等业务,该业务自身能够产生收入、现金流,但是受政府政策影响很大。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是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毛地)或乡村集体土地(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熟地”出让标准,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的过程。房地产开发业务包括保障房的开发、商品房的开发,其中保障房的开发业务公益性较强,商品房业务市场化程度较高。
图9-1:截至2011年末,发行债券城投企业的经营业务情况
数据来源:中债资信
目前城投企业从事的上述业务可分为:非经营性业务、准经营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非经营性业务即无收费机制、无资金流入,这部分业务市场失效而政府有效,只能由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财政来承担。经营性业务,此类项目有收费机制(资金流入),但这类项目又以其有无收益(利润)分为两小类,即纯经营性业务和准经营性业务。纯经营性业务,可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企业可以获得利润。而准经营性业务即为有收费机制和资金流入,具有潜在的利润,但因其政策及收费价格没有到位等客观因素,无法收回成本的项目,附带部分公益性,要通过政府适当贴息或政策优惠维持营运,待其价格逐步到位及条件成熟时,即可转变成纯经营性业务。
图9-2:城投企业经营业务属性分类
数据来源:中债资信
在2010年国务院19号文出台之前,大多数城投企业的业务种类模式很单一,主要为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非经营性业务。在2010年国务院19号文出台之后,由于监管部门要求城投企业增强自身的收益或盈利能力,使得城投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演化和转变。城投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由单一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扩展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为主,兼有供水、供气、供热、城市公交、房地产开发等准经营性和经营性业务,且公益性项目的融资职能有所弱化。
1、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等非经营性业务的公益性很强,获得政府支持力度大,但是存在资金随意划转、不规范的政府担保行为,加大其经营风险城投企业从事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业务属于非经营性业务,是城投企业代政府进行投资和融资,行使了一部分政府的投资和融资职能。目前,城投企业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模式主要有:(1)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城投企业代表地方政府为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项目的投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项目资本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资金等。项目建设方式包括项目回购、BT(委托-代建),或者政府和城投企业之间不签订合同或协议,按照项目投资额进行财政拨款。(2)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城投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产品等融资方式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融资,一般会利用地方政府的信用(比如,向银行贷款时采用的地方人大或政府出具的“兜底”性质的承诺函、应收政府款项的收益权质押等)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将融资资金直接用于自己负责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将融资资金转贷给其他平台、政府部门等。城投企业通过举债融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城投企业采取相对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现地方政府公共建设职能的市场化运作,有效拉动社会投资。但是这种经营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地方政府从城投企业随意划转资金、划拨资产,资金管理不规范;(2)地方政府对城投企业举债的担保行为不规范,出具的“承诺函”、“兜底协议”等文件的在法律上的担保效力难以保证等。国务院2010年19号文规定,地方政府在出资范围内对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实现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内部化,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均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或其他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根据审计署《关于2010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2012年第1号显示,2010年末地方政府为融资平台464.75亿元债务违规提供担保。城投企业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的不规范资金管理、担保行为,加大了其经营风险。
第五篇:中国软件行业08、09年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软件业08年累计完成业务收入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与布局不断调整,预计09年软件业增速为22%至25%。
2008年,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中国软件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结构与布局不断调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四季度增速小幅回落
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07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四季度起,行业收入增速出现小幅回落,10月底累计增速比三季度下降
1.8个百分点,11月比10月、12月比11月又分别下降0.2和1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进展明显,软件技术服务成为重要增长点
软件产品收入占据主体地位,累计完成收入3,165.8亿元,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41.8%,同比增长32%。软件技术服务增长迅猛,完成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39.9%,增速比全行业高10.1个百分点,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19.2%,比07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收入203亿元,增速达100%以上。嵌入式软件实现收入1,118.2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超过电子信息制造业12.8个百分点。系统集成收入1,616.4亿元,同比增长25.2%。IC设计收入217.4亿元,同比增长16%。
(三)东部地区增长稳定,西部地区起伏较大
东部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89.2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84.4%,同比增长29.5%,增速比1至11月回落0.8个百分点。北京、广东、江苏规模位居全国前三甲,其中江苏省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速超过30%。西部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59.7亿元,同比增长32.6%,高于1至11月3.5个百分点,但比1至9月低了3.5个百分点,其中四川、贵州增速均超过50%,但重庆、陕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陕西增速仅为8.3%。中部地区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29.4%,低于1至11月增速2.1个百分点。
(四)软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外包服务增速下降
中国软件出口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9%,增幅比收入高9.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软件外包服务出口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3%,软件外包服务出口下半年增速开始明显下降,1至7月累计增速比1至6月低2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是随着人民币升值,成本提升影响定单增加,而且以美元定价的收入相对下降。日本仍是我软件外包的主要地区,比重达到60%,两国企业合作不断深入,正从发包合作逐步向战略协作阶段过渡,外包形式逐步从ITO转向BPO、KPO。2008年12月初,大连软件园在日本东京成立分园,成为中国首个在境外设立园区的软件园,将为深化大连对日软件服务外包创造新的契机。
(五)重点企业运行良好,各类企业差别明显
从部监测的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看,2008年三季度前百家企业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337亿元,比07年同期增长40%,增速高于全行业10个百分点以上,占软件产业收入比重为20%;平均利润率达10%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完成软件出口59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的47%。
分领域看,不同类别企业发展出现明显的分化。受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人民币升值、制造业下滑的影响,软件外包服务、消费电子类嵌入式软件、IC设计等领域企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部分IC设计企业甚至出现大幅亏损。华为、神州数码、联创科技等一些为电信、电力等大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增长均超过50%,一些游戏软件和杀毒软件厂商也取得较快发展。
二、值得注意的问题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逐步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对全球软件产业带来明显冲击,主要表现为:
一是市场需求大幅减弱。IDC、iSuppli、Gartner等市场咨询机构调查显示,2008年四季度全球IT支出增幅比原定下降2至3个百分点;美国40%以上的大公司下调了2009年的IT支出,其中金融领域IT支出降幅达30%以上。日本IT外包市场需求下降10%以上,2008年四季度本是我软件外包企业与日本客户续签合同的时间,但企业反映续约定单很少。
二是大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甲骨文第二财季(截至2008年11月30日)软件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3%、1%,第三财季业绩将创新历史新低。SAP公司2008年二、三季度利润分别下滑9%、5%,全年下滑5%以上。思科2008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三年来最低水平,四季度将下降10%。微软尽管前三季度业绩较好,但分析师预计其将在新一财季发出营收预警。
三是对部分外向型国家影响明显。印度、爱尔兰等依赖软件外包出口的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以印度为例,由于其软件外包60%来自美国市场,40%来自金融领域,遭受冲击十分明显。据印度软件与信息服务协会预计,2008年印度软件及服务业收入增速将下降30%以上,利润率将下滑5至6个百分点。Infosys公司预计至2009年3月31日的财年收入为47.5亿美元,比预期目标下降了5%;塔塔公司2008年利润增速为5%不到,远远低于近年来30%的平均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差别,对硬件的冲击大于软件,对外向型国家的冲击大于内需型国家,对小企业的冲击效应快于大企业。还要看到,金融危机也使软件产业出现一些调整变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开源软件面临新的增长。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开始减少开支,整合技术基础设施。开源软件成本低廉、开放性高,成为企业选择IT服务的主要对象。IDC等机构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Linux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将增长20%以上,至2012年平均增速也将超过10%。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看好。企业为压缩成本,大幅减少传统的营销投入,转向成本更低的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增长迅速评论此篇文章(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2008年,全球最大的两家B2B公司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均取得较好业绩,亚马逊营业收入增长29%,利润增长36%;阿里巴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了37%,利润增长了49%,注册付费中小企业会员同比增长40%,网上商
铺增长54%,四季度继续保持增长。
行业整合出现新的机会。经济不景气导致行业重新洗牌。2008年来,全球软件企业并购事件明显增多,惠普收购EDS公司、甲骨文收购BEA和Primavera软件公司、SUN公司收购瑞典MySQL软件公司,收购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IBM2007年收购了12家软件企业,2008年继续收购10家以上。
国内软件企业也将收购作为2008年的工作重点,用友软件年初至今连续收购了北京方正春元科技公司和特博深信息科技公司。这些大公司都借经济低迷之际开展并购,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行业竞争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服务模式加快发展。随着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发展,软件应用与服务的重心从终端转向网络,这种模式强调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从一定程度更加适应经济危机下企业对成本、效率的要求。2008年,尽管微软、IBM、谷歌几大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不同程度放缓,但其网络应用及相关服务收入均保持高增长,速度达20%以上。IDC预测,至2012年,云计算产品收入年均增速将达25%。
三、中国软件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主要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产业的影响正在深化
当前,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已经出现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将是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IDC、Gartner、iSuppli等市场咨询机构将2009年全球IT支出增长预期由之前的5至6%下调至3%以下,全球软件外包市场将出现负增长。四季度以来,中国软件产业下行势头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软件产业依托国内市场,很多定单早在2008年上半年已经确定,金融危机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危机影响从制造业向相关领域蔓延,软件产业下行趋势将更加突出。根据对北京重点软件企业的监测,四季度本是传统销售旺季,但企业定单不增反降,部分企业降幅高达20%以上。还要看到,近年来中小企业一直是软件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但2008年下半年沿海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也将影响软件市场的增长。
2、国内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一是跨国公司在欧美市场受挫后,在收缩全球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布局,近期全球软件巨头纷纷造访中国探求更大合作,印度三大软件公司陆续在华设立了全球性的海外服务公司,这些将使国内软件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二是市场秩序亟待规范,山寨文化盛行,软件盗版和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垄断问题明显,一些跨国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对其他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国内优势企业面临恶意收购威胁,随着行业整合力度加大,部分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对国内优势企业进行恶意收购的问题突出,产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3、支撑产业的宏观环境亟待改善
当前,中国软件服务外包面临很大潜在市场,但国内宏观环境制约了潜力的发挥,部分外包企业反映由于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对信息安全的管理灵活性不够,导致很多跨国公司不敢将定单交给中国软件企
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门槛过高,中小软件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优惠,影响产业的竞争力。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创业投资体系不够健全,不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随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小软件企业反映融资更加困难。据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促进中心调查,上半年北京软件上市公司投融资案例数量比07年减少了一半。
(二)有利形势
1、扩大内需政策将为软件产业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这项工作,将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历史舞台。
2008年底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决定从中央财政资金中拿出150亿元用于工业行业的技术改造。软件作为提升经济质量和促进两化融合的“助推器”,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特别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方案和网络设计维护、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巨大。近期,国务院又同意发放3G牌照,2009年通信网络建设新增投资2,000亿元以上,将有力拉动通信嵌入式软件和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的增长。
2、产业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国务院18号文件即将到期,为避免政策断档,新的政策正在研究并将出台,将为软件产业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即将实施,软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领域,将是产业振兴政策措施支持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出台了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软件及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代表,将得到政策的倾斜。
3、行业整合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2008年以来,金融、制造、软件等多个领域的跨国公司纷纷加强中国市场布局,一些全球性的软件服务中心陆续设立,不仅增强中国软件产业力量,也增加国内软件企业的市场机会。面临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国内软件企业纷纷加快修炼内功,推进行业资源优化配置,将逐步缓解中国软件企业小而散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包企业超过3,000家,随着国外市场萎缩,企业破产合并现象增多,部分研究机构预测,到2010年,软件外包企业数量将减少1/3,平均规模将提高20%以上。近年来,东软、浪潮、博彦科技、海辉等企业通过收购实现规模扩张,入选了国际外包专业协会公布的“2008年全球外包100强”。
4、技术发展将提供新的机会
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应用正在不断改变软件产业的格局,带来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机会。2009年,虚拟化技术、云计算等重要技术都将带来软件产业格局的新变化。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的整合,大大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和能力;云计算,可以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海量计算服务,不仅可以作为软件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存储空间的提供者,甚至还可以作为信息和商业处理的平台,由此将带来软件产业商业模式的多样化。随着网络融合加快,移动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将带来很多新的业务,对软件技术及应用提出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2009年中国软件产业面临形势十分复杂,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样巨大,要密切跟踪技术
与市场形势变化及行业整合趋向,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才能确保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加剧,一季度产业增速可能出现较大回落,但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技术改造政策落实,下半年后增速将逐步回升。预计全年增速为22%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