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穿越人文精神的现代管理
接:关于5S的感人故事特别多,在每个普通的岗位上都有着许多不寻常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折射出一种素养、一种精神。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
“穿越”人文精神的现代管理
一提到“穿越”二字,我想大家肯定并不陌生,如果说有一天你发现了一个能穿越的地方,你想“穿越”到哪呢?是“穿越”回古代的世外桃源——悠然惬意;还是“穿越”到科幻世界的潘多拉星球——唯美壮观、天人合一;我想不论是“穿越”到过去还是未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都将会有一种特有的人文精神贯穿其中,那么今天将会带大家穿越到哪里,感受怎样的人文精神,究竟用一种什么方式才能“穿越”?
今天我将带您走进一个,有着浓厚的现代企业管理气息,有着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地方,这,就是###开展5S管理的样板单位——#####。
早在唐太宗李世明时期,就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标杆管理”。作为样板单位,#####始终走在队伍的前列,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车间5S领导小组事想在前,为使车间职工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车间在推行的各阶段,先后召开动员大会,通过视频教程、播放车间改善前后的幻灯片、板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的将5S管理知识由浅入深的一点点渗入到职工的意识中。用5S管理中的“整理”,将原有守旧的、抵触的思想观念区分整理归类,同时也是发现问题和反思的过程,认 1
识到“整理”不是随意的仍东西,而是充分利用其自有的价值,而不会重蹈覆辙。
俗话说:劳动是智慧的结晶。#####自投产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车间党员、团员青年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职工义务劳动,多次对外部环境进行治理,清理石块、杂物26车,硬化、平整地面共计一万平方米,种植各类树木910棵,栽种绿篱370米,使车间风景如画,绿树成荫、鲜花灌木 严实地将建筑物环绕起来,让大家感受到“现代园林式工厂”的工作环境,真正做到了人造环境,环境育人。
在受益于5S管理的过程中,广大职工开动脑筋,主动参与将5S管理融入到工作中,为改善现场环境卫生,从源头上治理跑冒滴漏,切实减轻岗位自身的劳动强度,集思广益设计发明了“冲地坪水管收纳器”,使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率;在车间库房管理方面,运用四定原则、定置管理等方法,使任何人30秒内取用东西自如,工作简洁一目了然化。通过用5S管理中的“整顿”,将一些落后的操作管理方式得到了革新,让一些模糊的区域、制度有了明确的负责人,最终达到科学严谨的现代企业管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5S管理中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一台设备的检查、一个卫生死角的清扫开始。让大家在亮化环境中知道珍惜成果,在清扫设备卫生中发现问
题、解决其根源。#####是以过滤##铁精矿为主,生产现场噪音、粉尘大,卫生清扫困难,为解决其根本问题,车间通过考察设计制作了10台96M2过滤机防尘罩、7条精矿皮带机头防尘罩,经过安环部门检测,空气中粉尘含量由原来的9mg/ m3降至3mg/m3,除尘效果显著,为岗位职工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通过用5S管理中的“清
扫”,我想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设备卫生清扫,而是在清扫卫生的过程中去点检设备,消除隐患和现场的危险因素。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保障生产运营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推进车间又好又快的发展。
“责任胜于能力,工作重在落实”,这是车间在推行5S的主旨,也是的日常化、规范化,形成一种现代的企业管理文化,使职工们自觉投入到5S管理中来。车间生产工段本着少花钱办好事的原则,自己动手制作各类工具摆放架;检修工段电工班自主制定5S点检标准、自己订做标牌、标识;铆管班制作安装过滤机、精矿皮带、移动皮带防尘罩;钳工班自主设计设备螺丝色标法,制作点巡检示意图、绘制彩色备件区域等。通过用5S管理中的“清洁”,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自觉尽责参与其中,正确体会“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从整理、整顿,再到清扫、清洁,最终达到素养,形成一种企业人文精神,形成一种“百行德为先”的思想。车间推进5S管理工作,现以进入第三阶段,办公休息区域以见不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当地面有个烟头都会有人主动捡起;工作前职工自主排队上岗;排队打饭(就餐完主动将餐具、椅子归位;)文明用语,礼貌乘车都成为车间特有的景象。在不断地提高职工道德水准的同时,车间通过强化“六心”教育,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使大家能够从这些具体的、易于接受的东西入手成为一个富有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在5S的管理中,我见证了车间推行5S管理,从过去到现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犹如梦境一般,在这段梦境之旅中,回首相望,有
过蜿蜒崎岖的道路,有过惊涛骇浪的经历,通过我们的努力,美好的现在就在眼前!我想体会到现代管理带来的切身利益,也找到了穿越的方法,那就是通过5S管理,让我们一起穿“越特”色##、“穿越”绿色##、“穿越”人文##!
第二篇:穿越事业管理工作总结
穿越事业部管理工作总结
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穿越事业部自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宗旨,充分发挥公司技术上的优势,利用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实力。始终遵循公司企业文化以“尊重与关心,沟通与协作,制度与规范,科学与高效”原则,积极为公司打造一个精干有素的和谐团队。
根据公司企业文化及管理方针,制定了部门管理制度,确定了部门管理目标,建立了扎实的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
根据《公司管理制度汇编》,结合定向钻穿越同行业管理办法,我们编制了《穿越部门管理制度》,制度内包括:现场施工制度、安全文明管理制度、作息制度,材料制度等8项制度标准。在项目上,我们把制度张贴到小黑板上,组织学习并要求人人学习。
我们的管理目标是:企业信誉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第一、管理水平第一、团队执行力第一。
我们建立了以===部长为核心,===为项目副经理,===为施工队长的管理组织机构,并在队伍里设立了班长及岗位组长等骨干人员,我们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是工作细心,富有责任心。并且建立了以吕明纪为技术总工,===为技术员,===为骨干的扎实的技术团队。对于我们的技术人员的要求是工作认真,富有实事求是、力争向上的工作态度。
我们发挥我们这些中层管理人员领导作用,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本着“弟兄们跟我冲” 的心态带领他们积极遵守公司制度,努力工作。杜绝“弟兄们给我上”的错误方法,树立正确思想观念,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衡量自己的标尺,一个努力地方向。
其次我们发扬“以老带新、以大带小”工作方法,培养人员素质。一个队伍的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是由队伍人员的素质决定的,我们积极发挥秦山林==等老员工的作用,让新人学习他们多年来在公司培养出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态度;学习他们熟知的公司规章制度;以及他们身上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中拓员工素质。
我们的队伍一直灌输着这样一个细想理念: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让大龄员工以点带面,带领他周围的小龄同事,共同寻找工作方法。
我们带领他们学习《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培养他们“公司兴亡、我的责任”一样的工作责任心;学习《把信送给加西亚》,培养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积极工作的执行力。
同时,在共同努力的工作之中,我们尽量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我们将细致作为我们的工作方法,尽量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并制定各种表格进行每日填写,让员工知道自己每天的要做的事情,让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每日召开班前会,从工作或生活上提出要表扬的人或事,要批评的人或事,让他们自觉对比,发现不足积极改正。
并且我们的庞大的管理团队、技术团队会在工作与生活中给他们在工作态度与生活习惯上起带领作用,给他们指引好的方向。
总之,我们会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继续努力地去管理好这个队伍,我深圳穿越项目力争成为深圳燃气的标榜队伍,力争做到深圳深圳所有穿越项目,企业信誉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第一、管理水平第一、团队执行力第一。并且做到一步一个坑,尽快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前三甲,走出国门。
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穿越事业部 2010-11-11
第三篇: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途径
温 敬张俊霞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们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的理智健全和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当代学者王晓明先生说:“一批人文知识分子提倡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精神的需求,他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人文精神’”。袁进先生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探索。人文精神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因此,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文学作为文人思想的一种载体,也表现了人文精神内涵的观念意识、价值体系和精神特质。
回首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道路,追寻诗人墨客匆匆而过的足迹,不难发现无数杰出的诗人怀着毕生的信念、探寻和实践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至高至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中,塑造了自身完美的道德人格,饱蘸生命的血汁,写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中的“人文”本是“人文主义”,它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现在我们所提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和权利,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价值。语文教学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不管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训练的教学,它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它审视过去,面对现在,想象未来。它在语文课堂上,搭起历史、现在、将来的舞台,让人粉墨登场,尽情的表演,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亮相。它直逼心灵,拷问灵魂,从而使语文教学具有阅尽千古人生,品味多彩生活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感受个性的张扬,体察人生的价值,展示人的尊严,语文教学也就有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并构成其最主要内容。
2、人文精神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由于长期以来对群体的过分偏重而造成对人的个性及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忽视,更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对人性的压抑、扭曲的影响远没有根除,作为大写的“人”历来被忽视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大,没有具有独立人格、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较高素养的人,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改革开放这些年,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更日益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需求。语文课程对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人文素质内容的增加,也就十分及时了。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据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在充满了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体现人生命价值的古今中外的不朽作品中使学生受陶冶,受洗礼,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教化,从而在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新教材与人文精神
“文学是人学”。现行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者为了体现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所选作品以文学作品为主。这就为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极好的蓝本。如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册,都用三个单元的一半篇幅,选入从先秦到明清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第三册、第四册更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和中国现当代以及外国优秀的诗歌、小说、戏剧,加上读本内容相应的补充及对相应文学史的介绍,为学生直接较全面系统地接触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打开了窗口。其他根据训练学生能力而安排的课文,文质兼美,它的人文性也极强,这就为语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供了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为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荡涤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三、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正确地看待祖国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构成语文教材的书面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有力媒体,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语文教材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还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状况都会体现在相应的语文教材中。语文教材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可见,教材本身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在现在的流行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冲击下,语文教育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失误可以说就是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失落。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喝着流行文化的乳汁长大的,电视以它声光形象的特殊魅力吸引大量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平时形成的习惯和惰性,使学生们在书桌前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造成对文学阅读的莫大冲击。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在的许多学生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流行歌曲、影视和报刊作品等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肤浅、廉价、速效、追求刺激、缺乏精神营养、流行文化影响着一代人人格的发育和个性的成长,这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失误,也是社会的莫大悲哀。
另外,应试教育造成的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中小学生都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因此而出现严重事失误。如:肢解课文,过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文以载道”的特点等。可以说,现在的语文,教和学都误入了歧途,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仅培养不出文学大师,也培养不出素质全面的领袖人物,甚至培养不出科学技术大师。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很有必要性。
四、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量挖掘出这些素材,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如其中去感染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等人道主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品行;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抒发的“九死一生、矢志报国”的赤胆忠诚;梁启超《谭嗣同》中谭嗣同的勇于改革、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体现的横眉怒对、不愿屈服的正义感;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求学目的;冰心《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主动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其次,加强语文文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喜恼哀乐、爱恨情愁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但我们的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见识的短缺,因此在这方面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作为充满人性的语文课理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感受人生的情感、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哲理。学生们既可以驰骋于大漠边关,又可以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放歌在祖国的辽阔草原。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既使她们的思想变得成熟,又使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和净化。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
语文就像一位美人,在其中,既有孩子们对秦砖汉瓦的向往,对唐诗宋词的热爱,又有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和对《红楼梦》的崇拜。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丰厚的底蕴令人叹服。所以我们要将这些人生美好的情感借助于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浸润学生,唤醒他们的人性,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此我经常注意一下几点:
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
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
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
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再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大量的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读多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的规律。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你喜欢苏东坡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你如果喜欢鲁迅,便因此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的品格,学习他对事业对生活的真诚投入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喜欢冰心的读者,无一不为她那博大的爱心所深深感动。著名作家王蒙在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的授职仪式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因此,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屈原的《离骚》,可以感染他在君王不明,国势衰微,人民罹难面前的痛心疾首,悲愤难忍,泪水纵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读李白,我们可以从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傲自负、放荡不羁、醉酒当歌中,读出他面对朝廷权贵当道,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难以掩藏的内心深深的悲哀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从《诗经》到《古文观止》,从《红楼梦》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当让学生尽量多地阅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的养料来滋养下一代。
当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避免两种倾向:其一,要防止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其二,要防止将人文教育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割裂开。“文道统一”已成为人们公认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应做到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的,强调的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实效,而不能另起炉灶,将二者分别进行。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教师应从观念上重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
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人文精神的回归,有赖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四篇: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职业院校是大学”虽然是显性存在,“职业院校不是大学”却一直都是隐性存在,这暗含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甚至暗含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但是在“职业教育”占据教育界半壁江山的时代,很多职业院校也彰显除了自身独有的“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最基础的层次,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爱与责任兼济 德并技能双修”走进山东万通汽修学校校门,十二个大字的校训赫然映入眼帘,彰显着博大而专注的办学理念。如今的职业院校不缺崭新的教学设备,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校园文化,来激发青年学生激情,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隐形教育,走访中,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发现,除了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布置,彰显着人文精神之外,该校的“三教三训”教育、赏识教育更是将人文精神渗入到师生的心底。
“我很棒,要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我相信,你很棒,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这正是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赏识教育。简单的话语,认真体会,就会发现这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自身成功的自信心。
军训场上,同学们铮铮铁骨,在他们年轻而青春奔放的脸上,记者看到了铁血军魂般的刚强力量,这是同学们入学的第一堂课,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精神基础。
拓展训练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为了团队的荣誉,在一次次挑战中毫不妥协,勇敢的超越自我。
激烈精彩的篮球赛,他们生龙活虎,拼搏的劲头和澎湃的激情溢满赛场。默契配合,锐意进攻,积极防御,抢断、过人、快攻一系列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喝彩;
元旦联欢晚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街舞流畅劲爆,歌喉优美动听,小品表演中他们的滑稽表现更是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乐不可支;
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对一所职业学校来说,隐性条件更为重要,记者在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新高度,同学们乐在其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第五篇:穿越之旅: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穿越之旅: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摘要:在当前的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议题。现代
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并且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等为一体,而历史包罗万象,源远流长,资料丰盈。如何将二者整合,备受关注。
关键词: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整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动力。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而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在国际竞争当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注重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那么,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和学生都要切实转变观念,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基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就势在必行。
了解什么是整合,即整合的定义,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所提出的观点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此定义强调了整合的方式、过程和目的。
随着课程教改的深入,关于整合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通过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明确了在课程中的整合,不应单纯指的是技术,手段,同时也包括各种资源、理念的综合,它是一个目标性过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其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而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就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历史信息,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进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反思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是实现让一个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发展历史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目标的实现,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直观、生动、真实的历史资料辅助,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学生很难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造成不易感知历史,从而很难进一步理解历史。因此在历史学习上,死记硬背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使得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成为了师生教与学的工具。它们不仅仅辅助教师教课,更主要的是它们逐渐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我们借助这一工具,最终能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从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性的模式、专题研究性的模式、创新思维性的模式等等。
从现在的中学课题研究中不难看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如何在历史课堂中体现、实施整合呢?以下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本人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看法。
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入手,紧密联系教学实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为目标,必须做到四个转变。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导演者。创设有利于学生民主参与课堂的和谐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创新思维习惯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象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使命。
历史《标准》要求结合“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获得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二. 学生角色的转变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而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就增加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感知历史,还要研究历史,以史为鉴。但是学生受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一些需要亲身实践的研究过程无法实施,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文化古迹很少的地区更是如此。而我们通过互联网络,不仅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更可以加强与其它地区师生们之间的研究交流。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刺激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激活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历史课堂中的现代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这种学习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
我们在震惊之余,更真切地感受到学科整合的魅力,让一个孩子在信息化的讲台上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三. 媒体作用的转变
把媒体从原来作为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声、光、文本等多种信息来表现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领悟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图文并茂,声情同步,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达到眼、耳、脑、口、手多种感官并用。从而克服思维定势,创设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情景。
历史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烟海。而教材所引用的材料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如何让学生感知一个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呢?单凭教师所掌握的那点有限史料,根本无法满足对历史学科有兴趣的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无法很好地实施教学。那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首先,利用网上资源教师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网上的资源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可以说极为丰富。
其次,众多的网站为教师提供了个人业务进修的空间,也为学生课余了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四. 教学过程的转变
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口授式逻辑分析过程,转变为学生通过口授和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建构过程来获取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时空界限,大大拓展思维空间,达到培养创新思维习惯的目的。
简单的说,历史就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不可能再现、重演。那么,我们学习它、研究它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各种文物、文字及音像资料,而传统历史教学往往忽视这一方面的展现,把生动有趣的历史变成干巴巴的讲述,使学生误以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实施再现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多种形式,实现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学生既可以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多媒体还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选用典型的史料,当堂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再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同时容纳大量史料,做到知识重点清晰,从而扩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而现在各个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历史记录片、历史题材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它使得历史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实现教学的激情。它给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空间,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它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大量的图文、声音、影像生动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利用学生认识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特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抽象的道德认知生动地、主动地走进学生心灵,传承民族之魂。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看到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往往影响学科整合的成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广度和理论素养。另外现有初中学校的计算机室还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这也局限了学科间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中,溶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这些软硬件达到了,我们会看到在新课改的学科整合领域又会焕发出奇光异彩,显示出更鲜亮的活力和生命力。
我们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人。培养什么?正如我们素质教育目标明确指出的,我们必须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和重要途径。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站在21世纪的高度,我们在整合中要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今,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信息功能,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各渠道的学习研究资源。通过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主动性。
在平时较常规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贯彻。在课上更多体现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上。例如,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文稿,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大胆合理的想象等,这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往往能提出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仅仅是学习的开始,但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技术层面,它已经把培养创新人才真正地、逐步地落到了实处。我们历史学科在如此大潮流的趋势下,更应该结合自身不可再现的、综合性的特点,利用各种资源、技术,贯彻各种新理念,来整合“历史”教育,来优化历史课堂,使历史学科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和渠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中国教育报》
3.《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4.历史《标准》